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山
B.
船
C.
房屋
D.
河岸2.以下数据较符合实际的是〔
〕A.
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B.
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C.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
D.
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14s3.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4.到商店购置乒乓球时,李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一定的高处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得较高的乒乓球,李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交流合作、评估
D.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如下列图,晚间一行人经过一盏路灯,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变化的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6.国庆假期,在西太湖风景区内,小苗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蓝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
黑色
B.
绿色
C.
红色
D.
蓝色7.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和音调
D.
响度、音色和音调8.从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内看到一个悬挂在对面墙上的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下列图,此时时间是〔
〕A.
7:25
B.
6:35
C.
5:25
D.
4:35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工程之一,以下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城市街道两旁种草种树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10.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A.
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
B.
看烟计时比较方便
C.
听枪声计时不准确,计时比真实时间偏短
D.
听枪声计时不准确,计时比真实时间偏长11.新龟兔赛跑,在自西向东的百米直线赛道上进行,s-t图像如下列图,在百米全程中〔
〕A.
兔子与乌龟在途中相遇了三次
B.
兔子相对乌龟,一直是向东运动
C.
乌龟有过三次的领先
D.
乌龟的平均速度较大1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
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
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
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
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13.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
B.
C.
D.
14.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其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
〕
A.
1:2
B.
2:1
C.
9:2
D.
2:915.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30cm
C.40cm
D.50cm16.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二、填空题17.有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1〕其中一位同学的错误记录结果是________;〔2〕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18.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
产生的,并通过
传播到学生的耳朵。声波的频率范围很广,通常把频率高于
HZ叫超声19.如下列图,这只眼睛存在视力问题。这人的眼睛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配戴
透镜,假设有一束光与镜面成50°角入射到镜面上,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20.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那么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km/h;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km。通过这段路的时间为
h。2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下列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22.聪聪看见弟弟在玩小火车钻山洞的玩具,他想结合速度的知识测算小火车穿过山洞的平均速度。以下列图是严格按1:20的比例缩小画成的玩具模型图。〔1〕请通过测量和换算得出:小火车的实际长度约为________cm,山洞的实际长度约为________cm。〔2〕假设聪聪测得小火车从穿入山洞到穿过山洞的总时间为5s,那么小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________?三、作图题23.如下列图,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4.如下列图,请画出由烛焰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光线。四、简答题25.为什么电影幕布的颜色都是白色的?而白色的幕布又非常粗糙?五、实验题26.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用如下列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带有刻度〕竖直置在平面镜上。〔1〕在实验中实验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2〕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紧贴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是为了探究________之间的关系;〔3〕假设让光紧贴纸板F沿图中BO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________方向射出。这说明________;〔4〕以法线ON为轴线,将纸板F面绕ON旋转,小明将纸板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那么在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2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2〕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3〕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28.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2〕如下列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________〔A或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5〕艾英正面对着玻璃板,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那么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6〕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下列图,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________。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么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3〕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假设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往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那么光屏要__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4〕假设在光屏上得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假设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5〕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假设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使光屏__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六、综合题30.小宇同学即将参加县运会百米赛跑,他的体育老师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小宇进行系统训练,必须测出小宇百米跑中各段速度的变化情况。〔1〕为了测量速度,体育老师必须准备的测量仪器有秒表和________。〔2〕下表为小宇某次百米测试中记录下的各段路程及相应的时间。路程20m处40m处60m处80m处100m处时间3.1s5.6s7.6s9.7s11.4s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小宇在哪个20m路段的速度最慢________,在哪个20m路段的速度最快________。〔A〕0~20m路段〔B〕20~40m路段〔C〕40~60m路段〔D〕60~80m路段〔E〕80~100m路段〔3〕小宇在这次百米测试中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七、计算题31.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下列图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车次萍乡北开南昌西到运行距离G134608∶3809∶40240kmG169208∶4910∶05240kmG148209∶1110∶31240km〔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32.汽车以26m/s的速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响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5.5s滑行59m车停止.求:〔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假设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正确;C、以房屋为参照物,山与房屋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山是不动的,故C错;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应选B.【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那么物体是静止的.2.【答案】D【解析】【解答】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A不符合题意;B.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比此数值慢得多,一般在14s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事件的时间、常见物体的长度、人正常的听声范围,结合数据解答。3.【答案】B【解析】【解答】形影相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镜中生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B。【分析】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4.【答案】D【解析】【解答】通过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故答案为:D.
