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循环与周转_第1页
资本循环与周转_第2页
资本循环与周转_第3页
资本循环与周转_第4页
资本循环与周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个别资本的运动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第二节资本的周转第一页,共六十七页。1第五章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及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与三种职能形式三、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四、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第二页,共六十七页。2第五章一、产业资本及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1、产业资本的概念2、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第三页,共六十七页。3第五章1、产业资本的概念

产业资本是指那些投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这些部门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生产部门,例如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等。产业资本最本质的特征是生产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是唯一这样一种资本存在方式,在这种存在方式中,资本的职能不仅是占有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而且同时是创造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马克思第四页,共六十七页。4第五章2、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

AG——WPW’——G’

Pm

产业资本循环是指,资本的价值从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实现增殖后又回到“原来出发形态”的运动过程。

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循运动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增殖。第五页,共六十七页。5第五章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与三种职能形式1、购买阶段与货币资本形式2、生产阶段与生产资本形式3、售卖阶段与商品资本形式4、关系:资本的运动是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又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第六页,共六十七页。6第五章1、购买阶段与货币资本形式购买阶段:运动形式:

AG——W

……P……W’——G’

Pm职能形式:货币资本在这个阶段上,产业资本以货币形态出现,执行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所以是货币资本。接下页第七页,共六十七页。7第五章

这里的货币所购买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仅在质上相互区别,二者在量上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购买活动的实质: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因而这里的货币已经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货币资本。这一阶段的内容:是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过程。第八页,共六十七页。8第五章2、生产阶段与生产资本形式生产阶段:运动形式:

AG——W……P……W’——G’

Pm

职能形式:生产资本在这一阶段上,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是作为生产资本结合起来进入生产过程的。活动的实质:生产剩余价值(=W’-W)。这是资本循环中的决定阶段,是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化过程。第九页,共六十七页。9第五章3、售卖阶段与商品资本形式售卖阶段:运动形式:AG——W……P……W’——G’

Pm职能形式:商品资本。单纯从形式上看,这里的商品与一般商品没有区别,但由于它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其中包含着剩余价值,所以,它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商品资本。第十页,共六十七页。10第五章售卖活动的实质:通过出售商品,收回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并实现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G’-G=g,实现了的剩余价值)。这一阶段资本运动的内容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11第五章4、关系:资本的运动是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又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AG——W……P……W’——G’Pm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准备)(生产)(实现)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12第五章产业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态,并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同一产业资本价值在自身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这些职能形态的存在和运动都统一在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的根本目的上。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的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资本循环过程。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13第五章三、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1、概述2、货币资本循环3、生产资本循环4、商品资本循环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14第五章1、概述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是反复进行、没有终结的。三种职能形式只是资本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不同形式,因此,可以将其中任何一种形式作为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这样,资本就有了三种循环形式:G—W…P…W’—G’G—W…P…W’—G’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15第五章这三种循环形式分别可以写成: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生产资本的循环:P…W’—G’G—W…P商品资本的循环:W’—G’G—W…P…W’三种循环形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特征。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16第五章2、货币资本的循环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货币资本循环有以下特征:(1)突出地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目的是实现自身的增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2)突出地反映出运动的主体是价值--最一般的表现形式;(3)循环起点与终点的货币形式,产生了货币会自行增殖的假象--最片面的表现形式。

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17第五章2、生产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P…W’—G’G—W…P生产资本的循环反映出:(1)剩余价值是生产中创造的;(2)资本主义生产是再生产过程;(3)流通过程是再生产的中介;(4)假象:掩盖了生产目的,把资本主义生产表现为“为生产而生产”。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18第五章3、商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W’—G’G—W…P…W’商品资本循环反映出:

(1)商品价值的实现是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2)假象:把资本循环目的歪曲地反映为是为了向社会提供商品,“资本运动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19第五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包含着资本价值运动和剩余价值运动、资本运动和收入运动、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这些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因此,商品资本运动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最适当形式。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20第五章四、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1、空间上的并存2、时间上的继起3、二者关系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21第五章1、空间上的并存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具有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的并存是指,全部资本价值不能同时处在一个阶段和一种职能形态上,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分配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并相应地分布在循环的三个阶段上。这是资本连续循环的首要条件。产业资本实现连续运动,不仅要求在质上划分为三个部分,而且三个部分之间在量上也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否则资本运动就会中断或不能顺利进行。空间并存的三种资本职能形态的分配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22第五章2、时间上的继起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每一种产业资本的职能形态都要顺序地经历循环的三个阶段,变换它们的存在形式,实现自身的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相继转化,在时间上继起,才能实现产业资本价值连续不断地运动。无论哪一种职能形态在循环过程的任何阶段上发生障碍,都会引起整个循环的中断。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23第五章3、二者关系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图示:空间1G—W…P…W’——G’并存2W’—G’G—W…P…W’3P…W’—G’G—W…P

