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05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招考聘用4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
)是核能目前最重要的核燃料。A.镭B.氢C.氦D.铀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镭,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当镭衰变时,会产生电离辐射,使得荧光物质发光,发现人是居里夫人。B项错误,氢是一种化学元素,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无色无味无臭,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医学上用氢气来治疗疾病。C项错误,氦,最不活泼的元素,为稀有气体的一种,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D项正确,铀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铀化合物早期用于瓷器的着色,在核裂变现象被发现后用作为核燃料。核电站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铀核燃料,铀有三种同位素,即铀-234、铀-235和铀-238。故正确答案为D。2.用红、黄两色鲜花组成的实心方阵(所有花盆大小完全相同),最外层是红花,从外往内每层按红花、黄花相间摆放。如果最外层一圈的正方形有红花44盆,那么完成造型共需黄花(
)盆。A.48B.60C.72D.8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方阵问题。第二步,根据实心方阵相邻两层相差8盆,可知红、黄两花相间摆放的情况为:红44、黄36、红28、黄20、红12、黄4,则共需黄花36+20+4=60(盆)。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方阵问题。方阵每层盆数=4×(每边盆数-1),摆放方式为红黄花相间,相邻两层方阵盆数相差2,同种颜色的花盆相隔一层,则盆数应相差4。已知最外层共44盆花,可求得最外层盆数,再依次求得摆黄花的层每层盆数。该方阵最外层每边盆数=44÷4+1=12。摆黄花的层,每边有10,6,2盆。故共有4×(10+6+2)-4×3=60盆黄花。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根据“方阵的相邻两层差8”的结论可得,每层花的数量依次为:44、36、28、20、12、4,其中36、20、4为黄花,共计36+20+4=60盆。故正确答案为B。3.①晕倒在地②领导探望③送往医院④过度劳累⑤康复出院A.①②⑤④③B.④①③②⑤C.③①④②⑤D.②③①⑤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③④中选择。本题讲述的是生病住院到康复出院的过程。“过度劳累”是“晕倒在地”的原因,然后才能“送往医院”,随后“领导探望”,因此确定首句为④,排除A、C、D三项。因此,选择B选项。4.A.B.C.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符号间关系。从相同符号的位置入手:位置4、8的符号相同;位置6、7的符号相同。第二步:判断选项符号间关系。A项:相同位置与题干一致,但位置3、5的符号相同,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相同位置与题干一致,但位置2、6、7的符号相同,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位置4、8的符号相同,位置6、7的符号相同,与题干一致,当选;D项:位置6、7的符号不相同,与题干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5.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不包括:A.警告记过B.降低岗位等级C.停薪留职D.开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由此可见,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不包括停薪留职。因此,选择C选项。6.部分运河城市由于大运河的开通而直接完成了自身“城市化”的进程,从默默无闻的农村或普通市镇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或中心意义的大城市,有些城市更因交通枢纽地位产生的集聚效应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例如临清,随着运河的开通从一个叫“鳌头矶”的水州迅速崛起为重要的运输与物流中心,其城市功能、政治地位、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大运河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规模扩张,经济繁荣B.部分沿岸农村因大运河开通而加速“城市化”C.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部分沿岸地区的发展D.大运河使部分沿岸城市变得更开放、更多元化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部分运河城市由于大运河的开通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也有部分城市因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后面以临清为例,对前面的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文段为“总—分”结构,“例如”之前是主旨句。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和B项:“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规模扩张,经济繁荣”“农村”,均表述片面。D项:“更开放、更多元化”,无中生有。7.①但是现实中数据是各机构或个人的核心资产,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覆盖面广且渗透性强,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如金融、保险、互联网、交通、物流、政务等③数据直接共享面临更严峻的合法合规的考验④目前的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数据智能,也就是用大数据来训练计算模型支撑业务应用⑤如何充分利用各方的数据,让数据对外开放,进行智能化服务,成为数据“可用”关心的重点⑥近两年,我国陆续出台了数据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⑤④①③⑥B.④②①⑥③⑤C.⑤⑥①③②④D.⑥⑤②④①③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②句指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优势,可与各行业融合发展,④句主要论述“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数据智能,⑤句指出如何利用“数据”是关心的重点,⑥句围绕“数据”的法律法规进行介绍,没有出现明显的首句特征,不好判断。进一步观察发现,①句中出现转折关联词“但是”,强调现实中数据是各机构或个人的核心资产,出现“数据孤岛”现象,即数据与其他领域“缺乏联系”之意,②句介绍“数据”可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与①句可构成转折关系,故②①两句构成关联词捆绑。④句围绕“人工智能”的本质进行介绍,⑥句围绕“数据”的法律法规进行介绍,均不可与①句构成转折关系,故排除A、C、D三项。验证选项,④句通过人工智能的本质引出“数据”这一话题,并指出大数据可支撑业务应用,②句进一步介绍数据的优势,即可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并举例说明,①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数据存在“孤岛现象”,即数据被视为个人或机构的核心资产很难得到充分的利用,接着⑥句更进一步论述这一问题,指出针对数据安全管理我国陆续出台了各项法律法规,③句则论述这一做法带来的影响,即数据的直接共享受到更多法规方面的限制,⑤句最后进行总结,针对上文论述的问题指出如何让数据对外开放,成为数据“可用”关心的重点,符合逻辑,衔接得当。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知识联邦,打造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护城河,共筑AI
