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全本_第1页
土地经济学全本_第2页
土地经济学全本_第3页
土地经济学全本_第4页
土地经济学全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经济学全本目前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土地经济学概述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1、土地经济学学科来源于经济学其产生和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1)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土地经济问题,要求人们去研究解决;(2)有了经济学,人们具有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能力去研究这些问题,并取得了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成果。

2、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目前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土地经济学定义

1、经济--在经济学中,经济(economy)是指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配置稀缺资源的一种机制。2、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一门学科。3、土地经济学--研究与土地有关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目前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内容、领域(1)基础理论部分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系列基础概念;人口与人口持续发展理论;土地报酬规律、土地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原理;地租、地价理论与应用等。(2)土地利用部分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战略;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工、区域规划和区位选择;各类土地的持续利用;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等。(3)土地制度部分土地制度概论;土地产权理论与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土地市场与土地市场制度;土地金融与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与地税制度等。目前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有时分为两个部分农村土地经济学:注重土地和水的利用、土地规划和开发、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地市场、地租、土壤保护、税收及土地利用计划、区划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土地经济学或叫不动产经济学,作为普通经济学或经营学的一个分支,注重住房、城市化、城市土地开发和再开发、工商业选址、城市不动产评估、金融、营销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影响土地经济利用的三方面因素

自然物质和生物因素

经济因素制度因素

目前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四、土地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依据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即古代社会先是地广人稀,没有土地问题;继之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逐渐产生了地权关系、土地分配和土地利用问题,并引起人们对土地问题的研究。目前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二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产生以后的时期①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②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对地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③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地租理论。④其后至20世纪初期,土地问题和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则附属于一般经济学。第三阶段,20世纪的20年代前后,美国伊利等首先提出了“土地经济学”一词,并相继发表了《土地经济学大纲》(1922年)、《土地经济学原理》(1924年)、《土地经济学》(1940年)等专著。目前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土地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土地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分为三个时期

1900—1929年为第一个时期

1930—1949年9月为第二个时期

1949年10月至今为第三个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分为中国大陆部分和台湾部分。)

目前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五、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抽象与具体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4、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5、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6、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方法目前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二节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系列基础概念一、土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1、土地是指大气层以下一定高度,地壳一定深度,包括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劳动的自然、历史和经济综合体,是一切物质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理解上:空间、自然界、一种生产要素、消费品、位置、财产、资本

2、土地资源是指在生产上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3、土地资产是指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的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权利。目前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

资源:一切可为人类形成财富的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因素,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界形成的可供人类生活与生存所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和。)社会资源:一切能用于创造财富的社会因素或社会条件。它是来自人类社会的人的因素,是人类自身通过劳动提供的资源,包括社会、经济、技术三方面的因素,其中劳动力资源最重要。目前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土地:经过人类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自然资源(已开垦利用的土地),附加了人为的因素,一般应具双重性,但仍然称为自然资源。不动产:受控制的附着于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工资源的总和。目前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就生产关系方面而言,涉及土地财产、土地资产、土地资本三方面的问题。土地财产:是土地的经济形态之一,是指人们拥有产权的土地,或在产权上有所归属的土地。土地资产:土地财产中可折算为货币并可用于抵偿债务的部分即土地资产土地资本:投入经济运营的土地即土地资本,而土地价格即土地资本的货币表现,即土地资本金。目前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4、土地的特性(1)自然特性①位置固定要就地利用。②面积有限要求我们节约集约利用③质量差异因地制宜④功能永久合理利用与保护,达到持续利用。(2)经济特性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面积有限供求不平衡②土地的可垄断性稀缺性占有、所有、使用、受益③土地利用的制约性位置固定性就地利用、用途变更困难④土地的可改良性投入物化劳动和活劳动⑤报酬递减的可能性投资量和结构要适度,过犹不及。目前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5、土地功能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土地具有两项基本功能:(1)承载功能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地和生产的场所;也是地球陆地上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存在与繁衍的基地,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必须依赖土地的承载功能。没有土地的承载就不会有整个世界。(2)生产功能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即使在没有人类劳动投人的情况下土地也能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自然产品。土地的这种生产力被称为自然生产力。目前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人地关系的概念和实质内涵1、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人地关系可分为两种:①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可成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人是主体(为土地利用和生产提供人力资源);土地是客体,为生产发展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②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人与人的关系,称为衍生的间接的人地关系。目前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人地关系的实质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人地关系:①基本层次:人地关系可简称人口与土地的关系,是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如人均土地、人均耕地等等。②中间层次: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关系,即目前经济学家和地学家研究的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量等等。③综合层次: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人口、环境(土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目前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土地可持续发展一、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一)经济增长:一定时期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水平的提高,有时也指每个人收入或实际消费水平的增加。好处:①提高世界经济水平,很多国家经济及综合国力得到加强。②很多国家消除贫穷,大大提高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也向更舒适、更高层次发展。社会问题:贫富不均、失业、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社会不稳定目前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经济发展:指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实现的发展。1、个人或社会福利的改善2、生活质量的改善3、国家的独立意识的提高二者的相同的缺陷:忽视了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导致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恶化1、自然资源严重破坏、资源日趋枯竭2、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目前二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生下面这一新理论

