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毕业论文_第1页
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毕业论文_第2页
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毕业论文_第3页
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毕业论文_第4页
大厦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书-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方案 -3-1.概述 -3-1.1工程概况 -3-1.2用户需求 -4-2.系统设计整体思路 -4-2.1需求理解 -4-2.2信息点统计 -6-2.3总体设计思路 -9-2.4设备选型 -12-3.系统设计 -14-3.1设计标准及规范 -14-3.2系统组成 -16-3.3系统设计规划 -16-3.4各子系统设计说明 -18-3.4.1工作区子系统 -18-3.4.2水平区子系统 -20-3.4.3主干区子系统 -25-3.4.4管理区子系统 -39-3.4.5设备间子系统 -43-3.4.6建筑群子系统 -46-3.4.7布线系统的安全性 -46-4.布线管线系统说明 -47-4.1综合考虑 -47-4.2信息插座及底盒 -48-4.3水平管线 -49-4.4垂直管线及桥架 -51-4.5对管线的要求 -52-5.布线系统配置清单 -53-6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54-6.1测试标准 -54-6.1.1基本标准依据 -54-6.1.2标准更新 -54-6.2被测线路的定义 -55-6.2.1六类双绞线链路 -55-6.2.2光纤连接链路 -56-6.3测试项目及参数 -57-6.3.1六类TIA/EIA-568-B.2-1性能指标要求 -57-6.3.2六类测试参数与超5类测试参数的差别 -57-6.3.3接线图和长度 -58-6.3.4衰减/插入损耗 -58-6.3.5近端串扰(NEXT) -59-6.3.6功率和近端串扰(PSNEXT) -59-6.3.7衰减串扰比(ACR)功率和衰减串扰比(PSACR) -60-6.3.8功率和衰减串扰比(PSACR) -60-6.3.9等电平远端串扰(ELFEXT)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PSELFEXT) -61-6.3.10回波损耗(ReturnLoss) -61-6.3.11传播延时(PropergationDelay)延迟差异(DelaySkew) -61-6.3.12TIA/EIA-568-B.3光纤部件内容 -62-6.3.13光纤性能测试 -62-6.4测试仪器 -63-6.5测试结果 -63-7.工程验收 -64-第一部分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方案1.概述1.1工程概况大厦为高级国际商用办公综合大厦。大厦层高为45层,45层上为45夹层及机房层,大厦地下为二层。本方案为和大厦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本工程应设计建成一座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筑物。该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商用办公环境。本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涉及以下两个系统的布线:电话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该大楼的综合布线设计和实施工作,本公司将根据和大厦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我们在布线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技巧和经验,以及在布线工程中的综合协调能力,向甲方提出我公司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方案能够为甲方建立一个实用的、可靠的布线系统出一份力。1.2用户需求和大厦的布线系统应设计为建筑群之间的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信息传输通道,使成为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连,也使其与外部通讯网相连。局域网通过高速网络技术实现计算机互联,使得企业、部门间有效实现数据交流、共享。同时综合布线系统应支持: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传真等通讯服务的线路连接。和大厦综合布线系统应设计为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数据主干采用光纤,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铜缆。水平数据线缆采用6类双绞线传输,水平语音采用4芯电话线敷设,每个双孔插座包括1个RJ45模块和一个RJ11模块。2.系统设计整体思路2.1需求理解根据我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并结合我们此前多次成功大型国际商用大厦的大型项目经验,我们认为:首先:和大厦的布线系统应按照现代化大型综合智能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本次设计综合布线系统主要以TIA/EIA-568B.2-1的6类国际标准及中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标准中的甲级智能要求进行规划。