3.0的基石》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首先从出现转折词的①入手,判断能与①在内容上构成转折的句子,锁定优势项B。然后验证B项。观察选项可知,由首句入手较难排除。由①中的转折词“但是”可知,①之前的内容应与①语义相反,①介绍的是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选项中①之前有②、④、⑥三个句子,②讲的是数据覆盖面广、渗透性强,与各行业都有联系,④讲的是目前人工智能的本质即数据智能,⑥讲的是近两年我国陆续出台了数据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可知,只有②能与①构成转折关系,②①应前后紧密相连,由此锁定选项B。验证B项,④引出数据智能、大数据这一话题,②①说明当下数据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⑥③指出在法律层面上数据共享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⑤最后点出数据“可用”关心的重点。逻辑无误。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④⑤⑥均可作为首句,无法排除。第二步,验证选项。①句“但是现实中数据是各机构或个人的核心资产,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根据转折前后语义相反,①句之前应表达数据并非孤岛,而是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对比选项,②句符合要求。④句话题为人工智能本质,⑥句话题为法律法规,均与①句话题无关,且不能构成转折关系,排除A项、D项和C项。第三步,验证B项。逻辑通顺,语意连贯。因此,选择B选项。8.在高不确定的环境中,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A.及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B.在组织资源管理方面花更多的精力保持组织的稳定C.保持全体成员的工作紧张感压力感,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效果D.提高工作的结构化,努力将任务制定和理性化,激励成员取得最大的生产效率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第二步,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下,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复杂,组织的核心直接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无知使研究活动变得重要,任务安排频繁变动。这时,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及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因此,选择A选项。B项: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下,要求管理者在组织资源管理方面花更多的精力,使资源在各部门和各团队间顺畅流通,使员工清楚其责权关系,并要注重激励。B项错误。C项:对员工而言,企业在管理上越规范,员工的工作紧张感越强,这越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华为企业创造高额的利润。在适度的压力下产生的紧张感会使员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C项错误。D项:在低不确定性环境下,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比较简单而且确定,由于影响未来的因素是已知的并且可以预测,这时,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工作的结构化,管理者要努力将任务指定和理性化,通过适当的激励,取得最大的生产效率。D项错误。9.@=@@&@A.=M=YM=B.YY??$$C.#$$$D.$!$$M$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一串字符,可以寻找相同字符的位置关系,明确其排列规律,再和选项对比得出答案。根据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第六个字符相同,可排除A、B、C。故本题选D。10.45,54,62,71,38,47,23,(
)A.40B.34C.35D.32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项数较多,优先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两两分组。观察数列发现4+5=5+4=9、6+2=7+1=8、3+8=4+7=11,规律为组内两项各位数字和相等。下一组各项数字和为2+3=5,只有D选项满足规律。因此,选择D选项。11.西红柿∶香菇A.跑步∶吃饭B.羽绒服∶冬季C.喜鹊∶黄鹂D.太阳∶晴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西红柿”与“香菇”都是蔬菜,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跑步”与“吃饭”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在“冬季”穿“羽绒服”,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C项:“喜鹊”与“黄鹂”都是鸟类,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晴天”指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能够看到“太阳”,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2.王某是某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因违反事业单位管理纪律受到单位警告处分,则其受处分的期间为(
)。A.12个月B.9个月C.6个月D.3个月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相关制度。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故正确答案为C。13.0,1,3,4,8,9,(
)A.13B.14C.15D.16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第二步,项数有7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奇数项:
0
3
8
(15)幂次数
1²
2²
3²
(4²)修正项
-1
-1
-1
(-1)偶数项:
1
4
9幂次数
1²
2²
3²奇数项是幂次修正数列,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修正项是常数数列;偶数项是幂次数列,底数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求项为4²-1=15。因此,选择C选项。14.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可推出问号处最合理的是: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相似,相邻图形间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观察发现,图一和图二去同求异得到图三,图二和图三去同求异得到图四,故问号处应该是由图三和图四去同求异得到的,只有D选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5.下列描写月的诗句中,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是: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错误,此句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万里长征人未还”则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B项错误,此句出自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得知好友王昌龄被贬(“左迁”指贬谪,降职)后所作,这里的“愁心”表达的是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C项错误,此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琵琶行》,诗句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本诗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表达了诗人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和对自身失意的感慨;D项正确,此句出自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第二步,D项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这两句描写的是又一个春天到了,江南又呈现出一片绿色。我还是不能回家,明月什么时候能把我的思念带回家呢?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更进一步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他在期望着自己的主张得到采纳的一天。因此,选择D选项。1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故人”指(
)。A.孟浩然B.王维C.杜甫D.李白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意思是: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该诗句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其中的故人指的就是孟浩然。故正确答案为A。17.在这里,作家的人格显得________。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或者是最普遍的底层生活,都在他们的笔下幻化为一种真实人生的存在,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被称为“心灵史”的存在。他们________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心甘情愿地进行着漫长而苦涩的精神之旅,既充实又富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微不足道
踟蹰B.举足轻重
徜徉C.至关重要
徘徊D.无关大局
