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JC 装配式高性能钢筋桁架组合板图集征求意见稿_第1页
LDJC 装配式高性能钢筋桁架组合板图集征求意见稿_第2页
LDJC 装配式高性能钢筋桁架组合板图集征求意见稿_第3页
LDJC 装配式高性能钢筋桁架组合板图集征求意见稿_第4页
LDJC 装配式高性能钢筋桁架组合板图集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DJC装配式高性能钢筋桁架组合板批准部门:批准文号:主编单位:统一编号:发布日期:施行日期:主编单位负责人: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LDJC-A型标准板(1.2m宽)详图16预制混凝土墙支座连接构造非标准板详图示例20图集号1一、适用范围1.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环境类别为一类和二a类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楼面、屋面钢筋桁架组合板。2.LDJC钢筋桁架组合板的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3.本图集LDJC钢筋桁架组合板对应的混凝土板厚为110~210mm(包含底板厚度);当用于其他厚度的混凝土板时,可参考本图集进行设计。二、编制依据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1-201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23.《LDJC装配式高性能钢筋桁架组合板应用技术规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三、编制内容本图集归纳编制了常用的LDJC预制板选型表、LDJC预制板构造、标准板和非标准板详图、支座连接构造等。LDJC装配式复合碳纤维增强钢筋桁架板(简称预制板)是由25mm厚细石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底板和钢筋桁架组成,底板内设置复合碳纤维网和钢丝网,钢丝网与钢筋桁架腹杆焊接,工厂内全部机械化生产的预制构件。施工阶段作为模板构件可承受全部施工荷载,使用阶段与后浇钢2567原材料水泥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规定细石混凝土用骨料最大颗粒直径不超过4.75mm,其他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外加剂用以改善工艺条件或产品性能适量添加的减水剂、胶粉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经25次冻融循环,不得出现破裂、分层图集号36.复合碳纤维网采用连续纤维,单位面积质量宜为240g,质量要求应符合《复合碳纤维增强抗裂网格片》Q/HFST1-2023的规定。1.构件编号LDJCx-y-A或B(z)表示LDJC预制板类型表示钢筋桁架高度ht(以mm为单位)名称代号注:名称代号LDJC-装配式复合碳纤维增强钢筋桁架板例:LDJC1-65-Az表示钢筋桁架规格为1(上弦、下弦、腹杆钢筋直径依次为8mm、6mm、4.5mm),钢筋桁架高度为65mm,A型板,跨中有支撑的预制板。2.预制板的规格尺寸包括长度和宽度,由预制板底板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决定。3.预制板标准板的宽度1200mm,设置6道钢筋桁架,钢筋桁架间距为200mm4.宽度不同于标准板的非标准板可通过切割标准板得到。5.底板和钢筋桁架长度应根据板跨及支座连接构造确定。6.钢筋桁架高度一般等于楼板厚度减去45mm。7.预制板底板厚度为25mm。8.预制板两端必须设置施工临时支撑,支撑点应设置在腹杆波谷位置;钢结构也可通过钢筋桁架端部支座钢筋与钢梁9.一般情况下施工可变荷载标准值为1.5kN/m²,可按本图集中“预制板选型表”直接选用,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根据设计板厚和配筋,按最大适用跨度大于且接近板跨的原则选取预制板型号。(2)组合板板底横向钢筋应置于钢筋桁架下弦钢筋的上层,板顶横向钢筋应置于桁架上弦钢筋的下层。(3)根据结构类型,结合本图集确定连接构造,包括钢筋桁架伸出长度、支座钢筋构造等。10.后浇带位置处理方式:与钢筋桁架平行时,设置1块非标准板;与钢筋桁架垂直时,正常布板。后浇混凝土时如果板开裂不严重可仅进行裂缝封闭处理,如果开裂严重需拆除底板,重新支模浇筑混凝土。六、设计要求1.一般规定(1)组合板设计时应考虑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两个阶段,并应符合《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有关规定。(2)施工阶段设计时,应对预制板在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使用阶段设4计时,应对组合板在持久设计状况下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2.预制板应根据施工时的临时支撑情况确定计算简图,计算时可取一榀钢筋桁架为一个单元,临时支撑应设置在钢筋桁架腹杆波谷位置处,当跨中不设临时支撑时,应按单向简支板计算;跨内设置临时支撑时应根据支撑情况按单向两跨或多跨进行计算。