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屈原列传》第三课时_第1页
【教学】《屈原列传》第三课时_第2页
【教学】《屈原列传》第三课时_第3页
【教学】《屈原列传》第三课时_第4页
【教学】《屈原列传》第三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列传第三课时教学课件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内容研读“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薄酒食一、研读第三部分屈原与渔夫的对话段①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②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何故怀瑾握玉,而自令见放为?”喝问屈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譬喻“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内容研读“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洗头洗澡不愿同流合污“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洁净的样子浑浊的样子。高洁的品格尘垢又怎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尘垢污染呢?”

借与渔夫的问答,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一、研读第三部分11段“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摹仿,效法委婉得体屈原去世后有什么影响?祖屈原之辞令(学得到)(屈原辞赋传千古)文学终莫敢直谏(难以学到)(与日月同辉)思想日以削,为秦所灭楚国结局(遗憾、惋惜)

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寓议于叙。内容研读问题探究传记的通常表达方式是客观记述,而司马迁为屈原作传却融入了大量议论,这是为什么?1.评论《离骚》写作的缘由、《离骚》的体制及其艺术价值,赞颂了屈原的伟大人格和高洁志趣。2.对怀王的昏聩直接评价,予以强烈的谴责,也间接赞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表明《离骚》的主旨。3.提到宋玉等人,文采可称而人品不及,也正可以说明《离骚》为千古绝唱。三处议论历叙怀王愚昧的大段文字,中间只以“屈平既绌”“屈平既疏”相关照,便觉这些也可说是表明《离骚》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屈原列传》《离骚》的序言司马迁对屈原与其作品关系的正确理解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从这篇传记来看,你怎么评价屈原的性格特征?1.伟大的爱国主义者。2.正直,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疾”、“怨”、“刺”、“嫉”他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3.

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4.孤芳自赏,傲世疾俗,脱离人民屈原同渔父的比喻性对话问题探究试比较屈原与司马迁人生遭遇的异同点

才能政治遭遇著作生死选择屈原娴于辞令善属文任—疏—黜—迁—沉《离骚》以死明志司马迁才华横溢任—宫刑—中书令《史记》以生践志

《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写作特点本篇传记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选材上写法上语言上叙议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议中有情。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染黑)(2)名词作状语

蝉蜕于浊秽(像蝉那样)

其后楚日以削(一天天地)(3)名词的意动用法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以……为祖先,即“效法”)(4)动词的使动用法

复释去张仪(使……离开)(5)形容词用作名词

方正之不容也(端方正派的人)重点词句古今异义词(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欺诈的言论。今义:无理狡辩,动词。(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重点词句文言句式(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句)(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4)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6)亦余心之所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