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长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长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长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长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评估小组负责人:日期:

编制单位组成人员名单

目录TOC\o"1-2"\f\h\z第一章项目概况 41.1项目背景 41.2工程概况 41.3建设条件 51.3.3地质构造 81.3.4地震 91.3.5水文地质条件 91.3.6围岩级别及特性 111.3.7隧道设计概况 111.3.7.1.1重要技术标准 11第二章评估方法 122.1评估目的 122.2评估原则 132.3评估依据 132.4评估环节 15第三章隧道总体风险评估 173.1总体风险评估思绪 173.2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173.3***隧道总体风险评估 19第四章隧道专项风险评估 214.1专项风险评估思绪 214.2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234.3重大风险源评估 30第五章施工过程风险控制措施 415.1风险接受准则 415.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 415.3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 46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526.1结论 526.2建议 52

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至**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23~2023)》“6横7纵8支线”中“纵7”线天峨(黔桂界)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起于**县**镇**村附近,接**至**高速公路**至**连接线终点TK5+000,终于距**口岸海关大楼约200m,路线全长28.277km。全线设立地州、**互通式立交2处,隧道5座,大桥6座,**服务区1处、靖西养护工区1处(与**高速管理所合建)。项目地理位置示意见图1-1。图1-1图1-1项目位置示意图1.2工程概况***隧道位于****,属***镇行政区划管辖。左线起点桩号3ZK29+741,终点桩号3ZK32+640,长度2899m,右线起点桩号3YK29+735,终点桩号3YK32+662,长度2927m,结构形式为分离式,洞门进口端为倒喇叭式,出口端为端墙式。其中Ⅲ级围岩单线2720m,占46.69%;Ⅳ级围岩单线1880m,占32.27%;Ⅴ级围岩单线1226m,占21.04%,属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本隧道属长隧道,隧道断面采用单心圆曲墙式断面,半径为R=5.85米。隧道建筑限界净宽为10.75米,净高为5米。1.3建设条件1.3.1工程地质特性1.3.1.1地层岩性隧区构造泥盆系中统东岗岭阶上段(D2d2)灰岩区和泥盆系上统榴江组下段(D311)硅质岩区,灰岩区山体基岩大部分裸露,仅坡脚处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溶蚀洼地内覆盖冲洪积层(Qal+pl);硅质岩区山体多被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覆盖,基岩一般在溪流冲沟有出露。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覆盖层1)第四系洪积层第2层(Qal+pl-2):黏土混碎石,黄褐色,干强度及韧性中档,可塑状为主,局部硬塑状,土质不均匀,碎石成分为硅质岩,层厚34.8~48.5m,厚度变化大。2)第四系洪积层第1层(Qal+pl-1):粉土,灰黄色,有粉砂及粘粒组成,潮湿,可塑状,厚度8.06m。3)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粘土或黏土混碎石,黄褐色,干强度及韧性中档,可塑状为主,局部硬塑状,土质不均匀,碎石成分为硅质岩,层厚0.8~12.3m,厚度变化大。2、泥盆系上统榴江组下段(D311)基岩:重要为硅质岩及角砾岩。(1)硅质岩:隐晶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为主,局部中厚层状,局部夹薄层灰岩、页岩,风化限度分为强风化、中风化两层。(a)强风化层:灰褐色,岩石风化限度强烈,岩质较软,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块状。局部风化不均匀,夹薄层全风化。该层仅CK4均有揭示,厚度6.6m。(b)中风化层:深灰色,岩质坚硬,岩体较破碎~较完整,裂隙发育,充填方解石,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该层CK2~CK4有揭示,钻孔揭示最大厚度41.8m,未钻穿。(2)断层角砾岩:褐黄、灰黑色,碎裂结构,母岩为硅质岩,岩石风化强烈,受断层构造挤压呈散体状,岩芯多呈角砾状,碎石状,碎石最大粒径3cm。该层分布于灰岩和硅质岩接触带内。泥盆系中统东岗岭阶上段(D2d2)基岩。岩性为中风化灰岩,灰白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坚硬,岩体较完整,局部岩溶发育。1.3.1.2工程地质构造隧区位于华南准台地右江褶断区西南部越北隆起北缘褶断束内,区域稳定性好,**正断层(F4)自北西经隧道洞口前方向南东延伸,偏离隧道走向,受断层影响,隧道区灰岩段褶曲发育,产状多变,局部围岩较破碎,岩溶发育。场地内有2条次生小断层及构造破碎带:1、3ZK30+595(3YK30+580)发育有一不明性质的次生小断层,断层走向约124°,倾向南西,倾角约为85°,接近直立状。2、灰岩与硅质岩两者分界带上有不明性质的断层F2通过,断层走向约163°,倾向南西,倾角约为88°,接近直立状,地表上分别与中轴线相交于3ZK31+480(3YK31+440),交角为45°。3、3ZK31+865(3YK31+940),构造破碎带,走向北东,产状近直立,物探表白成低阻特性。4、3ZK32+320(3YK32+345),构造破碎带,产状近直立,物探表白成低阻特性。1.3.1.3水文地质特性1、地表水地表水不发育,进洞口发育有一冲沟。枯水季节断流,强降雨时会形成短暂性洪流,雨停后水量迅速减小,最高水位远低于隧道路基高程;出洞口右侧山间溪流(冲沟Ⅱ),常年有水,水量受大气降雨明显,雨季常发生洪流,流经隧道浅埋段3YK32+450~3YK32+530,对该段隧道影响较大。2、地下水本区地下水类型重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1)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重要赋存于第四系覆盖层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一般。在灰岩区,该地下水重要分布于溶蚀洼地内,雨季地表水向洼地内聚集,若无岩溶通道排泄则易形成高水压,在覆盖层较厚的路段,当隧道揭穿时易发生突水;在硅质岩区,地下水影响较小。(2)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泥盆系灰岩、硅质岩的风化、构造裂隙及破碎带中,以大气降雨垂直分散渗入和松散岩类孔隙水渗入补给。基岩裂隙水一部分向下径流或侧向补给其他类型地下水,一部分以泉眼、渗流等形式分散排泄于低洼底部。(3)岩溶水隧区岩溶水重要分布于(D2d2)灰岩区中的溶隙、溶洞、溶腔溶潭、地下河及断碎破裂带内。岩溶水的补给:洼地或谷地内发育有多处落水洞,受地表降雨直接汇入及覆盖层中的孔隙水渗入补给,少部分受节理裂隙及溶蚀裂隙水下渗补给。岩溶水的径流:灰岩区岩溶水的径流运动特点是岩溶蚀裂隙、溶洞、天窗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受到水平岩溶通道后改为沿管道形式运动。岩溶水的排泄:裸露形岩溶水重要以下降泉式渗出,水量小;隐伏型岩溶水最终均沿岩溶通道向下游排泄,共发育两条较大的地下暗河排泄通道,其中**正断层地下河通道对隧道影响不大;隧道左侧串珠状洼地内地下河通道,对隧道具有一定影响,强降雨时地下水位上升也许会出现涌流或突水现象。3、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C20-2023)附录J鉴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侵蚀性。4、隧道涌水量预测隧道灰岩区正常涌水量为Q=2289.9m³/d,硅质岩区正常涌水量为Q=1144.9m³/d,地下水总体不发育,但在岩溶发育段、构造破碎带及浅埋路段强降水时水量会增长,也许出现小规模的涌水或突水现象。1.3.2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泥石流。1.3.2.1岩溶1、天窗:呈带状发育,走向近南北向,总体向南倾斜,侧区内较大型天窗有8个,大部分位于溶蚀洼地内规模较大,向下穿越隧道底板,多与地下暗河相连,对隧道成洞及排水影响较大。2、溶洞:溶洞类型有浅埋(裸露)型、深埋(隐伏)型。浅埋型溶洞重要分布在进洞口上部,无填充,溶洞壁溶蚀强烈,导致洞口平整性差,边仰坡不稳定。深埋型溶洞埋深较大,分布不规律,隧道洞身范围内局部地段岩溶较发育,以干洞、水洞、充填洞为主,无天然气充填。隧道洞身发育的深埋型溶洞重要有:3ZK30+380~3ZK30+410(3YK30+400~3YK30+430)段,3ZK30+530~3ZK30+580(3YK30+550~3YK30+600)段,3ZK31+046~3ZK31+147(3YK31+066~3YK31+167)段,3YK31+367~3YK31+520段。1.3.2隧道硅质岩区表层残坡积层及风化层较厚,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强降雨时地表水下渗易发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根据调查走访,3YK31+380右侧100m冲沟斜坡,因强降雨地表水下渗引发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1.3.3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显示,隧道区位位于华南准台地右江褶断区西南部越北隆起北缘褶断束内,重要受靖西至黑水河大断带控制,该断裂带总体上呈北西-南东方向,起于**县境内,穿越化侗、湖润、下雷等镇,止于大新县境内黑水河一带,带内发育一系列正、逆断层组。