彷徨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无论……都……幻化为精神存在”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作家人格的重要性。A项“微不足道”形容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D项“无关大局”指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二者均强调不重要,与语境相悖,排除A项和D项。B项“举足轻重”指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C项“至关重要”指相当重要。二者均符合语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心甘情愿”“既充实又富有”可知,文段表达的感情倾向是积极的。B项“徜徉”指安闲自在的状态,感情倾向偏积极,符合语境。C项“徘徊”比喻犹疑不决的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感情倾向偏消极,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因此,选择B选项。踯躅: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彷徨:指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18.机关公文格式普遍在标题、等级划分、主选机关、抄送机关、内部发送等方面存在问题,究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公文撰写人员责任心不强B.部分人员缺少办文经验C.急文较多,忙中出错D.领导对公文格式的重视程度不够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A项正确,公文撰写人员责任心不强。有的拟稿人对公文格式不重视,发文稿纸填写比较草率,不学习公文处理方面的有关规定。有的同志不注意学习和总结,对公文格式方面的要求领会不深,对领导纠正过的问题重复犯错。B项正确,部分人员缺少办文经验。近几年,一些机关部门和单位关于公文处理方面的培训较少,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新职工自觉学习规范不够,对公文格式方面的知识积累较少,了解不够深入,公文办理经验不足,有的甚至连办文基本常识都不明白,公文基础差。C项正确,急文较多,忙中出错。有的公文办理时间较为紧急,尤其是转发上级机关或其他单位的特急件,匆匆忙忙办结就交稿子,致使公文格式方面的错误较多。D项正确,领导对公文格式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机关部门和单位对规范公文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关注办文速度多,关注办文效果少。对公文办理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致使公文格式方面的差错频频出现。故正确答案为ABCD。19.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都属于资源税。(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资源税是我国为了调节资源开采中的级差收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资源产品开征的税种,征收税目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盐等。因此,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均不属于资源税。故表述错误。20.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偷换概念。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不同之处:一是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二是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三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刑事责任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犯罪;二是刑罚。故表述错误。21.音爆是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由于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会逐渐形成激波面,激波面上高度集中的声学能量引起巨大响声,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则是以飞行器为中心轴、从机翼前段开始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其产生主要是由于气流流速突破音速时比空气传导速度更快,无法有效向下拉气流,导致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爆产生时会出现音爆云B.音爆云出现标志着音爆产生C.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D.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涉及音爆、音爆云两个定义,要求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需要对两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分析发现,音爆定义的关键点为“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产生的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定义的关键点为“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音爆定义的关键信息: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定义的关键信息: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A项,根据音爆云的定义可知,音爆云产生时需要存在一定量的水汽,但音爆产生时可能并不存在足量的水汽,说法错误。B、C两项,根据音爆和音爆云的定义可知,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时不一定产生了音爆,也不一定突破了音障,说法错误。D项,根据“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可知,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跨音速飞行时会产生音爆,结合关键信息(2)可知音爆产生时不一定会出现音爆云,说法错误;B项:根据关键信息(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不代表一定产生了音爆,说法错误;C项:根据关键信息(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不代表一定突破了音障,说法错误;D项:根据关键信息(1)可知,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所以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说法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音爆:“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会逐渐形成激波面”、“激波面上高度集中的声学能量引起巨大响声,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以飞行器为中心轴、从机翼前段开始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产生主要是由于气流流速突破音速时比空气传导速度更快,无法有效向下拉气流,导致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水气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说明在跨音速飞行时也可能不会产生音爆云,而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说明音爆产生时也有可能不会产生音爆云,因此“音爆产生时就会出现音爆云”的说法不正确,排除;B项:音爆云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意味着音爆云可能在非跨音速飞行时产生,而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因此可能出现有音爆云但没有音爆的情况,因此“音爆云出现标志着音爆产生”的说法不正确,排除;C项:说的是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音爆是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产生的,而音爆云的出现并不能说明突破了音障,因此“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的说法不正确,排除;D项:说的是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符合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22.解释:理解(