【分析】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是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的过程。5.【答案】B【解析】【解答】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如图,此时影子较长,当人走到灯正下方时,影子最短,或者看不到影子了,离开路灯时,影子又会变长,所以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答案为:B.
【分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根据直线的特点判断影子的大小。6.【答案】D【解析】【解答】照片上的花为蓝花,说明只有蓝色光能通过玻璃,而其它色光被玻璃吸收,这样才会呈现黑叶蓝花,因此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蓝色的。故答案为:D。
【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7.【答案】C【解析】【解答】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是不同乐器的音色肯定不会相同。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但音调和响度可以相同。8.【答案】D【解析】【解答】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7:25,所以实际时间是4:35.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9.【答案】B【解析】【解答】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A不符合题意;B.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不符合题意;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阻断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0.【答案】C【解析】【解答】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如果依听到声音时才开始计时的话,运发动已经跑出去一段距离了,会使记录的时间比真实时间短。故答案为:C。
【分析】声速比光速小,计时时,以听声为准,测量的时间偏小。11.【答案】A【解析】【解答】A.乌龟和兔子的s-t图线有三处交点,每一点它们各自所用的时间和所走路程都相同,所以它们相遇了三次.故A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在0-t1时间段内,兔子静止,乌龟向东运动.那么选择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向西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s-t图线中,乌龟的图线有两次在兔子的图线上方,那么乌龟有过两次的领先.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兔子在t2时刻到达终点,乌龟在t3时刻到达终点,兔子比乌龟先到,根据可知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可以分析速度的大小。12.【答案】D【解析】【分析】吹气球时,气球内的气体受气球的限制,气球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也正是因为这样,气球才能吹鼓.当气球因某种原因爆破,气球内的空气在爆破的一瞬间迅速膨胀,与外界空气剧烈碰撞,空气振动发出声音.【解答】A、球皮被吹大时,由于球皮发生形变而引起球皮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很小;
B、吹气时,当气被吹进去以后,就会和球内的气发生碰撞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也是很小;
C、破裂时,球皮的形状会立即发生变化,恢复到原状引起振动产生声音,但不是“嘭〞的一个大响声;
D、球破裂时,球内的气体冲出来,与外界空气剧烈碰撞,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发出巨大的响声.
应选D.13.【答案】C【解析】【解答】〔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BD不符合题意;〔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水中的物体弯折光线要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发生偏折时,空气中的角度大.14.【答案】D【解析】【分析】速度与路程之比,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可以求出运动时间之比.
【解答】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
应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根底题,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答题.15.【答案】A【解析】【解答】小强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50cm>2f,所以f<25cm.应选A.【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搞清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并能做到灵活应用.16.【答案】A【解析】【解答】声音在铁、水、空气中传播18m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1=s/v1=18m/5200m/s=0.003s;
t2=s/v2=18m/1500m/s=0.012s;
t3=s/v3=18m/340m/s=0.053s.
