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发展方向第一页,共41页。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第二页,共41页。内容一第三页,共41页。内容二第四页,共41页。内容三第五页,共41页。二、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方法第六页,共41页。
临床是医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入应用阶段的主要领域。临床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七页,共41页。一、病证结合(一)诊断上的病证结合
1.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
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且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的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
第八页,共41页。
2.病证结合的分型(分期)诊断
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型或分期辨治。例如某患者诊断为阑尾炎,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辨证。第九页,共41页。3.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在运用中医传统的根据证候的宏观辨证基础上,同时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各“证”内在的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状态和微生物检测等方法辨明“证”的内在微观变化的特征,为辨证诊断提供定性定量的微观指标。
第十页,共41页。4.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现代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第十一页,共41页。5.辨西医之病,融中医之论
对某些现代医学的疾病,同样可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重新认识其基本病因病机,并针对这些病因病机遣方用药。
第十二页,共41页。(二)病证结合灵活施治(1)若西医病因明确,中医辨证亦清楚——则辨证论治与病因治疗并举。(2)若中医辨证清楚,西医病因未明或无特效疗法——则辨证论治为主+对症治疗。(3)若病因病理明确,目前辨证不典型——则以病因治疗为主+经验方或协定方。(4)若病情好转,病因未除,一时无证可辨——则继续病因治疗+康复经验方理调。(5)若有针对西医病症且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实有效的专药专方——则在辨证论治同时,可直接辨西医之病,专药专方治疗。
第十三页,共41页。(三)病证舍从
西医治病与中医治证各有其“理”,各有所据。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相济为用。若两者在治疗理论上发生矛盾,医理有悖时,则只能依据临证当时的具体情况,舍弃次要方面,而依从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称为病证舍从。
第十四页,共41页。1.舍病从证
如肝硬化胃底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与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积聚,按西医病的一般原则是不主张使用泻下方法消除陈血的。因为按西医理论,泻法增加胃肠蠕动,可能导致新的出血。但中医辨证认为呕血为胃火上逆迫血妄行,黑便是瘀血内留,瘀血不除,胃热不减,出血难止。据此认为应舍病从证,急宜逐瘀止血,选用生大黄为主的止血不留瘀为方药,不仅可以排除肠内积血,使隐血试验转阴,而且可迅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第十五页,共41页。2.舍证从病
如免疫性抗体增高的孕妇在分娩后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按中医辨证理论,活血化瘀药可以堕胎,故孕期严格禁忌使用活血化瘀药。但中药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物能抑制免疫性抗体,据此则舍弃中医辨证理论,依从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的治疗原理,自孕期4个月开始,持续服用益母草、当归、川芎、广木香等活血化瘀药物直至分娩,使孕妇体内免疫抗体下降,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第十六页,共41页。二、分阶段结合
针对疾病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抓住各阶段病证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中、西医方法在不同阶段治疗上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西医药配合的疗效优势,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彼此有机结合,以祈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分阶段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诊疗思路,虽并无特定的模式,但这一思路具有普遍适用的重要意义第十七页,共41页。例:肝硬化(肝癥)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肝功能代偿阶段——侧重中药益气活血调治+西医一般治疗肝功能失代偿阶段——中西医积极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抗腹水治疗晚期顽固腹水——腹穿放液+白蛋白输注+中药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严重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以西医方法为主抢救+中药急救方应用险候缓解后——中西医方法继续调治第十八页,共41页。三、中西医融贯结合
所谓“融贯结合”就是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中、西医方法彼此借鉴,两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从其概念可知,这是一种建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结合,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示中西医结合由初步、局部的结合,逐步积累向较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上的融贯结合有3种不同的形式。
第十九页,共41页。
(一)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
针对某些临床问题西医方法的薄弱环节或不足,扬弃其中某些西医的原则方法,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使疗效显著提高。第二十页,共41页。(二)中西医理论互用共同指导结合
针对中、西医理论方法临床运用时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各自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方法互用,优势互补;或从不同角度配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第二十一页,共41页。(三)把中医现代研究或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直接运用于临床
通过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在认识到传统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主要药物和作用机制之后,即可使中医方药新用、新药专用或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发挥中药最大的疗效,达到中西合璧提高疗效的目的。
第二十二页,共41页。四、综合诊治法
根据临证实际需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针药并用,内外兼施,综合治疗某些顽、难、重之病症。
第二十三页,共41页。五、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
在中医临证过程中,继承并非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继承而在中医理论框架内驻足不前。尤其是在中西医都在发展,彼此临床视野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要有突破传统、逼近真理的临床创新思维。第二十四页,共41页。
1.中医辨病应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方法,延长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2.对以西医诊断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3.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应在保持中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医之长。第二十五页,共41页。三、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第二十六页,共41页。病证结合,中西结合优势病种治疗方案的规范1方剂配伍科学内涵、组分中药的标准化研究2依转化医学,促基础研究与临床有机结合3循实证研究方法,兴中医的客观化、标准化4主要内容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拓展5第二十七页,共41页。1.病证结合,中西结合优势病种治疗方案的规范
