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1页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2页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3页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4页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页。2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2页。3课标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学习思路什么是区域?为什么要研究区域?

怎样研究区域?

因地制宜开发区域资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差异,找出区域优势,制定发展方向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3页。4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了解区域的基本要点区域中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诸要素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区域际间的联系。

指具有一定区位特征、面积、形状和边界的地理空间可从某个要素或某几个要素划分区域区域的尺度空间上(区际差异)时间上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和可变性的特性界线模糊要素改变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4页。5例如,我们通常说的东部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闽南地区、厦门地区等。请思考:①上述区域之间有何种关系?②福州地区与厦门地区同属于上述哪级区域?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5页。6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发展受当地、当时的地理环境影响不同区域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故其发展方向、水平、特点等也有所不同同一区域因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会有所不同,故其发展方向、水平、特点等也会有所差异。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6页。7怎样研究区域差异?区域发展是由许多具体经济或社会活动的发展组成的。同样的地理环境条件,对于不同的经济或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应着眼于区域划分的目的。例如广西的喀斯特地形对于农业生产和铁路建设而言是不利条件,而对于旅游业却是区位优势。由此,针对某个具体目的进行的区域差异比较,关键是找准与比较目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地理环境因素。实例: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7页。8首先思考两个区域比较的地理要素(围绕区域农业发展)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市场交通……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区域的比较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8页。932°N长江三角洲黄海东海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9页。10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0页。11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松嫩平原45°N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1页。12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2页。13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3页。14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4页。15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同点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①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30°N附近,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位于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以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分散分布,人均少以黑土为主,多为旱地,集中连片分布,人均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5页。16地理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入海口,水陆交通发达位于东北内陆,铁路交通便利劳动力众多,生产经验丰富劳动力相对较少交通条件劳动力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6页。17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备注其他活动工业商业城市聚落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水稻(主)\油菜、棉花等玉米、小麦、大豆等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水产业较为发达西部发展畜牧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位置优越,对内外联系方便,商贸发达沿河、沿海分布铁路线分布………………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7页。18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研究思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8页。19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案例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区域发展发展时期:—船的使用扩大交通联系—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克服土壤限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限制性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19页。20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概念形成资源状况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基本协调成长阶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已显现出不协调后期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本地区资源的耗竭矛盾加剧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20页。21处于鼎盛时期(公元2世纪)的楼兰城,周围水道纵横,绿树成荫,城中屋宇鳞次栉比。当年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古楼兰国,可谓商旅云集,贸易繁忙。但却在公元5世纪末神秘地消失了。究其原因,塔里木河中、上游地区的农业开发是主导影响因素之一。干旱区光热资源丰富,只要有水,其农业生产的潜力是最大的,这是雨养农业区不可比拟的。公元2世纪,对当地生态环境缺乏认识的内地初移入的农业居民,对起初水源丰富的楼兰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随着垦荒面积的扩大和中、上游农业的开发,用水增加,供不上水的土地就被撂荒。固定土壤的植被被取走,撂荒的土地在干旱和风力的作用下,荒漠化的潜在因素被激活,邻近的沙源侵入,原有的耕作土壤变得疏散而易流动,在风力的搬运下不断流失。案例2楼兰地区的变迁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21页。22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以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从而给风蚀或风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楼兰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公元330年以后,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加上“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已无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终于在公元5世纪末,人民散尽,楼兰衰败。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要想在楼兰地区恢复其往日的农业繁荣已经几乎不可能了。恐怕这里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指望旅游业了。案例2楼兰地区的变迁高中地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全文共24页,当前为第22页。23小结本节课关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学习,为必修3各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