)。A.分析:结论B.奉献:赞许C.拼搏:成功D.分享:满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个词属于因果关系,解释之后得到他人理解,二者主体不同。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分析之后获得结论,但是二者主体是同一个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奉献之后获得他人赞许,二者主体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拼搏之后获得成功,但是二者主体是同一个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分享之后获得满足,但是二者主体是同一个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3.中低端手机的巨大出货量推动了国产手机的繁荣,但低端意味着低利润,国产手机仍____于“来料加工、仿制生产”的流水线生产经营理念,在产品创新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大多数国产手机没有实质的功能和核心创新,很难获得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最终还是只能____于中低端市场。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拘泥着眼B.醉心落脚C.局限游走D.固守混迹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由“低端”“仿制生产”可知,该空应填入含消极色彩的词,B项“醉心”是指对于某项事物沉醉于其中,属于褒义词,感情色彩与原文不符,排除。第二空,与“中低端市场”搭配,应填入含消极色彩的词,A项“着眼”是指(从某方面)考虑、观察,常搭配“未来”“长远利益”等褒义词,与后文“中低端市场”搭配不当,排除;D项“混迹”指隐藏本来面目混杂在某种场合,文中并未体现国产手机隐藏本来面目混在低端市场中之意,排除。C项“游走”指游荡在某个区域,填入横线处表达国产手机只能在“中低端市场”进行活动和销售,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通信信息报》2012年10月《国产手机走出国门需摆脱三低老路》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中有一个词语在词义和感情色彩上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可入其入手判断。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句中说的是国产手机经营理念上的落后。“醉心”指对某一事物强烈爱好、非常专注而沉醉其中。国产手机并非爱好流水线生产,而是核心竞争力不足,不得不为之,排除B。第二空,句中说的是大多数国产手机因为创新不足,很难打入高端市场,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徘徊。“混迹”有隐身不露的意思,如“奸细混迹其中”,用于说明国产手机在中低端市场的表现不恰当,排除D。“着眼”与“游走”相比,后者更能表现出国产手机因其局限性只能停留在中低端市场的无奈处境。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后面的“缺乏核心竞争力”可知,第一空应该填入一个偏消极倾向的词语。B项“醉心”指对某一事物强烈爱好而一心专注,偏积极倾向,排除B项。D项“固守”不与介词“于”搭配,排除D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文段“没有实质的功能和核心创新,很难获得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可知大多数国产手机最终还是徘徊在中低端市场,因此第二空应优先使用含有消极意义的词汇。A项“着眼”指(从某方面)观察,考虑,一般不跟消极倾向词汇,排除A项。C项“游走”指游逛,游荡,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24.日本制造的汽车每100公里平均耗油量是7升,而外国汽车的平均耗油量是每100公里10升以上,包括欧美发达国家。显然,欧美车的买主在汽油上的花费要远高于日本汽车的买主。因此,欧美的汽车工业在和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竞争中将失去很大一部分市场。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A.欧美制造的汽车和日本汽车的价格性能比大致相同B.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花费是买主在购买汽车时的主要考虑之一C.欧美汽油的价格呈上涨趋势D.欧美汽车的最高时速要高于日本汽车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欧美的汽车工业在和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竞争中将失去很大一部分市场。论据:欧美车的买主在汽油上的花费要远高于日本汽车的买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补充前提。欧美汽车和日本汽车性价比大致相同,即在同等价位下,两种汽车的性能是没有差别的,那么论据中提到的欧美车在使用中汽油的花费远高于日本车,就会使竞争中欧美车失去很大一部分市场,可以作为题干论证成立的前提,具有加强作用。B项:增加论据。买主在购买汽车时,使用成本只是其中一个考虑因素,还可能会考虑到车的性能、购买价格等等因素,只是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的花费对购买哪种汽车的影响,但不够全面,具有加强作用,但不能作为前提。C项:增加论据。欧美汽油价格有上升趋势,会使汽油使用成本升高,会导致欧美汽车在欧美市场中的竞争力弱于更省油的日本车而失去一部分市场,但只是对欧美市场而言,全球其他地区市场如何未知,具有加强作用,但不能作为前提。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欧美汽车与日本汽车最高速度的问题,与题干中欧美汽车使用过程中汽油支出成本高导致其在竞争中失去很大一部分市场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25.2002—2011年,第二产业用人需求比重同比增速超过10%的年份有几个:A.1B.2C.3D.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图1可快速看出,第二产业用人需求比重同比增速超过10%的年份只有2003年和2007年。故正确答案为B。26.即使是残疾人,只要条件具备,也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根据《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由此可见,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只要符合条件,即使是残疾人也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故表述正确。27.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
)。
A.①⑤⑥,②③④
B.①④⑤,②③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两个三角形的面构成,考虑面的细化。①④⑤有两个相同的面,②③⑥两个面不相同。即①④⑤一组,②③⑥一组。
故正确答案为B。28.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家中发生煤气泄露时,应立刻打开换气扇和排烟机B.图书馆藏书着火后,赶紧用水来灭火C.皮肤被烫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创面D.在加油站为汽车加油时,应避免拨打手机参考答案: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煤气泄漏时,严禁在室内开启各种电器设备,包括手机、排气扇、电风扇等等,以防电火花引发爆炸,尽快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B项错误,用水灭火会损坏未着火的书籍,所以不能用水灭火。书籍着火最佳灭火方法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C项正确,烫伤后,首先要用大量流动的冷水冲洗,有效地降低皮肤局部温度,阻止高温进一步损伤皮肤深层。一般来说应该冲洗15分钟左右,水流别太大,否则会冲掉一些皮肤组织。需要注意的是,烧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失去表皮的保护,冲洗的水温不能过低,更不能用冰敷,以免冻伤。D项正确,汽油是易挥发性物质,在加油枪和加油泵附近,新注入汽油时容易挥发,加油车辆的周围油气密度骤增,形成一个可燃气危险区。接打电话会产生射频电流,遇到金属导体后可能形成射频火花,进而引燃空气中的汽油分子,发生爆炸。故正确答案为CD。2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小元素构成,考虑数元素的种类和个数。观察第1组图形,每幅图均有4个不同元素,且每幅图与前一幅图都有一个相同元素,第2组图中,图1、图2符合此规律,故?处应选择与图2有一个相同元素的图形,A、C项没有与图2相同元素,排除,D项有2个相同元素,排除,B项有1个相同元素,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30.左边给定的是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关于折纸盒类题目,可运用相邻与相对区分法和假设两面判断法解题。A项,假设正面和顶面正确,右侧面中的图形应该是箭头,错误;B项,假设顶面和右侧面正确,正面图形中箭头方向应指向左边,错误;C项,由左边图形可知,含一条线段的面与含正方形的面为相对面不可能相邻,错误;D项可由左边展开图折叠而成。故本题选D。31.裂变思维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从一个问题的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体现了裂变思维的是:A.某公司研究人员设计制作了一种多功能文具盒,里面装有学生平时所用的大部分文具B.某屠宰场将牛肉分为肥肉和瘦肉,并分为牛腩、牛腱子、牛百叶、牛舌等出售C.