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调理技术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传感器与调理技术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传感器与调理技术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传感器与调理技术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传感器与调理技术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与调理技术详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优选传感器与调理技术目前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

传感器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帮助目前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1.1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Sensor):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包含的概念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按使用的场合不同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1.传感器的定义目前四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电量输出被测量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

转换元件将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电参量;测量电路(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将传感元件输出的微小的电信号变换成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能直接利用的电信号。

。目前五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3.传感器分类传感器分类方法较多,大体有以下2种:②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

如: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①按被测参数分类

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目前六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4.传感器技术的作用和地位传感器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军事科研、航空航天、现代办公设备、智能楼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是构建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七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机械手、机器人中的传感器转动/移动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接近距离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热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

密歇根大学的机械手装配模型广州中鸣数码的机器狗目前八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AGV自动送货车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判断建筑物内人和物所在位置;红外线色彩传感器运动轨迹和AGV小车位置识别;条形码传感器,货品识别。香港理工AGV模型目前九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循迹小车目前十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产品质量测量在汽车、机床等设备,电机、发动机等零部件出厂时,必须对其性能质量进行测量和出厂检验。

图示为汽车出厂检验原理框图,测量参数包括润滑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燃油压力及发动机转速等。通过对抽样汽车的测试,工程师可以了解产品质量。汽车扭距测量机床加工精度测量目前十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楼宇控制与安全防护4、为使建筑物成为安全、健康、舒适、温馨的生活、工作环境,并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管理的智能化。在楼宇中应用了许多测试技术,如闯入监测、空气监测、温度监测、电梯运行状况。

图示为某公司楼宇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分为:电源管理、安全监测、照明控制、空调控制、停车管理、水/废水管理和电梯监控。烟雾传感器亮度传感器红外人体探测器目前十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其他应用

航天农业交通医学目前十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5.传感器发展趋势

目前传感器总的发展趋势是:

(1)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2)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3)新的效应的应用;(4)传感器的集成化;(5)传感器的多维化;(6)传感器的多功能化;(7)传感器的智能化。

目前十四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有人说:征服了传感器几乎就征服了科学技术。目前十五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1.2应变式传感器高精度电子汽车衡广泛应用于:目前十六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1.工作原理应变效应:当导体或半导体在外界力的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目前十七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应变效应当电阻丝受到拉力F作用时,将伸长ΔL,横截面积相应减小ΔS,电阻率将因晶格发生变形等因素而改变Δρ,故引起电阻值相对变化量。目前十八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应变效应式中ΔL/L是长度相对变化量,用应变ε表示

ΔS/S为圆形电阻丝的截面积相对变化量,即又由材料力学可知,在弹性范围内μ——电阻丝材料的泊松比目前十九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电阻丝的灵敏系数电阻丝的灵敏系数:把单位应变能引起的电阻值变化称为电阻丝的灵敏度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量,其表达式为:目前二十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工作原理说明演示实验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应变片的基本结构与种类

金属应变片由敏感栅、基片、覆盖层和引线等部分组成。敏感栅是应变片的核心部分,它粘贴在绝缘的基片上,其上再粘贴起保护作用的覆盖层,两端焊接引出导线。金属电阻应变片的敏感栅有:

丝式箔式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①金属丝式应变片

金属电阻丝应变片的基本结构

1-基片;2-电阻丝;3-覆盖层;4-引出线

其灵敏度系数多在1.7~3.6之间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②金属箔式应变片

箔式应变片结构在绝缘基底上,将厚度为0.003~0.01mm电阻箔材,利用照相制板或光刻腐蚀的方法,制成适用于各种需要的形状。

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3.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由于机械应变一般都很小,要把微小应变引起的微小电阻变化测量出来,同时要把电阻相对变化ΔR/R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需要有专用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应变变化而引起电阻变化的测量电路。直流电桥交流电桥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直流电桥①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负载RL→∞(开路)当电桥平衡时,Uo=0,则有R1R4=R2R3或这说明欲使电桥平衡,其相邻两臂电阻的比值应相等,或相对两臂电阻的乘积相等。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②电压灵敏度设R1为应变片,应变时R1变化量为ΔR1,这时电桥失衡,不平衡输出电压为:

设桥臂比n=R2/R1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电压灵敏度讨论由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差动电桥电压灵敏度差动电桥可补偿非线性误差,而且电桥电压灵敏度KU比单臂工作时提高,同时还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电压灵敏度是单片的4倍电压灵敏度是单片的2倍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差动应变实验目前三十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4.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应变式测力(称重)传感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应变式位移传感器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等几类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构件上,直接用来测定构件的应变和应力。②将应变片贴于弹性元件上,与弹性元件一起构成应变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常用来测量力、位移、加速度等物理参数。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1)应变式传感器测力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应变式传感器测力演示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应变式压力传感器Phr0圆形金属膜片径向应变切向应变R1R20.58rR3R4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3)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1—质量块2—等强度梁3—壳体4—电阻应变片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4)应变式传感器测桥梁固有频率测量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南京长江二桥通车应变试验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1.3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是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传统电容式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精密测量。现逐渐应用于压力、压差、液面、成份含量等方面的测量。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各种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接近开关电容式指纹传感器电容式变送器差压传感器目前四十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1.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类型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

