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1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4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1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4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1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4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1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4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1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3年04月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1名工作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高频考点题库(共1000题)1.下列影视剧情节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宋朝官员大声宣读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武则天的父亲见到武则天时,称呼其为“媚娘”C.清朝时称官员为“大人”,如“刘大人”“李大人”等D.唐贞观年间官员对话讲到唐太宗时,称“吾皇太宗”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常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本题作答的难点在于考生可能觉得选项中的影视剧情节似曾相识,但无法准确判断其是否与历史事实相符。因此,考生在备考历史常识时,可联系影视剧中的情节进行记忆,如了解古代的称谓、礼仪、重要历史事件等容易在影视剧中出现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寻找影视剧中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内容,进行多角度备考,加深对历史常识的记忆。A项不选。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作为圣旨开头语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因此,宋朝官员宣读圣旨时不可能读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项不选。武则天真正的本名叫什么,现在还不可考证。影视剧里,武则天又被称为“武媚娘”,这来自唐太宗给她的赐号——“武媚”。武则天的父亲不可能称其为“媚娘”。C项当选。“大人”是古代统治者的称谓,后来又被用作官场称谓。到清代,将官员唤作“大人”才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上到宰相下到九品小吏,皆被称为“大人”。D项不选。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如某祖、某宗等。“太宗”是庙号,贞观年间的官员不可能称唐太宗为“吾皇太宗”。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人文。第二步,“大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指圣人或君子,也就是身居高位的当权者。如《史记·孟子列传》中有:王公大人初见其术,这里的大人就是指王公贵族。到清代时期,大家称官员为大人才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上到宰相下到九品小吏,皆被称呼为大人。与A项表述一致。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项正确,“大人”这个词最早可见于《易经》,初始含义是指父母长辈,并不是用于称呼官员。到了宋朝后期,开始将官员称之为“大人”。因此,清朝时称官员为大人符合历史事实。B项错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一句式用于圣旨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奉天殿是朱元璋和大臣举行朝议的地方,他用“奉天承运皇帝”作为自称,以示法统正确。从此之后,圣旨的开头开始采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此,宋朝官员宣读圣旨不可能出现这句话。C项错误,武则天是十四岁时进宫被赐号“武媚”,亦有人称之为“媚娘”。而其父于武则天十二岁去世(进宫前),故其父不可能称呼其为“媚娘”。D项错误,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而太宗是李世民死后的庙号,他当政期间是不可能被人称为太宗的。故正确答案为A。2.春夏秋冬∶四季(

