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农业生产要素_第1页
演示文稿农业生产要素_第2页
演示文稿农业生产要素_第3页
演示文稿农业生产要素_第4页
演示文稿农业生产要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农业生产要素目前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优选)农业生产要素目前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自然资源作用下降,农业增长主要来源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源中智力因素上升,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技术进步成为主导力量目前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影响农业生产力的分布(见图4-1、图4-2)自然资源影响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目前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目前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二)劳动力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能动要素和主导力量劳动力不仅是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者,还是其创新者和发展者目前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三)资本

投资所形成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条件就是资本,这些生产工具和生产条件能够扩展人的能力,相当于人手的延伸,扩大了人的劳动能力目前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功能(四)科学技术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目前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原理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应遵循的规律目前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原理制度层面的农业生产要素组合技术层面的农业生产要素组合

要素的不可分离性要素作用的非均衡性部分要素的可替代性要素组合功能的系统性要素组合比例的变动性目前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应遵循的规律重视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见图4-3)重视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作用重视规模报酬的变化规律的作用目前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图4-3土地报酬(总报酬,平均报酬,边际报酬)曲线示意图目前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农业资金

4.1农业资金的概念与分类4.2农业财政资金4.3农业信贷资金4.4农户资金目前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1农业资金的概念与分类

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也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物和资源的总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

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

目前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农业资金的特殊性第一,农业资金的低收益性

第二,农业资金效益的外部性

第三,农业资金的政策性

目前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农业资金的分类

1.按农业资金的来源(或投资主体)进行分类(1)农户资金(2)农业财政资金(3)农业信贷资金(4)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投入的农业资金(5)国外农业资金目前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2.按农业资金服务的对象进行分类(1)农业生产资金(2)农产品销售资金(3)农业基础设施资金(4)农业科研及推广资金(5)农业公共服务资金目前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

3.按农业资金投入领域的性质分类(1)用于农业私人产品的农业资金(2)用于农业公共产品的农业资金目前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2农业财政资金

4.2.1农业财政资金的概念农业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在内容上,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国家农业项目投入的农业资金,也包括用于农业的各种补贴、事业费等支出。目前二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2农业财政资金

从目前中国财政统计的概念来说,农业财政资金大致包括(1)支援农林生产支出(2)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3)农业综合开发支出(4)农业基本建设支出(5)农业科技三项费用(6)农村救济费(7)其它农业财政支出。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2.2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1.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2.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3.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2.3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原则1.效率原则所谓效率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对农业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有效配置,使既定的资金产生最大的产出或效益。2.公平原则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向和数量上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

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3.稳定原则一是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本身要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不能忽高忽低,从而造成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二是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成为农业经济波动的稳定器。

4.持续原则持续原则首先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农业财政支出要可持续。

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2.4农业财政资金的政策取向

1.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生产、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投入。

2.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

3.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它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3农业信贷资金

4.3.1农业信贷资金的概念农业信贷资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各个环节的单位或个人的各种信贷资金。

狭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中的信贷资金。

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3.2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发展的作用1.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2.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公共投资3.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大规模私人投资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3.3农业信贷资金的分类

1.商业性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商业性农业信贷机构所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2.合作性农业信贷资金是由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3.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政府的农业政策性农业信贷机构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4.民间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民间个人农业信贷供给者利用其自有资金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4农户资金

4.4.1农户资金的概念农户资金是指农户农业生产所得或其它收入中可以用于农业投资的现金、银行存款等资金。农户资金是农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私人投资的主体。

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4.2农户资金的来源

1.农业生产经营所得2.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3.劳务所得4.财产性收入5.转移性收入目前三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4.3农户资金的投资范围

1.农业生产费用支出2.农产品存储、销售费用以及税费支出3.农业生产工具、机械设备购买支出4.农业设施建造支出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4.4农户农业投资的行为

1.农户是市场中的一个理性主体2.农户资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分配3.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均衡4.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分配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政府财政: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国债是主渠道企业自筹:规模小、竞争能力差、非农倾向严重农民支持:收入少、增幅缓慢、生活水平不高吸引外资:总量少、比重较低、重点投向非农产业农村金融:投量小、体系不完善、整体功能弱化希望所在、问题关键,应该成为支持重要渠道。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理论一、金融发展理论概述1969年,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W.Goldsmith):《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RonaldMckinnon)《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1973年,爱德华·肖(EdwardShaw)《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理论二、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一)货币化程度低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商品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理论二、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二)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明显,民间金融活跃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是指一国经济中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状态。

(三)金融市场落后(四)政府往往实行金融管制和过度干预

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发展理论与农村金融理论三、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论证了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广泛的“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现象,阻碍了金融发展,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将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作为发展政策的核心。由此,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构成的“金融二论”便成为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含义

