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起源与发展1_第1页
惠山泥人起源与发展1_第2页
惠山泥人起源与发展1_第3页
惠山泥人起源与发展1_第4页
惠山泥人起源与发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惠山泥人的起源发展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加之当时昆曲流行,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手捏戏文人物也应运而生。传统的惠山泥人,大体分耍货(粗货)和手捏戏文(细货)两类。图1耍货《小花囡》/喻湘涟塑彩

惠山泥人是一项民间彩塑艺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天津“泥人张”、潮州“大吴泥塑”齐名为中国三大民间泥彩塑。

图2手捏戏文《打金枝》/喻湘涟塑,王南仙彩昆腔戏(南昆)流行于无锡,清朝中期,徽班、京班常到无锡演出。与此同时,民间“草台班”在农闲季节演出乡土小戏也很频繁。惠山自古多寺庙、祠堂,而较大的寺庙、祠堂都有用于酬神或祭祖的演出戏台。图3旧时售卖惠山泥人的惠山古镇横街丰富多彩的戏剧演出为民间艺人提供了大量的观摩机会。如惠山张中丞庙演祀神戏时,泥人制作铺曾有师规:艺徒可前往看三回戏(约两小时),但不得超过“腰台”,以免沉湎其中耽误工作。有人认为,手捏戏文前期表现对象以昆曲为主,可能与惠山寄畅园主人在清初蓄有当时全国一流的昆伶家班有关。

图1-4惠山古镇上售卖的惠山泥人图4惠山古镇上售卖的惠山泥人惠山泥人国家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喻湘莲曾写道:“手捏戏文作为一门空间艺术,是以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和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同时,在它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又深深地受到昆曲和京剧的强烈影响。1.2惠山泥人与佛教、祠堂的联系惠山泥人的起源与佛教、祠堂都有紧密的联系,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而祠堂每年的盛大祭祖活动也为泥人的流通提供了场合与渠道。1.2.1.大阿福的由来图5《团阿福》/喻湘涟塑彩惠山泥人中最具代表的大阿福,就源于佛教。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图6无锡惠山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跏趺座佛像及惠山寺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