进入第四系以来,该断裂带未见有中-大地震发生的记录,区域稳定性较好。2.测区地质构造根据地区地质资料显示,**正断层(F4)自北西经隧道洞口前方向南东延伸,偏离隧道走向。该断层走向340°,位于安宁至**一带,长约12km,倾向南西,倾角60°。断层错动石炭系下统及上统地层。受断层影响,隧道区灰岩段褶曲发育,产状多变,局部岩体较破碎,岩溶发育。3.场地地质构造场地内褶曲发育,岩层产状多边,于场地内灰岩区(D2d2)测得岩层产状为115°∠27°、235°∠25°、125°∠32°、328°∠44°,产状变化大,硅质岩区(D3)产状231°~265°∠44°~72°,产状变化较小。(D2d2)灰岩与(D311)硅质岩两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亦是断层接触关系。根据地表调查、钻探及物探成果,推测场地内发育有2条次生小断层及2条构造破碎带分述如下:1)于3ZK30+595(3YK30+580)地表崖壁可见断层擦痕等构造形迹,推断该处发育有一不明性质的次生断层(F1),断层走向约124°,倾向南西,倾角约85°,接近呈直立状。2)推测灰岩与硅质岩两者分界带上发育有不明性质的断层F2通过,该断层走向约163°,倾向南西,倾角约88°,接近呈直立状,地表分别与中轴线相交于3ZK31+480(3YK31+440),交角约45°.3)ZK31+865(YK31+940)构造破碎带,走向北东,产状近直立,物探表现呈低阻特性。4)ZK32+320(YK32+345)构造破碎带,产状近直立,物探表现呈低阻特性。1.3.4地震测区近期未发生过地震,历史上没有发生强震的记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23)划分,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为0.35s1.3.5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地表水不发育,进洞口发育有一冲沟。枯水季节断流,强降雨时会形成短暂性洪流,雨停后水量迅速减小,最高水位远低于隧道路基高程;出洞口右侧山间溪流(冲沟Ⅱ),常年有水,水量受大气降雨明显,雨季常发生洪流,流经隧道浅埋段3YK32+450~3YK32+530,对该段隧道影响较大。2、地下水本区地下水类型重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1)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重要赋存于第四系覆盖层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一般。灰岩区该地下水重要分布于溶蚀洼地内,雨季地表水向洼地内聚集,若无岩溶通道排泄则易形成高水压,在覆盖层较厚的路段,当隧道揭穿时易发生突水;在硅质岩区,地下水影响较小。(2)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泥盆系灰岩、硅质岩的风化、构造裂隙及破碎带中,以大气降雨垂直分散渗入和松散岩类孔隙水渗入补给。基岩裂隙水一部分向下径流或侧向补给其他类型地下水,一部分以泉眼、渗流等形式分散排泄于低洼底部。(3)岩溶水隧区岩溶水重要分布于(D2d2)灰岩区中的溶隙、溶洞、溶腔溶潭、地下河及断碎破裂带内。岩溶水的补给:洼地或谷地内发育有多处落水洞,受地表降雨直接汇入及覆盖层中的孔隙水渗入补给,少部分受节理裂隙及溶蚀裂隙水下渗补给。岩溶水的径流:灰岩区岩溶水的径流运动特点是岩溶蚀裂隙、溶洞、天窗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受到水平岩溶通道后改为沿管道形式运动。岩溶水的排泄:裸露形岩溶水重要以下降泉式渗出,水量小;隐伏型岩溶水最终均沿岩溶通道向下游排泄,共发育两条较大的地下暗河排泄通道,其中**正断层地下河通道对隧道影响不大;隧道左侧串珠状洼地内地下河通道,对隧道具有一定影响,强降雨时地下水位上升也许会出现涌流或突水现象。3、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GC20-2023)附录J鉴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轻微腐蚀性。4、隧道涌水量预测隧道灰岩区正常涌水量为Q=2289.9m³/d,硅质岩区正常涌水量为Q=1144.9m³/d,地下水总体不发育,但在岩溶发育段、构造破碎带及浅埋路段强降水时水量会增长,也许出现小规模的涌水或突水现象。1.3.6围岩级别及特性其中Ⅲ级围岩单线2720m,占46.69%;Ⅳ级围岩单线1880m,占32.27%;Ⅴ级围岩单线1226m,占21.04%。隧道洞身于左洞3ZK32+200~3ZK32+380,右洞3YK32+200~3YK32+380段下穿四处居民楼,隧区构造泥盆系中统东岗岭阶上段(D2d2)灰岩区和泥盆系上统榴江组下段(D311)硅质岩区,灰岩区山体基岩大部分裸露,仅坡脚处覆盖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溶蚀洼地内覆盖冲洪积层(Qal+pl);硅质岩区山体多被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覆盖,基岩一般在溪流冲沟有出露。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泥石流,裂隙水和岩溶水较丰富。1.3.7隧道设计概况1.3.7.1隧道整体设计1.3.7.1.1重要技术标准***隧道重要技术标准如下:1、行车速度隧道平纵线形和隧道净空断面标准按设计速度100km/h设计。2、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75m,净高5.0m;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净宽13.25m,净高5.0m;车行横道建筑限界净宽4.5m,净高5.0m;人行横道建筑限界净宽2.0m,净高2.5m。1.3.7.1.2隧道支护衬砌结构类型隧道衬砌结构均按照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以锚杆、湿喷混凝土(钢筋挂网)、钢拱架等为初期支护,大管棚、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锚杆等为施工辅助措施,充足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做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第二章评估方法2.1评估目的交通建设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建设环境复杂、施工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动态变化快、安全事故诱因复杂和主体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数年来交通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呈现“易发、频发、多发”等特点,尤以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最为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事故总量的60%以上,且许多重特大事故基本都发生在桥梁和隧道工程上,社会影响极大。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条件恶劣,作业安全风险一直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定性或定量的风险估测,准确把握风险状态,可以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善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减少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行阶段的深化和贯彻,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许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限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本次评估的目的是在对广西**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送审稿、**高速地质勘察报告等项目设计勘查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公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限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实现安全生产。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目的如下:(1)对广西**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和估测。(2)对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提出建议,指导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为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2.2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广西**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广西**至**高速公路工程实行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招投标文献等为基础,以评估小组客观、严谨的态度为保障,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有关规定,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可靠性等原则,对该项目开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同时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与行业现行有关质量安全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估的科学性与公正性。