沙蚤在涨潮时,从沙滩里钻出来,在海水中觅食,落潮时就钻入沙滩里。某人在落潮时模仿海水涨潮的声音,捕捉到大量沙蚤D.潮汐时间每天向后推迟48分钟,雀鲷鹭则每天推迟约50分钟到海边觅食,因此它们总是海滩上的第一批食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裂变思维的定义,首先分析其定义的要点,结合要点与各选项对比,选择能够体现裂变思维的一项。裂变思维的定义要点:①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受已知或现成的方式、规则等约束;②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A项,文具盒依旧只有装文具一种功能,未体现要点①②。B项,只是常规的分割方式,不符合裂变思维的定义。C项,某人没有根据一般的方式去海水里捕捉,而是采取新方法创造机会,符合定义。D项,是根据常规的思维安排时间,也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②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将牛肉分为多个部分进行出售,是按照顾客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划分,不属于“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不符合定义;B项:多功能文具盒与普通文具盒相比,只是在功能上进行改良,是根据学生使用文具的频率所设计的,不属于“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不符合定义;C项:雀鲷鹭一直根据潮汐时间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觅食时间,不属于“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不符合定义;D项:某人没有根据现有的方法来抓捕沙蚕,而是在了解了沙蚕听潮水声音出来觅食的习性后,模仿潮水的声音来诱捕沙蚕,属于“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和“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思维从问题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多功能的文具盒的功能依旧是装文具,不属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同时这种文具盒只是装的文具多,不属于“思维从问题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屠宰场这种屠宰方式是依照市场的买卖习惯而制定,不属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某人在捕捉沙蚕时,不是根据已知的技术或者手段去进行捕捞,而是在发现了沙蚕的习性后,通过模仿海水涨潮的声音,吸引沙蚕出洞而进行捕捉,属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受已知的或现成的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思维从问题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符合定义,当选;D项: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而雀鲷鹭是鸟类,主体不符合,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2.仿拟是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辞格。仿拟所模仿的一般为固定词语或短语,也可以扩大到句子、段落、篇章,甚至语体、风格。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仿体和仿调。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仿拟的是(
)。A.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B.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C.给你开一服爱情灵药:真心一片,温柔二钱,尊重三分D.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仿拟了意大利文学家但丁的代表作长诗《神曲》中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符合“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符合定义,排除;B项:“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既表述了理发的情景,同时又寄托着人们除旧布新的愿望和喜迎新社会的感情,这是“双关”的修辞手法,并没有体现出根据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来创造新的语言形式,不符合“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不符合定义,当选;C项:“真心一片,温柔二钱,尊重三分”,这句话仿拟的原型是中药方剂中的药方,其中“片”、“钱”、“分”是古代的计量单位,符合“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符合定义,排除;D项:“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中的“婆理”是仿拟“公理”这个词创造而成的,符合“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3.作者引用席勒的童话的目的是:A.告诉人们月满则亏,水满则溢B.告诉人们追求圆满的结局往往是不圆满C.告诉人们人生有时需要不完美D.告诉人们追求完美是办不到的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此题为隐含主旨题。席勒的童话讲的是原本追求圆满,但追求到后发现圆满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又重新回到不圆满的状态,说明了“圆满不一定是最好的”这个道理;并且童话的下一段也由此引出作者的意图,“人生就是如此,不完美才是真的”,因此C项最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⑥段。席勒的这则童话主要讲“圆”原本不圆满,但是在追求圆满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的不圆满却收获了美好。而当它圆满之后,却失去了那些美好,于是它毅然重新回到不圆满。这则故事的结果是“圆”最终毫不犹豫地丢弃了找回的部分,原因是“不圆满”让它收获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所以故事主要告诉人们“自身的不圆满也可以收获美好”“不需要去刻意追求圆满”。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作者引用席勒的童话的意图。因此,选择C选项。34.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人的本真需求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B.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C.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D.父母给孩子制定行为标准对其成长不利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中第二句话“前者(有条件的自尊)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人的本真需求并非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不符合文意。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这一概念,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有条件的自尊往往……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符合文意。D项对应文段第四句“父母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制定行为标准”和“强加行为标准”并不是一回事,属于偷换概念,且“对其成长不利”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说法错误B项,文段说的是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会使得儿童形成有条件的自尊,由此不能得出“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说法错误。C项,由“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说法正确D项,“对其成长不利”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根据文段尾句的表述“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的自尊者对外界的评价往往过于在意,对应C项。根据第二句内容“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A项错误。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其成长不利”在文段中没有提到,作者并未对父母制定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5.