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两汉文学_第1页
第6讲两汉文学_第2页
第6讲两汉文学_第3页
第6讲两汉文学_第4页
第6讲两汉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两汉魏晋六朝部分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茂君第二编两汉文学

概论

一、社会概况

经济发展、政治矛盾二、思想文化概况

汉初黄老之学——武帝独尊儒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王充无神论道教——文人清议三、文学概况

1.赋(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

2.政论文3.史传文学

4.五言诗5.乐府民歌秦代无文:秦王朝短命(前221—前206年),建立中央集权制,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局面,制定残暴法令,实行文化高压政策:“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族。”(《史记·秦始皇本纪》)“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五蠹》)摧残学术文化,“焚书坑儒”,致使“秦代无文”。秦代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的《谏逐客书》。

第一章两汉的文化与文学

一、儒学复兴、经学隆盛的两汉文化西汉王朝是在强秦覆灭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汉初统治者在总结赢秦灭亡的历史教训时,清醒地认识到秦之亡纯系不行仁义、不法先王所致,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秦王朝施苛刑峻法于天下的强权政治,又上推三代,在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寻找使封建统治秩序长久维持的理论根据。汉武帝与儒学复兴:

随着汉王朝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大一统帝国的出现,为维持这种大一统局面,更需要有一个与伟大帝国相称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来规范、统一整个帝国的思想。这是时代的需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不久很快就确立了“导民以礼,风之以乐”(《汉书·儒林传》)、“置天下于仁义礼乐”(《汉书·贾谊传》)的治国策略。下诏恢复夏、商、周三代圣世的仁义礼乐。董仲舒对传统儒学的改造:董仲舒建议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建构起一整套新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德论理体系,把整个帝国的政治思想统一在孔子的名义之下。至此,儒学便与汉代的政治制度结合起来,成为维持封建统治的主要精神支柱。神化儒家经典:汉代儒家认为儒家经典是“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王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汉书·儒林传》),并把它们凌驾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上,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而且汉代统治者还有意识在全国各地立学校,在中央设太学,置博士之官,并把习经与仕宦结合起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通过“州郡举茂材、孝廉”的形式,选择封建国家各级官史的制度。习经便成为汉代士人仕途荣通的一条捷径。

经明行修的社会风气:士人要想步入仕途,首先必须进学校,入太学,受经于明师、博士,做到经明行修,然后才能被授予官职。于是儒家经学随之兴起,并很快风靡全社会,浸透到汉代社会的一切领域,形成“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和俯拾地芥耳”(《汉书•夏候胜传》)的社会状况。文学常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古籀文)。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

二、儒学对人的道德伦理规定

中国文化是属于注重个体自省的伦理型文化。孔子十分重视“孝悌忠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孟子则在“义”与“利”的对比、反思中,把其价值的取向指向了伦理的“义”。他们都强调每个社会成员“日三省吾身”的自省和内在人格修养,是个体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先秦儒家对人有一种伦理道德的规定性。孝亲忠君的群体意识束缚个性:到了汉代,董仲舒、班固先后提出和完善了“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伦理学说,明确规定“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要求为人臣子者对君父必须绝对服从。促使人们成为丧失个体、体现群体意志的工具。人不再是单个的属于他自己的人了,而是社会群体意志的体现和伦理德行的附庸。修德立行的人生准则:人们从“修身”出发,注重内在人格修养,通过不断的“自省”,求得道德上的自我完善,首先把自己伦理化、德行化,进而把自己纳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轨道之中。汉代士人的修德立行作为立身社会的第一要义。三、政教中心论的形成及其对汉赋创作的影响政教中心论最早肇端于先秦儒家脱离诗歌本质特征、注重诗歌伦理功用的诗论。孔子《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要求诗歌服务于政治,与社会伦理相贯通。继之而起的孟子、荀子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孔子这种功利主义的诗论。政教中心论的形成:两汉全面继承了先秦儒家论诗的观点,密切了诗乐与政治的联系,将诗歌应有助于政治教化的功利主义诗论推向极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政教中心论对汉赋创作的影响:这种功利性极强的文学观念,借助政治的力量取得了在汉代的统治地位。这种忽视文学内在规律而以服务于封建政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念,成为经常萦绕赋家脑际,严格规范其创作的神圣灵光。汉代赋家从思想到观念,其创作从内容到形式,无不打上它的烙印。