(2)采用可靠、先进合用的评估技术,保证评估质量,突出重点。(3)遵循动态风险评估的原则。当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队伍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2.3评估依据2.3.1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3]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3]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3]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3]第1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3]第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3]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3]第7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23]第39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23]第591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合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23]第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3]第4号《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2023]第302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第1号《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送部令[2023]第1号《关于建立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交质监发[2023]78号)《关于开展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告知》(交质监发[2023]217号)2.3.2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2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2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2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2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23)《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估标准》(JTGF801-202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23)《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D60-01-202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2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TB07-01-202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23)《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23)《公司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施工公司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23)《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50016-2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180-202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23)《建筑施工模版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23)《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高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23)《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23)《液压爬升模版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2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23)《起重机械安令规程》(GB/T6067-202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规定》(GB/T8196-202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23)《有毒作业分级))(GB/T12331-1990)《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安全带》(GB6095-2023)《安全帽》(GB2811-2023)2.3.3工程项目有关技术文献、资料**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文献**高速招投标文献《**高速公路实行性施工组织设计》2.4评估环节根据交通运送部颁布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23]217号)规定,本项目总体风险评估过程涉及如下几个环节。(1)拟定评估范围根据交通运送部、省交通厅和**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相关规定和规定,拟定**高速项目***隧道为评估对象。(2)成立评估小组根据项目特点,按照《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告知》(交质监发〔2023)217号)规定成立评估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其中评估小组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具有参与类似评估项目的经历。(3)制定评估计划评估小组根据被评估项目特点、项目开工时间、工程进度,以及资料收集分析和现场勘查情况,制定具体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计划,明确了评估重点,以指导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顺利开展。(4)开展总体风险评估评估小组根据以往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选择定性与定量的评估方法,根据**高速***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其隧道工程整体风险,拟定工程总体风险等级,筛选专项风险评估的范围。(5)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当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成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6)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根据专项风险评估结果,提出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建议,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7)编写总体评估报告评估工作完毕后,评估小组将风险评估过程中的登记表格、采用的评估方法、获得的评估结果及推荐的控制措施等写入评估报告中。风险评估报告完毕后,组织内审,根据内审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报告,组织评审。第三章隧道总体风险评估3.1总体风险评估思绪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是指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重要考虑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推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进行总体风险评估,评估思绪如下:(1)现场踏勘,收集与总体风险评估相关的基础资料。(2)分析《指南》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否能较好的反映本工程的特点与难点,如有不妥,适当调整。(3)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依次对各评估指标进行风险赋值,并求和得出总体风险值。(4)根据总体风险分级标准,拟定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3.2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本项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采用《指南》推荐的指标体系法,综合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下表,对照表3-1分值标准进行逐个评估。表3-1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1、Ⅴ、VI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70%以上3-4根据设计文献和施工实际情况拟定2、Ⅴ、VI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40%以上、70%以下23、Ⅴ、VI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20%以上、40%以下14、Ⅴ、VI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穿越瓦斯地层2-32、隧道洞身也许会出现瓦斯13、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

