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桀骜胡诌妄图永葆青春 B.纠葛斜睨布署陨身不恤 C.妥协船舷防碍度过难关 D.理睬脚指缴费隐约其词2.(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放矢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保持肌体健康,不断增强战斗力的锐利武器。 B.名为“海贝斯”的强大台风正在靠近,当地民众人心惟危,纷纷采购食品作为储备。 C.当今世界,一些国家之间战火不绝,人类能否化干戈为玉帛,最终达到和谐共生呢? 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十九大描绘的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3.(3分)下面一段话的空缺部分中,各句间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有的同志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这一点,对于澄清被“四人帮”搞得非常混乱的理论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①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③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④这种担心是多余的⑤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理论A.①②③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①②⑤4.(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他们的作品《论语》和《庄子》均为语录体散文。 B.《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了人在精神上的复活。 C.《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均为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它们都表现出对所忆之人的深挚感情。 D.孙犁的一些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如《荷花淀》;赵树理的一些作品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小二黑结婚》。5.(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 B.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达:到达 C.《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讽刺时政 D.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伐:自我夸耀6.(3分)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理解: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了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理解:近可以运用《诗》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它来侍奉君主 C.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理解: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 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老子•第六十四章》)理解:因此无论是圣人想要的或不想要的,他都不会把难得的货物当作珍宝二、填空(共10分)7.(10分)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①《<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②《<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诲子贡:人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己不想承受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去承受的句子是“,”。③《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的“三纲”,即“,在亲民,。”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④《<老子>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⑤新的一年,小李决心要向周围的同学求进步:看到有才能的人,要努力赶上;看到别人的问题或错误,也要进行自我反思。他借用《论语》中的名句来表达这种态度:“,”。三、阅读8.(12分)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选段,完成下列各题。(一)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节选自《记念刘和珍君》)(二)明日书店要出一种期刊,请柔石去做编辑,他答应了;书店还想印我的译著,托他来问版税的办法,我便将我和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抄了一份交给他,他向衣袋里一塞,匆匆的走了。其时是一九三一年一月十六日的夜间,而不料这一去,竟就是我和他相见的末一回,竟就是我们的永诀。第二天,他就在一个会场上被捕了,衣袋里还藏着我那印书的合同,听说官厅因此正在找寻我。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惟一的好方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这一夜,我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就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个客栈里。不几天,即听得外面纷纷传我被捕,或是被杀了,柔石的消息却很少。有的说,他曾经被巡捕带到明日书店里,问是否是编辑;有的说,他曾经被巡捕带往北新书局去,问是否是柔石,手上上了铐,可见案情是重的。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他在囚系中,我见过两次他写给同乡的信,第一回是这样的﹣﹣“我与三十五位同犯(七个女的)于昨日到龙华。并于昨夜上了镣,开政治犯从未上镣之纪录。此案累及太大,我一时恐难出狱,书店事望兄为我代办之。现亦好,且跟殷夫兄学德文,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地址,但我那里知道。诸望勿念。祝好!赵少雄一月二十四日。”以上正面。“洋铁饭碗,要二三只如不能见面,可将东西望转交赵少雄”以上背面。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也仍在记念我,像在马路上行走时候一般。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其实是不然的。果然,第二封信就很不同,措词非常惨苦,且说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可惜我没有抄下这封信。