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敬老院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乡敬老院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乡敬老院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乡敬老院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乡敬老院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7页共70页目录TOC\o"1-2"\h\z\u第1章 总论 41.1. 项目基本情况 41.2. 编制依据和范围 5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1.4. 研究结论及建议 7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2.1. 项目背景 8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第3章 需求分析及建设内容 133.1. 需求分析 133.2. 建设内容与规模 18第4章 场址现状和建设条件 204.1. 场址现状 204.2. 建设条件 21第5章 项目建设方案 255.1. 总体布置 255.2. 建筑设计 275.3. 结构方案 305.4. 给排水工程 325.5. 电气工程 365.6. 暖通工程 41第6章 节能和绿色建筑专篇 436.1. 节能 436.2. 绿色建筑 45第7章 环境保护措施 487.1. 设计依据和目标 487.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487.3.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527.4.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53第8章 劳动安全消防 548.1.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548.2. 消防设计 56第9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89.1. 组织机构 589.2. 人力资源配置 58第10章 项目实施与招标 5910.1. 项目建设工期 5910.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910.3. 项目招标 60第11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11.1. 估算范围 6111.2. 估算依据 6111.3. 估算结果 6211.4. 资金筹措 62第12章 社会评价 6612.1. 社会影响分析 6612.2. 互适性分析 6612.3. 社会风险分析 67第13章 结论与建议 7013.1. 结论 7013.2. 建议 70附件:1、2011年5月5日xx县人民政府《敬老院建设工作会议纪要》(长县政纪[2011]31号);2、xx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xx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批复》(长县发改投[2011]113号);3、xx县国土资源局《xx乡敬老院扩建项目用地预审意见》(长县国土资预审字[2011]11号);4、xx县规划局《关于xx县xx乡敬老院建设项目选址审查意见》(长县规审[2011]03号);5、xx县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意见》(长规审201204005号);6、xx县环保局《关于xx乡敬老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意见》(长县环审[2012]105号);7、xx县林业局《xx敬老院项目用地林业手续正在办理之中的证明》;8、地勘报告。附图:1、总平面图方案一和方案二;2、方案一公共餐厅平、立、剖面图;3、方案一老年公寓楼平、立、剖面图;4、方案一综合服务楼平、立、剖面图;5、水、电总平面图。总论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xx县xx乡敬老院建设工程2、承办单位xx县xx乡人民政府3、拟建地点本项目地处xx县xx乡xx村xx组,xx路的南面区域,东临乡村公路。4、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总用地面积8,118.86㎡(合12.18亩),总建筑面积5,933.11㎡,其中:公共餐厅639.29㎡、老年公寓楼A2,234.81㎡、老年公寓楼B2,234.81㎡、综合服务楼824.2㎡。项目建筑占地面积2,964.59㎡,容积率为0.72,建筑密度为36.51%,绿地率为30.25%。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估算,项目总投资1,202.4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81.0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2.35万元,预备费89.07万元。所需资金由政策性补助和单位自筹解决。6、建设进度本项目计划从2012年8月开工到2013年7月全部工程完工,建设工期12个月。编制依据和范围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与委托方签订的咨询协议;(2)《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指导意见》(民发[2006]107号);(3)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4)民政部颁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5)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6)《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通知》(湘政办发[2002]32号);(7)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长政办发〔2007〕8号);(8)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9)《关于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10)《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11)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审定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其它相关文件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2、编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技术规范、规程等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为政府主管部门及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8,118.86合12.18亩2建筑基底面积㎡2,964.592.1其中:公共餐厅㎡639.292.2老年公寓楼A㎡972.542.3老年公寓楼B㎡972.542.4综合服务楼㎡380.223规划总建筑面积㎡5,933.113.1其中:公共餐厅㎡639.293.2老年公寓楼A㎡2,234.8180个床位3.3老年公寓楼B㎡2,234.8180个床位3.4综合服务楼㎡824.23建筑密度%36.514容积率/0.725绿地率%30.256建设工期月122012.8-2013.77项目总投资万元1,202.457.1其中:工程费用万元981.037.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32.357.3预备费万元89.078敬老院总床位数床160研究结论及建议1、本项目符合当前国家民政事业、福利事业发展相关政策,适应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本项目建设条件较好,能够实现建设完成即投入使用。3、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是合理、可行的。4、本项目全面竣工交付使用后,可以缓解目前xx乡敬老院容量严重不足的现实矛盾,为全乡“五保”老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和生活场所,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5、建议项目单位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抓紧落实相关配套资金,认真开展施工前的设计、招标等工作。