目标是将和生国际大楼建成一座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筑,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及通信网络系统,向办公人们提供高速率、高可靠的物理信息通路。同时该通道也应具有模块化和灵活性的特点,以满足多种不同网络结构的要求。其次:为确保和大厦的布线系统满足现代化大型建筑的要求,我们将根据技术文件及图纸,结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完成系统设计方案和系统设备配置。设计中将重点考虑如下要求:提供本设计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之建议;重点大厦网络系统的数据、图像传输速度及稳定、可靠;设计必须满足国家及地区相关设计规范;设计应具有经济性、先进性、安全性、可操作性于一体;设计必须为今后大厦后期工程扩展留有空间;根据和大厦的实际情况及所提出的布线需求,此次布线的任务主要是完成电脑和电话系统的综合布线。和大厦布线系统在性能上应实现以下任务:满足电话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等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的需求。能兼容话音、数据、图象的传输,并可于外部网络连接;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适应异步传输模式(ATM),在应用上能支持会议电视、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采用树状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通过跳线和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合理实现内外网络隔离。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系统可扩充,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计算机网络使用的线缆均应使用能够满足1000Mbps的线缆,以确保今后计算机网络的高速信息传输,包括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与高速电信网络之间留有接口,以方便今后的高速远程计算机通信。2.2信息点统计目前信息点规划如下表:位置语音IDF数据IDF双孔RJ45+RJ11单孔RJ11数据语音预留电话预留单孔RJ11B2FTTB1TDB11212120B1F66601FTTO2aTD02a525252222F80808003FTT03TD0316016016004FTT04TD0412121205FTT05TD0517717717706FTT06TD0617817817807FTT07TD0717217217208FTT08TD0820520520509FTT09TD09166166166010FTT10TD10205205205011FTT11TD11166166166012FTT12TD12205205205013FTT13TD13166166166014FTT14TD14205205205015FTT15TD15166166166016F202017FTT17TD172052052054418FTT18TD18168168168019FTT19TD19204204204020FTT20TD20168168168021FTT21TD21204204204022FTT22TD22168168168023FTT23TD23204204204024FTT24TD24168168168025FTT25TD25204204204026FTT26TD26168168168027FTT27TD27204204204028FTT28TD28168168168029FTT29TD29204204204030FTT30TD30167167167031F3034432FTT32TD32200200200033FTT33TD33167167167034FTT34TD34200200200035FTT35TD35200200200036FTT36TD36200200200037FTT37TD37200200200038FTT38TD38200200200039FTT39TD39200200200040FTT40TD40200200200041FTT41TD41200200200042FTT42TD42200200200043FTT43TD43200200200044FTT44TD44444045F222045A层110机房层044总计731067310731614142.3总体设计思路根据以上需求分析理解,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进行整体考虑:首先为产品选型: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实施成功与否,与选择一个成熟先进的产品有这直接关系,因此本次综合布线设计我们选择了国际先进的主流品牌产品CommScope的SYSTIMAX的六类综合布线端到端的全信道产品,为全球布线第一品牌,在众多大项目中被采用,并成功实施。同时SYSTIMAX产品(该内容详见下节:设备选型)其次,我们将按照分系统对大厦进行设计,本大厦分为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垂直主干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下面我们将按照系统结构的层次,分别对各个子系统的设计,进行概述说明如下。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为用户终端部分。主要设备为面板和信息模块。本次选择产品为6类模块,可灵活进行90和45度安装的信息模块和带防尘盖的面板。产品型号为SYSTIMAX6类信息模块MGS400E。SYSTIMAX86型单孔/双孔面板带防尘盖M10CF/M12CF。电话采用RJ11模块。