A——极板相对覆盖面积   d——极板间距离   εr——相对介电常数   ε0——真空介电常数  ε——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dAε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类型变极距型传感器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平面线位移型+++柱面线位移型.角位移型.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变介质型传感器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当传感器的εr和A为常数,初始极距为d0时,其初始电容量C0为: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若电容器极板间距离由初始值d0缩小Δd,电容量增大ΔC,则有: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电容的相对容量为: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变极距型差动结构差动结构的电容特征方程式为:εd2C1C2d1上静片下静片动片电容总的变化量为:略去高次项: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当动极板相对于定极板沿着长度方向平移时,其电容变化量化为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3)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当某种介质在两固定极板之间运动时,电容量与介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为:εrdD动片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分几种情况:

测介电常数

测厚度d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变介电常数的两种类型d为运动介质的厚度,d保持不变,改变介电常数,可作为介电常数的测试仪器。。目前五十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将电容量转换成电量(电压或电流)的电路称作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测量电路主要有:运算放大电路二极管双T型交流电桥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等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1)运算放大器式电路最大特点:能克服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Cx是传感器电容C是固定电容u0是输出电压信号

uCCx∑~u0A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二极管双T型电路e是高频电源,它提供幅值为Ui的对称方波D1、D2为特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二极管R1=R2=RC1、C2为传感器的两个差动电容,当传感器没有输入时,C1=C2

工作原理分析:e为正半周e为负半周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双T型电路工作原理若传感器输入不为0,则C1≠C2,那么I1≠I2,此时RL上必定有信号输出,其输出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式中f为电源频率。当RL已知(常数)则:当电源电压确定后,输出电压Uo是电容C1和C2的函数

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3)脉冲宽度调制电路QBQD2D1

AR2R1FGC1C2A2A1uABUr双稳态触发器A1、A2为比较器C1、C2为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电阻R1=R2D1、D2为特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二极管当差动电容器的C1=C2时,其平均电压值为零。T1、T2——C1、C2充放电至Ur所需时间U1──触发器输出的高电位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工作原理由于由电路知识可知C1、C2的充电时间将T1、T2代入上式得结论:输出的直流电压与传感器两电容差值成正比。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3.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电子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电容式传感器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使电容式传感器不但广泛应用于精确测量位移、厚度、角度、振动等物理量,还应用于测量力、压力、差压、流量、成分、液位等参数,在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中也常常用来作为位置信号发生器。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电容式差压传感器差动型凹玻璃圆片弹性膜片(动电极)固定电极P(1)电容式压差传感器P弹性膜片(动电极)固定电极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单只变间隙型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

当PH=PL时,中心膜片处于平直状态,膜片两侧电容均为C0;当PH>PL时,中心膜片上凸,上部电容为CL,下部电容为CH。CH相当于当前膜片位置与平直位置间的电容CA和C0的串联;而C0又可看成是膜片上部电容CL与的CA串联。hmaxd0CACLCHC0PHPL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电容测厚仪

电容测厚仪用于测量金属带材在轧制过程中的厚度变化。带材是电容的动极板,总电容C1+C2作为桥臂。带材只是上下波动时Cx=C1+C2总的电容量不变;带材的厚度变化使电容Cx变化。目前六十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3)电容式料位计传感器的静电电容可由下式表示:式中:k—比例常数;εs—被测物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0—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D——储罐的内径;d——测定电极的直径;h—被测物料的高度。测定电极安装在金属储罐的顶部,储罐的罐壁和测定电极之间形成了一个电容器。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4)电容式接近开关振荡电路被测物体感应电极被测电容测量头构成电容器的一个极板,另一个极板是物体本身,当物体移向接近开关时,物体和接近开关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得和测量头相连的电路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接近开关的检测物体,并不限于金属导体,也可以是绝缘的液体或粉状物体。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1.4压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发电型传感器,以电介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压电式传感器可以对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和振动进行测量,在声学、医学、力学、导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式传感器应用概述压电陶瓷位移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压电秤重浮游计压电加速度计压电警号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1.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电效应