6、建议上级部门对该项目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项目尽快立项建成,尽快投入使用,以利于项目早日竣工发挥效益。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背景1、政策背景(1)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社会低保人群,尤其是农村五保户。五保户是农村中最缺乏自助能力的弱势群体,对这部分人进行及时的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既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新中国成立以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农业合作社对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应当统一筹划,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做到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1994年1月,国务院公布施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的主要内容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供养标准为当地村民一般生活水平,所需经费和实物,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1997年3月,民政部颁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和供养服务。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随之调整。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后,供养经费又调整为主要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安排。2006年3月1日,由温家宝总理签署456号国务院令的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条例把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财政供养,在吃、穿、住、葬方面给予农民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新修订的条例重点修改了有关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的规定,将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实现了五保供养从农民集体内部的互助共济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为主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性转变。(2)“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把更多的公共资源转入公共服务领域,更加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把财务更多地投向农村和社会事业,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制度,妥善解决低收入和特殊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扶助活动。”2、行业规划(1)民政部在《民政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指出,要基本建成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国有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福利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网络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要求农村90%以上的乡镇建立敬老院,其中有条件的敬老院要逐步建设成为综合性、多功能和社会福利中心,并采取集中供养、院户挂钩、志愿者包户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提供福利服务。(2)为全面贯彻落实新五保条例,民政部指出农村五保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项长期政策,五保工作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困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做出了很大贡献。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让老年人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3、xx省采取的相关实施方案(1)省发改委、省老龄委《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于2006年6月14日转发给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意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为目标,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加快建立与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服务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社会化、机构养老规模化、社区养老专业化的新格局,实现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为指导思想,指明要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需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链。(2)市发改委、市老龄委《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若干意见》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于2007年2月26日正式颁布。该《意见》指明,要“继续充实和完善公办养老设施。重点办好农村“五保”人员和城镇“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人员集中供养的敬老院和示范性、窗口性社会福利机构,各区、县(市)要建设一个社会福利中心,并相应建立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站。市内各区拥有公办养老综合服务设施总床位数不低于200张;县(市)乡镇拥有公办养老综合服务设施总床位数不低于100张;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及老年文化娱乐设施”。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缓解日趋严峻的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称,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多,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据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从2000年的0.94亿(占总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我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236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问题,同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敬老服务机构的出现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从市场学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市场既是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又是需求与消费的桥梁,作为老龄产业中主要的消费群体——老年人,从需求到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通过这个桥梁才能完成。