C1、隧道全程存在也许发生涌水突泥地质2-32、隧道有部分也许发生涌水突泥地质13、无涌水突泥地质0开挖断面A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4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3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1隧道全长L1、专长(3000m以上)42、长(1000m-3000m)33、中(500m-1000m)24、短(小于500m)1洞口形式S1、竖井3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性C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2从施工便道难易、地形特点等考虑2、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本项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G(A+L+S+C),其中,G指隧道、竖井、斜井路线周边的地质所赋分值;A指标准的开挖断面所赋分值;L指隧道入口到出口的长度所赋分值(计算隧道长度时将隧道竖井、斜井长度计算在内);S指成为通道的隧道出入口的形式所赋分值;C指隧道洞口地形条件所赋分值。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应结合本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限度而定,数值取整数。评估指标也可以根据本工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增长或删减,同时风险分级标准也须进行相应调整。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对照表3-2拟定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表3-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Ⅳ(极高风险)22分及以上等级Ⅲ(高度风险)14-21分等级Ⅱ(中度风险)7-13分等级Ⅰ(低度风险)0-6分总体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隧道工程,应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评估小组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情况,提出专项风险评估中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源。其他风险等级的隧道工程,也应视情况拟定是否开展专项风险评估。3.3***隧道总体风险评估***隧道工程基本情况:乐村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左幅长2899m,右幅长2927m。本隧道以Ⅲ、Ⅳ、Ⅴ级围岩为主,Ⅴ级围左幅长639m,右幅长587m,无瓦斯。进口段局部为陡崖,岩体破碎、岩溶极发育,隧道出口段右侧受冲沟影响也许发生涌水现象,洞身破碎、节理发育,稳定性差,易塌方、冒顶。隧道区地下水重要为岩溶水、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丰富。表3-3***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表评估指标分类参考分值现场实际说明分值地质G=(a+b+c)围岩情况a1、Ⅴ、VI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70%以上3-4Ⅴ级类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21%。22、Ⅴ、VI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40%以上、70%以下23、Ⅴ、VI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20%以上、40%以下14、Ⅴ、VI围岩长度占隧道全长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穿越瓦斯地层2-3勘测无瓦斯02、隧道洞身也许会出现瓦斯13、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

C1、隧道全程存在也许发生涌水突泥地质2-3地下水以岩溶裂隙水为主,隧址区地下水丰富,部分也许发生涌水突泥现象。12、隧道有部分也许发生涌水突泥地质13、无涌水突泥地质0开挖断面A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4双向四车道2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3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1隧道全长L1、专长(3000m以上)4左幅长2889m,右幅长2927m22、长(1000m-3000m)33、中(500m-1000m)24、短(小于500m)1洞口形式S1、竖井3水平洞1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性C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2隧道自然坡度40~45°,进口施工困难22、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由总体风险评估表计算得出乐村隧道工程总体风险值R=21分,根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标准得出结论:***隧道风险等级为Ⅲ级,属于高度风险,应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评估重点为地质条件、隧道长度等影响因素,隧道以Ⅲ、Ⅳ、Ⅴ级围岩为主,应做好支护加固等防护措施,保证隧道开挖稳定。

第四章隧道专项风险评估4.1专项风险评估思绪4.1.1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是在《**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对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隧道工程进行的专项风险评估。施工安全专项评估旨在以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辨识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发生的概率,评估风险损失,并寻求各种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将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以提高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水平,减少意外事故所导致的损失和冲击的目的。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是强化安全风险意识,保证工程建设方案安全,减少事故概率,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本项目重要针对***隧道围岩等级差,通过度析隧道总体施工方案,开展专项评估工作,以减少不拟定性因素给施工安全带来的影响,获取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风险源及重要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风险等级评价,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减少各种风险,从而提高工程风险控制水平,为隧道监管和参建单位风险管理作出科学决策,进而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和有效的手段对施工成本、工期等进行更为准确的控制。4.1.2专项风险评估思绪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II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一般风险源和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的流程如图4-1所示。图4-1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关键环节如下:1)分解施工作业程序,形成评估单元;2)辨识评估单元中的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3)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4)辨识一般风险源和重大风险源;5)对重大风险源进行风险估测,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4.1.3评估方法本项目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重要采用LEC法、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专家调查法又称德尔斐(Delphi)法,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事故严重限度,重要从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两个方面进行估算。