)A.喜怒哀乐∶情绪B.赤橙黄绿∶颜色C.早中晚∶一天D.东南西北∶四方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二者为全同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喜怒哀乐是情绪,但情绪还包括惊、恐、思等其他情绪,二者不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赤橙黄绿是颜色,但颜色还包括青、蓝、紫等其他颜色,二者不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早中晚是一天中的时间段,但一天还包括上午、下午等其他时间段,二者不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四方指的是东南西北,二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才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不属于登门槛效应的是:A.一项调查显示,某城市居民愿意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捐款的比例是30%,而如果先请人们在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倡议书上签名,再请他们捐款,愿意捐款的人数增加了25%B.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先提出一些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目标C.某企业成功研制了一种去除烟渍的洁白牙膏,由于其去除烟渍效果较好而获得了市场好评,该企业趁热打铁,又推出几款不同口感的洁白牙膏,尽管只是将前一种产品稍加改良而成,但仍然成为畅销产品D.有个小和尚跟师傅学武艺,可师傅却什么也不教他,只是给他一群小猪让他放养。庙前有一条小河,每天早上小和尚要抱着一头头小猪跳过河,傍晚再抱回来。小猪一天天长大,小和尚的臂力也在不断地增长,不知不觉中练就了卓越的臂力和轻功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查找关键词。“登门槛效应”的定义条件包括:“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中通过先请市民在倡议书上签名然后捐款,捐款人数增加,符合定义,排除;B项中老师先提出小要求,接着提出更高的要求,符合定义,排除;C项中企业生产出一种牙膏卖得很好加以改良之后仍是畅销,不符合“登上高处”的定义条件,当选;D项中小猪的体重一天天增加,小和尚的臂力也随之不断增长,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②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③接受更大的要求。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先提出让人们在倡议书上签名的“微不足道的要求”,使人们捐款这一更大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增大,愿意捐款的人数增加,体现了“接受更大的要求”,符合定义;B项:学生先达到稍有进步的小要求,体现了“接受他人微不足道的要求”,之后容易接受更高要求并力求达标,体现了“接受更大的要求”,符合定义;C项:将畅销产品改良而继续畅销,不同口感的牙膏是并列的产品,并未涉及“微不足道的要求”和“更大的要求”,不符合定义;D项:抱小猪过河,体现了小和尚“接受他人微不足道的要求”,随着小猪长大,要求就变成了抱长大的猪过河,体现了小和尚“接受更大的要求”,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登门槛效应的定义,归纳出定义的关键信息,提取定义要点,结合选项选择不符合登门槛效应的一项。登门槛效应的定义要点:①一旦接受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A项,请人们先签字后捐款,符合定义,属于登门槛效应。B项,先提出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再提出更高的要求,符合定义,属于登门槛效应。C项,企业趁热打铁,推出不同款的牙膏,不符合要点①②,不属于登门槛效应。D项,符合“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和“另一个更大的要求”,属于登门槛效应。故本题选C。4.资源配置效果是衡量经济体制效率的标准之一。(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资源配置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运用资源的过程,是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制度的方式。主要有计划经济配置方式和市场经济配置方式两种。资源配置效果是衡量经济制度的标准之一。故表述正确。5.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手机在视线范围或_________的范围之内,就会导致人们的注意力下降。这并不是手机的推送或通知分散了人的注意力,而是人们下意识地不去“_________”手机,但发布这个指令的过程本身就会耗费有限的认知资源,造成脑力流失。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触手可及惦记B.唾手可得惦念C.近在咫尺牵挂D.一步之遥想念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所填词语应表明距离很近之意,且能修饰“范围”,排除不符合文意的B和不能修饰“范围”的C、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或”可知,所填词语应与“视线范围”语义相近,表示距离很近,且能修饰“范围”。“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其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B。“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通常说某物、某地近在咫尺;“一步之遥”指一步的距离,比喻很近,通常表述为“距……一步之遥”。两词均不能修饰“范围”,排除C、D。验证第二空,“惦记”指(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填入符合语境。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手机在视线范围”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与手机的距离近。A项“近在咫尺”指距离非常近,符合文意。B项“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未能体现“距离近”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符合文意。D项“一步之遥”指一步的距离,比喻很近,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并不是……而是……”可知,反向并列前后语义相反,因文中出现否定词“不去”,故文中要表达的意思与“分散了人的注意力”语义相近。A项“牵挂”指因放心不下而想念,不符合上述语境,排除A项。C项“惦记”指(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符合语境。D项“想念”指思念,怀念,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横线前“手机在视线范围”可知,所填词语表达距离手机很近之意。A项“近在咫尺”形容离得特别近,C项“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D项“一步之遥”指一步的距离,比喻距离很近,三项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下意识地不去“想”手机的过程本身就会耗费有限的认知资源,故所填词语应体现“总想着、记着”之意。C项“惦记”指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置于此处形容人心里一直想着手机,符合文意,当选。A项“牵挂”指挂念,因放心不下而想念,D项“想念”指对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两者均有主观上关心之意,形容“手机”不恰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科普:手机在身边会影响大脑认知功能》6.印记学习是指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由直接印象形成的学习行为,印记学习行为虽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行为也具有一定影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印记学习行为的是:A.绵羊走近并试图留在喂养过它的主人身边B.由人喂养大的斑马雀会向主人的手指求偶C.母羊用舌舐小羊的方式来标记自己的后代D.刚出生的绿头鸭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物体走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题干定义印记学习是一种学习行为,分析其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印记学习的定义要点:①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由直接印象形成的;②虽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行为也具有一定影响。A项,走近喂养过它的主人身边,体现了学习行为由直接印象形成的,试图留在喂养过它的主人身边,体现了发生在早期阶段的行为对晚期行为的影响,符合定义。B项,由人喂养大的斑马雀有对主人的直接印象,向主人的手指求偶属于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的行为对晚期行为也具有一定影响,符合定义。C项,母羊用舌舐小羊的方式来标记自己的后代,发生在母羊生了小羊之后,不属于发生在母羊生活的早期阶段,不符合定义①。D项,刚出生的绿头鸭,体现了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物体走,体现了由直接印象形成的,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②直接印象形成的学习行为;③对晚期行为也具有一定影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没有明确表明主人对绵羊的喂养是否在绵羊出生的时期,不符合“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不符合定义;B项:由人喂养大的斑马雀有对主人的直接印象,向主人的手指求偶属于“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对晚期行为也具有一定影响”,符合定义;C项:母羊用舌舐小羊发生在母羊生下小羊之后,属于“发生在小羊生活的早期阶段”,小羊长大之后变成母羊也用舌舐小羊标记后代,符合定义;D项:刚出生的绿头鸭,属于“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跟随着一个移动的物体走,属于“直接印象形成的”,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即“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由直接印象形成的”。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C项绵羊用舌舔小羊的方式来标记自己的后代是发生在绵羊生了小羊之后,不满足关键词“发生在动物生活的早期阶段”,不属于印记学习行为,是本题答案。A项“走近喂养过它的主人身边”是由直接印象形成的,“试图留在主人身边”体现了早期阶段形成的行为对晚期行为的影响,符合定义;B项斑马雀由人喂养大,对主人存在直接印象,向主人的手指求偶体现的是早期阶段形成的行为对晚期行为的影响,符合定义;D项刚出生的绿头鸭跟随着移动的物体走,发生在绿头鸭的早期阶段,跟着移动的物体走是由直接印象形成的,满足关键词。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7.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先上班、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A.劳动合同签订之日B.实际用工之日C.劳动合同备案之日D.试用期期满之日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故正确答案为B。8.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多次打骂妻子,不给治病,这就是虐待行为;如果是虐待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如果是犯罪行为,就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张三多次打骂妻子,不给妻子治病。由此可以推导出:A.张三不打骂妻子,给其治病就是好丈夫B.张三没有虐待行为就是没有犯罪C.张三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D.张三的行为属于虐待行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的逻辑关系为:打骂且不给治病→虐待行为→犯罪行为→受到法律惩罚。题干指出“张三多次打骂妻子,不给妻子治病”,肯定第一要件,故直接可以推出第二要件,即张三的行为属于虐待行为。C选项需要过程的推导,不如D项更加直接,且C选项“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相比于题干“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程度上弱化。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思路:题干考查的是充分条件的连锁推理,根据已知条件将逻辑关系列出来,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并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题干的条件等值于:多次打骂妻子,不给治病→虐待行为→犯罪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A项,是否是好丈夫由题干无法推出。B项,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不能推出。C项,由题干能推出的是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不是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D项,可由题干直接推出。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①打骂且不治病→虐待②虐待→犯罪③犯罪→受惩罚根据连锁推理,可得:④打骂且不治病→虐待→犯罪→受惩罚。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张三不打骂,属于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且题干未提及“好丈夫”,排除;B项:张三没有虐待行为,对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得不到“没有犯罪”,排除;C项:题干“打骂妻子,不给妻子治病”,属于对④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得到张三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选项是“法律制裁”,此处属于偷换概念,排除;D项:题干“打骂妻子,不给妻子治病”,属于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得到张三行为一定是虐待行为,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9.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高,所看到的视野就越大。(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放大镜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故放大的倍数越高,看到的视野越小。故表述错误。10.普陀山:五台山(