(四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核心: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社会公正、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

基本特征:1、

鼓励经济增长2、

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3、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实现途径:1、将环境、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转变生产与消费方式3、调整产业及经济政策4、

维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及应用

1、土地可持续利用:指土地的利用不能对后代的持续利用构成危害。即土地的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影响人类今后的长远需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土地可持续利用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在资源数量配置上与资源的总量稀缺性高度一致。(2)在资源的质量组合上与资源性质相适应。(3)在资源的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4)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各地区差异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3、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政策目标

目前,在中国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以人口对食物的持续供需平衡为目标。(2)应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

(3)要有长远性。

(4)要考虑环境的适宜性。

(5)要追求质量的平衡。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

现阶段是改造中地产田土,其作用有:(1)直接提高粮食单产。(2)改善生态环境。(3)解决贫穷问题。(4)从总体上缓解土地短缺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二章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我们来研究土地问题,尤其土地经济问题,首先就要研究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也就是说有多少土地供给我们使用,而人们又需要多少土地。供给:可利用商品或资源的数量。涉及到已利用或可以利用的商品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人们需要并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涉及到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还涉及到人们满足相应需求的能力。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一节土地的供给一、概念1、供给--是指卖者或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某一市场上在每一价格下对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2、土地供给--是指地球所能提供给人类社会利用的各种用地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的总和。可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为什么区分?1、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地球表面能提供的资源总量的限制。2、单个经营者、国家乃至全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总是随环境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土地的自然供给及其制约因素1、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物理供给、实质供给) 指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强调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属性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即后备土地资源。

其特征是:相对固定,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供给无弹性。有时可(1)针对一些特定资源

(2)针对具体的地区单元来理解。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制约因素(1) 地球的表面积(2) 适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3) 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4) 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5) 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指各种有用的矿产动植物可供利用)(6) 一定的交通条件(使人们易于接近,便于联系和物质交换)

3、自然供给的现状目前三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土地的经济供给1、概念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强调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自然供给——自然存量——经济供给(其中供给人们利用的部分,当人们有足够的兴趣使用它,对其用途产生需求,并赋予一定的价值或愿意承担包括开发成本在内的成本时,土地资源才具有经济意义。)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特点:有弹性,是有效供给其可变性表现为两种形态:(1)从某种具体场合看,土地价格可以不变,但土地的经济供给可变,土地投资商可在同一价格水平下选定土地供给量。(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商品受一般价格因素决定,其经济供给是变动的。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经济供给的增加形式:(1)直接增加(外延式增加):①总量的增加②某种用途土地数量的增加(2)间接增加(内涵式增加):一定面积上产出的增长(相当于原劳动生产率下的土地数量增加,实质是生产率的提高)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3、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术水平(3)交通运输条件(4)社会需求(派生需求)(5)价格(6)土地利用计划(7)土地供应者的行为及制度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4、扩大经济供给的措施(1)扩大土地利用面积增加经济供给的直接途径。加大对土地后备资源、废弃地的开发复垦力度;向海洋发展(生产能力是世界耕地的1000倍)

(2)利用新技术,提高集约经营水平改变粗放经营,提高集约经营(劳动、资金、技术)、规模经营水平,使土地产出提高。

(3)调节消费结构达到地尽其用,最适宜利用

(4)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珍惜、合理、有效利用土地,不要浪费。 (5)保护土地资源

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二节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一、人口发展趋势据人口学家分析,世界人口发展大体是按照由缓慢增长到逐步加速增长又趋向减速增长这一轨迹进行的。1、世界人口发展趋势2、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人口压力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一)

人口理论1、西方人口经济理论马尔萨斯人口论适度人口论2、马克思主义人口论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土地产品的消费增加导致了对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空间的压力。二是人口结构、素质和分布对土地的压力。主要指人口密度、人地比例和人口消费水平的上升导致对土地的压力。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增长对耕地资源的压力。人类消费的大部分热量和蛋白质95%来自土地,其中80%来自耕地,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0.18hm2,目前不到0.07hm2,人粮矛盾尖锐,迫使人们不断开垦和进行掠夺式的经营,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2>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3>人口增长对草地资源的压力。<4>人口增长对水面和水资源的压力。<5>人口增长对能源矿产和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量分析<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从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资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其数学函数式如下:其土地承载力(LPC)=f[R(t),P(t),C(t)]式中,R(t)为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P(t)为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