老年人数的增加,从而引起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呈现出老年市场需求扩大的趋势。2、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xx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xx”的要求。如果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建xx乡敬老院,将为xx乡弱势老人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是加快xx乡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xx乡敬老院项目实施后,将改变xx乡仅有一座敬老院、容量严重不足的现状,扩大接收规模,完善服务功能,切实解决xx乡弱势群体困难生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该敬老院建成后,将科学管理、精心经营,力争把本敬老院变xx县、xx省乃至全国先进典型,为乡政府争光。需求分析及建设内容需求分析1、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1)国内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调查研究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xx(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研究结果同时表示,2001年到2020年,我国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而2021年到2050年,将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预测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因此,人口老龄化将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全社会将遭遇全所未有的挑战。(2)xx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xx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47%,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2%,均超过了国际上7%和10%的标准,这标志着xx省已经步入老年型省份,详见表一。xx省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xx已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人口年龄结构从1998年进入老龄化以来,老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全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42.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78%,比2000年提高2.31个百分点。xx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xx省老龄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老年人口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十五”期间,xx省总人口仅增长了2.6%,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却增长了24.1%,老年人口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增长幅度。而且老龄化城乡差别明显,乡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城镇地区。2005年,城镇地区老龄化率为8.8%,而乡村地区则达到11.1%。乡村地区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大量减少,使老年人口的比重迅速提升。同时,随着xx省社会转型加快,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加速,老年空巢家庭呈现上升,相应带来社会负担也在加重。2005年,全省单个60岁以上老年人和一对老年夫妻独自生活的老年空巢家庭占有老年人口家庭户的25.8%,比2000年上升了5.0个百分点。这表明,传统的依靠儿女共同生活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受到了冲击。(3)xx乡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xx乡位于xx县北部,毗邻平江,紧靠临长高速,距县城星沙50公里。全乡面积60余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855亩,水域面积2672亩,山林面积3260公顷,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21000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3738人,老龄化达17.8%。同时,全乡现有五保老人278人,目前,散居228人,集中供养50人。但xx乡目前仅有一处敬老院,设计床位仅50个。随着人口结构性年龄增长,乡内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更多的老人申请要求进入敬老院居住生活。但由于设施有限,无力提供,建设新的敬老院迫在眉睫。2、建设规模分析(1)床位数分析根据《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第四章第十二条,敬老院的规模以床位数确定,其数量应按每百名五保老人设60张床位的比例进行测算。xx县现有散居五保老人228人,则拟建的xx乡敬老院需设床位2.28×60=137(床),考虑长远发展,预留床位20张,则,本次共设床位160床。(2)房屋建筑面积分析根据《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第四章第十四条,敬老院房屋建筑包括接待用房,老年人生活用房、卫生保健室、文化娱乐用房、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和临终关怀室等业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拟建的xx乡敬老院由公共餐厅(即附属用房)、老年公寓楼(即老年人生活用房)、综合服务楼(即接待用房、业务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3大主要功能建筑构成。各建筑面积测算如下:=1\*GB3①公共餐厅面积测算公共餐厅由餐厅和厨房两部分组成。食堂餐厅按1.90㎡/人计,则所需餐厅面积为176×1.90=334.4㎡。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按1:1计,则所需厨房面积为334.4㎡。两者合计为668.8㎡,根据实际情况,取639.29㎡,可同时容纳176人就餐。=2\*GB3②老年公寓楼面积测算老年公寓楼共两栋,内设80间双人间、起居室、洗浴间(含洗涤间、淋浴间、卫生间)、布草间、杂物间及值班休息室,设楼梯4个(每栋2个)、外走廊6条(每栋3条)。拟建的老年公寓楼建筑面积为4,469.62㎡。共160床,约27.94㎡/床,符合《关于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第四章第二十条“居住用房使用面积每间不宜小于10㎡”的规定。=3\*GB3③综合服务楼面积测算综合服务楼内设医务室、监护室、值班室、活动室、接待室、仓库等业务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及卫生间等功能用房:接待用房:专门从事与接待相关的事物办理;医务室:为院内老年人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见慢性病的非治疗性医疗护理及一般的卫生保健服务,包括医务室、重症监护室、医生值班室等;活动室:包括棋牌室、阅览室和供老年人举行集体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室、休息室,满足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行政办公用房:含值班室及救灾仓库;卫生间:共设卫生间8间;综合服务楼内设楼梯2个、外走廊一条。