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_第1页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_第2页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_第3页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_第4页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中外对比及风险控制第一页,共三十四页。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念1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对比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4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改善措施5第二页,共三十四页。一、表外业务()

1、表外业务定义11.表外业务——国外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2.中间业务——国内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也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2001年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定义为“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我国的中间业务等同于广义上的表外业务,它可以分为两大类,金融服务类业务和表外业务第三页,共三十四页。2、广义表外业务的基本分类1、金融服务类业务—指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包括:支付结算业务代理类业务银行卡业务租赁与信托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2、或有资产/债务类业务—即狭义的表外业务,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包括:担保或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类业务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狭义表外业务中间业务第四页,共三十四页。3、表外业务的特点1、表外业务主要是以非资金资源为客户服务。主要是通过运用自身的信誉、机构、设备及人员,利用其非资金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满足的是顾客的非资金需求。2、表外业务形式多样,操作灵活。3、表外业务会计处理透明度差,监管程序复杂。大部分表外业务不在财务报表上体现,部分以脚注的形式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造成了监管当局、股东、债权人等外部人员难以了解银行业务的真实状况,使银行的经营透明度降低,隐含着很大的风险。4、部分表外业务金融杠杆高,盈亏风险大。主要体现在股票、期货等投机交易类业务上,此类业务占用资金少、成本低,属于“以小博大”、高收益、高风险的杠杆性金融业务,受交易者预测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当两者一致时,可能产生巨大的收益,反之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亏损。第五页,共三十四页。二、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对比发展动因对比创新产品比较新产品开发机制不同产品定价差异收入对比第六页,共三十四页。(一)发展动因对比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放松金融管制,营造了宽松的金融环境,金融自由化席卷西方,本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随着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剧,各国开始走向混业经营,出现了银行经营业务多样化的局面,在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开始了表外业务的创新,使金融服务可以顺畅地向存、贷款业务两端延伸发展,同时,客户思想意识成熟度高,促进了表外业务的发展。内部动力——满足金融监管即《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8%的规定的条件下,国内外共同动因是理性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目标。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内外商业银行却有很大的差异。l、金融管制程度的差异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严格管制虽然能加大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但也阻碍了银行直接参与信托、证券、保险等业务,银行没有其他金融机构带来的竞争压力,就很难有表外业务创新动力,导致我国表外业务进展缓慢。同时,客户对创新的表外业务了解少,难以对表外业务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第七页,共三十四页。2、金融环境的差异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银行也逐渐意识到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开始逐步推出相应的表外业务产品。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缺少发展表外业务的外部刺激。利率市场化、资本帐户开放等问题迟迟没解决,与利率、汇率波动相关的表外业务缺乏市场基础,市场需求不足,使开展表外业务缺乏动力。西方:剧烈动荡的金融环境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汇率、利率频繁波动;石油危机造成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美元暴跌、股市暴跌、债务危机、财政赤字危机,使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受到了猛烈冲击在传统借短贷长的经营过程中,银行资金成本变动频繁,收益却因利差缩小而减少,这使银行通过存贷款获得预期利润的目标难以实现,迫使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表外业务应运而生第八页,共三十四页。3、科技和创新水平的差异西方科技革命提供物资条件: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银行业务成本大幅降低,有条件不断设计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并将全球金融市场的业务紧密联系起来,实现24小时不问断服务,方便了金融交易。银行有精干的研发团队,紧抓市场需求动向,不断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表外金融产品,每年从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作为研发资金,为表外业务深远发展提供资金。中国:科技落后,银行进行技术开发人员和资金投入比例很小,由于没有设立相应的表外业务部门,因而专业人才匾乏。在现有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资源浪费却很严重。第九页,共三十四页。(二)创新产品比较西方中国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表外业务创新,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表外业务和工具的品种丰富,技术成熟,呈现多样化;自动转账、邮政转账——60年代贷款卡、电子支付系统——70年代信用担保、互换、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80年代品种较少,集中于低端业务,如传统的结算、汇兑以及代理收付等,对盈利的贡献度低;创新业务品种单一,且基本无原创性创新品种;金融创新受到抑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品种发展缓慢;信用卡业务——1985年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三)新产品开发机制不同西方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产品开发没有限制性的规定产品开发按市场机制进行,满足客户需要具有完整的表外业务开发推广流程:新产品开发工作经历定向阶段、设计新产品阶段、试销阶段、正式上市阶段,通过创意的产生与筛选,对新产品开发的成本、利润、资金回收、营销方案以及银行资金的预算分析,通过产品试销保证产品发挥应有功能,最后在建立了供货系统并实施了市场营销计划之后,公司就开始组织新产品的批量生产,将产品推向市场。缺少表外业务产品开发机制:开发权属于各总行,表外业务品种由总行统一推出,各分行和支行除了在原基础上增加一些小项目外,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总行内部没有表外业务创新组织管理部门,多个涉及表外业务创新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总行开发的新产品和分行增加的一些小项目,基本都是拿来主义,据统计,85%的表外业务是通过“拿来”方式从西方银行吸纳引进的,真正由我国首创、具有中国特色的表外业务品种极少。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四)产品定价差异西方银行定价和收费由银行自主决定,属于企业行为收入、成本均以产品为核算单位表外业务产品的定价和收费充分体现市场性原则和成本收益原则西方国家市场机制、经营机制相对完善,银行定价政策透明,相同的表外业务在规模、经营相近的两家商业银行收费政策相似。我国银行定价机制不完善、定价政策不统一,相同表外业务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甚至在同一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收费标准都不同定价能力较差,大多采用市场跟进型定价,随意性大,价格的变动只是为了满足市场占有率或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缺乏科学定价理念和定价策略的思考研究表外业务产品收费混乱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五)收入对比