C(t)为人口消费水平

t为时间目前四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广义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既包括耕地与后备耕地,也包括非耕地(如园地、林地、草地、水面)等等,涉及的因素和范围很广泛。<2>土地人口承载力主要研究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二是人口需求生活水平。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土地的生产潜力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所能提供的农林牧渔各类产品的最大能力。其测算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用农业生态区域法,也可用趋势预测法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区域生产潜力可表示为:

Y=Y1+Y2+Y3+……+Yi

式中:Y为土地生产潜力;

Yi为单种作物生产潜力。区域土地人口承载量:

P=Y/L

式中:P为区域土地人口承载量;

Y为土地生产潜力;

L为人均生活水平。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区域人口承载比:

SR=P*/P

式中,SR为区域土地人口承载比;

P*为预测人口;

P为土地承载力。若SR<1,表示该地区人口承载量合理;若SR=1,表示土地满载;若SR>1,表示土地超载。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中科院研究组根据此公式计算结果,将全国大致分为三类地区:一、富裕地区(SR<1),9个省区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黑龙江、吉林总耕地面积占全国40.5%,人口占全国41%,人均粮食高于400kg;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临界地区(SR=1),8个省区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四川、陕西、宁夏、新疆总耕地面积占全国34%,人口占全国31%,人均粮食在300-400kg,资源承载力接近人口总需求;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超载地区(SR>1)12个省区京、津、沪、辽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总耕地面积占全国22%,人口占全国27%,人均粮食不足300kg或难以达到400kg,资源承载力<人口总需求。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依据人地关系发展规律和原理提出缓解途径: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②节约、合理、集约利用和保护每一寸土地和一切自然资源,完善现行土地制度;③严格依法保护和管理好土地和耕地。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土地的需求需求--指人们需要并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某一市场上,在每一价格下,对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形成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对该商品有欲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对某一商品有欲望,但无支付能力,则形不成需求;如果有支付能力。但对某一商品无欲望,同样形不成需求。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一、土地需求的概念及决定因素1、土地需求: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总量、结构农用土地需求

土地需求

非农用地需求

目前五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农业用地需求(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影响因素:(1)人口数量。(消费数量,人口密度、人地比例)(2)消费及营养标准。(消费质量及饮食爱好)(3)土地生产率。(反比关系)3、非农业用地需求(包括工业、商业、交通、教育、文化、住宅等)影响因素:(1)人口数量。(2)消费水平。(3)科学技术进步及劳动生产力提高。(4)城市化进程。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各种土地利用需求间的竞争人口日益增长和现代生活物质需要的提高,几乎每一类土地利用需求的面积都会增加,但地球上土地资源面积固定,所以土地需求每一次新的剧增都将带来不同利用的进一步竞争,以及原来的土地利用与新生的土地利用之间的冲突。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例如:

1、非农用地对农用地的蚕食。

2、耕地与林地、牧草地、水域等地类之间的竞争。应注意土地利用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除市场外应政策调控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影响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可纳入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影响包括:1、经济规模的扩大引起土地总量的需求变化2、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投入为基础1、土地资源2、非土地资源(资金、物资、技术、劳力等)。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BAB1B2A1A2非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资源投入等产出曲线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四节土地的供求平衡一、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1、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1)一般商品的需求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随商品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上升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需求曲线变动D0---D1的条件:消费水平下降人口减少替代品价格下降互补品价格上升D0----D2D的条件:与上面相反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一般商品的供给曲线(1)一般商品的供给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随商品价格上升而上升,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下降。目前六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供给曲线变动S0---S1的条件:消费水平上升人口增加替代品价格上升互补品价格下降S0---S2的条件:与上面相反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需求与供给曲线的例外1、需求“便宜无好货”的畸形消费、炫耀性及显示地位的商品(珠宝、玉器等)价格升高需求增大。2、供给古董、邮票等商品价格高供给反而减少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土地的供求平衡

1、供求平衡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土地供求平衡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土地交易遵循一般商品的规律,但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许多方面有其特殊性。(1)土地供求的绝对不平衡供不应求

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土地需求的特殊性低价时,需求减少高价时,需求增加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3、耕地供求关系耕地主要供求变化主要受人均占有粮食数量的影响。投机现象较少4、工业、商业和宅基地的供求关系投机现象较多。从而导致特殊的供求曲线。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三章土地利用经济原理

