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2.头颈部检查
3.胸部检查
4.腹部
5.四肢、脊柱、肛门
6.神经
抽2题,共计20分。
第一节
一般检查一、全身情况
1.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发育:身高、体重、头围二、皮肤三、浅表淋巴结
1号:测体温(腋测法)
1.患者安静休息30分钟,取消毒后体温计,观察并确认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属于低温位置,如高于35度,则甩到35度以下。
2.考生先用手触摸被检者腋窝(查影响体温因素:汗液及有无冷热物体),将体温计置于被检者腋窝深处夹紧。
3.考生口述测量时间(10分钟后读数)
2号.测血压(间接测量法)(1)检查血压计;
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2)肘部置位正确;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
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气袖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松紧适宜(1指)。(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轻压。肱动脉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5)测量过程流畅;①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下降
速度2-3mm/s).②双眼观察汞柱,第一声响为收缩压,声音消失为舒张压。(6)读数正确;
考生测量完毕,向考官报告血压读数,必要时,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如读数不正确酌情扣分)
3号:皮肤检查1、颜色:颜色与种族有关,也与毛细血管分布、血色素和皮下脂肪厚度有关。检查颜色注意有无苍白、发红、发
绀、黄染和色素沉着等。
2、湿度与出汗(1)出汗过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佝偻病、结核病。(2)无汗: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黏液性水肿、硬皮病、尿毒症、脱水等。3.弹性: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液量有关。检查部位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皮肤,用示指和拇指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迅速恢复平整;弹性减退时恢复减慢,见于老年人、消耗性疾病和严重脱水患者。4.皮疹常见皮疹类型有:斑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等。5.出血点和紫癜是皮肤或黏膜下出血的常见体征。直径小于2mm称为瘀点;3~5mm称为紫癜;大于5mm称为瘀斑;片状出血伴皮肤隆
起称为血肿。6.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束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大多分布在上腔静脉引流区域。检查方法是用钝头细物压迫蜘蛛痣中心,其放射状小血管消失。去除压力后义复出现。常见于肝功能明显减退者及妊娠妇女。7.毛发正常人体毛分布差异很大。与种族、年龄、性别有关。8、水肿是由于皮下组织的细胞及组织间隙水分过多所致。分为凹性水肿和非可凹性水肿。根据水肿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1)轻度:眼睑、胫骨前和踝部水肿。用拇指指腹轻压胫骨前皮肤,出现凹陷。(2)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可见水肿。(3)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皮肤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并有浆膜腔积液。9.其他还需注意检查妊娠纹、紫纹、瘢痕、皮下气肿、皮下结节等。(3)锁骨上窝淋巴结(同前)(4)腋窝淋巴结检查
①告之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或站在被检者右侧)。
检查右侧时,检查者应右手握被检查者右手手腕,将其前臂稍外展。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腋窝5组淋巴结:1)腋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顶部。
2)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处。
3)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4)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后皱襞深部。
5)外侧群:位于腋窝外侧壁。
或口述检查腋窝内、外、前、后壁。③应双侧淋巴结都要检查。④口述淋巴结大小、硬度、粘连、窦道情况。(5)滑车上:肱二头及肱三头肌间触诊。(6)腹股沟淋巴结检查
①告之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被检查者平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②检查者手法正确: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膜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上群),再触腹股沟大隐静脉处和垂直组淋巴结(下群)。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上群(与腹股沟韧带平行)下群(大隐静脉处)
第二节头颈部检查
5号题、眼睑、巩膜、结膜、角膜检查(须口述检查内容)
①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
②然后告之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
③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告之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
由此测量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患者屏气不宜太长。
正常肺下界移动度为6-8cm。
12号题、胸部听诊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
①手持听诊器胸件手势正确。
②听诊的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的、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2)考生口述在正常人身上能听到哪些呼吸音,并能指出其部位;
能讲出肺泡呼吸音(大部分)、支气管呼吸音(喉部、锁骨上窝、背部T1,T2水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两侧1,2肋间及肩胛间区)能指出相应听诊部位;(3)考生口述在有肺部疾患人体身上可能听到哪些常见的附加音:湿罗音、干罗音、哮鸣音、管状呼吸音。
13号题:乳房检查
乳房触诊:使用女性胸部模具,须口述检查内容,报告检查结果;
1、考生站位正确:充分暴露被检者前胸部,考生站在其前面或右侧。
2、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考生的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房上,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进行触诊,双侧乳房触诊先由健侧开始,后检查患侧。检查左侧乳房时由外上象限(1)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诊,直至4个象限检查完毕,最后触诊乳头。检查右侧乳房也从外上象限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