西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普遍较高,表外业务收入在非利息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很高伴随着金融竞争和金融自由化等原因,商业银行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收入,逐步拓展经营的领域,开始将触角伸向风险较大的表外业务。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表外业务中份额最大的是金融衍生产品工具的交易

我国的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较低,表外业务收入主要集中于筹资功能较强的结算、信用卡、代理收付等风险较低的业务,表外业务覆盖面狭窄,没有达到全面发展的局面信托、保险、金融租赁业务及衍生金融工具等能带来高额利润的表外业务进展缓慢,表外业务结构发展不平衡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我国国有银行表外收入分布图

数据来源:2007年工行、交行、建行、中行年报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对比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十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比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筹资风险声誉风险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主要表现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信息风险国家风险操作风险定价风险信用风险信息风险结算风险法律风险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3、市场风险。由于市场价格(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动而导致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例如在远期、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中,当利率、汇率等因素发生不利于银行的变动时,就会使银行面临市场风险。2、操作风险。由于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失误以及灾难事故而造成意外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指因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或失误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它主要涉及到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业务操作、业务中断或系统失败、内部流程管理等多种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1、信用风险。表外业务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表外业务的服务对象未能履行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的风险。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5、筹资风险。当银行自有资金和闲置资金不足又无其他可动用的资金时,存在交易到期日无法履约的风险。这种筹资风险往往发生在那些过度从事杠杆率较高的表外业务活动的银行,它与流动性风险密切相关。一方面,很多工具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在市场上难以定价或出售。流动性有限;另一方面,在市场发生危机时.人们都想转嫁风险,同时抛售金融工具,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的表外金融工具不能以市场价格或接近市场的价格迅速转让变现,而使银行面临资金头寸短缺或低价转让资产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8、定价风险定价风险是由于表外业务内在风险尚未被人们完全掌握,因而无法对其作出正确定价而丧失或部分丧失弥补风险能力的损失。7、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指表外业务由于缺乏会计准则、报表制度及核算办法,给银行会计处理带来困难,使银行财务状况记录不真实,银行管理层和客户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不适当的投资决策所遭到的损失。6、结算风险。结算风险是在从事表外业务后,交易对手到交割期不能及时履约而产生的风险,即银行在收到对方一笔款项前对外支付资金结算,到资金清偿期后由于技术或对方经营困难等原因而导致资金支付中断或延迟而产生的风险。

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11、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表外业务时由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其他一些问题使银行在声誉上遭受不良影响的风险。它一般包括金融产品声誉、服务声誉、经营作风声誉等。10、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银行签订的交易合同在法律上无法履行或交易文件不符合法律而导致的风险。9、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银行以外币供给国外债务人的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是产生于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同国家主权密切相关却无法为个人或企业所左右。它主要由债务人所在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2、表外业务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隐蔽性表外业务中,诸如金融衍生工具这类表外业务具有高杠杆率的特征,存在隐性风险,因此一旦操作不当,表外业务将直接转化为表内损失,亏损之巨将足以威胁银行的生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虽然高杠杆业务目前在我国运用极少,主要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全面开放。但许多领域已开始松动,我国银行业也将同国际接轨,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这类高风险杠杆的金融业务。(2)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项表外业务常常集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于一身,各种风险之间的抵补或替代关系也极为复杂,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表外业务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这会增加银行经营的难度和负担。由于除一部分表外业务须以附注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外,大多数表外业务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这使表外业务的规模和质量都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体现。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3)风险难以计量表外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断出现的创新金融工具,每一种的业务量相对较小却种类繁多,因此要运用传统的风险识别、评价及决策方法依靠经验概率值来准确衡量表外业务的风险有相当的难度,我国在这方面更是处在起步阶段,困难重重。(4)风险的集中性由于部分表外业务有极大的风险敞口,比如金融衍生交易,一般的中小银行无法承受风险损失,因此资产负债表外活动主要集中在大银行。表外业务的杠杆放大作用会使收益和亏损发生成倍的变动,只有资本实力较强、抗风险能力好的银行才能参与其中,所以说风险还是相对集中在大银行之中,而这类银行的经营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1、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导致宏观层次风险意识提高,微观层次风险意识相对淡薄。在西方发达的银行制度下,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明确地承担起银行在其全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并以银行的全部资本金作为承担风险的最终边界。董事会因此负责制定有关风险控制的重大政策,并在银行内部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内控体系。在我国目前现行的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最终主体和边界并不明确。由于在现行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下,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这都使得银行的最高管理层(董事会)没有,也不能最终承担起全部金融风险的责任。最终后果是由国家资本(即财政资本)取代银行资本承担起金融风险,这种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特点在风险控制上的后果就是导致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层对金融风险非常重视,而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风险控制意识相对淡薄,对风险控制缺乏紧迫感和积极性。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2、内控体制不健全,风险控制组织结构不完善,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和管理体系。近些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都出台了有关内部控制的指导性文件,积极地推动了我国金融机构内控体制的发展。但是,我国大多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还是信贷管理部门(管理信用风险)或资金管理部门(管理利率等市场风险),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控制职责。由于治理结构问题,明显缺乏这种有效运作机制和组织制度的保障。