土地经济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其中人与人关系的,而人地关系问题就是土地利用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土地的问题是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课题之一。第一节土地利用的含义及目的一、土地利用的含义

1、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2、土地利用是个技术问题(1)提高对土地自然要素(空气、土壤、水分、海拔、地形、地貌、生物等)的认识程度,从而采取合理的手段、措施。(先进的手段如:GPSGISRS,利用新技术改造中低产田,如使用结构改良剂,坡改梯田)(2)新技术的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生产力。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精准农业(“三S”应用于农业)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3、土地利用也是一个综合性经济问题。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必须服从一定的经济规律(如:报酬递减最小限制因子律),土地利用不仅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而且要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利用组织、协调人地关系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期达到最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4、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概念。土地利用的形式在不断变化,由原来的刀耕火种到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由无污染到有污染,均处在不断变化中,因此也是一个动态概念(1)第一阶段直接从土地上获取野兽、植物果实(2)第二阶段原始的农业生产即简单的播种收获(3)第三阶段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4)第四阶段土地利用是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综合考虑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目的人们利用土地的总目的,不外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对物资资源的需要。其主要目的可分为两个方面。

1、向土地取得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及不动产资产,以供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例如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依赖于土地的提供。农林牧副渔业、工业等的发展所需生产资源和动力也均来自土地,房地产等不动产间接来自土地。

2、向土地索取活动场所和生产基地。包括居住、交通、娱乐及各种生产、经济、文化、军事等活动所需基地。目前七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土地利用的内容(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1、自然要素的调查。

2、利用方向、途径的调查。调查每类土地的利用现状及最适的利用方向、利用途径。

3、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进行分等定级、适宜性评价,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程度和水平农业用地: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全部水面×100%

草原载蓄量=各类放牧牲畜的头数/草原面积×100%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城市用地: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用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用地面积×100%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土地总面积×100%指标越高,表明土地利用程度越高。

2、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在整个土地面积中,各类用地所占的比重。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主要是为了得到两个结论:一是目前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否与需求结构相吻合;二是了解现有利用结构是否与土地的自然性状相适应。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

3、土地利用效益是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所提供的产品(价值)、服务来表示。在农业上,往往用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值、水果产量、鱼产量等来表示。对城市土地来说,看重的是单位面积土地带来的利润。(三)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分为总体规划、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部门规划(专项规划)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四)土地开发

1、广义土地开发包括:(1)对未利用土地的清理、整治使之转变为可利用(2)改造无法利用的土地成为可利用的土地(3)非农地的开发,即对农业用地进行平整、基础设施建设使之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2、狭义土地开发,即开垦生荒地成为耕地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五)土地保护土地保护:依据自然规律来采取各项保护措施或者在利用土地时,停止采用原来的破坏性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如采用退耕还林、减轻草场载畜量、施用复合肥、推广生物技术、改进种植方式等。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四、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手段(一)目标

1、从土地利用提供的产品来说(1)获得物质产品(如:食物、动物产品、矿藏、原材料、动力等)(2)获得服务(效用)即提供生产生活的场所空间

2、按人类利用最终发挥的作用划分(1)经济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2)生态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保护耕地资源,以便持续利用,造福子孙。(3)社会目标:形成协调的人地关系使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实现目标的手段

1、制定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2、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3、税收调节

4、土地用途管制

5、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土地生产力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五、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土地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2、土地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我国人均耕地严重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广大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的城郊结合部,大量的土地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现象普遍存在。

3、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不高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六、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一)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所谓调查、评价就是查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种类等,并对这些资源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确定其合理利用的方向与方式,根据评价结构及区域内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开发、利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首先是查清西部资源的家底,然后再开发。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扩大耕地面积与集约经营利用相结合

1、我国土地资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所以在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时,一定要把适宜开垦成耕地的荒地、旧宅基地、废弃地利用起来,这是增加耕地面积的最直观的方法。

2、要努力走集约经营的道路。集约经营有资金集约型和劳动集约型。我国人口多,经济基础差,应该走劳动集约型。提高单位面积产出量。目前八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农业优先是指首先保证粮食等农业生产用地。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粮食需求是我们的第一需求,因此,首先要保证农业用地。在尽量满足粮食用地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交通、建筑、文教、卫生等用地,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四)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主要指协调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过去人类对土地投入太少,获得太多,这种现象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频繁的自然灾害,因此土地利用必须开发和保护相结合。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1、增加向土地的投入

