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重失重物理教学设计超重失重物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超重、失重。2.知道产生超重、失重的条件。3.会分析解决超重、失重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1.观看超重和失重现象,明确生活中超重和失重是常见的现象。2.亲自体会超重和失重,并能用牛顿定律加以解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超重、失重的解释,明确超重和失重的本质。2.物理规律重在应用,切不行死记硬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对超重、失重的理解及其产生条件;难点是对超重和失重的应用。
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教学过程:
神州五号上天似乎就是昨天的事,前不久神州六号也已经安全返回了地面。通过新闻报道,同学都已经知道了许多宇航员的感受和在太空当中的一些生活状态,下面我就看一段我们的航天英雄杨立伟与记者的一段对话。
创建物理情景】
(多媒体展现杨立伟在太空的照片及返回地面后与记者的一段对话。)
记者:当你乘坐飞船升空时,你有什么感觉?杨利伟:感到有载荷,就是感到胸部受到压力。记者:压力很大吗?感到很难过吗?
杨利伟:还可以,不觉得很难过。我们平常训练时,这种压力可达到8个G,说得通俗点,就是等于有8个人压在你身上。飞船加速上升时,压力没有这么大。
记者:你什么时候感受到失重?当时的感觉怎么样?
杨利伟:在船箭分别的时候,感到身体突然被抛了一下,就飘了起来,船里的小尘埃也飘起来了。
提问:上面对话中的“有载荷”、“有压力”、“失重”等是怎样的状况下产生的?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受?
(此处同学的回答可能跳过第一个问题,直接回答其次个问题,没有关系,这些问题可以在后面再解释,这个地方主要是调动同学们的爱好。同学的回答也可能有许多,比较典型的有:坐电梯;坐海盗船;坐过山车;汽车在下坡的时候等等。)
同学们已经说了许多“类似”的状况,但这些状况我们在课堂上都无法重现,这样吧,我们来做个简洁点的。【试验体会】
用手掌托起一叠比较重的书,先让手缓缓上下移动,体会一下书对手掌的压力根静止时是否相同?然后,手由静止突然下降(或快速上升时突然停止),再体会手掌受到的压力根静止时有什么不同?
(这个试验可以师生一起进行,老师可以引导同学的动作。)刚才我们做了一个小试验体会压力的变化,有的同学说体会不是很明显,下面我们就利用你面前的试验器材进行试验探究,用测力计上的示数说话。【试验探究】
试验器材:一个测力计几个钩码(以同桌为一个小组)
试验过程:在测力计下挂钩码,认真观看测力计静止时,突然上升的瞬间和突然下降的瞬间,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观看结果:(1)静止时,示数不变
(2)突然上升的瞬间,示数突然增大
(3)突然下降的瞬间,示数突然减小
为什么会消失这种状况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学问分析一下。然后请同学们起来说结果。【分析论证】首先我们要对钩码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1)静止时,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如图
受力平衡:T=mg
(2)突然上升时,有加速度,由牛顿其次定律得,
T―mg=ma
T=mg+mamg
(3)突然下降时,由牛顿其次定律得,
mg―T=ma
T=mg―ma
【总结】
.超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力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失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力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思索与争论1】
1.是否只有上升时,才会超重?分析一下,当飞船返回地面,减速下降时,杨立伟会有什么感受?
由牛顿其次定律得,
N―mg=ma
N=mg+mamg
杨利伟会感觉有压力,属于超重现象。
2、假如飞船减速上升会有什么感觉?由牛顿其次定律得,
mg―N=ma
N=mg―ma
杨利伟会感觉轻飘飘的,属于失重现象。
比较我们分析的两次超重和失重的状况,看看有什么特点,总结超重、失重的条件。【总结】
3.超重: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失重: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留意: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及速度大小无关。
【思索与争论2】
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达到g时,会消失什么状况?