麦金农和肖等人将金融抑制(financialrepression)归结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存在较多的金融管制(包括利率限制、信贷配额、汇率及资本流动管制等),致使金融效率低下的现象。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金融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效率低下。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无法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落后。金融市场不健全。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根源经济的分割性是造成金融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众多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管理政策。对高利贷和通货膨胀的恐惧也是导致金融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四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主要手段利率管制信贷配额汇率管制对金融机构的管制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

利率管制: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公共部门的融资成本,扶持国有经济的发展,通过设定存贷款利率上限来压低利率水平,不允许利率自由浮动,使利率不能正确反映发展中国家资金供求市场的信息和资金短缺的现象。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信贷配额: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资金供求的失衡,金融当局不得不使用“信用配额”的方式进行资金分配。信贷配给政策导致贷款不讲经济效益、资金集聚的困难和使用效率的低下,重阻碍了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汇率管制: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进口机器设备的成本,常常通过官方汇率人为地高估本币的汇率,使其严重偏离均衡的汇率水平。当低估外汇价格时,只利于进口与消费,而不利于出口与储蓄,并将使本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外援与进口的依赖。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出于对金融体系和资金分配进行控制的目的,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及经营活动严加管制,现代金融机构不足,商业竞争无法充分展开。

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金融抑制产生的负效应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负收入效应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人们为了逃避通货膨胀,就会减少以货币形式保有的储蓄,从而导致投资来源减少,进而使国民收入的增长受到影响。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

负储蓄效应

在通货膨胀率很高的情况下,当存款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无法弥补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时,人们被迫采用购买实物(物质财富)、增加消费支出,以及向国外转移资金的方式来回避风险,这样就会使国内储蓄率受到严重的影响。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负投资效应很多发展中国家急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常常利用国家集权将有限的资金投向那些大规模、高技术的新型产业,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产业并不能带来较高的投资效率,使投资的边际生产力大大降低,造成资金的浪费。

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

负就业效应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传统部门与小规模生产受到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不到发展,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中所发展的工业大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对劳动力的吸纳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五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含义

金融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放松对利率与汇率的管制,使之能充分反映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

并实施有效的通货膨胀控制政策,使金融体系能以适当的利率吸引储蓄资金,也能以适当的贷款利率为各经济部门提供资金,并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金融体系本身的扩展。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衡量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一)金融存量指标(二)金融流量指标(三)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四)金融资产价格指标(五)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一)金融存量指标货币化比率

用广义货币存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M2/GDP)来表示。

金融相关比率在经济学中通常以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作为衡量一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指标。

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二)金融流量指标投资来源构成中财政所占的比重居民总储蓄中银行储蓄所占的比重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的比例变化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三)金融工具的多样化

金融资产与广义货币的比值可以用来表示金融工具的多样化程度。金融工具的多样化能反映一国金融发展在质上的进步,或者说是金融深化的深层次体现。

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四)金融资产价格指标实际利率水平利率的期限结构实际汇率水平

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五)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金融深化意味着金融职能和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同时相对于外汇市场和场外非法市场而言,有组织的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效应分析(一)爱德华·肖的观点(二)罗纳德·麦金农的观点(三)金融深化的负面效应

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一)爱德华·肖的观点收入效应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稳定效应减少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化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企业单位的货币余额增加,因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收入的增长。目前六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储蓄效应

储蓄效应是指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对储蓄所产生的刺激作用。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投资效应

金融深化的投资效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储蓄效应的产生增加了投资总额;二是金融深化提高了投资效率。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就业效应金融深化的结果会促使有限的资本流向经济效益较高的部门,进而促使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稳定效应金融自由化有利于就业和产出的稳定增长,从而摆脱经济时走时停的局面。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减少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化爱德华·肖认为:金融自由化的主要目的,就是用市场去代替官僚机构。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二)罗纳德·麦金农的观点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金融深化的导管效应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两个假设:①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发达,所有经济单位必须依靠自我积累来筹集投资所需的资金,从而储蓄者和投资者是一体的;②投资具有不可分割性,加之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薄弱,配套投资少,缺乏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使投资前的货币积累量增大。基于这两个假设,麦金农认为:经济主体对实物资本的需求越高,其货币需求也越大,所以货币和实物资本是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M/P)d:实际货币需求M:名义货币存量P:价格水平L:需求函数Y:收入I:投资I/Y:投资率d

:各类名义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P*:预期的通货膨胀率d-P*:实际利率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L的所有偏导数都是正数,这表明: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I/Y与实际货币需求是正相关关系,表明投资率越高,实际货币需求越大;存款的实际利率d—P*与货币需求成同向变动,因为采取金融深化政策会使存款货币的实际利率提高并转为正值,就会引致实际货币积累的不断增长和货币需求的增加。

