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半封的开始_第1页
半殖半封的开始_第2页
半殖半封的开始_第3页
半殖半封的开始_第4页
半殖半封的开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殖半封的开始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优选)第一单元半殖半封的开始目前二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

鸦片战争经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政治:太平天国运动外部:第二次鸦片战争思想: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经济:官办近代企业—私企产生-初步发展思想:自强求富—早期维新思想外部:甲午战争--瓜分狂潮戊戌变法政治:清末新政-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外部:八国侵华—洋人朝廷思想:三民主义民国成立政治:民国的政治斗争(临时约法;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经济:短暂春天思想: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外部:巴黎和会目前三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半殖半封的开始(1840--1860)提纲:一、鸦片战争(1840--1842)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四、新思想的萌发★本单元知识补缺目前四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一、鸦片战争(1840--1842)㈠、战争背景及相关知识㈡、战争过程㈢、不平等条约㈣、战争影响㈤、其他目前五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中国英国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综合封建统治政治腐败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锁国,虚骄自大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后,商品经济发达

坚船利炮殖民扩张㈠、战争背景从背景分析:1.⑴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⑵中国战败的根源?⑶战争的性质(多角度)?

2.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提示:英国发动战争目的;鸦片的危害(林禁烟的原因)。借口。阶级立场。)目前六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㈡.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一阶段:1840年6月,鸦片战争开始第二阶段:1841年初,战争的扩大,至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清政府屈服求和。目前七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领土)赔款2100万银元(负担)五口通商(东南门户)协定关税

(关税主权)

1.《南京条约》18422,附件1843领事裁判权(司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获取侵华权益)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租借)反映战争目的?目前八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四.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⑴、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

⑵、鸦片走私有增无减

⑶、开始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⑷、自然经济结构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解体:出现外企;封建官办企业;近代私企;

⑸、苦力贸易盛行

⑹、无产阶级产生

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耕与织分离。⑻银贵钱贱。⑼社会性质变化(独立自主封建---半殖半封)⑽反封建---反侵略反封建目前九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1.鸦片的输入对中国的最大危害?英国的目的?㈤、其他目前十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目前十一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背景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3、其他目前十二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

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马克思

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马克思

英国输华的商品中,有许多西方人的日常用品,如刀叉、睡帽、钢琴……经济特征:自然经济的抵制民众贫困:购买力低下传统习俗: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习惯1.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

(概括战前外国在华商品滞销的原因)根本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目前十三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⑴自然经济的抵制⑵民众贫困:购买力低下⑶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习惯⑷根本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目前十四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项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其他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开十口通商,外国舰船可在长江自由航行赔偿巨额白银公使进京、外国人到内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增开天津英法各增至800万两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2目前十五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英国割占香港地区(三步)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③1898年租借“新界”。香港岛九龙司新界3.其他⑴.香港近代目前十六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1689年尼布楚条约规定的待议地区1858年《爱珲条约》割占的60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的40万平方公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44万平方公里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和以后五个议定书割占7万平方公里其他⑵目前十七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⑶.火烧圆圆梦;庚申之变;⑷.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南、北方局势目前十八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目前十九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提纲:㈠.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㈡.运动过程㈢.两个革命纲领㈣.评价:新时代特点目前二十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三

《浔州府志》记载:“道光十三年癸巳,桂平蝗。十四年…浔州蝗,复大水。…十五年乙未,平南蝗食草木百谷殆尽。……”

材料四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谋划起义。他受西方‘新思想’的影响,开始抛弃传统观念,并对西方‘新思想’进行自己的改造,逐渐形成了自己反对清朝的革命思想。清政府的搜刮,阶级矛盾激化。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灾害频发。西方思想影响,洪秀全组织领导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金田永安天京长沙武昌南昌九江天津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陷落北伐西征东征天京变乱后期防御战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

阶段

主要大事

开始

发展

全盛

转折

失败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北伐(失败)、西征、东征(全盛)天京变乱天京陷落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材料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㈢、1.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目的:2、主要内容:3、评价:建立大同社会平均分配土地(核心)----废除土地私有制(或废除小农经济)?平均分配产品---均贫富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4、背景:革命初期,农民的革命理想(旧式农民战争)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2.治国方案——《资政新篇》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先进性背景: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结果:评价:缺乏条件,未能推行。革命性空想性(超前性)实质:资本主义(时代特点)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㈣.新时代特点(1)时代环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源)(2)治国方案—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3)担负任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四、新思想的萌发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点1.背景:

⑴鸦战前,传统观念禁锢思想,封建统治危机。⑵欧美崛起,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⑶鸦片战争使有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