其时传说也更加纷繁,说他可以赎出的也有,说他已经解往南京的也有,毫无确信;而用函电来探问我的消息的也多起来,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我只得一一发信去更正,这样的大约有二十天。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节选自《为了忘却的记念》)(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一)中“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是说刘和珍等人的请愿行为是莫名其妙的。B.选文(一)中加点的“文明人”“伟绩”“武功”等词是反语,具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意味。C.选文(二)主要回忆了柔石被捕后的一些情况,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D.选文(二)中作者写自己选择“逃走”,体现了反对“坐以待毙”、主张保存实力的思想。(2)选文(一)中,作者反复描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这一特征,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请根据选文(一)、(二)概括《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作者的共同情感,并说说二者在抒情风格上有何不同。四、文言文阅读9.(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慑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偪臣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苟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噤,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鲜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道不取,而取同己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取材于《墨子•亲士》)【注释】①入国:即治国。②偪臣:权重逼君的贵臣。(1)根据上下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缓其君矣缓:怠慢B.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慑中国之贤君丑:羞辱、侮辱C.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归:归还D.此其错,错者必先靡错:磨(2)下列句中的“而”,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B.桓公去国而霸诸侯C.苟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D.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没有比用贤更急迫的了,没有贤士就没有可以商讨国家大事的对象B.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失败能化为成功,这个道理也能够用在百姓身上C.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君主必须有敢于违背、诤谏君主的臣子,上级必须有直言争辩的下属D.夫恶有同道不取,而取同己者乎哪里有不采纳同道者的意见,而只采纳奉迎苟同自己者意见的呢(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齐桓公、越王勾践能成功而扬名于天下,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国家陷于困境。B.桀纣成为亡国之君,他们的教训在于最终身旁没有忠心耿耿且敢于说话的贤士良才。C.选用人才应该以能否为国家建功立业为标准,即使良才难以驾驭,也应该用贤亲士。D.国君要如江河一样纳百川,让不同的人才各抒己见,这才是可以保国家的兼王之道。(5)简析文中“今有五锥”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并说说取得了怎样的效果。10.(6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①椟而藏诸?求善贾②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②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注释】①韫yùn,收藏。②贾,商人;一说“贾”同“价”,指价钱。(1)请翻译材料①中的划线句子。(2)根据材料①和材料②说说孔子对出仕为官有着哪些认识。五、诗歌阅读1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②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③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④,谁念幽寒坐呜呃⑤?【注释】①主父:即汉朝时的主父偃,久不得进,后终得汉武帝信任,官至齐相。②马周:唐朝人,西游长安时宿于新丰,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书陈事切中时弊,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③空:只。④拏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⑤呜呃:悲叹声。(1)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写诗人于飘零落拓中,遇主人捧杯劝酒,受到祝福。B.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即想象家人的望眼欲穿。C.“天荒地老无人识”以夸张手法表现马周有才华却“无人识”,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D.全诗运用主客对话的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2)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六、现代文阅读12.(1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王麻子膏药阿成①聊一个小人物。②这个小人物在哈尔滨道外区。道外区是这座洋气十足的城市中最中国化、最传统化的一个区。哈尔滨这座城市颇有一点儿杂家的风度,亦称流亡者的城市。所谓流亡者的城市,就是背井离乡之人的城市之意。离乡便思乡,思乡之极,难免会做出些不讲道理的事。对方一个不足道的动作,一个平平常常的眼神儿,都可能导致头破血流、筋骨折断的后果。即为流亡者之乡也得有点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里站住脚跟。③北京城的满族青年王树森,经过对以上情况与精神状态的认真论证、综合分析后,才决定闯关东到东北来的。王树森的父亲原是清宫护卫营的卫士。文史资料介绍说:“卫士们在操练武艺中,难免有跌打损伤之苦,于是就互相推揉,或者互赠些自己配用的药膏。”并说,“当时最受欢迎的是‘狗皮膏药’‘小灵丹’和王树森家的‘王大膏药’。”王树森自幼就从当护卫的父亲那里学会了熬膏药的本领。④19世纪末,王树森家道败落,于是他挑着一个担子,怀着一腔悲怆来到东北。先是在呼兰打工,然后,在庙头一带熬膏药,专治跌打损伤。哪个被苦于思乡者或酒火持有者打折了腿,赢家便义气地冲着倒地“哎哟”不止者扔下几文钱说:“去王麻子那儿买几帖膏药贴上吧。”如此下来,王树森就了不得了,他熬的膏药名声大震。王树森根据寒冷的地缘资源研制出的专治腰腿疼以及各种寒症的膏药,深受苦寒之地老百姓的欢迎和信赖。