同学分析:由牛顿其次定律得,
mg―N=ma
N=mg―ma=0
压力或者拉力为0,即假如用测力计测量物理的重量,测力计上的示数为0,这种现象叫做完全失重。【演示试验】
下方钻孔的饮料瓶装满水,自由下落时,水不会流出来请同学们解释为什么?太空就是一个完全失重的环境,请问同学们,在太空当中那些物理仪器是不能使用的?(天平、水银气压计、磅秤等)【思索与争论3】
1.在超重或者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否发生变化了?(同学回答:没有)2.那么变化的是什么?
(同学回答:压力或者支持力)
【总结】
3.留意: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或者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不变,变化的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
【练习】观看在体重计上做下蹲运动时,体重计指针的变化。请同学们解释缘由。
【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现)
1.超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力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2.失重现象: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力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3.超重、失重的条件:
超重: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失重: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4.留意:
(1)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及速度大小无关。(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或者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不变,变化的只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课后练习】
据报载,我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的质量为63kg(装备质量不计),假设飞船以加速度8.6m/s2竖直上升,这时他对座椅的压力多大?
杨利伟所说的训练时承受的压力可达到8个G,这表示什么意思?
超重失重物理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知道物理学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含义,并能通过牛顿定律进行定量分析
2、由牛顿其次定律导出自由落体加速度,并推广至竖直上抛运动
【重点难点】
1、重点:超重与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和缘由
2、难点:探究超重与失重现象产生的条件和缘由
【学习过程】
一、例题导入:如图,一个人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求以下几种状况中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1、人和电梯一同静止或匀速运动时:
2、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时:
3、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时:
4、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a
5、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a
6、人随电梯以加速度g匀加速下降时:
思索:
(1)满意什么条件,体重计示数等于人的重力?
(2)满意什么条件,体重计示数大于人的重力?
(3)满意什么条件,体重计示数小于人的重力?
二、学问概念:
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自身重力的现象;
条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两种状况)。
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自身重力的现象;
条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两种状况)。
3、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的现象;
条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a=且向?运动时(包括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两种状况)
思索:
(1)超重是不是物体重力增加?失重是不是物体重力减小?
(2)在完全失重的系统中,哪些测量仪器不能使用?(提示: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一切与重力有关的现象都完全消逝)
【课堂练习】
1、某人站在台称上,在他突然蹲下的过程中,台秤示数的变化状况是()
A、先变大,后变小,最终等于他的重力?B、先变小,后变大,最终等于他的重力
C、变大,最终等于它的重力??D、变小,最终等于它的重力
2、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肯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觉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推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A、加速上升?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D、减速下降
【课堂作业】
1、问题与练习
42、《创新设计》相关例题和习题
超重失重物理教学设计3
教学课题:《超重与失重》
【教材分析】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放射胜利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超重和失重现象发生。因此本节课要关心同学正确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且运用超重和失重现象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分析超重和失重问题时,加速度是关键。物体的速度不能反映物体的受力状况,只有加速度才能反映物体的受力状况.应敏捷运用牛顿其次定律和运动学的规律解题,必要时要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讨论对象。
“失重和宇宙开发”这个阅读材料可以开阔同学眼界和思路,应组织同学阅读,还可提倡同学查阅有关资料或观看科技影视片,并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太空试验想象”以培育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量。【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1.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及两者的产生条件;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
2.培育同学擅长发觉问题并提出问题的力量;提高同学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提炼出模型的力量;增加同学能在多种情景中找出问题的实质的力量;过程与方法
1、观看并感受超重和失重现象
2、经受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条件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情景和热忱引导、鼓舞同学敢于探究、敢于提问,勇于创新;借助课堂小试验、多媒体课件和丰富的网上资料,培育同学喜爱物理、喜爱科学的情感;2学会同学间沟通与合作、学会参加小组活动;【教学重点】完全失重现象。
【教学难点】精确 理解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的本质。把握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不是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而是物体所受的支持力或拉力发生了变化。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视频:杨立伟体验失重现象
2022年10月15日9时,中国胜利放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放射胜利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那我们来看一下太空中失重究竟会消失什么样的现象呢?超重失重只会消失在航天业?生活中会不会消失超重与失重现象呢?它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讨论的内容.一体验什么是超重失重:1[提问]弹簧称是怎样称出物体的所受重力的?
