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后期病虫鼠害防治_第1页
花生后期病虫鼠害防治_第2页
花生后期病虫鼠害防治_第3页
花生后期病虫鼠害防治_第4页
花生后期病虫鼠害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后期病虫鼠害防治花生生产技术6/花生后期田间管理6.3/皇甫自起教学单元六花生后期田间管理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子一子二子三子四花生后期生长发育特点及长势诊断花生后期田间管理花生后期病虫鼠害防治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与防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教学子单元三花生后期病虫鼠害防治一、花生后期虫害防治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一、花生后期虫害防治防治蛴螬。农业防治采用合理轮作换茬、秋季深翻多耙、科学冬灌、施用腐熟的粪肥等措施。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和趋光性进行人工捕杀。化学防治采用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25~0.3千克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2.5~3千克,掺细沙土30~50千克,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撒于花生基部,然后覆土浇水。防治叶斑病。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换茬,清除病残株叶,深翻土地。化学防治是在发病初期可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1%硫酸亚铁石灰溶液,进行叶面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0%喷克400~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都是每亩喷药液50千克,每隔10天喷1次,共喷2~3次。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锈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三)花生白绢病无公害防治技术(四)花生疮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1、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1)症状。病害主要发生于叶片,严重时,叶柄、托叶和茎秆均可受害。病害始见于花生花期,在生长中、后期形成发病高峰。黑斑病发生比褐斑病晚。黑斑病和褐斑病可同时混合发生。如果发生在叶柄、茎秆或果针上,轻则产生椭圆形黑褐色或褐色病斑,重则整个茎秆或果针变黑枯死,使花生产量大幅度下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花生褐斑病花生褐斑病花生黑斑病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1、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2)侵染循环与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座和菌丝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于适宜条件下菌丝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田间病害再侵染源,可多次重复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病菌生长发育温度范自为10~37℃,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0℃或高于37℃均不能发育。病害流行要求80%以上湿度。阴雨天气或叶面上有露水,有利于病菌分生孢子发芽和侵人及病害流行。花生生长前期,发病轻,后期发病重。两种病害的发病高峰期均在花生收获前20~30天。,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若阴雨天多,降水量大,花生叶斑病则重发生,反之,则轻发生。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1、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3)防治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化学药剂防治。采取农艺措施。选用抗病品种。③②①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2、花生网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叶柄和茎部。病斑先出现在植株基部的叶片上,侵染初期菌丝体以菌索状于叶表面蜡质层下,呈白网状,随后从侵染点沿叶脉以放射方式向外扩展,呈星芒状粉点,随病斑扩大,由白、灰白、褐至黑褐色,形成网斑状。病斑没有明显的边缘,边缘也没有黄色晕圈,这点是与其他斑病最明显区别。