文史资料上说他的膏药“无论冬夏,熬多少卖多少,日日月月供不应求”。⑤王树森人长得不错,有点儿华佗遗风,也有点儿扁鹊的做派,不幸的是,自己有一脸天然的白麻子。王树森将计就计,不计鄙陋,将自己熬的膏药称“王麻子膏药”。这在文学上叫“反讽”,在欧洲叫“黑色幽默”,在这里,却显得通俗易懂、幽默亲切,还明显地透着某种自信。⑥20世纪的20年代,王树森在哈尔滨开了一家“王麻子膏药店”,落脚在太古南六道街的“兄弟堂”,并在院内行医。膏药店在道外人称的“王麻子街”上,那一带是官娼私娼集中、酒家饭铺林立的地方,俗称“十八拐”。后街是有名的“小天桥”“北市场”。可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样的地方免不了有争风吃醋、欺行霸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类的勾当与表演。因此,跌打损伤的事自然要多,“哎哟”之声每日不绝于耳,大家都习惯了。寻常的日子就是这样子的,捏着小酒壶,学几声特别“哎哟”,再平平仄仄、怪模怪样地相对龇牙一乐。⑦你说,王麻子膏药,在这里能不火吗?⑧王树森面对如此乱糟糟的人间风景,常说,咱治不了这些社会丑风,再治不了受害者和平民百姓的病,不是更惭愧吗?⑨王树森每天一大早起来,先在无人的江边练一套拳。他已经修炼出来了,心中有了尊重生命这个大主题,人的神态风度也不一样了。这一点儿,不是当代某些伪商人照猫画虎学得了的。重要的是,王树森的膏药还极为便宜,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王树森从不制作蒙人的“高档”药欺世盗名,从不干缺德的事。倘若这样便宜的药膏也买不起怎么办?用不用先交押金,记下身份证或者工作证号?不用。为什么不用呢?是王麻子太古旧、太原始、太蒙昧吗?不是。王麻子的原则跟当今医院正厅悬挂的牌子有点儿不同,当代医院挂的牌子是“救死扶伤,施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也有医院把这个悄悄取下来了,免得跟患者打嘴仗时麻烦)。王树森不挂牌,本着一条宗旨“有钱的花不多钱就治病,没钱的免费也治病,膏药以旧换新收半费。贴敷中间可免费再贴一次……外地函购的,不管寄不寄钱,总有专人优先寄去。”⑩王树森公开在门前支大锅熬药,当众下料,严格质量标准,恪守信义。⑪让人不解的是,在王麻子街称“王麻子膏药”的店铺竟有多家。像李明臣开的“真正王麻子膏药店”,万溢开的“这才是王麻子膏药店”,宁子路开的“真正假王麻子膏药店”,以及王树森自己开设的“真正老王麻子膏药店”。史料上说这些店“为了招徕生意,各家不仅在店名上用心良苦,而且不惜工本,都在各自门头上挂有三五层装潢别致、风格各异的高大牌匾”。这种事,倘若出在今天,非得打个一塌糊涂不可。各大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不一而足。想不到的是,那些膏药店都是王麻子特许他们开的,所谓“有钱大家挣”。⑫王麻子﹣﹣王树森临死前告诉他的传人,也是他的儿子,只有一句话:“别把钱看重,要把病看重。”⑬鄙人虽不是医生,听到这句话时也觉得汗颜。(取材于《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06期)(1)下列对作品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洋气十足,指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浓郁的西洋气质,非常时尚。B.名声大震,指王树森深受苦寒之地老百姓的欢迎和信赖而出名。C.华佗遗风,指王树森身上具有古代名医华佗的某种特点或风范。D.黑色幽默,指王树森不计个人鄙陋而将膏药称为“王麻子膏药”。(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写“这座城市颇有一点儿杂家的风度”,既是指哈尔滨的市容市貌风格多样,也是说这里的风土人情姿态丰富。B.小说运用了侧面描写,如“赢家便义气地冲着倒地上哎哟不止者扔下几文钱说……”写出了人们对王麻子膏药的肯定。C.小说写王树森人长得不错,有点儿扁鹊的做派,不但突出了他为人幽默亲切,而且还表现了他作为医者的某种自信。D.小说第⑥段写“后街的热闹、打斗的风气”与开头对“流亡者城市”的介绍相呼应,为塑造人物提供了较为典型的环境。(3)作品中的王树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作品结尾“鄙人虽不是医生,听到这句话时也觉得汗颜”这句话,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行文中多次引述史料,是这篇作品的一个特点。作为小说创作,你觉得这种做法是否可取?请说明理由。七、微写作(共1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3.(10分)班里组织“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请你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他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要求:符合作品内容,条理清晰,150字左右。14.(10分)学校要举办“我最喜爱的红楼人物”朗诵会,你会选《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请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来表达你对他(她)的喜爱之情。要求:符合原著内容,突出人物特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八、作文(50分)15.(5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从后设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人类乃至天地万物,总要面对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考试。一张试卷,是考试;一次捕猎,是考试;一场灾难,也是考试……我们常常说不准谁会出题,但我们都知道题来了则不得不应试。有人说,不考试则无以学;有人说,生活无趣皆因考试;也有人说,考而不死是为神……①请以“说考试”为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可证明真理,也可反驳谬论;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②请以“难题”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桀骜胡诌妄图永葆青春 B.纠葛斜睨布署陨身不恤 C.妥协船舷防碍度过难关 D.理睬脚指缴费隐约其词【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解答】A.正确;B.“陨身不恤”中的“陨”应改为“殒”,“布署”中的“布”应改为“部”;C.“防碍”中的“防”应改为“妨”,“度过难关”中的“度”应改为“渡”;D.“脚指”中的“指”应改为“趾”。故选:A。【点评】同音字的类型: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2.(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放矢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保持肌体健康,不断增强战斗力的锐利武器。 B.名为“海贝斯”的强大台风正在靠近,当地民众人心惟危,纷纷采购食品作为储备。 C.当今世界,一些国家之间战火不绝,人类能否化干戈为玉帛,最终达到和谐共生呢? 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十九大描绘的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分析】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E。