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中基础知识_第1页
在计算机中基础知识_第2页
在计算机中基础知识_第3页
在计算机中基础知识_第4页
在计算机中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计算机中,最适合进行数字加减运算的数字编码是(1),最适合

表示浮点数阶码的数字编码是(2)(2005)

(1)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

(2)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

解:(1):C补码的性质是将减法运算变成加法运算

(2):D移码:补码(正)加1或(负)减1,整数的移码和真值存在增加一个常数(2n

-1)关系,可以直接进行真值的比较。有利于符点数移位进行运算。

•如果主存容量为16M字节,且按字节编址,表示该主存地址至少应

需要(3)位。(2005)

(3)A.16B.20C.24D.32

解:16M=16X210X210=224,单位都是字节

(3)C

上午考试一计算机系统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A4000H到CBFFFH,共有一(1)个字节。

若用存储容量为32Kx8bit的存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_(2)_片。(2004)

(1)A.80KB.96KC.160KD.192K(2)A.2B.5C.8D.10

解:(1):CB11-A311=160(十进制)Kk=0000——11FF(H)

(2):160/32=5

(1)C(2)B

中断响应时间是指(3)_。(2004)

(3)A.从中断处理开始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B.从发出中断请求到中断处理结束所用的时间

C.从发出中断请求到进入中断处理所用的时间

D.从中断处理结束到再次中断请求的时间

解:(3)C

上午考试分析一计算机系统

操作数所处的位置,可以决定指令的寻址方式。操作数包含在指令中,寻址方式为(4);

操作数在寄存器中,寻址方式为(5);操作数的地址在寄存器中,寻址方式为(6)(2005)

(4)A立即寻址B.直接寻址C寄存器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

(5)A.立即寻址B.相对寻址C寄存器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

(6)A.相对寻址B.直接寻址C寄存器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

解:(4)A(5)C(6)D

考察寻址方式的不同

上午考试一计算机系统

若指令流水线把一条指令分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部分,且三部分的时间分别是

t取指=2ns,t分析=2ns,t执行=lns。则100条指令全部执行完毕需_(4)_ns。(2004)

(4)A,163B.183C.193D.203

解:2X100+2+1=203D

参考:教程图1-22,

若每一条指令都可以分解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步。已知取指时间=5.t,分析时间t

分析=2.t,执行时间t执行=5.t,。如果按顺序方式从头到尾执行完500条指令需(4).

t。如果按照[执行]k、

[分析]k+1、[取指]k+2重叠的流水线方式执行指令,从头到尾执行完

500指令需要(5).t»(2005下)

(4)A.5590B.5595C.6000D.6007

(5)A.2492B.2500C.2510D.2515

解:(4)C(5+2+5)*500=6000

(5)C5*500+5+5=2510

上午考试一计算机系统

在单指令流多数据计算机(SIMD)中,各处理单元必须一(5)_。

(2004)

(5)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的指令

B.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指令

C.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不同指令

D.以异步方式,在同一时间内执行同一指令

解:B

所有PE在同一周期执行同一条指令,受同一控制器,同步工作。

上午考试一计算机系统

阵列处理机属于(1)计算机。(2005下)

(1)A.SISDB.SIMDC.MISDD.MIMD

解:B

阵列机是单指令多数据流计算机,在单个控制部件控制下,对分配给自

己的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2)不能将多个处理机互连构成多处理器系统。

(2)A.STD总线B.交叉开关C.PCI总线D.Centronic总线

解:DCentronic总线是一种外总线,与同RS-232一样。不能连接

多个处理机构成多处理器系统

上午考试一计算机系统

・两个部件的可靠度R均为0.8,由这两个部件串联构成的系统的可

靠度为(7);由这两个部件并联构成的系统的可靠度为(8)。(2005

上)

(7)A.0.80Bo0.64C.0.90'D.0.96

(8)A.0.80B.0.64C.0.90D.0.96

解:可靠性问题

串联时,要保证系统的可靠,必须两个部件都可靠,因此可靠度是0.8

X0.8=0.64

并联时,当两个部件都不可靠,才造成系统的不可靠,除此,系统是可

靠的,因此,都不可靠的概率是0.2X0.2=0.04,则可靠的概率是

1-0.04=0.96

(7)B(8)D

上午考试一计算机系统

•某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是图1所示的双重串并联结构,若所构成系

统的每个部件的可靠度为0.9,即R=0.9,则该系统的可靠度为(3)

