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导论一、填空题1、中国传统文化应是以往世代所形成的以()为主体、体现该主体的精神气质和特殊追求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的综合体。2、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期指的是以()为标志的一种历史变化。3、冷战结束后,两大世界性文化景观在广度与深度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展,这两大世界性景观一为现代化,一为()。4、在中国近代史充分展开的前夜,古老的华夏族连同它的最高统治者,陶醉在自造的完美无缺的梦境中。佩雷菲特形象地将这种想象的优越感称之为()。5、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的内部人文因素来看,文化的生成只有当其找到了自己的()的形式时,才是充分可能的。6、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转型期指的是()。7、断裂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次大的断裂,一次是五四运动,另一次则是()。8、宋明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儒学的复兴,但究其实质,已无()的进取气象。9、就统一形态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论,包含儒道的先秦诸子各家都发挥了作用,但是,可以确认的是,()是一个基本的文化事实和文化机制。10、文明是文化的可测量可表述的()方面。二、单选题1.提出文化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著名观点的西方人类学家是()A.爱德华•泰勒;B.柏拉图;C.克莱德•克鲁克洪;D.菲力浦•巴格比2.中国的一位著名学者,把文化比喻为人的生命,认为文化是国家或民族生活的绵延。这位学者是()A.钱穆;B.李泽厚;C.辜鸿铭;D.梁启超3.“停滞”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缺少西方那样的辩证否定的历史精神,因此,中国的历史在本质上是没有历史的。持此观点的两位著名西方学者是()A.苏格拉底与柏拉图;B.卢梭与伏尔泰;C.巴格比与泰勒;D.黑格尔与佩雷菲特4.提出“轴心时代”这一著名概念的西方学者是()A.雅斯贝尔斯;B.海德格尔;C.斯宾格勒;D.爱德华•泰勒5、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迟滞的一个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B.自然地理方面的原因;C.明末清初的农民战争和满汉民族战争;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三、简答题1、现代新儒家2、危机语境3、儒教伦理精神4、道家风格态度5、停滞说四、论述题1、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语境?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3、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4、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导论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华夏族2、1840年鸦片战争3、全球化4、集体孤独症5、民族和国家6、春秋战国时代7、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8、原典儒学9、儒道互补10、物质实体二、单选题1、C;2、A;3、D;4、A;5、C三、简答题1、“现代新儒家”:指五四运动以来,以复兴儒家文化精神为追求的一种文化主张和文化思潮。近代以来,在文化危机语境中,一些人文知识分子,对儒学传统的隳堕痛心疾首,于是他们便以儒家精神的传承者自命,力图恢复儒家文化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要继承宋明理学的道德本体精神,主张由“内圣”开出“外王”,从而为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使中国走向富强、进而裨补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缺陷,提供良方。2、危机语境: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危机语境,以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标志。危机语境具有多重含义。首先,它是指现实的危机状态。在生产力性质和生产水平方面、在上层建筑和统治制度方面、在意识形态的开放度和自由方面,在国家意志的权威性和人民的首创精神方面,一种明显的不足和衰弱迅即暴露出来,并很快达到了危机的局面。3、儒教伦理精神:所谓儒教伦理是指儒学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经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宣扬与提倡、人文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思与践履,成为一种信仰或准信仰形态的儒家伦理教条。这些教条代表某些绝对的人文价值,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于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人们自觉依循的行为准则和立身行事的价值尺度。4、道家风格态度: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除儒教伦理为其精神主干外,尚有一迷人之表现,这就是一种飘逸潇洒、与世推移的风格气度。它不凝滞于物,不为外在关系所累,推崇玄妙的“道”的精神,以与“道”为一的境界为做人的极致。围绕着“道”,老子发展出一套对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世界观,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以其独特的人格与思想魅力,成为影响、塑造中国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因素。5、停滞说:“停滞”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看法。这种看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稳定的结构,缺少否定与扬弃的环节,因而就缺少西方文化那样的辩证发展的历史精神。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是停滞不前的。持此观点的西方人士以黑格尔、佩雷菲特为代表,前者认为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后者则进一步认为,直到现代,这种局面都没有改变,“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四、论述题1、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语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宏观语境,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是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总体语境中提出的,离开这一语境,就无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第二个方面,具体语境,分为五点。第一,初始化语境;第二,危机语境;第三,救亡与启蒙语境;第四,革命与战争语境;第五,改革开放语境。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巴格比和钱穆对文明与文化关系的看法,大体见出了二者的主要差异,他们都肯定文化与文明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关于二者的差别,我们将其简略地表述为:文明是文化的可测量可表述的物质实体方面,而文化则是文明的不可测量难以表述的精神虚体方面。这也就是二者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物质与精神、文明与文化、实体与虚体是不可分割的,即近代的科学技术及其产物,必然要求着近代的科学文化精神,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必然要求着现代的科学精神和现代的企业制度管理方式。在中国近代,人们曾经尝试将西方的近代工业生产与它的科技文化、价值观念分割开来,实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与近代工业的某种嫁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也说明近代性与现代性的建构是实现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3、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文化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孕育发生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那么自觉的历史阶段。如果要为这个阶段命名,也许把它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文化时期比较确当。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时期。这个历史阶段大体上是指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包括夏、商、周三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转型时期。这个时期指的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被人们称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原典创制时期,其文化表征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家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吸收、渗透、融合,对当时的社会、历史和人生的大变局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政治、经济方略,建构适应未来的文化思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的制度凝定与丰富、发展和普泛化时期。