矿产勘探人员观察发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所以说,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以下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A.二氧化碳和干冰名称不同而且表象也不同B.不同颜色的矿物晶体暴露在空气里会变色C.分析仪器能快速判断矿物晶体的化学成分D.二氧化硅可以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据:矿产勘探人员观察发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二氧化碳不是矿物质,而题干讨论的是“矿物质”,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矿物质会变色”,而题干讨论的是“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能否判定矿物质的化学成分”,而题干讨论的是“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都有共同的成分二氧化硅,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不同的矿物种类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题干的论点较为明显,抓住关键信息“不同的矿物种类”和“相同的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论点: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据: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A项,二氧化碳不是矿物质,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项。B项,矿物晶体暴露在空气里会变色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C项,判断矿物晶体的化学成分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D项,二氧化硅有12种不同的矿物结晶体,说明不同的矿物种类有相同的化学成分,通过举例的方式加强了题干结论,可以支持。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不同的矿物种类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论据: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二氧化碳并非矿物,与题干无关,无法支持,排除;B项,晶体是否变色与题干无关,无法支持,排除;C项,分析仪器判断晶体化学成分,与题干无关,无法支持,排除;D项,说明有12种不同矿物的结晶体成分都是二氧化硅,加强论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6.诚是连心桥,信是聚宝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真正的人。对比理解正确的是(
)。①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通行证
②诚信是文明交往的前提③诚信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
④诚信是金,是为人之本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①、④正确,题干中“诚是连心桥,信是聚宝盆”的意思是要讲诚信,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为人诚实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诚实守信,实实在在地做事,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②错误,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③错误,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故正确答案为B。37.某科学家批评了人们对化学添加剂的恐惧。“食品标签上如果出现很多添加剂就会让人心生恐惧。但其实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受到严格控制和计量的,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食品中糖和脂肪的含量。防腐剂是有益的,显然,我们都愿意吃到一个保存良好的罐头,而不希望因为摄入肉毒杆菌而死亡。”下列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无法支持该科学家的观点?(
)A.很多药物也是化学制剂,是药三分毒,用药要谨慎B.纯天然无添加的原生态食品很难储存,而且价格更高C.防腐剂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滋生细菌D.食品安全关键在于食品添加剂种类与量的严格控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不需要恐惧添加剂。论据:添加剂和防腐剂是受到严格控制和计量的,是有益的。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中说的是防腐剂和添加剂,而选项说的是化学制剂,话题不一致,不能支持,当选;B项:无添加的食品难储存,说明防腐剂和添加剂具有易储存的作用,支持结论,排除;C项:说明防腐剂具有抑制滋生细菌的好处,支持结论,排除;D项:食品安全关键在于食品添加剂种类与量的严格控制,所以不需要恐惧添加剂,支持结论,排除。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8.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诉讼程序受诉讼阶段制约
B.诉讼阶段受诉讼程序制约
C.诉讼程序就是诉讼阶段
D.诉讼阶段与诉讼程序没有联系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
刑事诉讼阶段与各个具体的诉讼程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诉讼阶段指在处理刑事案件的全部过程中为实现某项具体的直接的任务而进行诉讼活动的那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过程。各具体的诉讼程序是在各个诉讼阶段实行一定的诉讼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和手续。诉讼程序受诉讼阶段制约。在什么诉讼阶段便相应采用什么样的诉讼程序。
故正确答案为A。39.“因为未成年人不应该吸烟,因此拟议中的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的法律是合理的,然而拟议中的对自动售烟机的禁令就如同为捉拿500个中才有一个的没有驾照开车的人而设置路障一样。路障阻止了每个人,而不仅是那些违法的人”。根据以上短文,我们可以推断作者认为:A.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的法律将不会有实际效果B.售烟机禁令的实施,对阻止未成年人吸烟毫无作用C.警方应加强对无照驾驶者的查处D.禁止设置自动售烟机会给许多想购买香烟的成年人带来不便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以捉拿没有驾驶证的方式类比禁止设置自动售烟机,二者在具体手段和结果上类似。文段指出“为捉拿500个中才有一个的没有驾照开车的人而设置路障,不是此设置的效果达不到预期,而是为了禁止极少数人而禁止全部人,会给‘每个人’带来障碍和不便”。以此来类比禁止自动售烟机的结果,即会给吸烟者带来不方便。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作者观点的同义表达。A项和B项,文段说路障的结果是阻止了每个人,以此类比禁止售烟机的结果——阻止了每一个人通过售烟机购买香烟,当然包括了阻碍未成人购买。所以A项和B项错误;C项,是无关选项,查驾照只是一个类比,文段的重点是“自动售烟机”。因此,选择D选项。40.①西汉末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②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③此后,西汉的董仲舒使用“师”一词,司马迁使用“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④“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⑤而“师”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⑤③①②B.①②③⑤④C.④③①②⑤D.①③②④⑤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观察选项,首句为①、④句,①句谈论“西汉末年关于‘师’的内容”,④句谈论“夏、商、周关于‘师’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应④在前①在后,④为首句,排除B、D两项,保留A、C两项。观察A、C两项,④后分别为③、⑤句,③句提到西汉的董仲舒使用“师”一词,⑤句提到“师”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按照顺序,⑤在前③在后,排除C项,A项当选。验证A项,④、⑤句论述“夏、商、周关于‘师’的内容”,③、①、②句论述“西汉关于‘师’的内容”,逻辑通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41.某科研公司计划在10天内对新获取的800种材料进行拆解分析,按照计划进行拆解4天后,由于技术提升,拆解工作效率提高50%,则该科研公司的拆解工作提前(