3、检查结果正确:报告检查结果:双侧乳房有无触压痛,有无包块及其大小、位置、硬度、活动度、压痛,乳头有无触痛,有无硬结、弹性消失。
乳房视诊:1、考生站位正确:充分暴露被检者前胸部,考生站在其前面或右侧。2、口述检查结果:双乳是否对称;有无发红、溃疡、橘皮样改变;乳头大小位置对称性;乳头有无回缩和分泌物。
14号题:心脏视诊(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卧位)正确暴露胸部。
②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2)考生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
①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
②观察心尖搏动范围
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3)正确叙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
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第5肋腋中线内侧0.5-1.0cm,范围2-2.5cm)。
②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4)考生口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
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右心增大、法四、二狭、肺动脉瓣狭窄。
②剑突下搏动:右心增大、腹主动脉瘤。
③胸骨右缘第2肋异常搏动:主动脉瘤。
15号题:心脏触诊(内容、方法、顺序)(1)被检查者卧位,检查者在其右侧,先用右手掌自心尖部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从心尖部开始,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2)在心尖搏动区触诊(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并能表达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所在体表位置;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②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内、外。(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①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嘱患者屏气,检查心包摩擦音是否有变化。
16号试题:心脏间接叩诊(手法、顺序,需在人体上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1)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消瘦者例外);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2)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扳指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0.5cm,
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沿右锁骨中线往上叩诊,第5肋间以上,乳头),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
第2肋间,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肋间左界(cm)(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2-3Ⅱ
2-3
2-3Ⅲ
3.5-4.5
3-4Ⅳ
5-6
Ⅴ
7-9从心尖搏动点(乳头下方一肋)外侧2cm处图示(同一肋由外向内叩诊)
17号题:心脏听诊(方法、内容,并在人体上指出相应部位)(1)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
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2)听诊顺序正确;
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异常)、心脏杂音(正常、异常)、心包摩擦音等。
18号题:外周血管检查:颈动脉搏动、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枪击音检查
(1)颈动脉搏动触诊;检查者以拇指置颈动脉搏动处(在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触之并比较两侧颈动脉搏动。
(2)毛细血管搏动征检查方法正确: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
,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3)水冲脉检查方法正确;检查者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
(4)射枪音检查,操作正确。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肱动脉或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声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
19号题:腹部(方法、内容,并需在腹部指出体表标志与分区)(1)考生口述并在人体上指出腹部体检时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4区法、9区法、7区法。(2)视诊方法正确;
①被检查者仰卧,正确暴露腹部,双腿屈曲,告之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自上而下视诊全腹。
②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自侧面切线方向观察。(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
①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正常不可见)。
②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
③皮疹、瘢痕、疝等。
20号题:腹围测量
全腹部膨隆需测量腹围。排尿后,取平卧位,用软尺经脐绕一周,以CM为单位。
21号题: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
(1)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示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手指紧压静脉向
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手指,另一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
再用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2)口述:正常时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自下向上经胸壁静脉和腋静脉而进入上腔静脉。脐水平以下的腹壁静脉自上向下经大隐静脉而流入下腔静脉。肝门静脉阻塞有门脉高压时
,腹壁曲张静脉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血液经脐静脉脐孔而入腹壁浅静脉流向四方。