这一时期绵延久远,从秦汉两代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经历了二千年以上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期。这个转型期指的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的一种历史变化。4、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一、儒教伦理精神。所谓儒教伦理是指儒学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经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大力宣扬与提倡、人文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思与践履,成为一种信仰或准信仰形态的儒家伦理教条。这些教条代表某些绝对的人文价值,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于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人们自觉依循的行为准则和立身行事的价值尺度。第二、道家风格态度。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除儒教伦理为其精神主干外,尚有一迷人之表现,这就是一种飘逸潇洒、与世推移的风格气度。它不凝滞于物,不为外在关系所累,推崇玄妙的“道”的精神,以与“道”为一的境界为做人的极致。显然,我们指的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精神。第三、关怀现世人生的世俗化宗教情感。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尚无充分体系化和高度自觉的宗教世界观,统治着中国人信仰的是形形色色的祖先崇拜和自然神崇拜。宗法集体主义的传统、儒道对立互补的内在循环,使得中国人发展出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高度重视人伦日用的平实的经验理性,在这种实用的经验理性的笼罩下,不大容易形成极端的狂热的宗教情感和对某种彼岸价值的绝对崇拜。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于其本身固有的调和性,逐渐与中国本土儒教伦理、道教追求、宗法政治制度相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中国化的极致是禅宗。5、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在当代文化学话语中,简单、绝对的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早已失去了市场。综合、融会、借鉴的趋向日益明显,这体现了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多元共存、相互渗透、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熔铸成新的文化姿态。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问题的时候,我们主张一种实事求是的理解与阐释的态度。对于我们这些生活于当代世界的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正视这一点。中华民族虽然历经坎坷和磨难,但至今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巨大实体,这一事实最简单、最直白、最雄辩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仅没有丧失,而且充满了生机,它就存在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但不容否认的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现代化竞争的激烈,中华民族的独特历史命运,所有这一切因素都昭示我们:文化创新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几代人的历史使命。为了有成效的文化创新,我们就要反思我们的文化传统,汲取其中一切有益于文化创新的养分,摈弃其中的糟粕,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当代文化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第一章儒家文化精神一、填空题1、()成为后世儒学发展的源头基础、经典依据,故又称原始儒学或原典儒学。2、()被认为是最直接承继了孔子的基本思想。3、孟子他继承并丰富发展了《尚书》中的“()”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这其中的“正”,包含着两个重要的基本内涵,一是(),二是()。5、荀子早就心领神会了孔子所说“义”的精妙内涵,注意到“制”与“宜”的辩证有机统一,故特别强调之。荀子的学生韩非得其精神,发展为“()”的思想。6、孔、孟、荀构建的社会政治思想系统的核心精神,也是其终极价值取向和理想是以“()”为基础,实现“()”,进而“()”。7、南宋陆九渊把儒家思孟之学与佛教禅宗结合,其学派被称为“心学”,是因为()。8、总体说,理学是以()为核心的精致的哲理化儒学。9、经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门以()为研究内容和对象的学问。它始于孔子删定六经,战国时初具规模,两汉时大兴。唐为义疏之学,清为考据学和新今文经学。治经学者除对儒家经典阐发其思想外,还要诠释文字,考订名物典章制度,故又称训诂考据之学,或简称汉学。10、《论语》中提出的被视为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是()二、单选题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曾经提出“轴心时代”这一著名概念,用来指称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前五百年,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出现的古典文化昌盛期。中国“轴心时代”观念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A.程朱理学;B.新儒学;C.佛教;D.儒家思想2、宋、元、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是儒学正统体系中的理(道)学,因其主要讨论()而得名。A.孔子的“仁”学思想;B.理、道与心、性;C.禅理;D.社会实用的道理3、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其中“礼”的含义是()A.只要求人们要恪守的“礼”条规;B.恪守的“礼”条规,理解“礼”的精神实质和多层面的社会作用;C.指君臣之礼;D.接人待物讲礼貌4、先秦儒学,不包括()A.孔子的“仁”学思想;B.荀子的学说;C.公孙龙的学说;D.孟子的思想5、下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评述的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行“仁政”、兴“王道”,意在反对“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B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质性的支持C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D把“仁”从道德范畴提升为政治理念三、简答题1、孔子承继并发展了“周礼”的思想。这种承继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孟子对孔子的“仁”学的思想作了哪些发展?3、为什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5、什么是近现代出现的“新儒学”?三、论述题1、评析董仲舒的主要思想观点2、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3、何谓中国儒家文化的“刚健有为”?4、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以人为本”的思想?5、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贵和尚中”思想?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先秦儒学2孟子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4礼,道德5法、术、势6齐家、治国、平天下7特别强调“心”的作用8伦理道德、9儒学经典10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二、单选题1D儒家思想2B理、道与心、性3B恪守的“礼”条规,理解“礼”的精神实质和多层面的社会作用4C公孙龙的学说5C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三、简答题1、孔子承继并发展了“周礼”的思想。这种承继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其一,打破西周“礼不下庶人”的传统,主张对一切人“齐之以礼”。其二,孔子所言之“礼”基本涵义是礼仪和礼制,淡化崇敬鬼神色彩,突出现实政治的涵义和价值。其三,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并非仅仅要求人们被动地恪守“礼”的条规,更要求理解“礼”的精神实质和多层面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孔子将“礼”与“乐”相结合,用“礼乐”陶冶培养人的情感、精神、人格,养成尊从等级制度和君臣、父子、夫妇等伦理秩序、维护和谐人际关系的自觉意识。其四,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以“仁”释礼,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化为人的内在道德伦理意识和自觉要求。2、孟子对孔子的“仁”学的思想作了哪些发展?