2、调整人类开发利用土地的方法和措施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五)专业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1、专业利用:主要强调因地制宜,“能种什么,就种什么”,而不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并且要形成一种规模,走规模经营的道路。2、综合利用:进行多种经营、配套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如“稻田养鱼”、“桑塘搭配”、生态农业等。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按照以上的原理和原则来管理和利用土地,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二节土地利用的经济学原理一、 土地利用的经济学原理土地利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项经济活动过程,因此,土地利用也应遵循经济规律。阐述经济规律的经济学原理很多,下面只介绍与土地利用有密切关系的几条重要的经济学原理。目前八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1、土地稀缺原理稀缺性:是指资源的有限与欲望的无限之间的状态。稀缺性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土地的总面积是有限的,能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在不断增长,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都造成了土地供不应求,使土地稀缺,使土地的价格在不断上涨。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要求我们在利用土地时,一定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而不能浪费土地。

目前八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

2、替代原理替代原理:在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只要商品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或者能够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求时,人们一般愿意买价格比较低的商品。在土地利用中,从用途方面考虑,替代原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城市中,一般商业用地收益>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带来的纯收益农业中,特殊经济作物>一般经济作物>大田作物(粮食)用地收益在土地规划许可的条件下,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遵循上述原则来安排用地。

目前八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

3、比例原理事物的结构在数量上的反映,即是比例.不同的比例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在土地利用中,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因素:用途、土地、劳动力、资金、生产工具和经营管理者。只有把这些因素按合理的比例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①优秀的经营管理者一定要和优良的土地相结合。

②总成本一样时,以总产出最高为最佳比例目前八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

③总产出一样时,以总成本最低为最佳比例。

④土地和用途的结合也要有比例,合理的利用结构可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个比例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耕地使用化肥的数量和种类,一定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本身的养分相适应,即目前提倡的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不能只偏重一种元素。目前八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4、限制因素报酬最高原理在土地利用中,主要因素有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在我国最缺的是土地和资金,但在东部和西部又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缺的是土地而不是资金,土地是限制因素,要力争发展集约经营,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西部地区,资金技术是限制因素,而土地相对较多,要尽量把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全都用在土地上,使之达到最高报酬。目前八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

土地利用的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以比较容易得到,但对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还没有很成熟的方法来计算,一般是定性分析。故我们重点讲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目前九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1、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概念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指对土地的投入与取得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有效产品:是指该产品能为社会所需要。在分析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时,投入产出率高,则土地利用的效益就好,反之,则低。

2、产出类指标①产品的实物量;②总收入;③净收入;④利润。

3、投入类的指标有①土地面积;②劳动力;③资金;④成本。用产出类指标与投入类指标比较,则可得到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目前九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4、对开发或基建性投入要分为静态和动态分析(1)静态分析法

<1>、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一般用百元投资平均每年增加产量表示。公式:每百元投资增加产量=(平均每年增加产量/投资总额)*100%<2>、单位投资收入增长率。一般用百元投资平均每年增长的总收入计算。每百元投资增加总收入=(平均每年增加总收入/投资总额)*

100%<3>、投资收益增长率。一般用平均每年的纯收入或利润与投资相比计算。投资收益增长率=(平均每年增加纯收入或利润/投资总额)*100%目前九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4>、投资回收期。它表示需要多少年,平均每年的纯收入(或利润)总额等于投资总额,或者收回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平均每年的纯收益(或利润)综上,静态分析法适用于开发及基本建设投资费用不高、周期较短的情况。目前九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2)动态分析法(贴现现金流通方法)开发性或基建性的投资不是一次性收回,这些资金要经过若干年的土地利用后才能收回。由于物价及银行利率不同,几年之后的货币与几年前的实效不能等同,为了具有可比性,需要引进贴现系数和复利系数两个指标来消除这种误差。贴现系数=1/(1+r)n(r为利率,n为年期)贴现系数表示从现在起,第n年的一单位货币量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复利系数--即现在的单位货币量相当于几年的多少倍。复利系数=(1+r)n(r为利率,n为年期)目前九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如:两年前投资开发房地产,投资为10万元,两年后才有收益,两年后收益为11万元,两年的银行利率为r,来比较投资与收益。10×(1+r)2———1110————11×1/(1+r)2目前九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四章土地分区利用

土地分区利用:根据土地的区位特点,对土地在空间上进行科学布局并合理利用的过程。也称土地区位利用。意义:1、对土地利用者

2、对消费者目前九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一节土地区位利用原理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区位:即客观物质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区位理论: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土地区位:土地所处位置、场所或土地利用项目在空间上的定位或布局。一、几种重要的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屠能的《孤立国》2、工业区位论3、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理论4、市场区位理论