(2005下)

(3)A.0.9997B.0.9276C.0.9639D.0.6561

答:单路一2个部件都可靠才能可靠:0.9X0.9=0.81

双路:只有2个部件都不可靠,系统才不可靠,不可靠度(1-0.81)

X(1-0.81)=0.0361-0.036=0.9639

答案:C

2004下2005上两次比较:

共同点:存储器编址、容量

不同点:2004系统结构内容分量较重

2005下:全部为系统结构内容

上午考试一操作系统

单个磁头在向盘片的磁性涂层上写入数据时,是以(6)_方式写入的。(2004)

(6)A.并行B.并一串行C.串行D.串一并行

解:C

容量为64块的Cache采用组相联的方式映像,字块大小为128个

字,每4块为一组。若主存容量为4096块,且以字编址,那么主存地

址应为_(7)一位,主存区号应为_(8)一位。(2004)

(7)A.16B.17C.18D.19(8)A.5B.6C.7D.8

解(7)D:4096X128=212X27=219

(8)B:4096/4=1024(组),CACHE:64/4=16组

1024/16=6426=64

上午考试分析一操作系统

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排列方式会影响I/0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10个物理块,

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I,R2,…,R10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

序如下表所示:(2005)

上午考试分析一操作系统

注意:

4ms是使用缓冲区处理一个记录的时间,不是读数的时间,一个

记录所花的时间包括读取和处理两部分。

读一个记录的时间:

每磁道划分成10个物理块(记录),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0ms/周,则每个记录是20/10=2ms

第一次:开始处,2+4=6ms,

第二次:此头转过2、3,在记录4处,要顺序处理,需要再转8个记录(45678910

1)到2,再读取,需要8*2+2+4=22ms同样,以后每次都这样,共需:22X9+6=204ms

(15)C

优化后,记录的安排做到,每次处理完上•个后,下个要处理的记录正好是磁头旋转的位置,

因此,每次需要2+4=6ms,共6*10=60ms

(16)B

上午考试分析一操作系统

•页式存储系统的逻辑地址是由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假定页面的大小为4K,地址

变换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逻辑地址用十进制表示。

图中有效地址经过变换后,十进制物理地址a应为(17)。(2005)

(17)A.33220B.8644C.4548D.2500

解:逻辑地址8644包括页面号和页内地址(偏移量),页面号转换成

物理块号,大小也是4K,页内地址不变,最后的物理地址就是物理块号

起始+偏移量

8644=4096(4K)X2(第2页)+452(偏移量)

物理地址:4096X8+452=33220

(17)A

上午考试分析一操作系统

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23)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含义是指程序执行时往往会

不均匀地访问主存储器的单元。根据这个理论,Denning提出了工作集理论。工作集是进程

运行时被频繁地访问的页面集合。在进程运行时,如果它的工作集页面都在(24)内,能够

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

(23)A、全局性B、局部性C、时间全局性D、空间全局性

(24)A、主存储器B、虚拟存储器C、辅助存储器D、U盘

解:(23)B(24)A(2004)

上午考试分析一操作系统

•在计算机系统中,构成虚拟存储器(9)。(2005)

(9)A.只需要一定的硬件资源便可实现

B.只需要一定的软件即可实现

C.既需要软件也需要硬件方可实现

D.既不需要软件也不需要硬件

解:虚拟存储是通过一定的调度算法,将部分程序调入内存运行,其它在外存上存在的技

术,从用户感觉,程序在很大的内存(虚拟内存)中运行。

(9)C

上午考试一操作系统

在UNIX操作系统中,若用户键入的命令参数的个数为1时,执行cat$l命令:若用户

健入的命令参数的个数为2时,执行cat»$2<$l命令。请将下面所示的Shell程序的空缺

部分补齐。(2004)

case(25)in

1)cat$1;;

2)cat»$2<$l;;

)echo'default…'

esac

(25)A、$$B、$@C、$#D、$*

解:C。见教程P372

上午考试一操作系统

在图2所示的树型文件中,方框表示目录,圆圈表示文件,“/”表示路径的分隔符,“/”

