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4课诗词五首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4课诗词五首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4课诗词五首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4课诗词五首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4课诗词五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而且记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绪和心理记忆。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进诗歌艺术的殿堂,去寻觅属于我们的那份真心感动。24.诗词五首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方法可采用点播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重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难点:

1、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十五从军征乐府诗一﹑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二、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

三、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四、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关于“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

/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gēng)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yí)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正音、句读问题启智——全诗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1、诗人眼中景物—阅读区间定位在4---8句诗2、塑造的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3、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踪迹

(塑造了哀景)

关注诗人眼中景联想想象能力培养

1、战争结束后归途所想:家里有阿谁?(家里还有人活着吗?谁活着?父母呢?兄妹呢?或者……)人物心情如何:道逢乡里人(逢人便问,心急如焚)2、回家所见:远望——松柏冢累累近看——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人物心情如何:悲伤寂寞孤独无奈(从军生活的苦衷无人倾诉,无人能够给他亲人般的安慰,诗人无语)

3、人物行动: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行为发泄内心的不平静,也只能自己煮饭)人物心情如何: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思维一时停顿、内心受到巨大的打击)

2、关注诗人塑造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情感的波动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试想,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而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以后的生活,又当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本诗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本诗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过路人说出的哀景来写出哀情;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的荒凉景像;动作、神态描写,写出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畅所欲言:

老兵的遭遇仅仅是他一个人吗?一个家庭吗?是什么造成了老百姓们悲惨的生活呢?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连年的战争)十五从军征从军之久:回乡所见:行动:回乡心情:远望:近看狗窦:梁上:中庭:井上: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入雉飞生旅谷生旅葵舂谷、作饭、采葵、作羹泪沾我衣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主题思想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还家后的凄凉处境。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诉衷情

宋陆游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有多产的作家。现存诗计9300多首。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正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提问:词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结构单调【为一段,例《如梦令》】双调【分两段,最常见】上、下两阕【què】/片三叠【分三段】四叠【分四段】

词的流派(主要风格):婉约词豪放词多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大都婉丽柔美,情景交融……代表人物:柳永、晏殊、

欧阳修、李清照

……山川胜迹、报国壮志……无不入词;激昂慷慨、意境阔远、气势磅礴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追求,寻求。防守此指如秋霜似地斑白白白地此代指

抗金前线此代指

闲居之地mìshùbìnqiúpǐsù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觅封侯,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这一典故,用意何在?“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当年”二字说明什么?写自己报效祖国,渴望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表现了词人深深的无奈、惆怅之情及对过去战斗生活的无限憧憬。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

精神。

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著的追求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比喻多年没有披甲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封候,徒劳无功的境况。“梦断”说明什么?说明诗人理想破灭“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谁的典故?有何用意?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失落之情。“暗”字流露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体会“未”“先”“空”蕴含的情感。

包含了作者满腔的爱国深情和无奈的悲愤之情。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胡虏还未消灭,鬓角先染秋霜,热泪白白的流淌。提示:“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心在天山”与开头的“当年万里觅封侯”相呼应,表明报国之心始终不渝。“身老沧州”并非意在叹老,只是愤恨权臣误国,致使自己请缨无路。“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感叹自己被迫退隐。这三个短句饱含着年迈苍苍的陆游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体会文章结尾“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含义,你能说说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感慨吗?结合注解,了解大意,说说作者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①忆当年对敌的场景;②梦旧日战斗,醒来发现战袍早被尘封的场景;③晚年无力抗敌,独自

悲伤的场景。

找到文中形成反差的词句“万里”与“匹马”突出作者当时作战的英勇气势“当年”与“今日”(梦断)对比,突出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痛。“心在天山”与“身老沧洲”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悲凉化为沉郁。

回顾了作者当年慷慨从军的英雄气概,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小结运用对比手法:(鲜明)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2、梦镜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联想: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爱国的情怀,读着这样的词句,很自然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了词人的哪些的诗词呢?你能说出和这首词的感情色彩类似的词句或诗句吗?陆游:《示儿》“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写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本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dōu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读一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北固楼上,放眼看去,一片壮丽的景色】。千古【千百年来】兴亡【兴亡更替】多少事?悠悠【绵绵无尽】。不尽长江滚滚流(长江和历史兴亡有何联系?)。

(谁?)年少(统领)万兜鍪,(谁?)坐断东南(和谁?)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里含有一个三国故事,你知道吗?)