第二章汉赋的发展及其流变

《汉书·艺文志》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荀卿《赋篇》第一次以“赋”名篇,汉人沿袭其义,凡辞赋都称为“赋”。由荀子的《赋篇》,到秦时的杂赋、汉初的骚体赋,再到枚乘、司马相如的大赋创作,再到东汉的抒情小赋。一、汉赋兴盛的原因1.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文、景之治70余年,经济恢复,国力强盛,汉武帝内兴文治,外定武功,开疆拓土。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政权的巩固和对外军事的胜利,助长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于是酒色犬马之乐,神仙长生之想,宫殿的建筑,田猎好尚,巡游天下,祭望山川等,成为他们生活的主体。君主贵族在饱食之余,附庸风难,提倡辞章艺术。皇帝以此取乐,作者以此得宠。2.献赋与考赋利禄是促使赋家创作和汉赋兴盛的内在动力。到了武帝,他爱好文学,重视文人,如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等都以辞赋而入仕途。其后如宣帝时的王褒、张子乔,成帝时的扬雄,章帝时崔駰,和帝时的李尤,皆因辞赋而得了官。君主提倡于上,群臣鼎沸于下,于是献赋、考赋的事体,也就应运而生。3.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赋体文学内部:“诗——骚——赋”的赋体源流。清人刘熙载《艺概·赋》曰:“言情之赋本于《风》,陈义之赋本于《雅》,述德之赋本于《颂》。”这实际是从表现范围上道出赋体之源在《诗经》。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曰:“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清人程廷祚《骚赋论》说:“风雅颂再变而后又有《离骚》,骚之体流而成赋。”清人章学诚总结汉赋源流:“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正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促使一种在内容上对帝王歌功颂德、劝百讽一,在形式上专事铺叙的汉大赋产生。二、汉大赋发展的四个阶级1、汉初的赋家自高祖至武帝初年的六七十年时间,是汉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在思想界黄老独盛,学术空气比较自由。这一时期是骚体赋发展的时期。所谓骚体赋,是指产生于汉初,后代仍有继作,在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并以赋名篇而以抒情为主的作品。其代表作家作品是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与《七发》:枚乘是汉赋由骚体赋向新体赋——大赋转变的一个重要作家,汉赋无论是内容上的歌功颂德、劝百讽一,还是形式上的铺张扬厉、体物叙事,都在其手上定型。这种转变完成的标志是其《七发》,它是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2、汉赋的全盛期武、宣、元、成时代,是汉赋的全盛期。《汉书·艺文志》所载汉赋篇名900余篇,作者60余人,十分之九都生活在这一时期。著名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上林》、《大人》和《长门赋》,东方朔《非有先生论》、《答客难》,司马迁《悲士不遇赋》,王褒《洞箫赋》等。

3、汉赋的模拟期

司马相如的创作,使汉赋的形式格调,已经定型,后辈作者无法逾越,因此开始走上模拟因袭的道路,他们只能照着一定的固定形式,堆砌辞句,铺陈形势,而内容却贫乏空虚。这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程式化的风气,从西汉末年到东汉中叶,直到张衡几篇短赋出来,才稍有改变。代表作家作品有扬雄《甘泉》、《羽猎》、《长杨》、《河东》,班固《两都》,张衡《二京》。

4、汉赋的转变期

东汉中叶以后,宦官外戚争权夺利,国势日衰,加以帝王贵族奢侈成风,横征暴敛,社会日益黑暗,民生日益困顿。生活在这种政治社会环境中的赋家,虽没有停止模拟因袭之风,但却有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由长篇巨制的大赋转变为短篇小赋,由描写宫殿游猎为主要内容,变而为表现个人的胸怀情趣,即由体物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转变。代表作家作品有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