)A.峨眉山:九华山B.泰山:终南山C.嵩山:华山D.齐云山:黄山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普陀山和五台山都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二者为并列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峨眉山和九华山都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泰山和终南山不是佛教四大名山,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嵩山和华山不是佛教四大名山,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齐云山和黄山不是佛教四大名山,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1.穿越八百载风雨,大足的千手观音已“

”。幸得文物修复师的双双妙手,方令这尊“大足石刻的精华”才保有

的希望。可惜,妙手救得了石像,却难以医治这一行当

的顽疾。文物修复师队伍极为窘迫的现状之下,是我们对文物命运的担忧,更是对文物修复技艺如何传承的追问。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病入骨髓否极泰来难以为继B.病入膏肓重现风采后继乏人C.病骨支离重见天日后继无人D.病魔缠身枯木逢春青黄不接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成语辨析的能力。第一空,说文物已经到了很难挽救的地步,C项“病骨支离”指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病魔缠身”指长期患病。以上两个词均没有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语义程度太轻,排除C、D项。第二空,说经过修复,可让大足的千手观音“重现当年的风采”,B项“重现风采”符合文意,当选。A项“否极泰来”指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成语拓展:第一空成语解析:“病入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病骨支离”支离:残缺不全,引申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病魔缠身”指长期患病。第二空成语解析:“否极泰来”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重现风采”指重新展现出风度神采。“重见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第三空成语解析:“难以为继”难于继续下去。“后继乏人”缺乏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形容事业缺少接班人。“后继无人”继:接续;继承。没有继承的人。“青黄不接”青:田时的青苗;黄:成熟的谷物。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缺词语的语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辨析四个成语的语义,排除未体现“难以挽救”之意的C、D。第三步,继续分析第二空,辨析“否极泰来”“重现风采”语义的不同,排除不合语境的“否极泰来”,即A。第四步,将B项代入第三空验证。第一空,由“已”“保有……希望”可知千手观音到了很难挽救的地步。“病骨支离”形容病体十分衰弱。“病魔缠身”指长期患病。两者均未体现“难以挽救”之意,排除C、D。“病入膏肓”指疾病已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也比喻情况严重,无法挽回。“病入骨髓”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等。填入均符合题意。第二空,“否极泰来”指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此处说的是“大足的千手观音”这一文物的修复问题,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排除A。“重现风采”指重新显现原来的风度神采。填入符合题意。将B项代入第三空验证,“后继乏人”指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与文物修复师极为缺乏的语境相照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毫升∶量杯A.硫酸∶酒精灯B.几何∶直角尺C.安培∶物理D.度∶电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毫升”是容积单位,“量杯”是容积测量工具,二者属于计量单位与测量工具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硫酸”不是计量单位,排除;B项:“几何”不是计量单位,排除;C项:“物理”不是测量工具,排除;D项:“度”是电能计量单位,“电表”是电能测量工具,二者属于计量单位与测量工具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13.阿兹特克文明的帝国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在给人以神秘感的同时,也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的

