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_第1页
核磁共振成像_第2页
核磁共振成像_第3页
核磁共振成像_第4页
核磁共振成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核磁共振成像第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概图核磁共振发展史医用MRI仪器及通用系统框图核磁共振成像优缺点核磁共振成像目前取得巨大进展核磁共振基本物理原理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成像子系统及功能参考文献第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1924年:Pauli

预言了NMR

的基本理论,斯特恩和盖拉赫在原子束实验中观察到了锂原子和银原子的磁偏转。斯特恩等人测量了质子的磁距1939年:拉比第一次做了核磁共振实验1946年:Harvard大学的Purcel和Stanford大学的Bloch各自首次发现并证实NMR现象1953年:Varian开始商用仪器开发,同年制作了第一台高分辨NMR仪1956年:Knight发现元素所处的化学环境对NMR信号有影响,且与物质分子结构有关1970年:Fourier-NMR开始市场化(早期多使用的是连续波NMR仪器)1973年:核磁共振技术被引入医学临床检测1991年:Ernst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方面2002年:瑞士核磁共振波谱学家维特里希,用多维NMR技术在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结构的三维构象方面的开创性研究2003年:美国科学家劳特劳尔于1973年发明在静磁场中使用梯度场,能够获得磁共振信号的位置,可以得到物体的二维图像;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德进一步发展,指出磁共振信号可以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他发展的快速成像方法为医学磁共振成像临床诊断打下了基础。核磁共振发展史第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劳特布尔(图左)和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德(图右)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洛赫(图左)和波赛尔(图右)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士物理学家艾斯特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拉比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日瑞士三国科学家芬恩

(图左),田中耕一(图中),维特里希(图右)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斯特恩核磁共振发展史第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及通用系统框图引用:/i?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index&fr=&sf=1&fmq=&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MRI&oq=MRI&rsp=-1第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核磁共振成像优缺点成像条件有信号、获取信号、处理信号及图像重建。MRI的特点

数学、核物理、电磁学、电子学、计算机、生理解剖学、超导技术、材料科学、医学诊断等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领域;MRI应用于医学的优势利用人体氢质子的MR信号成像,从分子水平提供诊断信息;任意截面成像;软组织图象更出色;不受骨伪影的影响;无电离辐射,一定条件下可进行介入MRI治疗MRI的局限性成像速度慢(相对于X-CT而言)对钙化灶和骨皮质灶不敏感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禁忌症:心脏起搏器及铁磁性植入者等定量诊断困难第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回波平面成像(echoplannar

maging,EPI),使MR的成像时间大大缩短,可在100~200ms内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不需要造影剂即可得到血管造影像,优于CT和X线血管造影。还有磁共振的灌注和渗透加权成像,不仅提供了人体组织器官形态方面的信息,还提供了功能方面的信息。

磁共振成像介入,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度,可以精确地区分病灶的界面、确定目标;亚毫米级空间分辨率便于病灶定位和介入引导;多层和三维空间成像允许全方位地观察重要的解剖结构;快和超快速的成像序列能够对生理运动、介入器具和介入引起的变化进行近似实时的观察。

消除伪影的技术,如空间预饱和、梯度磁矩衡消和快速成像等技术,可有效消除人体的生理运动如呼吸、血流、脑脊液脉动、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等引起的磁共振图像的伪影。

核磁共振成像目前取得巨大进展第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核磁共振基本物理原理磁场中的核能级间距:研究对象:自旋量子数≠0的原子核Larmor频率:磁场中核能级分裂:自旋角动量:第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热平衡,各能级粒子数服从玻尔兹曼分布,宏观磁化强度M:对氢原子核磁共振研究核磁共振基本物理原理第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旋转坐标系(xy平面均匀分布,相互抵消):一个核:多个核:核磁共振基本物理原理-Larmor进动

第1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核磁共振信号的弛豫自旋体系可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在低能态上的核跃迁到高能态的同时,高能态的核向周围环境转移能量,及时地恢复到低能态,核体系仍然保持低能态核数目比高能态微弱过剩的热平衡状态,维持玻尔兹曼分布,从而保证了共振吸收的继续进行这种不经过辐射而回到低能态的过程叫弛豫自旋核从共振激发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为弛豫时间弛豫时间及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第1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受激发射:

在电磁波作用下,处于高能级的粒子回到低能级,发出频率为的电磁波,因此电磁波强度增强的现象。玻尔兹曼分布表明,在平衡状态下,高低能级上的粒子数分布由下式决定:从激发状态恢复到Boltzmann平衡的过程就是驰豫过程驰豫(relaxation)种类弛豫时间及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第1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纵向驰豫(spin-latticerelaxation)

自旋-晶格驰豫或T1驰豫纵向驰豫是自旋的原子核与周围分子(晶格)之间交换能量的过程,磁性核的能量随之降低纵向驰豫的结果:高能级的核数目减少,就整个自旋体系来说,总能量下降纵向驰豫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用T1表示,T1越小、纵向驰豫过程的效率越高,越有利于核磁共振信号的测定。