让同学通过分析,加深对平衡条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
弹簧称:平衡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弹簧称给物体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弹簧称读出来的数值跟其受到拉力对应,依据作用力与反作力原理,弹簧称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称给物体的拉力相等,所以弹簧称能读出物体所受到重力对应的数值。[提问]称同一个物体时,弹簧称的读数会不会发生变化?
先让同学思索,然后做演示:在下面三状况下用弹簧称物体,同学观看读数有没有变化。
a加速向上;
b加速向下。
同学可以观看到弹簧称的读会比物体实际的重量或大或小,这样就可以引出课题,同时对超重与失重有初步的了解:超重:视重大于重力失重:视重小于重力
这两种状况下物体的重力变了吗?物体在同一地理位置,所受重力是相同的,与运动状态是无关的,那么是什么使:视重与重力之间产生差异了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运动学描述
规律1:当物体加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规律2:当物体减速上升时,拉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规律3:当物体加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规律4:当物体减速下降时,拉力大于重力,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力学本质:
超重: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向上,Fmg失重: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合力向下,Fmg
选定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表达式:F=mg±ma与V无关。在失重中有一种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完全失重演示试验:开孔的瓶子为什么不漏水?
完全失重状态: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零(即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物体“似乎没有重力”的状态
思索(1):完全失重时为什么作用力为零思索(2):完全失重的力学特征是什么思索(3):还有哪些状况会产生完全失重现象
完全失重的利于弊:(1)在人造卫星中全部靠重力效应工作的仪器都失效!
(2)利用完全失重条件的科学讨论
超重失重物理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超重与失重》是选择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五章讨论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五节的内容。教材第一二章是对运动学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应用,三四章是对力学基本概念,常见力性质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学习
本部分内容叙述超重和失重现象及其产生缘由,并且将其应用在详细问题中:如电梯中的超失重和体重秤上的超失重等。超重和失重的基本定义为:视重大于重力时为超重;视重小于重力时为失重;超失重时物体重力并不转变。对超重和失重理解可以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理解。运动学角度: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动力学角度: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前者为表象,后者为本质,两者为递进关系。超重和失重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因此讲解本部分内容时应尽量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过程应多支配些同学的动手试验机会,让同学有切身的体会,同时也应支配些思索和探讨的话题,引发同学的思索和争论,加深同学对超失重的理解
【设计思想】
本节利用饮料瓶设计试验引入新课,贴近同学的生活,在此基础上设计易于操作的探究超重与失重的试验,让每个同学都参加到课堂中,提高同学乐观性,从而较简单得出超重与失重的定义;超重与失重的理论分析,给了同学思索的空间,整节课的设计符合“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同学自主学习,让同学乐观参加,乐于探究、勇于试验、勤于思索”的《新课标》的要求。采纳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秤可以让同学更清晰的看到拉力的变化,并且可以演示完全失重现象。本教学设计在条件达不到的学校,可以用弹簧秤代替传感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通过试验熟悉超重和失重现象,
2、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和失重现象的缘由
3、知道完全失重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看并感受失重和超重现象
2、经受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过程,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试验,让同学学会观看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
2、培育同学科学探究力量,激发成就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从探究中体验科学之美,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试验探究和小组争论,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难点:超重、失重不是重力的增加或削减,而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是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依旧存在且大小不变。
【教学器材】
力传感器、电脑、重锤、细绳、演示弹簧秤、饮料瓶【教学过程】
小试验:
一个盛满水的饮料瓶,在底部及瓶身四周钻几个洞,静止在手中时,水会流出;假如突然松手,让饮料瓶自由下落时,会观看到什么现象?现象:当饮料瓶自由下落时,水不会流出。
提问:刚才的试验中我们看到水会流出的缘由是什么?当饮料瓶自由下落时,水不会流出的缘由又是什么?请结合生活阅历谈谈你的看法。
由于重力而使水对器壁产生了压力,所以水会流出。试验中当饮料瓶自由下落时,重力仿佛消逝了,实际上是压力消逝了。谈体会:
1、播放游乐场中过山车的视频,请同学们谈谈在游乐场玩十环过山车、垂直过山车等时的感受?