当两种后果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拟定事故严重限度等级。指标体系法指的是考虑若干个具体的、互相联系的记录指标,并采用合适的数理记录方法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综合鉴定被评估对象。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事故也许性评估指标选取时,目前重要考虑某些也许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典型事故类型。4.1.4评估内容本专项评估按照交通运送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从而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拟定重大风险源。按照《指南》推荐方法评估重大风险源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专项风险等级在=3\*ROMANII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提出相应风险控制措施。4.2施工作业程序分解隧道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分解重要是指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工序(单位)作业的划分。本项目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查评估标准》(JTGF801-2023)规定,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文献所拟定的施工工艺,将***隧道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单位)作业的层次进行分解,明确单位作业重要工序、施工方法、作业程序、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特点。专项风险评估单元可以是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或工序(单位)作业,评估单元大小视风险评估具体需求而定。为方便风险评估,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活动一般分解到分项工程。***隧道重要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如表4-1所示。表4-1***隧道施工作业程序分解清单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位作业洞口工程洞口开挖清表作业挖掘作业爆破作业超前管棚支护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洞身开挖钻爆作业人工钻孔装药与起爆通风危石清除(找顶)洞内运送装渣无轨运送卸渣爆破器材运送洞身衬砌初期支护超前支护或超前小导管立拱架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铺设防水层绑扎二次衬砌钢筋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填充仰拱混凝土隧道路面基层面层(沥青)混凝土浇筑养生交通工程交通安全设施高处作业机电设施机电安装4.2.1风险辫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完毕后,评估小组通过相关人员调查、小组讨论、专家征询等方式,结合《指南》中附录2“公路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分析提炼风险源普查清单,结果如表4-2所示。表4-2***隧道施工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洞口施工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洞口失稳等2洞身开挖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涌水突泥、爆破、坍塌等3初期支护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4仰拱施工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5防水层施工高处坠落、火灾、机械伤害等6二次衬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倒塌等4.2.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指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风险源也许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也许受伤害人员、致害物、事故因素等,拟定重要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1)致险因子分析应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也许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GB3①人,指有关作业人员的素质,涉及责任感、安全意识、技能水平等;②机,指机械、设备等是否运营正常,是否具有本质安全性;③料,材料自身的特性、材质、规格等符合安全规定;④法,指作业方式、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符合安全规定;⑤环,指人的作业环境,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2)受伤人员类型、伤害限度分析也许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员类型分为作业人员自身、同一作业场合的其他作业人员及周边其别人员;人员伤害限度分为死亡、重伤、轻伤。《公司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中规定: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相称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3)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分析在《公司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中,不安全状态分为4大类,不安全行为分为13大类,每一大类又有细分,可供参考。对***隧道施工的风险分析如表4-3所示。表4-3***隧道施工风险分析表重要作业内容潜在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人员类型伤害限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本人别人轻伤重伤死亡洞口施工物体打击高空掉物√√√√1.头顶放置的物料未固定2.坡顶有松散物料1.未佩戴防护用品2.违反操作规程,从往下扔东西高空坠落防护不妥人员过失√√√1.坡顶周边防护缺失2.爬梯设立不符合规定1.自我保护意识差2.安全设施检查不到位机械伤害违章作业机械故障√√√√1.设备带病作业2.设备本质安全防护不妥1.违反操作规程2.设备维修不及时洞口失稳边坡失稳√√√√1.边坡坡率过小2.排水设施失效1.违反施工工艺2.安全检查不到位洞身开挖物体打击高空落物防护不妥√√√√1.头顶放置物料不稳2.拱顶松散土体未清理1.高处扔东西2.未佩戴防护用品3.安全意识差高空坠落防护不妥违章作业√√1.边防护缺失业2.作平台设立不规范3.爬梯、扶手设立不标准1.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2.安全设施检查不到位3.自我防护意识差触电违章作业机械故障√√√√1.电线老化、破损2.漏电保护装置失灵3.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1.电工无证作业2.非专业电工违章作业3.安全意识差爆破违章作业违章指挥√√√√1.钻孔与装药平行作业2.清理盲炮不合理1.爆破工无证作业2.未穿戴安全防护用品3.安全意识差突水涌泥岩溶发育√√√√√1.超前地质预报不到位2.防排水措施不到位1.违反设计规定施工2.自我防护意识差坍塌围岩失稳√√√√1.围岩暴露时间过长、支护不及时2.围岩差、岩溶、围岩变化处1.违反设计规定施工2.未佩戴防护用品3.自我保护意识差初期支护物体打击操作不妥高空掉物√√√√1.作业平台上机具、材料等放置不妥2.拱顶松散体、危石未清理1.违反工艺方案2.未佩戴防护用品3.自我保护意识差高空坠落防护不妥人员过失√√1.作业平台防护缺失2.爬梯、通道设立不符合规定1.自我保护意识差2.安全设施检查不到位坍塌钢拱架及钢筋网不稳√√√1.钢拱架间距过大、未设立在坚固的基础上2.钢筋网绑扎不牢失稳1.违反工艺方案2.未佩戴防护用品3.安全保护意识差除以上事故类型,还涉及触电、机械伤害等仰拱施工触电违章作业机械故障√√√1.电线老化、破损2.漏电保护装置失灵3.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1.电工无证作业2.安全意识差机械伤害违章作业机械故障管理缺陷√√√1.机械带病运转2.设备未按规定保养3.设备本质安全防护不妥1.违章操作机械设备2.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3.防护用品使用不妥车辆伤害违章作业机械故障照明局限性√√√1.车辆带病行驶2.场内路况恶劣3.洞内照明局限性1.无证驾驶2.车辆维护不妥3.自我保护意识差防水层施工高空坠落人员过失防护不妥√√1.作业平台防护缺失2.爬梯、通道设立不符合规定1.自我保护意识差2.安全设施检查不到位火灾违章作业人员过失√√√√1.无消防设施或失效2.用电设施短路3.易燃品安全距离不够1.管理不善2.隐患排查不到位3.安全意识差机械伤害违章作业机械故障√√√√1.机械带病运转2.设备本质安全防护不妥1.违章操作机械设备2.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二次衬砌物体打击操作不妥高空掉物√√√√1.材料等堆放不规范1.