水平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为工作区面板至管理区配线架之间的电缆。水平区采用6类4对UTP线缆敷设。水平区子系统选择SYSTIMAX6类双绞线1071系列,统一敷设至具体信息点。1071系列六类线缆-该系列使用传统的圆型电缆,中心为带状隔离设计,其技术指标均超过CAT6标准7dB余量,它安装简单,占用空间小且快捷及经济。1071以优异的平衡性和串音衰减特性令此布线系统应用更广泛,包括诸如运行于550MHZ上能支持77个有线电视频道。水平语音点采用4芯电话线敷设。垂直主干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为连接管理间和主设备间的光纤和大对数双绞线组成。本次设计数据主干采用了6芯多模、12芯多模2种主干光缆。语音主干采用了3类50对大对数电缆。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区为各楼层弱电配线间,包括连接水平线缆的配线架和连接垂直主干电缆的配线架。本次设计所有水平数据线缆采用24口模块化快接式配线架PM-GS3-24和水平语音和垂直主干线缆统一采用110型交叉连接配线架(SYSTIMAX110DW型无腿配线架)。主干数据光缆统一端接至12/24口19”安装光纤配线架(SYSTIMAX600A2)。以上配线架设计为19”机柜安装方式。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为主电话和网络机房,包括总配线架MDF和程控交换机PBX和网络核心交换机。本次设计语音总配线架主要采用110PB-900型800对墙装式配线架,按照色标配线场方式实施安装,连结三类50对语音主干大对数电缆和来自PBX的用户或中继线缆。大楼主干光缆12/24口19”安装光纤配线架(SYSTIMAX600A2),机柜式安装。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主要为大楼外界进线系统,主要包含电信进线光缆及大对数铜缆。该部分主要有电信完成。2.4设备选型本方案,我们推荐品牌为:SYSTIMAX(前AVAYA),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SYSTIMAX为众多大型医院布线系统首选品牌SYSTIMAX,前身为AVAYA公司和前朗讯科技,是综合布线的发明者和倡导者,具有领导国际潮流的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更新能力,在布线方面享誉世界,具有强大的产品优越性及技术支持后盾,在中国应经成为主流产品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响应能力。AVAYA公司为用户提供二十年产品质量及系统应用保证。因此在众多大型商用大厦布线系统首选品牌。(二)、SYSTIMAX6类GigaSPEEDXL系列产品拥有较高性价比本次系统水平铜缆数据部分采用SYSTIMAX先进的6类GigaSPEEDXL7UTP线缆。主干光缆系统采用SYSTIMAXOptiSeed系列千兆光缆。力求使系统整体达到如下原则要求:SYSTIMAX布线系统,首先具有高速和高宽带的传输能力,应能满足和大厦大量的信息传输的需要,尤其是数据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并且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SYSTIMAX布线系统,具备运行的高度可靠性,对于特别重要的网络部分,要采用冗余备份来保证线路的万无一失。SYSTIMAX布线系统,能适应各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需要。设备变迁时要有高度的灵活性、管理的方便性。SYSTIMAX产品的通用性,满足各种网络产品及通信系统的要求。SYSTIMAX结构化布线系统,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系统的扩充升级容易。(三)、系统质量保证系统测试验收合格,由乙方提出申请并提供申请报告及二十年保证资料,经审核由康普厂家向最终用户颁发康普综合布线系统二十年产品质量及系统应用保证书。3.系统设计3.1设计标准及规范本方案依据国际及国内相关标准进行设计,使用的优先顺序如下:国际标准及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部委标准及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制造商使用的标准及技术规范。主要依据的国内标准及技术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质量验收规范》GB/T50339—200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GBT16-8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邮电部部颁行业标准)YD/T926.1-1997《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主要依据的国际及国外标准及技术规范:《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68A;《商业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商业建筑通信基础结构管理规范》EIA/TIA606;《商业建筑通信接地要求》EIA/TIA607;《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11801《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标准》EIA/TIATSB—67IEC332—1的阻燃要求IEC61000—4—2静电放电条款IEC61000—4—3电磁场条款IEC61000—4—4高频干扰条款IEC60068—2—2振动测试条款IEC60068—2—27打击测试条款招标方提供的主要资料:“和大厦弱电系统”招标文件;“和大厦”工程图纸“和大厦”答疑文件3.2系统组成根据和大厦规划以及布线管路的考虑,同时考虑系统价格及性能等因素。