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低时.布朗运动越明显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答案】B2、关于苦楝皮的使用注意,叙述错误的是A.孕妇慎服B.气虚下陷者不宜服C.肝病患者慎服D.脾胃虚寒者慎服E.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答案】B3、马钱子的内服常用量是A.0.3~0.6gB.0.9~0.12gC.0.2~0.35gD.4~5gE.2.5~3g【答案】A4、芫花的功效A.泻水逐引B.杀虫灭虱C.清热化痰D.利气宽胸E.润肠通便【答案】A5、某女,39岁,因肝胆湿热而导致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医师处以耳聋丸,因其能A.散结消肿,化瘀止痛B.化痰,软坚,散结C.清肝泻火,利湿通窍D.软坚散结,活血消痈,清热解毒E.活血化瘀,燥湿清热【答案】C6、天麻的功效A.祛风通络B.清热平肝C.燥湿化痰D.回阳救逆E.活血化瘀【答案】A7、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答案】B8、独活寄生丸适用于A.风寒湿痹B.下肢丹毒C.风湿热痹D.下肢麻木E.闪腰岔气【答案】A9、某男,33岁。患遗精、滑精、阳痿不育2年,近日小便白浊、遗尿、尿频。证属肾阳亏虚,治当固精缩尿、补肾助阳,宜选用的药物是A.海螵蛸B.诃子C.莲子肉D.桑螵蛸E.金樱子【答案】D10、补血滋阴的药是A.阿胶B.白芍C.何首乌D.龙眼E.紫河车【答案】A11、患者,男,43岁,近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中医诊为肾阴亏损,处方六味地黄丸。A.人参归脾丸B.左归丸C.右归丸D.大补阴丸E.玉泉丸【答案】A12、苎麻根除了活血止血外,还有A.止痢B.利尿C.生津D.止咳E.敛疮【答案】B13、补血滋阴的药是A.阿胶B.白芍C.何首乌D.龙眼E.紫河车【答案】A14、牛蒡子除宣肺利咽外,还能A.平肝明目B.解毒透疹C.清肺润燥D.疏肝E.息风止痉【答案】B15、患者,女,16岁。外感春温,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痰黄,头痛,口渴,舌红苔黄。证属风温肺热、卫气同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A.葛根芩连丸B.荆防颗粒C.双清口服液D.连花清瘟胶囊E.九味羌活口服液【答案】C16、白附子的功效A.祛风通络B.清热平肝C.燥湿化痰D.回阳救逆E.活血化瘀【答案】C17、患者,女,58岁。患风湿痹痛25年,遇寒明显加重,关节冷痛,痛重,宜选用的药物是A.秦艽B.川乌C.木瓜D.防己E.络石藤【答案】B18、芫花的功效A.泻水逐引B.杀虫灭虱C.清热化痰D.利气宽胸E.润肠通便【答案】A19、健脾消食丸不适用于A.湿热泄泻者B.脾胃虚弱无积滞者C.消化不良者D.食欲不振者E.腹胀便溏者【答案】B20、患者,男,59岁。初诊,患者有慢性胃炎史。来诊时证见胃脘痞闷、胀痛不适,伴嗳气、恶心、饮食不香,治用中药:焦白术,茯苓,陈皮,制半夏,木香,椒壳,焦檀曲,生甘草。每日1剂,煎服;服药3剂后,胃脘胀痛感轻,但恶心未除,饮食不思,口淡而黏,乃于原方中加砂仁3g(后下),继服。药进2剂,患者腹部及外生殖器出现大小不等的团块样、淡红色皮疹,奇痒不堪。经西药抗过敏治疗2天,皮疹消退,诸症恢复正常。2月后,患者因胃病复发再次来诊,治予前方加太子参,砂仁仍用3g(后下)。药进1剂,腹部及外生殖器又出现团块样皮疹,奇痒难忍。亦经西药抗过敏治疗3天而疹退痒消。后按上方去砂仁继服,再未出现上述皮肤过敏反应。A.辛香温燥,故阴虚火旺者忌服B.芳香、辛散,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服C.辛香温燥,故火升作呕者忌服D.辛香温燥,故阴虚火旺者慎服E.芳香温散,有伤阴助火之虞,故阴虚火旺者忌服【答案】D2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评价建议中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使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以下最能反映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状况的是()。A.行为观察B.实验操作C.课题研究D.成长记录【答案】D22、下列哪项不是虎杖的功效A.化痰止咳B.泻下通便C.清心除烦D.清热解毒E.利湿退黄【答案】C23、八珍益母丸的功能是A.滋阴清热,除烦安神B.益气养血,活血调经C.滋阴补血,调经疏郁D.补气养血,调经止带E.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答案】B24、能润肠通便的药是A.肉苁蓉B.淫羊藿C.骨碎补D.补骨脂E.绞股蓝【答案】A25、龟鹿二仙膏中龟甲的配伍意义是A.益阴补阳,缩尿B.养血补肝,明目C.滋阴补肾,养血D.补肾助阳,固精E.温阳健脾,止泻【答案】C26、能透疹止痒止血,为解表散风通用药的是A.荆芥B.西河柳C.紫苏D.防风E.蝉蜕【答案】A27、关于玉屏风胶囊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由黄芪、防风、白术组成B.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能C.宜用于阴虚盗汗证D.主治表虚自汗、恶风等症E.热病汗出者慎用【答案】C28、五子衍宗丸的功能A.滋肾补阴B.滋阴降火C.补肾益精D.补养气血E.滋肾养肝【答案】C29、钩藤的功效A.祛风通络B.清热平肝C.燥湿化痰D.回阳救逆E.活血化瘀【答案】B30、百部的功效A.泻水逐引B.杀虫灭虱C.清热化痰D.利气宽胸E.润肠通便【答案】B31、能温脾止泻的药是A.肉苁蓉B.淫羊藿C.骨碎补D.补骨脂E.绞股蓝【答案】D32、某女,49岁。月经周期紊乱1年,几天前因情志抑郁,遂致失眠、心烦、焦虑、健忘。证属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A.解郁安神颗粒B.逍遥颗粒C.朱砂安神丸D.枣仁安神液E.养血安神丸【答案】A33、马勃的功效是A.利咽凉血B.利咽化痰C.利咽通便D.利咽止血E.利咽疏肝【答案】D34、百部的功效A.泻水逐引B.杀虫灭虱C.清热化痰D.利气宽胸E.润肠通便【答案】B35、关于苦楝皮的使用注意,叙述错误的是A.孕妇慎服B.气虚下陷者不宜服C.肝病患者慎服D.脾胃虚寒者慎服E.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答案】B36、既能疏肝健脾,又能养血调经的中成药是A.逍遥丸B.小柴胡颗粒C.左金丸D.加味左金丸E.加味逍遥丸【答案】A37、健脾消食丸不适用于A.湿热泄泻者B.脾胃虚弱无积滞者C.消化不良者D.食欲不振者E.腹胀便溏者【答案】B38、关于二陈丸的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A.痰湿内停者不宜用B.