综合服务楼总建筑面积824.2㎡。综上,拟建的xx乡敬老院总建筑面积为5,933.11㎡,基本符合《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中相关规定。建设内容与规模1、建设内容新征用地12.18亩,对拟建用地进行平整后新建公共餐厅1栋、老年公寓楼2栋、综合服务楼1栋。建设内容包括各建筑主体以及道路、绿化、消防等配套性工程建设和室内装修施工。2、建设规模根据《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及《关于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相关原则规定,参照县城内同类敬老院建设的经验,结合用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118.86㎡。确定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292.19㎡,各部分面积如下:1栋1层的公共餐厅,建筑面积639.29㎡,建筑占地面积639.29㎡;2栋3层的老年公寓楼,建筑面积4,469.62㎡(每栋2,234.81㎡),建筑占地面积1,945.08㎡(每栋972.54㎡);1栋2层的综合服务楼,建筑面积824.2㎡,建筑占地面积380.22㎡。项目容积率0.72,建筑密度36.51%,绿地率30.25%。相关的建设指标见下表:建设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8,118.86合12.18亩2建筑基底面积㎡2,964.592.1其中:公共餐厅㎡639.292.2老年公寓楼A㎡972.542.3老年公寓楼B㎡972.542.4综合服务楼㎡380.223规划总建筑面积㎡5,933.113.1其中:公共餐厅㎡639.293.2老年公寓楼A㎡2,234.8180个床位3.3老年公寓楼B㎡2,234.8180个床位3.4综合服务楼㎡824.204个床位3建筑密度%36.514容积率/0.725绿地率%30.25场址现状和建设条件场址现状1、项目位置和建设地点拟建项目地处xx县xx乡大花村赵家组,xx路的南面区域,东临乡村公路。项目位置图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建设用地为新征用地,场地近似长方形,东西宽约145.79m,南北长约68.3m。四周有山丘包围,地表植被较好,场地内最高标高为96.00m,最低标高为82.22m,自然缓慢坡降,适宜建设。另外,场地现有供水、供电、道路等能够保证项目实施及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营及生活需要。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xx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2、气象条件xx县地处xx省东部偏北地带,根据xx气候区划图,xx乡位于湘中气候区北部,该地区气象资料如下:气温:年平均17.3℃最高40.6℃最低 -11.3℃相对湿度:年平均80%最热月平均75%最冷月平均81%降水量:年平均1389.8毫米蒸发量:年平均1382.2毫米最大积雪厚度20厘米年平均降雪日数 8.8天全年日照时数 1677.2小时无霜期274.7天最大风速 20米/秒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南风3、地质条件场地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尚未提供,根据现场踏勘,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一般。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xx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g=0.05,对照项目建设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建筑物设计需考虑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4、交通条件xx乡位于xx县北部,与xx县xx镇毗邻,距县城xx50公里,距xx市55公里。项目所在地——xx乡xxxx组,紧邻xx乡大道0.2km,距xx高速xx收费站3km,距县三医院10km,距新建的xx线1km,交通十分便利。5、供水供电条件项目区域自来水及配套工程管网均已铺设至xx乡大道,完全可满足工程施工用水及项目建成后生产生活用水,水质良好,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敬老院将配置专用的变电设备,可满足项目建成后的用电负荷。水电条件能满足建设运营需要。6、通讯条件项目区域内通信系统功能完善,建设了移动通讯、数字传输、程控电话等通讯网络,与各地联系快捷通畅,能保证项目建成后的通信要求。7、建材供应条件xx县建材资源丰富,各类建材厂家众多,项目建设所需的砂子、石料、砖、木材等均由当地建材厂家提供,水泥、钢材可从各地厂家驻湘销售点购买。项目的建筑材料来源充足。8、社会环境条件xx总共有103.64万老人,而各类养老机构仅130多家,床位数共1万余张,仅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1%。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xx市县大力提倡社会化养老,尤其是积极鼓励民办老年福利机构的发展,为了鼓励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的发展,民政局正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第一、大力发展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做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设施完善、管理规范、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第二、编制并实施xx市养老服务机构布局规划,对市级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公办福利机构进行提质改造;加快建设以养老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区县社会福利中心;将乡镇敬老院改造成以养老为主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和民办养老机构,力争到2015年左右,全市机构养老达到3万多张床位,实现每100位老人拥有3个以上床位,逐步满足全市老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第三、加快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引导老人树立“积极养老,健康养老、快乐养老”的新理念,有效启动养老服务消费需求。xx市民政局认为,在城区、农村修建大量的敬老院,这是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这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形条件。9、施工条件场址地基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易于施工;拟建项目已通水、通电、通路。整体看,拟建项目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均较好。项目建设方案总体布置1、设计依据(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2)《敬老院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试行)》;(3)《关于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3)《城市规划法》;(4)国家有关规划、消防、交通、环保等规范条例;(5)国家及省、市有关敬老院规划设计规范。2、设计原则(1)结合选址现状,合理布局;(2)根据福利服务中心的功能特点,按功能分区;(3)满足工作生活要求,尽量缩短电力、供(排)水管线,降低成本;(4)满足消防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范,节约能源;(5)合理进行绿化建设,以达到减少污染、美化坏境的目的;(6)适当预留建设用地,确保福利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总平面布局本规划设计由东往西依次布置为综合服务区、老年公寓区、公共食堂区以及户外活动健身区等4大功能区。综合服务区规划布置在场址东部,正对敬老院大门,由1栋地上2层的综合服务楼构成。老年公寓区由2栋地上2层的老年公寓A、B楼组成,位于整个场址中央,两楼拉开一定距离,南北行列布置。公共餐厅布置在场址西部、老年公寓楼以西位置,由1栋1层的食堂厨房构成。公共餐厅、老年公寓楼、综合服务楼围合之区设计为户外活动健身区,由运动场地、小区干道、尽端式回车场以及部分绿化组成。