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是()
A.普通中学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B.人体正常体温约370c
C.PM2.5指空气中直径为2.5cm的固体颗粒
D.正常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3.如图是我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成都简阳
雨夹雪
3c,:,米米,半
微风米,米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负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水蒸气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4.下列关于声学的说法中,塔送的是()
A.声音包括次声、超声和听不见的声
B.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C.市区里种草植树具有吸声和消声作用
D.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5.下列四个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A.红光满面B.金光闪闪C.波光粼粼D.火光冲天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竹的倒影
7.人站在平面镜前,能看到镜内他的全身像和周围的景物的像,当人后退时()
A.他在平面镜中观察的视野变小,他的像也变小
B.他在平面镜中看到景物范围,视野范围变大,他的像也变大
C.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大,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D.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小,观察到的景物减少,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保持不变
8.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的二倍焦距之间
9.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0.同学们在看台上观看百米赛跑时,运动员还没到达终点,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A.听裁判宣布比赛结果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II.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寒冬,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寒冬,汽车玻璃起“雾”,使用空调热风可以加速玻璃上“雾”的汽化
D.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水结冰胀破水箱
1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冻的矿泉水完全熔化后,其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给煤气罐加气,气罐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D.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杯内牛奶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1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4.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刚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相同的位置让其自由落下,观察其反弹高度,最后选
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刚同学的“观察”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15.阅读下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n?)
金19.3X103水银13.6X103
钢、铁7.9X103纯水1.0X103
冰(0℃)0.9X103植物油0.9X103
干松木0.5X103酒精0.8X103
A.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二、填空题
16.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
网皿叫叩叩呷叩啊唧!啊
cm5678910
17.如图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
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
落”是以.(选填“地面”或“月球”)作为参照物的,“钟声”是由于钟的..而产生
的。
19.超声波可以测量海底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我们可以用超声波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
20.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镜中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
污渍,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小明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手机“电筒”照向(选
填“衣领”或“平面镜”)。
21.如图,一束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由此可知白光不是单色光。
我们能看见红花,是因为红花(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
22.在做某物质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张明同学描绘出如图所示图像。由此图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23.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由于碘在高温下容易(填物态变化名称)用手拿刚出笼
的馍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很烫,这是由于的缘故。
24.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图—
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透镜制成的眼镜。
25.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
O.9xlO3kg/则该瓶油的质量是kg,这瓶油用去一半后,它的密度为kg/m3。
三、作图与计算题
26.请完成图中的光路;
()
2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平静的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
度数。
水
28.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简城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到达B地时,钟
表显示为10:45,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9.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参数如下表所示。
类型内长4/m内宽J/m内高力/m自身质量犯/t载货重量加2人
普通箱622222
(1)若该集装箱箱体所用材料密度夕=2.5xl()3kg/„?,则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多少?
(2)若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刚好达到载货重量,则货物的密度为多少kg?
四、实验与探究题
30.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6
(1)实验时应选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不透过玻璃板)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一象。
31.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mL
-
=100=
_
=)
=-9划0
=
-
=
-二
三70
三60
=三20
=40
1=30
1=-20
三
-10
三
三
三
甲乙丙
(1)如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g;
(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体积,则小石块的密度是g/cn?。
32.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似乎与弦线的材料、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
振动部分
铜丝。微)
洞丝8脩B)
尼龙丝c球且)
丽丝丽
(1)小明想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a和b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b、d后得出结论:;
(2)请你据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________________点。
一、选择题
33.某科技馆科学剧场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发现外
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学生用镜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
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的形成是水凝固现象
B.气泡产生是因为水汽化产生大量水蒸气
C.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白雾形成是因为干冰汽化吸热,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
34.如图,二维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成像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黑色部分反射光线,白色部分吸收光,
D.手机摄像时可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35.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无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在£=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4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C.在打到%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J时间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36.物理实验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模型法、归纳法”等。
对下列探究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两只等大的蜡烛
②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③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⑤研究声的传播时与水波进行比较
⑥研究物体温度时,通过观察温度计液柱高低来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
⑦用发声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来研究声源的振动
A.①②用到的探究方法是模型法B.③④用到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①⑤用到的探究方法是类比法D.⑥⑦用到的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37.用同种金属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种是实心的,有一种是空心的。在调节好平衡
的天平左盘放5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2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金属球是空心的
B.甲、乙两种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2:5
C.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为2:3
D.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3:5
二、综合题
38.如图所示,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银河系发光部分的直径约7x1(/L.y.
