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外科护理学考点及模拟题(附参考答案)_第1页
内科外科护理学考点及模拟题(附参考答案)_第2页
内科外科护理学考点及模拟题(附参考答案)_第3页
内科外科护理学考点及模拟题(附参考答案)_第4页
内科外科护理学考点及模拟题(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护理学考点及模拟题

(附参考答案)

*考点1:护理体检的基本方法**

1.视诊通过视诊可以观察到许多全身及局部的体征,如面容、表情、皮肤颜色、胸廓

外形等。视诊时,一定要确保光线适宜,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

2.触诊是通过手的感觉感知病人身体某部位有无异常的检查方法。由于指腹和掌指关

节掌面及大、小鱼际对触觉最为敏感,触诊时多使用这些部位。根据目的不同触诊时所施加

的压力不同,并因此而分为浅触诊和深触诊。触诊时要注意护士的手不宜过凉、指甲不宜过

长、压力适当、由浅入深、先触诊健侧后触诊患侧。

3.叩诊护士用手指叩击病人身体某部位的表面,使之产生震动而发出音响,根据震动

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临床常见的叩诊音有5种,即清音、

浊音、实音、鼓音和过清音。

4.听诊是指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听取病人体内有关脏器活动时所产生的微弱声音,

根据其变化来推断脏器病变情况。听诊时,环境要安静、温暖、避风。听诊前应注意听诊器

的耳件方向是否正确,管腔是否通畅,体件要紧贴于被检查部位,避免与皮肤摩擦而产生影

响听诊的附加音。

5.嗅诊通过嗅觉辨别发自病人体表、呼吸道、胃肠道或呕吐物、排泄物等的异常气味,

以判断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是护士用手将病人散发的气味轻轻扇向自己的鼻部。应掌握常

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如呼出气中有烂苹果味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呼出气中有

刺激性大蒜味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

[1](A1型题)正常人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的叩诊音是()。

A.清音B.浊音C.实音D.鼓音E.过清音

[2](A1型题)呼气带有烂苹果气味见于哪一病人()。

A.尿毒症B.有机磷农药中毒C.肺脓肿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肝性脑病

*考点2:皮肤黏膜检查****

1.弹性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况、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液体量有关。常用检查部位为

手背或前臂内侧。弹性减弱主要见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者。

2.颜色皮肤颜色除与种族有关外,主要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程度、色素的多

少、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临床常见的皮肤颜色改变有苍白、发红、发组、黄染、色素沉着

和色素脱失等。

3.湿度皮肤湿度与汗腺分泌有关。生理情况下,出汗多少可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

而调节。病理情况下,出汗过多见于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等。而夜间盗汗则为结

核病的重要征象,少汗或无汗见于维生素A缺乏、硬皮病以及脱水等。

4.皮疹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其他物质的过敏反应等。临床上常见的皮疹有

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尊麻疹等。

5.皮下出血皮肤或黏膜下出血主要见于出血性疾病、重症感染、某些中毒及外伤等。

根据出血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可分为瘀点、紫瘢、瘀斑、血肿。皮下出血与充血性皮疹的区

别:充血性皮疹受压时可褪色或消失,皮下出血则压之不褪色。

6.蜘蛛痣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肝病病人手掌的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压

之褪色,称为肝掌。蜘蛛痣号肝掌的发生一般认为可体内雌激素增高有关。

7.水肿为皮卜组织的细胞内和组织间隙液体潴留过多所致。其中指压后局部组织可出

现凹陷者,称凹陷性水肿。其检查方法为指压后停留片亥J,观察有无压陷及平复情况。常用

检查部位有胫骨前、踝部、足背、腰舐部及额前等浅表骨面部位。

8.破损与溃疡各种炎症、外伤、局部受压等均可导致皮肤、黏膜出现破损和溃疡。

[3](A1型题)紫搬与充血性皮疹最主要的区别是()。

A.指压是否褪色B.是否高出皮肤C.直径大小

D.血小板是否减少E.凝血时间是否正常

[4](A1型题)皮肤出血点的特征是()。

A.直径3〜5mmB.压之不褪色C.稍高出皮面

D.表面光亮E.周围有辐射小血管网

[5](A1型题)发型是由于()。

A.毛细血管扩张充血B.红细胞量增多C.红细胞量减少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E.毛细血管血流加速

[6](A1型题)哪种情况下不易出现发维()。

A.肺心病心力衰竭B.严重贫血C.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D.先天性心脏病E.急性呼吸道阻塞

*考点3:胸部检查****

1.体表标志

(1)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

为前胸壁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2)肩胛下角:为肩胛骨内侧缘下部的尖端,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相当

于第7〜8肋间或第8胸椎水平。可以此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

(3)第7颈椎棘突:是计数胸椎的标志。

(4)肋有角:为第12肋骨与者柱所构成的夹角,其前方为肾和输尿管所在区域。

(5)胸部体表垂直标志线:主要的有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正

中线、肩胛线。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为锁骨中线及肩胛线的定位。

2.胸廓与胸壁检查

(1)胸廓外形:正常人胸廓双侧大致对称,双肩在同一水平;成人胸廓呈椭圆形,前后径

与左右径之比约为1:1.5。小儿和老年人呈圆柱形。常见的异常胸廓有:扁平胸、桶状胸、

维生素D缺乏病胸以及局部异常隆起和凹陷等。

(2)胸壁:应注意有无皮下气肿、局部压痛、静脉曲张。白血病病人因骨髓异常增生,胸

骨下端可有明显压痛和叩痛。

3.气管、肺和胸膜检查

(1)视诊:如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吸气时限延长,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上呼吸道梗阻,如喉头水肿、异物等;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气