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C.肺阴虚所致的燥咳忌用D.肺阴虚所致的咯血忌用E.不宜长期服用【答案】A39、某男,65岁。平素胸腹闷痛、胃寒呕吐,近日又见虚喘。证属下元虚冷、肾不纳气,治当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宜选用的药物是A.香附B.薤白C.沉香D.木香E.青皮【答案】C40、一质点在Oxy坐标系中的运动学方程是x=Rcoswt,y=Rsinwt,其中R、w均为常量,该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A.|Rwsinwt|B.|Rwcoswt|C.RwD.Rw2【答案】C41、某女,45岁,症见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证属肝郁血虚、肝脾不和,宜首选的中成药是A.小柴胡颗粒B.越鞠丸C.加味逍遥丸D.柴胡舒肝丸E.木香顺气丸【答案】C42、能润肠通便的药是A.肉苁蓉B.淫羊藿C.骨碎补D.补骨脂E.绞股蓝【答案】A43、能温肾纳气的是A.枳实B.柿蒂C.沉香D.乌药E.香橼【答案】C44、白附子的功效A.祛风通络B.清热平肝C.燥湿化痰D.回阳救逆E.活血化瘀【答案】C45、牛蒡子除宣肺利咽外,还能A.平肝明目B.解毒透疹C.清肺润燥D.疏肝E.息风止痉【答案】B46、一质点在Oxy坐标系中的运动学方程是x=Rcoswt,y=Rsinwt,其中R、w均为常量,该质点运动的速度大小为A.|Rwsinwt|B.|Rwcoswt|C.RwD.Rw2【答案】C47、患者,女,58岁。患风湿痹痛25年,遇寒明显加重,关节冷痛,痛重,宜选用的药物是A.秦艽B.川乌C.木瓜D.防己E.络石藤【答案】B48、患者,男,43岁,近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中医诊为肾阴亏损,处方六味地黄丸。A.十全大补丸B.人参养荣丸C.杞菊地黄丸D.八珍颗粒E.人参归脾丸【答案】C49、七宝美髯丸主治肝肾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遗精早泄、头眩耳鸣、腰酸背痛,其组方中的君药是A.黄芪B.制何首乌C.枸杞子D.当归E.茯苓【答案】B50、患者,男,41岁。症见头晕耳鸣,咳嗽吐衄,痰多黄稠,咽膈不利,口渴心烦。证属肝火犯肺,宜选用的中成药是A.龙胆泻肝丸B.黛蛤散C.芩连片D.清热解毒口服液E.板蓝根颗粒【答案】B大题(共10题)一、下面是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教学片段。教师: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改变内能的方法。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钢丝拿出来。现在请大家想办法让手中的钢丝内能增加。(学生边想边试,一边实验,一边讨论)教师:大家把自己想的办法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学生甲:可以折、敲打。学生乙:进行摩擦、火烤。学生丁:可以晒,用开水烫,用钢锯锯。(老师把学生想的办法简要写在黑板上,书写时故意把“摩擦…‘折…‘敲打”等写在一起,把“烤”“烫”等写在一起。)教师:刚才同学们想到很多办法,把这些方法比较一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带着这个问题大家阅读一下课本内容。(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巡视。)学生:可以分为做功和热传递两类,其中“摩擦”“折”“敲打”等属于做功,“烤”“烫”等属于热传递。教师:很好,这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问题:【答案】(1)此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开始先提出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践,可以想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课堂气氛的热烈。但是在学生汇报各种方法时,教师故意把分好的两类写在一起,这样会给学生强烈的提示作用.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能力的培养就流于形式,而且让学生看完课本再归纳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学生汇报各种方法时,应该按照学生汇报的顺序写,并且让学生根据这个结果自行比较与归纳.然后再让学生去看课本中相应的内容,与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作比较,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也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其他改变内能的例子,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真正掌握该方面的知识。二、初二某位学生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等进行了推导,得出R=U/I,他认为这两种表达式具有相似之处,并根据欧姆定律的表述方式对R=U/I进行了描述: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问题:(1)请指出该生的描述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10分)(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电阻的定义式。(10分)【答案】(1)该生的描述是错误的,作为一些物理公式在数学意义上成立,但在物理意义上是不一定成立的。公式R=U/I是电阻的定义式,其电阻R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决定的,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是无关的,电压U与电流,的比值是一恒量。(2)设计思想:该生对于电阻与电压和电流到底有无关系心存疑惑,所以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使学生对电阻的定义式有一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教学片段:老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方法验证了欧姆定律?对欧姆定律如何进行描述呢?学生1:是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验证的。学生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可表示为I=U/R。