未佩戴防护用品2.向下抛物触电违章作业机械故障√√√1.电线老化、破损、接头未包裹绝缘胶布2.焊钳破损、设备漏电3.设备接地保护失效1.操作人员未持电工证上岗2.非专业电工违章作业3.未佩戴防护用品高空坠落防护不妥人员过失√√1.作业平台防护缺失2.爬梯设立不符合规定1.自我保护意识差2.安全设施检查不到位除以上事故类型,还涉及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倒塌等4.2.3风险估测风险估测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也许性及严重限度进行数量估算。一般风险源的风险估测,不宜过度强调精确量化,评估小组可自行设计简朴风险等级鉴定标准,或参考检查表法、LEC法,以相对风险等级来拟定。本专项风险评估一方面采用LEC法进行风险估测,然后根据估测结果初步筛选重大风险源。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L为发生事故的也许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限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的损失后果。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长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也许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限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2)量化分值标准为了简化计算,将事故发生的也许性、施工人员暴露时间、事故发生后果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如表4-4至表4-6所示。表4-4事故发生也许性L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事故发生的也许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称也许3也许,但不经常1也许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也许,可以设想0.1极不也许表4-5人员暴露时间E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限度10连续暴露6天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暴露表4-6事故后果严重限度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10人以上死亡63~9人死亡31~2人死亡2严重1重大,伤残0.5引人注意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限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拟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运用。将结果按表4-7分级。表4-7LEC法评估结果分级D值风险等级<70低度(Ⅰ级)70~160中度(Ⅱ级)160~320高度(Ⅲ级)>320极高(Ⅳ级)对***隧道施工的上述风险源采用LEC法进行风险初步估测,结果如表4-8所示。表4-8LEC法风险估测作业内容事故类型风险估测事故发生也许性L人员暴露频率E后果严重限度C风险大小D风险等级洞口工程物体打击367126中度(=2\*ROMANII级)高处坠落161590中度(=2\*ROMANII级)机械伤害367126低度(=1\*ROMANI级)洞口失稳3640720极高度(=4\*ROMANIV级)洞身开挖物体打击367126中度(=2\*ROMANII级)高处坠落36354低度(=1\*ROMANI级)触电367126中度(=2\*ROMANII级)爆破161590中度(=2\*ROMANII级)突水涌泥3615270高度(=3\*ROMANIII级)坍塌3640720极高度(=4\*ROMANIV级)初期支护物体打击367126中度(=2\*ROMANII级)高处坠落367126中度(=2\*ROMANII级)坍塌3640720极高度(=4\*ROMANIV级)仰拱开挖触电367126中度(=2\*ROMANII级)机械伤害367126中度(=2\*ROMANII级)车辆伤害367126中度(=2\*ROMANII级)防水板施工高处坠落33763低度(=1\*ROMANI级)火灾33721低度(=1\*ROMANI级)机械伤害367126中度(=2\*ROMANII级)二次衬砌物体打击36354低度(=1\*ROMANI级)触电36742低度(=1\*ROMANI级)高处坠落33763低度(=1\*ROMANI级)从计算结果可以知道各个分项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风险大小,对照表4-7可得出相应的危险限度,如表4-8所示。危险限度为高度风险(=3\*ROMANIII级)及以上的坍塌、洞口失稳、突水涌泥等应列入重大风险源进行具体估测。危险限度在中度(II)及以下的,在施工中应采用必要措施减少其风险限度,达成风险可控的目的。4.3重大风险源评估4.3.1重大风险源估测思绪重大风险源指风险源相对比较复杂,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引发的事故严重性较大,必须从结构设计、环境因素、施工方法、安全管理等角度进行控制和防范的风险源。结合专项风险评估的结果,经评估小组讨论决定:坍塌和涌水突泥为***隧道重大风险源。重大风险源评估思绪:(1)按指南规定,建立评估风险矩阵;(2)评估事故发生的也许性,预测事故后果,进行评估;(3)参照风险矩阵,拟定风险等级。***隧道施工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事故严重限度的估测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事故也许性的估测方法采用指标体系法。4.3.2风险矩阵的建立《指南》中推荐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重大风险源动态估测。按照事故发生的也许性、事故后果严重限度建立风险矩阵表,如表4-9至表4-11所示。表4-9事故发生也许性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也许40.03~0.30.1也许30.003~0.030.01偶尔2<0.0030.0001不太也许1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表4-10人员伤亡等级标准等级54321后果等级劫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人员伤亡死亡(失踪)≥30或重伤≥10010≤死亡(失踪)﹤30或50≤重伤﹤10010≤死亡(失踪)﹤30或10≤重伤﹤50死亡(失踪)﹤3或5≤重伤﹤10重伤﹤5注:人员伤亡是指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限度进行分级。表4-11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劫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后果等级54321经济损失(万元)>100005000~100001000~5000500~1000<500注:直接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导致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涉及直接费用和事故解决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根据《指南》的规定,结合风险矩阵法,建立如表4-12所示的风险等级标准。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I级)、中度(II级)、高度(III级)、极高(IV级)。低度(I级)表达有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中度(II级)表达有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善;高度(III级)表达高度风险,需制定风险消减措施;极高(IV级)表达极高风险,不可忍受风险,需纳入目的管理或制定管理方案。表4-12专项风险等级标准严重限度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大也许性等级1234很也许4高度Ⅲ高度Ⅲ极高Ⅳ极高Ⅳ也许3中度Ⅱ高度Ⅲ高度Ⅲ极高Ⅳ偶尔2中度Ⅱ中度Ⅱ高度Ⅲ高度Ⅲ不太也许1低度Ⅰ中度Ⅱ中度Ⅱ高度Ⅲ4.3.3安全管理评估指标根据《指南》规定,表4-13建立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指标分值拟定折减系数ϒ。表4-13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总包公司资质A三级3无二级2一级1特级0专业及劳务分包公司资质B无资质1针对当前作业的重要分包公司。有资质0历史事故情况C发生过重大事故3指项目部重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发生过较大事故2发生过一般事故1未发生过事故0作业人员经验D无经验2从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经验局限性1经验丰富0安全管理人员配备E局限性2从“三类人”的持证、在岗情况考虑基本符合规定1符合规定0安全投入F局限性2无基本符合规定1符合规定0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G不符合协议规定2无基本符合协议规定1符合协议规定0专项施工方案H可操作性较差2无可操作性一般1可操作性强0***隧道修建单位是**工程局,公司公司资质为公路工程总承包特级,总包公司资质A取0分;专业级劳务分包公司资质B取0分;历史曾发生过一般事故,C取1分;特种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丰富,D取0分。“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基本符合规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E取1分。