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有的放矢: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正确。B.人心惟危: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句意为“感受到危险,未雨绸缪”,错误。C.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正确。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引喻做事是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正确。故选:B。【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3.(3分)下面一段话的空缺部分中,各句间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有的同志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这一点,对于澄清被“四人帮”搞得非常混乱的理论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①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③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④这种担心是多余的⑤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理论A.①②③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①②⑤【分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排列句子顺序要注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解答】语段的内容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句提到有的同志担心实践会削弱理论的意义,后句应接④,“这种担心”承接上句,表明作者的观点。后接③,针对担心实践会削弱理论的意义,表明看法,科学的理论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后接①②,进一步表明正确的做法,按照关联词语“只有……才”排序。最后一句是③,是达成的目标。故选:D。【点评】排列语序要注意关注陈述对象,确定统一话题,把握大致内容;留意三种顺序,寻找关键词语;弄清句间关系,注意前后照应,做好前后勾连。4.(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他们的作品《论语》和《庄子》均为语录体散文。 B.《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了人在精神上的复活。 C.《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均为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它们都表现出对所忆之人的深挚感情。 D.孙犁的一些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如《荷花淀》;赵树理的一些作品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小二黑结婚》。【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解答】A.《庄子》不是语录体散文。故选:A。【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5.(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 B.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达:到达 C.《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讽刺时政 D.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伐:自我夸耀【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解答】A.正确。B.达:流通,涌出。译文: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6.(3分)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理解: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了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B.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理解:近可以运用《诗》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它来侍奉君主 C.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理解: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 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老子•第六十四章》)理解:因此无论是圣人想要的或不想要的,他都不会把难得的货物当作珍宝【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解答】D.欲不欲: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贵:不稀罕。正确: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故选:D。【点评】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二、填空(共10分)7.(10分)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①《<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②《<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诲子贡:人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己不想承受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去承受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的“三纲”,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④《<老子>四章》中以树为喻,指出强大的事物都是从微小开始萌发的两句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⑤新的一年,小李决心要向周围的同学求进步:看到有才能的人,要努力赶上;看到别人的问题或错误,也要进行自我反思。他借用《论语》中的名句来表达这种态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①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敏、慎)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点字:欲、施)③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重点字:德、善)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重点字:毫、末)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点字:贤)【点评】《论语》名句辑录:(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阅读8.