答:第一,较之孔子,他更充分、深刻意识到人、人心在这个系统的保证和效能的发挥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把“仁”从道德范畴提升为政治理念,提出了行“仁政”、兴“王道”,意在反对“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反对对人心、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伤害,防止由此可能产生的对这个系统的破坏。第二,从人心和人的生存关系角度,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质性的支持,以及“仁政”实施的物质性内容,发挥了孔子“富之、教之”(见《论语•子路》)的思想,提出经济上使民有恒产,省刑罚,薄税敛,使百姓能够生活下去,以保持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性。因为“民有恒产乃有恒心”,只有在生存保障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推行礼、德的教化,以形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淳朴民风,实现这个系统的全面实施、稳定运行。3、为什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经济凋敝,民力困乏。所以汉初统治者以黄老之学为指导,行“无为而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间,陆贾、贾谊、晁错等儒家学者一方面从儒家“王道”、“仁政”思想出发,另一方面又能依据现实政治需要有所变通,故其建议也为统治者接受。经数十年惨淡经营,出现所谓“文景之治”太平景象。汉武帝即位后,为进一步巩固加强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的政治和思想统治,再图大业,便改无为政治为有为政治,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一统于天子”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4、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答:理学的产生,首先是适应于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大汉与盛唐由顶峰滑落之后,继之而来的是两个闻名的乱世。尤其唐代繁荣辉煌所伴随的腐败奢糜、人伦混乱、纲常松驰、道德式微,竟成为大唐崩塌的重要内因。理学,是儒家学者革除时弊、整顿人心,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的举措。其次,理学是复兴儒学运动的延续。面对佛、道的弥漫和挑战。唐中叶,韩愈猛烈抨击佛教,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道世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启发后来儒者弘道传道、复兴儒学。李翱以“性善情恶”论为儒家性善论作出新论证,其“复性”的思维方式和把儒学当做“性命”之学的观点,以及融会儒佛的思路,启发了理学家。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构筑起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框架,实开理学端绪。宋明理学家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儒学的复兴。魏晋玄学曾将三教进行了一次融合;唐代三教并行,又在独立发展、相互论争中交融。其间,儒学实际上处于劣势。理学则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积极援佛、道入儒,以期建立一个能融合“百家之学”的思想体系,来完善自我,取代佛、道。5、什么是近现代出现的“新儒学”?答:20世纪20年代起,出现了近现代新儒学。第一代是大陆的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励、钱穆、冯友兰、贺麟等。第二代是主要活动于港台的牟宗三、唐君毅、方东美、徐复观等。第三代是70年代后,在美国、东亚、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华裔学者。新儒学尊崇宋明理学,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他们认定儒家心性之学为中国文化之本源大流,强调以“内圣”致“外王”,通过提高道德修养以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但又不是简单复归儒学,而是以儒学为本体或本位,融合佛道以至“援西学入儒”、“儒化西洋文化”,其目的在于抵制西方文化和马列主义。四、论述题1、评析董仲舒的主要思想观点答:为适应封建专制政治和思想统治的需要,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之神学化了。其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君权神(天)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性三品、三统循环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不同于先秦儒学和张载的“天人合一”观。他把先秦儒学已怀疑甚至否定的天命观,与尚有一定唯物成分的阴阳五行中某些说法杂揉捏合,对孟子以来以伦理道德为特定内容的“天人合一”论,进行了神学唯心主义的阐释发挥。他把“天”说成是既超越、又主宰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有意志的人格神,“天者,万物之祖也”,“百神之大君”(《春秋繁露》)。他把阴阳说成是天的意志体现,阳尊而阴卑,天尊而地卑;又把五行也说成是天命体现,五行相生,体现天的恩德,五行相克,体现天的刑罚。天是一个大宇宙,人是一个小宇宙,“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他的“天人合一”论有三层含义:第一,形体上的合一。如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个关节。第二,情感道德上的合一。如“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天有金、木、水、火、土,人有仁、义、礼、智、信。第三,规律上的合一。如天有四时,人有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董仲舒还认为,天所有的道德品质,在人心内本来就有。只要“内规反听”,通过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天意。“修身省己,明善心以反道”,即所谓的“以人合天”。但只有圣人才能“知天命鬼神”,凡人非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是其思想观点的哲学基础、阐释模式。他的君权神(天)授论认为,君权上天所授,“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尧舜汤武》)。天至高无上,故天子也至高无上,反君就是逆天。而“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他的天人感应论认为,大自然各种现象都是天意的体现,是对人、对人君的监视和示意。若顺从天意,天降各种“符瑞”,风调雨顺,表示赞许;若违逆天意,就会受到警告,发生水旱灾害;再严重就会遭到“天谴”,如日蚀地震之类;还不改,就实行“天罚”,如兵刀雷击等。人要以行为感动上天,以消灾解难。此论直接成为两汉“谶纬”迷信的理论根据。他的三纲五常理论认为,“阳尊阴卑”、“阳贵阴贱”,是永恒不变的“天意”,“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合于“天意”的永恒不变的伦常关系秩序;仁、义、礼、智、信“五常”则是与“五行”相配,具有永恒合理性的道德规范。他的性三品说则以天有阴阳之气论证人具有善恶两重人性,并把人性分为天生能善的“圣人之性”、只能为恶难以为善的“斗筲之性”和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他的三统循环说在战国末期“五德始终”说的基础上,提出“三统”说:夏为黑统、商为白统、周为赤统,汉代又回到黑统,如此循环不已。服色、正朔之类具体形式的改变,并不影响封建根本制度的延续。因“道”原于“天”,贯古今,永恒不变,故“王有改制之名,而无易道之实”。此说被概括为一个形而上学命题:“天不变,道亦不变”(《举贤良对策》),其实质是把封建制度神圣化后又凝固化。董仲舒之说,是思想学术研究阿谀献媚于专制政治的恶劣表现。虽多是胡言谬说,但由于他摘取了先秦儒学及其它学说中已被人们认可的某些理念和概念,又利用了人们思想中某些模糊和局限,进行了较为圆通的编排阐发,更由于它作为官学与统治者许多社会和政治的举措相配合,故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为广泛和久远的影响,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负面作用,甚于宋明理学。2、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答:“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基本观念。无论是儒、道、墨、佛,还是法、兵、农、医,各家各派都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提出这一命题的是张载,他在《正蒙•乾称》中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而“天人合一”的基本和主要涵义,也来自儒家的阐说,且儒家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充分、广泛、深入的运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性,有着极其深刻和合理的一面,能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基础性原则和智慧。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充分认识把握上述统一性基础上,主张达到一种依据天地人普遍规律的高度自觉,从而将其应用贯彻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社会关系的调整、政治伦理秩序的建立、为人处事的原则和谋略、道德的认识和修养、人生价值的理想定位等方面。进而在个体身上体现出心胸的宽广大量、情感的丰富纯净、心态的平和健康、举止的优雅得体、才学的渊深灵动。由此延伸出整体统摄、辩证通变的思维模式,以及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不过也应看到,中国古代某些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解释,把社会规律完全等同于自然规律而不作区分,是不科学的;而用天和人作简单的比附,有肤浅、牵强以至荒诞的一面,董仲舒之说便是典型。