(2)交通道路流线组织现状用地内只有东面的乡镇道路与基地相连,基地主入口设置在场址东面,与现有的乡村公路相接,满足敬老院的车辆及行人通车,与敬老院生活区、服务区、公共餐厅区及户外活动区直接相连。主入口附近设计宽敞宜人的入口广场和汽车停放区,满足使用的要求。另外,各建筑均有一条长边紧邻小区道路,满足消费要求。(3)竖向设计场地设计由西向东降低,场地最小坡度为0.3%。室外雨水由雨水口收集至雨水井,通过雨水排水管网由地势较高的西面顺流至地势较低的东面,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4)环境设计绿化系统采用集中与分散,点、线、面相结合,平面与主体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化环境,并融入园林绿化体系,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总绿化以常绿为主基调,在树种选择上主要以常绿树种为主,突出层次感,强调浓浓的绿意,并适当穿插落叶树木,让人感受到景观的四季变化。建筑设计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JG50-200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T50104-2001);(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8)《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10)xx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技术规程(长09J001、长09J002、长09J003)。2、设计构思该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要求,拟建设一个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管理现代、环境优美、绿色环保的敬老院。3、设计范围本项目建筑单体主要由1栋公共餐厅、2栋老年公寓楼、1栋综合服务楼构成。4、平面设计(1)公共餐厅公共餐厅内设厨房和餐厅。厨房主要由蒸煮间、白案、米面库、副食品库、消洗间、粗细加工间、调味品库、炒菜间、备餐售饭间、管理用房以及男女更衣室和卫生间等功能用房组成。餐厅由门厅、售卡间及就餐区组成。本次在食堂一层入口处设计了无障碍坡道。(2)老年公寓楼2栋老年公寓楼主体2层、局部3层,均为正南北朝向,主要居室空间为二房一厅一卫一阳台设计,在满足老年人基本居住要求的同时又为老年人提供了邻里交往的起居和活动空间,后勤阳台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院内老人可以按规定统一标准来晾晒衣服,为敬老院进行定置管理提供了条件。每个居室套间内家具实行统一设计,为老人提供鞋柜、衣柜、过冬被褥等存放空间。(3)综合服务楼综合服务区规划布置在场址东部,地上2层,正对敬老院大门。综合服务楼内设接待用房、卫生保健室(含医务室、重症监护室、医生值班室)、文化娱乐用房(含棋牌娱乐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室、休息室)等业务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卫生间等功能空间。5、垂直交通设计拟建的综合服务楼为地上2层,其竖向交通主要为楼梯疏散。在综合服务楼中部位置隔开一定距离合理设置两部楼梯,在数量、疏散间距、疏散宽度上均满足建筑防火要求;拟建的老年公寓楼为地上2层,局部3层。其竖向交通主要为楼梯疏散。在老年公寓楼中部位置隔开一定距离合理设置两部楼梯,在数量、疏散间距、疏散宽度上均满足建筑防火要求;6、立面设计本工程建筑外观色彩处理朴素、淡雅,青砖的贴面勒脚,白色的外墙,深灰色的水泥彩瓦传统双坡屋面,然后饰以传统建筑的元素符号,建筑造型上采用现代的处理手法,中国古典建筑的比例,展示了朴实的民族风情,与新乡土主义建筑风格形成了良好呼应和协调。空间构图上轻巧的顶层和石墙面低层,托显建筑造型的质朴与典雅,东面综合服务楼的屋顶平台又使得空间更加通透,景观之间相互渗透,增添了明快和精致。注意建筑各部分体量和立面的比例推敲,注意立面虚实的配比关系。建筑造型处理方法和西部构造采用xx当地民居文脉符号,使建筑富有地域性、乡土性和民族性。建筑整体简约、典雅、大方而富有现代感。7、剖面设计(1)公共餐厅:地上1层,层高3.9m,建筑总高度8.1m。(2)老年公寓楼:地上2层(局部3层),一二层层高3.0m,三层层高2.7m,建筑总高度10.53m。(3)综合服务楼:地上2层,首层层高3.9m,二层层高3.3m,建筑总高度11.43m。8、建筑装修敬老院建筑内外装修材料应采用美观、实用、环保、易清洁的普通装饰材料。不采用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出入和通行的厅室、走道地面,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并符合老年人通行的楼梯踏步面平整防滑无障碍,界限鲜明,不宜采用显色、显深色面料。老年人居室地面宜用硬质木料或富弹性的塑胶材料。老年人居室不宜设吊柜,设贴壁式贮藏壁橱。每人有1㎡以上的贮藏空间。构配件:栏杆为方钢制作,面刷棕黄色油漆,窗均为咖啡色铝合金和无色透明玻璃制作。圆柱及其附属的现浇构件面刷棕黄色油漆。外墙:灰色面砖、棕红色面砖和白色外墙漆组合搭配。屋面:均采用新型小青瓦铺盖,檐口板喷灰白色涂料,檐口地板刷白色乳胶漆。结构方案1、设计依据(1)主要标准和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006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2)荷载准值风荷载:0.35KN/㎡雪荷载:0.45KN/㎡楼梯间:3.5kN/㎡卫生间:2.0kN/㎡厨房操作间:4.0kN/㎡米面库、冷藏间:10.0kN/㎡不上人屋面:0.7kN/㎡地面粗糙度:B类办公室、工具室:2.0kN/㎡走廊、备餐间、餐厅:2.5kN/㎡有分隔的蹲厕公共卫生间(包括填料、隔墙):8.0kN/㎡2、上部结构设计公共餐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老年公寓楼两栋,采用砖混结构;综合服务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基础设计根据地层结构,结合拟建物设计标高、结构特征和荷载要求,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和类似工程,拟建建筑暂定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老年公寓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柱础,地基等级为丙级。设计时,其具体基础形式根据地勘报告确定。4、主要结构构件材料(1)砼①上部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为C25。②基础部分的砼强度等级为C25。(2)钢筋①梁、柱、板主筋均为HRB400级。②梁、柱箍筋均为HPB300级。(3)砌体框架填充墙采用Mu10页岩烧结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体结构承重墙采用Mu10页岩烧结多孔砖,M10混合砂浆。±0.000以下的砌体均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10水泥砂浆。给排水工程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06年版);(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6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7)《气体灭火设计规范》GB50370-2005。2、设计范围拟建公共餐厅、老年公寓楼、综合服务楼的生活给排水及室内外消防给水。3、给排水设计(1)给水水源该院区建筑的给水取自市政给水管,从拟建建筑的东南边和东北边分别引入DN150市政给水管,沿建筑布置成环状。市政供水压力0.38MPa,能满足该院区各建筑的生活及消防给水压力要求。室内消防给水与生活给水管道分开。(2)用水量项目用水由生活办公用水、食堂用水、绿化用水组成。考虑10%的未预见用水量,设计最高日用水量为26.49m3/d;设计最大小时用水量为2.03m3/h。用水量计算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定额单位人、m2最高日用水量(m3/d)用水时数(h)平均小时用水量(m3/h)小时变化系数(K)最大小时用水量(m3/h)1生活办公用水100L/人.d17617.60240.731.51.102食堂用水20L/人.次1763.52120.291.50.442冲洗、浇洒绿化等用水1L/m2.天29642.9660.4910.493管网漏失水量及不可预计的用水量按1~3项之和10%计2.414合计26.491.522.03(3)给水系统院区最高建筑为3层,每栋建筑均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室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及阀门管件,电热熔连接;室内生活用水采用给水PPR管,粘接连接。