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言语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获奖科研报告摘
要:人类交际有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非言语手段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起到强化、补充、指代、弱化等功能,此外,非言语手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我们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非言语手段如手势语、眼神等手段来辅助教学,正确适当的使用非言语手段进行教学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对外汉语教学
一、非言语手段的定义与分类
(一)非言语手段的定义
人类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交际行为: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我们把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统称为非言语交际。关于非言语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很简单,如“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或非言语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1]。
(二)非言语手段的分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人们在交际时,除了运用语言手段传递信息,还会借助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调、服饰、时间、空间等手段来实现交际行为。”[2]这些语言之外的交际手段,都属于非言语手段。因为非言语交际的涵盖范围很广,故分类方法也较多,一般粗略分为四类[3]:
(1)体态语。包括基本手势和身势以及人体各部分的肢体动作(如面部表情、手部动作以及眼神交流等)。
(2)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换和各种无语义声音。
(3)客体语。包括穿着、饰物等。
(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灯光、颜色等。
二、非言语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非言语手段不仅可以弥补言语手段在教学中的不足,更能细致全面的表达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从而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以将非言语手段的作用归纳为三方面:桥梁作用、反馈作用、调控作用。
(一)非言语手段的桥梁作用
人类的交际工具除了言语以外,就是非言语。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能传递各种信息。而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在交际双方无法用单纯的言语手段实现有效沟通时,非言语的交际就显得极为重要。它能起到了桥梁与媒介的作用,补充言语交际的不足。比如教师能用笑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非言语手段的反馈作用
“非言语交际行为贯穿于整个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无处不在。而作为言语交际的对象——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也会随时对教师的言语及非言语信息作出反馈。”[4]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最直接反馈手段就是以非言语手段表现出来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得知自己的教学效果,如看到学生频频点头、目光聚集等非言语行为,可得知学生对教学内容基本理解,比较感兴趣;如果学生面无表情、或东张西望,教师就可以推断出学生可能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理解或不感兴趣。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改变教学方法。
(三)非言语手段的调控作用
非言语手段可以调控课堂气氛,维持课堂秩序。汉语课堂一般都是60到90分钟。而有关研究显示学生的注意力一次性最长可以持续20分钟左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上课节奏,充分利用非言语与言语的有效结合点来调控教学过程。如利用提高音量、改变字体的颜色和字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变的体态语直接地展示出教学内容等,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课堂中最常见的非言语手段是体态语,体态语中又有身势语、手势语、眼神交流等的区分,这些非言语手段在交际功能上也有不同的体现,下面我们针对非言语手段中的体态语应用做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
三、非言语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体态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为常用非言语手段,包括身势语、手势语、目光语等。下面我们将以这种非言语手段为例,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如何正确使用非言语手段。
(一)身势语在汉语课堂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应用
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甚至无法单纯用语言实现有效交流。以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动作为例:站、走、跑、跳、停、坐下、拿、擦等,还有常见常用的名词,如书、本、笔、书包、门、窗、灯等常见常用,组成如下句子:
跑。/李明跑。/李明拿书,跑。/李明拿书,跑到门边,关门。
教师可以照这些句子,边说边示范,再请学生们分别尝试着模仿,直到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然后让学生轮流来发出指令,做相应动作。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画面感,从而强化了信息的输出力度,使学生更加准确牢固地掌握课堂内容。
(二)手势语在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非言语手段具有言语行为不可替代的强化功能、指代功能以及补充功能。尤其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而言,非言语手段有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手势语可以模拟事物的形状,比如个子的高低、东西的大小、薄厚、粗细等等,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生动化。“教师应该合理有效适当地利用手势语,手势语不能太多,太多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也不能太少甚至没有,太少就显得太过拘谨呆板。”[5]应用手势语辅助教学还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避免授课对象的文化背景中不礼貌或有轻蔑性等不恰当的手势语。例如,在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时,绝对不要用手指指着对方,尤其不能用中指。“应大臂稍弯,手臂伸出,手掌摊开,做自然邀请状。”[6]合适的手势可以使课堂更加活跃,师生之间更加默契。
(三)眼神在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们能用眼神传达出无限的信息。眼神的表义功能是极为丰富细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然、得体的眼神交际手段,以充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功能。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目光语起着很重要的媒介作用。目光语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应环顾教室四周,在上课过程中,目光语的使用尤为重要,如果想找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可以先环顾教室确定目标,然后用目光示以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投以认可的目光,可附带有点头的动作。
结语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种类繁多,表意丰富,用非言语手段进行教学,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对外汉语教学技巧之一。虽然运用非言语手段教学的使用范围有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骨科病人骨折护理常规
- 教学用的课件操作
- 中医外科诊断课件
- 颈椎病人健康宣教
- 企业保险统筹管理办法
- 保险风险事件管理办法
- 企业晋升考核管理办法
- 企业技术项目管理办法
- 主场搭建服务管理办法
- 企业股份管理暂行办法
- DB4201T 039-2015 汽车旅游露营营地建设规范
- DB64∕T 2133-2025 骨干渠道安全巡护检查技术导则
- 建立并优化医院的药品管理体系
- 肿瘤全程康复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护眼灯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测试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 一书一签收发管理制度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清版)DB13 5808-2023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T/CGCC 66-2022外卖智能取餐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