我们将整个和大厦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主干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下面我们将对以上6个子系统设计进行详细描述。3.3系统设计规划在系统选型及配置前需要明确以下几点:(一)、确定布线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和网络体系结构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体系结构基本确定,布线系统的结构才能确定,网络采用什么体系结构,采用何种传输介质都将对布线系统的设计造成影响。同样,综合布线系统星型或树形的拓扑结构也使得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为星型或树型。我们将和大厦的网络结构采用分层星型结构,网络结构分为二级:第一级是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网络中心布置了网络的核心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并预留了对外的通信接口。第二级是各楼弱电间接入交换机,为二级节点。在主中心置光纤主干作为数据传输干线,从网络中心星型辐射到各分中心,并在分配线间端接。二级交换机可以采用汇聚层以太网交换机,它向上与网络中心的主干交换机相连,向下与服务器和其他各楼接入交换机连接。通讯中心与网络中心考虑布置一起,放置语音总配线架。通讯大对数电缆作为语音传输干线,从语音总配线架星型辐射到各楼弱电间,再从各楼弱电间辐射到各信息点,并在各分配线间的语音干线配线架上端接。通过语音跳线实现与水平子系统的连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确定了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二)确定设备间位置、规模:依据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其设备间最好位于整个楼宇的物理中心位置,这样整体网络会比较均衡,并可以合理地减少主干线缆用量。设备间选择原则如下:管理间(即分配线间)最好设置在弱电竖井内或者弱电竖井附设的配线间内。对于选择距离弱电竖井较远的位置作为管理间的情况,必然会增加垂直主干线缆的用量,建议在后期深化设计或具体实施时将管理间选择在弱电竖井旁,可以合理地节省干缆用量。(三)配线箱、配线柜的选择:由于网络设备多为19”标准设备,为了便于维护管理,在各楼层管理间、网络中心、电话机房设备间考虑选择2m,19”立式机柜。网络中心110PB-900对配线场采用墙上型安装。3.4各子系统设计说明3.4.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各工作区的信息组合端口,其中包括光纤墙面插座、六类非屏蔽插座(单、双孔面板、地插)信息点设于墙面、地面。所有电信插座的面板应为86型单孔或双孔。所有的电信插座应配有明显的、可方便互换的、永久的彩色标识,以区分插座用途。电信插座带有永久防尘门,以免在综合布线系统长达十几年的使用期限内因空气和潮湿导致布线系统链路性能的下降。产品应用信息模块类型6类信息模块MGS400E面板类型信息插座面板类型为英制86面板,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单孔及双孔形式,并带有图形、文字标识:语音点采用电话标识,数据点采用电脑标识。所有符合M系列标准的模块均可以安装在该面板上。本方案中铜缆及光缆信息点面板均选择此类面板,只需选配相应的信息模块。跳线铜缆信息点快接式跳线可以采用GS8E6类跳线,AVAYA公司提供从3英尺到50英尺的不同长度,由于工作区信息模块到终端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米,我们建议配置9英尺(3米)长度的工作区跳线。管理区选用7英尺(2米)管理区跳线,数量根据标书要求进行配置。3.4.2水平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一般来说,水平子系统的电缆数为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在需要某些更高带宽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水平子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水平双绞线采用满足国际、国家相关标准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各个工作区子系统采用下敷设金属线槽或金属管走线的方式布线;适应布局调整的灵活性。链路信道等级为六类非屏蔽子系统(数据布线系统)。以上等级链路设计支持10M/100M/1000Mbps等数据通信的应用和所有语音通信系统(模拟、数字、多功能和ISDN语音系统)的应用。水平链路还将确保每个信息插座的通用性(无需限制插座用途是电话还是电脑),使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具有最大灵活性。