本项目安全投入基本符合规定,安全投入F取1分。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基本符合协议规定,G取1分。专项施工方案可操作性一般,H为1分。计算:M=A+B+C+D+E+F+G+H=0+0+1+0+1+1+1+1=5分。由评估指标分值M对照表4-14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可得:折减系数ϒ=0.9。表4-14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及计算分值M折减系数γM>121.29≤M≤121.16≤M≤813≤M≤50.90≤M≤20.84.3.4坍塌事故风险评估(一)坍塌事故也许性评估(1)建立评估指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坍塌指标体系建立规定,建立表4-15的坍塌事故也许性评估指标。表4-15坍塌事故也许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围岩级别AⅤ、Ⅵ级4-5可根据围岩节理发育情况和岩性适当调整分值Ⅳ级3Ⅲ级2Ⅰ、Ⅱ级0-1断层破碎情况B存在宽度50m以上的大规模断层破碎带3-4存在宽度20m以上50m以下的中档模断层破碎带2存在宽度20m以下的小规模断层破碎带1不存在断层破碎带0渗水状态C岩溶管道式涌水1.5渗水状态应考虑天气影响因素线状-股状1.2股状1.0干-滴状0.9地质符合性D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献相比较差2-3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献基本一致1施工控制与设计0施工方法E施工方法不太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定2-3可参照有关技术标准拟定是否合适施工方法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定1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定0施工步距F=a+ba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200m以上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250m以上4-5二衬距离掌子面的距离是影响隧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指标重要考虑台阶法施工、全断面法施工二衬是否及时跟上。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20m以上、200m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60m以上、250m以下3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70m以上、120m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20m以上、160m以下2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70m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20m以下0-1b一次性仰拱开挖在8m以上2-3一次性仰拱开挖在8m以下0-1(2)指标赋值=1\*GB3①围岩级别(A)***隧道围岩级别重要为V、IV、=3\*ROMANIII级,按照围岩所占比例,围岩级别A定为3分。②断层破碎情况(B)隧址区域无活动断裂带,但围岩稳定性较差,围岩破碎B为1分。=3\*GB3③渗水状态(C)根据水文资料,地下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遇强降雨后出现忽然性管涌、突水也许性较大,C取值1.5分。④地质符合性(D)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献基本一致,D取值1分。⑤施工方法(E)隧道工程采用新奥法施工,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相结合的复合式衬砌。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规定,E为1分。⑥施工步距(F)V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在50m之内,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一般为6~8m,施工步距F=a+b=1+1=2分。(3)也许性等级划分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也许性分值P=γ(C×A+B+D+E+F)=0.9×(1.5×3+1+2+1+2)=9.45分。对照隧道施工坍塌事故也许性等级标准表4-16。表4-16隧道施工坍塌事故也许性等级标准计算分值(P)事故也许性描述等级P≥15很也许48≤P<15也许33≤P<8偶尔20≤P<3不太也许1可以看出,本隧道发生坍塌的也许性为“也许”,等级为3级。(二)坍塌事故后果评估通过计算,***隧道发生坍塌事故的也许性为“也许”。隧道假如发生坍塌,会导致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3至9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后果严重限度为“较大”,等级为2级,见表4-17。表4-17坍塌事故也许人员伤害等级专家调查记录风险事件专家一专家二专家三平均值坍塌2212专家四专家五23(三)拟定风险评估等级参照表4-12建立的风险矩阵,坍塌事故为高度(=3\*ROMANIII级)风险,需制定风险消减措施。4.3.5洞口失稳风险评估(一)洞口失稳也许性评估(1)建立评估指标结合《指南》中关于洞口失稳指标体系建立规定,建立表4-18的洞口失稳事故也许性评估指标。表4-18洞口失稳也许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围岩级别AⅤ、Ⅵ级4-5可根据围岩节理发育情况和岩性适当调整分值Ⅳ级3Ⅲ级2Ⅰ、Ⅱ级0-1施工方法B施工方法不太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定2-3可参照有关技术标准拟定是否合适施工方法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定1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定0洞口偏压C洞口存在较严重偏压3洞口存在可矫正偏压2洞口无偏压0-1(2)指标赋值①围岩级别(A)***隧道洞口围岩级别为V级,A定为4分。②施工方法(B)对V级围岩的隧道**端洞口采用管棚施工进行超前支护;靖西端洞口采用双层锁口小导管。施工方法基本符合水文地质条件规定,B为1分。③洞口偏压(C)隧道进口不存在偏压,C取值为1。(3)也许性等级划分隧道施工区段洞口失稳事故也许性分值计算公式为:P=γ(A+B+C)。代入数值得P=5.4分。对照表4-19,发生洞口失稳也许性为偶尔,等级为2级。表4-19隧道施工区段洞口失稳事故也许性等级标准计算分值(P)事故也许性描述等级P≥9很也许46≤P<9也许33≤P<6偶尔20≤P<3不太也许1(二)洞口失稳事故后果评估通过计算,***隧道发生洞口失稳事故的也许性为偶尔。事故发生后,也许会导致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3至9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事故后果严重限度为“较大”,等级为2级,见表4-20。表4-20洞口失稳事故也许人员伤害等级专家调查记录风险事件专家一专家二专家三平均值洞口失稳1222专家四专家五23(三)拟定风险评估等级参照表4-12建立的风险矩阵,洞口失稳事故为中度(=2\*ROMANII级)风险,有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善。4.3.6涌水突泥风险评估(一)涌水突泥也许性评估(1)建立评估指标结合《指南》中关于突水涌泥指标体系建立规定,建立表4-21涌水突泥事故也许性评估指标。表4-21突水涌泥也许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岩溶发育限度A岩溶极发育,有宽敞岩溶洞穴、地下暗河、塌陷坑等4-5根据设计文献和超前预报结果鉴定岩溶发育,有宽敞岩溶发育带和大岩溶洞穴3岩溶较发育,有岩溶裂隙带和较大大岩溶洞穴2岩溶不发育,有岩溶裂隙和小溶洞发育0-1断层破碎带B施工区段及附近存在断层破碎带或较大裂隙2-3根据设计文献和超前预报结果鉴定施工区段及附近不存在断层破碎带或较大裂隙0-1周边水体情况C隧道上方存在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3根据现场调查情况鉴定隧道附近存在补给性水体2隧道周边不存在补给性水体0-1(2)指标赋值①岩溶发育限度(A)根据地质报告,隧道遂址区受断层影响,遂区灰岩段褶曲发育,产状多变,局部岩体较破碎,岩溶发育,且有较大溶洞、溶槽及天窗,经评估小组讨论A分值取3分;②断层破碎带(B)根据地区地质资料显示,**正断层(F4)自北西经隧道洞口前方向南东延伸,偏离隧道走向。该断层走向340°,位于安宁至**一带,长约12km,倾向南西,倾角60°。断层错动石炭系下统、泥盆系中统及上统地层。隧道遂址区受断层影响,遂区灰岩段褶曲发育,产状多变,局部岩体较破碎,故B分值为2分;③周边水体情况(C)根据地质报告,岩溶水的补给:洼地或谷地内发育有多处落水洞,受地表降雨直接汇入及覆盖层中的孔隙水渗入补给,少部分受节理裂隙及溶蚀裂隙水下渗补给。隧道左侧串珠状洼地内地下河通道,对隧道具有一定影响,强降雨时地下水位上升也许会出现涌流或突水现象。故隧道周边存在补给性水体,C分值取2分。(3)也许性等级划分隧道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也许性分值计算公式为:P=γB×(A+C)=0.9×2×(3+2)=9。P值等于3.2,对照表4-22涌水突泥事故也许性等级为“也许”,等级为3级。表4-22隧道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也许性等级标准计算分值(P)事故也许性描述等级P≥12很也许46≤P<12也许33≤P<6偶尔20≤P<3不太也许1(二)涌水突泥事故后果评估通过计算,***隧道发生涌水突泥事故的也许性为偶尔。假如事故发生后,也许会导致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1至2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后果严重限度为“一般”,等级为1级,见表4-23。表4-23涌水突泥事故也许人员伤害等级专家调查记录风险事件专家一专家二专家三平均值涌水突泥1111专家四专家五11(三)拟定风险评估等级参照表4-12建立的风险矩阵,突水涌泥事故为中度(II级)风险,有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善。4.3.7***隧道重大风险等级汇总表根据事故发生的也许性和严重限度等级,采用风险矩阵法拟定本隧道具体施工作业活动的风险等级,并形成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表4-24)。表4-24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重大风险源事故也许性等级严重限度等级风险等级评估理由坍塌32高度Ⅲ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洞口失稳22中度Ⅱ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涌水突泥21中度Ⅱ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