由此也产生一些负效应,如迷信天命、消极宿命、以理杀人等。3、何谓中国儒家文化的“刚健有为”?答:刚健有为是儒家文化精神在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之时所倡导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还说:“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强调要刚健又要文明,刚健而中正,不过刚、不妄行、不走极端,坚持原则。把《易》作为自己经典的儒学直接继承发扬了刚健有为的精神。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强调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颜元则对“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周易内传》)的思想作了引伸,他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颜习斋言行录》),指出了“健动”自强的重要作用意义。与之相联的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日新”、“革新”观念,《礼记•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儒学不断自我批判扬弃、改造发展,许多儒者积极投入变法维新,都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与刚健自强有密切关系的,是儒家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坚持“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的人生准则,决不与黑暗统治、暴君独夫同流合污。孟子认为要做“舍生而取义”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荀子说:“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劝学》)。《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其实这正是中华民族愈是深陷苦难愈是刚健有为,越是挫折坎坷愈是奋进不息的精神的生动写照。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才历尽坎坷磨难而不衰,并将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4、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答:儒家文化精神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常常把“人”摆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对“人”的价值与地位作高度的肯定。人的问题是儒学考虑的中心议题。儒学的这种“人本主义”倾向,是影响和决定中国传统文化之为典型的伦理道德型文化的主要因素。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谓“以人为本”,并非西方近代或现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对人的一种基本理解,作为血缘宗法关系色彩浓郁的集体(家国)主义的“人本主义”,它迥异于个人主义的人本主义。依据“天人合一”,儒家把人的伦理、道德、心性和行为活动归依为“天理”的体现和“天道”的流行,用“人事”去附会“天命”。但这仅仅是一面,甚至是表面。另一方面,儒家实际是将伦常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念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但却实在成了儒家实现其理想的伦理社会和道德人生的手段。儒家的“以人为本”,首先是把伦理政治关系作为社会核心和根本问题,把人放入这一关系中来考察。每一个人既处于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网络中,又同时处于整个社会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关系网络中,必须依一定规范,扮演一定社会角色,履行一定社会义务责任,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以维系社会井然有序、良性互动、稳定运转。家、国、天下,是第一位、甚至是神圣的,那么人生价值就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求每个人大公无私、存理灭欲,强化群体意识和责任感。而途径,除了严格遵从社会礼法规范的限定,更主要的是培育和高扬人的主体性、自觉性,以“正心、诚意”进行刻苦而持久的道德精神境界的升进,不断实现更高层面的“正心、诚意”;并通过“为己”、“成己”,达到“成人”,“修己以安人”、“内圣外王”,最终实现社会责任和人生人格理想。人人当如此,君王也不例外。中国人内心向来重视为政者的道德人格魅力,甚于权力,正源于此。在道德认识和修养实践中,儒家着重于价值观的培育。强调能群者存、爱群利群、明别公私、公重私轻、先公后私;强调明辨义利、正义明道、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求利有度;强调存欲勿纵、以理导欲。这些都成为中国文化中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和基本构成内容。儒教伦理精神以道德教化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不仅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及独立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道德自我的建立、人性提升和人的精神智慧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中国人重气节、操守,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成就了无数为中国人所敬仰、奉为人生楷模的志士仁人。当然,儒家人文主义中的道德至上论,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其一,忽略并限制了人的自然性的合理发展、人性的丰富和全面提升,以至导致庄子所抨击的“以人灭天”、戴震所痛斥的“以理杀人”的不良倾向。其二,在培育了大批可为民族脊梁的志士仁人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一些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和衣冠禽兽。科举选官制使知识分子人生只有一条路,为了最终猎获深藏于心底、梦寐于朝夕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车簇簇,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在口头上、纸面上称礼义廉耻、贬利斥欲、灭情克己,于是伪道学者由此而生。一旦权在手,便数十倍地对“十年寒窗”作连本带利地疯狂补偿。独裁专制下的政坛险恶,宫闱密室中的暗算阴毒,逼迫人潜心于“功夫在诗外”,防人之心绝不可无,害人之心也不能不有,阿谀之徒和阴谋政客一奶同胞。而大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者,可怜连自己的死都没有弄个明白,更不用说活的明白了。知识分子心灵人格的扭曲和人生的阉割,也许并不是具有真正人文关怀之心的儒学家、更不是孔、孟、荀希望看到的,但确是将道德宗教戒律化的后儒与封建专制政治和科举制交媾而生的恶果。其三,“重群轻己”藐视个人权利和自由。“重义轻利”和“重理轻欲”无视人、人生的全面需求和生存动力,也消解着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生机,加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文而轻自然的倾向,这些因素是导致中国古代文明在近代逐渐落后的重要因素。5、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贵和尚中”思想?答: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本质性区别。贵和尚中虽然并不是儒家独有的思想,但是只是在儒家那里,贵和尚中的思想才得到最充分的阐释,并发展为一种规范和境界。在儒家看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西周末年的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就是说不同因素配合均衡,和谐统一,最利于事物健康生长发展;而相同因素虽完全一致,却丧失了内在生命力。孔子继承了这种重和去同思想,要求君子一方面以“和为贵”(《论语•学而》),一方面又要把握和坚持“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周而不比”(《论语•为政》)。而且儒家还将其提升到“道”的哲学高度,构想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将行而不悖”(《中庸》)的“太和”境界。“太和”的观念源自《易传》,即至高无上的和谐状态。不过,张载指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现、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就是说,这种和谐是蕴涵诸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消长、转化过程的和谐。儒家将这种重和去同之“道”,广泛应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既包含君臣、派别、朝野、父子、亲友、邻里等各种关系,也包括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本国与外国的关系。儒家还将这一思想应用贯彻到思想学术领域,在坚持自己基本观念、核心思想前提下,不仅对儒学产生以前的思想文化遗产采取批判继承态度,也对道、法、佛、阴阳五行等家思想进行批判吸收、融汇兼容,从而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发展自己。佛道等家虽也有对它家学说的兼容渗透,但不及儒学,故儒学能成其大。这也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如何才能实现“和”呢?