目前九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1、农业区位论--屠能的《孤立国》中心内容: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依赖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尤其是农业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距离,屠能从土地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经济分析方法。理论核心是农业生产者所处位置的级差地租。假设条件:(1)在一个大面积区域内,只有一个圆形范围的“国家”,四周都是荒野。(2)该国家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它皆为农业用地。该城市是农产品的消费中心。(3)该国家只有唯一的交通工具马车。(4)该国家的土壤质量、气候条件是相同的。(5)运输费用与农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比例。目前九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由于以上假设条件,就形成了屠能圈。屠能圈的安排:(1)离城市最近的区域生产易腐烂不适于长途运输或重量大、单位重量价值低的农产品。(2)远离城市的区域发展一些单位重量价值较大的农产品,这样可以弥补距离远造成的成本高的负影响。(3)靠近城市的区域趋于发展集约农业;远离城市的区域土地利用粗放。实质:纯收益最高N=P-(C+T)———P-C=N+TN—纯收益P—农产品市场价格C—农业生产成本T—运费小结(P181)目前九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图目前一百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零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小结:目前一百零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工业区位论(韦伯)

条件: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且不存在劳动力在各地各行业之间流动。其核心是:通过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该理论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前者指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项因素,后者指生产区位的集中,包括人口密度、工业复杂程度等。目前一百零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一)运费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首先假设交通路线与运输工具为同一种类(铁路、火车),所需费用的多少由运载量与运输距离两个基本因素所决定。在运载量(原材料重量)和运输距离两个因素中,原材料的性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意义。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分:1、稀有原材料:指一定地点储存或开采的,又分为;(1)、不失重的纯物质,即原料经制造后,全部加入产品中。(2)、失重物质2、常见性原材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材料,如水、气、土。

目前一百零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根据上述描述,得到原材料系数(或物质指数)

原材料系数=稀有性原材料总重/制成品总重或物质指数=特殊的物质的总重量/产品总重量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来确定工业厂址:第一,凡原材料系数(物质指数)<1的制造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产品总重量,为节省运费,工厂应设在产品的中心消费区。第二、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产品总重,为节省运费,工厂应放在原材料基地。第三、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与运出工厂的产品重量相等,工厂可在原材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区之间任意选定。目前一百零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首先先来了解几个概念(1)劳动成本:是由工作效率和工资率构成。工资率: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报酬。工作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同,工资率和工作效率是不同的,这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由此,韦伯在分析劳动成本与区位关系时,提出了几个概念:劳动成本指数、地域重量和劳动系数。目前一百零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劳动成本指数:指制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平均劳动工资。地域重量: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运输的重量。包括所需物资重量与产品重量之和。劳动系数:劳动成本指数与地域重量的比例。劳动系数=劳动成本指数/地域重量上式说明,在工业区位选址时,要综合考虑劳动成本指数和地域重量(运输费用),对劳动系数大的工业,即劳动成本高而运输成本低的,其厂址选择时一般应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的点,使劳动成本减少的数量超过运输费用增大的数量,使产品成本降低

目前一百零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零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集聚因素;促使经济向一地区集中的因素。包括纯集聚和偶然集聚纯集聚;由生产技术决定的集聚(如:规模扩大)偶然集聚:由社会因素(交通、矿产资源分布及其它因素)引起的集聚集聚形成的经济效益可使运输和劳动力定向的区位产生偏离。如:一个工厂因集聚所节省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需追加的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

目前一百零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小结对于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可剖析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首先,以最低运输成本为核心,确定工业的基础性布局;其次,通过劳动力成本对于工业的基础性区位加以校正;最后,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于工业区位进行适度集聚与适度分散性的调整。目前一百一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中心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相对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泛指的城市或居民点。是指区域内向周围地域的居民点提供各种服务和货物的中心城市或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3、中心性: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

4、需求门槛:指某一个中心地维持中心地职能、供应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5、商品销售范围:指消费者为获取物品和服务所希望通达的最大路程,实际上是指销售范围和服务半径。克里斯塔勒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交通、行政管理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城市等级的形成,从而形成了六边形的城市空间分布模型。目前一百一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一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理论的要点是:①城镇是区域的“中心地”。②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的地位和作用不同。③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外形上互相衔接,而且在数量上和面积上具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边界上互相衔接而无空白,从而一般而言必然以六角形为基础;另方面,在一个区域内,上一级中心地与下一级中心地的数量比例具有固定的系数K。目前一百一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四、市场区位理论(德国)是对克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区分了富裕区和贫穷区2、指出各中心地之间存在重叠、交错的市场区3、认为同等级的市场之间也存在着互补性