产品应用水平线缆类型的选择水平线缆数量的统计水平线缆的用量按下式计算:水平线缆平均长度=(max距离+min距离)÷2×1.1+端接容限(铜缆6m,光缆12m)可布线缆数/箱=最大可订购长度(305米)÷水平线缆平均长度线缆箱数=信息点数÷(可布线缆数/箱)位置语音IDF数据IDF数据语音平均线长6类4对UTP4芯电话线长度长度B2FTTB1TDB112126010801080B1F661FTTO2aTD02a525260312033602F808060480048003FTT03TD0316016060960096004FTT04TD041212607207205FTT05TD051771776010620106206FTT06TD061781786010680106807FTT07TD071721726010320103208FTT08TD082052056012300123009FTT09TD09166166609960996010FTT10TD1020520560123001230011FTT11TD11166166609960996012FTT12TD1220520560123001230013FTT13TD13166166609960996014FTT14TD1420520560123001230015FTT15TD151661666099601008016F0217FTT17TD1720520560123001278018FTT18TD1816816860100801008019FTT19TD1920420460122401224020FTT20TD2016816860100801008021FTT21TD2120420460122401224022FTT22TD2216816860100801008023FTT23TD2320420460122401224024FTT24TD2416816860100801008025FTT25TD2520420460122401224026FTT26TD2616816860100801008027FTT27TD2720420460122401224028FTT28TD2816816860100801008029FTT29TD2920420460122401224030FTT30TD3016716760100201002031F0360066032FTT32TD3220020060120001200033FTT33TD3316716760100201002034FTT34TD3420020060120001200035FTT35TD3520020060120001200036FTT36TD3620020060120001200037FTT37TD3720020060120001200038FTT38TD3820020060120001200039FTT39TD3920020060120001200040FTT40TD4020020060120001200041FTT41TD4120020060120001200042FTT42TD4220020060120001200043FTT43TD4320020060120001200044FTT44TD44446036042045F2245A层1机房层0总计7310731643860044016010%余量482460484176箱数158248423.4.3主干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主要由光纤和大对数双绞线及其它电缆组成,经设备弱电竖井垂直铺设,室外走管道井或予埋管线。本设计中设计要点如下:垂直干线子系统,为连接管理间和主设备间的光纤和大对数双绞线组成。本次设计数据主干采用了6芯多模、12芯多模2种主干光缆。语音主干采用了3类50对大对数电缆。产品应用:铜缆主干主要用于语音信号的传输,本系统的铜缆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UTP线缆,可以很好地保证语音信号之间的抗干扰能力,充分保证通话质量,同时为未来的ADSL等宽带通信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AVAYA大对数铜缆有25对、50对、100对等多种型号,我方建议在系统实施时尽可能减少所选铜缆的型号,在便于采购的同时有利于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在本方案中全部采用三类50对UTP线缆1010050AGY。我们建议语音主干考虑一定的冗余。光缆垂直干线(室内数据光纤垂直主干):本方案在大楼各个楼层子配线间采用AVAYA的6/12芯千兆多模光纤作为5200006A/012AMRSL数据垂直主干。采用光缆作为垂直主干,具有高带宽,抗电磁干扰,传输距离长等优点。主干线缆用量统计垂直主干线缆的计算方法:垂直线缆长度(单位:米)=(距MDF层数×层高+电缆井至MDF距离+端接容限)×(每层需要根数)楼层语音主干起点语音主干终点距离语音50对数据主干起点数据主干终点6芯多模12芯多模根数总长根数总长根数总长电信机房B1FTTB120120计算机房4FTDB112000电信机房B1FTTO2a603180计算机房4FTD02a00160电信机房B1FTT03354140计算机房4FTD0300135电信机房B1FTT0440140计算机房4FTD0414000电信机房B1FTT05454180计算机房4FTD0500145电信机房B1FTT06504200计算机房4FTD0600150电信机房B1FTT07554220计算机房4FTD0700155电信机房B1FTT08605300计算机房4FTD0800160电信机房B1FTT09654260计算机房4FTD0900165电信机房B1FTT10705350计算机房4FTD1000170电信机房B1FTT11754300计算机房4FTD1100175电信机房B1FTT12805400计算机房4FTD1200180电信机房B1FTT13854340计算机房4FTD1300185电信机房B1FTT14905450计算机房4FTD1400190电信机房B1FTT15954380计算机房4FTD1500195电信机房B1FTT171005500计算机房4FTD17001100电信机房B1FTT181054420计算机房4FTD18001105电信机房B1FTT191105550计算机房4FTD19001110电信机房B1FTT201154460计算机房4FTD20001115电信机房B1FTT211205600计算机房4FTD21001120电信机房B1FTT221254500计算机房4FTD22001125电信机房B1FTT231305650计算机房4FTD23001130电信机房B1FTT241354540计算机房4FTD24001135电信机房B1FTT251405700计算机房4FTD25001140电信机房B1FTT261454580计算机房4FTD26001145电信机房B1FTT271505750计算机房4FTD27001150电信机房B1FTT281554620计算机房4FTD28001155电信机房B1FTT291605800计算机房4FTD29001160