老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我们进行变形推出R=U/I,对于这个公式,大家思考一下,是否可以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呢?为什么?学生3:我认为可以,推导式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有相同之处。从数学的角度来说两个公式的性质是一样的。学生4:我认为不可以,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决定的。。学生5: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是否有关,我感到不好确定。老师: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到底哪个观点正确,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加以论证呢?学生6: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老师:对,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请同学们进行一下实验设计。三、下面是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教学片段。教师: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改变内能的方法。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钢丝拿出来。现在请大家想办法让手中的钢丝内能增加。(学生边想边试,一边实验,一边讨论)教师:大家把自己想的办法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学生甲:可以折、敲打。学生乙:进行摩擦、火烤。学生丁:可以晒,用开水烫,用钢锯锯。(老师把学生想的办法简要写在黑板上,书写时故意把“摩擦…‘折…‘敲打”等写在一起,把“烤”“烫”等写在一起。)教师:刚才同学们想到很多办法,把这些方法比较一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带着这个问题大家阅读一下课本内容。(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巡视。)学生:可以分为做功和热传递两类,其中“摩擦”“折”“敲打”等属于做功,“烤”“烫”等属于热传递。教师:很好,这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问题:【答案】(1)此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开始先提出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践,可以想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课堂气氛的热烈。但是在学生汇报各种方法时,教师故意把分好的两类写在一起,这样会给学生强烈的提示作用.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能力的培养就流于形式,而且让学生看完课本再归纳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学生汇报各种方法时,应该按照学生汇报的顺序写,并且让学生根据这个结果自行比较与归纳.然后再让学生去看课本中相应的内容,与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作比较,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也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其他改变内能的例子,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真正掌握该方面的知识。四、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教师:前面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就发生了困难,如爆炸类物体、碰撞等,这类运动有什么特征学生:运动非常剧烈。教师:不是说的这个方面,我指的是它们运动的时间非常短,运动情况不明确。学生:哦,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教师:物理学家就给我们引入了动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一下,动量是怎么定义的学生: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教师: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体的作用效果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起决定的。那么动量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吗学生:一致。问题:(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2)针对上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让学生掌握动量的概念。【答案】(1)该教师的教学不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原则,教师在教授新课时没有很好的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导入上没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2)师:我问同学们两个问题,如果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你会躲开吗生:不会。师:那从同样高的地方掉下一个铅球呢生:当然会躲。师:为什么生:因为铅球太重了。师:那如果我直接递给你一个铅球,你会躲吗生:不会。师:为什么生:因为速度不一样。师:可见物体由于运动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它们的值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物理学上把反映物体运动效果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的量,叫动量。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概念。即p=mυ。那么动量是矢量还是标量生:矢量。