3、管理工具缺乏,尤其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体系中,管理风险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不断创新。相比之下,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建立较晚,现行的金融市场还不能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风险控制工具。市场工具的匾乏明显地制约了我国金融风险控制现代化的进程。尽管目前从体制、技术和法律等因素看,我国在短期内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并不现实,但从长期看,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是必然的。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4、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建全,监管手段和措施落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虽具备一些表外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但前后连贯性不够,缺乏长远规划的意识,还很不完善。至今,只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我国银行的资本比例普遍偏低,风险承受能力弱,加之资本充足率考虑的表外业务的风险仅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没有纳入到资本充足率的范围内,比较国外完善的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措施,我国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措施还很落后。同时,对银行业的监管仅停留在一般性、浅层次、现场的、静态的金融监管方式,而具有深层次、动态性特点的动态风险性监管手段和措施不足,监管创新的步伐明显落后于金融产品创新的速度。5、管理人才严重匾乏现代金融风险控制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学科。这就要求银行从事风险控制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与我国金融风险控制现代化的要求相比,高素质、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金融风险控制人才仍然显得相当匾乏。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6、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缺乏独立的风险和信用评估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一些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信用评级机构、独立的会计、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其他金融信息和管理技术咨询公司等,对风险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方面也相当落后。这主要表现:第一,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机构,这使得公司债券的发行无法依据其信用等级确定其发行利率水平,最终使公司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不能合理反映其具体的信用风险状况。第二,现有的会计、审计以及法律事务所的运作也不太规范,容易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影响,独立反映企业财务和风险信息的能力较差,有时甚至出现提供虚假信息,企业不合理包装上市,欺骗投资者的现象。第三,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向投资者(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风险控制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和方法不容易在整个金融体系内得到有效、迅速的传播和推广。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五、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基本改善措施1、建立和完善表外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建立健全表外业务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首先应从管理制度入手,如建立信用评估制度、业务风险评估制度、双重审核制度等,明确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确立严格的业务程序和业务条件,将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使各项业务的操作者、监督者和风险控制者相互制衡和相互约束。(2)建立健全表外业务会计制度商业银行应不断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增加表外业务报表,及时向金融管理当局报告交易情况和统计数据,强化交易透明度。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2、加强表外业务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机构应根据市场情况、金融业发展状况和客户需求,严格审查商业银行拟开办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成本和收益预测、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支持系统、操作规程和相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并以此作为表外业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要完善表外业务报告制度,规范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并按照《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要求,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检测体系;要尽快制定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宽松的法律政策空间。如:实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报审和备案制度;制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报告统一标准;通过完善监管制度把表外业务纳入资本充足控制;监管和规范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等。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3、加强银行表外业务内控管理

加强银行表外业务内控管理加强银行表外业务内控管理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历史最久的风险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与业务管理密切融合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监督活动,与业务管理活动及其质量管理实际上是融为一体的首先,重视表外业务的内部审计工作,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内部审计,确保各项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得到切实有效执行;其次,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的基础性管理;再次,坚持表外业务经营的自律制;最后,严格表外业务的内部审核审批手续。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

4、运用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新技术和新工具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新技术,最大限度地防范和管理表外业务风险。首先,建立风险的电脑控制系统;其次,进行资产组合管理;再次,提升管理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工具。5、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银行员工素质银行表外业务涉及面广,知识技能含量高,交易复杂,因此,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对防范表外业务的风险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无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