当湿度大、温度高时,出现大块斑点。病斑中前期不穿透叶片,仅危害上表皮细胞,叶片背面症状不明显。到后期叶背面表皮下产生栗褐色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叶柄和茎受害,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稍凹陷,严重时可引起茎叶枯死,病部有不明显的褐色小点。病害严重地块造成花生多数叶片脱落,影响花生产量和质量。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花生网斑病前期花生网斑病后期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2、花生网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2)侵染循环与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茎点霉属真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假囊壳在病残体或花生植株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叶片,病叶上形成的分生孢子经风雨等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流行。在适宜条件下,孢子产生芽管直接穿过表皮,菌丝成网状在表皮下蔓延,杀死邻近细胞,形成网状坏死症状。菌丝也伸人到表皮下组织,随着菌丝大量生长和引起细胞广泛坏死,产生典型斑块症状。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在田间扩散引起反复再侵染。花生生长中后期,持续阴雨和生长后期低温对病害的发生极为有利,尤其是阴湿与干燥相交替的天气。病害一般在花生花针期(6月上旬)开始发生,8、9两月是发病盛期。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2、花生网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3)防治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化学药剂防治。农业措施防治。选用抗病品种。③②①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3、花生焦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茎、果柄和荚果。下部叶片首先发病,然后向中、上部蔓延。在染病叶片上,病斑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也可发生在叶片内部。叶尖叶缘处的病斑常呈楔形(似“V”字形)或半圆形,有时不规则;随病情发展,病斑由黄变褐,边缘深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以后病斑变灰褐色至深褐色,枯死、破裂,甚至脱落。叶片内部的病斑也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大斑;病斑中部灰褐色或灰色,中央有一明显褐点,周围有轮纹。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针头大小的小黑点,即病菌有性子实体(假囊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3、花生焦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1)症状。收获前多雨、潮湿,叶片上出现黑色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病斑发展很快,叶片变黑褐色,后蔓延到叶柄、茎和果柄。茎和叶柄上的病斑不规则形,浅褐色,水浸状,病斑边缘不明显。病害发生严重时,花生呈焦灼状枯死,枯死部常可达叶片1/3~3/4以上,远望如火烧焦状。有时此病会与其他病害如锈病混合发生,加重损失。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花生焦斑病花生焦斑病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3、花生焦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2)侵染循环与发病。花生焦斑病病原为落花生小光壳菌,隶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小光壳菌属。花生焦斑病菌以假囊壳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越夏。以子囊孢子作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接种体。花生生长季节,子囊孢子从子囊壳内释放出,扩散高峰在晴天露水初干和开始降雨时。子囊孢子生出芽管可以直接穿人花生叶片表皮细胞。子囊孢子借风雨或气流等传播。花生生长期可出现多次再侵染。每次再侵染后,即出现1次发病高峰。一般自花生初花期开始发病,结荚中、后期,危害加重。适温高湿、雨水频繁的天气有利于发病;低洼积水、土壤贫瘠、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一)花生叶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3、花生焦斑病无公害防治技术(3)防治技术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加强大田栽培管理。选育推广抗病品种。③②①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二)花生锈病无公害防治技术1、症状