4、排水(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院区内雨、污水分别由室外排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污系统。(2)建筑内污废水合流排出,生活污废排水量按生活最高日水量90%计21.68m3/d,食堂餐饮泼水须经隔油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其他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院区污水管网。(3)雨水①雨水量按xx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量:Q=qFψ(L/s);②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阳台雨水排水单独设置,雨水重现期T=3,径流系数ψ=0.19;③室外场地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校区雨水管网,雨水重现期T=2,综合径流系数ψ按各种汇水面积加权平均值采用。5、消防(1)消防给水系统该工程消防给水水源为院区消防水池(有效容积144t,有取水口供消防车取水),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保证各单体建筑室外消防用水。(2)消防用水量=1\*GB3①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本工程不需设置消火栓系统,只需要按规范在各单体建筑布置一定量的灭火器即可。=2\*GB3②本工程主要负荷为老年公寓楼、综合服务楼和公共餐厅。根据规范要求,消防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80m3。(3)灭火器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要求进行,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若干具(食堂厨房内),灭火器设置按中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每个配置点最大保护距离20m(手提式)和40m(推车式)。6、管材(1)室内污、废水管,屋面雨水管采用排水用U-PVC管;(2)室外污水及雨水排水管≤Φ500均采双壁波纹塑料排水管,柔性连接,>Φ500采用钢筋砼管,承插连接。7、主要材料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干粉灭火器MF/ABC5瓶202洗涤池材质由甲方定个按实3蹲便器材质由甲方定个按实4洗脸盆材质由甲方定个按实5淋浴器材质由甲方定个按实6洗涤槽材质由甲方定个按实7消防水箱12m3个1电气工程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16-2008;(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0200-94;(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311-2007;(10)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2、负荷等级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消防用电属二级负荷,其它用电均属三级负荷。3、外部电源本项目建于xx县xx乡xx村,该村已建成较完善的市政电力供应设施。由附近110kv城市变电站引入一路10kV高压线路。4、用电负荷估算本工程用电负荷估算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规定,项目建筑用电指标按30W/㎡计算,项目建成后总用电负荷设备容量为228kW,其全院负荷计算时,需要系数取0.7,计算容量为160kW,功率因数补偿到0.9以上,视在计算容量为178kvA。故选用1台250kvA变压器能满足全校用电需求,变压器负荷率为71.2%。负荷容量见“负荷容量表”。负荷容量表序号项目名称用电指标(W/m2)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计算负荷(kW)1室内用电201780.71252室外照明500.735合计2281605、电源电压和配电系统本项目主要电力设备为院区内各栋公共建筑照明用电、室外道路照明,根据其负荷性质及设备容量,拟采用放射式或部分树干式系统配电。配电设备的选择,要保证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正常、可靠的工作,故障时(如短路、过负载等)迅速切断电源,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不受损坏。本工程均采用壁挂式动力配电箱配电,小型设备采用嵌墙式配电箱或相应嵌墙式插座配电。本配电工程均选用YJV-1KV型电力电缆和塑料绝缘铜芯线(BV-500V线)作为配电导线。导线截面根据其计算电流值,按长时间允许温升选择,并以动稳定热稳定、电压损失检验,干线考虑10%左右余量,以便今后在调整或变化时,能增加用电设备。电缆敷设室外均为沿电缆沟或穿钢管暗敷设;室内均为穿ZRPVC管沿墙或顶暗敷设。6、照明(1)光源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有装修要求的视装修要求商定。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执行:普通居室和办公室:300lx卫生间:75lx走道、楼梯间:75lx餐厅:75lx操作间:200~300lx疏散通道、楼梯间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2)疏散指示在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施疏散指示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指示灯具自带蓄电池做应急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3)照明配电系统一般照明采用YJV-1KV电缆由总配电箱沿电缆梯架敷设以放射方式配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等采用专线,用ZRBV电线穿钢管暗敷。(4)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注明外照明支线BV-3×2.5mm2穿PVC16管敷设;插座支线BV-3×4.0mm2穿PVC20管敷设;所有插座支路(除空调插座)均设置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急照明支线ZRBV-3×2.5mm2穿PVC16管敷设。7、室外供电及照明本工程380/220V室外线路均采用YJV-0.6/1kV型电缆沿电缆沟敷设,再穿钢管埋地暗敷引至用电点。路灯照明采用造型优美高压钠灯、庭院灯、草坪灯,以衬托项院区环境,且由装于值班室的路灯配电箱控制,路灯照明配电时尽量保持三相平衡。8、防雷、接地及安全系统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本项目年雷击次数约为0.3次/年,大于0.05次/年,故本项目建筑物防雷级别按二类设计。设计时应采取相应防雷接地保护措施。防直击雷的措施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作接闪器,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体内二根或以上主筋作为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25m。利用建筑物基础底板和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体。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为B级,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2~3级电涌保护器进行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用电设备的接地分为工作(系统)接地、保护性接地、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系统接地,设计时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总等电位连接应将电气装置接地极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的保护干线、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等部位进行连接。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等弱电系统引入端均设过电压保护装置。