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之胃痞病胡瑕瑜研究_第1页
中医经典之胃痞病胡瑕瑜研究_第2页
中医经典之胃痞病胡瑕瑜研究_第3页
中医经典之胃痞病胡瑕瑜研究_第4页
中医经典之胃痞病胡瑕瑜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经典之胃痞病胡瑕瑜研究第一页,共10页。痞者,痞满也;指的是上腹部近心窝处堵闷感,食后加重,或兼有胀痛等病症。第二页,共10页。《内经》中称“痞者否也”,亦称满、否塞、否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进行了阐述。《素问·太阴阳明论》: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瞋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太阴所至,为积饮否膈。第三页,共10页。汉代张仲景称之为“心下痞”。认为本病是因太阳病误下,导致邪热内陷,结于心下,阻碍脾胃气机的正常升降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亦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第四页,共10页。《伤寒论》还对本病的诊疗、类证鉴别进行了论述,并开了药物治痞之先河。《伤寒论》第149条:若心下痞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第五页,共10页。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认为引起痞的原因非止一端,其病机不外乎营卫不和、阴阳隔离、血气壅塞、不得宣通。《诸病源候论·诸痞候》:诸痞者,荣卫不和,阴阳隔绝,府藏否塞而不宣通,故谓之否。但方有八否、五否或六否,以其名状非一,故云诸否。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金元时期,李东垣的脾胃论力主脾胃内伤之说,认为饮食不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皆与本病有关。元代朱丹溪认为“瞋满痞塞者皆土之病也”。第六页,共10页。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并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第七页,共10页。清代《伤寒指掌》首次指出脾胃之称。李用粹《证治汇补·痞满》:初宜舒郁化痰降火,久之固中气佐以他药,有痰治痰,有火清火,郁则兼化。张璐《张氏医通·诸气门》:肥人心下痞闷,内有湿也;瘦人心下痞闷,乃郁热在中焦;老人虚人脾胃虚弱,转运不及。第八页,共10页。临床用药体会党参:甘平,为补益脾胃的常用药。黄芪:甘温升阳,擅于“填虚塞空”。苍白术:苍术运脾燥湿,白术健脾化湿,用于胃病,苍术宜抄,白术科生用或炒用。木香:辛苦而温,行气消胀定痛。降香:祛寒理气,兼入血分,降气而行血中之瘀。木蝴蝶、八月札:疏肝理气,其余花火,肝胃郁热而见口苦、呕恶等症。黄芩、蒲公英:清热药,胃病有热者宜之。乌贼骨、瓦楞子:乌贼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