22号题:腹部触诊(浅部触诊手法,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反跳痛)
(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
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并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
②检查者手法正确:检查者应手温暖、指甲剪短,右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检查顺序正确: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2)腹壁紧张度
①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正常(柔软):按压时腹部有一定弹性,但无肌紧张或抵抗,亦不饱满。
②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触诊时腹壁有明显紧张强直呈木板状,使检查者手指不易下压,有明显抵抗感觉。或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减低:当手指按压时腹壁软弱无力,失去弹性。(3)压痛及反跳痛
检查者用手触诊腹部各处,特别是与各脏器有关的部位(如上腹部、脐部、右肋下、左腹下、麦氏点等),观察压痛。
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称为反跳痛。
23号题:肝脾、胆囊触诊1.肝脏触诊;①告之患者体位正确:被检查者仰卧,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②单手触诊: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③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使肝下缘紧贴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2.脾脏触诊(双手触诊)(须报告检查结果)①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告知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暴露腹部,腹部放松,做腹式呼吸,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告知被检者取右侧卧位时,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②检查方法正确,动作规范1.仰卧位触诊: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9-11肋处,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置于脐部,右手三指(示、中、环指)伸直并拢,与肋缘大致呈垂直方向。从脐水平开始,配合被检者腹式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桡侧进行触诊,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2.侧卧位触诊:嘱被检者右侧卧位,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9-11肋处,将其脾脏从腰背部向腹部推,右手三指(示、中、环
指)伸直并拢,与肋缘大致呈垂直,配合被检者腹式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桡侧进行触诊,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③检查结果正确:报告检查结果:脾脏肋下是否触及。(轻度肿大肋下<2cm,中度肿大不过脐;重度过脐或腹中线)3.胆囊触诊;①单手触诊法: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
检查者右上腹部,然后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在胆囊点下方稍左右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②勾指触诊手法(Murphy征检查):左手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告之被检查者缓慢作深吸气,判断Murphy征阳性标准(突然因疼痛
而摒住呼吸)。
24号题:腹部包块、液波震颤、振水音1.腹部包块:方法同腹部触诊,注意包块描述;2.液波震颤:检查时患者平卧,医师以一手掌面贴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以指端冲击式触诊),如有大量的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如图。此法检查腹水,需有3000至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3.振水音:病人仰卧,然后用稍弯曲的手指,连续冲击病人的腹部,如听到胃内气体和液体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就称为振水音.
25号题:腹部叩诊(胃泡鼓音区叩诊、移动性浊音叩诊、肋脊角叩诊)1.胃泡鼓音区(Traube区);左前胸下部肋缘上鼓音区方法正确,能叩出其大致范围。能说出其如何形成。2.肝脏叩诊:自上至下沿右锁骨中线叩诊,叩诊呈浊音的肋间为肝上界。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锁骨中线及正中线叩诊至出现浊音或肋下缘。正常上界为肝肺相对浊音界,下界不如触诊准确。肝浊音界扩大的意义同触诊。肝界明显缩小或消失见于胃肠穿孔(膈下积气)、人工气腹、全内脏转位。同时检查肝区叩痛,叩痛阳性提示炎症或者肝脏急剧增大。3.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4.脊肋角(肾区)叩击痛检查方法正确;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5.膀胱叩诊:(1)被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监理考试各科复习试题及答案
- 电商设计师情境模拟试题及答案
- 投资咨询工程师如何处理客户关系试题及答案
- 信息化物流师行业机会试题及答案
- 全媒体运营师的持续学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小刘固农场农产品网络营销方案设计
- 2024监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月份跨国宠物监护权在邴雅薛含协议中的体现
-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数学模型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高级(一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有答案)
- 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大纲9300词汇表讲义
- (课件)肝性脑病
- DB63-T 1675-2018+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范
-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DB11T 1894-2021 10kV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
- 零星材料明细单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周)以及详细记录
- 2022专升本无机化学试卷答案
- 电子课件《英语(第一册)(第三版)》A013820英语第一册第三版Unit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