,光辉帝国史与悲惨殖民史的

,令人在心驰神往的同时,感慨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纠缠消散B.交织更迭C.重叠嬗变D.合契幻灭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空,表示“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的关系,A项“纠缠”指相互缠绕、搅扰,感情色彩偏消极,且通常形容人与人的关系复杂,用在此处搭配不当,排除;C项“重叠”指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D项“合契”指相符合、相一致,文中来形容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的关系,两者不可能完全一样,排除C项和D项;B项“交织”意为错综复杂地合为一体,符合文意,当选。验证第二空,B项“更迭”指交换、交替,与后文“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形成对应。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阿兹特克文明的兴衰》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给人神秘感,也透出忧伤”可知,帝国都城的神话传说和真实故事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A项“纠缠”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通常形容人与人的关系,文段说的是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C项“重叠”指(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很明显“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是不同的,“重叠”语义过重,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光辉帝国史与悲惨殖民史”“时过境迁”可知,帝国历史和殖民历史是相互更替的。B项“更迭”指轮流更替,常与“人事”“朝代”搭配,且与前后文形成对应,符合文意。D项“幻灭”指希望、理想等像幻境一样地消失,不符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四个词语意思差别较大,可根据词义辨析,确定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确定答案。第一空,“纠缠”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含有贬义,与后文“心驰神往”的语境不符,排除A。“重叠”指(相同的东西)一层一层堆叠,用来形容“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之间的关系不恰当,排除C。“合契”指相符合、相一致,“神话传说与真实故事”不可能相一致,排除D。B项“交织”指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符合文段语境,正确。验证B项第二空,“更迭”指交换,更替。形容“光辉帝国史与悲惨殖民史”的更替用“更迭”恰当。故本题选B。14.即使科技再进步,司法工作中也仍然有难以破解的难题,推理方法、司法技术等司法能力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这就是机器人不能代替司法人员的原因。基于这一点,司法人员必须灵活机动,运用聪明才智,才能提高疑难案件的破解率。如果只相信通过科技手段获得的证明、鉴定,放弃综合判断,就会导致机械呆板地处理案件从而违背基本情理。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必须用科技手段综合分析判断案情B.机器人不能代替司法人员处理案件C.司法断案需要确保不违背基本情理D.司法人员要有灵活机动的断案能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提出司法工作中的基本司法能力的必要性。接着通过必要条件关系引出文段的主旨观点,即“基于这一点,司法人员必须灵活机动,运用聪明才智,才能提高疑难案件的破解率。”,最后一句话通过反面论证的方法对主旨句进行解释说明。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属于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A项:偏离文段重点。B项:解释内容,非文段重点。C项:反面论证内容,非重点。15.猪肉:肥肉:脂肪A.电视机:遥控器:辐射B.树木:树叶:叶绿素C.蜜蜂:蜂蜜:糖分D.花朵:花蕊:花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猪肉包含肥肉,肥肉是猪肉的一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肥肉包含脂肪,脂肪也是肥肉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电视机与遥控器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树叶是树木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叶绿素又是树叶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蜜蜂产出蜂蜜,二者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花蕊是花朵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组成关系,但花香是花朵产生的香气,与花蕊无法构成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6.众人拾柴∶火焰高A.多行不义∶必自毙B.打破砂锅∶问到底C.敬酒不吃∶吃罚酒D.四海之内∶皆兄弟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所以“众人拾柴”必然造成“火焰高”的结果,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所以“多行不义”必然造成“必自毙”的结果。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做事追根求源,不放过遗漏的地方,一定要把事情或问题搞清楚。“打破砂锅”与“问到底”不属于因果关系,排除。C项:“敬酒不吃”“吃罚酒”比喻好好地劝说不听,用强迫的手段却接受了。“敬酒不吃”与“吃罚酒”不属于因果关系,排除。D项:“四海之内”“皆兄弟”指全国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亲如一家。“四海之内”与“皆兄弟”不属于因果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7.有人说,流行语仅记录了社会的某个侧面,不必苛求其承担为整个社会画像的责任。问题在于,作为一种“流行”的流行语评选,在客观上,起到了某种信息过滤的作用,或多或少影响人们对于某些更深刻社会情绪和问题的判断与记录。确实,每个人或都能从流行词中找到关联,这种抽象的关联却又注定是窄化和不确定的。上述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每个人都能从流行语中得到一些启示B.流行语对社会的记录是不全面的C.流行语的评选可能会使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产生偏差D.流行语是人们对社会现实最集中的反映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引用了他人的观点,即不必苛求流行语反映出整个的社会画像。接着通过“问题在于”指出流行语评选起到了过滤作用,无形中影响了人们对于社会情绪和问题的判断与记录,最后通过“确实”来肯定前面的观点,即人们在流行语中找到的关联是窄化和不确定的,也就意味流行语的评选会让人们的认识产生偏差。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C选项。A项:文中并未提及“启示”,只是论述了每个人或都能从流行词中找到关联,而这种抽象的关联却又注定是窄化和不确定的。B项:非重点。D项:流行语仅仅是对某个社会侧面的反映,并不能集中反映社会现实。18.有一些信件,把它们平均分成三份后还剩2封,将其中两份平均三等分还多出2封,问这些信件至少有多少封:A.20B.26C.23D.29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信件数量减2应为3的倍数且其商的2倍减2也为3的倍数,因此可直接代入选项,从小到大代入为:代入A项:,整数,排除;代入C项:,,当选。注:问至少,C项已满足条件,无需验证B、D两项。故正确答案为C。19.根据短文内容,下列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是(

)。A.将带高产基因的水稻和抗倒伏基因的水稻杂交,选育出既高产又抗倒伏的水稻品种B.在携带开红花基因的山茶上嫁接携带开黄花的基因的山茶枝条,培育出开两色花的品种C.对控制大豆卵磷脂生产的基因进行替换,培育出富含卵磷脂的大豆品种D.对玉米种子进行辐射照射,从后代中挑选出携带抗虫害基因的品种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B、D三项,根据“基因作物,是利用基因工程将原有作物的基因加入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并将不良基因移除,从而造成品质更好的作物”可知,A项“杂交”、B项“嫁接”和D项“辐射照射”均不符合“利用基因工程”,也未“将不良基因移除”,均排除。C项,根据“由于转基因作物可以在保存作物原有基因情况下,只替换一个或少数几个我们已经知其功能的基因”可知,“对控制大豆卵磷脂生产的基因进行替换”符合题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20.“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描写的是一天之中的哪一时段:A.黎明B.午后C.黄昏D.夜半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第二步,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释义为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描写的是黎明时分。因此,选择A选项。21.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是坚持(

)和(

)的原则A.保护个人隐私权教育与惩处相结合B.公正、公开以惩处为主C.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D.公开、透明以教育为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由此,可以得知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因此,选择C选项。根据2012年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四)开除。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特征明显,考虑数线。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三幅图的线条数依次是3、4、5,呈等差规律;第二段延续此规律,三幅图的线条数依次是6、?、8,故问号处图形的线条数应为7,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23.挤出成型是一种最常用的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挤出与混合过程在螺杆与料筒间的缝隙中进行,螺杆的转动在起到混合作用的同时将物料向前推进。物料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成品工艺属于挤出成型的是(