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导管效应

麦金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导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函数:r:实物资本的平均回报率,它与投资率成正向关系;d—P*:货币存款的实际利率,其对投资率的影响分为“导管效应”与“替代效应”。目前七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导管效应“导管效应”:当货币存款的实际利率低于投资的实际回报率时,会提高人们以货币的形式进行内部储蓄的意愿,从而导致内源融资型投资上升。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导管效应“替代效应”:当实际利率超过实物资本的平均回报率r以后,经济主体将持有货币,而不愿进行投资,货币与实物资本成为相互竞争的替代品,利率与投资的关系由同向变动转化为反向变动关系。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导管效应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三)金融深化的负面效应冲击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引发债务危机出现经济滞胀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资本流动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四)金融深化的政策含义取消对存放款利率的人为限制,使利率真实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减少对金融业的干预,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与竞争放弃以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放松对汇率的管制,使汇率能真正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努力发掘本国资本潜力.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实行财税体制的改革与外贸体制的改革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深化实现金融深化的指标和政策麦金农和肖提出,衡量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水平(二)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三)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四)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功能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自1973年以来,罗纳德·麦金农和Shaw的金融深化论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极大影响,金融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掀起研究的新高潮。许多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他们对金融发展问题的新见解。

第一代麦金农、肖学派盛行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包括卡普,马西森,加尔比斯和弗赖伊等,他们主要的研究工作是对金融深化论的实证和扩充。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1、卡普的金融深化理论

卡普研究了劳动力过剩且固定资本闲置的欠发达封闭经济中金融深化问题,他认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总是保持着固定比例关系,在固定资本闲置的条件下,企业能获得多少流动资金便成为决定产出的关键因素。

卡普接受麦金农的观点,认为实际通货膨胀率除受其他因素影响之外,还受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1、卡普的金融深化理论同时,卡普又放弃了麦金农着重内源融资的观点,认为流动资本的净投资部分一般完全通过银行筹集,商业银行对实际经济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提供流动资本而实现的。能提供的流动资本量取决于实质货币需求、货币扩张率与贷款占货币的比率。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2、唐纳德·马西森的模型唐纳德·马西森与观点与卡普相似,也是从投资数量的角度讨论金融深化的影响。但他在设立假设时,有两点不同与卡普的假设。

首先,唐纳德·马西森假设所有的固定资本都被充分利用,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卡普所说的闲置的固定资本。目前八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2、唐纳德·马西森的模型第二,唐纳德·马西森假设企业通过向银行借款筹集的是所用的全部资本的固定比率,即不仅需要向银行借入部分流动资本,而且需要向银行借入部分固定资本。

他还指出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受银行贷款供给的制约,而银行贷款的供给又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存款的实际利率的影响。为使经济得以稳定增长,就必须使实际利率达到其均衡水平。因此,必须取消利率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3、维森特·加尔比斯的模型与马西森一样,维森特·加尔比斯也是基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分割性假定,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具有某种特性,这种特性是因为低效部门占用的资源无法向高效部门转移,使不同部门投资收益率长期不一致,从而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

他提出,金融资产实际利率过低是金融压制的主要表现,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3、维森特·加尔比斯的模型为了克服金融压制,充分发挥金融中介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把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提高到其均衡水平,即提高到使可投资资源的实际供给与需求相平衡的水平。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4、韦尔·J·弗赖伊的模型

韦尔·J·弗赖伊认为,投资的规模与投资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两者又都在很大程度上受货币金融因素的影响。

他认为,在静态均衡的条件下,实际增长率必等于正常增长率。但是在动态经济中,二者却未必相等。这是因为,实际增长率由两部分构成,即正常增长率和周期性增长率。Fry还把时滞因素引入其模型中,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储蓄与投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目前八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第二代麦金农、肖学派盛行于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有中本斯维格,史密斯,列文,卢卡斯,格林·伍德等。

这一时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形成机制的解释是从效用函数人手,建立了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人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做了规范性的解释。目前八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1、金融中介的形成机制具有代表性的内生金融机构模型解释包括:在本斯维格和史密斯(1991)的模型中,当事人随机的或不可预料的流动性需要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形成,金融机构的作用是提供流动性,而不是克服信息摩擦。

金融中介的存在能够减少经济主体为抵御难以预期的流动性需求而去持有非生产性资本,从而避免投资性资本的低效率配置。目前八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1、金融中介的形成在斯科莱福特和史密斯(1998)模型中,空间分离和有限沟通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形成。