。(谁说?)生子当如孙仲谋。“【】”里的内容是对前一个词或句子的注释,“()”里的内容是为了帮助理解所提示的问题。说一说词中三问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四周一片美好的风光了!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思绪万千。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唯曹操与刘备耳!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大地呀,你沦落敌手!悲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历史兴亡呀,你总不回头!

叹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很多首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品一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上片写景:望神州、北固楼、千古事、长江流;下片怀古: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表达了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让多少诗人豪情万丈,柔肠百结:李清照《夏日绝句》:陆游《示儿》:岳飞《满江红》:文天祥《过零丁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散曲:

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带过曲、套数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小令、套数

.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曲子,称为小令。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主要特点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在它身上显然流动着诗、词等韵文文体的血脉,继承了它们的优秀传统。然而,它更有着不同于传统诗、词的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第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不乐仕进,雅好词曲,精通音律,著有《王西楼乐府》。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朝天子咏喇叭》是其代表作品。

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曲儿小,腔儿大。写“吹”之声。“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写“吹”之功用。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写“吹”之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恶。“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1.这首散曲以一个什么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2.这首散曲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吹

吹之声:腔儿大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鹅飞整首曲子没有直接描写宦官的作恶,我们从哪些描写中能够看出?体现了宦官的哪些丑恶嘴脸?

例如,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

“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军愁”表明了宦官当道,社会黑暗。“民怕”则表明他们抽丁,征税,纳捐,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钱无分文。

秋瑾(1875-1907),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走进秋瑾1895年,19岁的她跟随做官的父亲秋寿南来到湖南省湘潭县。秋寿南在当地结识了湘潭首富、曾国藩的表弟王殿丞。王见秋瑾生得秀美端庄,聪慧可爱,就托媒人送礼给儿子王廷钧提亲。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分不满,但在封建社会里,儿女的婚事只能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896年,王家彩銮花轿迎娶秋瑾。

王家虽锦衣玉食,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她叹息道:“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王廷钧一不好读,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

秋瑾的革命志向与理想,不仅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反而遭到他的训斥:“这是男人的事情,你休胡思乱想。”秋瑾也不示弱:“我要去寻求真理,女人也有救国救民的责任。”两人吵得互不相让。

王廷钧知道秋瑾是个说得到做得到的倔强女性,要说服她是不可能的,只好采取卑劣手段,乘秋瑾不备,偷偷将她的珠宝和手饰及积蓄全部窃走,妄图以此来阻挠她赴日。秋瑾变卖了仅剩的财产和衣物,加上吴芝瑛等人的资助,于1904年4月只身东渡日本,从此迈出了她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秋瑾在日本三年,两人从无书信来往,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1906年冬秋瑾听说王廷钧纳妾的消息,反而高兴,觉得有了与王廷钧脱离关系的理由。于是,她给大哥秋誉章写了一封信,请大哥代她办理离婚。秋誉章几经奔波,由于王廷钧的阻碍,离婚之事未成。秋瑾的创作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220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15首,共二百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

后期:1904-1907

革命豪情,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秋瑾诗词既有女子的“柔婉细腻”,又有男儿的“豪迈劲爽”,刚柔相济,阴阳相和,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上片: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徒思浙③。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注释】①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③八年风味独思浙:应为“独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④娥眉:漂亮的女人,美女。指作者当时的贵妇人身份。【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概括上片的大意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下片: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注释】⑤烈:刚烈。⑥肝胆:指真诚的心。⑦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指眼泪打湿了衣服。【翻译】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