费力,呼气时限延长,主要见于下呼吸道梗阻,如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

(2)触诊:正常人气管居中。如一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等可使气管移向健侧;

一侧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增厚粘连等可使气管移向患侧。正常人触觉语颤双侧对称,无

明显增强和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气

胸;语颤增强见于肺组织炎症或肺实变。

(3)叩诊:正常胸部叩诊为清音。若在肺脏清音区出现其他叩诊音则为异常叩诊音。

(4)听诊:干啰音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或部分阻塞的气道形成湍流而产生的声音。干啰音

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心源性哮喘。湿啰音是由于气流通过含有稀薄

分泌物的气道时,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如湿啰音局限于肺的某部,提示该部有炎

症,见于肺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等;如出现于两侧肺底,多见于心功能不全所致的肺淤

血、支气管肺炎等;若两肺满布湿啰音,则见于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

[7](A1型题)胸部正常叩诊音为()»

A.鼓音B.清音C.过清音D.浊音E.实音

[8](A1型题)提示病情危急的呼吸改变是()0

A.间停呼吸B.呼吸减慢C.深大呼吸

D.潮式呼吸E.呼吸增快

[9](A1型题)肺部闻及呼气延长的哨笛音称为()。

A.鼾音B.大水泡音C.小水泡音D.哮鸣音E.肺泡呼吸音

[10](A2型题)刘某,男,提重物时突然感左胸刺痛,查体左胸叩诊鼓音,气管移向右侧。

可考虑为()»

A.胸腔积液B.肺气肿C.气胸D.肺炎E.胸膜增厚

*考点4:心脏和血管**

1.视诊正常人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心尖搏动的位置与横膈、纵隔的位置及心脏的大小有关,并受

呼吸、体位等因素的影响。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静脉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颈静

脉怒张,提示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缩窄性心

包炎等。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为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征象之%

2.触诊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增强、范围增大,触诊时,可使手指尖端抬起,称为抬

举性心尖搏动。

3.叩诊正常心浊音界为左界在第2肋间与胸骨左缘一致,第3肋间以下逐渐向外呈一

凸弧形,直至第5肋间。右界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第4肋间处稍超过胸骨右缘。左

心室增大,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右心室轻度增

大,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变化不大,显著增大时,心界向左增大明显,常见于肺心病、单纯

二尖瓣狭窄。

4.听诊是心脏检查的重要方法。心脏听诊主要包括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和心脏杂音。

(1)心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min,若超过100/min称为

心动过速,低于60/rain则称为心动过缓。

(2)心律:正常人心律基本规则,部分青少年和儿童的心律可随呼吸而改变,表现为吸气

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称窦性心律不齐,般无临床意义。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是期前收缩(早搏)和心房颤动。

(3)心音: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三尖瓣关闭所形成的声音,是心室收缩开

始的标志,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在心尖部听诊最清楚,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第二心

音是心室舒张开始时,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所形成的声音,是心室舒张开始的标志,音

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在心底部听诊最清楚,在心尖搏动之后出现。

(4)心脏杂音:是由于血流加速、异常血流通道或血管管径异常等使血流形成湍流,而冲

击心壁、瓣膜或血管壁使之振动而产生。

[11](A1型题)心脏病病人脉搏呈一强一弱交替出现而有节律,应安排他()。

A.卧床休息B.正常作息,但限制剧烈活动

C.参与日常生活活动D.做康复期锻炼

E.恢复半天轻工作

[12](A1型题)心脏位置正常,二尖瓣听诊区应位于()。

A.胸骨右缘第2肋间处B.胸骨左缘3〜4肋间处

C.胸骨左缘第2肋间处D.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左处

E.左锁骨中线内侧第5肋间处

*考点5:腹部检查****

1.腹部分区由两侧肋弓下缘的连线及两侧骼前上棘的连线,将腹部分为上、中、下3

部;再分别通过左、右骼前上棘至腹正中线连线中点的2条垂直线,将上、中、下腹部各分

为左、中、右3部,共9个区域。

2.视诊正常人腹部平坦。过度肥胖、妊娠晚期、大量腹水、胃肠胀气、急性胃扩张、

腹内巨大肿瘤等,可使腹部膨隆;极度消瘦、严重脱水、恶病质者腹部凹陷,甚至呈“舟状

腹正常人的腹壁静脉•般看不清楚。当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时,由

于侧支循环形成,腹壁静脉可显而易见,甚至曲张。正常人看不到胃肠型和蠕动波。如有幽

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到自左向右移动的胃蠕动波;肠梗阻时,在腹壁可看到肠蠕动波和

肠型。

3.触诊

(1)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柔软,无抵抗。当腹内有炎症时,腹肌可因反射性痉挛而使腹