在该模型中,当事人面临着迁移的风险,因为在迁移发生时,当事人需要变现其资产,从而面临迁移风险。为了规避这一风险,当事人需要通过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目前八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1、金融中介的形成在达塔和卡普(1998)模型中,当事人的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约束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形成。金融机构的存在使当事人可以持有金融机构存款,作为流动资产的金融机构存款与其它公共债务和法定货币相比,在提供流动性服务方面效率性高,可以缓解流动性约束对消费行为的不利影响。目前八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2、金融市场的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内生金融市场模型有:布特和萨科尔模型,格林·伍德和史密斯模型。这些模型在给出金融市场的形成机制的同时也给出了金融机构的形成机制。目前八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2、金融市场的形成

布特和萨科尔(1997)从经济的生产方面考察,认为组成金融市场的当事人把钱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把所吸收的存款贷放出去,从而为生产者提供资金,在金融机构中,当事人进行合作并协调其针对生产者的行动。目前九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2、金融市场的形成

格林·伍德和史密斯(1997)在模型中指出,金融市场的固定运行成本或参与成本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即在金融市场的形成上存在着门槛效应(thresholdeffect),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有能力支付参与成本的人数才较多,交易次数才较多,金融市场才得以形成。目前九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形成之后,其发展水平会随该国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些经济学家从理论上对这个动态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

格林·伍德和史密斯,以及金、莱文在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借以说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如何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发展的。目前九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很低,由于缺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金融服务的供给无从产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也就不存在。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由于其收入和财富达到上述的临界值,所以有激励去利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亦即有激励去支付固定的进入费。这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就得以建立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收入和财富达到临界值的人越来越多,利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目前九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新结构主义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新结构主义学派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二元结构特征,运用家庭资产分配组合框架,对麦金农—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进行了反驳。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具有鲜明的二元经济特征,及正式的有组织的信贷市场与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并存。

目前九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新结构主义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抑制背景下,正式信贷市场的利率因政府管制而处于较低水平,而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利率水平较高,吸引资金流入。

随着金融深化的推进,正式信贷市场的利率提高会吸引资金回流。但正式信贷市场的资金会因法定存款准备金发生漏损,加上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反而导致整个社会的资金可用量及资金运用效率下降。

在发展中国家,提高利率还可能导致滞涨。目前九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新结构主义金融发展理论

1.泰勒和维京伯根模型(1983)2.布菲模型(1984)3.丹尼尔和金弘范模型

(1996)

目前九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信贷配给是指在银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条件下,信贷市场上对商业贷款的需求超过供给的状况。如果从微观层次加以分析,则应把信贷配给定义为:商业银行通过非价格手段(这里的价格指商业贷款利率),部分地满足贷款需求的一种市场行为。目前九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理论回顾:从宏观分析到微观经济的建立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只有当市场上存在着价格管制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时,才会出现供求不相等的现象,而且这是一种暂时的、非均衡的状态。然而,实际经验表明,信贷市场上如此大量地和经常性地存在着信贷配给,以至于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一种暂时现象。目前九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

对信贷配给的专题论述可以回溯到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鲁萨(Roosa,1951年)、斯科特(Scott)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其他一些人提出的“资金可获性学说”(AvailabilityDoctrine)。该学说把信贷配给看作是由特定的制度性约束,如利率上限等,引起的一种持久的非均衡现象。目前九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资金可获性学说以政府约束和制度性假设为基础,试图解释贷款利率相对于市场供求变化的明显的弹性不足,从而非均衡信贷配给造成的贷款供给递减的效应就可以通过金融自由化来消除。资金可获性学说的根本缺陷在于缺乏实证上的有效性。70年代后期的美国金融自由化实践表明,随着各种信贷管制的解除,信贷配给现象并未消除,反而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信贷市场的供求。目前一百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

霍奇曼(Hodgman,1960年)是率先致力于用拖欠风险解释信贷配给的学者之一。他证明,在面对一个具有固定收入分布的借款人群体时,无论需求方的出价如何,银行都不会把贷款利率提高到某一最优水平以上。因为发生拖欠的概率,从而相应的银行预期损失,是贷款规模的增函数,贷款规模越大,银行的预期损失就越大。霍奇曼给出的是信贷规模配给存在的条件。目前一百零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规模配给”指在银行确立的利率条件下,所有贷款申请者都能获得贷款,但贷款的数额低于其要求。另一类型的配给,即数量配给,指某些借款人的贷款申请被拒绝,而另一些借款人则能够获得贷款。后者是普遍存在的信贷配给方式,霍奇曼未能对此作出解释。目前一百零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