因为速度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师:对,动量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五、下面是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片段.教师:同学们在鼓掌时右手用力拍打左手,左手掌是否有感觉,右手掌是否也有感觉?学生:是,都感觉到疼。教师:是这样的,在这里两手间相互存在的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那么大家看一下课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甲: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学生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很相似。教师:这两者说的不是一回事,甲同学所说的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大家一定要记住并会解释一些现象。学生:嗯。教师:那我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对拉。拉到一定的状态,保持稳定,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怎样呢?学生:相等。作用力和反作用大小相等。学生丙:我觉得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相等。教师:这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你好好分析一下就知道为什么相等了。【答案】(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只注重学习的结果.不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体现发展的理念,这比学生学多少知识都重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过于单一,没有体现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没有体现激励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眼神对学生的成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2)教师: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同学们在鼓掌时右手用力拍打左手.左手掌是否有感觉,右手掌是否也有感觉学生:是,都感觉到疼。教师:是这样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这里两手间相互存在的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请大家列举生活中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实例。学生:划船、游泳、火箭发射等。教师:很好,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很常见.但是我们还需要定性地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将绑有条形磁铁A、B的两个小车放在桌面上,让学生分别用同名磁极靠近一次和用异名磁极靠近一次。观察现象。)学生:两小车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教师:大家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学生:磁铁A吸引磁铁8,磁铁B也吸引磁铁A;磁铁A排斥磁铁8,磁铁B也排斥磁铁A。教师:两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性质相同,同时产生。方向是相反的。(请两位同学将两个弹簧测力计钩在一起,然后对拉。拉到一定的状态。保持稳定.学生观察比较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看是否相等。改变几次读数.重复以上实验)教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吗学生:相等。教师: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两弹簧测力计之间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六、案例:下面是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的教学片段。播放刘翔110米跨栏的视频。教师:刘翔是匀速跑的吗学生:不是。教师:那么.在整个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先慢后快,再变慢。教师:那么.刘翔获胜的速度是8.4m/s指的是什么学生:平均速度。教师:是的。刘翔夺冠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均速度的测量……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2)针对上述老师存在的不足,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给出改进后的思路。(15分)【答案】(1)这位教师的引入方式确实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交流,从视频中挖掘出乎均速度的字眼。但是这节课是实验教学,所以课题的落脚点应该是如何测量平均速度上而不是单纯地引入平均速度这个名词。学生没有真正的观察、思考、探究等有效的学习活动,没有体现实验教学的真正价值。(2)飞人刘翔在洛桑田径超级大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ll0米跨栏比赛金牌,那么他至少得跑多快才能破此纪录。请大家算算。教师:要计算刘翔的速度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怎么求学生:路程除以时间。教师:刘翔跑的路程我们已经知道是ll0米,那么时间是怎么测量的学生:用秒表。教师:哪位同学说一下怎么使用秒表呢学生1:先按圆盘旁边的按钮使秒表归零:然后再按中间的按钮开始计时,最后再按一下中间的按钮停止计时。教师!好.那么大家想不想测测刘翔110米跨栏跑的时间啊学生:想。教师播放视频。教师:请大家计算一下刘翔跨栏的速度.你们计算出的是什么速度学生:一边计算,一边说平均速度……七、案例:下面是某校高中物理“磁感应强度”一课的教学片段。王老师在讲述了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判定后,来进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教学,其过程如下:师:演示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过程.