(12分)阅读《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选段,完成下列各题。(一)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节选自《记念刘和珍君》)(二)明日书店要出一种期刊,请柔石去做编辑,他答应了;书店还想印我的译著,托他来问版税的办法,我便将我和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抄了一份交给他,他向衣袋里一塞,匆匆的走了。其时是一九三一年一月十六日的夜间,而不料这一去,竟就是我和他相见的末一回,竟就是我们的永诀。第二天,他就在一个会场上被捕了,衣袋里还藏着我那印书的合同,听说官厅因此正在找寻我。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惟一的好方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这一夜,我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就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个客栈里。不几天,即听得外面纷纷传我被捕,或是被杀了,柔石的消息却很少。有的说,他曾经被巡捕带到明日书店里,问是否是编辑;有的说,他曾经被巡捕带往北新书局去,问是否是柔石,手上上了铐,可见案情是重的。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他在囚系中,我见过两次他写给同乡的信,第一回是这样的﹣﹣“我与三十五位同犯(七个女的)于昨日到龙华。并于昨夜上了镣,开政治犯从未上镣之纪录。此案累及太大,我一时恐难出狱,书店事望兄为我代办之。现亦好,且跟殷夫兄学德文,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地址,但我那里知道。诸望勿念。祝好!赵少雄一月二十四日。”以上正面。“洋铁饭碗,要二三只如不能见面,可将东西望转交赵少雄”以上背面。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也仍在记念我,像在马路上行走时候一般。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其实是不然的。果然,第二封信就很不同,措词非常惨苦,且说冯女士的面目都浮肿了,可惜我没有抄下这封信。其时传说也更加纷繁,说他可以赎出的也有,说他已经解往南京的也有,毫无确信;而用函电来探问我的消息的也多起来,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我只得一一发信去更正,这样的大约有二十天。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节选自《为了忘却的记念》)(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选文(一)中“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是说刘和珍等人的请愿行为是莫名其妙的。B.选文(一)中加点的“文明人”“伟绩”“武功”等词是反语,具有强烈的讽刺和批判意味。C.选文(二)主要回忆了柔石被捕后的一些情况,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D.选文(二)中作者写自己选择“逃走”,体现了反对“坐以待毙”、主张保存实力的思想。(2)选文(一)中,作者反复描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这一特征,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请根据选文(一)、(二)概括《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作者的共同情感,并说说二者在抒情风格上有何不同。【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文中的人物形象作用的基本能力。先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然后逐点结合文章分析。(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解答】(1)A.“说刘和珍等人的请愿行为是莫名其妙”错误。“无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此处表达对刘和珍无辜遇害的难抑悲愤,对反动政府的残忍暴虐的控诉。故选A。(2)“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此处的“微笑”和“喋血”形成对照,强调了刘和珍的善良和顺,说明她不是暴徒,以刘和珍的美好反衬了反动政府滥杀无辜的残忍暴虐;“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此处的“微笑”凸显对刘和珍牺牲的无比痛惜;“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表达了对刘和珍的深深怀念兼痛惜之情。(3)《记念刘和珍君》选文中,鲁迅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为了忘却的记念》选文中,作者通过通过和烈士交往的回忆,表现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情;通过对烈士遇难的回忆,暴露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无耻的兽行。两篇选文都表达了作者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抒情风格的不同:选文(一)中“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些语句表现了强烈的抒情色彩,愤怒、悲哀之情溢于言表,情感直露显豁;选文(二)中“不料这一去,竟就是我和他相见的末一回,竟就是我们的永诀”“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原来如此!……”这些语言含蓄内隐,作者的悲痛、担忧蕴含其间,抒情隐晦含蓄。答案:(1)A(2)①突出强调了刘和珍的善良和顺,说明她不是暴徒;②表达了对刘和珍的深深怀念和对她牺牲的无比痛惜;反衬了反动政府的残忍暴虐。(3)情感相通之处:都表达了作者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抒情风格的不同:选文(一)的抒情更直露显豁;选文(二)抒情更隐晦含蓄。【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四、文言文阅读9.(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慑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偪臣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苟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噤,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鲜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道不取,而取同己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取材于《墨子•亲士》)【注释】①入国:即治国。②偪臣:权重逼君的贵臣。