贾菲(Juffie)和拉塞尔(Russel)(1976年)建立了一个消费信贷市场的模型,其中贷款人因为无法辨识贷款申请者的风险特征而在市场利率中加入补偿性的风险溢价。由于具有低风险特征的借款人倾向于较低的风险溢价,所以面对较高的利率条件,他们会退出信贷市场,这样就出现了信贷数量配给。目前一百零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合约的两个特殊性质:道德风险(MoralHazard)和逆向选择效应(AdverseSelectionEffect)。即在固定收入分布的条件下,贷款规模越大意味着发生拖欠的概率越高。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利率,贷款利率与银行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被称为贷款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目前一百零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合约中的道德风险,斯蒂格利茨和韦斯指出,由于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利益并不一致,而且贷款人无法对借款人进行充分的监督,这就会刺激借款人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即使项目失败,有关损失也不必由借款人独立承担。总的看来,当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下降时,借款人的预期收益率上升。目前一百零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一般分析:一个泛化的模型和初步结论

信贷配给的信息理论包含着两个相关的假说,即事前不对称信息和事后不对称信息。前者指在协商贷款的初期,借款人对待融资项目的成功概率比贷款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事后,对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目前一百零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以这一泛化的模型为基础,我们可以描述使借贷行为得以发生的一般条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最优金融合约应在满足以下条件的基础上使借款人的预期效用实现最大化:(1)银行的预期末效用值非负,也就是说,贷款的预期收益大于(或等于)融资成本;(2)借款人的预期收益水平足以促使他进行投资;(3)借款人的初始资产足以提供抵押品并进行部分投资;(4)借款人受到激励从而诚信行事,其所申报的项目收益(Rd)等于实际收益(R)。目前一百零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事前不对称信息假说(一)对借款人差异性的分析分析的角度之一是借款人的乐观程度,或者悲观程度。克莱门兹(Clemenz,1986年)提出从能力角度区分借款人。在贾菲和拉塞尔的模型中则存在着两类借款人:“诚实”的和“不诚实”的。目前一百零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基本的结论是:银行收取的贷款利率会影响贷款的质量,特别是影响贷款的风险水平。但是对贷款合约来说,利率并非唯一重要的因素,贷款的金额、抵押品的金融以及银行所要求的借款人自有投资股份都会对借款人(整体)的构成和借款人(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目前一百零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二)利用甄别手段传递信息只要能够观察到贷款申请人的“行为”,就可以间接地获取有关项目质量的信息。这个间接获取信息的过程可以称之为“甄别”。“甄别”的一个实例是保险市场上“扣除免赔额”的作用,具有高风险特征的代理人比低风险的代理人更倾向于选择扣除免赔额较低的合约。反过来看,选择扣除免赔额较低的保险合约的代理人较可能具有高的事故概率。目前一百一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具有较低失败概率的借款人更愿意接受提高抵押品要求以换取贷款利率降低的做法。在这里,抵押品要求可以充当银行的甄别手段。拥有内部信息的借款人是否愿意或在多大程度上愿意用自有资金投资于待融资项目。对银行来说,借款人的这种“意愿程度”可以看作一个反映项目实际质量的信号。目前一百一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银行也可以把贷款规模当作一个甄别手段。把借款人的偿还概率看作是贷款规模的连续函数,这样就提供了一种可能,即银行通过确定某种贷款利率安排来甄别贷款申请人。事前不对称信息导致了“劣质贷款”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了对甄别工作的需求,这正是金融中介行业的利润基础。而信息处理和甄别工作也就成了现代银行业的主要职能。目前一百一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三)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是由信贷市场上借款人的差异性直接引起的,其最根本的差异就是不同借款人的还款概率不同。根据斯蒂格利茨和韦斯(1981年)的模型,借款人所愿意接受的利率水平也可以充当银行的甄别手段:一般来说,具有较高风险特征的借款人愿意以高利率借贷,因为他们预计还款的概率很低。只有当存在着拖欠贷款的管理费用时,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才是合理的。目前一百一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在利率通常的直接效应(也称正向选择效应,即利率提高使银行收益增加)以外,还存在间接的逆向选择效应。显然,正向选择效应和逆向选择效应恰好相互抵销时的贷款利率是最优利率,此时银行预期效用达到最大化。目前一百一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假说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两组借款人——“安全的”和“高风险的”,其中“安全的”借款人只有在利率低于某一确定水平r11时才会借贷,同样“高风险的”借款人也在某一确定利率水平r12以下才借贷。而一旦贷款利率提高到r11,借款人群体的构成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其结果是,所有“安全的”借款人退出信贷市场。同利率相似,抵押品要求和债务/股本比率也有逆向选择效应。目前一百一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四)利率的逆向激励效应利率影响银行预期收益的另一个渠道是改变借款人的行为方式。借款人的预期收益既取决于所选择的投资项目,也取决于贷款的条件。项目的预期收益越高,其风险或失败概率就越高。而贷款利率的提高意味着高风险项目对借款人的吸引力也相应提高了,因为利率提高使得借款人在项目成功时所能获得收益减少,这就促使借款人选择那些具有较低成功概率但预期收益较高的项目。而银行的预期收益会因此而降低。