孔子将(《尚书•大禹谟》)中的“允执厥中”思想继承并提升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后来,宋明理学从哲学角度对“中庸”进行阐释发挥,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庸”被儒家视为贯穿万物万事的“道”和“理”。“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不过度也无不及。“中”也指对事物的态度,既不“狂”,也不“狷”。“中”还指人对事物处理原则与方法,“一阴一阳之谓道……善为之者,损其有余,益其不足;抑其太过,举其不及,大要归诸中和而已矣”(《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答李大卿书》),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能实现和,保证和谐。在中国文化中影响久远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虽然也包涵有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但在实行时,也常在是非、善恶、美丑间兼顾,甚至抹杀界限,力图使对立双方达成平衡,求得经久不渝的稳定。而且儒家还主张“中”以“礼”为原则,“礼”对“和”有制约指导作用,“中庸之道”便显示出保守性。不过,贵和尚中思想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还是主导方面的。它使得中国人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无论对国家、集体还是个人的生存发展都是有益的。同时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它还教中国人为人处事力求中正适度,把握好分寸火候,防止因走极端而走向反面。第二章道家文化精神一、填空题1、《老子》一书,亦称()。2、齐国在威王、宣王之际,国家在都城的稷门之下设稷下学官,邀集天下学士毕集齐都。为首的一些“稷下先生”如环渊等以老子哲学为基础,依托黄帝之言,史谓()。3、“道可道,();名可名,非常名。”4、《老子》一部书,其所推崇的最高价值就是(),它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中心价值。5、“彼是莫得其偶,谓之()。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6、“(),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8、“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0、班固《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二、单选题1、老子讲“反者道之动”,下列选项中最接近“反”的意思的是()A.反对;B.返回;C.后退;D.反面2、先秦道家的“反智”,其深意并于()A.否定人类的智性与知识累积;B.警醒人们不要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所累;C.人类的智慧是浅薄无益的;D.对于社会的绝望和回避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原出于A.《老子》;B.《庄子》;C.《孟子》;D.《击壤歌》4、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A.新佛学;B.新儒学;C.新易学;D.新道家5、与《老子》相比,《庄子》一书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更倾向于()A.个体的精神自由问题;B.社会的和谐问题;C.帝王的统治之术;D.经济的发展问题三、简答题1、轴心时代道家精神的精髓是什么?2、先秦道家主要有哪那个代表?3、简述道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4、简述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论的内涵5、道家思想经历了哪些重大变化?四、论述题1、《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请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2、试论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形成的条件3、老庄思想中返朴归真的人生论的主要精神是什么?4、如何理解老庄学说中的去蔽澄明主张?5、如何理解道家理念在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地位?五、古汉语翻译句段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2、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此是乎哉!(《庄子》)3、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庄子》)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6、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燿,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庄子》)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8、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道德经》;2、“黄老学派”;3、非常道;4、“自然”5、道枢;6、绝圣弃智;7、自化;8、不敢为天下先;9、圣人;10、史官二、单选题1.B;2.B;3.D;4.D;5.A三、简答题1、轴心时代道家精神的精髓是什么?答:(1)别于“认知”的“体知”认识论;(2)通过相对主义而导向辩证思维的方法论;(3)观念、心态上的开放精神与恢宏气象。2、先秦道家主要有哪个代表?答:(1)老子;(2)庄子;(3)稷下学派。3、简述道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答:第一,对战争的态度。“故兵者非君子之器。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果而已矣,不以取强。”第二,理想国的描画,老子所代表的道家主张由顺乎自然的方式去构建起理想国家——小国寡民。第三,和谐的伦理向度。《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4、简述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论的内涵答:三层含义:不胡为;自然而为;以不变应万变。5、道家思想经历了哪些重大变化?答:(1)由主流进入非主流的变化;(2)道家思想与玄远之风;(3)儒、道、释三家鼎立与中国文化的格局。四、论述题1、《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请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答:魏源《老子本义》释此二句时说:“苟美善而使天下皆知其为美善,则将相与市之论之,而不可常矣。”这就如同《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说是“善欲人见,不是真善。”这是相对待地看问题,才如是说。相对待地看问题,只是方法,关键不是“相对待”,关键是在相对待中看出的问题是什么。《老子》一部书,其所推崇的最高价值就是“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中心价值。“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即如“自发”。自发的美与善,是最本然的、最真实的美与善。而这种自发的美、善,是不计其美耶善耶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当其时、适其情的。一自觉,则易假。而当天下自觉地共逐于美与善时,则往往追逐的是人们事先赋予的“美”与“善”的“名”。天下若只为此名相上的“美”与“善”生活,则如生活在被遮蔽的世界里,生活在假象的世界里。则“美”是假美,“善”是伪善,则“恶”矣,则“不善”矣。2、试论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形成的条件答:道家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政治观之形成,应该说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从道家思想发展的谱系上说,这是以“天道”作为其思想依据的,《吕氏春秋》在其《序意》中引用黄帝教诲颛顼的话说:“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此即老子法地法天法自然之论,而“无为而治”本就是一种以天地为依据,不违自然的一种政治运作的理想方式。另一个条件即是现实政治的坏象激发出的一种反思。此诚如韦政通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所说:“老子首次能由广阔的背景上透视了作为人类政治核心的权力问题,他十分敏锐地观察到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不安,是起因于在上位者的予取、予求及横加干涉。政治上的种种扰民是引起上下之间紧张关系的主因。无为的政治理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化解这政治的核心问题”。3、老庄思想中返朴归真的人生论的主要精神是什么?答:老子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克欲之说;有“致虚极,守静笃”的虚静之说,这是与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人生态度相适应的一种修身的工夫论。这些修为的工夫,就是要使人的一生是绝假纯真的一生,是澄明的而非遮蔽的一生。所以他讲返本复初,返朴归真。返回到、恢复到婴儿的状态,成一种“昏昏”“闷闷”的“朴”的状态。这就叫“复归其根”、“复归于朴”。返朴归真的人生论,所针对的是人文的异化。这显然有助于人性的真实体现。少私寡欲,致虚守静,为的是去蔽澄明。避免造作与异化,这是一种心灵的修为,一种人生的锻炼。4、如何理解老庄学说中的去蔽澄明主张?答:《老子》书中讲“涤除玄鉴”;《庄子》书中讲“坐忘”讲“朝彻”讲“见独”。都是讲要内心澄明,去除遮蔽。能在万物生死成毁的纷纭烦乱中保持宁静的心境。这就是内心澄明。由此内心澄明,而对万物变化、人之死生,都能超然看待,不为所动。这是道家思想推尊的一种健康人格和理想境界。这种人格,颇类似于西方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自我实现者大多伴随着个人力量无限增强的体验,这很像道家所说的圣人、至人、真人的状态。