)。A.压缩饼干B.玻璃C.PVC水管D.金属齿轮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最常用的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挤出与混合过程在螺杆与料筒间的缝隙中进行”、“物料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进”。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压缩饼干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和糖,并非复合材料,不符合“最常用的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玻璃的主要成份是石英砂,其制造过程是石英砂配合其他化学原料在高温(摄氏1300度)烧制后冷却而成,不符合“挤出与混合过程在螺杆与料筒间的缝隙中进行”、“物料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进”,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PVC水管是经塑料挤出机挤出成型的,符合“最常用的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挤出与混合过程在螺杆与料筒间的缝隙中进行”、“物料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进”,符合定义,当选;D项:金属齿轮是用成型铣刀铣出齿轮的齿槽,不符合“挤出与混合过程在螺杆与料筒间的缝隙中进行”、“物料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进”,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4.早上7点之前,某小区门口停有100辆共享单车。7点开始,每20秒就有一辆共享单车被骑走。共享单车企业雇佣三轮车从附近的地铁站将无人使用的车辆拉到小区门口,7点拉来第一趟,往后每15分钟拉一趟,每趟拉来30辆共享单车。则下列哪个时间段会出现小区门口没有共享单车的情况?(不存在共享单车损坏和被骑来小区门口的情况)A.8点21分至25分B.8点36分至40分C.8点41分至45分D.8点46分至50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题意,7点时,小区门口共辆共享单车,每15分钟骑走,拉来30辆,分钟后即8点30分,剩余,需要分钟全部骑走,此时下一趟车(8点45分)还未拉来,故小区门口没有共享单车的情况出现在8点41分至45分时间段内。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依次代入四个选项。A选项,8:21分开始的时候距7:00过了80分钟,拉了6趟拉来6×30=180(辆),总供给280辆,骑走80×3=240(辆),到8:25之前还需要15辆,有车可骑。B选项,8:36分开始的时候距7:00过了95分钟,拉了7趟拉来7×30=210(辆),总供给310辆,骑走95×3=285(辆),到8:40之前还需要15辆,有车可骑。C选项,8:41分开始的时候距7:00过了100分钟,拉了7趟拉来7×30=210(辆),总供给310辆,骑走100×3=300(辆),到8:45之前还需要15辆,会出现无车可骑。因此,选择C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第二步,由于每15分钟拉来一次,因此无车可骑的情况必然发生在每15分钟的最后5分钟,如8:26—8:30、8:41—8:45等。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由题意得,每分钟骑走3辆,则15分钟骑走3×15=45辆,每隔15分钟运来30辆,则在骑完之前,每15分钟自行车会减少45-30=15辆。当剩余车辆多余45辆时,应按照每15分钟减少15辆进行计算;当剩余车辆少于45辆时,可在运来之前骑完。由题意得,每分钟骑走3辆,则15分钟骑走3×15=45辆,每隔15分钟运来30辆,则在骑完之前,每15分钟自行车会减少45-30=15辆。7点时运来第一趟,共有130辆车。当剩余车辆不足45辆时,之后的15分钟内会出现车辆被骑完的情况。因130=15×6+40,则15×6=90分钟后即8点30分时还剩下40辆自行车。40×20÷60=13……20,这些车辆在13分20秒后会被骑完,则在8点43分20秒到8点45分之间小区门口没有共享单车。故本题选C。25.(

之于

学校

相当于

士兵

之于

)A.班级;军队B.学生;部队C.班长;连长D.老师;军校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班级”不是人物;“士兵”是“军队”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但“士兵”是人物,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学生”在“学校”学习,且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士兵”在“部队”接受训练,且是“部队”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班长”是“学校”班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士兵”和“连长”是下级和上级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老师”在“学校”教书,“老师”是教育的主体;“士兵”在“军校”接受教育,但“士兵”是教育的客体,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6.A.AB.BC.CD.D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优先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有封闭有开放,优先考虑面的数量,第一行面的数量为1,1,1,面的数量和为3,第二行面的数量为1,1,0,面的数量和为2,第三行面的数量为1,0,?,可以发现每行面的数量递减1,因此第三行面的数量应该为1,“?”处面的数量应该为0,只有A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备注:因为只有第二行第一个图形是曲线,就此断定以列数直线数不是很严谨,建议使用封闭面的数量。27.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A.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B.甲在乙的饮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C.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择一的因果关系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③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A项,造成货物损坏,并非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要点②。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刺死,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C项,丙是被乙杀害的,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③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造成损坏的是货物,并未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定义;B项: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丙,不符合定义;C项:乙将丙残忍杀害,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乙,不符合定义;D项:二人同时开枪,且“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因此无法确定是谁打中丙,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甲和乙共同搬卸货物造成损坏,货物不是人,题干说的是对他人造成伤害,不符合定义;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用刀刺死,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C项:将丙残忍杀害的是乙,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是谁打中的,符合“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故正确答案为D。28.李某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留下一栋房子和十万现金,按照继承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具有优先继承权的是:A.李某的邻居B.李某的妹妹C.李某的儿子D.李某的侄子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李某的儿子属于李某的第一顺位人,因此可以优先继承。C项正确,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继承类型包括法定继承、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四种类型。法定继承是指依照继承人范围、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分配原则,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的继承方式,又称无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也称指定继承,是与法定继承相对称的一种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是指继承开始后,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财产的法律制度。遗赠指自然人通过设立遗嘱把遗产的全部或一部分无偿赠给国家、社会组织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并在死后生效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遗赠须由受遗赠人本人接受,不得转让。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签订的、由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将自己的合法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于其死后转移给扶养人所有的协议。A项:李某的邻居要想继承,只能通过遗赠或遗赠扶养协议继承。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B项:李某的妹妹属于第二顺位人,只有李某没有第一顺位人或者第一顺位人都不在人世,李某的妹妹才有继承权。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D项:李某的侄子要想继承,只能通过遗赠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方式继承。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2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幅图形均由两个对称图形组成,考虑对称性。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每幅图中两个图形对称轴的夹角分别为0°、45°、90°;第二段应用此规律,前两幅图形中两个图形对称轴夹角分别为0°、45°,所以问号处应为90°,如下图所示,只有D项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明显三角形,考虑数三角形。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形内部三角形的个数分别为1、2、3(不重叠数),呈现等差规律。第二段图形内部三角形个数分别为1、2、?,所以问号处应选一个内部有3个三角形的图形。A项有3个三角形,B项有2个三角形,C项有1个三角形,D项有2个三角形。因此,选择A选项。31.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①经济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发展协调、生态环境改善、人民获得感增强等,都是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新追求②把好脉、选对路、巧施策,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就能不断取得新成效③推动高质量发展,应更好兼顾社会效益④制定宏观政策不仅要善于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民生账、社会账,看看是否有利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⑤与过去高速度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多目标、多任务”的系统工程A.①④②⑤③B.⑤③②④①C.④⑤②③①D.③⑤①④②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有四种可能,①句阐述了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新追求,③句针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④句阐述了制定宏观政策的对策,⑤句介绍了高质量的现状,四句话均可能作为首句。第二步,对比选项,分析句子衔接的紧密度。⑤句提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多、任务多,只有①句提到了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即目标有哪些,故①句为对⑤句的解释说明,将①⑤两句捆绑,且顺序为⑤①,排除A项、B项和C项。锁定答案D项。第三步,验证D项,语义通顺连贯。因此,选择D选项。32.所谓“倾销”是指(