锈病主要侵染花生叶片,亦可为害叶柄、托叶、茎秆、果柄和荚果。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然后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可导致整株发病。叶片染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褪绿或淡黄色的针尖大小的斑点,后扩大为黄色病斑;在叶背面相应位置则呈黄白色至黄色稍隆起的小疱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疱斑变褐,表皮破裂露出红褐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发病严重时,叶上密生夏孢子堆,很快变黄干枯,远望似火烧状叶柄、托叶、茎、果柄和果壳染病夏孢子堆与叶上相似,托叶上的夏孢子堆稍大;叶柄、茎和果柄上的夏孢子堆椭圆形,长1~2毫米,但夏孢子数量较少。病株较矮小,提早落叶枯死。收获时果柄易断、落荚。有时锈病会与其他病害如焦斑病混合发生,加重损失。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花生锈病初期花生锈病中期花生锈病中后期花生锈病后期花生锈病花生锈病花生锈病后期花生锈病初期花生锈病后期花生锈病花生锈病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二)花生锈病无公害防治技术2、浸染循环与发病华南地区的锈菌夏孢子主要在冬季花生落粒病苗上存活越冬,病蔓和带病荚果也是春花生重要的初侵染源。夏孢子侵染丝从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侵入,65小时后扩及组织内部,并产生吸器,8天后出现黄褐色夏孢子堆,再过2天,夏孢子堆上的叶表皮破裂释放出夏孢子,再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只要环境条件适宜便可流行成灾。在豫南,7月初以前春播花生零星发病,普遍率在1%以下,夏播花生8月初点片发生,至8月中旬病情急剧上升,9月上旬基部病叶脱落,直至收获期仍继续发病。秋花生在9月多雨的情况下则发病严重,如有大雾或重雾也可诱发严重病害。春花生早播发病轻,晚播发病重;秋花生早播发病重,晚播发病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3、防治技术主要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1)选用抗病品种。抗锈病花生品种较多,如远杂9847、远杂9102、豫花15号、开农黑花生、中花117(中花4号)、中花12、商研9938、商研9658、豫花9840、花育18号、汕油523、汕油71、汕油27、汕油162、汕油212、粤油11、粤油26、粤油39~54、粤油93、粤油92、粤油79、粤油169、粤油223、粤油511、恩花1号、湛花12、湛油30、湛油62、桂花21、桂花23、仲恺花1号、泉花327。福花6号高抗锈病(1.7级)、仲恺花10号高抗锈病(2.3~2.6级)、汕油65高抗锈病(2.0~2.7级)。(2)农业防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二)花生锈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3、防治技术(3)药剂防治。在始花期进行田间检查,病株率达20%左右,病叶率5%或接近地面的1~2片叶有2~3个病斑时,即喷药防治。喷洒15%三唑醇WP1000倍液,或20%三唑酮EC1000倍液,或25%三唑酮WP1500倍液,或40%三唑酮WP3000倍液,12.5%烯唑醇WP2000倍液,或25%嘧菌脂悬浮剂1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或40%福美·拌种灵(拌种·双)WP500倍液;每亩用对好的药液60~75升。喷药时加入0.2%展着剂(如洗衣粉等)有增效作用。晴天下午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二)花生锈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1、症状侵染部位主要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也为害果柄及荚果。受害植株有波纹状病斑缠绕茎基,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绢丝状菌丝(故称白绢病),严重时中下部茎秆全被菌丝覆盖。当植株中下部茎秆,根茎部发病部位养分耗尽时,组织呈纤维状,植株根茎易折断。土壤潮湿、植株荫蔽时,病株周围土表植物残体和有机质上布满一层白色菌丝体。在菌丝体中形成很多球状菌核。菌核初为白色,以后变深褐色,表面光滑、坚硬。受害茎基部腐烂,皮层脱落,剩下纤维状组织。发病植株叶片初期强光下多呈闭合状,随病情发展叶片变黄、边缘焦枯,最后枯萎而死。子房柄感病后,发生褐色伤痕,逐渐腐烂,腐烂的子房柄将英果遗留在土中,荚果也腐烂掉,造成大幅度减产。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三)花生白绢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白绢病大田危害情况花生白绢病菌丝花生白绢病菌丝花生白绢病菌核拔掉白绢病的病株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2、侵染循环在花生的整个生长季节,病菌可以进行多次反复侵染,最后病组织形成的菌核落入土中或残留在病株中越冬。新种植区的菌源主要是老病区的病菌随种子、流水等传播而来。