)天完成。A.1B.2C.3D.4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第二步,计划在10天内对新获取的800种材料进行拆解分析,则拆解分析的效率为800÷10=80种/天。技术提升后拆解分析的效率为80×(1+50%)=120种/天,拆解4天后还剩下的材料为800-4×80=480种,还需要的时间为480÷120=4天,总共需要4+4=8天,则该科研公司的拆解工作提前10-8=2天。因此,选择B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第二步,拆解4天后,按照原来的效率还需10-4=6天;效率提升后还需要6÷(1+50%)=4天,则该科研公司的拆解工作提前6-4=2天。因此,选择B选项。42.关于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劳动者因嫌薪酬太低而主动提出辞职的,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B.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C.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D.用人单位以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题干中“劳动者因嫌薪酬太低而主动提出辞职的”不属于上述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的情形。因此,选择A选项。B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该选项属于第四十六条情形中的(一),因此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B项正确。C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该选项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中的(二),因此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C项正确。D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三)项,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该选项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中的(三),因此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D项正确。43.网购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网络团购说明()A.货币职能发生本质变化B.商品交换发生本质变化C.纸币已经被电子货币取代D.商品交换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A项:错误,在线下购物和网络购物中,货币都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因此货币职能没有发生变化。B项:错误,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网络团购同样是遵循这样的原则进行交换的,因此商品交换没有发生本质变化。C项:错误,随着网购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货币的使用频率很高,但仍然存在纸币,因此纸币并没有被电子货币取代。D项:正确,网络团购使购物从线下迁移到线上,是商品交换模式的改变。故正确答案为D。44.①同一,是因为所有的现代人都是大约二十万年前从同一个人群繁衍下来的②分布各地的各个所谓种族也彼此杂居、通婚③遗传学家们早就意识到,人类的生物学特征是既同一又多样的④因此,将人类划分为几个种族,只有社会、文化意义,没有生物学意义⑤处于这个连续谱带两端的群体,比如东亚人、北欧人、南非人,他们的特征差异是明显的,但是中间还存在着大量的难以划分的族群⑥因此人类身体特征的变异,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而是一条连续的谱带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①②⑥⑤④B.③①⑥②④⑤C.⑥⑤②①③④D.⑥①②④⑤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③句引出遗传学家们的看法,⑥句“因此”表总结,故③⑥两句对比,⑥句不适合做首句,排除C、D两项。⑤句和⑥句均出现了“连续谱带”这一共同信息,且⑤句中“这个连续谱带”指代的就是⑥句中的内容,故捆绑顺序为⑥⑤,即可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句引出话题“人类的生物学特征”,适合做首句。⑥句中出现了“因此”表结论的关联词,不适合做首句,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观察A项和B项。①后是捆绑②还是⑥,无法判别,需从句子之间的关系入手。发现⑤⑥有共同的信息“连续的谱带”,且⑤当中的“这个连续谱带”可以指代⑥中的“一条连续谱带”,所以⑥⑤捆绑,排除B项。答案锁定A项。第三步,验证选项。A项语意连贯,逻辑通顺。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⑥句以“因此”开头,属结论性表述,不能作为首句,排除C、D。⑤句开头的“这个连续谱带”指的是⑥句末尾的“一条连续的谱带”,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⑥⑤,排除B。本题选A。45.在古代科学文化巅峰的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视为“最有智慧的人”。这位哲学家却总是强调:“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向人们解释说:如果说他的智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其他人虽然也与他一样的无知,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意的是:A.苏格拉底不愿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B.苏格拉底实际上不是“最有智慧的人”C.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无知”D.苏格拉底的“智慧”与他人没有不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苏格拉底被称为最有智慧的人。接着通过转折词“却”指出苏格拉底强调自己一无所知。然后借苏格拉底的解释表明苏格拉底与别人的不同在于自己知道自己的无知。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主要强调苏格拉底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无知。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重点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由提问标志词“概括”可判断出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根据转折关系词“却”可知,整个材料的语意重点在于其后的内容,即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的“无知”,C项表述正确。A项“不愿被称”表述有误,文中并无此意;B项实际上也不是本文段含义;D项“与他人没有不同”一句表述有误,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即是否知道自己无知的区别。故正确答案为C。4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题干图形都有4个面,下一个应只有4个面,只有A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47.公众是否应该在电视当中收看到真实的法庭审判?有国外学者认为,人们在电视中收看庭审,不是因为他们关心国家有效推行司法制度运行的能力。相反,他们要看到是目击证人作证的戏剧性效果——追求娱乐性。因此应当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免得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A.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审理案件,法官和陪审员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B.只要把对刑事诉讼中被告的审判搬上电视,观众基本上就认定他有罪C.证人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证词传入成千上万观众的耳中而拒绝作证D.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词,经过电视传播之后,有时候会成为人们的笑资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应当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免得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论据:人们要看到是目击证人作证的戏剧性效果——追求娱乐性。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说明引入摄像机会让法官和陪审员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对于案件的审理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是不明确的,不能支持论点,排除;B项:把审判搬上电视,观众会认为他有罪,观众认为被告有没有罪和被告是否真的有罪不一致,为无关项,不能支持论点,排除;C项:证人可能会因为担心证词传出去而拒绝作证,说明有摄像机确实可能对法庭庭审产生不利,补充论据加强论点,保留;D项:证人的证词播出之后,有时候会成为人们的笑资,补充论据加强论点,保留。