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声现象_第1页
九年级人教版声现象_第2页
九年级人教版声现象_第3页
九年级人教版声现象_第4页
九年级人教版声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声现象考点聚焦考点聚焦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第2课时┃声现象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声源正在________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不能传声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称为________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而被________回来,形成回声发声振动振动介质真空波声波反射第2课时┃声现象声速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_及_______有关: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________传声最慢,________传声最快;②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续表)[点拨](1)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因此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超过17m时,人才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否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2)回声测距:如测海深或障碍物距发声体有多远,测量原理是s=。种类温度气体固体340m/s第2课时┃声现象[拓展]

人耳感知声音:①人耳构造: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等构成。②听声条件:有声源振动发声且频率在20~20000Hz(人的听觉范围)、有介质传播声音到达人耳、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的分贝数、人的听觉系统正常。③感知途径:一是空气传导,即声音通过鼓膜、听小骨等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二是骨传导,即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第2课时┃声现象考点2声音的特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概念声音的______声音的_______声音的品质决定因素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_①发声体的_____,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___;②距发声体的________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日常描述①俗称声音的“粗”“细”;②同一音阶中的1、2、3、4、5、6、7,音调逐个升高①俗称音量的“大”“小”;②“震耳欲聋”“引吭高歌”“声音洪亮”均指响度大“闻其声知其人”“区分乐器”都是利用音色这一特性高低强弱频率高振幅大远近第2课时┃声现象相关说明①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低于________的次声波,高于________的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②音调变高,响度不一定变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变,响度会随着声音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生活中通常用减小声音分散的方法来增大声音的响度,如喊话时将手做成喇叭状、医生用的听诊器等(续表)频率赫兹(Hz)20Hz20000Hz第2课时┃声现象[拓展]

乐器的三种主要类型: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②弦乐器:长而粗的弦振动较慢,发声音调低;短而细的弦振动较快,发声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音调高,松弛的弦发声音调低。③管乐器:管乐器内都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长的空气柱振动较慢,音调低;短的空气柱振动较快,音调高。第2课时┃声现象考点3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应用:回声测距、B超检查、双耳效应等。2.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信息能量第2课时┃声现象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定义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来源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和生活等级划分人们以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_______。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长期生活在__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控制途径

①在________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如在机动车辆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②在________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③在________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如戴耳塞无规则休息学习工作dB30~40分贝507090声源传播人耳第2课时┃声现象声与光传播过程对比传播条件传播速度传播特点声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5℃空气中:340m/sv固>v液>v气光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3×108m/sv固<v液<v气第2课时┃声现象类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2014·菏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第2课时┃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历届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等方式考查。考查时往往还要涉及声速、声波等知识,并且可能与电磁波对比进行考查。第2课时┃声现象类型二声音的特性例2[2014·烟台]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________;“高”指的是________。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____的大小。音调响度响度[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而响度则指声音的强弱,所以日常生活中的高低音指的是音调,而成语“震耳欲聋”,则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大。第2课时┃声现象声音的特性是指响度、音调和音色;中考中常以生活现象或小实验为情境,考查三个特性的区别及影响因素。第2课时┃声现象类型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例3

[2013·湘西]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列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图2-1D第2课时┃声现象[解析]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即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分析题图可知,图A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图B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图C则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而图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提醒人们此时噪声的大小,在减弱噪声方面是无效的。故选D。第2课时┃声现象控制噪声是有关环保的热门话题,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热点,学习过程中要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