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中的古诗文均是古代文学中的精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语文的古诗文数量有了很大比重的增加,整体呈现出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凭借其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人文内涵,从根本上承担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文学体裁中,以诗歌为代表的古代文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代表。因此,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诗歌,是十分必要的。我以古代诗歌为出发点,统筹文言文篇章,集中从古诗文中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该《纲要》明确指出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是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我在整理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实际,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和剖析说理为切入点,来研究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

二、古诗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家国情怀要素

“家国情怀”历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仁人志士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面对国家大事,历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精神体现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更是数目可观。经统计,在118篇古诗文中,有53篇集中体现了家国情怀。七年级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以重阳节登高为引,实则充满对国事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八年级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推己及人,从自身的悲惨遭遇联想到古往今来的困厄之人,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九年级有《岳阳楼记》,借景抒怀,将文章主题扩大到议论政事理想方面,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面对外敌入侵、内政黑暗的境况,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取义之人层出不穷,爱国基因由来已久,代代相传,薪火不断。

(二)社会关爱要素

社会关爱是从与自然相处、与人类交往的层面来划分的。万物一体是儒、佛、道都秉承的观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相同的,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那么也就并行而不相害,追求和而不同了。此种与自然、与人相处的观念,我划分为社会关爱。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统计后可知,在118篇古诗文中,有23篇表现社会关爱的文章。七年级有《约客》,诗人从待客久不至的烦躁,到“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释然,生动呈现出了诗人与友人相约的心态变化;八年级有《三峡》,通过写三峡的雄伟险峻、四时之景,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突出了人与自然相伴相生的美好画面;九年级有《行香子·树绕村庄》,通过上阙的小园与春花、下阙的农家,勾勒出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春光图,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人格修养要素

孔子是最早提出进行人格修养的思想家,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成为“大丈夫”,要担负起“天降大任”,要舍生取义,存养浩然之气。在初中的118个篇目中,经统计发现,具有人格修养要素的文章为28篇。七年级有《爱莲说》,讲人在社会环境中的选择取舍问题,并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八年级有《愚公移山》,通过塑造“愚公”与“智叟”两个相反的人物形象,对比出“愚公”的坚持不懈、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品质,点出“愚公”不“愚”,而“智叟”非“智”;九年级有《鱼我所欲也》,由“鱼”和“熊掌”引入,类比论证了“义”比“生”更重要的论点,而此种“本心”要想不丧失,就要加强修养,坚持自我。

(四)剖析说理要素

还有少量篇目是在探究客观的规律、剖析背后的逻辑,从此种层面上划分出剖析说理要素。经统计,在118个篇目中,归于其中的共有14篇。最典型的有《穿井得一人》,通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只会闹出以讹传讹的笑话;《河中石兽》启迪我们不能靠经验主义主观臆断,要了解事物的成因,才能深刻了解事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则表达出庄子的逍遥自由境界,而“鱼之乐不乐”也就把思考空间留给了学生自己。此类要素数目偏少,但难能可贵的是通过易读的小故事,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在轻松阅读中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課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青少年在国家、社会、个人等不同层面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古诗文在初中语文体系中,有118篇之多,无论是从容量上,还是从内容和思想上,都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典范。部编版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学习这些优秀篇目,可以有效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帮助青少年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故国沦丧、强敌入侵、新权建立,不同的诗人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何心理感受,对兴盛交替产生哲理性的思考;可以有效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感受自然之美,保护自然环境,体会人情之美,正视与他人在交往过程产生的问题,和谐人际关系,助其心理健康发展;可以有效加强青少年的人格修养,使青少年受到历史先贤人格品质的熏陶,树立榜样,加强道德教育,坚持操守,坚守原则;可以有效加强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青少年在文学作品中获得哲理性的思辨,有效地结合了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增加思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