路径之首表示根目录。图2中,(10)。假设当前目录是D1,进程A以如下两种方式打开

文件fl:方式1fdl=open(“(11)/flw,o_RD0NLY);

方式2fdl=open(<7Dl/Wl/flw,o_RD0NLY);其中,方式1的

工作效率比方式2的工作效率高,因为采用方式1的文件系统

(12),

(10)A.子目录W2中文件f2和子目录D2中文件f2是完全相同的

B.子目录W2中文件f2和子目录D2中文件f2是不相同的

C.子目录W2中文件f2和子目录D2中文件f2是可能相同也可能

不相同

D.树型文件系统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名字的文件

(11)A./Dl/WlB.Dl/WlC.W1D.fl

(12)A.可以直接访问根目录下的文件fl

B.可用从当前路径开始查找需要访问的文件fl

C.只需要访问一次磁盘,就可以读取文件fl,而方式2需

要两次

D.只需要访问一次磁盘,就可以读取文件fl,而方式2需要三次

(10)C.子目录W2中文件f2和子目录D2中文件f2是可能相

同也可能不相同

(11)C.W1

(12)B.可用从当前路径开始查找需要访问的文件fl

上午考试一操作系统

2004下2005上两次比较:

共同点:存储管理(分区、页、段)、虚拟存储器概念

磁盘读写

不同点:2005内容较深

2005下:

全部是考文件系统

上午考试分析一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地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的阶段划分,

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是一(9)一。(2004)

(9)A.构件化方法B.结构化方法C.面向对象方法D.快速原型方法

解:B

下述任务中,不属于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的是

(2004)

(10)A.分析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B.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

C.确定软件系统的性能要求D.确定软件系统的运行平台

解D

上午考试分析一软件工程

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软件的构造、过程和模块,其中软

件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确定_(11)「(2004)

(IDA.模块间的操作细节B.模块简的相似性

C.模块间的组成关系D.模块间的具体功能

解:C

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系统与硬件、外设和网络等其他因素结合,

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12).不是系统测试的内容。(2004)

(12)A.路径测试B.可靠性测试C.安装测试D.安全测试

解:A

上午考试一软件工程

项目管理工具中,将网络方法用于工作计划安排的评审和检查的

是一(13)(2004)

(13)A.Gantt图B.PERT网图C.因果分析图D.流程图

解A

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数据字典是重要的文档。对加工的描述是

数据字典的组成内容之一,常用的加工描述方法(14)o(2004)

(14):A、只有结构化语言B、有结构化语言和判定树

C、有结构化语言和判定树和判定表D、判定树和判定表

解:C

上午考试一软件工程

CMM模型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在(15)使用定量

分析来不断地改进和管理软件过程。(2004)

(15)A、优化级B、管理级C、定义级D、可重复级

解:A

在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中,一般把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划分为

(16)两种。(2004)

(16)A、数据流和事物流B、变换流和数据流

C、变换流和事物流I)、控制流和事物流

解:C

上午考试分析一软件工程

•下列叙述中,与提高软件可移植性相关的是(18)。(2005)

(18)A.选择时间效率高的算法

B.尽可能减少注释

C.选择空间效率高的算法

D.尽量用高级语言编写系统中对效率要求不高的部分

解答:可移植性指从一个计算机系统移植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因此,

保持软件的通用性,尽量不与具体的系统有关,才能具有较好的可移植

性。高级语言一般通用性较好,适合不同的计算机系统。

(18)D

•在系统转换的过程中,旧系统和新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再由新

系统代替旧系统的策略称为(19);在新系统全部正式运行前,一部分

一部分地代替旧系统的策略称为(20)o(2005)

(19)A.直接转换B.位置转换C分段转换D并行转换

(20)A.直接转换B.位置转换C分段转换D并行转换

解答:系统转换有三种:直接转换,新系统运行无误时,立即启动,并

终止老系统。分段转换,新系统一部分一部分的代替老系统。并行转换,

新老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再代替老系统。

(19)D(20)C

上午考试分析一软件工程

•下列叙述中,与提高软件可移植性相关的是(18)。(2005)