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金属管道均应在入户处做等电位连接。9、弱电系统本工程在综合服务楼办公室、老年公寓居室预留电话、数控网络光缆,均由市政电信、网络光缆直接引入。每房间设一个信息出口点(本项目建筑内不设服务器,直接由交换机接出,交换机设置于电气井内)。10、主要电气设备和其它设备主要电器及其他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1高压开关柜JYN2-10台32直流电池屏40AH套13干式变压器SCB9-500/10台14低压开关柜GCK台65低压静电电容器柜个26水泵控制柜个按需7动力配电箱台按需8照明配电箱台按需9双电源切换箱台按需10控制箱台按需暖通工程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2、设计内容拟建公共餐厅、老年公寓、综合服务楼的排烟、通风和空调系统。3、通风设计(1)不靠外墙的卫生间、公用卫生间等采用机械排风方式,由设在吊顶内的排气扇排至室外或通风竖井,卫生间的排风量按换气次数n=10次/h计算。(2)所有排风均设计有防止回流的措施。(3)所有通风设备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4)所有建筑物采用自然采光通风。4、防排烟系统设计(1)配电房设有火灾时的气体灭火系统,火灾时电信号关闭,其平时机械通风系统上设置的防烟防火阀。(2)拟建的公共餐厅、老年公寓、综合服务楼等均利用可开启的外窗自然排烟。(3)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利用可开启的外窗自然排烟。5、空调设计本项目在公共餐厅内设电扇,在老年公寓各居室、综合服务楼各业务用房及办公用房及其它有空调要求的房间预留安装分体空调的电力容量,一有需要可随时安装分体空调机组,满足项目采暖要求。节能和绿色建筑专篇节能充分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每个工程项目都应遵循的准则,在设计和施工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6.1.1编制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6.1.2建筑节能本项目建筑充分考虑xx地区气候条件即暖、湿、多雨、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等特征,建筑物为南北朝向,这样既不影响年耗电量又有利于夏季通风。建筑墙体中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构造做法来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外门窗采用单框低辐射中空玻璃铝合金玻璃窗。空调选用先进的、合理的、能效比性能系数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产品。6.1.3电气节能1、电机选用节能型电机。2、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引起的有功损耗。3、照明配电采用合理的控制方式,并采用定时开关、调光开关、光电自动控制器等节电开关和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等管理措施。照明灯光源采用光效高的节能型光源,灯具采用高效节能灯具,镇流器选用节能型镇流器。4、照明功率密度值不能大于规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5、电缆、导线敷设尽量达到最短路径以减少线损。6.1.4节水措施1、各建筑引入管严格设置水表计量,划小核算单位,鼓励节约用水,责任到人;2、卫生器具、水嘴、淋浴器等用水器具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的规定;3、公共场所蹲便器、小便器、洗手盆应采用感应式冲洗阀、脚踏式冲洗阀;4、洗脸盆、洗手盆、洗涤盆采用陶瓷片等密封性能良好耐用的水嘴;5、管道和管件的实际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6、管道和管件连接的密封材料应卫生、严密、防腐、耐压、耐久,杜绝和减少漏水量;7、消防水箱溢流管应设信号装置,避免长流水;8、增加消防水箱1~2m3容积,采取消防水容量不被动用的措施,采用消防水箱供教学楼卫生间洁具冲洗水,可避免或大大减少水箱换水,节约水资源;9、采用低阻力管道、阀件等;10、积极开展节约水资源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绿色建筑为推行绿色建筑,本项目分别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通过各方面的手段和措施,在降低建筑能耗和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同时,合理使用和分配能源供给,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6.2.1编制依据(1)《xx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DBCJ001-2010;(2)《xx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CJ002-2010;(3)《xx市政府投资民用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绿色建筑专篇编制指南与评审要点》。6.2.2节地与室外环境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减少用于场地平整所带来的建设投资,减少施工工程量,避免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场地内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且是传承场地所在区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该区域重要的景观标志。因此,应根据《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令第100号)等国家相关规定予以保护。当建设开发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时,在工程结束后,建设方应采取相应的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对原有场地环境的改变,避免因土地过度开发而造成对城市整体环境的破坏。经分析论证,该项目选址地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因为项目主要建筑物为低层建筑,且不使用玻璃幕墙,因此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更不存在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本项目公共绿地采用集中与分散、大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以适应不同对象的要求。另外,本项目拟推行“城市特殊绿化空间”,让绿色从地面向空中发展——屋顶、围墙、花架、栅栏、立柱、建筑物中庭等等,都是目标载体。同时,项目还在垂直绿化空间方面进行了精心考虑,主要是在部分主要建筑的南面和西面都安放了平台花园用来吸收阳光并减少受热程度,平台花园除了用作吸收阳光之外,也用作师生的休息区域。本项目场地内不存在排放超标的污染源,但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6.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将完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2、各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3、由于项目选址位于xx县xx乡范围内,施工所需全部原材料均可在就近40km范围内采购到。4、项目建设所需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5、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6、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7、对于需要进行二次装修的建筑,项目管理单位将采用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6.2.4可再生能源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舒适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例如建筑物室内夏季空调和冬季采暖,天然气的大规模使用等等,导致我国的建筑能耗必将进一步增加。