第五章施工过程风险控制措施5.1风险接受准则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接受准则如表5-1所示。表5-1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接受准则解决措施低度可忽略不需采用风险解决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一般不需采用风险解决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盼望必须采用风险解决措施减少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减少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必须高度重视,采用切实可行的规避措施并加强监测,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减少到不盼望的限度。根据一般风险源和重大风险源的风险评估结果,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隧道施工为“不盼望”风险,必须采用风险解决措施加强施工期间的监测,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但需要同时考虑经济成本。5.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1)控制措施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定来制定。(2)一般风险源相应的火药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火灾等事故的风险控制措施应简明扼要,明确安全防护、安全警示、安全教育、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内容。5.2.1爆破事故控制措施及建议爆破事故多由人为因素导致,在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炸药库(1)爆破器材专用库选址应符合相关安全距离规定,炸药库内应按国家规定设立防范设施并经本地公安机关验收合格发给《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后方可使用。炸药库应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收存和发放民用爆炸物品必须进行登记。(2)爆破作业相关人员应经本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考核合格,取得《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爆破作业。(3)不同性质的爆破器材分库存放,不能混存,存储数量不超过本地公安部门核定数量。(4)火工品装卸、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得倒放,严禁抛甩、拖拉、推送、敲打、碰撞,雷雨天不得装卸和搬运。(5)严禁火工品的领用,爆破作业、退库单独由非公司人员承担,必须有公司职工(领工员或安全员)全程陪同、监管。(6)应保证炸药、非电雷管、电雷管在保质期内使用,防止由于火工品质量问题导致早爆、缓爆、拒爆等事故。(二)火工品运送(1)火工品运送应采用经公安部门审批合格的专用运送车辆,不应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自行车、摩托车和蓄力车等运送爆破器材,用人力手推车运送爆破器材时,运送过程中应采用防电、防止产生火花、防摩擦等安全措施,载重量不应超过300kg。火工品运送车出发前,专职安全人员应认真检查车辆防爆情况,检查合格后方可运送。(2)采用人力手推车运送爆破器材时严禁炸药、雷管同车运送,采用专业运送车辆运送时严禁人、火工品混装运送。(三)现场爆破作业(1)钻孔作业过程中,必须采用湿式钻孔,严禁在残孔中继续钻孔,严禁装药和钻孔平行作业。(2)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点。严禁在加工房以外的地点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长隧道施工必须在洞内加工爆破器材时,其加工酮室的设立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的有关规定。(3)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4)洞内爆破作业时,指挥人员应指挥所有人员、设备撤离至安全地点;警戒人员负责警戒工作,设立警示标志;其安全距离为:a)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b)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c)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d)全断面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m)时,不少于500m。(5)洞内天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6)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假如遇有照明局限性,发现流砂、泥流未经妥善解决,或也许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7)洞内爆破严禁使用黑色火药。(8)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9)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加强洞内电源的管理,防止漏电引爆。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起爆主导线宜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1m。(10)爆破后必须通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解决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11)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解决。(12)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13)当班爆破未使用完的雷管和炸药必须退库并办理手续,严禁将火工品留在工作面或宿舍内第二天继续使用。(14)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应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岩石隧道两工作面距离接近15m(软岩为20m),一端装药放炮时,另一端人员应协调放炮时间。放炮前要加强联系和警戒,严防对方人员误入危险区。土质或岩石破碎隧道接的贯通时,应根据岩性适当加大预留贯通的安全距离,此时只准一端掘进,另一端人员和机具应撤离至安全地点。贯通后的导坑应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作业人员通行。5.2.2触电事故控制措施及建议(1)电工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持证上岗作业。(2)电气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05)及相关的规程、条例进行操作。(3)各工区对临时用电和各种电器设备进行平常维护,实行统一管理。(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临时用电方案及相关的安全生产用电措施、规定。(5)隧道施工临时用电必须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制系统。(6)照明电压。一般作业地段不宜大于36V,成洞地段和不作业地段可采用220V,手提作业灯为12~24V。(7)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用绝缘良好的塑料绝缘导线架设。施工地点的临时电线路应采用橡套电缆,并应挂设在临时支架上。(8)照明和动力电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应满足:电压380V时不应小于2.5m,6~10kV时不应小于3.5m。(9)36V低压变压器应设在安全、干燥处,机壳接地,输电线路长度不应于100m。(10)动力干线上的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开关外应加木箱盖,并采用封闭式保险装置;严禁在动力线路上加挂照明设施。(11)所有动力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和防雷击措施。并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