三、关于汉赋的评价问题

汉赋作为汉代的“一代之文学”,它以巍峨的宫馆阁楼、豪华的亭台宇榭,广袤的林苑、宏伟的山川、繁华的都市、丰饶的物产、帝王的显赫声威等为描写对象。这些描写,表现出大汉帝国空前强盛的恢宏气势和生活在其中的汉民族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汉人以大为美和厚重古朴的审美情趣。“颂美”、“刺恶”与“润色鸿业”:作为宫廷文学的汉大赋远离社会实际生活。由“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劝百讽一”传统所决定,汉代赋家受着政教中心论的影响,把“颂美”和“刺恶”作为实现封建“润色鸿业”需要的两种途径,班固曾用“宣上德而尽忠孝”、“抒下情而通讽谕”(《两都赋序》)加以概括。这种急功近利的创作意图使其最终沦为封建政教的附庸。

第三章司马迁的史传文学

经过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内兴文治、外定武功,到西汉中期出现了一个空前强盛的汉帝国。总结古代以来的历史文化并给大一统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就成为统治阶级迫切的现实要求。“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第二节《史记》一、司马迁的生平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他的父亲司马谈,汉武帝时代太史令。他“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精通天文星历、《易经》、黄老之学,他的著名的《论六家要旨》,对于“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的思想,对于道家作了比较多的肯定,认为它兼有五家之长而没有它们的短处。20岁以前的司马迁:司马迁幼年是在他父亲的这种学术思想里熏陶出来的。他10岁前在家乡“耕牧河山之阳”。后随父亲到长安,跟从当时的经学大师董仲舒和孔安国学习儒家经典。前期的司马迁(1):从20岁开始,司马迁的思想和活动大约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从20岁到48岁。他试图在汉武帝那样一个国势强盛的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来。他在《报任安书》中说这一时期的心情:“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前期的司马迁(2):20岁的时候,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归后“仕为郎中”。35岁时,武帝派遣他到西南去视察和安抚西南夷。他到过邛、笮、昆明等地。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后期的司马迁(1):司马迁在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遭“李陵之祸”,下“蚕室”、受“腐刑”。司马迁的思想从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在“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贤先圣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决心“隐忍苟活”。后期的司马迁(2):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职位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闺阁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发愤著书的历程。大约在武帝太始四年(前93),完成了他的划时代巨著《史记》。除《史记》外,司马迁还有《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

二、《史记》的思想内容和传记文学价值

1、关于《史记》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这部书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101),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30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历史的传大总结。共130篇: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其52万6千5百字。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和现状;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2、司马迁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司马行思想的主体,但他并不承认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他吸取了儒家之外的其他各家思想,突破了儒家思想的局限性。与所谓“醇儒”们的思想比较起来,司马迁具有不为儒家思想所束缚的强烈的反叛性和批判性,所以班彪、班固父子批评他:“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崇势力而羞贫贱。”

3、《史记》的思想内容其一、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王朝统治集团和最高统治者丑恶面貌的揭露和讽刺。其二、对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吴广“首发难”之功作了充分肯定:“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其三、记载那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肯收录的下层人物,并热情地歌颂他们身上的一些优良品质。《史记》的“实录”:作为一种历史著作,《史记》是忠实于历史事实记载的,所以刘向、扬雄、班氏父子等都称之为“实录”。司马迁虽坚持在忠实历史真实的原则下写人物传记,但他并不是有事必录,而是有所选择的,借用一句《留侯世家》中的话来说:“(留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性格真实说:巨鹿之战后:“无不膝行而进,莫敢仰视。”《史记》的“互见法”(1):在《留侯世家》中还有这样的话:“语在项羽事中”、“语在淮阳事中”,其他多篇也常常有这样的话。这就是前人指出过的“互见法”。一方面为了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地利用资料,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服务。例如《项羽本纪》集中了许多重要事件突出了项羽喑噁叱咤、气盖一世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他的行为在传赞中虽有所贬责,但热情的歌颂、深切的同情却是主要的。这样,就表现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史记》的“互见法”(2):作者在本纪中没有过多地批评项羽个人的缺点和政治军事上的错误,而把它放在《淮阴候列传》中,借韩信之口道出:“项王之为人也,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玩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传记文学价值