电信机房B1FTT301654660计算机房4FTD30001165电信机房B1FTT321755875计算机房4FTD32001175电信机房B1FTT331804720计算机房4FTD33001180电信机房B1FTT341855925计算机房4FTD34001185电信机房B1FTT351905950计算机房4FTD35001190电信机房B1FTT361955975计算机房4FTD36001195电信机房B1FTT3720051000计算机房4FTD37001200电信机房B1FTT3820551025计算机房4FTD38001205电信机房B1FTT3921051050计算机房4FTD39001210电信机房B1FTT4021551075计算机房4FTD40001215电信机房B1FTT4122051100计算机房4FTD41001220电信机房B1FTT4222551125计算机房4FTD42001225电信机房B1FTT4323051150计算机房4FTD43001230电信机房B1FTT442351235计算机房4FTD44123500合计154018024295329539515010%余量267253255665箱数88取整400取整57003.4.4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主要要点如下:依据现行建筑物布局以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要求,考虑本次工程各单体建筑的面积较大,建筑物每层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弱电配线间,一般情况下每个配线间都放置机柜,数据与语音分区跨接,并保证调整灵活性。配线间19”机柜安装;采用24/48口模块化六类非屏蔽配线架来端接水平线缆;采用110型配线架端接语音水平、主干电缆。产品应用:铜缆数据水平配线架数据信息点水平铜缆按全机柜式快接式配线架配置,每个信息点配置一个信息口,采用全机柜式6类48/24口快接式配线架PM-GS3-48/24,这种配线架为模块化设计,翻转安装方法,前面施工,对于安装空间狭小的地方特别适合,另外它本身带有过线槽,节省安装空间及费用。各IDF按数据及语音信息点除以48得出。铜缆水聘/干缆配线架用于端接语音及数据水平铜缆以及语音主干铜缆。本次设计建议主干端语音配线架采用110型卡接式配线架并机柜式安装,它具有结构紧凑、经济实用、高可靠及高密度性等优点,产品型号为110DW-100FT。光缆配线架光纤配线架:数据信息点主干端由于采用光纤系统,每个管理间(IDF)分别由设备间(MDF)引入多条室内6/12芯多模光纤,由于本方案建议采用ST光纤连接方式,故建议采用12/24口机柜式600A2光纤配线架,配12/24口光纤连接面盘及ST耦合器,端口数量以图纸为准。光纤的端接有两种方式:磨接、熔接。熔接是用放电的方法将两根光纤的连接点熔化并连接在一起。一般用在长途接续、永久或半永久固定连接。其主要特点是连接衰减在所有的连接方法中最低,典型值为0.01~0.3dB/点。但连接时,需要专用设备(熔接机)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且连接点也需要专用容器保护起来。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需要端接的光纤点数量较多的情况。磨接是利用各种光纤连接器件,将纤芯与接头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灵活、简单、方便、可靠,是综合布线中常用的连接方式。其典型衰减为0.3dB/接头。本方案建议采用熔接的方式,配置了用于熔接的ST-ST多模光纤跳线,作尾纤之用。数量的配置以每根6芯光缆配置3根光跳线为标准。配线架的安装方式以上配线架均安装于19英寸标准机柜中,由上至下的安装顺序为:(网络设备)、光配线架、数据配线架、语音水平配线架、语音主干配线架。配线架端接需要AVAYA专用工具,我们为用户提供了4套工具,包括:铜缆打线工具8762DKit(手柄+刀具)压紧工具788H1(手柄+刀具)管理间跳线数据跳线:6类GS8E-7光纤跳线:主要配置千兆多模ST-SC跳线。机柜的选型及数量的确定因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间常设于弱电竖井内,环境较差,安全性较低,所以管理间内一般采用机柜的方式进行管理。本系统一律采用42U机柜,19英寸标准机柜,材料选用金属喷塑,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端接位置,可将网络设备同放置其中。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等优点。由于管理间内要安装网络设备,因此管理间需进行必要的装修或设置在同等条件的办公室内,并配备照明设备以便于设备维护,同时为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管理间内应配备三组独立供电的220V电源插座,每管理间功率不小于400W。机柜的固定方式管理间内机柜可直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但与四周墙面要留有一定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0厘米)。3.4.5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PBX,网络设备和监控设备等与主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等。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布线系统。和大厦的语音总设备间在地下1层,网络机房在4层,数据配线架采用机柜安装方式,语音配架采用机柜型安装方式。主设备间的机柜应固定在架空地板的安装支架上。设备间配置位置室内50对室内6芯多模室内12芯多模110PB配线架900对24ST600A2电信机房B1F1805计算机房4F3392121小备安装方式确定主设备间管理设备全部采用机柜安装,机柜为2米,19英寸标准,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及风扇,可将设备间网络设备一同放置其中。