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忠犯罪原因理论与罪犯访谈技巧_第1页
陈鹏忠犯罪原因理论与罪犯访谈技巧_第2页
陈鹏忠犯罪原因理论与罪犯访谈技巧_第3页
陈鹏忠犯罪原因理论与罪犯访谈技巧_第4页
陈鹏忠犯罪原因理论与罪犯访谈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原因理论与罪犯访谈技巧陈鹏忠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司法系chenpengzhong@西方主要的犯罪原因理论有哪些1犯罪原因应如何科学表述2犯罪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3罪犯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如何把握5五个问题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4一、古典犯罪学理论: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二、实证犯罪学理论:龙勃罗梭的生来犯罪人论菲利的犯罪原因三元论加罗法洛的自然犯罪理论塔尔德的犯罪模仿论李斯特的犯罪原因二元论问题一西方主要的犯罪原因理论有哪些?三、当代犯罪学理论:(一)犯罪生物学理论:1、内分泌失调理论2、染色体异常理论(二)犯罪心理学理论:1、挫折—攻击理论2、母爱剥夺论3、人格成熟论4、中和技术理论5、理性选择理论6、日常活动理论问题一西方主要的犯罪原因理论有哪些?三、当代犯罪学理论:(三)犯罪社会学理论:1、社会结构理论:(1)社会异常论(紧张理论)(2)亚文化论2、社会化过程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差异交往论)(2)社会控制理论问题一西方主要的犯罪原因理论有哪些?边沁学说的核心是功利主义理论,或称为“幸福计算”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认为人的本性或人类的基本规律就是“求乐避苦”。犯罪人为了求乐避苦而犯罪,在犯罪之前要计算或权衡犯罪的得失。获得快乐的期望或免受痛苦的期望构成动机或诱惑,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就构成了犯罪的利益。犯罪人正是为追求这种利益而进行犯罪的。他们的犯罪行为破坏了别人的快乐,给别人造成了痛苦,因此构成了对别人的侵害,犯罪人为此要受到惩罚。古典犯罪学理论之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犯罪人是通过隔代遗传而来的,由其异常的生物特征所决定的,自出生时起就具有犯罪性的人。实证犯罪学理论之龙勃罗梭的生来犯罪人论——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1、社会因素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2、犯罪是各类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3、各类因素在具体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犯罪稳定性因素越强,犯罪就越不可选择;犯罪活跃性因素越大,犯罪偶然性就越大。因此,偶然性犯罪可用社会因素去解释;而惯犯、常习犯则要用人类学因素去分析。实证犯罪学理论之菲利的犯罪原因三元论将犯罪区分为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自然犯罪:违反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怜悯和正直的道德情感的犯罪。法定犯罪: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属于自然犯罪范畴以外的犯罪。法定犯罪不是真正的犯罪。实证犯罪学理论之加罗法洛的自然犯罪理论一)距离规律人与人的关系越密切,即彼此间距离越近,交往越频繁,发生模仿的可能性和模仿的强度越大。二)方向规律模仿具有方向性。即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人往往模仿社会经济地位优越的人。三)插入规律当新旧行为并存时,一般新的行为将取代旧的行为。但当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需要大大增加时,能获取这种事物的两种或更多的方式有可能并存。实证犯罪学理论之塔尔德的犯罪模仿论社会原因+个人原因著名论断:最好的社会政策,也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由于犯罪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改善社会环境对预防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证犯罪学理论之李斯特的犯罪原因二元论内分泌失调理论(荷尔蒙学派)内分泌失调会引起人体某些方面的异常反应,它是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尤其是许多性犯罪的发生与性激素失调有关。因此,可尝试用雌激素降低暴力性犯罪人,特别是性暴力犯罪人攻击性的性驱力。染色体异常理论所谓染色体异常,就男性而言就是出现了XYY的配合形式,即多出了一个男性染色体。一般称这种配合形式的人为“超男性”(猛男),具有特别的雄性特征和超强的雄性机能,具有攻击性,易发生暴力和性方面的犯罪。当代犯罪学理论之犯罪生物学理论当代犯罪学理论之犯罪心理学理论挫折—攻击理论1人格成熟论3理性选择理论5中和技术理论4母爱剥夺论2日常活动理论6基本观点:挫折容易引起攻击欲望和攻击行为,从而会导致大量犯罪,特别是暴力性犯罪行为的产生。