壁变硬,有抵抗感,称腹肌紧张。急性胃肠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全腹肌肉紧张显

著,硬如木板,称“板状腹结核性腹膜炎由于慢性炎症,腹膜增厚,触诊腹壁有柔韧感,

似揉面团的感觉,称"揉面感

(2)压痛及反跳痛:当腹内脏器或腹膜有炎性病变时,可出现相应部位的压痛。反跳痛则

是壁层腹膜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

(3)腹部包块:腹部触及肿块时,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有无压痛与搏动,

能否移动,以及与周围器官和腹壁的关系等。

(4)肝触诊:正常成人的肝一般触不到,腹壁松弛的病人,深吸气时在肋弓下缘可触及肝

下缘,但在1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3cm以内;其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边缘规则,无压痛,无搏动。

(5)脾触诊:正常脾不能触及。

(6)膀胱触诊:对判断有无尿液和尿潴留有较重要的意义。

4.叩诊

(1)正常腹部叩诊音:正常腹部叩诊除肝、脾所在部位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呈鼓

音。明显鼓音可见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致气腹时。

(2)肝浊音界:正常人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

等,缩小见于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等,消失见于胃肠穿孔等。

(3)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含有一定量液体(游离腹水超过1000ml)时,可出现因体位不同

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见于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等。

(4)叩击痛:正常人各脏器无叩击痛,如肝炎时在肝区有叩击痛;肾周围炎、肾盂肾炎时

肾区有叩击痛。

5.听诊

(1)肠鸣音:正常人的肠鸣音每分钟4—5次,若超过10次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

炎;不但次数增加,且高亢响亮者,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如持续3〜5min

以上才听到1次或听不到肠鸣音,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有肠麻痹存在。

(2)振水音:正常人仅在饭后多饮时出现,如在空腹或饭后6—8h以上,胃部仍有振水音,

则提示胃排空不良,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

[13](A1型题)空腹或餐后8h上腹部仍有振水音,应考虑()。

A.急性胃肠炎B.胃溃疡出血C.幽门梗阻

D.肠梗阻E.大量腹水

[14](A1型题)肠呜音减弱或消失见于()。

A.急性肠炎B.肠麻痹C.中等量腹水

D.腹膜增厚E.消化道出血

[15](A1型题)“板状腹”常见于()。

A.结核性腹膜炎B.腹部肿瘤C.肝脓肿

D.胃肠胀气E.急性胃穿孔

[16](AI型题)提示肠麻痹的主要指征是()。

A.闻及振水音B.肠鸣音亢进C.肠鸣音消失

D.移动性浊音(+)E.闻及血管杂音

*考点6:神经系统检查****

1.瞳孔

(1)瞳孔大小:山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调节,分别受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和交

感神经支配。正常人两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4mm双侧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

巴比妥类、吗啡等药物中毒;双侧瞳孔扩大见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阿托品药物中毒及深

昏迷病人;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常提示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脑肿瘤及脑疝等。

(2)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人瞳孔受到光线照射后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检

查对光反射时,检查者用手电光突然迅速照射一侧瞳孔,该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

瞳孔迅速复原,称直接对光反射;另一侧瞳孔亦发生同样的动态变化,称间接对光反射。对

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两侧瞳孔散大并伴对光反射消失为濒死的表现。

2.神经反射

(1)生理反射:为正常人应具有的神经反射。病理状态下,可出现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

刺激皮肤或黏膜所引起的反射为浅反射,主要有角膜反射和腹壁反射等,深昏迷病人浅反射

消失。刺激肌腱或骨膜所引起的反射为深反射、最常用的是膝腱反射,即刺激股四头肌肌腱

所引起的反射,正常反应为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

(2)病理反射:锥体束病变时,大脑失去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最

重要的病理反射为巴宾斯基(Babinski)征。应掌握巴宾斯基征的检查方法及其阳性反应的表

现。

3.脑膜刺激征是脑膜受到刺激的表现,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压增高等。

[17](A1型题)病人双侧瞳孔缩小可见于()。

A.阿托品中毒B.吗啡中毒C.颅内压增高

D.沟回疝E.硬脑膜下血肿

[18](A1型题)双侧瞳孔缩小提示()。

A.颅内压增高B.敌敌畏中毒C.阿托品中毒

D.硬脑膜外血肿E.颁叶沟回疝

[19](A1型题)角膜反射检查的正确描述是()。

A.用棉签细毛轻触角膜中央部位

B.正常反射是两侧眼睑迅速闭合

C.是深反射的一种

D.浅昏迷时角膜反射消失

E.角膜反射消失的临床意义同巴宾斯基征阳性

[20](A1型题)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

A.阿托品中毒B.视神经萎缩C.有机磷农药中毒

D.颅内病变E.深昏迷

[21](A1型题)提示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是()。

A.颈项强直B.腹壁反射消失C.膝腱反射亢进

D.巴宾斯基征阳性E.凯尔尼格征阳性

*考点7: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正确采集标本

(1)不能从输液针头或输液的同一血管抽血,以免混入药物。

(2)应尽量缩短止血带压迫血管的时间。由于止血带会使静脉闭锁,导致局部静脉扩张、

淤血,从而使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

(3)避免人为溶血,溶血使血细胞破坏、血红蛋白等细胞内容物漏出,会对许多检查结果

造成影响,如红细胞计数降低,血清钾、磷、乳酸脱氢酶等假性升高。重度溶血时许多项目

都无法测定。避免溶血的措施有①注射器及针头应洁净干燥;②止血带不要束缚太紧;③针

刺时要求一针见血,不能用手挤压局部组织迫使血液流出,防止组织损伤过多;④抽得血液

后,应先将针头卸掉,再将血液沿试管管壁缓缓注入试管内,以免用压力挤出或冲击致使红

细胞破坏而溶血。

(4)正确使用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内根据不同检查项目加入了一定量的特定试剂,如