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是中西医两种医疗模式下的概念,将二者结合起来不仅是中西医的交融,更重要的是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切入点。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三届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上,陈可冀院士等与会专家提出“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选择好病证结合的切入点(优势病种),借助于高科技、多学科参与,用科学方法实现病证结合,建立相关病证的科学标准和规范化方案”。
个人认为所谓病证结合,就是将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模式。实际上,在我国第二十八页,共41页。古代,就已经开了病证结合的先河。如《黄帝内经》就有疟论、咳论、痹论、痿论等的论述,东晋的《肘后备急方》则完全是辨病的。所以说中医古典的辨病很多还是很科学的。那么,简单地将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结合就是科学的病证结合吗?其实不然。中医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坚持辨证论治,达到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这样实现了病人的个体化治疗,但是要清楚,医生也是一个个体,同样诊断一个病,每位医生所辨的证不一定相同,开的方剂
第二十九页,共41页。也不一样,这样将导致同病同证不同方。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证型设计出亚组,针对目标根据组证来进行监测,也可以根据终点指标、症状、状态、整体生活质量分组评价结局。所以,病证结合实现的基础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第三十页,共41页。2.方剂配伍科学内涵、组分中药的标准化研究
近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2012年项目立项结果公布,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任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中医药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申报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获批立项,专项资助经费3000万元。该项目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同时整合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6家院校和科研单第三十一页,共41页。位的研究力量,充分发挥科研合作优势、协同创新。当前。应当重视对中医药重大理论科学内涵的现代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选择药效物质作用机理相对清楚的临床有效方剂,以药物间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围绕方剂配伍的体内过程、药效物质间相互作用、多靶点多途径药理毒理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探索组分配伍优化设计方法学及应用规律、组分配伍减毒增效机制、组分配伍体内药代动力学、组分配伍多靶点相互作用、组分配伍网络调控机制和组分配伍方药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初步揭示多组分体内过程及药代第三十二页,共41页。属性特征,探讨组分配伍网络调控机制,初步阐述“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方剂配伍规律的科学内涵,为完善组分配伍创制现代中药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为制订组分中药注册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积极推动国家现代中药创制。
“方剂组分活性跟踪与配伍方法的建立与实践”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973项目)“著名古方生脉散基础研究成果”
第三十三页,共41页。3.依转化医学,促基础研究与临床有机结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从患者出发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强调的是患者的早期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评估。在现代的医疗中,我们看到研究进程向一个更加开放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以及对于从研究出发的医学临床实践的包容。传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被一系列的障碍分隔,这些障碍就像“篱笆墙”。新药的研发隔离于临床在实验室中进行,而当需要进行安全测试和临床试验时才不可避免地第三十四页,共41页。
被“扔过篱笆”。许多制药公司正在建立转化医学团队,来增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沟通。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转换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因此转换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组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强调多学科组成课题攻关小组,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
第三十五页,共41页。4.循实证研究方法,兴中医的客观化、标准化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进入临床,必须严格规范。不仅要有可测、可行、有效的客观标准,而且要便于评价、判断,对病人、医生双方负责,并维持正常医疗质量管理秩序。研究、贯彻执行我国医学范畴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利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有关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也逐渐引起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组织中医、中西结合第三十六页,共41页。以及有关管理方面人员,制定了《经穴部位标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63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警察学院《石油钻采机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新媒体运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试题全真模拟密押卷(一)含解析
-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数据原理与应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工程力学(含材料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眼耳鼻喉口腔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师范大学《风险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海关学院《Flash动画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5 A party (1) 课件 牛津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
- 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 运用PDCA血透室导管感染率
- 安徽省身份证号码前6位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ppt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版)课件
- 水利系统职称考试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1067题)
- 全国城市一览表-excel
- 绿色施工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
- 疯狂动物城台词(配音片段)
-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Excel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