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你的心理类型_第1页
看清你的心理类型_第2页
看清你的心理类型_第3页
看清你的心理类型_第4页
看清你的心理类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看清你的心理类型读书笔记模板01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目录分析内容摘要精彩摘录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类型心理类型心理学心理部分理论心理类型心灵性格哲学内倾外倾功能精神态度本能情感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看清你的心理类型》集合了荣格对于心理类型的巅峰理论,是他在心理学领域工作二十年的心血结晶。《看清你的心理类型》一书内容主要来源于荣格在治疗各种心理疾病时的经验总结以及他在实践中的无数探索,也有他和多位心理学家的接触沟通、他对心理特性的自我批判的成果。《看清你的心理类型》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人格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心理学体系。后半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学、艺术所表现的心理特点,还对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理论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以使读者对各个领域内研究心理类型的观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特别深奥难懂,估计要读上三五遍才可以理解明白,刷新了自我认知的深度,好书推荐!。书中解析呈现若隐若现的古典美,刚刚明白一点就草草结篇,还不如点评。前半部分看起来有些枯燥越看到后面觉得意犹未尽,值得反复阅读的一本书.。荣格从文学的角度,哲学的思辨来探讨心理类型。看完后有对自己的心理类型,性格有了了解。“本书介绍的是心理类型的分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但这些态度总能形成一种大范围的分类,不只是心理学领域,生活、科学一定也需要对态度进行分类。为什么读得如此费劲?通常来说,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领悟作者的意图。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是当代MBTI八维十六型的雏形,包含外倾型、内倾型两大类型,两类型又都包含感觉型、直觉型、思想型、情感型。打乱了原书的顺序,文中的标题和顺序完全不是荣格所写,完全曲解了荣格以这本书开始从前至后准备建构哲学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意图,唉。精彩摘录精彩摘录诗人从来都是抒发情怀和感受的先驱,他们之所以受到推崇、为世人尊重,不是因为他们较普通人更善于表达——这不过是人际交流的层面,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感受实际上道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读者在某个感情激点上与作者达成了共鸣,并在心灵契合的基础上感叹:“这就是我的心情啊!”外倾型性格的人善于利用外表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内倾型则会利用自己的实际力量去追求这样的成效,即便徒劳无功。好的东西无法永远保持好的属性,然而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一事实。很多东西早已由好变坏,然而人们还是秉承着旧时的思维,想当然地把它看作是好的,等到这已经变坏了的东西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牺牲,人们才意识到它的好的品质和属性早已不复存在。世间所有的事皆是如此,即便人们意识到了一些旧时的方法和习惯,或是那些曾经高尚的行为实质上存在一定的危害,却仍然不愿意抛弃它们。这样的情形时常发生,而且更多时候存在于更大范围的历史变迁中。天使曾对普罗米修斯有过这样的劝诫:“倘若你无法驾驭自己难以战胜的灵魂,从而使得自由无望,那么你将会面临多年来所收获的荣誉、赞赏、喜悦以及成果毁于一旦的局面。你将被驱逐出荣耀之国,灵魂的眼中没有神,更没有法律,于你的灵魂而言,天堂和地狱一样,都不具备神圣的性质。目录分析1.在灵魂中找寻自己的影子3.心理类型:和解象征的晴雨表2.两种性格的碰撞:斯比特勒vs歌德01心理类型: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5.心理移情——美学中的“哈姆雷特”4.听斯比特勒说象征的本质01心理类型: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1.性格类型:具体or抽象2.八大对立范畴详解类型观3.批判:詹姆斯类型观的总结4.古典型:完美中的遗憾02性格哲学:叩问心灵深处的精神世界6.要言妙道:心理功能的归纳阐述5.浪漫型的特征——心灵的早熟02性格哲学:叩问心灵深处的精神世界1.流于客观的外倾态度2.具有内倾特征的外倾无意识3.外倾思维类型:一种廉价的思维方法4.过犹不及,外倾情感的尺度5.“玩物丧志”的外倾感觉1234503外倾心理:吸收大自然能量的唯我意识6.外倾直觉与感觉的“相爱相杀”8.外倾vs内倾,变化的万物与不变的心7.外倾态度:理性vs非理性03外倾心理:吸收大自然能量的唯我意识1.内倾态度:存有精神价值的主观倾向2.内倾无意识:源自幻想的恐惧3.臣服主观:内倾思维的“金科玉律”4.潜藏的情感:来自内倾者的否定和蔑视5.主观粗暴干预下的内倾感觉6.内倾直觉者:迷失在直觉中的“艺术家”01030204050604内倾心理:潜藏于内心的唯我意识7.内倾态度中的理性“是非”9.内外倾女性:温柔如水的背后是什么8.内倾男性:斯文面具下的狂野04内倾心理:潜藏于内心的唯我意识1.古之心术:古代心理现象研究的得与失2.经院哲学内部分歧:人是否应该被原罪束缚3.由饼干和酒引发的“化体说”之争4.生活在“狗窝”里的柏拉图批判者05上古哲学:在战火与经院中徘徊的心灵世界5.唯实论的荒唐:认不出戴面纱的爸爸6.引发跨世纪争论的“波菲利”问题7.为什么说神和一百个钱币是同一概念8.生不逢时的折中主义者:阿伯拉尔9.个体与先知,谁代表了人们共同的信仰10.挑起路德与兹温格利战火的“用餐礼”01030204050605上古哲学:在战火与经院中徘徊的心灵世界1.埋藏在“希腊天堂”的心灵枷锁2.大革命的罪与罚:血流成河的现实心理3.寄生于潜意识中的“远古之美”4.飞翔在无限之中的生命本能06本能哲学:心理革命中的先贤之音5.情感vs感觉:本能的双重博弈7.本能vs自我:当原始人遇到从不离家的孩子6.博弈之后的第三种本能06本能哲学:心理革命中的先贤之音1.日神精神的两极:幻想与癫狂2.酒神冲动蕴藏的“醉狂”力量3.名家之言:乔丹类型学的全面与片面4.艺术的类型:朴素的词与伤感的诗07心灵哲学:内心温柔与狂野的双重博弈1.“原初功能”与“次生功能”的接力赛2.心理病态低级状态的性格差异在哪里3.批判视角:摆脱“脑神话”的次生功能4.抽象作用:压抑生命的病理倾向08病理类型:心理病态下的性格力量作者介绍同名作者介绍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出生于瑞士图尔高州凯斯威尔,毕业于巴塞尔大学,瑞士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1900年,他在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谋得了助理医师的执照,导师是布雷勒,开始接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1904年至1905年期间,积极地参予由布雷勒领导的有关于早发性痴呆的实验计划。1905年,升任苏黎士大学的精神医学讲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