(L.y.-光年),最大厚度约为lx。’L.y.,像一个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银河系中有大约2x10"颗
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恒星彼此之间相距很远。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也有4L.y.之遥。
太阳也是一个发光星体,它实质上是一个热气体(严格说是等离子体)球,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层、
辐射层、对流层、太阳大气层。
(l)L.y.是表示(填“时间”“温度”“质量”“密度”或“长度”)的单位;
(2)太阳光到达距太阳4L.y.的比邻星需要的时间是年;
(3)若银河系发光部分的体积约为4xl()n(L.y.)3,则银河系中恒星的密度为颗/(L.yJ;
(4)目前人类使用的宇宙飞船的最快速度约为4xl()4km/h,则它从太阳系到最近的比邻星最少需要约
年。
39.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2x10-n?。容器A中盛有
一定量的水,水深0.1m;B容器中盛有酒精,若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与A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
(=0.8xl03kg/m3,,p^=2.7xl03kg/m3,=7.8xl03kg/m3)求:
(1)求B容器中酒精体积。
(2)现将2700g的铝块和质量未知的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酒精中,两个容器中液面上升到相同的高度(液体不
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3)“标准酒度”是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发明的一种酒度表示方法,它是指在20℃的情况下,每100毫升酒液中
含有多少毫升的纯酒精。现要配置60度的白酒,应在A容器中倒入多少千克纯酒精?(假设当时温度为20℃,
酒精与水混合体积不变)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普通中学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B.人体正常体温约37℃
C.PM2.5指空气中直径为2.5cm的固体颗粒
D.正常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x—m/s«l.lm/s
3.6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题意;
C.PM2.5指空气中直径为2.5pm的固体颗粒。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耳朵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在耳朵处控制噪声;
3.如图是我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成都简阳
雨夹雪、一▲_
-1~3c*4米**
微风辛,米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负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水蒸气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1摄氏度”,故A错误;
B.由图信息可知,全天最高温度为3℃,故B错误;
C.雪的形成过程为凝华,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C正确;
D.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声学的说法中,塔识的是()
A.声音包括次声、超声和听不见的声
B.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C.市区里种草植树具有吸声和消声作用
D.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次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故声音包括次声波、超声波和听得见的声,故A错误,符合题
思;
B.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市区里种草植树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具有吸声和消声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下列四个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A.红光满面B.金光闪闪C.波光粼粼D.火光冲天
【答案】D
【解析】
四个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红光满面、金光闪闪、波光粼粼都是物体反射光,物体本身不能发光,所以ABC
都不是光源.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火光冲天,故D正确为答案.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中倒影响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B.杯中的折枝,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C.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D.镜中花,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7.人站在平面镜前,能看到镜内他的全身像和周围的景物的像,当人后退时()
A.他在平面镜中观察的视野变小,他的像也变小
B.他在平面镜中看到景物范围,视野范围变大,他的像也变大
C.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大,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D.他在平面镜中的视野变小,观察到的景物减少,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虚像,当人远离平面镜时,人成的像大小不变,但看到的景物范围减小。
故选D。
8.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
C.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的二倍焦距之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
B.远视眼是晶状体变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
像成在视网膜上,符合题意;
C.照相机照相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和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二倍焦距
以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保持不变,故选
项C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A、B、D错误.
10.同学们在看台上观看百米赛跑时,运动员还没到达终点,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A.听裁判宣布比赛结果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同时起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前,可以通过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
运动员跑得快慢,时间相等,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员跑得越快,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II.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塔送的是()
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寒冬,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寒冬,汽车玻璃起“雾”,使用空调热风可以加速玻璃上“雾”的汽化
D.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水结冰胀破水箱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寒冬,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内表面,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汽车玻璃起的“雾”是小水滴,使用空调热风增加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温度,加快了蒸发,即加
速玻璃上“雾”的汽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酒精的熔点比水低,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D正确,不符合
题意。
故选Bo
1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冻的矿泉水完全熔化后,其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给煤气罐加气,气罐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D.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杯内牛奶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熔化成水,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会改变,但密度变大,故A错误;
B.植物种子被带到太空只是改变了位置,质量、密度都不会改变,故B错误;
C.给煤气罐加气,气体增多,质量增加,体积不变,由夕=,可知密度变大,故C错误;
D.牛奶被喝掉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质量变小,而牛奶依然是牛奶,物质没变,所以密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
③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④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选B.
