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放线建造及安装_第1页
外墙放线建造及安装_第2页
外墙放线建造及安装_第3页
外墙放线建造及安装_第4页
外墙放线建造及安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外墙放线,建造及安装1制作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制

人:

王剑合作单位:加拿大木业协会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演示外墙的放线和建造

描述外墙竖立及临时支撑做法清楚外墙面板的安装

了解校正外墙的方法

2外墙放线,建造及安装过程外墙放线及安装的五个主要步骤: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

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

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

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

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

3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在楼面板上按图标记外墙及内墙位置使用卷尺,墨斗和木工铅笔,按照图纸做标记

去除楼面板上的杂物,并清扫干净

首先标记外墙及最长墙体

4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5墨斗及墨粉

木工铅笔

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6“X”标记为墙体所在一侧在楼面板上用墨线标记墙体位置

墙体平面图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调整楼板的构造误差墙体底梁板如有需要可以有一定悬挑

7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切割顶/底梁板选用最直的规格材

可先切出底梁板和第一层顶梁板

第二层顶梁板将稍后切割并安装

8墙体梁板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用三角尺及木工铅笔标记端部墙骨柱位置用”X”标示全长墙骨柱位置

9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标记出墙体相交及集中荷载位置从顶/底梁板的同一端开始所有标记

10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标记门窗洞口位置根据门窗厂家的规格确定洞口尺寸

11开口宽度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标记窗洞口上下的短柱非全长墙骨柱不再使用”X”,可以用”C”标示短柱,”J”标示托柱

12托柱短柱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标记其余墙骨柱考虑墙面板的尺寸,第一个墙骨柱间距有所不同(墙骨间距406mm–墙骨柱厚度一半19mm=第一个墙骨间距387mm)

13第一步:按图放线和墙体构件预切割在顶/底梁板上做好所有标记准备建造墙体

14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放线及墙体构件预切割完成后将在楼板形成的工作平面上组装墙体15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步骤:将顶梁板和底梁板放置在地板上,并分开一个全长墙骨柱高度的距离

组装窗边及门边结构

-将过梁,托柱和窗台板摆放就位-从第一层顶梁板上部下钉,钉住过梁-从托柱对面一侧下钉,钉住窗台板-将附加龙骨钉在每个托柱旁边,并和顶/底梁板钉连接-按照位置将短柱钉连接在窗台板和底梁板之间

16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步骤::3.将转角背衬及内外墙连接背衬、支撑集中荷载的组合墙骨柱先各自钉成整体,再和顶/底梁板钉连接

4.按照图纸标示位置安装剩余墙骨柱

5.切割第二层顶梁板,和第一层顶梁板钉连接

-在外墙转角处第二层顶梁板交叠引起长度的改变-在内外墙连接处的第二层顶梁板留出连接孔

17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18墙体组装顺序:1.顶梁板,底梁板2.窗洞口结构3.背衬及组合墙骨4.全长墙骨柱5.第二层顶梁板123451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墙体框架钉连接要求(见《施工指南》第八章)19墙体框架钉连接要求连接部位名称最小钉长(毫米)钉子的最小数量或最大间距(毫米)墙龙骨与墙体顶/底梁板-斜向钉连接604颗墙龙骨与墙体顶/底梁板-垂直钉连接802颗开孔两侧双拼墙骨柱,跟墙体连接的墙骨柱,墙体交接或转角处的墙龙骨80750(中心间距)双层顶梁板80600(中心间距)底梁板与搁栅或横撑(外墙)80400(中心间距)底梁板与结构框架或楼面板(内墙)80600(中心间距)非承重墙开口上部水平构件两端与墙龙骨802颗过梁与墙骨柱802颗组合过梁902排,450(中心间距),距端部100-150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钉连接要求:墙骨柱和顶/底梁板每根墙骨柱和底梁板、第一层顶梁板的连接用两枚80mm钉

顶/底梁板的拼缝位置需正对墙骨柱中心

往墙骨柱中间用钉避免导致劈裂

20墙骨柱墙体梁板的接头需在墙骨柱中心位置2枚80mm钉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钉连接要求:墙骨柱和过梁《木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使用两枚80mm钉

为达到更强更持久的连接力,推荐使用两排3或4枚80mm钉

21两排3或4枚80mm钉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钉连接要求:第一层和第二层顶梁板第二层顶梁板和第一层顶梁板的连接,端部使用两枚80mm钉

在中部每隔406mm交错使用一枚钉子

22两端使用两枚80mm钉中部每隔406mm交错钉一枚钉子第二步:墙体构件组装及连接钉连接要求:背衬和双拼墙骨柱在距离两端100~150mm处使用一枚80mm钉子

中部的钉子间距为750mm

23双拼墙骨柱转角背衬100~150mm最大750mm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墙体组装完成之后将竖立墙体,做临时支撑,并校正垂直度24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由人工或墙体千斤顶将墙体竖立对于长而重的墙体,千斤顶很有用

25墙体千斤顶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底梁板的钉连接,将穿过楼面板、和下部的楼板封边板及搁栅连接起来规范要求间隔406mm使用一枚80mm钉