同学:可怕、上坡时感觉比较稳、下坡时感觉重力仿佛消逝了等。
2、除了过山车,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会让我们有与过山车一样的感受?同学:乘汽车上陡坡或下陡坡、飞机起飞或降落、乘电梯、„„
2小结:刚才同学们所谈到的就是“超重与失重”现象,今日我们就一起探讨超重与失重的问题。演示试验:
在弹簧秤下悬挂钩码,当钩码静止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问:钩码的重力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利用二力平衡分析弹簧秤测量物体重力的原理,对同学来说已不是难题)小结: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试验探究:
探究一:请同学们用力传感器测出桌面上重锤的重力,并用力传感器牵引重锤做各种运动(上下或左右移动),观看在将重锤提起的过程中,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力传感器的拉力与重锤的重力相比有什么变化?同学活动:进行试验,观看现象。争论沟通:小组内争论后回答:
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与钩码的重力进行比较。
同学:示数不稳定,有时候比重锤的重力大,有时候比重锤的重力小。
2.重锤的重力变了吗?
同学:地球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探究二:请你重做刚才的试验,找出力传感器对重物的拉力什么时候大于重锤的重力?什么时候小于重锤的重力?
同学活动:重做刚才的试验,细心观看并做好记录。小组争论沟通后得出:
钩码静止时、缓缓上升、缓缓下降、左右移动时拉力基本不变。突然上升时,拉力变大。突然下降时,拉力变小。由此引入超重与失重的概念: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者对支持物压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者对支持物压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现象,3称为失重现象。理论分析超重与失重
刚才有同学提到乘电梯时,感到脚掌所受到的力与静止时不一样,我们已经知道这是超重和失重的现象,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乘电梯时的超重与失重发生在什么时候?
同学1:电梯上升时超重,下降时失重。
同学2:我感觉电梯上升时有超重也有失重,下降时也一样有超重和失重。电梯是处于超重还是失重,需要有依据,下面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老师进一步明确:电梯在启动和停止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受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
分析下列状况中人对电梯的压力分别是多大(设人的质量为m,重力为G):当电梯静止时
当电梯加速上升时(假定电梯是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当电梯减速上升时(假定电梯是匀减速,加速度大小为a)当电梯加速下降时(假定电梯是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当电梯减速下降时(假定电梯是匀减速,加速度大小为a)同学活动:分组争论
同学分组争论后请不同的小组展现各自的争论结果,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经过争论得出:
当电梯静止时,人对电梯的压力为:N=G
当电梯加速上升时,人对电梯的压力为:N=G+maG
当电梯减速上升时,人对电梯的压力为:N=G-ma
当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的压力为:N=G-ma
当电梯减速下降时,人对电梯的压力为:N=G+maG
依据得出的结论请同学总结电梯处于超重或失重的条件,同学这时不难得出4是与加速度的方向有关,而非速度的方向。
小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不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这是由物体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引起的,当加速度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探究完全失重现象
让力传感器拉着重锤向下加速运动,观看拉力的大小,再让力传感器拉着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观看拉力的大小。
同学试验后,对比超重与失重的定义给完全失重下定义:
当物体以加速度a=g竖直加速下降时,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这就是“完全失重”现象。课外活动:
有条件的同学回家后在电梯上放体重计,自己站在上面,看看与我们今日的分析是否全都。
家里有体重计的同学可以回家做一做,先站体重计上不动,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范例好看
- 农村建造房屋合同范例
- 租房 居间方 合同范例
- 2025年计算机购销合同
- 2025年宅基地使用转让协议书
-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协议
- 装饰装修施工及担保合同
- 绿色能源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研究合同
- 单位集资买卖合同
- 草原资源保护合同
- JCT 2789-2023 涂料用长石粉 (正式版)
- DB11-T 1832.22-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2部分:装配式装修工程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医疗陪护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 个体诊所药品清单模板
- 有机更新工作总结
- eviews操作说明课件
- 教师法律法规讲座课件
- 战场侦察课件
- 2023年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 GB 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