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化工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化工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化工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化工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化工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化工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试剂能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里的是:(

)A.HF溶液 B.KOH溶液 C.水玻璃 D.盐酸参考答案:D 2.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2H2S(g)+3O2(g)=2SO2(g)+2H2O(l)

△H=―Q1kJ/mol2H2S(g)+O2(g)=2S(s)+2H2O(l)

△H=―Q2kJ/mol2H2S(g)+O2(g)=2S(s)+2H2O(g)

△H=―Q3kJ/mol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参考答案:A略3.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参考答案:B考点: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A、氕的原子核都不含中子;B、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判断理解;C、氦只有一个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可能是2、8、不超过18.解答:解:A、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的原子核都不含中子,只有1个质子,故A错误;B、由于能级交错的原因,End>E(n+1)s.当ns和np充满时(共4个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多余电子不是填入nd,而是首先形成新电子层,填入(n+1)s轨道中,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超过8个,即由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故B正确;C、稀有气体中氦只有一个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不满足8个电子,故C错误;D、原子含有2个电子层,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2,原子含有3个电子层,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8,原子的电子层为4或4个以上,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构成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难度不大,注意原子结构的特殊性.4.用NA代表阿代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molFe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铁所失去的电子总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约为22.4

LC.0.012kg12C所含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D.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心予数为2NA参考答案:CA.1molFe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氢气,铁所失去的电子总数为2NA,A错误;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1mol水的体积不是22.4L,B错误;C.0.012kg12C即1mol12C所含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正确;D.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转移电子数为3NA,D错误,答案选C。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其数值约为6.02×1023,单位是mol-1。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常用于计量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5.由乙烯推测丙烯(CH3CH═CH2)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B.能发生加聚反应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D.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参考答案:B解:A、乙烯分子中C﹣H键与C═C键夹角为120°,丙烯相当于甲基取代乙烯氢原子,所以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故A错误;B、CH2=CHCH3中存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故B正确;C、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有和两种,故C错误;D、CH2=CHCH3中存在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所以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故选B.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将铜粉和锌粉混合后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不加铜粉快C.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

D.打开汽水瓶时,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参考答案:B略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总数为0.3NAB.常温常压下,22.4LO2所含的原子数小于2NA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0.5NA个分子D.1.8g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NA参考答案:BDA、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没有给出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B、标准状况下(0℃),22.4LO2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的原子数等于2NA,在常温常压下(25℃),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22.4LO2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所含的原子数小于2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CH3CH2OH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分子数,C错误;1.8gNH4+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D正确;答案选BD。8.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

B.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都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

D.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参考答案:B略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双原子分子中不一定含有极性键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内一定不存在非极性键参考答案:D【详解】A.能导电的化合物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的电解质是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B.双原子分子中,两个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两个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例如NH4Cl,故C正确;D.H2O2,Na2O2为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存在非极性键,故D错误。故选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Cl3溶液需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防止变质B.食盐水中Ca2+、SO42﹣等杂质的去除,应先加Na2CO3溶液,后加BaCl2溶液C.用四氯化碳来萃取碘水中的I2,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D.用BaCl2溶液来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2SO3样品是否变质参考答案:C【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分析】A.氯化铁溶液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SO42﹣、Ca2+离子分别转化为硫酸钡、碳酸钙、沉淀而除去,以及根据不能产生新杂质的要求排序,前面加入的过量溶液应用后加入的溶液除去,最后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C.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比水重,且碘易溶于四氯化碳;D.亚硫酸钠和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解答】解:A.氯化铁溶液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防止氯化铁变质,应是氯化亚铁中加入铁粉防止变质,故A错误;B.SO42﹣、Ca2+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所以应先加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故B错误;C.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比水重,且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故C正确;D.亚硫酸钠和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来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2SO3样品是否变质,应再加入盐酸进行检验,故D错误;故选C.11.在下列各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直至过量,会出现沉淀先产生后消失现象的是(

)①饱和Na2CO3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Ca(ClO)2溶液④CaCl2溶液⑤Na2SiO3溶液⑥NaAlO2溶液A.全部

B.只有③⑥

C.除①⑤⑥

D.只有②③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①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有沉淀产生,但不会消失,错误。②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后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符合题意。正确。③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二氧化碳过量时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正确。④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不反应,错误。⑤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但不会消失,错误。⑥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不消失,错误。所以选D。12.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硫酸铜溶液参考答案:C略13.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右图。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

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D.该电池的总反应:参考答案:D略14.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A.图①:验证H2CO3酸性强于H2SiO3

B.图②:收集CO2或NH3C.图③:分离CC14与H2O

D.图④:分离汽油与植物油参考答案:BA.生成的CO2中含有HCl,HCl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也生成硅酸沉淀,不能验证H2CO3酸性强于H2SiO3,A错误;B.图②中长口进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短口进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因此可以收集CO2或NH3,B正确;C.图③是蒸馏装置,分离CC14与H2O应该是分液,C错误;D.汽油与植物油互溶,不能直接分液,应该是蒸馏,D错误,答案选B。15.已知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Y2﹣<Z﹣

B.离子半径X+>W3+C.质子数c>b

D.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参考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K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①取部分固体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以上各种物质均写化学式)(2)写出上述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a(NO3)2、Na2CO3

K2SO4

NaCl、NaNO3

(2)①Ba2++CO32-=BaCO3↓

②BaCO3+2H+=Ba2++CO2↑+H2O

③Ag++Cl-=AgCl↓【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题干中的现象,通过确定存在的物质排除不能共存的物质;

依据①一定有Ba(NO3)2,可能存在碳酸钠或硫酸钾或两者都有;

依据②判肯定有碳酸钠,肯定没有硫酸钾;

依据③因为第②步加入了盐酸,所以证明不了原来混合粉末中有NaCl。【详解】(1)根据上面分析可知,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Ba(NO3)2、Na2CO3,一定不含的物质是K2SO4,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NaNO3;答案:Ba(NO3)2、Na2CO3

K2SO4

NaCl、NaNO3(2)①硝酸钡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②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③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答案: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Ag++Cl-=AgCl↓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Ⅰ.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mol·L?1·s?1;乙:v(B)=0.12mol·L?1·s?1;丙:v(C)=9.6mol·L?1·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Ⅱ.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编号操作实验现象①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5%H2O2溶液,各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②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5%H2O2溶液和5mL10%H2O2溶液试管A、B中均未见气泡产生

(3)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5)某同学在50mL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参考答案:(1)3A(g)+B(g)?2C(g)

(2)乙>甲>丙

(3)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4)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5)C点【详解】I(1)反应中各物质浓度的改变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前4s时,A、B分别为0.3mol/L、0.1mol/L,C的改变量为v(C)×?t=0.05mol/(L?s)×4s=0.2mol/L,计量数之比为3:1:2,则方程式为:3A(g)+B(g)?2C(g);(2)转化为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mol·L?1·s?1;乙:v(A)=0.36mol·L?1·s?1;丙:v(C)=0.24mol·L?1·s?1,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为乙>甲>丙;II(3)实验①过氧化氢的浓度、催化剂相同,而温度不同,则目的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4)常温下,过氧化氢不易分解,为提高分解速率可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5)反应开始时,过氧化氢的浓度最大,催化剂参与反应,反应前后量不变,则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速率最慢的为C点。

18.(12分)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实验室设计了下列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1)废液经操作①得到的沉淀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