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 获奖作品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 获奖作品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 获奖作品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 获奖作品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 获奖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焚书“遗迹(图三)

坑儒谷(图四)秦始皇(图一)李斯(图二)焚书坑儒资料: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一、“焚书坑儒”批判秦统一中国后,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领域,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工具);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1、背景:(1)焚书——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2)坑儒——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2、经过:3、评价:1、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2、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3、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二、罢黜百家(1)西汉社会存在诸多问题(王国、靖边、兼并问题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2)汉武帝初年起用“贤良文学”的儒士治理国家;(3)前140年的“贤良对策”中,董仲舒提出倡导儒学,实践德政等措施。1、背景:(1)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禁绝与儒学相异学术的建议;(2)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2、经过:3、影响:(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2)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3)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4)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三、太学的出现1、汉代教育:(1)教育体制:A、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创办太学;(太学生由五经博士教授,提高了儒学地位;太学生学优为官,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B、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2)太学影响:A、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加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B、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并促进了文化传播;C、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势力有所收敛;D、一般地主子弟入仕的门径得以拓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和大地主子嗣垄断官位的状况。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确立: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2)特点:

A、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

B、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3)历史影响:

A、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B、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C、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D、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中国古代的三种选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世官制: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周世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垄断官职,占有封地。春秋战国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补充察举制: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它肇基于高祖刘邦,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东汉末年因战争频仍而无法推行。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即“选贤使能”。考核能力的办法是“对策”:皇帝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做策问,被逐级举荐到朝廷的人把答案也写在竹简上,叫做对策。皇帝根据对策来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下。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东汉时期,豪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科举制:一种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起迄: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极盛而衰于明清,1905年废除。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代科举仿行唐制,但在考试程序、考试内容、录取人数和考风考纪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清两代的科举制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的集注为解释依据,不准发挥个人见解,文章的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文。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科举制使许多士人幻想“十载寒窗,一举成名”把毕生精力都消耗在儒家的经书和文选等典籍方面。因此,科举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很大作用。但也导致了士人知识结构的偏狭。请大家结合教材上的介绍和以下材料思考二者的异同。材料一“燔诗书起淳于越之谏,坑士起自诸生为妖言。’’

——(东汉)王充《论衡·语增篇》材料二“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材料三“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清初)陈恭尹《读秦纪》探究题1、“焚书坑儒”“罢黜百家”不同点原因对儒学态度手段作用相同点目的实质作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不同点原因秦刚刚统一;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国力强盛;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对儒学态度排斥、打击尊崇手段简单粗暴倡导、劝勉、教化作用儒学发展进入低潮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相同点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实质文化专制作用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探究二)秦始皇和汉武帝同样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的统治者,为什么对儒学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呢?(探究三)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但一个简单粗暴,一个倡导教化。你们怎样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政策?(探究四)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探究2)秦始皇和汉武帝同样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的统治者,为什么对儒学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呢?

秦排斥儒家思想是因为秦统一后面临着中央集权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加强对人民的统治等迫切任务,儒家的“仁政”思想不适合秦当时的统治。

汉武帝推崇儒学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汉初“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二是董仲舒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探究三)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但一个简单粗暴,一个倡导教化。你们怎样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是一种先进制度。秦皇汉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是无可厚非的:但秦始皇的焚烧和坑杀只是暂时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却制造了一场文化悲剧,是“灭学之祸”。而汉武帝利用舆论诱导和利益的驱动来推动思想的统一,不仅不会激化社会矛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探究四)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强制,更不能依靠暴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