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等优点。设备间跳线种类的确定语音跳线:由连接语音干线的110型配线架跳接至程控交换机附带的铜缆配线架,由于该部分跳线不需要经常改动,故采用CCW-F型简易跳线接,卡接式安装,具有经济实用的优点。设备间环境要求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适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设备间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要求:设备间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对外网络接口室温应保持在10~30℃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20%~80%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防尘措施设备间应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设备,面积最低不应小于10平方米使用防火门,门宽至少为高2.1m×宽0.9m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ux地板载重量不小于500kg/每平方米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3.4.6建筑群子系统本子系统设计主要电信完成。3.4.7布线系统的安全性电气防护综合布线的标准规定:当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大于3V/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电磁干扰一般来自于电磁场或电力场,这些干扰源会影响数据的传输。为了减弱干扰的影响,最佳的解决办法是将电缆远离干扰源。应符合下表:在和大厦综合布线设计中,我们采用了非屏蔽线缆穿钢管保护,可以有效的抑制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接地大楼自装备了金属部件时起,就应当加以保护防止所有的干扰,为防止干扰可能对系统产生的破坏,我们建议大楼内用网格形结构做成等电位金属接地体,目的是减少布线和金属导体之间产生的回路面积,并保证所有设备共同的参考等电位。针对布线系统,我们还将采取以下保护手段:布线系统涉及的金属部件可靠接地:由于我们采用了非屏蔽布线系统,涉及到的金属部件为金属线槽、钢管以及配线间的金属机柜。金属线槽、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两端有良好的接地;配线柜内的有源设备外壳应与布线机柜绝缘,并用单独的导线引至接地汇流排。接地方式宜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在进入大楼的导线上进行过压保护:由大楼外部接入的铜缆应加装过压保护装置,铠装光缆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由于该项目布线系统不涉及建筑群系统,故铜缆的过压保护装置应由电信方提供。4.布线管线系统说明在本方案中,将对综合布线系统所配套的桥架和管道提出技术要求,供参考。4.1综合考虑根据大楼平面图,综合布线系统所配套的桥架和管道将按以下考虑布局:垂直桥架的作用是提供弱电竖井内垂直干线的通道。这部分在每层楼的各配线机柜旁,通过桥架将光缆和电话用电缆引出,进入弱电管道间的配线机柜内。电缆井的位置应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垂直线缆通过垂直桥架贯通整个大楼;水平线缆通过各层走廊上方吊顶内的水平桥架进入各个房间。在房间内,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金属线槽(吊顶内)和薄壁金属电线管;各配线机房内,将铺设高架地板,并在高架地板下安装金属线槽,将水平桥架、垂直桥架和配线机柜(包括电话主配线架)连接起来。4.2信息插座及底盒在各信息插座处应在墙内预埋国标86型铁盒,各铁盒与墙内管路应连接良好,不能断接;信息插座距离强电插座应该大于20cm。标准信息座均为墙面暗装(特殊应用环境可考虑吊顶内、地面或明装方式)底边距地30厘米。为使用方便,要求每组信息座附近应配备220V电源插座,以便为数据设备供电,建议安装位置距信息座不小于10厘米。4.3水平管线水平管线是大楼内信息系统的血管。根据图纸,水平电缆(包括光纤)从每层配线间引出后,先沿走廊吊顶内的主电缆桥架敷设至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各房间吊顶内的分路桥架和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电缆引到墙上暗装的信息插座内。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管线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由于内装潢与弱电管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需要获得安装公司的大力支持,例如隔断内是否有横档、弱电管线与强电管线的交叉、在剪力墙上不能动大手术、在玻璃隔断上不能穿线、部分柱子要剔槽或外包装、某些垂直桥架要安装假柱子等等,因此有关管线的实际走向有待于与内装潢工程的承包商商谈后,再提供准确的管线方案。吊顶吊顶水平线槽(内穿水平线)信息插座(包括面板、模块和铁盒)每个插孔功能可任意调整由电话、计算机引出的RJ45接头办公间隔段4.4垂直管线及桥架垂直桥架安装在弱电竖井内,自下而是,贯通整个大楼。桥架应固定在墙面上,要求桥架为全密封结构,可通过锁扣开启盖子,桥架之间通过配套的连接片和螺栓连接;桥架底面要求冲穿线环,提供可以固定线缆的支架,以免线缆因重力损伤。