(18)A.选择时间效率高的算法

B.尽可能减少注释

C.选择空间效率高的算法

D.尽量用高级语言编写系统中对效率要求不高的部分

解答:可移植性指从一个计算机系统移植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因此,

保持软件的通用性,尽量不与具体的系统有关,才能具有较好的可移植

性。高级语言一般通用性较好,适合不同的计算机系统。

(18)D

•在系统转换的过程中,旧系统和新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再由新

系统代替旧系统的策略称为(19);在新系统全部正式运行前\一部分

一部分地代替旧系统的策略称为(20)。(2005)

(19)A.直接转换B.位置转换C分段转换D并行转换

(20)A.直接转换B.位置转换C分段转换D并行转换

解答:系统转换有三种:直接转换,新系统运行无误时,立即启动,并

终止老系统。分段转换,新系统一部分一部分的代替老系统。并行转换,

新老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再代替老系统。

(19)D(20)C

上午考试分析一软件工程

•在开发一个系统时,如果用户对系统的目标是不很清楚,难以定义

需求,这时最好使用(6)。(2005下)

(6)A.原型法B.瀑布模型C.V-模型D.螺旋模型

(6)A原型法也称为演化模型

•应该在(7)阶段制定系统测试计划。

(7)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D.系统测试(2005

下)

(7)D

上午考试一软件工程

3次比较:

变化较大:

题目深度、覆盖面

分值:逐渐减少:8-4-2

内容基本不脱离软件设计师教程

上午考试一标准、知识产权等

知识产权一般都具有法定的何护期限,一旦保护期限

届满,权利将自行终止,成为社会公从可以自由使用的知识。(20)权

受法律保护的期限是不确定的,一旦为公众所知悉,即成为公众可以自

由使用的知识。(2004)

(20)A、发明专利B、商标C、作品发表D、商业秘密

解:D

甲、乙两人在同一时间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交了专利申

请,专利局将分别向各申请人通报有关情况,并提出多种解决这一问题

的办法,不可能采用(21)的办法。

(2004)

(21)A、两申请人作为一件申请的共同申请人

B、其中一方放弃权利并从另一方得到适当的补尝

C、两件申请都不授予专利权

D、两件申请都授予专利权

解:D

上午考试分析一标准、知识产权等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88)是(22)

标准(2004)

(22)A、强制性国B、推荐性国家C、强制性行业D、推荐性行业

解:A

标准编号:代号,顺序号,发布年号组成

代号:

GB:国标(强制性)GB/TT:推荐性

行业标准: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加上/T就是推荐性行业标准

如:QJ(航天),SJ(电子)、JB(机械)、JR(金融)等

地方标准: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代码(11北京、12天津、

31上海)

企业标准:Q/xxxx,XXXX:企业代号

上午考试分析一标准、知识产权等

・我国著作权法中,(12)系指同一概念。(2005)

(12)A.出版权与版权B.著作权与版权

C.作者权与专有权D.发行权与版权

(12)B

我国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著作权和版权是同义语

•由我国信息产业部批准发布,在信息产业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

标准,称为(13)。(2005)

(13)A.地方标准B.部门标准C.行业标准D.企业标准

(13)C

标准分国际、国家、行业、企业等。我国的国家标准是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信息产业部门发布的属行业标准。

上午考试分析一标准、知识产权等

•某软件设计师自行将他人使用C程序语言开发的控制程序转换为机器

语言形式的控制程序,并固化在芯片中,该软件设计师的行为(14)。

(2005)

(14)A.不构成侵权,因为新的控制程序与原控制程序使用的程序

设计语言不同

B.不构成侵权,因为对原控制程序进行了转换与固化,其使

用和表现形式不同

C.不构成侵权,将一种程序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为另一种

程序语言形式,属于一种“翻译”行为

D.构成侵权,因为他不享有原软件作品的著作权

(14)D

将他人使用C程序语言开发的控制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形式的控制

程序属于翻译行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修改或翻

译其软件作品,构成侵权。

上午考试分析一标准、知识产权等

•已经发布实施的标准(包括已确认或修改补充的标准),经过实施一

定时期后,对其内容再次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其

周期一般不超过(8)年。

(8)A.1B.3C.5D.7

(8)C5年

•(9)不需要登记或标注版权标记就能得到保护

(9)A.专利权B.商标权C.著作权D.财产权

(9):C

上午考试一标准、知识产权等

比较:

类型相似

题型:知识产权2或1分标准1分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通信2004)

•设信道的码元速率为300波特,采用4相DPSK调制则信道的数据速

率为(26)b/s.