时间相继

并存使每一阶段上任何时候都有执行每种职能的资本,时间上相继使资本的运动不至中断,并存成为动态的并存。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24第五章互为前提、相互制约。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相继转化的时间继起性以它们的并存性为前提,而三种资本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又是时间继起的结果。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是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同时,也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25第五章第二节资本的周转一、资本周转及周转速度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三、固定资本的损耗与补偿四、预付总资本的周转五、可变资本的周转与年剩余价值率六、周转速度与社会生产中的比例关系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26第五章一、资本的周转及周转速度1、资本周转概念2、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时间与次数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27第五章1、资本的周转概念

资本反复不断的循环运动所形成的周期性运动,叫做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资本循环的着眼点在于:考察资本运动过程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与各阶段相适应的、依次变换的职能形式,以及资本循环运动连续不断的条件。资本周转的着眼点在于:考察资本周转运动的速度,影响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周转速度对价值增值的影响。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28第五章“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29第五章2、周转速度

资本的周转速度:一定量的资本价值从预付到如数流回的快慢程度。它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来反映。

资本周转时间是资本完成一次周转所用的时间,即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实现价值增殖后回到原来形态的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次数是资本在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所完成的周转次数。资本周转次数=1年/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n=U/u)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30第五章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直接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2、间接因素: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重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31第五章1、直接因素:资本周转时间劳动时间生产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非劳动时间要素仓储时间停工间歇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要素购买时间流通时间商品售卖时间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32第五章2、间接因素:生产资本的构成

固定资本--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本(价值周转方式)原料、染料、辅助材料等

流动资本工资(劳动力价值)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33第五章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投在劳动资料形式上的生产资本部分。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是,资本的价值按照使用价值的磨损程度逐步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出售劳动资料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经过若干个生产周期才能完成其全部价值的一次周转。劳动资料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部分部分地被磨损,只有到不能使用时才进行物质更新。正是根据劳动资料这部分生产资本其物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不变,而其价值是逐步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一部分一部分地周转回到预付形式的特点,这部分生产资本被称为固定资本。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34第五章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投在劳动对象和雇佣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是,资本的价值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全部价值一次性完成周转。根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把它称作流动资本。

A、处在劳动对象与辅助材料形式上的资本。周转方式:使用价值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改变形态或消失,因而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转移到商品中去,并通过商品销售全部收回的生产资料;B、用于支付工资的资本(可变资本)这部分资本支付给工人后,工资在工人生活消费中消失了,但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又重新创造出相当于工资的价值补偿可变资本,并随商品出售得到实现。由于这部分资本的周转方式与原材料等具有相似的形式,因此,也归类于流动资本。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七页。35第五章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关系

联系与区别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联系同属于生产资本区价值周转方式多次转移一次转移周转时间长短回收方式与期限一次性预付一次性预付别多次收回一次收回回收期长回收期短物质更新方式不需要不断购买或更新需要不断更新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36第五章固流划分与CV划分的区别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划分依据不同:划分固流资本是依据资本各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不可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的目的不同。固流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不可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购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购买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的资本。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37第五章

固定资本:厂房、机器、设备等不变资本生产资本生产资本(周转方式)

原料、染料、辅助材料等

(作用不同)

流动资本

工资(劳动力价值)--可变资本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38第五章三、固定资本的损耗与补偿1、固定资本的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2、固定资本的补偿:折旧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39第五章1、固定资本的损耗有形损耗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所造成的损耗,也称为物质损耗。有形损耗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另一方面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无形损耗是固定资本物质形态不变,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也称为精神损耗。无形损耗的形成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劳动生产力提高,生产同样劳动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的劳动资料贬值;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新的效率更高的劳动资料的出现使原有劳动资料贬值。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40第五章固定资本的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造成的资本价值损失,不能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补偿。因此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加速劳动资料的使用,缩短劳动资料的更新周期,尽量地避免固定资本的无谓损耗。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七页。41第五章2、固定资本的补偿:折旧固定资本损耗的补偿是通过折旧来完成的。固定资本的折旧就是根据固定资本的损耗程度,从商品出售中逐渐提取相应的价值并储蓄起来,在固定资本失去使用价值时,用以进行物质上的更新。为避免和减少无形损耗造成的损失,现在多采取加速折旧的方式,对固定资本进行补偿。加速折旧的实质是用一部分剩余价值弥补技术进步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损失。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七页。42第五章折旧费(折旧基金):按照固定资本寿命的平均数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固定资本补偿金。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固定资本的使用年限折旧率: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价值的比率。