根据布线标准,要求每隔600mm高度冲一排(每排均布4个穿线环)。要求没有毛刺;垂直桥架要与各层的水平桥架连接,并且要与各楼层配线间高架地板下的桥架连接;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穿线工艺,要求桥架的内截面尺寸应大于所穿线缆截面积之和的3倍;桥架转弯处应采用弧线形弯头或折线型弯头,以免发生线桥架连接处要求通过接地线彼此连接;桥架施工时间应在内装潢期间,与强电工程同步进行;桥架施工完毕后,应交综合布线施工方检查。4.5对管线的要求金属桥架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并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紧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并为今后维护和扩充提供方便;桥架材料均为冷轧合金板,表面镀锌;管线施工单位要求能够根据国家标准,确保电缆铺设的可能性,清除管内毛刺和垃圾,并在管内留有穿线所需的引导钢丝;为了确保穿线顺利,在电线管排放中,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规范在管线分支、连接、转弯处设过线盒;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要求,每根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为其电缆外径的8-10倍。因此,吊顶内桥架在转弯或分路处均应设置45。转角(对于100×150的桥架,其45度转角边长为100mm;对于150×300的桥架,其45度转角边长为150mm);在管线转弯处不能拐死角,转弯半径>10cm;水平线槽和竖井梯架连接处,及水平线槽和管线各连接处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附件,不能断接,以保证线路路由的弯曲自如以及线路的安全;若管线长度不够,需加套管时,应加外套,不能加内套;在个别地方不能通过铁管时,可用金属软管连接,软管内径不能小于铁管内径;所有桥架在线缆安装完毕后,全部要求使用锁扣封闭,以防鼠害;为确保线路安全,应使桥架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桥架、金属软管均需整体连接,并在本楼层内接地(强电保护地)。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6平方毫米;所有薄壁金属电线管均用导线焊接,并与桥架连接;为防止电磁干扰,信息线缆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走向之间距离不能小于如下距离:。<2KVA127mm2-5KVA305mm>5KVA610mm5.布线系统配置清单请见表格。6综合布线系统测试6.1测试标准6.1.1基本标准依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商业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用户建筑综合布线》ISO/IEC118016.1.2标准更新1995.101995.10TIA/EIA-568-A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5类)2001.3TIA/EIA-568-B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超5类)2002.6TIA/EIA-568-B.2-1568-B的补充附录(6类)综上,6类布线测试标准依据TIA/EIA-568-B.2-1568-B的补充附录(6类)标准要求执行,目前我国6类相关标准还未颁布;6.2被测线路的定义6.2.1六类双绞线链路目前,6类铜缆UTP测试基本按照永久链路方式测试,如下图所示:链路定义:链路定义:“基本链路”链路端点LinkEndPATCHPANEL配线架水平电缆HORIZONTALCABLE信息出口测试仪连接电缆PATCHCORD每端一个连接点测试仪连接电缆小于2米链路端点LinkEnd测试仪连接电缆PATCHCORD90米工作区配线间链路定义:链路定义:“永久链路”链路端点LinkEnd水平电缆HORIZONTALCABLE信息出口测试仪连接电缆PATCHCORD链路端点LinkEnd测试仪连接电缆PATCHCORD测试结果不包括测试仪连接电缆永久链路(≤90米)PATCHPANEL配线架工作区配线间6.2.2光纤连接链路6.3测试项目及参数6.3.1六类TIA/EIA-568-B.2-1性能指标要求与Cat.5/5e布线拓扑结构相同,带宽能达到200MHz是5类带宽的两倍(PSACR>0@200MHz),参数要求测量到250MHz采用与Cat.5/5e一样的8针模块界面,RJ-45插座6.3.2六类测试参数与超5类测试参数的差别Cat.5要求测试的参数接线图长度衰减(Attenuation)/插入损耗(InsertionLoss)近端串扰(NEXT)Cat.5e和Cat.6增加的测试参数功率和近端串扰(PSNEXT)等电平远端串扰(ELFEXT)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PSELFEXT)回波损耗(ReturnLoss)传播延时(PropergationDelay)延时偏差(DelaySkew)6.3.3接线图和长度每一条电缆的四对八根线芯的接线图可以表示是否与远端导通反向线对交错线对分岔线对其他各种接线错误对铜缆长度进行的测量显示四对线缆的长度6.3.4衰减/插入损耗电信号强度会随着电缆长度而逐渐减弱以负的分贝数(dB)来表示6.3.5近端串扰(NEXT)当电流在一条导线中流通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干扰相邻导线上的信号。近端串扰是指在与发送端处于同一边的接收端处所感应到的从发送线对感应过来的串扰信号。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