《史记》里面写的这些人物传记,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分篇章都有极强的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对此,鲁迅先生曾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来加以高度赞扬。其一、善于通过许多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把历史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借助人物的言论和行动,表现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故事化手法和紧张场面的运用,使《史记》的人物传记波澜迭起,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而成为历史与文学互相结合的典范著作。如《廉颇兰相如列传》中的渑池相会,《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荆轲列传》中秦廷行刺以及《魏其武安候列传》中的灌夫使酒骂坐和东朝廷辩两个场面。其二、刻划人物时多种多样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使人物形象丰富饱满、生动鲜明。既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场景的描写,如《项羽本纪》中诸侯逐鹿中原的历史画面,又有细小如微,却能以小见大,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刻划,如《李斯列传》中李斯见厕鼠与仓鼠而发的感叹,《淮阴候列传》中韩信忍辱胯下,《酷吏列传》中张汤审鼠等等;既有正面的直接的叙述,又有侧面的间接烘托,如巨鹿之战。其三、善于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态度和性格特点。《史记》在语言上具有极大的创造,尤其在人物的对话语言和作者的叙述语言上十分出色。其人物对话语言力求表现人物的性格,力求口语化。作者的叙述语言方面表现为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事件的典型意义,常常几笔就能写出一个人物或写出一个紧张的场面。分析《项羽本纪》:项羽像:分析项羽形象:形象主体:喑噁叱咤、气盖一世的悲壮英雄形象(1)司马迁描写、刻划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自己的一腔热情,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作者树立项羽这个人物形象,首先从他小时的几个事情,见出他的不同一般。①他从小就不爱循规蹈矩。不屑于“学记姓名”、“学一人敌”,而要“学万人敌”;对于“万人敌”的兵法,也是“略知其意而不肯竟学”。②面对秦始皇出游时的显赫声威,只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就显出了英雄本色。

形象主体:喑噁叱咤、气盖一世的悲壮英雄形象(2)

③而其喑噁叱咤、气盖一世的悲壮英雄,是通过几个战斗场面表现出来的:a.杀卿子冠军宋义时的慷慨陈词和义举;b.钜鹿之战及战后诸候军的表现;c.以三万军于彭城击败汉军五十六万;d.垓下突围;e.至死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自刎乌江。“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形象侧面:天真残暴的政治侏儒项羽不仅有喑噁叱咤、气盖一世的主导一面,还有天真、残暴的一面,表现出十足的政治侏儒。天真:a.最突出表现在鸿门宴上:轻易说出自己在刘邦军中的内应曹无伤;刚愎自用,不听范增之言,因妇人之仁,未杀刘邦。b.分封诸侯,背关而东,有衣锦还乡的狭隘短视。c.置刘邦的父亲于高俎之上,迫其投降。d.轻信刘邦,以鸿沟为界,率先撤军。e.不肯过乌江。残暴:a.坑杀秦降卒20余万人;b.坑杀田荣降卒。项羽的整体形象:项羽既是胜利的勇士,又是失败的英雄;他既凶狠残暴,又善良不忍;既刚愎自用又轻信多疑;既暴烈急燥又优柔寡断。他胜得漂亮,败得悲壮;活得痛快舒展,死得慷慨豪爽。项羽宁愿慷慨悲壮地死去,也不愿屈辱惭愧地苟活。他不像刘邦那样,为了苟活就什么卑劣的事情都做得出。项羽不要同情,更不要怜悯。他死得痛快,死得豪爽,死得悲壮!这正是英雄的本色和项羽性格的可贵之处,正像郑板桥听赞叹的那样:“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古无!”分析《李将军列传》:李广像:《李将军列传》之主旨:这篇《李将军列传》即在记述李广生平事略的同时,奔涌着作者激荡难平的心潮,是凝结着血泪的传记名篇。李广是西汉一代名将,战功卓著,却屡遭坎坷,最后自刎身亡。李广一生的壮举与悲剧,在本传中历历再现。作者的记事笔触浸透着胸中的慷慨悲伤。《李将军列传》的结构:作者以李广一生的经历作为组织材料的纵贯线,从他的戎马生涯中选取几段鲜明的轨迹,有声有色地描绘出这个一代骁将的胆略和风采。作者主要从善于骑射、奋勇对敌、廉洁而爱兵、治军简易几个方面,书写了他一生征战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概括叙述与侧面描写:(一生壮举)刻画李广的英雄形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时运用概括叙述,写出他的才德、品性和武艺,如说他“善骑射”,“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家无余财”,“讷口少言”,治军“宽缓不苛”、“省约文书籍事”,都极简明地勾勒出李广形象的轮廓,使人获得整体的印象。或用侧面描述,从他人的反应中见出他的神勇武略及其深得军心民心的事例。如写汉文帝、公孙昆邪对他的称赞,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士兵“爱乐为用”、“乐为之死”,他的自刎使军士百姓无不悲恸垂泪等等,都见出他的声威远播、品性端洁、美名流芳。对比衬托:(一生壮举)通过与他人作对比来衬托李广。如以中贵人的畏葸无能来显示他的勇敢与胆略;以程不识的严整治军比照出他简易治军的特点和成效;以李蔡的平庸而显贵来映衬他的有功而受冷遇;以卫青的故意掣肘来显露他的凛然正气。这些对比都使这个形象显出英雄本色。