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七页。43第五章

一台价值50万元的机器,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提取的折旧费是多少?折旧率为多少?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七页。44第五章四、预付总资本的周转1、预付总资本周转概念2、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3、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素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七页。45第五章1、预付总资本周转概念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全部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各不相同,要计算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需要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转化为同质的价值形式。首先计算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一年的价值周转总额,然后除以预付资本总额,便得出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七页。46第五章2、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预付总资本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总资本额

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固定资本原值×折旧率

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七页。47第五章例1:假定甲企业的固定资本是8万元,使用期限为10年,流动资本是2万元,每年周转5次,求年周转总价值和年平均周转速度?例2:假定乙企业的固定资本是8万元,使用期限为5年,流动资本是2万元,每年周转10次,求年周转总价值和年平均周转速度?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七页。48第五章例1和例2例1:解:年周转总价值=8×1/10+2×5=10.8(万元)年平均周转速度=10.8÷(8+2)=1.08(次)例2:解:年周转总价值=8×1/5+2×10=21.6(万元)年平均周转速度=21.6÷(8+2)=2.16(次)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七页。49第五章价值年周转次数年周转价值生产资本(万元)(次)(万元)甲乙甲乙甲乙固定资本881/101/50.81.6流动资本225101020全部预付资本10101.082.1610.821.6第五十页,共六十七页。50第五章例3:假定甲企业的预付总资本为10万元,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4/5,使用期限为10年,流动资本占1/5,每年周转5次,求年周转总价值和年平均周转速度?例4:假定乙企业的预付总资本也为10万元,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3/5,使用期限为10年,流动资本占2/5,每年周转5次,求年周转总价值和年平均周转速度?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七页。51第五章例3和例4例3:解:年周转总价值=10×4/5×1/10+10×1/5×5=10.8(万元)年平均周转速度=10.8÷10=1.08(次)例4:解:年周转总价值=10×3/5×1/10+10×2/5×5=20.6(万元)年平均周转速度=20.6÷10=2.06(次)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七页。52第五章价值年周转次数年周转价值生产资本(万元)(次)(万元)甲乙甲乙甲乙固定资本861/101/100.80.6流动资本24551020全部预付资本10101.082.0610.820.6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七页。53第五章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取决于:一方面,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加快每一部分资本的周转,就会提高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例1和例2)另一方面,总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情况。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定资本比例越高,总资本周转速度越慢。(例3和例4)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七页。54第五章计算题假定甲企业的预付总资本为15万元,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为2:1。固定资本中厂房占固定资本的3/10,使用期限为30年;机器设备占固定资本的1/2,使用期限为10年;工具等占固定资本的1/5,使用期限为5年。流动资本每年周转4次。求年周转总价值和年平均周转速度?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七页。55第五章

价值年周转次数年周转价值生产资本(万元)(次)(万元)固定资本10厂房31/300.1机器设备51/100.5

工具21/50.4流动资本5420全部预付资本151.421

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七页。56第五章五、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固定资本周转与剩余价值生产2、流动资本周转与剩余价值生产3、可变资本周转与剩余价值生产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七页。57第五章1、固定资本周转与剩余价值生产加速固定资本周转,可以避免由无形损耗和自然力作用造成的有形损耗所造成的损失。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七页。58第五章2、流动资本周转与剩余价值生产加速流动资本周转,可以节省流动资本。流动资本周转越快,维持同一规模的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本越小,从而更能节省预付流动资本。假设甲乙两企业规模相同,每周都需要投入流动资本500元。甲企业的流动资本周转快,每5周周转1次,第1周投入的500元,第5周末即可全部收回,第6周就可以用第5周末收回的500元再预付出去,依次类推。这样,总共只要2500元就可满足全年(按50周计算)流动资本的需要。乙企业的流动资本周转慢,每年周转1次,第1周投入的500元要到第50周末才能收回,从第2周开始每周都要有500元资本预付出去,因而必须有25000元才能满足全年流动资本的需要。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七页。59第五章3、可变资本周转与剩余价值生产在剩余价值率相同情况下,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在一定期间(如1年)内,反复使用的次数就越多,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推动的劳动量就越多,从而创造的年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多。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生产规模相同情况下,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在一定期间(如1年)内,反复使用的次数就越多,从而推动同量劳动、创造同量剩余价值所需要的预付可变资本就越少,一个既定的年剩余价值总额和较少的预付可变资本相比,则会产生较高的年剩余价值率。第六十页,共六十七页。60第五章年剩余价值量:资本在一年中创造的剩余价值量M=m’vn(M为年剩余价值量;m’为剩余价值率;v为预付可变资本;n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之比称为。M’=M/v=m’vn/v=m’n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七页。61第五章假设甲乙两企业规模相同,每周都需要投入流动资本500元,其中可变资本100元。但是,甲企业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为每5周周转1次,乙企业每年(按50周计算)周转1次。求:(1)全年需要预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