目前一百一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在项目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固定金额的负债引起了借款人和银行之间主要的利益冲突。设想如果两个项目的预期收益相等而风险程度不同,那么对较高风险的项目来说银行的预期收入总是较低的,因为预期总收益中借款人所能得到的部分是项目风险水平的增函数。因此借款人总会选择风险最大的那个项目。目前一百一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如果利率升高,借款人的反应会是选择更高风险从而预期总收益也更高的项目。当借款人对项目风险的选择取决于贷款利率时,利率升高的净效应将是银行预期收入降低。认识到这一点后,银行当然也不会通过提高利率来减少市场上对贷款的超额需求。目前一百一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如果利率升高,借款人的反应会是选择更高风险从而预期总收益也更高的项目。当借款人对项目风险的选择取决于贷款利率时,利率升高的净效应将是银行预期收入降低。认识到这一点后,银行当然也不会通过提高利率来减少市场上对贷款的超额需求。目前一百一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五)事前不对称信息和贷款人的预期效用:泛化模型的深入在以事前不对称信息假说为基础的模型中,借款人在期初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同样待融资项目也具有不同风险水平,而银行对这些无法加以辨识。进一步可以假设,较有可能取得高收益的项目同时也较有可能取得低的实际收益。目前一百二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由于假设不存在事后的不对称信息,最优金融合约约束条件的第四项可以忽略,从而只剩下三个约束条件:(1)银行的预期效用非负;(2)借款人的预期效用非负,也就是说借款人的预期收益要大于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3)借款人的初始资产足以进行融资,即足以投入规定的自有资金,此外可能还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抵押品。目前一百二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事后不对称信息假说以事后不对称信息为基础的模型假设,在期初时借款人是均等的,借款人和贷款人拥有相同的信息;但在事后,对于项目收益率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且银行要考察有关数据必须支付高昂的费用。目前一百二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当存在着事后不对称信息时,借款人总是可以将项目收益率R报得很低,从而取得项目实际收益同支付给银行的款项之间的一笔差额。但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往往需要支付一笔罚金。除破产成本,如抵押品以外,借款人还必须考虑到,一旦他选择拖欠,将来再想获得贷款将十分困难。目前一百二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事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要求银行设法通过合约提供某种有力的激励,以防止借款人拖欠。因此可能会产生一种“或有合约”,其中银行在未来某一时期提供贷款的可能性和利率都将视借款人在此之前的表现而定。一般地,如果合约规定了在发生拖欠时银行进行监督,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借款人保持“诚信”。但这就给银行带来了所谓的“监督费用”问题。这笔费用可以理解为银行所承担的借款人破产损失,在决定信贷配给的过程中,这种损失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一百二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总的来说,贷款利率的提高导致拖欠概率增加,相应地,预期监督费用也增加。所以贷款利率一般不会达到使信贷市场出清的水平,以至于在均衡状态下总有一部分借款人得不到贷款。目前一百二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一)对监督费用的量化分析威廉姆森(1987年)提出了事后不对称信息导致信贷配给的模型。该模型表明债务合约是借款人和贷款人所能达成的最优安排,因为这种合约形式能够节约监督费用。在此基础上,威廉姆森进一步论证了贷款利率的提高会引起拖欠概率和预期监督费用的提高。因而在均衡状态下借款人不能通过支付高利率而取得银行在原有条件下所不愿提供的贷款,因为这样做会使银行的预期收益下降。目前一百二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二)事后不对称信息和银行预期效用:泛化模型的深入当存在着事后不对称信息时,只有借款人能够无成本地了解项目收益情况,而银行为此必须付出一笔费用m。如果监督费用足够高,则利率提高对银行预期效用的正效应将被监督费用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抵销。目前一百二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不对称信息和信贷配给垄断性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要强于寡头市场,而两者的信贷配给都强于竞争性的信贷市场。而且无论市场的性质如何,信贷配给的效果都严格取决于可贷资金相对于存款利率变化的弹性。目前一百二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一)竞争性银行与信贷配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新的银行不断进入信贷市场直至贷款收益与可贷资金的成本相等。因此存款人得到的利率水平是根据零利润条件确立的。如果对不变成本下的资金可获性不存在任何限制,那么竞争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将导致信贷配给。必要的条件是假设在可贷资金成本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费用,如管理费、监督费用、税费等,从而在市场上的众多小银行之间形成差异。目前一百二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二)垄断性银行和信贷配给垄断条件下的银行在贷款市场和存款市场上充当“定价人”和“数量接受者”,它根据预算约束追求预期期末利润的最大化。由于垄断性银行的最优存款利率低于竞争性银行,所以垄断条件下的信贷配给要强于竞争条件下。目前一百三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三)追求规模最大化的寡头银行与信贷配给考察寡头市场上某一代表性的银行。假设存在着欺诈行为,而且银行在最低利润水平约束下追求规模最大化,如果存款数量是存款利率的增函数,那么市场上将出现信贷配给。因为寡头银行的最优贷款利率高于垄断性银行,所以寡头市场上的信贷配给规模要小于垄断市场,而两者都大于竞争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目前一百三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金融约束理论