1、挫折的两种表现形式1)有目的的行为被打断2)某种欲望本身遭到否决2、挫折反应的三种表现形式1)外罚性反应把激怒情绪和攻击行为指向外部(社会、团体、他人)2)内罚性反应对自己进行谴责、虐待3)无罚反应不把攻击指向任何一方,而是将其局限于最小限度或者予以漠视。挫折—攻击理论3、结论·即使预计受惩罚的程度低,但如果挫折程度同样也很低,就不会发生犯罪;·即使挫折的程度高,但如果预计受惩罚的程度非常高,也还是不会发生犯罪;·预计的受惩罚程度如果下降,犯罪的可能性就会随挫折与惩罚两者之间差距的加大而相应增加。挫折—攻击理论任何形式的母爱剥夺(在出生后头几年中与母亲的完全分离、部分分离以及母亲或母亲般人物不断变更)都会导致异常人格和行为,包括少年犯罪行为。部分剥夺与焦虑、对爱的过度需求、报复心理、罪恶感和抑郁情感密切相关;完全剥夺则会损害儿童少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导致病态人格的形成。母爱剥夺论

基本观点:犯罪是由于不成熟的人格引起的;具有不成熟人格的人,容易进行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1、人格成熟而不犯罪的人的特点1)具有道德责任感和成熟的敏感性2)十分关心别人的福利和得失3)放弃了自己的敌视和怨恨4)对现实的认识没有大的偏差5)有自知之明6)人格中具有有助于处理危险状态的因素7)能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承担责任8)尤其能认识到在社会中包含着责任以及满足的自由人格成熟论2、不成熟的人格特征1)残留着对双亲的依恋2)通常由于胆小而不愿走向社会3)留恋家庭,其行为往往是在利己动机推动下进行的4)缺乏独立性和自觉性5)情绪不稳定,攻击性或逃避性行为较多6)为人不可靠,没有责任感,对他人不宽容7)生活中往往图一时的快乐8)劳动不认真9)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10)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切和睦的关系人格成熟论3、极不成熟(有危险性的犯罪人)的人格特征1)严重地伤害了别人,或者有严重伤害别人的企图2)怀有愤怒、敌意和怨恨3)喜欢目睹或进行使他人遭受痛苦的行为4)对别人缺乏利他精神和同情心5)把自己看成是被害人而不是加害人6)不满或抵制权威7)首先关心自己的舒适8)不具有挫折耐受力或者延迟满足9)对自己的冲动缺乏控制10)对社会责任有不成熟的态度11)对自己的心理结构缺乏认识12)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曲解对现实的认识人格成熟论由于人格不成熟者在情绪、社会性等方面都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因此,他们很容易在社会生活中产生顺应不良,与别人发生冲突,从而有可能进行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人格不成熟也预示着个人有犯罪的危险性,人格不成熟可以作为预测个人的社会危险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人格成熟论这是一种论述犯罪人如何将其犯罪行为合理化的理论。这些中和技术包括:1、否认责任2、否认损害3、否认被害人4、谴责那些谴责他们的人5、高度效忠群体中和技术理论(抵消论)基本观点:犯罪人是有理性的、会思考的人,犯罪是犯罪人对犯罪所得和损失经过理智思考或决策之后进行的行为。犯罪人的所有决定都是根据期待要花费的精力和可从犯罪中得到回报,与被抓、被判刑的轻重所比较、平衡后而作出的。理性选择理论基本观点:犯罪行为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密切相关,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方式往往有利于犯罪行为的发生。这些因素包括:能够发现适宜的目标,即犯罪或被害与犯罪目标的易袭程度相关;缺乏有能力的保卫者,即犯罪或被害与安保力度呈负相关;存在着有动机的犯罪人,即犯罪或被害与高犯罪人群相关。日常活动理论1、社会结构理论:(1)社会异常论(紧张理论)(2)亚文化论2、社会化过程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差异交往论)(2)社会控制理论当代犯罪学之犯罪社会学理论社会是划分为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成员享有的政治、经济及其他社会权利不同。犯罪即与这种社会结构有关。社会结构理论基本观点:犯罪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愤的产物。个人缓解社会压力与个人心理紧张的社会适应方式:社会结构理论之社会异常论(紧张理论)适应方式文化目标合法手段遵从(顺从)++创新(变革)+-礼让(形式主义)-+隐退(退却主义)--造反(革命)±±先赋地位:依靠自己的家庭优势而获得的地位;成就地位:依靠与自己年龄和性别相同的人竞争而获得的地位。社会结构理论之社会异常论(紧张理论)亚文化:指隶属于某一主流文化的较小的组成部分,且这一组成部分具有某些相异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在西方社会下层社会成员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亚文化群。亚文化群的成员由于没有社会地位,被以中等阶层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所排斥。于是,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亚文化群成员便聚集在一起,力图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各种需要,寻求一种与社会正统价值观不同的但能够使自己感到有价值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包括参加犯罪团伙和从事犯罪行为。