正面刻画:(一生壮举)作者还通过几个战斗场面和习武细节,栩栩如生地展现李广的骁勇英姿和大将气概。他力射匈奴射雕者,面对匈奴大军,寡不敌众,而镇定自若,出奇制胜;他被敌人所擒,身带伤痛,而突然飞身夺马,射杀追骑;他出猎射石射虎,中石没镞,射杀猛虎,大显神力;他面临匈奴四万骑兵的包围,在矢石如雨、战斗白热化的时刻,在部下兵士惊恐疲困之际,身先士卒,化险为夷。司马迁在这一幅幅活动的图画中,如浮雕一般突现了李广那种气势如虹、勇冠全军、声威赫赫的一代名将形象。际遇坎坷(1):但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敦厚端直、受人爱戴的名将,却际遇坎坷,竟至被迫自刎,这使司马迁难以抑制自己的愤懑不平之情。文中在倾慕颂赞李广的同时,曲折地透露了造成李广悲剧的原因,隐含着对汉朝最高统治者的贬斥。际遇坎坷(2):李广治军有方,部下奋勇,出生入死,与匈奴作战70余次,但是他在多次大战后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嘉奖,还常受责罚。文中不止一次记载着“广军无功”、“赏不行”、“广军功自如、无赏”,甚至“当斩,赎为庶人”。有些战斗显然是由于兵力众寡悬殊(如以四千骑兵对左贤王四万骑兵),导致李广部队伤亡惨重,但战后论功却苛责李广。许多将官与李广同时作战,都立功受奖,位至封侯;一些平庸之辈,趋炎附势之徒都深得器重,平步青云,而唯独李广转战边关,却未受到应有封赏。际遇坎坷(3):这种不公平竟使李广怀疑自己是命相不好。司马迁在这一系列的记述中,不仅对李广的不幸遭遇怀着极大的同情,也寄托着自己深沉的感慨,表现了对当时用人制度的深刻有力的批评。际遇坎坷(4):李广一生经历了文帝、景帝、武帝之朝,即使人们已看到了他是个“天下无双”的将才,但他在每一朝都未得信任,不被重用。汉文帝只是口头赞场他而实际未用,汉景帝不顾李广在平叛中勇奇敌旗的战绩,却由于忌恨梁王而冷淡李广,汉武帝则指使卫青,有意掣肘李广。李广的怀才不遇正是时代的悲剧,司马迁的笔锋微婉地指向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际遇坎坷(5):最后李广随卫青出击匈奴那一战中,卫青受武帝密旨排挤李广,重用亲信公子敖,又在军事部署上给李广造成困难。司马迁对武帝、卫青的嫉贤妒能,逼死李广这事,秉笔直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李广在不可能实现军事胜利的情况下被推上军事法庭;即使如此,李广仍坦然独自承担责任,为部下开释,引颈自刎。司马迁为李广的一生写出了这最后的也是最悲壮的一幕。无言的桃李横遭摧残,但它在天下人的心目中是不会凋零的。它似李广,也似作者自身。司马迁在结尾的深情咏叹,颇令人掩卷深思。李广像:第四章班固及其《汉书》

《汉书》:一、《汉书》的思想内容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史)1、《汉书》的精华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2、《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3、《汉书》中悲剧人物的数量不如《史记》那样众多。

二、《汉书》的艺术成就

1、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2、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3、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