1、“金融约束”理论的提出金融约束指的是一组金融政策,如对存款利率加以控制、对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进入加以限制和对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等,这些政策旨在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或者旨在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这里的租金不是指无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的收入,而是指收益中超出竞争市场所能产生的部分。目前一百三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2、金融约束政策有效的前提条件

(1)要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其中通货膨胀率较低并且可以预测;(2)实际利率必须为正。3、金融约束的目的:为私人部门创造租金(1)政府把名义利率控制在通货膨胀率以下的租金流动(2)政府设置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上限的租金流动目前一百三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目前一百三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与金融自由化(1)在金融抑制条件下:因为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储蓄很低。而且,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吸引那些低收益和低风险的项目,而对生产性项目或风险高的项目来说,要么根本得不到贷款,要么只能借助于信贷配给。在通货膨胀率高的情况下,对那些可作为保值手段的资产的需求增加,导致货币基础的下降,而在低的货币基础的情况下,若要为一定的财政赤字融资,货币的扩张速度不得不加快,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恶性循环。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金融抑制和金融发展是相互排斥的。目前一百三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与金融自由化

(2)在金融约束条件下:金融机构和生产企业所得到的租金使它们的自有资本有所增加,从而使它们更像业主那样行事;当政府创造租金机会,然后让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或银行主动去追逐这些租金时,私人信息就会并入配置决策中,从而效率最高的企业或银行的利润最高,增长速度也最快。

目前一百三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经过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3。这一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方案主要是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第二个阶段:1994~1996。在第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改革更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思路,提出了要建立一个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金融体系的口号。第三个阶段:1997~。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7年开始的通货紧缩后,在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也开始受到重视,客观上强化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

目前一百三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合作性金融农村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经营目的、组织成分、联合内容、管理方式的不同目前一百三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农村金融的体系构成

分类一:从是否获得政府或金融监管部门审批监管的角度,农村金融可划分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分类二:从经营目标、组织形式以及否承担政策性功能的角度,农村金融可大致分为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等多种形式。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农发行农行、邮储农信社、农合行小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各类农村信用合作组织ROSCA准正规金融政策性金融目前一百三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农村合作金融:按照合作制原则组建的金融组织形式;以人的合作而非资本的合作为主;按照“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则实施管理;服务对象以社员为主;农村商业性金融:以追求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按照现代公司制原则进行内部管理,以股份决定控制权和收益权。农村政策性金融:由财政承担一定风险并给予一定利息补贴的金融业务。农村非正规金融:也称民间金融,由于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机构难以覆盖所有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群体,因此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国外的非正规金融有多种形式,例如储贷协会(ROSCA)、专业放贷款人(money-lender),互助资金甚至高利贷等。目前一百四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我国农村金融的体系农村正规金融体系(银行类为主)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目前一百四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复习思考题1.农业资金的内涵与特性是什么?2.何谓农业财政资金?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理论依据与原则是什么?3.按功能性来划分,农业财政资金有哪些类别?4.何谓农业信贷资金?试论述农业信贷资金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试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农业信贷、合作性农业信贷与政策性农业信贷之间的关系。6.试分析农户在农业投资中的行为方式。目前一百四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主要参考文献[美]H.G.哈尔克劳:《美国农业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日]秋野正胜等:《现代农业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赖瑞华:《中国农业资金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村金融与信贷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农业投入与财税政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谭向勇等:《农业经济学教程》,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徐唐龄:《农村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版目前一百四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5农业劳动力5.1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5.2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5.3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5.4农业劳动生产率目前一百四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5.1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

5.1.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和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1.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目前一百四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2.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3)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4)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目前一百四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农业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而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农业劳动力具有能动性,即它是在农业生产力各要素中,唯一具有活力和发展最快的。

目前一百四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5.1.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

(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弹性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目前一百四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2.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