对比C项和D项,D项提到了笑资,和题干论据所说的观众追求娱乐性的理由更为贴近,因此D选项比C选项更好。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应当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免得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论据:人们在电视中收看庭审,他们要看到的是目击证人作证的戏剧性效果——追求娱乐性。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法官和陪审员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无法推断出公众是否会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把对刑事诉讼中被告的审判搬上电视,观众就认为被告有罪,无法推断出公众是否会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证人拒绝作证,无法推断出公众是否会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论据。描述证人的证词经过传播后会成为人们的笑资,通过补充论据说明公众确实把法律体系当成了情景喜剧的脚本,具有加强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有国外学者认为”后面的为论据,“因此”后面的为论点。要支持该论证,可以说明公众在电视中收看庭审确实是为了追求娱乐性。题干结论为“应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免得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A项,论述的是法官和陪审员,而题干要论述的是公众对于在电视中收看庭审的态度,因此该项为无关项,排除。B项,观众“认定他有罪”与公众是否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无关,无法支持题干论证,排除。C项,虽然支持了应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却是因为其他理由,而不是因为害怕“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所以不能支持整个论证,排除。D项,证人证词经过电视传播后容易成为人们的笑资,说明公众确实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则应该把摄像机移出法庭,直接加强了论证。故本题选D。48.某工厂有甲、乙两个生产车间,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都相同。甲车间的总生产效率是乙车间的1.5倍;从甲车间调派30名工人到乙车间之后,甲车间的生产效率是乙车间的1.2倍。问需要从甲车间再调多少名工人到乙车间,两个车间的生产效率才能相同?A.20B.22C.24D.2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每个工人的生产效率都相同”,可知甲乙车间的工人数比等于效率比。设乙车间原有工人数为,则甲车间原有工人数为。由“从甲车间调派30名工人到乙车间之后,甲车间的生产效率是乙车间的1.2倍。”可得,,解得,则乙车间原有工人数为名,甲车间原有工人数名。甲车间调派30名工人到乙车间后,甲车间现有工人数为名,乙车间现有工人数为名。要想两个车间的生产效率相同,则两个车间工人数应相同为名,那么需要从甲车间再调名工人到乙车间。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每名工人的生产效率相同,则两车间的效率比等于工人人数比。可根据题干中的比例关系将车间人数设为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根据题意可知,两车间的效率比等于工人人数比。根据“甲车间的总生产效率是乙车间的1.5倍”,可知甲、乙两车间最初人数比为3∶2,可设甲车间的工人数为3x,乙车间的工人数为2x。从甲车间调派30名工人到乙车间之后,甲车间的生产效率是乙车间的1.2倍,即甲车间人数是乙车间的1.2倍,可列方程1.2(2x+30)=3x-30,解得x=110,则甲车间原有330名工人,乙车间原有220名工人。甲车间一共需要调(330-220)÷2=55名工人到乙车间,此时两个车间人数才相同,也即生产效率相同,则还需再调55-30=25名工人。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第二步,每人效率相同,则效率比即为人数比;分别设甲、乙车间初始人数为3x、2x。有3x-30=1.2×(2x+30),解得x=110,则甲车间初始人数为330,乙车间初始人数为220。第三步,调派30人后,甲车间为300人,乙车间为250人,相差50人,要二者相同,需再从甲向乙调25人。因此,选择D选项。49.青年人若肝火旺盛应
食用大辛大热的食物,少吃酸味食品,以及羊肉、辣椒、海虾等。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注意B.禁忌C.多吃D.科学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根据语境,肝火旺盛就不能再食用一些大热的食物了,故应填入B项“禁忌”,指被禁止的行为。而其他选项的意思均是继续食用大辛大热的食物,和语境的要求刚好相反,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出处】《春天防“火”分类治疗》50.职业纪律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从业人员要遵守好职业纪律,就必须做到(
)。A.熟知职业纪律,避免无知违纪B.严守职业纪律,不能明知故犯C.灵活调整运用职业纪律做到遇事举一反三D.自觉遵守职业纪律,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参考答案:AB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职业纪律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外事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以及各行各业的特殊纪律要求。职业纪律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一定的强制性。从业人员要遵守好职业纪律,就必须做到熟知职业纪律,避免无知违纪;严守职业纪律,不能明知故犯;自觉遵守职业纪律,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故正确答案为ABD。51.属于外部不经济的是:A.工厂在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B.某地区加强教育投入,新建了五所小学C.私人在花园的美景给过路人带来美的享受D.养蜂人放蜂,附近农民的苹果树结果增多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第二步,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因其它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受到不利影响,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得到补偿的经济现象,如由于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下游农作物欠收、农业减产的情况。A项工厂在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外部不经济,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选项。B、C、D项:都是属于外部经济。外部经济又叫外在经济,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是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故B、C、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52.如果R和U是第一组的两个成员,那么谁将分别在第二组和第三组?
A.(S、T、W),(V、Y、Z)
B.(S、W、Z),(T、V、X)
C.(S、X、Y),(T、W、Z)
D.(T、V、W),(S、Y、Z)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成年妇女、两个成年男人、四个小学生,要求根据题干条件将这九个人分成三组,可以根据题干给出的确定信息进行推理。A项,由①可知,同性别的成年人不能在一组,该项中的S、T均为成年女性,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工业彩色标签打印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嵌入式格栅荧光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脑镇痛泵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可编程玩具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商场地产景区蛇年元宵节情人节发财(好巳花生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物流协议合同
- 智能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合同
- 2025委托代销合同样本新范文
- 三方消防工程合同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公安校园安全工作培训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合理用药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