抗凝药、促凝药或防腐剂等,并以不同颜色的管帽加以标记。如绿色管帽者为肝素,淡紫色

者为EDTA,淡蓝色者为枸椽酸钠等。

2.标本采集后的处理标本离体后会迅速发生许多变化。因此,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不能及时送检者应根据检查项目的要求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22](A1型题)管帽为绿色的真空采血管的抗凝剂是()。

A.肝素B.枸椽酸钠C.氟化钠

D.EDTAE.草酸钾

[23](A1型题)血标本溶血对哪项检验的准确性影响最大()。

A.钾B.肌酢C.尿素氮D.葡萄糖E.淀粉醐

[24](AI型题)采集血液标本正确的方法是()。

A.从输液针头采血

B.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

C.采血后去抻穿刺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徐徐注入

D.所有病人采血前均禁食12h

E.挤压局部促使血液流出

*考点8: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1.参考值见表2—1

表2-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参考值

红细胞血红蛋白

成人男性(4.0〜5.5)x1012/L120-160g/L

成人女性(3.5~5.0)x1012/L110~150g/L

新生儿(6.0~7.0)x1012/L170~200g/L

2.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生理性减少见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妊娠中、后期的孕妇

及部分老年人。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对性增多是因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所致,见于严重呕吐、

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绝对性增多主要因血氧饱和度降低、组织缺氧所致,

如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

心脏病等。

[25](A1型题)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为()。

A.110—150g/LB.110~160g/LC.120~160g/L

D.120-170g/LE.170~200g/L

[26](Al型题)卜列实验室检查指标中,最能反映贫血程度的是()。

A.红细胞计数B.血细胞比容C.红细胞沉降率

D.网织红细胞计数E.血红蛋白定量

[27](A1型题)下列血常规检查中哪项异常()0

A.红细胞计数5x1012/L(500万/山)

B.血红蛋白量130g/L(13g/dl)

C.白细胞计数6x109/L(6000/川)

D.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0.7(70%)

E.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0.1(10%)

*考点9: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1.参考值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为(4.0〜10.0)X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0.5〜0.7(50%〜

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

0.4(20%〜40%),单核细胞0.03〜0.08(3%〜8%)。

2.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胎儿、新生儿;病理性增多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球

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严重的组织损伤如严重的烧伤、机械性损伤、

较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均可见白细胞增高,并可借此来区别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急性化学

药物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等中毒,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也常见中性

粒细胞增多;肿瘤性或持续性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沙门前)感染及病毒感染时如无

并发症均可见白细胞减少;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非白血性白血病;长期接触电

离幅射(如X线等)或应用、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有毒物质(如氯霉素及含有机磷的农药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脾功能亢进,肿大的脾脏中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吞

噬破坏过多的白细胞及分泌过多的脾素,灭活了促进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素均可导致中性粒

细胞减少。

(3)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细胞增多>7%,常见于感染。如晚幼粒、中幼粒等细胞

增多见于类白血病、白血病。伴白细胞总数增高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白细胞总数不增高

或减低常见于严重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伤寒、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败血症等。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风疹、食物过

敏、血清病等);寄生虫病,特别是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感染等;某些皮肤病(湿疹、天

疱疮、银屑病、剥脱性皮炎等);某些传染病,某些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的恶性疾患),

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5)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率较低故其减少多无临床

意义。在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由于它抑制组胺合成可间接导致嗜酸粒细胞减少。

(6)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罕见的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为幼稚

型)、骨髓纤维化和某些转移癌时也可见嗜碱粒细胞增多。

(7)嗜碱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速发型过敏性反应如尊麻疹、过敏性休克、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过量以及应激反应等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8)淋巴细胞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因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以致淋巴细

胞百分率相对增高。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常见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

期亦可见淋巴细胞增多。

(9)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后,在急性化脓性

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10)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

复期均可见单核细胞增多;活动性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肺结核、栗粒型结核等单核细胞百分

率可明显增高;某些血掖病,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可见一过性单核细胞增多;恶性组织细

胞病、恶性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单核细胞也可增多;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

病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且出现大量原始、幼稚单核细胞,成熟单核细胞亦可增多。

[28](A1型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

A.粒细胞性白血病B.脾功能亢进C.自身免疫性疾病

D.急性化脓性感染E.病毒性感染

[29](A1型题)周围血象,血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0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某些病毒感染C.抗肿瘤药物治疗

D.急性感染E.脾功能亢进

[30](A1型题)卜列除哪项外均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

A.病毒感染B.伤寒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化疗反应E.缺铁性贫血

[31](X型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0

A.血吸虫病B.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C.支气管哮喘

D.败血症E.脾功能亢进

*考点10: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的情况,也可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

衰。网织红细胞还是贫血治疗时早期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

参考值:成人0.5%〜1.5%;绝对值(24~84)xl09/L。

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经补

充有关物质后。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32](A1型题)临床上,通常作为贫血早期疗效观察指标的是()。

A.红细胞计数B.血红蛋白定量C.网织红细胞计数

D.红细胞沉降率E.血细胞比容

[33](A1型题)网织红细胞减少的疾病见于()。

A.缺铁性贫血B.肺心病C.大细胞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

[34](A1型题)反映造血功能的血液检查是()。

A.血红蛋白测定B.白细胞计数及分类C.红细胞沉降率

D.网织红细胞计数E.出血时间测定

[35](X型题)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见于()»

