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繁殖体和真菌生活史_第1页
真菌繁殖体和真菌生活史_第2页
真菌繁殖体和真菌生活史_第3页
真菌繁殖体和真菌生活史_第4页
真菌繁殖体和真菌生活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植物保护基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基础》课程组教学单元3植物病害诊断子单元3-2植物侵染性病害

的病原-植物病原真菌植物保护基础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识别真菌营养体和繁殖体的基本形态●掌握真菌主要类群的分类特征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学习目标(二)真菌的繁殖体—真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通过营养体的转化,形成孢子真菌产生孢子的机构叫子实体真菌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繁殖分别产生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1.无性繁殖是不经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分化形成无性孢子的繁殖方式。常见无性孢子的类型:(1)游动孢子形成于游动孢子囊内游动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成游动孢子无细胞壁,具1~2根鞭毛,释放后能在水中游动双鞭毛游动孢子单根尾鞭游动孢子游动孢子的释放过程(2)孢囊孢子形成于孢子囊内孢子囊由孢囊梗的顶端膨大而成孢囊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可借气流传播孢子囊孢囊梗(3)分生孢子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顶生、侧生或串生,形状、大小多种多样,单胞或多胞,无色或有色,成熟后从分生孢子梗上脱落。有些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分生孢子果内孢子果主要有两种类型:杯状或盘状的分生孢子盘近球形具有孔口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

(4)厚垣孢子有些真菌菌丝或孢子中的某些细胞膨大变圆、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孢子功能:抵抗不良环境,适时形成新菌丝2.有性繁殖是经过两性细胞或两性器官结合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方式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才进行有性繁殖真菌的性器官称为配子囊,性细胞称为配子有性孢子产生过程:菌丝分化→配子囊→雌、雄配子囊结合→有性孢子。质配:两个性细胞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N十N)核配:融合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回到单倍体阶段真菌有性繁殖整个过程可分3个阶段:常见有性孢子类型:

(1)卵孢子由两个异形配子囊(藏卵器、雄器)结合经质配、核配后而形成厚壁、双倍体、抗逆性强萌发形成菌体时进行减数分裂卵孢子(2)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形配子囊(形状、大小相同、性别相异)结合经质配、核配后而形成球形、厚壁、双倍体、抗逆性强萌发时进行减数分裂接合孢子(3)子囊孢子由两个异形配子囊结合,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而形成子囊孢子单倍体、形态各异子囊孢子着生在子囊内,每个子囊一般形成8个子囊孢子子囊多呈棍棒状,通常产生在具包被的子囊果内

子囊果主要类型闭囊壳:球状而无孔口子囊壳:瓶状或球状,顶端开口子囊盘:盘状或杯状子囊腔:无独立的壁,而是在子座内形成腔穴,并有从腔顶到腔基相接的拟侧丝,其间形成子囊闭囊壳子囊壳(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壳(甘薯黑斑病菌)箭头示长喙和泌出的子囊子囊盘子囊盘(纵剖)子囊腔(4)担孢子两性菌丝—双核菌丝—担子—担孢子两性菌丝—双核菌丝—冬孢子—担子、担孢子担孢子小梗

(三)真菌的生活史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真菌的典型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无性阶段,在生长季节连续多次产生大量的无性孢子,利于病害传播。有性阶段,一般在植物生长或病菌侵染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