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完善,地理教育是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篇1

创新视角下的地理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从创新这个角度来探讨地理教育,具体包括通过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渗透创新于地理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地进行地理教育创新。

关键词:创新地理教育生活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育的创新是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

地理教育是学生培养爱国情操重要途径之一,认识地理环境、培养地理技能和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基础。通过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地理学习能力,学生能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培养环保意识。创新地理教育,能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使地理教学课堂更加活跃有生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能力素质的最高层次。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的前提是"双基',对地理科学而言,"双基'是指基础地理知识和基本的地理技能。通过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技能的熟练掌握,提高创新能力,锻炼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三者互相交融、互相影响,构成了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在激发创新意识的同时,增强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锻炼创新思维;在培养创新思维的同时,激活创新意识。

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创新的渗透

1.教师"创新'性地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注意创新性的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良好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带着一种自觉主动的心理走近教学内容,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乡土素材导入课堂。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一提到家乡的地理知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迫切想知道这些奇特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种用乡土地理知识导入课堂的创新性导入,入情入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音乐导入课堂,不同的地域产生的音乐不同,不同的地域的音乐特色不同,地域独特的地貌、水文、气候、宗教、经济特色,在当地音乐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2.营造"创新'的课堂气氛。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引导作用的师生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创新气氛,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总结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地域自然规律,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把握知识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主干知识。在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地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从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新颖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地理知识,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新颖的地理知识。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该节课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学生收集的课件,自己总结自己课件的内容,再通过课堂讨论,掌握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使用网络的能力及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地理教育创新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

1.留心日常生活,收集教学素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各种地理现象,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运用这些现象组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长一双地理眼,多观察生活,把看到的地理现象与地理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沉积作用形成的黄河三角洲、东营港口、黄河故道、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业都是身边宝贵的、鲜活的教材。如饮食:南甜北咸,东酸西辣;服饰:西藏居民习惯穿藏胞;民居:北方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南方人习惯睡木床或竹床。还有,日本人爱吃鱼,中东的一些国家把旅馆建在了屋顶上,东非高原出了许多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等等,这些都有着地理方面的原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谚语: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云与降水的关系;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降水与冷锋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阵春风一阵暖――春季降水与暖锋之间的关系;春雨贵如油――我国春季降水少的特点。如成语:滴水穿石――流水的侵蚀作用;飞沙走石――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沧海桑田――地壳不断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使教学生活化。

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把地理课本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实践中的用处,从而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需要。

如在讲到《地图》一节时,教师可以买几张当地市区的交通图,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把几组学生分别带到不同的地方,让他们徒步走回学校并在地图上标出所走的路线,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地图三要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再如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体会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学生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除亲身体验、实地实践外,地理教学还有很多实践形式,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办手抄报、自制地理教具模型等,应多种形式并用。

参考文献:

[1]钟青兵.地理教育要面向学生生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2).

[2]沙秉祥.地理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尝试[J].中小学电教,2022,(8).

[3]谭成权.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新课程(下),2022,(3).

[4]毛腊梅,白净.浅谈地理教育的创新[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22,(1).

[5]赵全林.浅谈地理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22,(9).

地理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篇2

高中地理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

摘要:本文从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环境教育的内容构成和内容关系两方面分析,明确高中环境教育的内容结构和教育意义,为高中地理课程顺利实施环境教育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人教版;新教材本文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涉及的环境教育进行研究,分析环境教育的内容、结构和特点,探讨在地理课程中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为充分发挥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环境教育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组成分析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区域环境三部分组成,呈现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线索、以区域地理为结合点的特点,着力以提升现代国民的环境意识素养为教育目标,结构内容合理清晰、环境教育目标明确。

三本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内容的比例均达30%以上。其中,高中地理必修Ⅰ中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力交换部分(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陆地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所占比重较大。高中地理必修Ⅱ中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比重较大,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城市化、农业、工业等内容,紧扣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的环境教育目标展开论述。高中地理必修Ⅲ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所占比重最大,主要介绍区域内人类的活动、区域的开发整治,关注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寻找在区域发展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平衡。自然、人文、区域环境三者结合成为高中地理必修环境教育内容的整体。

二、对高中生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学生由于思维水平、适应水平的提高,已经能比较客观地、深刻地认识世界。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对他们知识的传授,而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对自己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地理习惯,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新课程理念认为对高中生应更加重视德育,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环境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了解人地关系,同时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因为环境教育具有的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获取环境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都不断地提高,而且在环境教育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有利于学生顺应时代发展。

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人自身的发展需求。今天,在所面临的共同生存与发展困难面前,全球共同体的观念使学校教育也出现许多相似性,尽管不同国家的教学科目会有差异,但都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参与者,而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战略则将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看作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并将其看作是解决诸如人口爆炸、资源匾乏、生态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的重要出路。因此在高中对高中生实施环境教育正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让高中生在认识自然、了解环境的同时,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从而产生为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而贡献自己力量的思想感情。

4.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深造。

高中教育处在基础教育的分道口(升学与就业),承担着培养不同社会成员的任务或者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最切实的服务,既要为高中生高中后的分科教育提供可能,更要为他们的生存、实践、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高中教育正积极地进行素质教育,但现在选拔人才通过高考仍旧是一条主要的途径,因此谈论教育,高考仍是不能回避的话题。而且很多的学生也是通过高考而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高中地理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1.在课堂中实施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目前,学校课程类型是以学科中心课程为主,所以充分发掘地理教材中环境教育素材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分析高中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其环境教育素材在各章节都有体现,从宇宙环境到地球大气环境、海洋陆地环境再到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各种人工环境,都无一不体现地理教育让学生了解人类所处的环境的特点,所以让学生了解环境,增长学生的环境知识,利用教材内容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在课外活动中实施环境教育。

"感受'远比"了解'更重要。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发现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能切身感受到环境现状的压力,比如说随手乱丢垃圾,交通运输、大声喧哗带来的噪声污染,汽车、工厂排放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使用洗涤剂、洗衣粉、农业喷洒农药造成水污染,施用化肥造成土地破坏,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等等。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从生活小事做起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根据地理教材知识内容,设计一些地理课外活动,如:测定大气能见度、家乡工业布局调查、水资源污染调查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人类不当环境行为对自然的危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和提升环保素养,转化高中地理教学活力。

四、总结

近些年来,我国的环境教育有了重大进展,学校的环境教育已使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了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但这与新课程对环境教育提出的目标仍相去甚远。我国环境教育正继续向纵深发展,但就其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1)环境知识点分散,体系不完整;(2)教学指导思想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3)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差,环境教育明显处于劣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