6月下旬始见病株,从开始发病至7月中旬,病情扩展较为迟缓,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茎基部,病株率为18.4%~30.6%,病情指数为3.1~8.6;7月下旬后,随花生植株的封行、高温与雨季的到来,病害迅速发展,发病部位扩大到茎杆中下部,白色菌丝覆盖其上或地表层,至8月下旬达发病高峰,病株率上升到80%,病情指数高达56.6;最后茎杆组织呈纤维状变黑腐烂,易折断拔起,叶片脱落或整株死亡。因此,分析认为,田间7月中下旬是该病重要的侵染时期,8月中下旬则是该病重要的盛发时期。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三)花生白绢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3、防治技术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在花生荚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现症状,发病后才进行防治效果较差。应从花生播种期开始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轮作。③深翻改土。④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⑤高畦种植,深沟排水。⑥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2)药剂防治。①药土拌种。②淋灌。③茎部喷施。(3)生物防治。在用药剂灌墩防治地下害虫蛴螬时,与5%井冈霉素混用也能明显降低烂果率。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三)花生白绢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1、症状花生疮痴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叶柄、叶脉、茎部、未入土的嫩果荚、果针和子房柄。患部均表现木栓化疮痴状斑,斑面病症通常不明显,潮湿时仅隐约可见橄榄色霉点或薄霉层的分子孢子盘及分生孢子。病株新抽出的叶片复叶畸形扭曲,叶面大量出现直径约1毫米的近圆形褐色小斑点,病斑中部稍凹陷,色淡,干燥时破裂或穿孔,病斑边缘红褐色;病叶背面主脉和侧脉上现连生短条状的锈褐色斑,表面粗糙,呈木栓化;叶柄、茎秆和子房柄病斑卵圆形至短梭状,较叶片上的大,褐色至红褐色,中部下陷,有的呈典型“火山口”状,斑面龟裂,木栓化粗糙更为明显;子房柄和果荚上的病斑有的肿大变形,呈褐色。被害子房柄有的肿大变形,荚果发育明显受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四)花生疮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2、侵染循环与消长规律春花生播种在老病地出苗后,当旬平均气温>20℃,雨日达到5天左右时,就可能在田间出现零星的早期病株,产生孢子通过风雨向邻近植株传播,逐渐形成植株矮化、叶片枯焦的明显发病中心。该病能否流行取决于感病品种下针结荚期即易感病生育期与降雨的吻合程度。凡雨日达到3天以上时,病害就可能大发生,甚至流行。该病菌具有潜伏期短、再侵染频率高、孢子繁殖量大的特点。花生疮痂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初发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7、8月为盛发期。发病早晚以及持续时间长短与降雨日数、降雨量关系密切。持续降雨或暴雨可导致疮痂病发病早、蔓延迅速和大面积暴发成灾。降雨延迟,到9月上、中旬,疮痂病仍可以侵染发病。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四)花生疮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3、发病的条件(1)长期连作。(2)降雨高湿。(3)氮肥施用不当。(4)品种抗性低。(5)栽培方式的影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四)花生疮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二、花生后期病害防治4、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2)防止田间积水。(3)地膜覆盖栽培。(4)减少越冬菌源。(5)轮作换茬。(6)加强田间肥水管理(7)药剂防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四)花生疮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全国各花生产区都有鼠害发生,但不同地区发生的鼠害种类有所差异,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等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而仓鼠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鼢鼠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地区,黄毛鼠则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花生田有两个鼠害高峰期,即播种至出苗期和荚果成熟期。