A.急性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失血性贫血

*考点11:尿液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1.一般检查将尿液留取于清洁、干燥的容器送检,若为细菌培养则应留取中段尿置于无

菌容器内。

2.对于肾疾患或做早期妊娠诊断试验时,以晨尿为好。

3.成年女性,应避免混入阴道分泌物及经血。

4.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否则应置于冰箱保存,以防止光照、细菌生长而导致化学物

质和有形成分的改变和破坏。

5.可加入适当防腐剂,如甲醛。

[36](A1型题)为了进行尿细胞成分的检查,留取的尿标本应加入()。

A.甲苯B.甲醛C.盐酸D.冰乙酸E.碳酸钠

[37](A1型题)下列标本采集法错误的是()。

A.尿蛋白定量测定留取24h尿液

B.尿酮体检查随时留尿

C.内生肌酊清除率测定前摄低蛋白饮食3d

D.血尿素氨测定取静脉血置抗凝管内

E.血钾测定取静脉血置抗凝管内

[38](A1型题)尿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正确的是()。

A.盛尿的容器不清洁B.留取尿量以100〜200ml为宜

C.查肾脏疾病以留取晨尿最佳D.女病人的白带可以混入尿内

E.月经期取后段尿

*考点12: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1.外观正常新鲜尿液透明,呈淡黄色至黄色。常见的病理变化有:血尿、血红蛋白尿、

胆红素尿、乳糜尿、脓尿等。

2.气味尿液久置后,因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如新排出的尿液即有氨味,为慢性膀

胱炎及尿潴留的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尿液呈烂苹果味。

3.酸碱度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尿液酸度增高,见于酸中毒、发热、服用氯化钱、

食入大量肉类等;尿液酸度降低,可见于碱中毒、服用碳酸氢钠类药物、呕吐、进素食等。

4.比重正常成人在普通饮食情况下,尿比重多波动在1.015〜1.025。

[39](AI型题)判断尿液检查结果正确的是()o

A.肝脏病人可有血红蛋白尿B.胆红素尿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

C.新鲜尿液有氨味D.正常人尿比重固定

E.正常人尿液糖定性呈阳性反应

*考点13:粪便检查**

1.标本采集粪便标本应留取有脓血、黏液部分,外观无异常者应于粪便表面、深部及

粪端等多处取材,置于清洁不吸水的纸盒或小瓶内,标本必须新鲜,防止尿液混入。

2.一般性状检查

(1)颜色和性状:正常成人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淡黄色常见于胆红素未氧化及脂肪

不消化,绿色便常见于婴幼儿腹泻大便,灰白色便常见于胆道阻塞或因食人脂肪过量或食入

铁盐,果酱色便常见于急性溶组织阿米巴痢疾,红色便常见于肠下部出血,柏油色常见于消

化道上部出血,黏液便常见于肠炎、痢疾、急性血吸虫病,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

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水样便常见于消化不良、急性肠炎或肠滴虫,米沿样便常见于霍

乱。

(2)气味:正常粪便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吧跺及粪臭素,故有臭味。慢性肠炎、胰腺炎、

肠道消化不良或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时,uJ■有恶臭。

(3)寄生虫虫体:蛔虫、蟒虫、绦虫节片等较大虫体肉眼可见。

3.显微镜检查

(1)寄生虫卵及原虫:对寄生虫病和原虫感染有确定诊断的价值。

(2)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不见或偶见白细胞。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可见红细胞,

如痢疾、结肠癌、直肠息肉、痔疮等。小肠炎症时,镜下可见少量白细胞;细菌性痢疾等结

肠炎症时,镜下可见大量与黏液相混的脓细胞和巨噬细胞。

4.粪便隐血试验

(1)标本采集:检查前,病人应避免服用铁剂,动物血、肝、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3d,

如有牙龈出血,勿咽下血性涎液,以防粪便隐血检查呈假阳性。

(2)参考值:正常人为阴性。

(3)临床意义:对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消化性溃疡时,阳性率为40%〜70

%,呈间断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阳性。

[40](A1型题)做大便隐血试验前3d内可摄取()。

A.牛奶B.瘦肉C.大量绿叶蔬菜

D.动物血E.动物肝脏

[41](A1型题)柏油样大便见于()。

A.十二指肠溃疡出血B.溃疡性结肠炎C.痢疾

D.结肠癌E.胃穿孔

*考点14:内生肌酊清除率***

1.标本采集

(1)病人试验前低蛋白饮食、禁食肉类(无肌酎饮食)共3d,避免剧烈运动。

(2)第4天晨8:00时将尿液排净后,准确留取24h尿液,收集于加有甲苯防腐剂的标本

瓶内。抽取静脉血2〜3ml,注入抗凝管内,与24h尿标本同时送检。

(3)测量身长、体重,以计算体表面积。

2.参考值正常成人以1.73m2为标准体表面积加以矫正,正常范围为80〜120ml/min老

年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3.临床意义(可评估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1)轻度损害:51〜70ml/min。

(2)中度损害:31〜50ml/min。

(3)重度损害:低于30ml/min。

(4)肾衰竭:低于20ml/rain。

(5)终末期肾衰:低于10ml/min。

[42](Al型题)内生肌醉消除率较早反映()。

A.肾小管的浓缩功能

B.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C.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D.肾小管排泄功能