)。A.故意把出口产品的价格压得比产地低B.大量出口本国的低价商品C.故意抬高出口产品的价格D.对商品实行降价的行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即故意把出口产品的价格压得比产地低。故正确答案为A。33.若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圆的公切线最多有:A.1条B.2条C.3条D.4条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第二步,根据题干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有公共点,可知有以下三种情况:可得两个圆的公切线最多的为三条。因此,选择C选项。34.哲学家史蒂芬·图尔敏认为:一个清晰完整的论证包括六个部分:主张、根据、担保、反驳、佐证和强度。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根据上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及其担保是论证的出发点B.反驳旨在削弱对方主张可信度C.强度用以评估主张的可靠程度D.佐证是支持担保的事实或理由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结合题干图示,确定六部分间的关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根据题干中提供的六个部分的关系,根据和担保在论证的起始位置,是出发点,正确;B项:题干起点提到太阳能、地热能、氢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反驳提到这些能源类型无一投入使用,削弱对方主张,正确;C项:在题干信息中,强度所说的内容是“或然”,是对论证的可靠程度进行了评估,正确;D项:根据题干信息,佐证是支持反驳的事实或理由,而不是支持担保的事实或理由,与题干信息不符,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题干关键信息。题干是以具体例子的形式来展示论证六个部分。主张:存在许多核能的替代品。根据:太阳能、地热能、氢能在实践中都已经证明可行。担保:这些能源如今已经投入使用。强度:或然。反驳:这些能源类型无一可以投入大规模使用。佐证:太阳能无法投入商用;地热能只能在个别地区使用;氢能需要消耗大量电力。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根据导图可知强度直接指向主张,强度由根据、担保和反驳、佐证综合起来共同决定,用以评估主张的可靠程度,符合题干,排除;B项:根据导图可知佐证直接指向反驳,佐证是用以支持反驳的事实或理由,而不是支持担保,不符合题干,当选;C项:根据导图可知担保和根据最终指向的是主张,担保和根据是支持主张的,是论证的出发点,符合题干,排除;D项:根据导图可知反驳最终指向的是主张,反驳属于削弱主张的,因此可以削弱对方主张可信度,符合题干,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题干讲述清晰的论述包含六个部分,了解各个部分的名称,分析其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题干的事例即可解题。清晰完整的论述包括六个部分:主张、根据、担保、反驳、佐证和强度,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担保→根据→强度→主张,佐证和反驳→强度。A项,根据导图可知担保和根据最终指向主张,并且根据导图事例可知,担保和根据是支持主张的,是论证的出发点,符合题干。B项,根据导图可知反驳指向强度,并且根据导图事例可知,反驳对强度起到了削弱作用,符合题干。C项,根据导图可知强度指向主张,并且根据导图事例可知,强度由根据、担保、反驳和佐证共同决定,用以评估主张的可靠程度,符合题干。D项,根据导图可知佐证直接指向反驳,并且根据导图事例可知,佐证是用以支持反驳的事实和理由,而不是支持担保,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D。35.若干个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一些船,若每船4人则多5人,若每船5人则船上有4个空位。共有(

)个同学。A.17B.19C.26D.41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租了x艘船,依据题意可列方程4x+5=5x-4,解得x=9,则共有同学4×9+5=41(个)。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第二步,依据每船坐4人则多5人,可得总人数减5之后是4的倍数,可排除B、C选项;依据每船5人则船上有4个空位,可得总人数加4之后是5的倍数,可排除A选项。因此,选择D选项。36.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似动现象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B.坐地日行八万里C.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D.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②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两岸青山相对出,意思是两岸青山对峙美景相继出现,静止的青山相对于船来说是运动的,体现了“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B项:坐地日行八万里,意思是我们每天即使原地不动,也会运动八万里,但是并没有看到人在运动,不能体现“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不符合定义;C项: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意思是回头再看沿江两岸的大大小小的城郭,一个个都像在水边漂游浮动,远方的天空,显得过分低垂,被汹涌的波浪冲击得忽悠悠的颤动,城郭和天空都是静止的,体现了“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D项: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意思是明月却是那么多情,不管人走到哪里,它都陪伴着你同行,月亮可以理解为静止的,体现了

“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37.作为曾经和数理传统同样重要的研究范式,博物学传统其实从19世纪末开始就逐渐________。仅仅是在大自然中观察、采集、记录而缺少定量分析,从医生、军官到传教士都能玩一把的博物学,在科学研究日益精细化、职业化的大趋势中显得________。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衰落