在播种至出苗期为害,是将播种的花生种仁扒出啃食,造成缺苗断垄。出苗后至结荚前基本不受害鼠为害。荚果形成后进入第二为害期,成熟期达为害高峰。荚果成熟期,除掘食外,还把大量荚果搬人洞中储藏。如一只鼢鼠的粮洞内能挖出成熟花生荚果25~30千克。在地下觅食过程中,损伤根系,造成植株死亡。覆膜花生田成熟早,老鼠提前为害,造成严重损失。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一)分布与危害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1、黑线姬鼠2、黄毛鼠3、褐家鼠4、小家鼠5、黑线仓鼠6、大仓鼠7、鼢鼠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二)主要害鼠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黑线姬鼠2、黄毛鼠2、黄毛鼠3、褐家鼠小家鼠5、黑线仓鼠6、大仓鼠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1、保护利用天敌在花生产区,鼠类的天敌主要有蛇、鹰、黄鼠狼、猫头鹰等,对控制鼠害有重要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2、农业生态防治实行地膜覆盖、水旱轮作、深翻土地、清除杂草等措施,破坏害鼠的隐藏生存条件,增加其死亡率、降低繁殖率,实行统一作物布局规划,可以分散鼠害,降低为害程度;保证作物及时收获,作到颗粒归仓,可以减少害鼠的食物来源,有利于鼠害的控制。3、人工、器械捕杀在田间查找到鼠洞,可以采用水灌、烟熏或人工挖洞等方法捕杀害鼠。根据害鼠的活动习性合理利用鼠夹、鼠笼、铁丝套等灭鼠工具,可以获得良好的灭鼠效果。4、化学药剂防治杀鼠剂是用于控制有害啮齿动物的药剂。可分为化学药剂、生物药剂、矿物药剂。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4、化学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2)毒饵诱杀。(3)禁止使用的杀鼠剂。我国已禁止使用的杀鼠剂有6种(农业部公告第199号):氟乙酰胺(1081、敌蚜胺等)、氟乙酸钠(1080)、毒鼠强(没鼠命、三步倒、神猫、四二四)和毒鼠硅(氯硅宁、RS-150、硅灭鼠)、甘氟(鼠甘伏、伏鼠酸)、磷化锌(耗鼠净)。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4、化学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2)毒饵诱杀。(3)禁止使用的杀鼠剂。有6种(农业部公告第199号):氟乙酰胺(1081、敌蚜胺等)、氟乙酸钠(1080)、毒鼠强(没鼠命、三步倒、神猫、四二四)和毒鼠硅(氯硅宁、RS-150、硅灭鼠)、甘氟(鼠甘伏、伏鼠酸)、磷化锌(耗鼠净)。我国已停止使用的杀鼠剂有:亚砷酸(砒霜、白砒)、安妥(1-奈基硫脲)、灭鼠优(抗鼠灵、鼠必灭)、灭鼠安、士的年(马钱子碱、毒鼠碱、番木鳖碱)和红海葱(海葱)。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4、化学药剂防治(4)控制使用的杀鼠剂。有些杀鼠剂对人、禽、畜及老鼠的天敌毒性较大,有二次中毒现象,只能在农田和仓库灭鼠时与慢性杀鼠剂搭配使用,并且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统一使用,不得与皮肤接触,农户不得自行购买使用。美国有杀鼠灵、氯鼠酮、敌鼠、大隆、溴敌隆、噻鼠灵、磷化锌、维生素D3(胆钙化醇)、溴杀灵等9种灭鼠剂登记用于灭鼠,只有磷化锌、氯鼠酮、敌鼠和杀鼠灵登记用于灭当地自然环境中的野生鼠种,像田鼠、鹿鼠、地松鼠和鼹鼠等。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4、化学药剂防治(5)可以选用的杀鼠剂。《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GB/T27775—2011)规定的化学杀鼠剂有12种(主要是抗凝血类):①敌鼠钠盐(敌鼠、敌鼠钠、野鼠净、双苯杀鼠净);②杀鼠灵(灭鼠灵、抗鼠灵、华法灵);③克鼠灵;④敌鼠灵;⑤氯杀鼠灵;⑥溴鼠灵(大隆、溴鼠隆、杀特净、杀鼠隆、溴联苯)、⑦氯鼠灵;⑧鼠得克(敌拿鼠);⑨溴敌隆(鼠克、杀特宁、乐万通);⑩氯鼠酮(鼠顿停、氯敌鼠);⑪杀鼠醚(立克命、杀鼠迷、鼠毒死、杀鼠萘);⑫氟鼠灵(氟鼠酮、杀它仗)。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花生生产技术(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三、花生后期鼠害防治4、化学药剂防治(5)可以选用的杀鼠剂。杀鼠灵、杀鼠迷、敌鼠钠盐、氯鼠酮为第一代抗凝血类杀鼠剂,慢性毒力强,适口性好,灭鼠彻底,安全性好,是我国大力推广的杀鼠剂。其配制毒饵的浓度(指有效成分)分别为0.025%、0.03%~0.05%、0.05%~0.1%、0.005%~0.01%。鼠得克、大隆、溴敌隆、杀它仗、噻鼠灵为第二代抗凝血类杀鼠剂,安全、高效,灭鼠彻底,但价格较贵,适合对第一代抗凝血类杀鼠剂产生抗性的地区及城镇灭鼠时使用。其配制毒饵的浓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