(26)A、300B、600C、800D、1000

解:B4相DPSK状态数4300Xlog24=600

・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复用方式是(27)EI载波把32个信道按(28)

方式复用在一条2.048Mb/s的高速信道上,每条话音信道的数据速率是

(29)

(27)A、时分多路B、空分多路C、波分多路D、频分多路

(28)A、时分多路B、空分多路C、波分多路D、频分多路

(29)A、56Kb/sB、64Kb/sC、128Kb/sD、512Kb/s

解:(27):CWDM(28)A数字传输多用TDM(29)B2048/32=64Kbps

教程P98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通信2004)

・用户A与用户B通过卫星链路通信时,传播延迟为270ms,假设

数据速率是64Kb/s,帧长4000bit,若采用停等流控协议通信,则最大

链路利用率为(30);

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通信,发送窗口为8,则最大链路

利用率可以达到(31)。

(30)A、0.104B、0.116C、0.188D、0.231

(31)A、0.416B、0.464C、0.752D、0.832

解:Tf=4000/(64*103)=62.5msTp=270ms

则(30):62.5/(270*2+62.5)=0.10373=0.104A

(31):W=80.104*8=0.832D

教程P1254.14.42个公式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通信2005)

•10个9.6Kb/s的信道按时分多路复用在一条线路上传输,如果忽

略捽制开销,在同步TDM情况下,复用线路的带宽应该是(24);在统

计TDM情况下,假定每个子信道具有30%的时间忙,复用线路的控制开

销为10%,那么复用线路的带宽应该是(25)。

(24)A.32Kb/sB.64Kb/sC.72Kb/sD.96Kb/s

(25)A.32Kb/sB.64Kb/sC.72Kb/sD.96Kb/s

解:同步TDM,每个信道固定使用,需9.6X10=96,统计TDM,10个

子信道共享一条线路,30%的时间忙,10个信道总的使用效率是9.6

X10X30%,但加上控制开销10%,即带宽的90%用于传输数据,则

线路带宽是9.6X10X30%/90%=32

则(24):D(25):A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通信2005)

・使用海明码进行前向纠错,如果冗余位为4位,那么信息位最多可

以用到(26)位,假定码字为a6a5a4a3a2alao,并且有下面的监督关系

式:

S2=a2+a4+a5+a6

Sl=al+a3+a5+a6

S0=a0+a3+a4+a6

若S2S1SO=11O,则表示出错位是(27)o

(26)A.6B.8CllD.16

(27)A.a3B.a4C.a5D.A6

解: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可以纠正一位错误,对于信息位为k位,冗

余位r位,形成k+r位编码,要符合2r>=k+r+1,先r=4,则k最

大是11

S2S1SO=O表示不出错,否则,S2S1S0形成的二进制转为10进

制是几,表示码字的第几位出错,110是6,表示第6位,即即出错。

则(26):C(27):C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通信2005)

下图中画出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波形图,实际传送的

比特串为(28)o

(28)A.011010011

B.011110010

C.100101100

D.100001101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通信2005下)

•按照同步光纤网传输标准(SONET),0C-3的数据率为(13)Mb/s。

(13)A,150.336B.155.250C.622.080D.2488.320

答案:B(见教程P98)

・设信号的波特率为600Baud,采用幅度一相位复合调制技术,由4

种幅度和8种相位组成16种码元,则信道的数据率为(14)o

(14)A.600b/sB.2400b/sC.4800b/sD.9600b/s

答案:C=600Xlog216=2400

・双极性AMI编码经过一个噪声信道,接收的波形如图3所示,那么

出错的是第(15)位。

(15)A.3B.5C.7D.9

答案:C。第7位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通信2005下)

•若信息码字为11100011,生成多项式,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为

(16)G(X)=X5+X4+X+1

(16)A.01101B.11010C.001101D.0011010

10110110

1100111110001100000

110011

0101111

110011

111000

110011

0101100

110011

111110

110011

011010

000000

11010

上午考试一网络(通信)

3次比较:

相同点:多路复用,计算题,编码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体系结构2005)

•在0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

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中,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21)。

(21)A.MAC地址B.LLC地址C.IP地址D.端口号

(21)SAP是能够被上层识别的上下层接口,TCP、UDP向上给不同

的应用协议传输数据是通过端口识别的,同样网络层给运输层是通过IP

地址的。

(21)C

•在0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

的协议层是(22)。

(22)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

端到端控制,是运输层,即该层协议不关心具体的传输路径和经过

的站点,只关心对端的交互情况。点到点是数据链路层。

(22)C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体系结构2005)

•在Intemet上有许多协议,下面的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协议层次关系

的是(23).