我国既有城乡住宅建筑总量约330亿平方米,而节能型住宅不足2%。这些既有住宅还在无节制地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比发达国家建筑能耗高2~3倍,这势必进一步加剧我国能源紧缺的矛盾。因此,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项目建成后,未来将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的建设。对于具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和有稳定热水需求的老年公寓楼,拟考虑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空气热源泵供热系统保障卫生热水供应,既能有效节约电能系统,又可以保障老年人生活的需要。环境保护措施设计依据和目标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件》国务院令253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开发建设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2、环境控制目标(1)废气影响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废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3)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二类标准;(4)固体废物以无害化处理为目标。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地面扬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土方的挖掘产生的扬尘及现场堆放产生的扬尘;二是来自建筑材料包括白灰、水泥、沙子等搬运和搅拌扬尘;三是来自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建筑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车辆,其特点是间歇性或阵发性,并具有流动性、噪声值较高的特征。因此,在考虑工程噪声源对环境影响时,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3)施工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挖土方后,可能将产生多余土方,将产生弃土外运。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临时建筑物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均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如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城镇景观、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容易引起扬尘等环境污染。(4)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机械设备冲洗水和水泥养护排水及各种车辆冲洗水。(5)交通影响施工期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为大型车,运输量的增加使得道路负荷增加,将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混乱,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另外,运输过程中遗漏的弃土等建筑垃圾使道路在雨天变得泥泞,影响道路的畅通。2、施工期环境影响对策(1)施工扬尘控制措施=1\*GB3①在施工场地安排一些员工定期对工地洒水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每天早、午、晚各洒水1次,若遇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若遇雨雪天气则不必洒水。=2\*GB3②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以防止洒落,车辆行驶线路应该避开居民区。施工场地出口设一座车辆清洗池,车辆驶出场地前,应将车厢外和轮胎冲洗干净,避免车辆将泥土带上道路产生二次污染,冲洗水沉淀后循环使用。=3\*GB3③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风力大于四级的天气禁止挖土方。=4\*GB3④在施工场地设置专人监管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堆放、清运和处置,堆放场地应远离周围居民区,并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向,必要时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污染。=5\*GB3⑤对建筑垃圾和弃土要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2)施工噪声影响缓解措施=1\*GB3①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2\*GB3②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当地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3\*GB3③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安排在距居民住宅较远处。=4\*GB3④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采取围挡,对距居民区较近的建筑物外设置移动式隔声屏障,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及居民的影响。(3)施工固体废弃物影响缓解措施工程建设需要众多工人,工程承包单位将在临时工作区域内为工人提供临时的膳宿。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送至建筑垃圾回填区域填埋。运输车辆要全封闭外运,避让交通高峰,按规定路线运输、送至规定地点,杜绝随意乱倒现象发生。项目建设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4)施工废水影响对策施工期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水量很小,均可简单沉淀后回用。施工期无废水外排,不会对地表水环境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5)交通影响对策应合理确定运输量和运输时间及运输线路,同时加强施工期交通管理,保证道路畅通;运输渣土的车辆一律安排在车辆少时,渣土车采用箱式密闭汽车,防止洒落。综上所述,施工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可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1、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污染成分主要为道路机动车行驶排放的机动车尾气及二次扬尘;厨房排放的火烟污染物和油烟。(2)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污水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及道路广场等冲洗废水,主要为清洗废水及厕所冲洗废水。(3)声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运营期的噪声主要为敬老院的高音喇叭,交通工具产生的交通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办公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污泥。2、运营期环境影响对策(1)环境空气影响对策本项目中污水通过污水管道将其排入置于地下的污水综合管道,不会对区域造成不良嗅觉影响。本项目的厨房将产生火烟污染物和油烟,对外环境有一定影响。在本项目中设计使用油烟净化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附压油烟通道收集厨房产生的油烟,其排放口设在楼顶,高度要高于周围建筑。(2)水环境影响对策本项目的所有废水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此外,本项目空调使用中会产生空调水,该水无污染。在设计中,设置专用的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