在亚文化群中,犯罪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值得赞赏的。社会结构理论之亚文化论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低层成员身上,认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更易犯罪。社会化过程理论则注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认为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人都有犯罪的可能。社会化过程理论认为:犯罪是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各种社会化机构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化过程理论九个命题:犯罪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犯罪行为是在与别人交际过程中相互影响学会的犯罪行为最主要部分的学习发生在有密切的个人关系的群体之中犯罪行为学习包括学习犯罪技巧与犯罪动机\欲望\心态等方面犯罪动机与态度的习得与人们对法律正反两方面的解释有关如果助长犯罪的解释压倒抵制犯罪的行为模式,个人就会犯罪不同接触的效果因频率、持续时间、先后顺序和强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学习犯罪行为的过程包括了对任何一种学习过程都起作用的全部机制,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过程不能用一般需求和价值来解释犯罪行为,因为非犯罪行为也是这些需求和价值的反映社会化过程理论之社会学习理论(差别交往论)基本观点:研究人为什么没有犯罪比研究人为什么会犯罪更有意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犯罪的可能,都是潜在的犯罪者;如果没有社会约束,又不关心他人的利益,一个人肯定就会犯罪。社会化过程理论之社会控制理论各种社会控制因素包括:依恋: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感情联系(如:父母、学校、同辈朋友)约束:以实际行动追求社会主流价值,为达成功的目的,有意识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在社会规范的框架内行事。牵制:经常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大量占用自己的心思、精力和时间,会牵制自己乐此不疲投身其中,而不至于游手好闲。信念:对共同的价值体系与道德观念的赞同、承认和相信上述社会控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个人对是否犯罪的选择社会化过程理论之社会控制理论何谓犯罪原因?指各种犯罪因素按其作用层次、作用机制所构成的能引起犯罪行为发生和犯罪现象存在与变化的罪因系统。问题二犯罪原因应如何科学表述?1.根据作用层次分,罪因系统包括:1)犯罪现象原因——(一般)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时期引起、促成和影响犯罪的各种现象及其过程。包括:内部、外部因素;历史、现实因素;经济、政治因素;地理、人口因素等。2)犯罪类型原因——(特殊)指引起、促成和影响某一类型犯罪的各种现象及其过程。如:青少年犯罪原因、女性犯罪原因、暴力犯罪原因、经济犯罪原因等。3)犯罪个案原因——(个别)指引起、促成和影响一件件具体犯罪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问题二犯罪原因应如何科学表述?2.根据作用机制分,罪因系统包括:1)犯罪根源指犯罪产生和存在的终极原因。是各犯罪因素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即现实社会生产方式的自身矛盾。2)犯罪一般原因指决定犯罪发生的诸多因素和过程,是引起个体犯罪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3)犯罪诱因指与做出实施犯罪行为决定有关的外部影响和直接挑起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挑拨、劝说、唆使、刺激等行为,也可能是其他的各种事件。4)犯罪条件指便利、加强、保证原因发生作用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它对犯罪发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必要的。5)犯罪相关因素指与犯罪有间接联系的某些因素。它不必然引起犯罪,但有助于犯罪的发生。6)犯罪人的犯罪个性指与犯罪行为有联系的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它是犯罪行为必不可少的主观上的组成部分。问题二犯罪原因应如何科学表述?案例:某年高考前夕,上海市某中学的一名高中生在家温习功课。由于天气闷热,家住在拥挤的弄堂里,屋子矮小、潮湿,又临近黄昏,光线很暗,他感到很烦躁,于是走到街上想透透气。这时,对面来了一名青年,故意撞了他一下。他顿时发怒,又恰逢身边的一个水果摊上放着一把削水果皮的尖刀,他随手拿起便刺了一下撞他的青年,将其刺死。分析:犯罪原因:犯罪诱因:犯罪条件:犯罪相关因素:犯罪人的犯罪个性:问题二犯罪原因应如何科学表述?