(1)根据上下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则缓其君矣缓:怠慢B.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慑中国之贤君丑:羞辱、侮辱C.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归:归还D.此其错,错者必先靡错:磨(2)下列句中的“而”,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B.桓公去国而霸诸侯C.苟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D.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没有比用贤更急迫的了,没有贤士就没有可以商讨国家大事的对象B.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失败能化为成功,这个道理也能够用在百姓身上C.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君主必须有敢于违背、诤谏君主的臣子,上级必须有直言争辩的下属D.夫恶有同道不取,而取同己者乎哪里有不采纳同道者的意见,而只采纳奉迎苟同自己者意见的呢(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晋文公、齐桓公、越王勾践能成功而扬名于天下,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国家陷于困境。B.桀纣成为亡国之君,他们的教训在于最终身旁没有忠心耿耿且敢于说话的贤士良才。C.选用人才应该以能否为国家建功立业为标准,即使良才难以驾驭,也应该用贤亲士。D.国君要如江河一样纳百川,让不同的人才各抒己见,这才是可以保国家的兼王之道。(5)简析文中“今有五锥”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并说说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2)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应遵循翻译的原则、步骤及方法。(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应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比较核实。(5)本题考查语段的论证方式,应结合语段的句子分析论证方式,表明论证效果。【解答】(1)C.归:通“馈”,赠送,译文:赠送国宝,不如推荐贤士。故选C。(2)A.连词,表转折,却;B.连词,表转折,却;C.连词,表因果,可不译;D.连词,表转折,却。故选C。(3)B.败:战败;而:却;有以:有办法;此之谓:这就是;用民:使用士民。译文:战败受辱却有办法成功,这就是善于使用士民。故选B。(4)A.“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国家陷于困境”错,原因概括不全面,由原文第一段“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可知,这三君所以能成功扬名于天下,是因为他们的国家陷于困境且自身蒙受耻辱。故选A。(5)第五段首先提到“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最锋利的锥子必先折断。磨得最快的刀必先损坏。甜的水井最易用干,高的树木最易被伐,灵验的宝龟最先被火灼占卦,神异的蛇最先被曝晒求雨。作者采用比喻的论证方式,把“贤才”比作“锋利的锥子”“磨得最快的刀”“甜的水井”“高的树木”“灵验的宝龟”“神异的蛇”,这表明贤才的杰出和美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他们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作者还强调了“锋利的锥子”“磨得最快的刀”“甜的水井”“高的树木”“灵验的宝龟”“神异的蛇”的结局悲惨,将它们和普通的事物作比较,以此来比喻贤才的结局悲惨。接着作者在语段中提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比干之死,是因为他抗直;孟贲被杀,是因为他勇猛;西施被沉江,是因为长得美丽;吴起被车裂,是因为他有大功。作者举“比干”“孟贲”“西施”“吴起”的例子,表明他们会有此结局的原因是“故彼人者,鲜不死其所长”,是因为他们“有所长”,这表明贤士大多因“有所长”而不幸。并在语段结束得出结论“太盛难守”,才盛功高了就难以保全。这抒发了良才难以被接纳的感慨。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贤士呢?结合原文内容,原文第一段提到“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原文最后一段提到“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这表明君主应该珍惜贤才,要保护人才,因为贤才能力强,能够辅佐国君共建伟业。答案:(1)C(2)C(3)B(4)A(5)①用比喻论证的方式,突出了贤士的杰出和美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他们的重要价值。②用比喻论证的方式,突出了贤士灵异的同时,也指出其具有敏锐、锋利、易折的一面,生动形象地教育选用良才者应爱护人才,守住卓异。③用举例论证的方式,表明贤士大多因“有所长”而招至不幸,以确凿的事实达到了警世君王保护人才的作用。④用比较和举例的论证方式,抒发良才难逢、良才难以被接纳的感慨,形象且真实地表达了贤士的美好与脆弱,有提醒君王珍惜人才、共建伟业的作用。参考译文:治国而不优待贤士,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士而不急于任用,他们就会怠慢君主。没有比用贤更急迫的了,没有贤士就没有可以商讨国家大事的对象。怠慢遗弃贤士,却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还不曾有过。从前晋文公被迫逃亡在外,后却为天下盟主;齐桓公被迫离开国家,后来却称霸诸侯;越王勾践被吴王战败羞辱,却终成威慑中原诸国的贤君。这三君所以能成功扬名于天下,是因为他们的国家陷于困境且自身蒙受耻辱。战败受辱却有办法成功,这就是善于使用士民。权重逼君的贵臣往往伤害君主,阿谀谄媚的下属往往伤害上级。君主必须有敢于违背、诤谏君主的臣子,上级必须有直言争辩的下属。如果臣下只以爵禄为重,不对国事发表意见,近臣缄默不言,远臣闭口暗叹,怨恨就郁结于民心了。谄谀阿奉之人围在身边,好的建议被他们阻障难进,那国家就危险了。桀、纣不正是因为他们不重视天下之士吗?结果身被杀而失天下。所以说:赠送国宝,不如推荐贤士。现在有五把锥子,一把最锋利,那么这一把必先折断。有五把刀,一把磨得最快,那么这一把必先损坏。所以甜的水井最易用干,高的树木最易被伐,灵验的宝龟最先被火灼占卦,神异的蛇最先被曝晒求雨。所以,比干之死,是因为他抗直;孟贲被杀,是因为他勇猛;西施被沉江,是因为长得美丽;吴起被车裂,是因为他有大功。由此可见这些人很少不是死于他们的所长。所以说“才盛功高了就难以保全”。所以说,即使有仁君,他也不爱无功之臣;即使有慈父,他也不爱无益之子。因此,凡是不能胜任其事却占据这一位置的,他就不应居于此位;凡是不胜任其爵却享受这一俸禄的,他就不当享有此禄。良弓不容易拉开,但可以射得高没得深;良马不容易骑乘,但可以载得重行得远;好的人才不容易驾驭,但可以使国君受人尊重。所以,长江黄河不嫌小溪灌注它里面,才能让水量增大。所以说长江黄河里的水,不是从同一水源流下的;价值千金的狐白裘,不是从一只狐狸腋下集成的。哪里有不采纳同道者的意见,而只采纳奉迎苟同自己者意见的呢?这不是统一天下之道!【点评】做文言文阅读时,要掌握利用文言实词储备作铺垫,以推断词义的方法做好文言实词推断题;要掌握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会把课内文言知识迁移到课外,运用到文言文本中,做好文言虚词理解题。细心研读文本内容,理解文意,大胆判断取舍,调通疏浚,做好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和文言文翻译题。