目前一百一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二节土地区位效益与区位配置一、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一)农业土地利用的区位选择屠能圈理论的应用(二)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见图城市各业用地的区位特点:1、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居住用地目前一百一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一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区位原则1、农业优先原则2、比较利益原则3、指向性原则4、地区专门化与多样化结合原则5、相对均衡原则6、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原则7、个体区位与群体区位结合原则8、多因素综合效益原则9、市场区位与政府区位结合原则目前一百一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土地资源的区位效益(一)、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由于距离产品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纯收益。(相对于同一个消费市场,土地距市场的距离和空间位置不同,不同位置的单位土地价值、利用方向和集约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目前一百一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区位效益理论的实践意义区位效益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城市各项用地的空间结构,人口、工商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集聚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人类可利用区位效益理论改变这种趋势。如:级差地价政策,可控制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的过度膨胀,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一百一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农业土地分区利用一、中国中西部经济区农业用地配置(一)农业布局理论其核心是以区位地租作为分析手段来探讨农业生产合理布局问题。区位地租: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目前一百二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公式:L=Y(m-c)—Ytd

总收益总运费

L--区位地租Y--单位面积产量m--产品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t--单位产品单位距离的运费d--作物产地与市场距离运用上式,可计算不同作物的合理区段,作成作物的地租曲线,如下图

目前一百二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二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中国东部地区农业用地配置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用地配置的迫切任务是合理建立农业专业化生产体系。(一)农业专业化理论

1、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形成的背景(1)生产力的的迅猛发展。如: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使农产品输送范围扩大,运费降低(2)城市地带的形成(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

2、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中心内容目前一百二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公式:R=Y(p-c)

R-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

Y-单位面积产量

p-单位农产品在其产地的收购价格

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R大,那么就可以发展专业化生产。3、按比较利益原则划分农业专业化产区(1)

微观,以R=Y(p-c)判定(2)

宏观,比较利益原则,从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目前一百二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中国东部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对策除依据R=Y(p-c)判定外,充分考虑地区农业分工,构筑合理的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结构体系,首先打破地区封锁,从整体利益出发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方向此外还要组织好农产品流通。目前一百二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四节城市土地分区利用一、土地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二、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

1、位置的特殊重要性

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

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

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

5、用途变更的困难性目前一百二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一)商业区

1、中央商业区

2、城区商业区

3、街区商业区二)工业区

1、轻工业区

2、重工业区三)居住区目前一百二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四、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圈层说与级差地租

支付地租的能力=(把企业配置在特定位置可望获得的收益—把企业配置在边际位置可望获得的收益)/企业占用土地面积边际位置:不产生级差地租的位置由于不同的业主、居民户对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的地块,愿意或能够支付的地租能力很不一样,从而被配置在距离市中心不同的位置。目前一百二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二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五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一)圈层布局设想城市内各区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影响功能分区布局的因素是区位地租,各种企业、居民户都会按其支付地租的能力大小成圈层状分布。二)三维布局设想城市范围受地形、交通、水陆分布状况等因素限制不可能扩张太大时,城市立体利用出现,区位地租(交通方便程度,营业额等引起的)随建筑物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出现三维布局。目前一百三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三)扇型布局设想考虑交通、河流、各功能区的不同程度的吸引和排斥关系时出现。四)多核心布局设想一种城市的自然发展结果五)多中心布局设想城市规模过大时出现目前一百三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三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三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三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五、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长期的行政无偿划拨造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普遍浪费严重。一)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土地利用问题二)中小城市土地利用问题中国土地利用分区1、东南沿海区2、环渤海区3、东北区4、中部五省区5、西南区6、黄土高原区7、西北区8、青藏高原区目前一百三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三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五章土地集约利用

第一节土地集约经营概述一、基本概念1、土地集约经营: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相对较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经营方式,土地粗放经营:相对于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来说,使用大面积土地的土地经营方式。

2、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数量。初级集约度—指在土地产品如作物、矿物、办公楼或住宅空间和其它土地的生产经营中,直接应用于土地的资本或劳动数量。次级集约度—指在特定地点上对土地产品加工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目前一百三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德国农业经济学家T.布林克曼(TheodorBrinkman)给出了土地经营集约度的公式:

I=(A+K+Z)/F其中:I——土地经营集约度,

A——工资,

K——资本,

Z——经营资本利息,

F---土地面积。目前一百三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3、土地经济容力: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配合达到最佳状态时,所能容纳的其他要素的数量(可用实物或货币量表示)。