4、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第五章汉代诗歌

一、什么是乐府二、乐府民歌的采集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四、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一、什么是乐府汉代从武帝时开始设立了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做乐府,乐即音乐,府即官府。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收集歌辞。后来又把配合着“俗乐”(产生于民间的音乐),在普通场合演唱的歌辞,即主要从各地收集来的民歌,统称为“乐府诗”,简称为“乐府”。

二、民歌的采集两汉乐府机构对民歌的采集的规模是不小的。《汉书·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赵、代、秦、楚包括的地域是很广的,遍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因为乐府民歌主要产生于民间,出于社会下层群众之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这些民歌道出了被压迫被剥削者的痛苦,读者可以从中听到兵士、农民、城市平民、流浪汉和孤儿、弃妇的呻吟啼号。它们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移贪暴,官僚、地主及其爪牙都是被谴责的对象。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热切向往。四、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1、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东门行》、《十五从军征》、《陌上桑》、《上山采蘼芜》、《孔雀东南飞》等篇,或写生活中小小的片断,或写有头有尾的故事,都是以叙事为主。这一类诗标志着叙事诗歌的一大发展。2、汉乐府民歌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四言诗、有五言诗,有杂言诗。杂言体和五言体都比以四言为主的《诗经》的形式表现力强得多,而且愈到后来,就日趋整齐的五言诗体发展,推动了五言诗体的进步。《上邪》原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分析《上邪》:

整首诗是一个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一开始的“上邪”(天呀)便表示了强烈的语气,下面在表示长远相爱的愿望之后,一气连举五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来发誓,说明除非山川崩竭,天地毁灭,爱情才会终止,表现出火一样的热情。此诗很好地表现出民歌热情奔放、质朴大胆的风格,但欠含蓄,少点韵味。《东门行》原诗: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分析《东门行》:这是一首不足80字的短诗,但它描写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处境,他们的心情神态,他们的令人揪心的对话,却像一出短剧。作者不着一字说明,人物形象毕现,使人同情,发人深省。全诗在男女主人公对话中结束,它没有告诉读者,诗中的主人公的命运如何,但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充分的回味余地。分析《孔雀东南飞》:

该诗通过一个家庭悲剧故事,提示了封建“家长制”吃人的本质。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叙事长诗。作品塑造了刘兰芝完美而又极具性格特征的悲剧形象。长诗的三分之二是由对话组成,作品的对话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与性格。保留着鲜明的民歌色彩。第六章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

一、五言诗的起源

二、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三、古诗十九首与苏李诗

一、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也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的漫长发展过程。早在四言诗盛行的时代,五言诗即已萌芽,如《诗经》中的《行露》、《北山》等篇已有半章或全章都是五言形式,但这不过是四言诗中偶然杂有一些五言诗句而已,当然不能算是五言诗。春秋、战国时期的五言诗:春秋末期,楚国出现了《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战国末期秦始皇时又出现了《长城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虽然都是连句用韵,韵密而调促,且前者还带有语助词,但已经是独立成篇的五言诗雏形。西汉时期的五言诗:及至西汉,五言的歌谣谚语越来越多,尤其是武帝以后,这种产生于民间的五言歌谣,大量被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它们有不少的新颖故事,相当成熟的艺术技巧,逐渐引起文人们的注意和爱好。于是,他们便开始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模仿起来,由此就有了文人的五言诗。这便是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产生的原因:1、新的内容需要适应于它的新形式来加以表现。2、五言诗包含的词和音节比四言诗多(五言诗三个音节、四言诗二个间节),所表现的内容远比四言诗丰富,运用起来伸缩性较大,更灵活更方便。二、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从现存的汉代文人五言诗来看,班固的《咏史》诗是最早的一首,写汉文帝时缇萦为赎免父亲刑罚的故事。它只是客观地叙述事实,虽“有感叹之词”,但“质木无文”,缺乏形象性。班固以后有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蔡邕《翠鸟》、郦炎《见志诗》、赵壹《疾邪诗》等。这时候五言诗已达到成熟阶段。当时还有更多无名氏的五言诗流传下来,其中包括曾被认为是苏武、李陵所作的“苏李诗”和被后人称为无名氏的“古诗”。这些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五言诗从起源到成熟的三个阶段:①西汉是五言诗的酝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