10.(6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①椟而藏诸?求善贾②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②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注释】①韫yùn,收藏。②贾,商人;一说“贾”同“价”,指价钱。(1)请翻译材料①中的划线句子。(2)根据材料①和材料②说说孔子对出仕为官有着哪些认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加强对原文的解读,重点是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同时要注意在细节上做文章。【解答】(1)有美玉于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斯有美玉”。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诸:兼词,相当于“之于”。译文: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2)儒家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在第一章中孔子的言论不难看出。子贡将孔子比作美玉,然后询问他对于出仕的态度。面对学生的试探,孔子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积极入世。不过,孔子在入世的同时,是不愿违背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因此,他才说出了“待贾而沽”的话。孔子希望自己出仕的时候,能够找到“识货”明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单纯地为做官而做官。这一点,也是杰出的政治家与一般政客之间的区别。在第二章中,孔子首先强调处世要以“道”为准则。他认为,只有坚守住大道,才能成就自我。有学问,有信仰,然后依据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时代环境允许,就出来兼济天下;社会动荡,则保全性命,等待机会,此所谓君子不处危邦。这段话,很好地反映出了我国儒士的进退取舍之道。所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强调的是对“道”的坚守,至死不渝。答案:(1)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2)①回答子贡“沽之哉”,表明孔子主张积极出仕为官;②在为官之前,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笃信好学”,等待赏识之人,“待价而沽”;③比照子贡的“求善贾”,而孔子的态度则是“待贾”,读书人等待被任用,而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④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体现孔子“用行舍藏”的为官处世原则;⑤孔子将个人出仕为官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有道无道、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参考译文:①子贡说:“这儿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②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点评】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五、诗歌阅读1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②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③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④,谁念幽寒坐呜呃⑤?【注释】①主父:即汉朝时的主父偃,久不得进,后终得汉武帝信任,官至齐相。②马周:唐朝人,西游长安时宿于新丰,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书陈事切中时弊,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③空:只。④拏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⑤呜呃:悲叹声。(1)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写诗人于飘零落拓中,遇主人捧杯劝酒,受到祝福。B.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即想象家人的望眼欲穿。C.“天荒地老无人识”以夸张手法表现马周有才华却“无人识”,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D.全诗运用主客对话的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2)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要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解答】(1)C.“表现马周有才华却‘无人识’,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错。关注注解“②马周:唐朝人,西游长安时宿于新丰,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书陈事切中时弊,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最终马周是被赏识的,故选:C。(2)《将进酒》的尾句中,诗人说道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而本首诗歌的尾句“雄鸡一声天下白”“当拏云”写出了李贺在迷失中依旧心怀凌云壮志,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心态。答案:(1)C(2)《致酒行》结尾,李贺虽然感叹自己有迷失的魂魄,无法召回,但还是相信雄鸡一声则天下大亮,年轻人应当心怀凌云壮志,不必总是唉声叹气。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要求抒展抱负的心情。《将进酒》结尾,李白大声呼喊,要将手中名贵宝物都换成美酒,与友人一起排遣心中之愁。表现了诗人在穷愁之境中狂放不羁的心情(慷慨豪迈、纵情享乐之情亦可)。译文: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当年主父偃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一直被冷落好久.他们都凭借纸上几行奏章,直接向皇帝进言,博得了皇帝垂青。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但我深信雄鸡一叫,天下必大亮。年轻人胸中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赏析:此诗可分三层。从开篇到“家人折断门前柳”四句一韵,为第一层,写劝酒场面。先总说一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连缀,略示以酒解愁之意。不从主人祝酒写起,而从客方对酒兴怀落笔,突出了客方悲苦愤激的情怀,使诗一开篇就具“浩荡感激”(刘须溪语)的特色。接着,诗境从“一杯酒”而转入主人持酒相劝的场面。