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中,的确有这种内心修为的传统,所谓修身养性,也是为了涤除内心的遮蔽,而能超然物外,站在更高处来观照世界,即老子所说的“涤除”与“玄鉴”。若不能“玄鉴”,则无以看清大事小事的分别。内心不澄澈,也无从对事物洞若观火。5、如何理解道家理念在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地位?答:(1)功成身退、安贫乐道的处世之道。老子讲“反者道之动”,主张“功遂身退”,认为这是“天之道也”。道家时时提醒着人们要归根,要返本、要复初、要慎终如始,就是认识到事务的发展是有个限度的,无限夸大事功,就会过度,就会走向反面。(2)内心澄明、超然淡泊的人格精神。能在万物生死成毁的纷纭烦乱中保持宁静的心境。这就是内心澄明。由此内心澄明,而对万物变化、人之死生,都能超然看待,不为所动。这是道家思想推尊的一种健康人格和理想境界,在历代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中,也蕴藉着这种澄明的人格力量。(3)负面影响。道家之于中国文化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有意无意间变得“超脱老猾”。“超脱老猾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最大缺点是与理想主义和行动主义相抗衡。它击碎了人们任何改革的欲望,它嘲笑人类的一切努力,认为它徒劳无益,它使中国人失去了理想,不去行动。”(林语堂《中国人》)五、古汉语翻译句段1、参考译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是由于丑恶已存在的缘故;而皆知何为能,才会訾议"不能"。有无相互依存而生,难易相对而言才成,长短相互比较才有,高对比于下才会有盈,高低音相配音声才可相和,前后相互跟随才有方位不同,这是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自然规律。2、参考译文:若能顺着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他还有什么依持的呢!所以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参考译文:彼此两个方面都没有其对立的一面,这就是大道的枢纽。抓住了大道的枢纽也就抓住了事物的要害,从而顺应事物无穷无尽的变化。“是”是无穷的,“非”也是无穷的。所以说不如用事物的本然来加以观察和认识。4、参考译文:懂的人不说,说的人不懂;没有对外交流,没有外出的大门,神光内敛,纯朴如尘,不露锋芒,没有纷杂,这种封闭原始的精湛状态,就叫做玄同——与玄的状态相同。所以,因玄同是不可能得到的而存在亲近,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疏远;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利,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害;因其不可得而存在高贵,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低贱。因此,玄同就是天下最可贵的状态。5、参考译文:弃绝圣贤之誉、奸诈巧伪之智,百倍有利于民众;弃绝尊卑分明之仁、善恶立判之义,百姓就会恢复孝慈;杜绝智巧之谋、可欲物之利,则盗贼自然就会绝迹。这三句话,仅以其为文还不足以完全说明问题,因而还需要再进一步阐释如下:不饰雕琢,保持本色;不谋私利,清心寡欲;弃绝那些自以为是的有为之学,就可以万事无忧了。6、参考译文:抛却智巧与事故,遵循自然的常规。因而没有自然的灾害,没有外物的牵累,没有旁人的非议,没有鬼神的责难。他们生于世间犹如在水面飘浮,他们死离人世就像疲劳后的休息。他们不思考,也不谋划。光亮但不刺眼,信实却不期求。他们睡觉不做梦,他们醒来无忧患,他们心神纯净精粹,他们魂灵从不疲惫。虚空而且恬淡,方才合乎自然的真性。7、参考译文:道,永远都是清静无为,一切顺应自然造化。侯王若能遵行这个原则,则万物都将自然治化。若治化之后侯王又欲争名夺利,我将用默默无名之朴为例去警告他。默默无名之朴使他镇定下来,他也将不会再有贪欲,而代之以无为清静,则天地万物将会再次自然治化。8、参考译文:我有三件宝贝,其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不敢自居天下第一。第三章宗教文化精神一、填空题1、中国早期宗教主要指()、()时期的宗教,其主要形式有()、()、()、()、()。2、中国古代国家宗庙祭祀制度始建于()代,以()和()为核心,以()为羽翼,以()为补充的。3、谶是指(),纬是指()。谶纬的本质,()。4、儒教的()混融的特点充分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品格。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佛的意思是()。佛陀的教义,佛教术语称“佛法”,是通过其弟子的整理而传世的。其根本内容,包涵在()和()中。6、中国古代佛经三大翻译家指的是()、()、()。7、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8、禅宗产生之前的中国佛教史的主流是(),即()的学问。9、东汉末年,张角在北方创立了(),张陵在巴蜀创立了“五斗米教”,这标志这中国道教的产生。10、东晋之际,()所著《抱朴子》是道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理论之作,此书是()的代表作品,核心内容是()。11、道教创造了一整套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法。外丹指的是()、内丹是()。二、单选题1、我们把原始人对动物或植物的崇拜称为()A.自然崇拜;B.图腾崇拜;C.祖先崇拜;D.生殖崇拜2、“神道设教”是()提出的观点。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3、佛教中国化后,产生了许多中国佛教流派,其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是()A、唯识宗;B、律宗;C、密宗;D、禅宗4、禅宗的经典是()A.华严经;B.六祖坛经;C.南华真经;D.四十二章经5、道家思想是A.道教的主要理论来源;B.道教的另一名称;C.与道教无关;D.道教的一个派别三、简答题1、儒学如何被宗教化2、儒学与儒教的关系3、“三武一宗”灭佛事件4、禅宗5、道教的基本信仰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国早期宗教及其与后世宗教的关系?2、儒教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体现了中国文化怎样的特质?3、为什么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会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其中国化过程如何?4、为什么说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5、如何理解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第三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原始社会、殷商时期、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2、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羽翼,以其他鬼神崇拜为补充;3、一种神秘的预言或隐语、相对于“经”而言,是汉代儒生对儒家经典进行的神学化的解释、就是对传统儒学进行神化;4、宗教性与世俗性;5、“觉者”、四圣谛和缘起论;6、鸠摩罗什、天竺僧真谛、玄奘;7、天台、华严、净土、禅四宗;8、义学史,即对佛教典籍进行阐释的学问;9、“太平道”、“五斗米教”;10、葛洪、外丹派、论证金丹不死的可能性;11、金丹不死之术、道教的养生学二、单选题1、B;2、C;3、D;4、B;5、A三、简答题1、儒学如何被宗教化?答:1、儒家典籍经典化、神圣化:《诗》《书》《礼》《易》《春秋》等被抬上经典的位置。2、孔子及其弟子的神圣化:孔子被视为宗教领袖般圣人,后逐渐被加封为大成至圣等尊号。3、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神学化解释。4、建立了一套国家宗庙祭祀制度。2、儒学与儒教的关系答:1、儒学不是宗教却能替代宗教:儒学是一种以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学说,宗教则是以彼岸性的追求为根本特征,但它实际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扮演了近似于宗教的角色。2、儒学的宗教素质:儒学将人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视为人生的绝对价值尺度,从而使植根于现实的儒学又具有了超越现实的终极意义,而宋明理学对个人德行修养和精神至善境界的不懈追求也深化了儒学传统中超越性的一面。3、从礼俗制度的角度来看,儒学与宗教确有交叉之处。汉代以后,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羽翼,以其他鬼神崇拜为补充的、相对固定的郊社、宗庙及其它国家祭祀体系,与儒学思想相结合,使儒学思想披上了宗教外衣。3、“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答:历史上曾有几次大的毁佛事件,史称“三武一宗”灭法事件,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帝李炎、周世宗(五代后周)破寺庙、佛像、焚烧佛典,遣散甚至坑杀沙门毁佛事件。4、禅宗答:唐代产生于中国的佛教,创立者为六祖慧能。要点:抛弃了传统读经、烧香、拜佛、斋戒、冥想等办法,而强调顿悟及返回本心。他认为本心是清净的,人只需要返回本心,了悟本心佛性自然就会显现,人就可以得到解脱。此即所谓“即心即佛”、“明心见性”之意。禅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不加言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心相印。5、道教的基本信仰答:道教的内容非常驳杂,但其核心为神仙信仰,就是追求长生不死。道教认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道”则是无限的,个体要想摆脱生命的限度,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修炼自我,与“道”同一,最后得道成仙,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为此,道教创造了一整套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法,如外丹、内丹等等。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国早期宗教及其与后世宗教的关系?