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大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3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1页
化学大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3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2页
化学大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3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3页
化学大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3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4页
化学大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3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PAGE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考点规范练3物质的分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规范练第6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B。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C。蛋白质、油脂、烧碱、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答案:B解析:盐酸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正确;蛋白质属于混合物,石灰石不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硫酸钡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2.(2016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A。CuSO4·5H2O B。FeSO4·7H2O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答案:B解析:FeSO4·7H2O俗名绿矾,为浅绿色,灼烧后生成红棕色的Fe2O3,而CuSO4·5H2O为蓝色,KAl(SO4)2·12H2O为无色,Fe2(SO4)3·9H2O为黄色。3.(2016贵州贵阳检测)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平行光照射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B.紫外线照射下,液态蛋白质凝固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铝遇到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答案:A解析:平行光照射胶体,产生一束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中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是物理变化,A项正确;紫外线照射下液态蛋白质凝固,这是因为蛋白质发生了变性,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铝遇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实质是铝与浓硝酸反应,铝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4.(2016安徽淮北一模)下列有关酸性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不能与酸反应 B.均能与水直接化合生成酸C。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不可能是金属氧化物答案:C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SO2生成硫酸,A项错误;难溶的酸性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SiO2,B项错误;酸性氧化物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D项错误.5.(2016河南天一大联考)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其中青铜、陶瓷、造纸及黑火药等与现代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铜的熔点比纯铜和锡都高B.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C。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黑火药爆炸时,氧化剂只有硝酸钾答案:B解析:青铜是铜锡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都低,A项不正确;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项不正确;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KNO3、S和碳单质,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3C+SK2S+N2↑+3CO2↑,氧化剂是KNO3和S,D项不正确.6。(2016海南“七校联盟”第一次联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防止食物受潮和氧化变质C。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应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答案:D解析:“血液透析”利用胶体的渗析,A项正确;食品包装袋中的硅胶用于吸水防潮,铁粉为脱氧剂,防止食品氧化变质,B项正确;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C项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高纯度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D项错误。7.(2016湖北黄冈3月质检)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B.“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C.“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D.“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答案:D解析: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量高,A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项错误。8.(2015重庆理综,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导学号16980263〛答案:D解析:胆矾为CuSO4·5H2O,冶炼得到Cu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铁矿石为铁的化合物,炼铁也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烧制陶瓷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C项错误;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的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D项正确。9.(2015河南郑州一模)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将1L0。1mol·L—1的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1NA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答案:B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将1L0.1mol·L-1的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的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1NA,故A正确;纳米材料只是一种分散质,没有分散剂,所以不是胶体,故B错误;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氢氧化铁沉淀可溶于稀硫酸,故C正确;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利用了电泳的原理,正确。10。(2016福建四地六校第三次联考)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则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导学号16980264〛答案:B解析: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①不合理;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不合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0分)11.(8分)在宏观物质、微观粒子及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

(3)题中所给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都含有氧元素(答案合理即可)(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而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3)2NO+2CO2CO2+N215∶22(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根据题意及图示可知:A为NO、B为CO、C为CO2、D为N2。结合题意解答即可.12。(6分)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第Ⅰ组第Ⅱ组第Ⅲ组甲BaCl2FeCu(NO3)2乙Fe2O3K2SO4H2SO4丙MgNaOHMgCl2根据上表回答问题:(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2)不能跟第Ⅰ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但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组物质中的,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

答案:(1)ⅠH2SO4(2)ⅡNaOHCu(NO3)2+2NaOHCu(OH)2↓+2NaNO3H2SO4+2NaOHNa2SO4+2H2OMgCl2+2NaOHMg(OH)2↓+2NaCl解析:(1)能与Fe2O3反应的只能是酸;(2)根据题意分析该物质应在第Ⅱ组,K2SO4与BaCl2反应,排除K2SO4,只有NaOH能与第Ⅲ组所有物质反应。13.(12分)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ACu(OH)2B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转化过程中④⑤的化学方程式:④;

⑤.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导学号16980265〛

答案:(1)盐、铜盐、碱式盐(或化合物、碳酸盐等)(答案合理即可)(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3)④Cu(OH)2CuO+H2O⑤CuO+H2Cu+H2O(4)①②③④14.(12分)A、B、C三只烧杯中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A,B,C。

(2)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

.

(3)若不用化学试剂鉴别,写出两种鉴别滴入FeCl3溶液后的B、C分散系的简单方法:①

,

(4)向C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现象为

.

答案:(1)悬浊液溶液胶体(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①观察颜色,血红色的为B,红褐色的为C②用一束光照射两种分散系,有光亮通路的为C,另一种为B(4)先生成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形成棕黄色溶液解析:(1)NaOH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含Fe(OH)3沉淀的悬浊液;KSCN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发生络合反应生成Fe(SCN)3溶液;沸水中加入FeCl3溶液,FeCl3水解生成Fe(OH)3胶体。(3)加入FeCl3溶液后,B为溶液,C为胶体,不用试剂鉴别,可用观察法,B为血红色溶液,C为红褐色液体,也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定胶体。(4)C中加入稀硫酸,先发生聚沉生成沉淀,然后H2SO4与Fe(OH)3发生反应使沉淀溶解。15.(12分)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①HCl②

④Ba(OH)2⑤Na2CO3⑥⑦CO2⑧Na2O⑨NH3⑩H2O2(1)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的后面。(2)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和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5)①和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6)①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

答案:(1)H2SO4(或HNO3、H2CO3)NaOH(或KOH)Na2SO4(或K2CO3、Na2SO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2NaOH+CO2Na2CO3+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2H2O22H2O+O2↑(4)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5)2H++CH2O+CO2↑或H++CHC复分解(6)HCl+NH3NH4Cl有白烟生成解析: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H2CO3等,常见的碱有NaOH、KOH、Ca(OH)2、Ba(OH)2等,常见的盐有NaCl、Na2SO4、Na2CO3、K2CO3等.实验室用H2O2制O2发生的反应为2H2O22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