经济因素、政策因素(高考)撞击水果刀屋子矮、天气热、光线暗急噪、耐受性缺乏能引起、促成和影响犯罪的诸现象及其过程,均为犯罪因素;各犯罪因素按其作用层次和作用机制构成的系统便是犯罪原因;在这个系统内,各个犯罪因素既是统一的,同时又是排列有序和主次有别的;一般说来,单个的犯罪因素不能产生犯罪行为,惟有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导致犯罪的发生。问题二犯罪原因应如何科学表述?一、人以及犯罪人的一般属性一)犯罪人与非犯罪人并无本质区别1、犯罪人属于人类总体的一部分2、犯罪人并非先天注定或生物遗传二)对人以及犯罪人一般属性的理解1、人(包括犯罪人)是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或融合,其中社会属性是人(包括犯罪人)的本质属性。2、人(包括犯罪人)是一种具有理性和自我意识的精神性存在,或者说,人(包括犯罪人)是一种具有自由意志的精神性存在。3、从原初意义上讲,人性是非善非恶的,或者是善恶相融互渗的;从实践意义上讲,在人的后天发展中,人既可能发展成善的,也可能发展成恶的。问题三犯罪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二、犯罪人的特殊属性——反社会性一)犯罪人反社会性的概念指犯罪人的人格所呈现出的与社会通行规范和价值准则相悖的品质或倾向二)犯罪人反社会性的征表1、具有错误的信念体系2、需要的满足经常处于挫折状态3、自我意识发展欠缺4、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5、不良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的习癖化问题三犯罪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犯罪人的主要需要物质需要性的需要摆脱心理困境的需要自我确认的需要自我显示的需要充实生活的需要征服他人的需要爱的需要报复欲望实现自己志向的需要问题三犯罪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一、被害人的概念指由于受犯罪行为侵害因而遭受一定程度损害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社会和国家。二、被害人的特征一)被害性——首要特征指犯罪过程中与犯罪发生有联系的各种条件中属于被害人方面条件的总和。1.被害的诱发性指被害人对犯罪行为的发生以及个人被害的引发性特征。表现为被害人在被害之前曾有刺激性、疏忽性、挑衅性、被迫顺从性等特征。问题四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二、被害人的特征一)被害性——首要特征1.被害的诱发性刺激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被害人本身存在并显露出引起加害人注意,诱发其加害行为的特点。疏忽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被害人缺乏防范意识,易予加害人以可乘之机。挑衅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被害人首先殴打、侮辱、诽谤、虐待、非难或表示要伤害对方因而招致被害。被迫顺从性特征是指被害人因陷于某种困境而被迫顺从加害人侵害的特点。问题四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2.被害的易感性是指被害人自身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所具有的、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易被犯罪人引入被害境遇从而使自己成为犯罪侵害对象的因素。该特征既可表现为被害人贪图某种期望的实现;也可表现为被害人的轻信。被害人盲点症:指被害人因某种迫切的需要和急切的欲望而产生的注意狭窄、判断减弱、理智丧失,对自己所处的危险或所要冒的风险视而不见的症状。问题四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3.被害的受容性是指被害人在心理和气质上对于自身被害角色的认同和容忍。安惠君被害性按其强度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状态的被害性这种被害性是由被害人的自然特性、稳定的个人素质、正常活动以及意外境遇等因素构成的被害条件。•过失的被害性这种被害性是由被害人的一定过失行为所构成的、容易受害的条件。•主动的被害性这种被害性是由被害人先行的攻击行为或主动要求所构成的被害条件。问题四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一个人被害性的大小可从三个方面去评价:被害因素的数量被害因素的强度一定境遇中被害因素的内容问题四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二、被害人的特征二)互动性是指在一定的被害情境中,被害的发生过程总是伴随着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外显的社会性交互作用过程,被害正是这种交互作用的产物。——刑事伙伴三)可责性是指被害人因自身的某些原因促使了被害的发生,从而对被害负有一定的伦理或法律责任并应受到一定的谴责。