3.施工阶段预制板计算时的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永久荷载:预制板自重;(2)可变荷载:钢筋、后浇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其中施工荷载按施工实际情况计算,且取值不应小于1.5kN/m²4.施工阶段计算时,预制板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计算简图。内力计算应考虑底板与钢筋桁架协同受力,宜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也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挠度计算应考虑底板与钢筋桁架协同受力。底板与桁架的连接点受力计算时,荷载应全部由底板承担。5.使用阶段计算时,组合板应考虑预制板与后浇钢筋混凝土的共同受力,底板应计入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6.挠度限值施工阶段预制板的挠度不应大于计算跨度的1/400和20mm的较小值;当对挠度值有更严格要求时,需另行设计。使用阶段,组合板的最大挠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7.施工阶段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荷载基本组合下,钢筋桁架各杆件的强度及受压杆件的稳定性应满足《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73中的相关规定。(2)荷载标准组合下,按照弹性方法计算的底板正截面边缘材料法向拉应力不应超过底板材料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3)预制板在堆放、运输、吊装及施工各阶段产生的底板正截面边缘拉应力不应大于底板材料的轴心抗拉强度值。8.使用阶段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弯矩时应采用计算跨度,计算跨度宜取支座中心线距离;2)计算剪力时可采用净跨度;(3)应根据支座构造及结构设计要求,按支座为简支、固支或连续计算。(4)与桁架垂直方向的配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5)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七、制作、堆放、吊装、运输与施工要求1.预制板应采用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方式生产。2.预制板生产前应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宜包括生产计划、生产工艺、生产顺序、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成品保护、运输与堆放等内容。3.当预制板底板需要切割时,应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切割加工,图集号确保加工质量和安全。4.钢筋桁架宜采用自动化机械生产,腹杆钢筋与弦杆钢筋、腹杆钢筋与预制底板内钢筋之间宜采用电阻点焊,支座钢筋也可采用人工焊接。5.预制板生产完成且质量检验合格后应设置产品标识,产品标识宜包括工程名称、构件编号、构件型号、构件重量、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日期、质检员等信息。6.对不合格产品,应在显著位置标识不合格标志,并应与合格产品分区、单独存放,并集中处理。7.预制板的运输与堆放应制定专项方案。专项方案宜包括吊运方式、堆放场地、固定要求、堆放支垫、运输次序、运输线路及成品保护措施等。8.应根据预制板的尺寸、重量和吊运距离等选择吊具和起重设备;所采用的吊具、起重设备及其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品技术手册的规定。9.可将多块预制板叠放并捆绑为整体后同时吊运;吊点位置和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当吊运单个免拆楼承板时,钢筋桁架节点可兼做吊点。10.应保证吊具连接可靠,并应采取措施保证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预制板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且不应小于45°。11.预制板运输时宜采用专用运输车进行运输;当采用非专用运输车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保护措施。12.预制板应平放,并用夹具与专用运输架绑扎牢固;预制板边角和绑扎接触部位应采用柔性垫衬材料保护;专用运输架、车厢板和预制板间应放入柔性材料。13.预制板的堆放位置和次序、装车位置和次序,宜与工程施工进度及次序相衔接。14.预制板应按编号顺序进行吊装,并应适当调整板缝,以保证所有板块均能安装就位,并应使各条缝宽基本均匀;施工进度及次序相衔接。15.预制板应垂直吊运,严禁斜拉、斜吊;吊装过程中宜设置缆风绳以防止转动;现场风力达到6级及以上时应停止铺装应采取措施避免被风掀起。