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长会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长会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长会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长会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长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教育、婚姻、职业是人生三大问题,而三大问题都根基于家庭教育。调查显示,中国近60%左右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青少年心智障碍、逃课厌学、考试压力、亲子冲突、网络成瘾、自闭自虐、啃老、厌世等教育问题;80%左右的家庭不懂或不完全懂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2018年10月13-14日江苏扬州)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根基,是孩子的教育底色,学校教育只是育人结构中的一部分。

贵州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应当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其他家庭成员应当予以协助。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1.一些家长认识不到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作用:孩子习惯养成在家里:卫生、学习、健康习惯(吸烟酗酒)、性格2.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3.忙于自己的事儿,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4.认为孩子成绩等很好,不需要父母的关注。

无论做父母的事业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靠知识改变命运,不只是对孩子说的,家长也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跟上孩子成长的需要,才能用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

没有坏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大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方法的父母。

1.你看人家孩子如何如何?

2.你对得起爸妈吗?

3.就你这个样吧?4.说你多少遍了?只有不懂方法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无父母资格证的“非法从业者”

好好说话1.吵架模式:“你怎么就?”、“说你多少遍了”2.把说话说成说教3.“主角”意识太强,三观太正,永远一副我比你懂、我比你强的样子。

把说教、唠叨当成教育

学生的压力最大的来自父母

1.女生的焦虑比男生严重2.重点高中学生焦虑高于普通高中3.单亲家庭的孩子焦虑更高4.父母的心态和对孩子的控制直接影响孩子的焦虑水平5.父母教育不一致增加考试的焦虑程度6.初中毕业考试时学生的焦虑水平最高家长与老师结成同盟军

1.家长不配合,过度放养,教育失职2.老师不接纳和不认可,在学校里“不被看见”

、在班级里被边缘化,甚至被歧视、讽刺、冷落3.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说老师的“不是”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4.家长像家长,老师像老师,家长和老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慈悲心对待学习差的孩子

1.不要只看到孩子的坏毛病,你知道孩子们内心的痛苦吗?

青春期是成长痛,心理矛盾冲突剧烈

2.

孩子是个杯子,不装正能量就装负能量,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

3.不抛弃,不放弃,给孩子阳光,让孩子看到未来,不要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尖子生:知道为啥而学!

1.不要被好成绩遮住了眼:“一俊遮百丑”

案例分享:中科大、东华高材生

2.“家里受宠,学校被捧”带来的心理问题:自高自大心理脆弱嫉妒排他担心恐惧期待性焦虑创造奇迹的中等生1.相信黑马会创造奇迹的!

案例:职校学生的后悔药2.激发唤醒,正面引导3.说不好的时候,选择不说,做不好的时候,选择不做。不好的教育,不教育比教育更好!5.“易子而教”:相信学校,配合老师,抱团取暖!心理因素与成绩1.影响中、高考成绩,心理因素占5——10%。2.决定复习效果的,心理因素居然占了70——85%。也就说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下复习,人的记忆和理解会处在一种高水平。关于自控力的实验将两只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结论:前面两只白鼠只凭本来的体力来挣扎求生;后面的白鼠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这使得它们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这些困惑你有没有?

1.心里紧张,但又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2.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时不知道怎么激发他的斗志?3.想跟孩子说话聊天,帮孩子减压,不知道怎么说?

4.每天小心翼翼,唯恐说错话影响孩子的备考状态。

5.自己感觉压力大,担心孩子万一发挥失常,没考好。都是情绪惹的祸

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靠发泄情绪、唠叨抱怨试图解决孩子问题的家长只能事与愿违。

看见情绪,积极共情。孩子的情绪依赖父母对孩子的评价。这种评价包括言语的,动作的和情绪方面的。看见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情绪,并与之积极共情是家长迫切需要掌握的能力!做好与孩子的沟通1、学会看见、读懂孩子的情绪;2、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3、和孩子保持亲子联结,会倾听、懂沟通;4、该管教时态度坚定,学会引导而非控制孩子,拒绝动武5、该民主时,尊重、信任孩子,帮助孩子学会疏导、控制不良情绪。积极心理暗示:正向催眠

“高考来临,真正的硝烟燃起。我和木鸟淡定得让老高觉得我们俩不正常。我是发自内心的不紧张。这种淡定后来我自己分析是源于对孩子的信任,对自己的自信:即使这次没考好,他的人生也不一定就不好了,还有其他各种成功的可能。高考头一天的晚上,木鸟睡的比平时任何时候都好,早上起来,状态好的好像要去参加一个有他重要表演的大型活动,而且他对这个表演非常自信,有把握。”

《考妈就这么烤出来了》(2012-07-1720:32:45)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家长进步一小步,孩子进步一大步!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进步!

关注两类孩子

哪壶开了提哪壶

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习惯孩子“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专门挑刺。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想和你分享成就感和快乐时,如果你怕孩子翘尾巴,时不时地“打击”一下,貌似是在教育,其实,你是在关闭和孩子继续沟通的大门,不但如此,你还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心。正确的做法是欣赏孩子已经开了的这壶水,期待着孩子下一壶水的沸腾。

---(2013年发表于全国家长学校教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做好孩子的“催眠师”

“什么我的孩子总是“破罐破摔”?”

----因为你总把他看成破罐,所以他破摔!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恐惧开的花:担心、焦虑、控制、叛逆……做好孩子艰难时的陪伴

和善而坚定,不摇摆不定:

“严格控制、过度关怀

”or

“完全放手,撒手不管”?孩子需要“副驾驶”,做个受人喜欢的“副驾驶”。“饭碗教育”

、“梦想教育”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只有在为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学习和劳动时,才会以苦为乐,乐此不疲。

有目标感的孩子,都有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