推荐使用两枚80mm钉,间隔406mm或和楼板搁栅间隔一致

确保底梁板和楼板上的已做好的放线位置一致

26两枚80mm钉,间隔406mm或和楼板搁栅间隔一致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安装临时支撑对角支撑可加强墙体刚度

楼板上的斜支撑可保证墙体竖立

27钉在顶/底梁板和每根墙骨柱上的对角支撑保证墙体竖立的斜支撑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45°安装支撑用两枚80mm钉子将斜支撑顶部和墙体连接

未校正墙体垂直度之前不要钉住斜撑下部

28用两枚80mm钉子将斜支撑顶部和墙体钉住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使用铅垂校正墙体垂直度使用小木块往外悬挑出38mm

或铅垂球宽度的距离

将铅垂球下垂到墙体底部

调整墙体直到铅垂线两端

和墙体距离一致

2938mm(上下两端距离相等)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校正墙体垂直度之后钉住斜支撑下部支撑下部可钉在楼盖侧面,或楼面上已钉连接好的木块

30用两枚80mm钉子固定于楼盖侧面固定于楼面上已钉连接好的木块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墙体正面校正后,再校正侧面垂直度3138mm(上下两端距离相等)第三步:竖立墙体,做支撑,并校正垂直度采用45°对角支撑来校正墙体侧面垂直度在使用铅垂线校正之前先把对角支撑上部固定于顶梁板

侧面垂直度校正之后再将对角支撑与底梁板、每根墙骨柱钉连接

32钉在顶/底梁板和每根墙骨柱上的对角支撑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所有墙体垂直度校正之后,开始铺装木基结构板(OSB或胶合板)也可在墙体竖立起来之前先把墙面板封装好

33在外墙外侧铺装木基结构板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如果在墙体竖立起来之前先装墙面板,需要先把墙体底梁板一侧跟地板上画好的直线对齐,并钉连接临时固定每隔1~2m使用一枚80mm钉临时固定

(为方便拔除)不要把钉子完全钉入

34先把底梁板跟地板上画好的直线对齐每隔1~2m使用一枚80mm钉临时固定(根部稍微露出方便拔除))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固定底梁板后,校正墙体的方正度如果两个对角距离大小一致,说明墙体是方正的,可以开始封墙面板

如不一致,小步调整墙体上部直到两者大小一致

35小步调整墙体上部直到两者大小一致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用完整的一片墙面板从墙体底部开始铺装封板完成后,可以将墙体竖立并校准垂直度完成安装

36用整板从墙角开始铺装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墙面板可以水平或竖直铺装墙面板的拼缝必须正对墙骨柱正中

37墙骨柱中心位置406-19(墙骨厚度一半)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覆面板钉连接要求四周最大钉间距150mm,内侧最大钉间距300mm

钉子长度取决于板材类型–详见《施工指南》

38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墙面板接缝392~3mm伸缩缝

开口及转角处的OSB板最小宽度为300mm在洞口旁的角落不得有接缝纵向铺设:从墙体底梁板向顶梁板铺设整块板(没有接缝)第四步:安装外侧墙面板转角处覆面板的交错40此处覆面板延伸的长度等于相邻墙体宽度加上覆面板的厚度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外墙竖立并相互连接之后,有些很长的墙体可能需要进一步校直41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外凸墙距离顶部30~40mm的墙面设置水平校正线

使用垫块把校正线两端统一隔开墙面38mm

42墙体向外凸出距离顶部30~40mm38mm垫块拉紧的校正线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外凸墙43为有准确的调整结果,可用钉子将校正线与木块固定至少用两枚钉固定木块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外凸墙使用38x89mm的规格材做斜杆,上部钉连接于顶梁板下面

倾斜角度45°

44倾斜45°的38x89mm规格材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外凸墙至少使用3枚80mm钉子将斜杆底部固定于楼板

底部和楼板搁栅连接可以增强固定效果

45至少使用3枚钉子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外凸墙增加挡块防止斜杆底部从楼板自行脱离

斜杆顶部至少使用两枚80mm钉子

46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外凸墙接着在斜杆中部放置顶杆

至少用两枚80mm钉子将顶杆下部固定于楼板

47顶杆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外凸墙推动顶杆上部使得斜杆将墙体拉直

墙体被拉直时,至少用两枚80mm钉子将顶杆固定于斜杆

48将顶杆向地板方向推动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外凸墙再次检查校正线与墙面距离

校正线和墙面距离应和垫块距离一致(38mm)

49/检查校正线与墙面距离是否均为38mm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内凸墙校正方式和校正外凸墙相似

50墙体内凸距离顶部30~40mm38mm垫块拉紧的校正线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内凸墙使用38x89mm的规格材做45°斜撑

尽量在靠近墙体突起处安装斜撑

有时可能要在多处安装斜撑

51倾斜45°的38x89mm规格材固定下部至少使用3枚钉子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内凸墙在斜撑中部向下施加压力

斜撑将推动内凸墙体向外恢复

52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内凸墙安装短拉杆固定斜撑

短拉杆的上下固定均需要2~3枚80mm钉

53第五步:校正墙体直度校正内凸墙最后至少用两颗80mm的钉子将斜撑顶部钉入墙骨柱

54在顶部最终钉固定之前,先调整斜撑并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