驰豫(relaxation)种类注:晶格是泛指包含有自旋核的整个自旋分子体系,也可以说它是构成质子和原子的外在环境弛豫时间及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第1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横向驰豫(spin-spinrelaxation)又称自旋-自旋驰豫或T2驰豫自旋核与自旋核之间能量交换的过程即自旋的原子核进动相位的一致性逐渐散相的过程,其快慢与周围同种核的均匀性有关横向弛豫的结果:交换能量的两个核的取向被掉换,各种能级的核数目不变,核体系的总能量不变。横向驰豫过程所需时间以T2表示,一般的气体及液体样品T2为1秒左右。驰豫时间决定核在高能级上的平均寿命T,由下式知T取决于T1及T2之较小者弛豫时间及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第1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横向驰豫——相位发散的过程横向驰豫过程中,各种取向的核总数没有变化,是一个相位发散的过程。在均匀磁场中,被激发的瞬间,核具有相同的进动频率。在自旋—自旋耦合的作用下,导致频散,失去同步,进而产生相散。局部磁场的非均匀性会改变质子的进动频率,进而加速相散,加快横向驰豫。第1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弛豫时间及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核磁共振中,自旋体系因受到射频波的激励而失去平衡射频场关断后,借自旋-晶格弛豫而恢复玻尔兹曼平衡。弛豫快慢遵循指数递增规律,把从0增大到最大值的63%所需时间定义为纵向驰豫时间影响T1时间的因素T1与静磁场的强度大小有关,一般静磁场强度越大,T1就大T1长短还取决于组织进行能量传递的有效性大分子、小分子的共振频率与拉莫尔频率差别较大,能量传递有效差,T1较长中等分子(脂肪)的共振频率接近于拉莫尔频率,能量传递有效好,T1较短第1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特点是能量交换在相同的自旋核之间进行,因而弛豫的效率非常高。生物组织的T2值在30~150ms之间。一般情况下T1>T2(T1约为T2的4~10倍)。横向恢复时间T2是由于相位同步的质子开始变得不同步,所以横向磁化减小。弛豫快慢遵循指数递减规律,把从最大下降到最大值的37%的时间定义为横向驰豫时间(T2)。弛豫时间及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影响T2的因素不同成分和结构的组织T2不同,例如水的T2值要比固体的T2值长。T2与磁场强度无关T2的长短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局部小磁场的均匀性对小磁化散相的有效性均匀性越好(水),散相效果越差,T2越长;越不均匀(肌肉),散相越快,T2越短第1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组织弛豫生物学意义组织含水量组织含水量是决定组织间弛豫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含水量下降则弛豫加快,反之弛豫变慢。任何使组织水量变化的化学物理环境均可导致组织弛豫的变化。水的杂乱运动不同的大分子可对其表面上水分子的运动产生不同程度的扰乱,使附件水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是造成T1,T2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脂肪的含量脂肪具有疏水性,使其中的氢质子得以与水中的氢质子分开。当脂肪与肌肉和肝脏等组织或器官一起分布时,仍能表现出很好的弛豫特性来是MRI具有极高软组织对比度的组织学基础。顺磁性粒子的作用顺磁粒子对核磁共振的弛豫有很大影响。在样品中掺入少量顺磁粒子,由于其总磁矩不为零,它所产生的局部场要比自旋核的强得多。如此强的局部场会使自旋核的弛豫加快。第1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空间定位核磁共振成像原理频率编码梯度(Gf)相位编码梯度(Gp)原理:用一个梯度磁场作为层面选择梯度(sliceselectgradient),确定扫描层面,然后用另外两个梯度磁场来确定层面内的坐标位置。通过三个梯度的不同组合,MRI可以实现任意层面断层成像选层梯度磁场(Gs)引用:correctionofrotationalmotionartifactsi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第1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空间定位-选层梯度原理图RF的频带宽度与梯度场强度共同决定层厚选层的厚度取决于两个因素:选层梯度的强度(梯度场的斜率)、激励射频的频率范围(射频带宽)层厚与射频带宽成正相关:射频频率范围越大,能够激发的质子层面越厚,反之越薄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第2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空间定位-频率编码原理图利用Gx和Gy对该层面内的x和y方向进行平面内的空间定位,Gx和Gy分别叫做频率编码梯度(frequencyencodinggradient)和相位编码梯度(phaseencodinggradient)第2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利用相位编码梯度造成氢核有规律的相位差,利用该相位差来确定体素在某一个方向的空间位置信息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空间定位-相位编码原理第2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核磁共振成像的种类:T1成像、T2成像、密度成像最常用的图像重建算法:FFT(快速傅里叶变换)自旋回波序列信号:将人体组织发出的微弱核磁共振信号重建成二维断面图像点成像法:对每个组织体素信号逐一进行测量成像的方法线成像法:一次采集一条扫描线数据的方法面成像法:同时采集整个断面数据的方法体成像法:施加两维的相位编码梯度和一维的频率编码梯度同时对组织进行整个三维体积的数据采集和成像方法(不使用选层梯度进行面的选择)核磁共振成像原理磁共振图像重建第2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核磁共振成像原理K空间MRI成像时,需要多次射频激发采集多行数据,将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数据填入到一个矩阵中,称为K空间该空间内的数据对应的是空间位置的空间频率数据利用该空间内的数据经过傅里叶反变换,可以得到图像数据K空间中的数据点阵与图像的点阵不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点包括了全层信息第2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维成像是用方向正交的相位编码梯度和频率编码梯度进行空间编码三维成像是利用三个相互正交的磁场梯度实现空间编码,它增加一个与层面方向垂直的相位编码梯度以实现第三个方向上的空间编码。一次性激励整个成像容积三维图像重建或容积成像是通过扩展二维成像平面中的空间编码方向来实现的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成像图像重建第2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根据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结合计算机断层图像重建原理而开发的一种影像诊断设备线圈向样品发射电磁波,通过调制振荡器使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样品共振频率附近连续变化。当频率正好与核磁共振频率吻合时,射频振荡器的输出就会出现一个吸收峰。同时由频率计即刻读出这时的共振频率值探头置于磁极之间,用于探测核磁共振信号谱仪是将共振信号放大处理并显示和记录下来核磁共振成像各系统框图及连接引用:百度图片—关键词“核磁系统”第2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磁体类型永磁型磁体:0.15~0.5T维护费用小,热稳定性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