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施工中双层楼板工艺及注意事项_第1页
民建施工中双层楼板工艺及注意事项_第2页
民建施工中双层楼板工艺及注意事项_第3页
民建施工中双层楼板工艺及注意事项_第4页
民建施工中双层楼板工艺及注意事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幽命一论文发表专家一蛔中国学术期刊网^85!^Fwww.qikanw3ng,nel浅谈民建施工中双层楼板工艺及注意事项摘要:民用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高质量的民用建筑工程是对人们负责的一种体现,也是施工企业获得长久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在建筑施工中楼板的混凝土使用量以及钢筋使用量都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双层楼板进行施工,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土建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本文将对民用建筑中双层楼板施工的相关问题展开全面的分析探讨。关键词:民用建筑;双层楼板;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0-021双层楼板的作用与受力特性1.1承受并传递竖向荷载作用楼板直接承受楼面(屋面)传来的竖向荷载作用(建筑和结构自重、使用活载、竖向地震作用等),并通过楼面梁(屋面梁)把它传给竖向分体系(柱、墙、支撑等)。1.2参与抗侧力结构体系的形成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明确指出:在结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中,现浇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楼板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1.3〜2.0。工程设计中,对于边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近似取1.5,对于中框架梁刚度增大系数近似取2.0。1.3满足建筑物在竖向的围护、隔断、使用等功能性需要楼板是房屋建筑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使用者主要的活动场所,担负着承重、分隔、隔音、隔振、防爆、防火、防热、防冻、防水、防辐射等众多功能。1.4聚集、传递、分配水平荷载作用在水平荷载(风载、地震等)作用下,楼板如同水平隔板一样工作,形似水平放置的深梁,能够提供足够的平面内刚度,与楼面梁(屋面梁)一起,支撑和稳定整个竖向分体系,聚集、传递、分配水平荷载作用到各个竖向抗侧力结构上。1.5协调各抗侧力构件共同工作单个竖向抗侧力构件抗扭能力微不足道,通过楼板(楼盖)连成整体的竖向抗侧力结构,可以提供很强的抗扭刚度,使整个结构具有空间协同工作能力。如内外筒结构,楼板是其内筒稳定、不屈曲的重要保证。2双层楼板施工工艺2.1工艺流程边梁及下层楼板底模支设 墙体、边梁及下层楼板钢筋安装下层楼板混凝土浇筑 边梁、墙体及上层楼板模架支设 上层楼板钢筋安装墙体、边梁及上层楼板混凝土浇筑。2.2双层楼板的计算设计2.2.1弹性算法的简化假定与适用范围单向板只考虑楼板在一个方向的弯曲变形双向板必须同时考。虑楼板在两个方向的弯曲变形但其简化计算假定相同。支座可以自由转动.但没有竖向位移不考虑薄膜效应对内力的影响,采用弹性薄板理论计算内力。适用范围:任何形式的楼面板(屋面板)配筋计算。2.2.2塑性算法的简化假定与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明确指出对于连续单向板宜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进行内力计算对于连续双向板可采用塑性铰线法或条带法进行内力计算。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结构的塑性性能都以形成塑性铰(塑性铰线)为前提因此简化计算的基本假定是:a.满足弹性计算的四个基本假定。b.塑性铰(塑性铰线)能承受一个基本不变的弯矩(为m〜n之间某一数值m为钢筋受拉屈服时所能承受的弯矩n为混凝土受压压碎时所能承受的弯矩)作用.并在弯矩作用方向能发生一定的转动。c.形成破坏机构时,整块板由若干块刚性板和若干个塑性铰(若干条塑性铰线)组成。适用范围:具有超静定结构性能的连续板配筋计算;对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展开宽度有严格要求的结构、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重复荷载作用的结构不适用:结构材料如采用高强度混凝幽命一论文发表专家一蛔中国学术期刊网土或高强度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等,则尽可能不考虑或少考虑其塑性性能。2.3操作要点施工缝留设位置:浇筑下层楼板混凝土前,应合理确定施工缝位置,避免将施工缝留设在剪力大的位置。墙体、边梁及上层楼板模板墙体、边梁及上层楼板模板的支设是保证双层楼板施工质量的关键。因上层楼板与边梁及墙体、部分下层楼板同时浇筑混凝土,因此,模板支设难度较大。因双层楼板之间为封闭的空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上层楼板、墙体及边梁侧模均无法取出,永久性留在双层楼板之间的中空部分。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此部位模板采用如下方法支设:a.上层楼板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作面板;50mmXl00mm方木做次龙骨,间距200mm;100mmX100mm方木做主龙骨,间距不大于1200mm;100mmX100mm方木做竖向支撑。间距不大于1200mm,竖向支撑根部设置50mmx100mm方木水平联系杆一道;b.梁侧采用15厚多层板作面板;50mmX100mm方木做次龙骨,间距250mm;0.48X3.5mm钢管主龙骨,间距不大于1200mm,对拉螺栓采用m16螺栓,螺栓距梁底400mm。经与设计单位协商,为避免减小型钢梁截面面积,不在型钢梁腹板上打孔,对拉螺栓不从型钢梁内穿过,而是分为两段,分别与型钢梁腹板两面焊接;c.下层楼板上皮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与梁侧模做成企口设计,上部用100mmX100mm方木与上层楼板模板顶紧,下部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顶紧;靠近施工缝处,预留20mm排气孔,间距不大于300mm。3双层楼板施工注意事项实际工程中双层楼板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3.1板端支座配筋与计算相符板端部支座如果定义为简支,配筋时必须满足构造要求,以减少对支承梁的约束扭转作用;如果定义为固端,则必须考虑板对支承梁产生的扭转作用效应。3.2其他部位配筋满足计算要求一般部位楼板要确保边跨、跨中及第二个支座的配筋量,其余支座如配筋量较大,可以适当考虑超静定结构连续板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通常弯矩调幅系数大于等于0.8。3.3薄弱部位增加强度和刚度前述“平面薄弱部位”楼板、“竖向薄弱楼层”、“特殊部位楼层”等,均应局部增加板厚、增设边梁(暗梁)、加大配筋等,以加强楼板的强度(整体抗剪能力和抗扭能力)和刚度。通常结构的转换层,楼板厚度大于等于200mm;对于50m以下的高层建筑,房屋的顶层板厚大于等于120mm;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顶层板厚宜大于等于180mm。3.4特殊部位加强配筋综合考虑混凝土收缩、温差应力、板厚和板筋保护层施工的允许误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适当调整楼板的配筋量。如对容易产生渗漏的房间(厨房、卫生间、露台、屋面等),采用双层双向拉通配筋,间距小于等于150mm等。结束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也将不断的应用到民用建筑施工中。双层楼板施工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在今后的施工中,要具有创新精神并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民用建筑最大的实现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曾肇金;;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2吴海平;;民用建筑节能浅析[j];山西建筑;2011年24期3王文志;关宇飞;;浅谈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4贾永萍;;试论民用建筑结构设计[j];科技传播;2011年16期5王海波;;民用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