由三次时间比较可以看出,相差不到0.1s,所以人耳是分辨不出来的,只能听到混在一起的一次声音,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声速的了解及计算,难点在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二、填空题17.【答案】〔1〕17.28cm
〔2〕18.82cm【解析】【解答】(1)综合五次测量的结果可以看出第三次测量结果准确值与其他四次不同,明显是错误的,即l3=17.83cm是错误的。
(2)屡次测量取平均值得【分析】〔1〕屡次测量长度时,差距较大的数据是错误的;
〔2〕根据屡次测量的长度值,计算平均值判断物体的长度。
18.【答案】振动;空气;20000【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听到老师发出的声音的传播介质是空气。物理学中规定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19.【答案】近视;凹;80°【解析】【解答】由图知,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所以是近视眼。应当佩戴发散透镜,将会聚点移至视网膜上,即配戴凹透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那么入射角为90°-50°=4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40°,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80°。
【分析】近视眼成像时,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根据光和镜面的夹角判断入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20.【答案】80;40;0.5【解析】【解答】由图甲可知,汽车的速度为80km/h。甲图中汽车行驶里程为13561km,乙图中行驶里程为13601km,那么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13601km-13561km=40km行驶的时间为
【分析】根据速度盘,判断速度大小;利用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21.【答案】4.2【解析】【解答】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2.3m,视力表的像到视力表的距离为4.6m,由图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结合总距离计算位置距离。22.【答案】〔1〕30;120
〔2〕0.3【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火车在图中的长度为1.50cm,那么实际长度为
图中山洞的长度为6.00cm,那么山洞的实际长度为(2)由题意可知,此过程中小火车行驶的路程为那么小火车行驶的速度为【分析】〔1〕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
〔2〕根据总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三、作图题23.【答案】解:如下列图:【解析】【解答】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列图:
【分析】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4.【答案】解:如下列图:【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关系即可画出此图,首先平行于主光轴的经过焦点,故连接折射点和焦点即可,并标上箭头,另外一条经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故直接延长曲线即可,故如下列图:。
【分析】光线平行主光轴时,折射光线过焦点;光线过光心时,沿直线传播。四、简答题25.【答案】白色能反射各种颜色的色光,而黑色是吸收所有的光,银幕不反射的话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即白色银幕能复原出各种颜色,所以要使用白色;外表粗糙〔不光滑〕能产生漫反射,使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以便使坐在不同位置上的人都能看到【解析】【解答】白色能反射各种颜色的色光,而黑色是吸收所有的光,银幕不反射的话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即白色银幕能复原出各种颜色,所以要使用白色;外表粗糙〔不光滑〕能产生漫反射,使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以便使坐在不同位置上的人都能看到.【分析】白色能反射各种颜色的色光.
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五、实验题26.【答案】〔1〕光路
〔2〕反射角和入射角
〔3〕OA;光路可逆
〔4〕不能;不发生【解析】【解答】(1)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
(2)实验中,屡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反射角的大小,所以是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3)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了发生反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4)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F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为反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决定的。【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光屏可以呈现光路;
〔2〕屡次改变入射角,可以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光屏折转时,不能同时从光屏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27.【答案】〔1〕乒乓球弹跳起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空气
〔3〕变小;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析】【解答】(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弹起,这是因为正在发声的物体是在不停振动的。
(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将振动传递给左边的音叉。(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使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声音也会减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有介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声音的。【分析】〔1〕根据乒乓球被弹起时,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将真空罩中的空气抽出,声音减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28.【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未点燃;A
〔3〕虚
〔4〕不变
〔5〕不变
〔6〕蜡烛B与A的像无法重合【解析】【解答】(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不变。(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蜡烛像的位置不变。(6)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观察像时,在点燃的蜡烛一侧;
〔3〕平面镜成像时,像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4〕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5〕物体到平面镜的位置、距离不变,像的位置不变;
〔6〕平面镜和桌面不垂直时,后面的蜡烛和像不能重合。
29.【答案】〔1〕蜡烛、凸透镜、光屏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
〔2〕10
〔3〕放大;靠近
〔4〕缩小
〔5〕远离【解析】【解答】(1)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蜡烛、凸透镜、光屏没有在同一高度,像无法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此时不成像;还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的是虚像,无法用光屏呈接。
(2)由图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动画学院《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中医药大学《统计计算与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中西医结合内科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企业并购合同协议书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师范大学《花鸟画写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藏医药大学《篮球规则与比赛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村小学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浴室台阶施工方案
- 2025【悦心童装特许加盟合同】悦心童装加盟
- 介绍梅西的英语演讲稿
- 康复治疗师考试知识点汇总
- 2023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事业单位招聘(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尿崩症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3D打印实训指导书
- 除草机器人简介
- 当代文学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学思潮
- a320飞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与使用维护分析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程》高职配套教学课件
- 2022年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