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1页
清水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2页
清水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3页
清水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4页
清水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水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赵彦仓;刘俊儒【摘要】分析了清水县蔬菜产业现状和发展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布局;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等发展对策。【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清水县;蔬菜产业;现状;发展对策【作者】赵彦仓浏俊儒【作者单位】甘肃省清水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甘肃清水741400;甘肃省清水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甘肃清水74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北陇山西南麓,陇中黄土高原东部,属中温带落叶阔叶林褐土和森林草原黑垆土地带。年平均温度5~8^,地势东高西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类型多样,雨量丰沛,地表径流丰富,农牧业资源丰富。境内牛头河、后川河沿岸的河滩地、缓坡地及谷盆地,土壤肥沃,无工业污染,是发展春秋多茬和高山冷凉蔬菜生产的理想地带。近年来,清水县全面实施五大区域布局开发和“6431”工程建设战略,使蔬菜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已成为清水县最具竞争力的种植产业。1现状1.1设施蔬菜发展较快目前已在红堡、永清、白沙等乡(镇)建成塑料大棚2646座,生产蔬菜种类达10余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单棚产值达3400元,最高产值达12.00万元/hm2,蔬菜种植效益明显提高,呈现出基地规模化、生产方式多样化、种植模式多元化的可喜局面。在红堡、永清镇建成日光温室39座,虽然规模小,但种植农户基本掌握了较先进生产技术,最高产值达21.00万元/hm2o1.2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经过3a多的努力,一个集科技创新、生产示范、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已建成2800m2的五连栋大型温室1座,展示番茄、甜瓜、黄瓜无土栽培1560m2,开展穴盘育苗1200m2以上。建成500座镀锌钢管塑料大棚,展示蔬菜新品种26个,示范标准化栽培技术7种、多茬种植模式6类,产值达12.00万元/hm2o1.3露地生产示范效益好目前露地蔬菜示范种植面积达1000.0hm2,其中甜玉米133.3hm2,芦笋133.3hm2,主要分布在黄门乡;架豆10.0hm2,地膜马铃薯20.0hm2,主要分布在秦亭、红堡、白沙等乡(镇);复种大白菜466.7hm2,甘蓝133.3hm2,萝卜133.3hm2,花椰菜20.0hm2,主要分布在红堡、永清镇。2009年露地蔬菜产量达4.5万kg/hm2以上,产值达2.25万元/hm2左右,是当地大田玉米产值的2倍,示范效益好。1.4产业化步伐加快为了推进蔬菜生产的产业化发展步伐,清水县千方百计引进企业,积极发展订单蔬菜生产。目前已引进天水瑞德有限公司、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等数家龙头企业,发展订单蔬菜266.7hm2,其中芦笋133.3hm2、甜玉米133.3hm2,西班牙辣椒、水果型黄瓜20hm2以上,生产外销蔬菜2000t以上,总产值在500万元以上。2发展优势2.1自然优势牛头河、后川河沿岸光热资源较丰富,水质清辙无污染,无霜期长,秋延后蔬菜供应期可延长至11月中下旬,是天然的秋菜生活温室,是生产菜豌豆(荷兰豆、甜脆豆)、反季胡萝卜、娃娃菜、花椰菜、大白菜的理想地带,也是推广春夏早熟马铃薯复种秋延后花椰菜、青笋等多茬口蔬菜生产模式的适宜区域,具有周边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2.2生产季节及市场优势无论是河谷地生产的早熟马铃薯、秋延后花椰菜,还是高山菜豌豆、胡萝卜,由于生长环境适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品质优。清水县春季气温回升较周边的甘谷、武山、秦安县缓慢,早熟地膜马铃薯收获期较甘谷晚15~20d,上市期恰好填补了小淡季;同时,清水县的高山菜豌豆、花椰菜、胡萝卜、娃娃菜上市期正值全国短缺的7月下旬至9月上旬,产品上市期价格好,销售畅。2.3交通优势清水县至陕西陇县的县级主干道可将产品运往西安、郑州、广州等地,区位优势明显。3存在问题3.1生产管理粗放清水县降水相对丰沛,山地多,川水地少,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长期以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广种薄收”的传统经营理念与蔬菜生产的劳动密集、投入高、管理精细之间形成较大反差,农户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较低,蔬菜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影响了种植效益的提高与生产规模的扩大。3.2技术推广能力不足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县乡蔬菜科技力量较弱,乡镇一级没有蔬菜生产技术推广机构,全县仅有6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地蔬菜生产的需求。3.3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清水县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有近1/3的河谷川地仍为旱地,保灌面积仅有1900.0hm2,水地当旱地管理和不合理灌溉制度等现象普遍存在。4发展对策4.1合理规划布局4.1.1设施蔬菜区红堡镇红堡村、安坪村,永清镇温沟村、马沟村,白沙乡文沟村的400.0hm2河谷平地为设施蔬菜最佳生产区,应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发展,并做好配套的水渠、输电、道路建设。一是示范推广西北高保温型节能日光温室。示范黄瓜、番茄、辣椒等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高效高产栽培模式。二是大力推广高架塑料大棚。示范推广黄瓜、番茄、辣椒等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高效高产多茬种植模式。4.1.2春、秋双茬蔬菜区海拔高度1300-1600m的河谷水浇地为春、秋双茬蔬菜生产适宜区,主要包括红堡、永清、白沙、黄门等乡(镇)的1333.3hm2水浇地,重点要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在红堡、永清、白沙等乡(镇)推广春季早熟地膜马铃薯和秋季复种花椰菜、青笋、西芹等无公害高效种植技术,以及商品性优、喜冷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其它适宜复种的蔬菜新品种。4.1.3山地冷凉蔬菜区海拔高度1600-2100m的东部高山温湿坡地、谷盆地、平台梯田地为山地冷凉蔬菜最佳产区,应以秦亭镇公路沿线的百家、盘龙村的1333.3hm2优质耕地为主,建成1000.0hm2山地冷凉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在秦亭镇百家村建设蔬菜保鲜库存和销售市场。示范种植荷兰豆、甜脆豆、架豆王等无公害豆类666.7hm2,反季节胡萝卜、大白菜、娃娃菜无公害栽培面积333.3hm2。4.1.4加工蔬菜区加工蔬菜生产区以海拔1400m左右、光热资源丰富的黄门乡上、下河台子等村为主,建成芦笋与甜玉米等加工类蔬菜生产基地666.7hm2,推广种植无公害芦笋与甜玉米。4.2培育龙头企业一是积极引进省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参与当地蔬菜产业开发;二是扶持建立当地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蔬菜产业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