16.预制板铺设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板底板与支座的缝隙,应采用封堵材料封堵;17.预制板吊装就位后,应及时进行临时固定,并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相邻板平整度、高低差、接缝宽度等进行校核和调整。18.待预制板铺设一定面积后,应及时绑扎板顶、板底及支座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数量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宜采用双丝双扣与钢筋桁架绑扎牢固。19.施工时预制板开洞处不宜切断钢筋桁架,开洞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洞边加强钢筋及边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切断钢筋桁架。当开洞处必须切断钢筋桁架时,施工时应在洞口两侧切断的钢筋桁架下方设置临时支撑。61)除毛刺、表面浮锈和因钢筋调直造成的表面轻微损伤外,钢筋桁架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的缺陷;2)钢筋桁架中焊点不得开焊;3)焊点处熔化金属应均匀不应脱落、漏焊,且应无裂纹、多孔性缺陷和明显的烧伤现象预制正、反面不得有裂纹、分层、脱皮掉角长度方向≤20mm,宽度方向≤10mm掉边深度≤10mm检验项目允许偏差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孔洞尺寸下弦钢筋下表面至底板上表面的距离*求米求米求来*7预制板选型表(一)桁架高度上弦钢筋直径下弦钢筋直径腹杆直径施工荷载下最大适用跨度(m)LDJC1-65-A或B(z)86LDJC2-65-A或B(z)88LDJC3-65-A或B(z)6LDJC4-65-A或B(z)8LDJC5-65-A或B(z)LDJC6-65-A或B(z)65LDJC7-65-A或B(z)85LDJC8-65-A或B(z)5LDJC1-75-A或B(z)86LDJC2-75-A或B(z)88LDJC3-75-A或B(z)6LDJC4-75-A或B(z)8LDJC5-75-A或B(z)LDJC6-75-A或B(z)65LDJC7-75-A或B(z)85LDJC8-75-A或B(z)5LDJC9-75-A或B(z)5LDJC1-85-A或B(z)86LDJC2-85-A或B(z)88预制板选型表(二)桁架高度上弦钢筋直径下弦钢筋直径腹杆直径施工荷载下最大适用跨度(m)LDJC3-85-A或B(z)6LDJC4-85-A或B(z)8LDJC5-85-A或B(z)LDJC6-85-A或B(z)65LDJC7-85-A或B(z)85LDJC8-85-A或B(z)5LDJC9-85-A或B(z)5LDJC2-95-A或B(z)88LDJC3-95-A或B(z)8LDJC4-95-A或B(z)LDJC5-95-A或B(z)85LDJC6-95-A或B(z)5LDJC7-95-A或B(z)5LDJC2-105-A或B(z)885LDJC3-105-A或B(z)85LDJC4-105-A或B(z)5LDJC5-105-A或B(z)8LDJC6-105-A或B(z)LDJC7-105-A或B(z)预制板选型表(二)预制板选型表(三)桁架高度上弦钢筋直径下弦钢筋直径腹杆直径施工荷载下最大适用跨度(m)LDJC2-115-A或B(z)885LDJC3-115-A或B(z)85LDJC4-115-A或B(z)5LDJC5-115-A或B(z)8LDJC6-115-A或B(z)LDJC7-115-A或B(z)LDJC2-125-A或B(z)885LDJC3-125-A或B(z)85LDJC4-125-A或B(z)5LDJC5-125-A或B(z)8LDJC6-125-A或B(z)LDJC7-125-A或B(z)LDJC2-135-A或B(z)88LDJC3-135-A或B(z)8LDJC4-135-A或B(z)LDJC5-135-A或B(z)8LDJC6-135-A或B(z)LDJC7-135-A或B(z)LDJC2-145-A或B(z)88预制板选型表(三)图集号预制板选型表(三)图集号预制板选型表(四)桁架高度上弦钢筋直径下弦钢筋直径施工荷载下最大适用跨度(m)LDJC3-145-A或B(z)8LDJC4-145-A或B(z)LDJC5-145-A或B(z)86LDJC6-145-A或B(z)6LDJC7-145-A或B(z)6LDJC2-155-A或B(z)88LDJC3-155-A或B(z)8LDJC4-155-A或B(z)LDJC5-155-A或B(z)86LDJC6-155-A或B(z)6LDJC7-155-A或B(z)6LDJC4-165-A或B(z)LDJC5-165-A或B(z)86LDJC6-165-A或B(z)6LDJC7-165-A或B(z)61.如果楼板跨度(楼板净跨度)超过表中所列限值时可以设置多道支撑。2.预制板选用表中钢筋桁架上弦、下弦钢筋采用HRB400钢筋,腹杆钢筋采用CPB550钢筋计算。如果上弦、3.如果条件限制不能设置临时支撑,可按单向单跨简支板和本图集有关要求进行设计。4.如果板厚超出表中所列型号范围,可按本图集有关要求进行设计确定预制板。预制板选型表(四)234546623L457a23L立面图(桁架端部与底板端部齐平)率求率求本本求率预制板构造(一)率求率求本本求率预制板构造(一)预制板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