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襄樊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湖北省襄樊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湖北省襄樊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湖北省襄樊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湖北省襄樊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北省襄樊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一模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基础是()

A.课堂教育B.家庭教育C.自我反省D.活动和交往

2.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有()

A.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B.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C.形成概念和进行问题解决D.进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电影胶片上的画面是静止的,但播放时人们看到的却是连续运动的画面,产生这种效果的视觉机制是()

A.双眼视差B.视轴辐合C.视觉后像D.线条透视

4.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

5.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首因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

6.学习了毛笔书法,有助于写好粉笔字。这是()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

7.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

A.教育的客体B.认识的主体C.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D.以上都不是

8.在西方,最早采用课程一词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斯宾塞C.卢梭D.布鲁纳

9.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0.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

二、填空题(10题)11.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指的是____

12.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就要抓住儿童发展的____

1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____,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14.我国第一个体现女子与男子平等的法定学制是____

15.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____的情绪状态

16.心理学是研究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17.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基础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____、综合性和选择性

18.____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

19.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

20.根据教学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将课程分为____和活动课程

三、名词解释(5题)21.教师

22.教学内容设计

23.教育成本

24.教育事业费

25.课程标准

四、论述题(5题)26.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7.试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8.运用心理学的注意规律,提出四条集中学生注意的有效措施

29.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30.试述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法。

五、案例分析(2题)31.试分析该案例中的班主任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

32.请从德育原则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

六、简答题(1题)33.意志品质有哪些?

参考答案

1.DD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个体的思想品德是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活动和交往的过程表现出来的

2.BB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

3.CC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又叫感觉后像。题干中所说的现象是动景运动,其机制是视觉后像

4.A本题考查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总的来说,生产力是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故正确答案为A。

5.CC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如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或她)的其他一切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6.AA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根据题干中的有助于可知是正迁移,又由于毛笔书法是先学习的,粉笔字是后学习的,所以又属于顺向迁移,故选A项

7.CC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8.BB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9.BB[解析]反射是指机体在神经系统(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心理现象的原则。

10.B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1.能力

12.关键期

13.教育问题

14.壬子癸丑学制

15.猛烈而短暂

16.心理现象

17.均衡性

18.班级

19.废科举,兴学校

20.学科课程

21.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22.教学内容设计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特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等

23.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个学生本身平均所消耗掉的全部教育资源

24.教育事业费是教育投资中分配用于教育事业的经常性经费,主要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组成。

25.课程标准是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26.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①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即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②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

27.(1)教师方面: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既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又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③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教师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切实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④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⑤发扬教育民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能以权威自居。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⑥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⑦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在师生交往的初期,往往出现不和谐因素,如因为不了解而不敢交往或因误解而造成冲突等,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性,经常与学生保持接触、交流;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与技巧,如寻找共同的兴趣或话题、一起参加活动、邀请学生到家做客、通信联系等。⑧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之中,忌挖苦讽刺学生、粗暴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也要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2)学生方面:①正确认识自己。学生如果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应该努力的目标,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和看待自己,那么他们对于教师的指导就能更加认真倾听和思考,这对于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②正确认识老师。每位老师都有自身的特征、缺点和优点,当学生发现老师不能满足他们某些方面的期待或不喜欢某位老师时,学生应该摒弃对老师的固有成见,要学会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老师的付出,积极主动地和老师沟通。(3)环境方面: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②加强学风教育。③改善校园人际关系

28.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外部无关刺激的干扰,应该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教学环境。比如,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以及教室内的环境,如地面是否干净,桌椅排列是否整齐,教室的布置和装饰是否简洁朴素等。另外,教师的教具除演示时间外,应该放在隐蔽的位置,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②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教师应在课堂开始前,向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③培养间接兴趣。教师在一门课开始时应首先阐明本门课的学习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本学科知识对他们所具有的价值,以引起他们对学习结果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对该门课学习的积极性,来唤起他们注意的维持。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使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课堂教学组织越合理,越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在需要,学生越不容易分心。⑤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整学生的注意状态。色彩丰富的形象、活动画面的刺激以及操作活动,有利于降低和消除学生的疲劳感,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29.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征:①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此阶段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②客体永恒性的形成。这一阶段的显著标志是获得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③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④延迟模仿的产生。(2)前运算阶段(2~7岁)。特征:①早期符号功能。儿童可以越来越多地使用符号来表示外部世界。②自我中心化。儿童常以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和理解世界。③不可逆性。儿童还未形成守恒,他们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表面的、显著的特征,思维表现的事物关系单一,不能进行可逆运算。思维呈现出片面性的特点。④不能推断事实。⑤泛灵论。儿童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生命的。(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征:①去自我中心化。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在这一时期,儿童区别现象与想象的能力提高。②思维可逆性。③守恒。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持有的属性不变。④分类。⑤序列化。此阶段的儿童能够顺利完成排列大小的任务。(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特征:①命题之间的关系。此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推论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②假设—演绎推理。此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③类比推理。此阶段的儿童能进行类比推理,能够理解类比关系。④抽象逻辑思维。⑤可逆与补偿。此阶段的儿童具备了逆向性和补偿性的可逆思维。⑥反思能力。⑦思维的灵活性。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30.(1)概念:叙事研究是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教育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和分析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生活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在狭义上,教育叙事指的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叙事研究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解释,更重要的是寻找故事背后的意义。(2)类型:①从叙述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教师叙事研究和对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叙事的研究。②从叙述的目的来分,可分为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和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③从叙述的内容来分,可分为自传叙事、教学叙事和生活叙事。(3)特点:①关注实践者的经验。②叙事以“故事”为研究载体,以叙事为主要研究途径,采用口述、现场记录、日记、开放式访谈、自传等方式开展研究。③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④不论叙述者是否同时也是研究者,叙事研究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提升。(4)做法:①叙事材料的收集。②叙述事件的确定。③叙述过程的展开。④叙事研究报告的写作。⑤叙事研究的评价。(5)优缺点:①叙事研究的优点是易于操作,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具有人文气息,易于理解,引人深思。②叙事研究的缺点是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容易与故事的线索吻合,难以使读者身临其境。

31.(1)该班主任遵循了导向性德育原则,针对学生的捣蛋及不良行为,将理想性和方向性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