格格不入B.转型

特立独行C.蜕变

曲高和寡D.退化

大材小用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曾经……同样重要”可知,该空应体现“博物学曾经非常重要,现在地位下降”这一含义。A项“衰落”指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D项“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二者均符合语境。而B项“转型”多指往好的方向转变,C项“蜕变”强调事物本质发生改变,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从医生、军官到传教士都能玩一把的博物学”“科学研究日益精细化、职业化”可知,该空应体现“人人能‘玩’的博物学已经不适合现在‘职业化’的趋势”这一含义。D项“大材小用”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A项“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结合文段语境,可以看出博物学以前很重要,现在却衰落了。“转型”一般是往好的方向转变;“蜕变”是比喻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主要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蜕变前后之间具有明显的对比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B、C两项。“从医生、军官到传教士都能玩一把的博物学,在科学研究日益精细化、职业化的大趋势中显得”,谈论的主体是“博物学”,“大材小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主体论述不一致;“格格不入”指彼此不协调,不相容,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38.深度学习是指在模仿人脑机制的神经网络中,对人工神经元的层进行了“多层处理”。深度学习不仅可以让AI(人工智能)读取大量图片,还可以让AI自主提取图片特征。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面世,只要有大量数据,AI就能以极高的准确率进行学习,从而大幅度拓展了AI的应用范围。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深度学习的是:A.人工智能图片教学走进课堂让学生体验深度学习B.问诊机器人可以迅速获取病患B超报告的风险信息C.某设区市在数字峰会期间提供无人驾驶汽车试乘服务D.安防巡检机器人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定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AI(人工智能)读取大量图片”、“自主提取图片特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让学生观看人工智能的图片来体验深度学习,是让学生观看图片,不是让AI读取图片,不符合“AI(人工智能)读取大量图片”,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问诊机器人可以识别B超报告,但报告中不只含有图片,还含有文字性诊断结果可以直接告知病患风险信息,而不需要AI提取,不符合“AI(人工智能)读取大量图片”、“自主提取图片特征”,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提供无人驾驶汽车试乘服务,不是让AI读取图片,不符合“AI(人工智能)读取大量图片”、“自主提取图片特征”,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安防巡检机器人通过识别工人的图像来判定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符合“AI(人工智能)读取大量图片”、“自主提取图片特征”,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39.病人往往不理解在看病时,即使是小毛病也被要求做很多项检查,从而导致花费过高。而事实上如果医生不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就有可能遗漏某些严重的问题,医生很难精确地判断他们究竟应当细致到什么程度。所以,对病人来说,当他们感到没有病时,去做医疗检查一般来说是不明智的。以下最严重地削弱了上述论证的一项是:A.在某些重要疾病的早期阶段,尽管病人并未感到身体不适,医生却能通过仪器的帮助观察到症状B.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医生们一直在压缩他们做医疗检查的时间C.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病人无法判断医生做检查时究竟细致到何种程度是适宜的D.有经验的医生在做医疗检查时能细致到恰到好处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对病人来说,当他们感到没有病时,去做医疗检查一般来说是不明智的。论据:病人往往不理解在看病时,即使是小毛病也被要求做很多项检查,从而导致花费过高;另外,医生很难精确地判断他们在检查时究竟应当细致到什么程度。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病人并未感到身体不适时,去医疗检查有可能发现重要疾病,说明没病时还去医疗检查是有益的,是明智之举,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压缩医疗检查的时间”与“没病时去做医疗检查”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无关选项。“病人无法判断做检查该细致到何种程度”与“没病时去做医疗检查”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有经验的医生在做检查时能细致到恰到好处,医疗检查时遇到有经验的医生也许就是明智之举,但无法确定所有病人在检查时能否遇到有经验的医生,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对病人来说,当他们感到没有病时,去做医疗检查一般来说是不明智的,论据是病人往往不理解在看病时,即使是小毛病也被要求做很多项检查,从而导致花费过高。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本题论点与论据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削弱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中说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仪器的帮助观察到症状,说明了检查的好处,直接削弱论点;B中医疗检查的时间,C中病人无法判断检查细致程度,D中仅是指有经验的医生,均与是否做检查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A。40.本月公司安排甲乙丙丁先后去外地出差,一个去南京,一个去北京,一个去广东,还有一个去广西。去北京的比甲和丁先出发;甲的出发时间与去广西的不是同一天,去广东的比丁要晚,比去南京的也晚;乙最晚出发,去的不是广东。则可以推出:A.甲去南京,乙去北京,丙去广西,丁去广东B.甲去广东,乙去南京,丙去北京,丁去广西C.甲去南京,乙去广西,丙去北京,丁去广东D.甲去广东,乙去广西,丙去北京,丁去南京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明显的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去北京的比甲和丁先出发”,按出差时间北京>甲、北京>丁;根据“去广东的比丁晚,比去南京的也晚”,按出差时间丁>广东、南京>广东;根据“乙最晚出发,去的不是广东”可知,去广东的人出差的时间排在四人中的第三位,即北京>丁(南京)>广东>乙(广西);甲不去北京,因此甲、乙、丙、丁四人出差去的地方分别为广东、广西、北京、南京。因此,选择D选项。41.副本是根据正本再现其全部内容和格式的文本。(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

第二步,副本是根据正本再现其全部内容和格式的文本,如果只是正本的部分内容,则称为摘录副本或节录副本。副本一般和正本同时印刷,即复印本,有时是根据正本另行复制的,如抄本,复印本等。

因此,本题正确。

副本是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公文复制本或正本的复份。副本有两种:一种是公文复制本(如复印本),此类副本由于是复印件,不能再现公文的全部特征(如负责人的亲笔签名),因此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只能用做备查之用。一种是正本的复份,此类副本同正本一起制作,同正本完全一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可用来送达抄送机关或留存备查。