某些物质在沿一定方向受到压力或拉力作用而发生改变时,其表面上会产生电荷,若将外力去掉时,它们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就称为压电效应(正)。在压电材料的两个电极面上,如果加以交流电压,那么压电片能产生机械振动,即压电片在电极方向上有伸缩的现象,压电材料的这种现象称为电致伸缩效应,也叫逆压电效应。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效应说明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材料压电材料: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压电材料能实现机—电能量的相互转换,如图所示:压电材料分为两大类: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压电元件机械能电能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1)石英晶体压电晶片按特定方向切片人工合成水晶石英晶体是最常用的压电晶体之一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石英晶体它理想的几何形状为正六面体晶柱,如图

在晶体学中可用三根互相垂直的晶轴表示,其中纵向轴Z称为光轴;经过正六面体棱线且垂直于光轴的x轴称为电轴;与x轴和z轴同时垂直的y轴称为机械轴。沿电轴x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把沿机械轴y轴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而沿z轴方向受力时不会产生压电效应。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表面电荷与外力关系压电元件受力后,表面电荷与外力成正比关系:

d为压电系数

当在电轴x方向施加作用力时,在与电轴垂直的平面上将产生电荷,其大小为:d11—x方向受力的压电系数qx——垂直于x轴平面上的电荷Fx———沿电轴x方向施加的作用力目前七十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表面电荷与外力关系若在同一切片上,沿机械轴y方向施加作用力Fy,则仍在与x轴垂直的平面上产生电荷qy,其大小为:

d12——y轴方向受力的压电系数,根据石英晶体轴的对称条件d12=-d11a,b---晶体切片的长度与厚度电荷qx、qy的符号由晶体受压还是受拉而决定当石英晶体沿z轴方向被压缩或被拉伸时,晶体沿x方向和y方向产生同样的变形,因此沿z轴方向施加作用力时,石英晶体不会产生压电效应,即d13=0。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石英晶体压电模型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示意图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与石英晶体不同,它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压电材料。压电陶瓷在未进行极化处理时,不具有压电效应;经过极化处理后,它的压电效应非常明显,具有很高的压电系数,为石英晶体的几百倍。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电畴结构电畴实质上是自发形成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有一定的极化方向,从而存在着一定的电场,但由于电畴分布杂乱无章,如图所示。因此在没有外加电场的情况下,它们的极化作用被相互低消了。上述情况下,压电陶瓷不会产生压电效应。

压电陶瓷具有与铁磁材料磁畴结构类似的电畴结构,如图所示。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陶瓷极化处理所谓极化处理,就是给压电陶瓷加外电场,使电畴规则排列,从而具备压电性能。外加电场的方向即是压电陶瓷的极化方向,通常取沿z轴方向。外电场去掉后,电畴极化方向基本不变,剩余极化强度很大。所以,压电陶瓷极化后才具有压电特性,未极化时是非压电体。施加外电场时,电畴的极化方向发生转动,趋向外电场方向排列。外电场强度达到饱和程度时,所有的电畴与外电场一致。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陶瓷极化压电陶瓷的极化强度不恢复为零,而是存在着很强的剩余极化强度。此时,在与极化方向垂直的两端面将会出现束缚电荷,一端面为正,另一端面为负,如图所示。由于束缚电荷的作用,在束缚电荷附近很快吸附一层来自周围外界的自由电荷,且束缚电荷与自由电荷多少相等,极性相反,因此压电陶瓷对外不呈现极性。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陶瓷的极化过程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陶瓷的电荷晶体极化后,沿极化方向(垂直极化平面)作用力时,引起剩余极化强度变化,在极化面上产生电荷,电荷量的大小与外力成正比关系。电荷密度:d33——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d33比d11、d12大的多所以压电陶瓷制作传感器灵敏度比压电晶体高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3)压电式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可以看作是一个电荷发生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测量电路(1)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当压电元件受到外力作用时,就会在受力纵向或横向表面上出现电荷,在一个极板上聚集正电荷,而在另一个极板上聚集等量的负电荷。因此压电传感器可以看作是一个电荷发生器,也是一个电容器。

若已知压电片面积为A,压电片厚度d,压电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则其电容值为:

Ca=目前八十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压电传感器可以等效为一个与电容相串联的电压源。如图(b)所示,电容器上的电压Ua、电荷量q和电容量Ca三者关系为压电元件电荷q的开路电压Ua可等效为电源与电容串联或等效为一个电荷源q和电容Ca并联。(b)电压源(a)电荷源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压电传感器的实际等效电路压电传感器在实际使用时总要与测量仪器或测量电路相连接,因此还须考虑连接电缆的等效电容Cc,放大器的输入电Ri,输入电容Ci以及压电传感器的泄漏电阻Ra,这样压电传感器在测量系统中的实际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2)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压电传感器本身的内阻抗很高,而输出能量较小,因此它的测量电路通常需要接入一个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其作用为:一是把它的高输出阻抗变换为低输出阻抗;二是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压电传感器的输出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荷信号,因此前置放大器也有两种形式:

电压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九十页\编于十一点①电压放大器下图(a)、(b)是电压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及其等效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