E.肝脏功能

[43](A1型题)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检查项目是()。

A.血尿素氮测定B.血肌酊测定C.内生肌酎清除率

D.酚红排泄试验E.尿胆红素定性

[44](A1型题)需要测量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的肾功能检查项目是()。

A.内生肌酎清除率B.酚红排泄试验C.血尿素氮测定

D.血肌酊测定E.尿浓缩稀释功能试验

*考点15:常用I肝功能检查*

1.血清蛋白总量、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测定

(1)参考值:正常入血清蛋白总量为60〜80g/L,其中白蛋白为40〜55g/L,球蛋白为20~

30g/L;A/G为(1.5〜2.5):1。

(2)临床意义:①急性肝病,轻度肝损害时,白蛋白可正常或轻度下降,球蛋白轻度升高;

重症肝炎早期,血清总蛋白明显下降,上球蛋白增加。②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及

肝癌时,常见白蛋白减少和广球蛋白增加,A/G下降。随病情加重可出现A/G倒置,提

示肝损害严重。白蛋白持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③各种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或消耗增

加的肝外疾患,如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胃肠道疾病等均可导致

血清总蛋白或白蛋白减少。

2.血清蛋白电泳

(1)参考值:清蛋白62%〜71%,al-球蛋白3%〜4%,a2-球蛋白6%〜10%,供球蛋白7

上球蛋白9%〜18%(醋酸纤维素膜法)。

(2)临床意义:①肝炎,急性肝炎早期或轻症者,可正常。病情加重后可有白蛋白、a及B-

球蛋白减少,Y-球蛋白增加。上球蛋白增加的程度和肝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②肝硬化,白

蛋白中度或高度减少,al、a2和p-球蛋白也有降低倾向,上球蛋白明显增加。

3.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直接胆红素(Imin胆红素)测定

(1)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3.4~17」n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0〜6.8nmol/L。

(2)临床意义:①判断黄疽程度,总胆红素在17.1〜34.2pmol/L为隐性黄疸。34.2〜

171/mol/L为轻度黄疸;171〜342(imol/L为中度黄疸;>342/mol/L为重度黄疽。②根

据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的比率判断黄疽类型,其中阻塞性黄疽的直接胆红素最高,肝细胞

性黄疽次之。

4.丙氨酸转氨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旧称谷-丙转氨酶

(GPT),主要分布于肝,其次为骨骼肌、肾、心肌等组织细胞中。其在肝的活性比血清中高

2000倍以上。

(1)参考值:连续监测法(37℃)正常人<40U/L,80U/L以上有诊断价值。

(2)临床意义:ALT增高主要见于肝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此外,也

可见于胆道疾病、心肌炎、脑血管病等。

[45](A1型题)急性肝炎时血清中最早增高的醐是()。

A.丙氨酸转氨酶(ALT)D.1谷氨酰转移酶(Y-GT)

C.碱性磷酸酶(AKP、ALP)D.乳酸脱氢酶(LDH)

E.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考点16:心电图检查****

1.心电图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心电图是心肌产生电位变化的体表记录,主要反映心脏的

电位活动。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沿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依次兴奋心房和心室。这种先

后有序的兴奋传播,引起一系列的电位变化,在心电图上形成相应的波形,即P、Q、R、S、

T以及U波。

2.常规心电图导联

(1)肢体导联:为从人体额面探查心电活动的导联,电极主要放置于右臂(R)、左臂(L)、左

腿(F),包括双极标准肢体导联利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双极标准肢体导联(标准导联1、H、

HI)反映的是其中两个肢体之间电位差的变化。

(2)胸导联:为从人体水平面探查心电活动的导联,属单极导联,即将探查电极分别置于

胸前固定部位,另将肢体导联的3个电极连接起来构成无关电极。胸导联探查电极的安放位

置为如下:VI—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平V4水平,V6—左腋中线平V5水平。

(39、电图的各波及间期的意义与正常范围

①P波:由心房激动所产生,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在I、II、aVF、V,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时限<0.12s。

②P-R间期:为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反映电活动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

时间。正常成人为0.12〜0.20s。

③QRS波群:由心室激动所产生,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和时间。正常人胸导联R

波自VI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aVR导联的QRS主波向下。正常成人时限多为

0.067).10s。

@S-T段:为心室除极结束到复极开始的时间。

⑤T波: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正常情况下,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振

幅一般大于同导联R波的1/10o

@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其长短与心率快慢密切相关。

一般应V0.40S。

[46](A1型题)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激动产生的是()。

A.P波E.QRS波C.S-T波D.T波E.U波

[47](A1型题)胸导联V2探查电极放于()。

A.胸骨右缘第3肋间

B.胸骨右缘第4肋间

C.胸骨左缘第4肋间

D.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E.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48](A1型题)正常心电图心房激动产生的波是()。

A.P波B.Q波C.R波D.T波E.U波

[49](AI型题)探查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平第5肋间的胸导联为()。

A.VIB.V2C.V3D.V4E.V5

*考点17:X线检查前准备***

1.普通检查

(1)向病人说明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检查,应尽量除去****部位的厚层衣物及影响X线穿透的物品,如发夹、金属饰