他首先祝客人身体健康,“客长寿”有丰富的潜台词:忧能伤人,折人之寿,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主人奉觞客长寿”七字画出两人的形象,一个是穷途落魄的客人,一个是心地善良的主人。紧接着,似乎应继续写主人的致词了,但诗笔就此带住,以下两句作穿插,再申“零落栖迟”之意,命意婉曲。“主父西游困不归”,是说汉武帝时主父偃的故事。主父偃西入关,郁郁不得志,资用匮乏,屡遭白眼。作者以之自比,“困不归”中寓无限辛酸之情。古人多因柳树而念别,“家人折断门前柳”,通过家人的望眼欲穿,写出诗人的久羁异乡之苦,这是从对面落墨。“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到“直犯龙颜请恩泽”是第二层,为主人致酒之词。“吾闻”二字领起,是对话的标志;同时通过换韵,与上段划分开来。这几句主人的开导写得很有意味,他抓住上进心切的少年心理,甚至似乎看穿诗人引古自伤的心事,有针对性地讲了另一位古人一度受厄但终于否极泰来的奇遇:唐初名臣马周,年轻时受地方官吏侮辱,在去长安途中投宿新丰,逆旅主人待他比商贩还不如,其处境比主父偃更狼狈。为了强调这一点,诗中用了“天荒地老无人识”的生奇夸张造语,那种抱荆山之玉而“无人识”的悲苦,以“天荒地老”四字来表达,可谓无理而极能尽情。马周一度困厄如此,以后却时来运转,因替他寄寓的主人、中郎将常何代笔写条陈,太宗大悦,予以破格提拔。“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即言其事。主人的话到此为止,只称引古事,不加任何发挥。他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是:政治出路不特一途,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岂足悲观!事实上马周只是为太宗偶然发现,这里却说成“直犯龙颜请恩泽”,主动自荐,似乎又怂恿少年要敢于进取,创造成功的条件。“我有迷魂招不得”至篇终为第三层,直抒胸臆作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主人的开导使“我”这个“有迷魂招不得”者,茅塞顿开。作者运用擅长的象征手法,以“雄鸡一声天下白”写主人的开导生出奇效,使诗人心胸豁然开朗。这“雄鸡一声”是一鸣惊人,“天下白”的景象激起了诗人的豪情,于是末二句写道: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幽寒坐呜呃”五字,语亦独造,形象地画出诗人自己“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的苦。“谁念”句,同时也就是一种对诗人以前的批判,末二句音情激越,使整篇诗具有积极的思想色彩。全诗以抒情为主,却运用主客对白的方式,不作平直叙写。诗中涉及两个古人故事,却分属宾主,《李长吉歌诗汇解》引毛稚黄说:“主父、马周作两层叙,本俱引证,更作宾主详略,”还在于它有情节性,饶有兴味。另外,诗在铸词造句、辟境创调上往往避熟就生,如“零落栖迟”“天荒地老”“幽寒坐呜呃”尤其是“雄鸡一声”句等等,或语新,或意新,或境奇,都对表达诗情起到积极作用。【点评】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六、现代文阅读12.(1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王麻子膏药阿成①聊一个小人物。②这个小人物在哈尔滨道外区。道外区是这座洋气十足的城市中最中国化、最传统化的一个区。哈尔滨这座城市颇有一点儿杂家的风度,亦称流亡者的城市。所谓流亡者的城市,就是背井离乡之人的城市之意。离乡便思乡,思乡之极,难免会做出些不讲道理的事。对方一个不足道的动作,一个平平常常的眼神儿,都可能导致头破血流、筋骨折断的后果。即为流亡者之乡也得有点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里站住脚跟。③北京城的满族青年王树森,经过对以上情况与精神状态的认真论证、综合分析后,才决定闯关东到东北来的。王树森的父亲原是清宫护卫营的卫士。文史资料介绍说:“卫士们在操练武艺中,难免有跌打损伤之苦,于是就互相推揉,或者互赠些自己配用的药膏。”并说,“当时最受欢迎的是‘狗皮膏药’‘小灵丹’和王树森家的‘王大膏药’。”王树森自幼就从当护卫的父亲那里学会了熬膏药的本领。④19世纪末,王树森家道败落,于是他挑着一个担子,怀着一腔悲怆来到东北。先是在呼兰打工,然后,在庙头一带熬膏药,专治跌打损伤。哪个被苦于思乡者或酒火持有者打折了腿,赢家便义气地冲着倒地“哎哟”不止者扔下几文钱说:“去王麻子那儿买几帖膏药贴上吧。”如此下来,王树森就了不得了,他熬的膏药名声大震。王树森根据寒冷的地缘资源研制出的专治腰腿疼以及各种寒症的膏药,深受苦寒之地老百姓的欢迎和信赖。文史资料上说他的膏药“无论冬夏,熬多少卖多少,日日月月供不应求”。⑤王树森人长得不错,有点儿华佗遗风,也有点儿扁鹊的做派,不幸的是,自己有一脸天然的白麻子。王树森将计就计,不计鄙陋,将自己熬的膏药称“王麻子膏药”。这在文学上叫“反讽”,在欧洲叫“黑色幽默”,在这里,却显得通俗易懂、幽默亲切,还明显地透着某种自信。⑥20世纪的20年代,王树森在哈尔滨开了一家“王麻子膏药店”,落脚在太古南六道街的“兄弟堂”,并在院内行医。膏药店在道外人称的“王麻子街”上,那一带是官娼私娼集中、酒家饭铺林立的地方,俗称“十八拐”。后街是有名的“小天桥”“北市场”。可谓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样的地方免不了有争风吃醋、欺行霸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类的勾当与表演。因此,跌打损伤的事自然要多,“哎哟”之声每日不绝于耳,大家都习惯了。寻常的日子就是这样子的,捏着小酒壶,学几声特别“哎哟”,再平平仄仄、怪模怪样地相对龇牙一乐。⑦你说,王麻子膏药,在这里能不火吗?⑧王树森面对如此乱糟糟的人间风景,常说,咱治不了这些社会丑风,再治不了受害者和平民百姓的病,不是更惭愧吗?⑨王树森每天一大早起来,先在无人的江边练一套拳。他已经修炼出来了,心中有了尊重生命这个大主题,人的神态风度也不一样了。这一点儿,不是当代某些伪商人照猫画虎学得了的。重要的是,王树森的膏药还极为便宜,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王树森从不制作蒙人的“高档”药欺世盗名,从不干缺德的事。倘若这样便宜的药膏也买不起怎么办?用不用先交押金,记下身份证或者工作证号?不用。为什么不用呢?是王麻子太古旧、太原始、太蒙昧吗?不是。王麻子的原则跟当今医院正厅悬挂的牌子有点儿不同,当代医院挂的牌子是“救死扶伤,施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也有医院把这个悄悄取下来了,免得跟患者打嘴仗时麻烦)。王树森不挂牌,本着一条宗旨“有钱的花不多钱就治病,没钱的免费也治病,膏药以旧换新收半费。贴敷中间可免费再贴一次……外地函购的,不管寄不寄钱,总有专人优先寄去。”⑩王树森公开在门前支大锅熬药,当众下料,严格质量标准,恪守信义。⑪让人不解的是,在王麻子街称“王麻子膏药”的店铺竟有多家。像李明臣开的“真正王麻子膏药店”,万溢开的“这才是王麻子膏药店”,宁子路开的“真正假王麻子膏药店”,以及王树森自己开设的“真正老王麻子膏药店”。史料上说这些店“为了招徕生意,各家不仅在店名上用心良苦,而且不惜工本,都在各自门头上挂有三五层装潢别致、风格各异的高大牌匾”。这种事,倘若出在今天,非得打个一塌糊涂不可。各大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不一而足。想不到的是,那些膏药店都是王麻子特许他们开的,所谓“有钱大家挣”。⑫王麻子﹣﹣王树森临死前告诉他的传人,也是他的儿子,只有一句话:“别把钱看重,要把病看重。”⑬鄙人虽不是医生,听到这句话时也觉得汗颜。(取材于《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06期)(1)下列对作品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洋气十足,指哈尔滨这座城市具有浓郁的西洋气质,非常时尚。B.名声大震,指王树森深受苦寒之地老百姓的欢迎和信赖而出名。C.华佗遗风,指王树森身上具有古代名医华佗的某种特点或风范。D.黑色幽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