——刑事法庭上的原告道德法庭上的被告问题四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三、加害与被害的基本互动模式(一)单向利用模式(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被害人是在自己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实施了某些令犯罪人感到系属诱惑的行为,从而使犯罪人觉得被害人可予利用(二)单向诱发模式(被害人催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被害人因有意实施了某种行为而促使犯罪人实施了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被害人的“催化”行为包括诱引、暗示、挑衅、激惹甚或加害对方等。问题四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三、加害与被害的基本互动模式(三)冲突模式(相向加害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被害与加害双方由于长时期的矛盾冲突,社会互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均达到最大程度(四)斯德哥尔摩模式(与敌对方融洽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彼此产生赞赏、喜爱的情感并结成融洽、友好的关系。问题四罪犯一定是承担单方责任的主体吗?访谈按照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它是一种对访谈过程高度控制的访谈。其最大优点是访谈结果便于量化,可做统计分析。如:问卷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它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谈。问题五罪犯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应如何把握?无结构式访谈常常在个案研究中大显身手个案研究法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它能从个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中,发现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变量)及其作用,从而导致假设的形成,并找出群体或类型的详细资料。罪犯个别访谈即是一种个案研究问题五罪犯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应如何把握?做为监狱一线管教民警,在掌握犯罪原因理论以后,就面临着如何将犯罪原因理论与罪犯管教实际相结合的现实问题。这两者的结合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罪犯访谈。另外,管教民警对罪犯进行有效矫治的前提是要知道罪犯为什么会犯罪?而了解罪犯犯罪原因的一个必经途径也是对罪犯进行访谈。问题五罪犯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应如何把握?问题五罪犯访谈的程序与技巧应如何把握?访谈的准备1访谈的控制3访谈记录5结束访谈4进入访谈2首先要阅读罪犯的入监登记表、起诉书、刑事判决书、罪犯自传等材料拟一份访谈提纲1、罪犯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现居地)2、罪犯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3、罪犯个人的成长经历(学校、交友、媒体、社区)4、罪犯的案由及罪因5、罪犯入狱次数及原因6、罪犯对自己行为的看法7、罪犯对于判决的态度8、罪犯在狱内及对于将来的打算9、追问在访谈中发现的线索一、访谈的准备这一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1)陌生感,它使双方拘束无言;(2)罪犯以各种原因拒绝受访,民警因此产生怯场或不耐烦情绪;(3)由于民警与罪犯地位不平等,产生不自然感。二、进入访谈首先要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说明访谈目的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此次访谈,请求他的支持与合作。此外,还要告诉罪犯,他的回答将给予保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与罪犯建立融洽的关系,消除其顾虑,使他产生参与研究的动机。二、进入访谈(一)提问控制1.题目转换(功能性问题)所谓功能性问题,是指在访谈过程中为了对罪犯发生某种作用而提的问题。例如在从犯罪问题转向家庭关系问题时,可以问:“你的这些行为对你的家庭有影响吧?”这种过渡性的功能性问题使谈话容易保持连贯与自然。访谈中罪犯有时会跑题,这时就需要民警进行引导性提问,使他回到原来的主题上,在转换话题时,切忌粗鲁地打断对方谈话,或者说:“你跑题了”、“你没有按要求回答”之类的话,这会使罪犯感到难堪,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三、访谈的控制(一)提问控制1.题目转换(功能性问题)归纳法即将罪犯谈的那些漫无边际的情况加以归纳说:“你刚才谈的是×××问题,很好,现在请你再谈×××问题。”以此把对方话题引过来。提要法即从罪犯所谈的不着边际的材料中,选取出一两句跟正题有关的话进行提问,如:“你刚才谈的×××问题,是怎么一回事?”以动作转换话题当对方将话题扯远了,可给他送个茶水,中断谈话,当谈话重新开始后,可提出新的问题请他回答,不知不觉改变话题。三、访谈的控制(一)提问控制2.对问题的追问中立的追问包括:复述问题每当罪犯支吾或看来并未理解问题时,应将问题再次进行复述。复述回答当罪犯不能肯定自己理解了民警的回答时,可复述一下罪犯的回答,以使罪犯与民警确证对回答作了正确的理解。三、访谈的控制(一)提问控制中立的追问包括:表示理解和关心民警可表示自己已听到回答,从而激发回答者继续谈下去。停顿若认为回答不完全,民警可停顿不语,表示等待他继续谈完。一个中立的问题与评估“你讲的这个是什么意思?”“你是否能给我再多讲一些?”三、访谈的控制(一)提问控制3.合适的发问与插话有时罪犯在谈话中途可能停顿一下等待民警暗示,以便开始另一个问题的谈话,这是民警提出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