它与土地经营集约度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并不考虑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配合的状态,而前者则反之。由此可见,在考察土地经营集约度时,对于土地经济容力的考察是极其重要的。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经营集约度问题所涉及的最根本的理论问题是土地收益变动规律问题,即在单位面积土地上不断地追加投资,会引起土地收益如何变动的问题。目前一百三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提出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后期代表人物杜尔阁,对于这一变化首次进行了系统的描述1815年英国学者E.威斯特(E.West)则在总结前人描述的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土地收益递减律”。他还对报酬递减律规定了一个明确的内涵:“在耕作改进的过程中,原生产物数量的增加将耗费日益增大的费用,或者换句话说,土地纯产品和它的总产品的比例是持续递减的。”(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演变据研究,最早系统提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是马尔萨斯。他曾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这一规律,其中最典型的观点是“按耕作进展的比例而增加的年产量,和以前的平均增加额比较起来,必然是逐渐地并不变地减少下去的”目前一百四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丰富和完善。

A、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

B、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人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C、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

D、把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如单位面积产量),演变成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E、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4)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肥力和土地报酬变化规律的观点目前一百四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5)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启示。

a、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

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

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适用时间范围。

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

e、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了,并不能说土地肥力也就提高了目前一百四十二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6)、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报酬:对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三种形态的报酬用公式表示为:实物形态:报酬=产出的实物量/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价值形态:报酬=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价格形态:报酬=产出物的价格(或货币额)/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货币额)目前一百四十三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7)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条件a、技术保持不变或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b、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目前一百四十四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二节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y=f(X1,X2,X3,—,Xn)

=f(Xi)(I=1,2,…,n)式中:y为产量;f为函数关系;Xi为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为了研究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人们常把其他生产要素固定在某一水平上,而只研究其中一种生产要素与总产量的关系。这时,这种关系的函数表达式为:

y=ф(X㈠

式中:y为总产量;ф为新的函数关系;X为某一生产要素的投人量。

这个函数表明:当某一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X时,所生产出的产量为Y。目前一百四十五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通过这一函数式,还可以求出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APP)和边际产量(MPP)以及生产弹性(EPP)。平均产量(APP)=Y/X,它表示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MPP)=△y/△

X,△

X表示变动生产要素的增加量,△y表示在相应情况下总产量的增加量,二者之比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总产量。其中:△

X二X i+1—X i,△

Y=Yi+1—Yi,i=1,2,…,n—1。研究报酬变化规律,主要是研究边际产量。生产弹性(EPP)=MPP/APP它表示报酬的变化强弱及变化方向。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用图形表示,见图目前一百四十六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目前一百四十七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图所表示的内容如下:

(1)当生产要素X在从零增加到A点这段区域内,边际产量递增,直至达到最高点I;总产量也递增,直至达到该曲线拐点F;并且这两条曲线都是上凹的;平均产量虽也平缓增加,但未达到最高点。由于在这段区域中,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均没达到最高点,因此对任何一项投资生产活动,其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不应停止在“0<X≤A”的范围内。

(2)·当投入的生产要素从A点继续增加至B点时,边际产量递减,其曲线下凹,并向下延伸;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曲线下凹但仍向上延伸。当投入量增到B点时,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目前一百四十八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3)当投入量从B点继续增加至C点时,平均产量开始递减,但其数值高于边际产量(在B点之前,平均产量虽也增加,但其绝对值小于边际产量),即APP>MPP。当投入量增至C点时,边际产量减至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只考虑实物形态的报酬,那么C点就是最佳投资点,因为这时的总产量最高。如果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出物的价格(即要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最佳投资点,则可按下述方法求得:1)当该生产函数是点函数时,用厶夕地工:h/户y可找到最佳投入量。式中尸I代表生产要素的单价,尸y代表产出物的单价。

2)当该生产函数是连续性函数时,用dy/dJ:户I/尸y可求得最佳投入量。通过上述方法求得的X值肯定在(A<X<C)范围内。目前一百四十九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4)超过C点以后,再追加投资,边际产量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数;总产量的绝对数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但二者都不可能再增加。所以,无论是从实物量角度,还是从价值量(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投入量都不应超过C点。目前一百五十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第三节土地集约利用途径一、正确地认识土地投入1、我们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投入。在投入达到最佳点之前,这些投入会引起递增的报酬

2、如果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人3、现实经济活动中要把所有投入作为变动生产要素求得其最适量二、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1、集约方式(资金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劳动集约按照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又分为两种形态.(1)、积累形态的劳动集约(2)、消费性生产形态的劳动集约

目前一百五十一页\总数一百九十四页\编于十三点积累形态的劳动集约如: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土地生产条件,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