14.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刚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相同的位置让其自由落下,观察其反弹高度,最后选
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刚同学的“观察”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小刚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相同的位置让其自由落下,观察其反弹高度,最后选择反弹较高
的乒乓球。可知,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
故选C。
15.阅读下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nf3)
金19.3X103水银13.6X103
钢、铁7.9X103纯水1.0X103
冰(0℃)0.9X103植物油0.9X103
干松木0.5X103酒精0.8X103
A.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A正确;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错
误;
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正确;
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6.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
网皿叫啊叫叩啊叫叩np
cm5678910
【答案】4.60
【解析】
【详解】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待测物体起始端对齐5.00cm处,末端对齐9.60cm,故物体长度为
9.60cm-5.00cm=4.60cm
物体的长度是4.60cm«
17.如图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
【答案】-4℃
【解析】
【详解】分度值为rc,温度在零下,因此,其示数为-4℃。
1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
落”是以(选填“地面”或“月球”)作为参照物的,“钟声”是由于钟的而产生
的。
【答案】⑴.地面(2).振动
【解析】
【详解】口]“月落”描述的是月亮的运动,在诗中提到的物体中相对于月亮位置变化的有:地面、渔火、乌
鸦、寒山寺等,可以选取其中的任意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钟声就是由钟的振动所产生的。
19.超声波可以测量海底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我们可以用超声波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
【答案】⑴.信息(2).能量
【解析】
【详解】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是声音传递信息。
⑵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20.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镜中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
污渍,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小明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手机“电筒”照向(选
填“衣领”或“平面镜”)。
【答案】(1).4(2).衣领
【解析】
【详解】[1]小红站在距离平面镜2m前照镜子,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红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2m+2m=4m
镜中像到小红的距离为4mo
⑵光照射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要想帮助小红同学看清衣领上污渍,只有污渍在明亮处,才会将更多
的光反射到平面镜上,最终使进入人眼的光更多,看得更清楚,所以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光
源照向衣领。
21.如图,一束光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由此可知白光不是单色光。
我们能看见红花,是因为红花(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
【答案】(1).色散(2).反射
【解析】
【详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⑵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看见红色的花朵,是因为红花反射红光的缘故。
22.在做某物质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张明同学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由此图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答案】(1).晶体(2).80℃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时吸收热量,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结束,此物质在熔化过
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则该物质晶体,并且熔点为80℃o
23.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由于碘在高温下容易(填物态变化名称)用手拿刚出笼
的馍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很烫,这是由于的缘故。
【答案】(1).升华(2).蒸发吸热
【解析】
【详解】[1]碘易升华,炒菜时,固态的碘遇到高温的油时极易变成碘蒸气,发生升华现象。
⑵手上沾水后,手遇到热的馒头,手上的水会蒸发,蒸发吸热,从而降低了手的温度,使手不至感到太热。
24.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图-
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透镜制成的眼镜。
【答案】(1).甲(2).凹
【解析】
【详解】口][2]由甲图可知:看远处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
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
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5.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
0.9xl()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kg,这瓶油用去一半后,它的密度为kg/m\
【答案】(1).4.5(2).0.9x10,
【解析】
【详解】[1]已知
V=5L=5x10_3m\p=0.9x103kg/m3
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z=pr=0.9xl03kg/m,x5xl0_3m?=4.5kg
油的质量是4.5kgo
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质量减小,密度不变,密度为0.9x103kg/m\
三、作图与计算题
26.请完成图中的光路;
()
【解析】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2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平静的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
度数。
()
【详解】图中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90°-30°=60°
先过入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
读数。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
图所示:
28.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简城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到达B地时,钟
表显示为10:45,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答案】(l)0.5h;(2)100km/h
【解析】
【详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10h45min-10hl5min=30min=0.5h
从A地到B地用0.5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
s=120km-70km=50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s50km,
v=—=------=100km/h
t0.5h
速度为100km/h。
答:(1)轿车从A地到B地用时0.5h;
⑵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lOOknVho
29.远距离货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装箱运输,某规格的集装箱参数如下表所示。
类型内长6/m内宽4/m内高力/m自身质量班/t载货重量吗/t
普通箱622222
(1)若该集装箱箱体所用材料密度O=2.5xl()3kg/,则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多少?