物、膏药、敷料等。

(3)摄影检查,除急腹症外,腹部摄片前应先清理肠道,以免气体或粪便影响摄片质量。

充分暴露照射部位,摄片时需屏气,以免脏器移动影响摄片质量。创伤病人应尽量少搬动,

危重病人须有医护人员监护。

2.造影检查

(1)应向病人做好必要的解释。

(2)了解病人有无造影的禁忌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骨髓瘤,严重心、肾疾病,年老体

弱及过敏体质等病人禁用含碘造影剂;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病人等禁忌胃肠翅剂检查。

(3)对接受含碘造影剂检查的病人需做碘过敏试验。试验前应备齐各种急救药物与用品,

试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4)胃肠根剂检查前一般禁食6〜12h,检查前2〜3d禁服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及含重金属

的药物,有幽门梗阻者应先抽出胃内滞留物后再行检查。

(5)铁剂灌肠检查前2d进少渣半流食,检查前Id晚需服用番泻叶导泻,检查当日禁早餐;

检查前2h彻底清洁灌肠。

[50](A1型题)有关胃肠领剂检查前准备,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忌服含钿、镁、钙等重金属药物3d

B.停用切影响胃肠蠕动药物3d

C.检查前Id做碘过敏试验

D.检查前Id晚10:00时后禁食至检查毕

E.有幽门梗阻者于检查前先抽尽胃内潴留液

[51](A1型题)以下X线检查前准备,哪项不正确()。

A.****检查者,需除去****部位的厚层衣物

B.腹部X线摄片者应先清洁肠道

C.心血管造影前穿刺部位需备皮

D.胃肠钢剂检查者应先做碘过敏试验

E.电贝剂灌肠检查者当日禁早餐

[52](X型题)下列病人中,禁忌使用含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的是()。

A.严重心功能不全B.严重肾功能不全C.过敏体质

D.甲状腺功能亢进E.骨髓瘤

*考点18:超声检查****

1.概要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反射性和衰减等物理特性。超声在穿透不同组织时,会在

超声诊断仪上形成各种不同的回声图像,借此可以判断组织、脏器的功能状态。超声检查能

够实时地从不同切面观察组织、脏器的功能状态,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痛苦、无放射

性等特点,其中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有助于了解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被誉为“无

创血管造影

2.超声检查前的准备

(1)腹部检查应在排便后进行检查。对便秘或肠胀气者,前Id晚服缓泻药,第2天必须排

便后再进行检查。

(2)检查肝、胆囊、胰腺时,宜在晨间空腹条件下进行。

(3)盆腔检查(包括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等)前需多饮水,以保持膀胱充盈(有明显尿

意)。

[53](A1型题)下列B超检查宜在清晨空腹条件下进行的是()。

A.甲状腺B.肝脏C.肾脏D.前列腺E.子宫

[54](A1型题)腹部超声检查前的准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前一日晚餐进清淡饮食

B.晚餐后即禁食

C.次日晨起排便后进行检查

D.次日晨饮大量水或饮料

E.便秘者前一日晚服缓泻药

[55](A1型题)胆囊超声检查前需()。

A.禁食12hB.做造影剂过敏试验C.清洁灌肠

D.饮水500〜1000mlE.禁服重金属药物

[56](A1型题)在进行B超检查前应多饮水,以保持膀胱充盈的是()。

A.胆囊B超B.肾脏B超C.前列腺B超

D.子宫B超E.膀胱B超

*考点19: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1.内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内科疾病病人常因病情复杂、病因不明、迁延不愈、沉重的医

疗负担以及疾病对其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等,容易产生依赖、退缩、焦虑、恐惧、烦躁、抑郁、

绝望等心理情绪反应。

2.心理护理的常用措施

(1)要理解、同情病人。

(2)密切观察病人心理情绪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如鼓励病人倾诉,及时满足病人

需要等。

(3)做好各种说明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到诊疗活动中,提高

病人的自理能力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5)积极争取家属、朋友等支持,鼓励和帮助病人共渡难关。

[57](A1型题)老年病人不出现下列哪一心理特点()。

A.远期记忆力显著减退B.怀旧沮丧C.烦躁易怒

D.自卑固执E.以自我为中心

[58](A1型题)护理老年病人,哪项错误()。

A.鼓励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B.进食不宜过快

C.洗澡不宜过勤

D.大小便宜用坐式便器

E.改变早唾早起的习惯

[59](A1型题)有关护理措施实施的叙述,哪项不确切()。

A.由护士直接提供

B.可由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完成

C.一项护理措施实施一个护理目标

D.家属可参加一定的护理活动

E.应事先为病人所认可并接受

[60](X型题)以下哪些为内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A.时好时坏,病变进展缓慢

B.因病情复杂或长期诊断不明使思想负担增加

C.因某些病无特效治疗使病人产生恐惧、疑虑、烦恼等

D.起病急,进展迅速

E.因病程长,经久不愈,涉及升学、就业等,心理矛盾更加突出

*考点20:内科疾病各期病人的护理*****

1.内科疾病各期病人的特点

(1)急性期:突发起病、进展迅速、自觉症状明显,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

(2)慢性期:病情迁延、病期冗长、需长期治疗和护理,病人长期忍受疾病的痛苦和精神

上的折磨,病人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甚至绝望等情绪。

(3)康复期:疾病造成的组织器官损害基本恢复,症状和体征逐渐消失,部分病人可留下

后遗症。

2.各期病人的护理措施

(1)急性期病人的护理①心理护理,以负责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支持给病

人以安全感。②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认真记录,及时报告。③疾病护理,根据病人存在的