(1)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

(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

(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

目前一百四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5.1.3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1.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

目前一百五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2.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

(1)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

(2)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

(3)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①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②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目前一百五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5.1.4中国农业(村)劳动力的供求特点1.农业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2.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3.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目前一百五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5.2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5.2.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二是空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目前一百五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是: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3.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相对比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目前一百五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的演变1979—1983年:控制流动1984—1988年:允许流动1986—1991年:控制盲目流动1992—2000年:规范流动2000年以后:公平流动目前一百五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5.2.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1.刘易斯模式(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目前一百五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对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不断扩张的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决定的,由于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在不受干涉的情况下,农业劳动者存在着向城市流动的自然倾向,从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可以获得来自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的源源供给。目前一百五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

刘易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目前一百五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图形解释(一)横轴表示劳动数量,纵轴表示实际工资或劳动边际产品OA表示农业部门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实际收入水平,OW表示工业部门的实际工资水平。在OW的工资水平上,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供给是完全有弹性的,水平的WS线即为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假定工业部门在初始阶段的资本为K1。在资本固定为K1而逐渐增加劳动的投入时,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会降低。因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N1K1就表现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它同时也是劳动的需求曲线。目前一百五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图形解释(二)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工业部门雇佣的劳动力的均衡数量,即到达劳动供给曲线WS与劳动需求曲线N1K1相交的均衡点。这时,工业部门雇佣的劳动数量为OL1,总产量为ON1K1L1,支付的工资总量为OWK1L1,剩余产出WN1K1为工业部门资本的报酬即利润。这个利润可以再投资而形成资本这个利润可以再投资而形成资本,资本量由K1增加到K2、K3。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逐步提高至N2K2、N3K3,利润量也提高至WN2K2、WN3K3。此时,雇佣的劳动数量也分别增至OL2、OL3。目前一百六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该模式在许多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①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②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③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④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

目前一百六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2.拉尼斯—费模式

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式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业中的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

目前一百六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他们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

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

目前一百六十三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D.W.乔根森D.W.乔根森()在其建立的新古典主义二元经济模型中,对刘易斯模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假设提出了质疑。他假定工业和农业部门的工资均由技术进步率和资本积累率所决定,人口增长由经济增长所决定,由于经济增长不会超过人口增长所允许的限度,因此,工资水平是上升的,剩余劳动不会出现。乔根森模型的长处在于注重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但忽略了城市的失业问题。目前一百六十四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3.托达罗模式

(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收入城乡差异。

(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目前一百六十五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托达罗模型公式M(t)=f[d(t)],f’〉0上式中:

M(t)表示t期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数量d(t)表示t期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表示响应函数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目前一百六十六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托达罗模型公式(续)其中d(t)=w(t)π(t)-r(t)

上式中:d(t)表示t期城乡预期收入差异

w(t)表示城市中实际预期工资

π(t)表示就业概率

r(t)表示农村实际收入目前一百六十七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G.S

.菲尔茨

G.S.菲尔茨()改进了托达罗模型,增加了除预期收益之外决定城市失业率的其他因素,如农村的潜在迁徙者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到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农村劳动力先在城市非正规部门临时就业或从事兼职工作,然后再找到在正规部门工作的机会,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力受雇的较高概率等。菲尔茨证明,在考虑了上述因素之后算出的失业率比托达罗模型得出的失业率要低。目前一百六十八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4.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原住地的推动力或称排斥力,如迁出地缺少就业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都属于推力;另一种力量是迁入地的拉力或称吸引力,如公共设施较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则是拉力。目前一百六十九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5.吉佛的引力理论

引力理论探讨了人口迁移量与迁入地与迁出地两个地域的人口规模和距离有明显的联系,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低工资到高工资的地方,从劳动力过剩的地方到劳动力不足的地方。乡城人口迁移的动机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距离越短,流入的量就越大。目前一百七十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6.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舒尔茨和夏斯达则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非货币成本包括迁移时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目前一百七十一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人口流动理论的新发展人口流动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盛行一时,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10年间,有关人口流动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但80年代末以来人口流动理论再度趋热。重新成为热点的人口流动理论不仅改进了原有的模型,而且探讨了早期人口流动理论尚未涉足的一些新的领域,如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人口流动、不平等与社会福利、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本积累、人口流动的迁徙动机和汇款动机、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等等。目前一百七十二页\总数二百九十七页\编于十六点

一、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V.R.本西温加()与B.D.史密斯()在1997年合作发表的论文中指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因素在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常常被忽视:其一,现代经济发展常常与乡—城之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相伴随;其二,所有国家都存在失业,但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偏高,大量劳动力在收入较低的非正规城市生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