答:中国早期宗教同世界其他各民族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换言之,中国文化也曾经历了一个“幼年”时期,并非从开始就是成熟理性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从早期宗教中也可以窥见到后期中国宗教特征的萌芽。显然,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中国早期宗教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在后期宗教化了的儒学中,早期宗教的这些形式都被充分吸纳了。2、儒教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体现了中国文化怎样的特质?答:儒学立教的根本是立足于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换言之,在儒家学者看来,人在人世所肩负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就是人生存的根本价值和意义,就是“性天之尊”所赋予人的天命,它本身就具有自身的圆满性和价值的绝对性。因此,儒家学者孜孜以求的精神觉悟、至圣人格,最终都是蕴藏在人伦日常生活之中的,从来没有走向远遁山林、不问世事。儒教的“天道”、圣境最终都是归于现世人生的。儒教传统具有宗教性与世俗性相融相混的特征。3、为什么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会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其中国化过程如何?答:首先,中国素有“严夷夏之大防”、“尊夏贱夷”之传统,作为一种来自外邦的“夷狄”学说,佛教遭到排斥和抵触乃在必然之中,其次,佛教的诸多异质文化特征,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明显抵牾。割发剃度,极易引起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的中国人的反感,出家修行,也很难让忠诚家庭责任、注重烟火延续的中国人接受,礼拜佛祖,更为王者至尊的纲常伦理所不容,总之,几乎佛家所有的清规戒律,都与中国固有的“忠”、“孝”伦理观念格格不入。佛教的中国化首先表现在对道教的积极依附上。佛教与儒学也同样存在着斗争与融合的问题。除了理论上的斗争和融合,佛教在政治上也力图依附统治者。4、为什么说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答:首先,禅宗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佛教抽象和分析性的义理的简化即意味着直觉思维对理性思维的代替。其次,禅宗表现出一种相当实际和现世化的特征。禅宗的精神指向是超越性的,但它却没有否定世俗生活,而是认定精神解脱之道就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之中。这就大大淡化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打破了宗教与世俗的界限。5、如何理解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答:第一,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儒教无疑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儒学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始终执著于现实人生,追求现世安稳。表现在宗教思想方面,就是“天道”与“人道”往往不分,“天道”服务于“人道”。它所代表的世俗主义的传统使得中国人很少在尘世以外的地方去发现人生的终极目标,去寻找精神解脱,而总是在“人道”里发现“天道”,在现世生活中获得人生的最高价值。道教是对道德理性至上的中国文化的有力的补充,它不但使中国人的生活得到了慰藉,而且赋予了我们文化以极大的想象力和活力。佛教寻求精神解脱的倾向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本土文化所缺乏的,启发了中国人以另外的眼光来看待人生和世界,这无疑也大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第二,三教虽然没有共同的神主和教义,但它们都带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印记,体现着中国人一些共同的精神,那就是世俗与超越的奇妙统一。第四章制度文化精神一、填空题1、西周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是中央官学,乡学则是地方的官学。中央官学的名称为()或(),乡学的名称有()、()、()、()。2、中国第一个私人教师是(),他教授的学科有()、()、()、()。3、汉代中央设立的官学是(),其教师称为(),学生称为()。4、宋代教育出现的新形式是(),其负责人称为()或()。5、隋唐时代的官制体系可以分为()和()。中央官制的核心是(),分别是()、()、(),()、()、()、()、()、()。6、从汉代到明清,在选官制度上,中国社会分别采取了()、()、()几种制度。7、科举考试分两级,即乡试和省试。乡试是(),省试则是()。8、()是隋代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一部法典。9、宗法制与()、()相表里,建构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和社会结构。10、战国时期,以()、()、()、()、()、()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了()、()、()的法治思想,其中最著名的变法者是()。二、单选题1、汉代在选官制度上采取的是()A、察举征辟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袭制2、《法经》的制订者是()A、李悝;B、商鞅;C、魏征;D、吴起3、白鹿洞书院的创办者是()A、朱熹;B、周敦颐;C、程颢;D、程颐4、唐代负责掌管颁布执行政策命令的中央行政部门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吏部5、在宗法制度中,别子是指()A、嫡长子;B、嫡长子以外的其他的嫡生子;C、庶生子;D、继祢者三、简答题1、什么是科举制?2、什么是宗法制?3、什么是家国同构?4、解释“学在官府”5、解释“书院制度”四、论述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如何?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2、科举制有何利弊?3、中国法律制度有什么特点?4、宗法制度对社会政治结构有什么影响?它的遗风对今天社会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5、传统教育有何弊端?在今天应该作怎样的转型?第四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辟雍或泮宫、庠、序、校、塾;2、孔子、言语、德行、政事、文学;3、太学、博士、博士弟子;4、书院、山长或洞主;5、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三省六部制、尚书、中书、门下、吏、户、礼、兵、刑、工;6、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7、州县地方的考试、中央尚书省负责;8、《开皇律》;9、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度;10、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和韩非、“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商鞅二、单选题1、A;2、A;3、A;4、A;5、B三、简答题1、什么是科举制?答:隋唐以后的选官制度。朝廷设立特别的考试科目,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材。设常科和制科。2、什么是宗法制?答:宗法制,狭义上说,是指封建社会早期维系宗族血缘关系,规范宗族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它是从父系氏族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在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了定型,成为覆盖中国宗族、社会和国家政治的一种具有普遍作用的制度。宗法制度有两条原则。一是嫡长子继承制,即严格区分庶嫡,只有正妻所生长子即嫡长子,才是唯一有权继承父亲地位的人。二是在宗族内区分大宗和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具有特权,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同时,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3、什么是家国同构?答;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特点。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上有着一致性。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每个家都是相对独立的、自足的一个单元。它们以血缘为纽带组合成家族,家族同样以血缘为纽带组合成国。整个社会便是由这些独立自足的家或家族整合而成为一个相对松散的结合体。4、解释“学在官府”答:指西周的教育制度。学校都是官办的,所有的典章文物、图书资料和场所器具都属国家专管,学校的教师也是由各级官吏担任,而学生也只能是那些贵族子弟。5、解释“书院制度”答:“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六年,始在中书省设立丽正修书院,后又改名为集贤殿书院。它的职能是收集和收藏整理古代典籍,并研究辨明各项重大的典章制度,以备皇帝顾问。另外,它也负责物色和推荐人材。到了宋代,受佛教丛林教学制度的影响,学者们是山野办起了专以授徒讲学为业的书院。书院的教学内容是“四书五经”,理学家们自己的著作,都是书院的教材。四、论述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如何?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答: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即在大一统的王国内,所有政治权力集中于中央,并最终集中于帝王一人之手。影响如下:首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国文化中的现实理性,使人崇尚世俗权力,这进一步演而为崇拜帝王,神化帝王,将帝王作为人间上帝供奉,并赋予帝王许多神性特质和道德的完美性。