谁能说一下磁场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生:物理学规定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为磁场方向。师: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生: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师:但是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我们是根据一小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来确定的。生: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小磁针的受力来确定师:这个不是今天要讲的内容,你们课下再想吧。我们想一下通电导体所受的磁场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生:跟通电电流、导体长度、磁场方向有关。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看一下和这些因素都有哪些关系。我先来改变通电导线的长度,所受的磁场力怎么变化。生:随着通电导线的长度变大.受力变大。师:改变通电电流的大小,所受的磁场力怎么变化【答案】(1)该教师的教学理念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学习。该教师只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将本节内容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不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对所讲内容没有很好地进行总结、分析,不注重学生的发展。(2)导入上在用实验引入新课的同时要复习电场方向和强弱的表示方法来进行对比,启发学生思考磁场大小和强弱怎么表示。教学评价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积极的反馈,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思考来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师生之间的合作性。在实验探究上,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体现发现学习,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在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八、案例:下面是教师在“电功率”一课中。向学生讲解纯电阻的电功率的教学片段。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功率的概念,请大家说一下它的定义。学生:功率就是单位时间所做的功或消耗的能量。教师:对.今天我们推导阻值为R的电阻的功率。教师:功率的公式为P=W/t,通过焦耳定律,推出了纯电阻的电功率的表达式:P=I2R,P=U2/R.对这三个公式,教师分别讲解。指出哪个是定义式,哪个是计算式。学生1:老师.功率怎么和电阻成正比。又和电阻成反比呢?教师:上课要注意听讲,电流确定,功率就和电阻成正比;电压确定,功率就和电阻成反比。学生2:老师.那我们用的交流电,好像电流和电压都是变化的,怎么计算电功率啊?教师:我们只考虑电流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不考虑其他情况。你们把这几个公式用好就可以了。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2)重新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使学生深入理解电功率的概念以及表达式。(15分)【答案】(1)教师在讲解新的知识点之前,考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新课的教学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师的教学行为总体上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的转变。没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急于给出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于学生提出的交流电功率的问题,教师直接拒绝的做法会压制学生的学习兴趣。(2)新的教学片段改进思路:①引导学生分析电功率都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计算固定电阻的功率时,让学生弄懂电压、电流、电阻哪个参量是不变的。结合焦耳定律和功率定义式推出电功率的两种表达式。②对学生提出的交流电功率的问题,可以适当引入平均值与瞬时值的概念。而不是直接转向教材,这样就遏制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九、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学财产保险》课件
- 《制度制定讲座昆泰》课件
- 幼儿安全课件滑滑梯
- 三年级科学下册一天气与植物2天气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 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企业采购业务培训课件
- 进场培训课件
- 钢丝网培训课件下载
- 双分支选择结构if-else语句.课件x
- 上网安全课件
- 辽宁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一诊英语试卷(含答案)
-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
- 新一代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操作手册all
- 矿山环境保护ppt课件(完整版)
- 高级财务管理(第2版)-教学大纲
- 档案保护技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教材
- (高清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 聚氨酯基础知识
- 能源管理制度与能耗核算体系模板
- 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