显然,正确的层次关系是A,其它都不正确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体系结构2005下)

•在ISOOSI/RM中,(18)实现数据压缩功能。

(18)A.应用层B.表不层C.会话层D.网络层

答案:B

•在0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单位是(64)。

(64)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

答案:B

上午考试一网络(体系结构)

两年比较:

2004年没有涉及

2005年3分

2005下2分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广域2004)

•HDLC是一种(32)协议。

(32)A、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控制B、面向字节数的异步链路控制

C、面向字符的同步链路控制D、面向比特的异步链路控制

解:A

帧中继网络没有采用流量控制机制,只有拥塞控制功能。采用显式

信令控制时,如果LAP-D帧中的FECN比特置1,则表示(33)。

(33)A、在帧的传送方向上出现了调整B、在与帧传送方向上出现

了拥塞C、在两个传送方向上同时出现了拥塞D、没有出

现拥塞

解:B:FECN表示帧传送方向上出现了拥塞(2003年网工考过)

ATM网络采用了许多通信量管理技术以避免拥塞的出现,其中(34)

是防止网络过载的第一道防线。

(34)A、连接许可B、选择性信元丢弃C、通信量整型D、使用参数

控制

解:AATM采用接纳控制减少拥塞发生的可能性。参: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张尧学等清华版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广域2005)

•N-ISDN有两种接口:基本速率接口(2B+D)和基群速率接口(30B+D),

有关这,两种接口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9)o

(29)A.基群速率接口中,B信道的带宽为16Kb/s,用于发送用户

信息

B.基群速率接口中,D信道的带宽为16Kb/s,用于发送信

令信息

C.基本速率接口中,B信道的带宽为64Kb/s,用于发送用

户信息

D.基本速率接口中,D信道的带宽为64Kb/s,用于发送信

令信息

解:(2B+D)和(30B+D)中,B的速率都是64Kb/s,D速率不同,分别

是16和64,所以排除A、B和D。(29)C

•在ATM网络中,AAL5用于LAN仿真,,以下有关AAL5的描述中不正

确的是(30)。

A.AAL5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B.AAL5提供无连接的服务

C.AAL5提供可变比特率的服务D.AAL5提供固定比特率的服

解:ATM中AAL有1-5,支持不同的业务特点,业务特点分为固定比特

率、可变比特率、可用比特率、不定比特率等,还分连接和无连接,较

难记忆。但从LAN仿真看出,LAN是无连接的。

(30)选B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广域2005)

•以下有关帧中继网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31)。

(31)A.帧中继在虚电路上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B.在帧中继网中,用户的数据速率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C.帧中继网只提供永久虚电路服务

D.帧中继不适合对传输延迟敏感的应用

解:帧中继网络是X.25基础上发展来的,提供的业务有两种:永久

虚电路和交换虚电路。

(31)选C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广域2005下)

•若采用后退N帧ARQ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帧编号为7位,则发送窗

口的最大长度为(17)。

(17)A.7B.8C.127D.128

解:27—1=127C

•ATM适配层的功能是(29)„

(29)A.分割和合并用户数据B.信元头的组装和拆分

C.比特定时D.信元校验

解:A

上午考试一网络(广域)

比较:

相同点:基本的概念或知识、在各种广域网上都提到一点(1分)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局域2004)

以太网100BASE-TX标准规定的传输介质时(61)。

(61)A.3类UTPB.5类UTPC.单模光纤D.多模光纤

解:BT:UTP100需要5类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局域2005)

・在下图的网络配置中,总共有(32)个广播域,(33)个冲突域。

(32)A.2B.3C.4D.5

(33)A.2B.5C.6D.10

解:路由器连接的计算机是属不同的广播域,即不进行广播,交换机

连接的计算机是属同一广播域的,即进行广播,但属不同的冲突域,HUB

连接的计算机属同一广播域和同一冲突域。

(32)A(33)C

上午考试分析一网络(局域2005下)

•以太网中的帧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