其次,中国的政治制度中有浓重的家族管理的倾向。再次,中国的选拔制度的特征在于它的单向性和神圣性。所有这些,在现代化、民主化的今天,都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家长制,一言堂、裙带关系、腐败等问题。2、科举制有何利弊?答:隋唐以后建立的科举制,用一刀切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上述弊病的发生,尤其在革除依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上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从而使那些出身寒门的下层得以沿着这一阶梯登入仕途。不过,科举制也有自身的缺陷,那就是考试内容的僵化。科举也同样面临着人情关系的挑战,宗法制的无孔不入,使科举只能是全国统一的考试,即便如此,也仍有许多的科场舞弊案,行贿受贿案发生。3、中国法律制度有什么特点?答:首先,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角落,中国的法律制度也一样受其影响,成为宗法制的体现,也成为维护宗法制的有力工具。其次,传统法律执行时,呈现出“礼治”的特色。这一特色表现在“德主刑辅”和重义务轻权力两方面。再次,中国政体是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皇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神权法随着神性的消退也渐渐走出原始状态,演变为“法自君出”的现实的君权法。最后,传统法律制度有着浓重的等级观念。4、宗法制度对社会政治结构有什么影响?它的遗风对今天社会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答:首先宗法制建构了中国的社会。宗法制实质上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使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呈示出“家国同构”的特点。其次,宗法制用感情消解社会法规。传统的宗法制社会构成,强化情感因素,并把它扩大为社会的唯一纽带,这无疑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再次,宗法制抑制了民主制的产生。再次,宗法制抑制了民主制的产生。最后,宗法制强化了中国社会的松散性。5、传统教育有何弊端?在今天应该作怎样的转型?答:第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家族式教育,今天对于“师生一家”的转型应该是以理性的职业道德代替诉诸感情的家庭式教育。第二、中国古代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和德性培养,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应该是以全面的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代替片面的道德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以参与社会管理为目的,也就是所谓的“政教合一”,应该是以超功利的素质教育代替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第五章审美文化精神一、填空题1、与西方审美文化从一开就便崇尚一种“视觉美学”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最初注重到的是()。2、中国审美精神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吴经熊所说的(),方东美所说的(),李泽厚所说的()。3、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和()。4、()主要是指以“士文化”为代表的华夏审美精神,它只代表着士大夫文化传统的美学内核,而不是华夏文化中审美精神的整体。()则包括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这三种审美文化精神。5、儒家的审美理想是(),道家的审美理想是(),两方面的(),就共构形成了善、美、真的会通,这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精神。6、从深层看,不同的审美文化秉承着不同的“社会传统”。官文化是()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以内在修为为内核的士文化的载体,()则是民文化的载体。7、从绘画的主体来区分,()、()()的三维结构,分别代表了官文化、士文化、民文化的审美文化精神。8、官文化建筑的代表是(),士文化建筑的典型,是明清之际出现的(),民文化建筑的代表是()的建制。9、意境的三个层次是()、()和(),其对应的古典美学范畴是()、()和(),其呈现出来的主观价值分别是()、()和()。10、从不同审美文化的精神境界上看,士文化追求的是()这种道禅至境,官文化追求的是()这种儒家之境,而民文化则拥有一种()的墨家体验。二、单选题1、作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的重要特点之一,“民胞物与”的意思是()。A.自然的生化本性,而且人也参与天地造化B.万物顺其本性而动,保持和回复本然之态C.“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D.人与万物天地所生,性同一源2、()在春秋战国的私学纷立时代被独立出来,其形成的标志便是孔子创办私学并积极向民间授教。A.道统;B.学统;C.政统;D.俗统3、儒道两家都以现世生存为起点,虽然取向分别为入世和遁世,但他们的终极旨归都在生命的()境界。A.伦理;B.理想;C.审美;D.精神4、按照()的“乐通伦理”的观念,礼乐制作的目的就在于:“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行以防之”。A.儒家;B.道家;C.墨家;D.佛教5、刘禹锡的名言“境生于象外”,是()的最重要特质,A.音乐;B.建筑;C.意境;D.绘画三、简答题1、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基质是什么?2、儒、道两家的审美理想是怎样“同体相生”的?3、简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类型?4、什么是意境?5、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精神境界是什么?四、论述题1、怎样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2、比较分析儒家和道家审美理想中的真、善、美及其关系。3、意境是由“实境”与“虚境”共构而成的,是情与景的结晶,境与象的融会,虚与实的统一。结合一首古诗或古画分析这一段话。4、结合史实谈一谈“道统”与“正统”之间的关系。5、如何理解“合和之境”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整体意蕴?第五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味觉美;2、“悦乐精神”,“生命之美”,“乐感文化”;3、官文化,士文化,民文化;4、“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5、“尽善尽美”,“法天贵真”,“同体相生”;6、“政统”,“道统”,“俗统”;7、“画工”,“士大夫画”,“院体画家”;8、皇家的宫殿,私家园林,四合院;9、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情”,“气”,“格”;美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心灵的价值;10、意境,载道,从俗二、单选题1、D;2、B;3、C;4、A;5、C三、简答题1、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基质是什么?答:(1)文化精神:民胞物与;(2)审美精神:生生之妙;(3)内在结构: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2、儒、道两家的审美理想是怎样“同体相生”的?答:(1)儒家与道家,都源于一种对世事的“忧患意识”,又处于“相生”的关联之中。(2)儒道两家都以现世生存为起点,虽然取向分别为入世和遁世,但他们的终极旨归都在生命的审美境界。(3)在绝对人格美建构上,儒家以积极进取的“圣人”、“君子”、“贤人”为极致,道家则以清净无为的“至人”、“真人”、“神人”为极致,表现出不同的风貌。但他们都注重主体对宇宙创化的参赞,而宇宙的“生生”本身就洋溢着诗意的孳化和审美的情调。(4)“儒道相生”,就是在互补的对立性中,儒道审美精神同一性的自觉实现及其结合。这种相生模式,形成了中国古代审美精神发展的逻辑动力,并贯穿于整个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之中。3、简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类型?答:(1)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2)士文化是雅文化的代表,秉承着传统文化的“道统”及“学统”;民文化是俗文化的代表,具有“俗统”的底座;官文化则既有雅文化的一面,又有俗文化的一面,是“政统”的载体。4、什么是意境?答:(1)意境,是中国古代士文化所追求的终极境界,是华夏美学所特有的境界。(2)意境,是由“实境”与“虚境”共构而成的,是情与景的结晶,境与象的融会。(3)意境的生成,具有一种“历时性”的过程:始境以“情”胜,又境以“气”胜,终境以“格”胜。(4)意境的终极层面始终是向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超越。5、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精神境界是什么?答:(1)意境:士文化的道禅至境;(2)载道:官文化的儒家之境;(3)从俗:民文化的墨家体验;(4)合和之境:中国审美文化的整体意蕴。四、论述题1、怎样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答:(1)中国传统“文化”重“审美”,中国传统“审美”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审美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精神”,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加以综合阐释。(2)中国“传统”自身就具有一种“审美精神”,这也就是吴经熊所说的“悦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