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④健康教育,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

式,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

(2)慢性期病人的护理:①心理护理,应给予理解和同情,鼓励病人倾诉,多与病人交谈,

给予支持和帮助,克服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②健康教育,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

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如避免诱发或加重因素、加强营养、保证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

用药、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等。

(3)康复期病人的护理:①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克服过于急躁或过于小心的心理;鼓励留

有后遗症者积极康复和适应功能状态的改变。②功能锻炼,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

练,并适时调整康复计划。③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61)(AI型题)有关老年病人的护理,不恰当的是()。

A.避免长期卧床,鼓励适当活动

B.摄易消化、有营养、清淡饮食

C.勤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

D.加强用药监护,防止出现延迟药物反应

E.护理动作轻柔,缓慢

[62](A1型题)化疗病人的护理,不恰当的是()。

A.治疗前向病人说明化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B.用药前可酌情给镇静药或镇吐药

C.用药过程中适当补充饮料

D.治疗后lh内进食

E.治疗后出现口干应做好口腔护理

[63](A1型题)急性病期病人对疾病缺乏思想准备易产生哪种情绪()。

A.恐惧B.焦虑C.沮丧D.消极E.悲观

[64](A1型题)有关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的护理,哪项错误()。

A.注射化疗药物前先以无药液体建立静脉通路

B.确定静脉通畅后,从输液管注入化疗药物

C.注毕继续以无药液体冲滴数毫升

D.药液外漏应即停输,迅速用普鲁卡因局封

E.药液外漏部位热敷

[65](A1型题)老年人的饮食不宜()»

A.总热量随年龄增加而酌减B.选用优质蛋白食物

C.摄低脂、低胆固醇食物D.少盐多糖

E.多吃新鲜蔬菜

[66](X型题)以下内科疾病分期护理要点,正确的有()。

A.慢性病期配合抢救B.急性病期培养自我保健意识

C.老年病期保持适当社会活动,维护生理功能

D.康复期指导功能锻炼E.危重病期指导增强体质

*考点21:咳嗽、咳痰**

咳嗽是•种反射活动,可借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是机体的重要防御功能之

一。感染、理化因素及各种过敏原均可引起咳嗽、咳痰。

1.临床表现

(1)咳嗽的性质: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

(2)痰的性状和痰量:痰的颜色因其所含的物质而不同,一般将24h痰量超过100ml称为

大量痰,若痰量原来较多而突然减少,伴有发热,可能为支气管引流不畅所致。

(3)咳嗽、咳痰与时间、体位的关系:有些病人在处于某种体位或姿势时可诱发或加重咳

嗽、咳痰。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人往往在清晨起床或夜间刚躺下时咳嗽加剧并

咳出大量脓痰,护士可以利用其特点进行体位引流。

(4)伴随症状:常见的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

2.护理措施

(1)保持舒适、清洁的环境。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ml。

(3)促进排痰①指导有效咳嗽:②胸部叩击(拍背):③湿化呼吸道(如雾化吸入):④体位引

流;⑤机械吸引。

(4)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67](A1型题)下列咳嗽、咳痰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B.咳脓痰者注意口腔护理

C.痰稠不易咳出时应多饮水D.协助痰多的卧床病人翻身

E.痰多体弱无力咳嗽者施行体位引流

[68](A1型题)对痰液过多且咳嗽无力者需采取()o

A.体位引流B.超声雾化吸入C.吸痰、吸氧

D.指导有效咳嗽E.翻身拍背或吸痰

*考点22:咯血****

1.常见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医源性因素等,以肺结核、支气管

扩张、支气管肺癌最常见。

2.临床表现常有胸闷、喉痒、咳嗽等先兆,咯出的血多为鲜红色,量多少不等,持续

时间亦长短不一。•般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

每日咯血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300〜500ml为大量咯血。咯血的并发症有窒息、休克、

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窒息为咯血的重要致死原因,其临床表现为咯血过程中,病人咯血突

然减少或中止,出现气促、表情紧张、惊恐或烦躁不安,很快发生颜面青紫、全身抽搐,进

而心跳、呼吸停止。

3.护理措施

(1)安慰病人,缓解紧张情绪,向病人解释屏气非但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

(2)卧床休息,大量咯血时,协助病人采取患侧卧位。

(3)观察病人咯血的频率、咯血量、意识状态、有否发维。

(4)按医嘱给予止血药(如垂体,后叶素)、止咳药(剧烈咳嗽时常用可待因,但禁用吗啡),

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5)备好抢救药和物品。

(6)病人出现窒息早期表现立即投入急救①清除积血,保持气道通畅;②气道通畅后给予

高流量吸氧;③自主呼吸受损时给予呼吸兴奋药,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7)病人出现休克表现时及时补充血容量,做好相应护理措施。

[69](A1型题)咯血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静卧休息,尽量少翻动

B.大咯血时,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C.咯血不止时,嘱病人屏气以利止血

D.保持大便通畅

E.若为肺结核咯血则应卧向患侧

[70](A1型题)大咯血窒息处理首先()。

A.加压吸氧B.输血C.注射止血药

D.清除口腔内血块E.进行人工呼吸

[71](A1型题)体温降低见于()«

A.无菌性炎症B.大量失血C.组织破坏

D.恶性肿瘤E.免疫反应

[72](A1型题)对大咯血病人应重点观察()。

A.体温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