(2)若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刚好达到载货重量,则货物的密度为多少kg?
[^^](1)0.8m3;(2)0.92x103kg/m3
【解析】
【详解】(1)集装箱箱体所用材料体积
机箱_2000kg
=0.8m3
p2.5xlO3kg/m3
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0.8n?。
(2)集装箱容积
Vft=LiL2/j=6mx2mx2m=24m3
该集装箱装满货物时货物的体积
3
VK=Vs=24m
所装货物质量
mK=22t=2.2xl04kg
货物的密度
1nlk2.2xl04kg「co10.3v/3
。货==-24§季a0.92x10kg/m
货物的密度为OgZxlO'kg/n?。
答:(1)该箱体所用材料体积为0.8n?;
⑵货物的密度为0.92x103kg/m)
四、实验与探究题
30.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不透过玻璃板)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象。
【答案】(1).薄(2).大小相等(3).虚
【解析】
【详解】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
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2)[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
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3)[3]因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虚像。
31.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nlL
100=
|=一)
=90
三
=80
&70
三
三60
一
二20
=40
!=三-30
三
三20
三10
!=_-
甲乙丙
(1)如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g;
(3)如图丙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则小石块的密度是g/cn?。
【答案】(1).游码未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58(3).1.45
【解析】
【详解】(1)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
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2)[2]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
〃?=50g+5g+3g=58g
小石块的质量为58g。
⑶[3]石块的体积
V=90mL-50mL=40mL=40cm3
石块的密度
m58g....3
p--=------=1.45g/cm
V40cm3
石块的密度为1.45g/cn?。
32.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似乎与弦线的材料、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
振动部分
洞丝a的)
洞丝8蒯)
尼龙丝。律且)
洞丝d侬)
(1)小明想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a和b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b、d后得出结论:;
(2)请你据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________________点。
【答案】(1).材料(2).材料、粗细和张力相同时,琴弦越长,音调越低(3).4
【解析】
【详解】(1)①[1]由图示可知,琴弦b、c的长度和粗细相同而材料不同,选择琴弦b、c进行实验可以探究音
调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③[2]琴弦b、d的材料和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琴弦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琴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张力,在材
料、张力、粗细相同时,琴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2)[3]由图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张力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分别按住A
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8点。
一、选择题
33.某科技馆科学剧场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发现外
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学生用镜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
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的形成是水凝固现象
B.气泡产生是因为水汽化产生大量水蒸气
C.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白雾形成是因为干冰汽化吸热,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干冰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升华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环境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在容器外壁凝华形成白霜。故A错误;
BC.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迅速升华成为气态二氧化碳,就是我们看到的气泡。故B错误、C正确;
D.干冰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水温度降低,同时烧杯上方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滴,这
就是“白雾”。故D错误。
故选C。
34.如图,二维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成像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黑色部分反射光线,白色部分吸收光,
D.手机摄像时可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A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D错误;
B.手机摄像头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工作的;
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B错误;
C.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部分吸收所有光线,而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故C错误。
故选A。
35.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在,=0时亥!],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4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C.在4到J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J时间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仁0时刻,甲在“xo”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
B.在0到八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u=上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
t
C.在人到f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
X2-X1
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在0到功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X2-X0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X2,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Co
36.物理实验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模型法、归纳法”等。
对下列探究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两只等大的蜡烛
②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③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的时间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视频监控技术支持与服务合同模板
- 北京房产交易合同书
- 专升本文化课课件
- 普法宣讲【模板四】新员工入职培训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健身运动的理论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文学史(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凯里学院《文化与翻译(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重点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Web页面设计核心Ajax》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市建邺区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第五次模拟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GB/T 19466.4-201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4部分:比热容的测定
- 2023年漳州龙海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 地基基础规范8章
- 从敦煌壁画看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演变
- DB12-537-2014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规范
- 建筑工地项目部人员职责划分表
- 工程量确认单表样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析
- 海因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
-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