42.从长远看,电影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拥抱网络平台,但是院线依然具有________的优势,观影社交仪式感、巨幕、3D沉浸式体验以及高度还原的环绕立体声,这些都是网上观影所不具备的,影院和互联网带来的始终是两种________的观影体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遥遥领先大相径庭

B.独一无二背道而驰

C.不可替代截然不同

D.无与伦比各有所长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由“观影社交仪式感、巨幕……都是网上观影所不具备的”可知,所填词语表示独有之意。排除强调领先之意的A、D。第三步,再看第二空,由“这些都是网上观影所不具备的”可知,此处是说影院观影和互联网观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B。

第一空,由“观影社交仪式感、巨幕……都是网上观影所不具备的”可知,此处是说院线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所填词语表示独有之意。“遥遥领先”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无与伦比”指没有能比得上的。两者强调领先,而非独有,排除A、D。

第二空,由“这些都是网上观影所不具备的”可知,此处是说影院观影和互联网观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背道而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B。“截然不同”指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一空后面的“这些都是网上观影所不具备的”可知,第一空表示院线观影具有网络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A项“遥遥领先”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D项“无与伦比”指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含褒义),两项均强调对比,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前文内容可知,第二空表示影院和互联网会带来“不同”的观影体验,B项“背道而驰”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原文并未强调完全相反,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截然不同”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强调不同,符合文意,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观影社交仪式感······这些都是网上观影所不具备的”可知,横线处应体现院线的这些特点是网上观影所没有的,B项“独一无二”形容唯一的,没有与之相同的,C项“不可替代”指某人或某物是不能够用他人或他物来进行代替的,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遥遥领先”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强调比别人快,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他相比的,文段并未说明院线的这些特征是最好的,语义程度过重,排除。

第二空,形容影院和互联网所带来的观影体验,根据前文可知,影院和互联网所带来的观影体验应该是不同的,C项“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符合文意,当选。B项“背道而驰”指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的方向走,文段并未强调偏离正道,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等新片临时变阵

院线电影有了发行新模式》43.1,2,4,7,12,(

)A.17B.18C.19D.2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递推和数列。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1+2+1=4,2+4+1=7,4+7+1=12,规律为:第一项+第二项+1=第三项。故所求项为7+12+1=20。因此,选择D选项。44.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题干图形均由两个图形组合而成,结构存在共性,优先考虑静态位置。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从左到右观察各图形,第一段图形外部轮廓与内部黑色图形公共边线条数依次为0、1、2,呈等差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前两幅图形外部轮廓与内部黑色图形公共边线条数依次为0、1,故问号处图形外部轮廓与内部黑色图形公共边线条数应为2,排除A、D项;进一步观察,第一段图形外部轮廓线条数均多于内部黑色图形线条数,第二段,前两图内部黑色图形线条数均多于外部轮廓线条数,故排除B项,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45.错误记忆是指对从未经历过的事件“回忆”,或者对经历过事件的错误回忆。下列属于错误记忆的是:A.无效信息解码、储存以及提取的精神过程B.这件事曾经做过,但他记不清楚细节了C.回忆不出这个词是否真的学过,只是猜测有可能学过D.人们对这一突发事件的记忆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对从未经历过的事件“回忆”;②对经历过事件的错误回忆。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在精神过程中提取信息说明“经历过”,无效信息是没有用的信息,并非“错误回忆”,不符合定义;B项:曾经做过说明“经历过”,记不清楚细节,并非“错误回忆”,不符合定义;C项:回忆不出是否真学过,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学过却回忆不出,属于“错误回忆”,二是未学过,属于“从未经历过的事件”,符合定义;D项:对突发事件的记忆,说明“经历过”,但未体现回忆错误与否,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46.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损失。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此外,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以下选项恰当的是:A.社会变迁是如何发生的B.新旧社会结构的交替C.社会环境如何适应时代发展D.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与文化输入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句引出“社会变迁”话题,指出社会变迁发生在旧方法不能适应新环境的时候。之后由并列词“另一方面”引出下文,指出社会变迁发生在新方法诞生且经过试验后。提炼总结并列前后内容,文段主要阐明社会变迁发生的原因。主题词是“社会变迁”。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为主旨同义替换。B项、C项和D项都没有提到主题词“社会变迁”,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7.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多年来,创造性提出始终_________“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区域合作发展壮大提供了有益_________,为推动各国_________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履行启示挽手B.实践启发并肩C.践行借鉴携手D.推行借镜昂首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上海精神”搭配,由此排除搭配不当的A。第三步,再看第二空,辨析备选词语侧重点,根据文意排除B。第四步,最后看第三空,此处表达的是各国一起努力,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填词语应体现一起之意,排除不能体现此意的D。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的是“上海精神”。“履行”指实行(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多与“契约”“诺言”等搭配,与“精神”搭配不当,排除A。第二空,“启发”指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侧重让人有新的思考。“借鉴”“借镜”侧重从他人或事物中吸取经验或教训。“上海精神”是世界各国可以借鉴的经验,排除B。第三空,由“各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此处表达的是各国一起努力,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填词语应体现一起之意。“昂首”不能体现此意,排除D。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二空。文段中描述到“上海精神为区域合作发展壮大提供了有益________”,可知应为提供了帮助或参考。A项“启发”和D项“启示”语义与文段不相符,同时“有益”与启示、启发略显重复,因为启示、启发本身就是有益的,因此排除A项和D项。B项“借镜”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C项“借鉴”意思相同,二者均符合语境,保留。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为推动各国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