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丝虫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丝虫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丝虫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丝虫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丝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寄生虫学丝虫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页1. 微丝蚴形态特征、两种微丝蚴形态区分。2. 丝虫生活史。3. 丝虫病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4. 丝虫病试验诊疗主要方法。[教学要求][重点难点]1. 两种微丝蚴形态区分。2. 丝虫生活史及其与其它线虫生活史区分。3. 丝虫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2页[教学内容]丝虫(filaria,threadworm)是由吸血昆虫传输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细长如丝线而得名。寄生在人体丝虫有8种。在我国有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ayi(马来丝虫)。丝虫病(filariasis)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世界六大类热带病之一。世界六大类热带病:除麻风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histosomaiasis)丝虫病(filar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介绍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3页形态1.成虫: 两种丝虫形态基础相同,乳白色,细长如丝线,1cm,体表光滑,♀>♂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

Wuchereriabancroftiadultworminalymphaticchannel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4页2.幼虫--微丝蚴丝虫成虫子宫粗大,含大量卵细胞,成熟虫卵壳薄而透明,内含卷曲幼虫。在向阴门移动过程中,幼虫伸直,卵壳随之伸展成为鞘膜而被于幼虫体表,此幼虫称为微丝蚴,220×5~7µm。丝虫为卵胎生。虫体细长,头钝圆,尾尖细,外被有鞘膜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在虫体前端1/5处无核区为神经环尾核?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5页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判别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体态柔和,弯曲较大硬直,大弯有小弯头间隙(长:宽)较短(1:1或1:2)较长(2:1)体核圆形或椭圆形,各核分开,排列整齐,清楚可数椭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相重合,不易分清尾核无有2个,前后排列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6页班氏丝虫微丝蚴244~296×5.3~7.0µm体态柔和,弯曲较大马来丝虫微丝蚴177~230×5~6µm体态

僵直,大弯上有小弯

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7页班氏丝虫微丝蚴头间隙:较短体核:圆形或椭圆形,各核分开,排列整齐,清楚可数无尾核。马来丝虫微丝蚴头间隙:较长体核:椭圆形,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相互重合,不易分清尾核:有2个,前后排列,尾核处角皮略膨大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8页3.感染期幼虫--丝状蚴班氏丝虫第三期幼虫是感染期幼虫又称丝状蚴,寄生于蚊体内。虫体细长,活跃。班氏丝状蚴平均长1.6mm,马来丝状蚴平均长1.3mm。尾端有3个乳突丝状蚴自蚊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侵入人体。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9页生活史Lifecycle学习关键点:寄生部位(成虫):人体淋巴系统感染阶段:丝状蚴(L3)中间宿主:蚊感染路径与方式:蚊叮剌吸血,经皮肤感染致病阶段:成虫、幼虫诊疗阶段:微丝蚴、成虫寿命:成虫普通4~10年;微丝蚴寿命2-3月,含有夜现周期性。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0页生活史示意图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现象称夜现周期性。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出现于外周血液。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高峰时间:班氏微丝蚴10PM--2AM,马来微丝蚴8PM--4AM。关于微丝蚴夜现周期性机制至今还未说明。有些人认为与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兴奋、抑制相关。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1页致病1、致病机理:丝虫寄生引发淋巴组织变态反应,使淋巴瓣膜受损,造成淋巴回流障碍,引发淋巴水肿,刺激组织增生,纤维化,变厚、变硬。2、临床表现:(1)急性期:丝虫热,淋巴结炎,逆行性淋巴管炎(包含精索炎、睾丸炎和附睾炎)。(2)慢性期:象皮肿、乳糜尿及睾丸鞘膜积液马来丝虫不寄生在深部淋巴组织,所以马来丝虫病仅表现有象皮肿。3、临床过程1.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2.慢性期阻塞性病变⑴象皮肿(elephantiasis)⑵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⑶乳糜尿(chyluria)3.隐性丝虫病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2页淋巴管炎淋巴管炎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在出现局部症状同时,患者常伴有畏寒发烧、头痛、关节酸痛等,即丝虫热。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3页班氏丝虫病人橡皮肿ElephantiasisduetoBrugiamalayi.Pittingdoesnotoccurinthisstage(solidoedema)马来丝虫病人ElephantiasisduetoBrugiamalayi,complicatedbyseveredermatitisandsecondarybacterialinfection.

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4页班氏丝虫病人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使淋巴液流入鞘膜腔内,引发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在班氏丝虫病中较常见。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5页乳糜尿(chyluria):由班氏丝虫所致。阻塞部位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若因为胸导管以下、腰干以上淋巴管瓣膜损伤及炎症纤维化使淋巴管阻塞,造成腰干淋巴压力增高,使从小肠吸收来乳糜液回流受阻,而经侧支流入肾淋巴管,致使肾乳头粘膜溃破,乳糜液流入肾盂,混于尿中排出。乳糜尿常屡次间歇发作,尿呈乳白色。乳糜尿中含大量蛋白及脂肪,沉淀物中有时可查到微丝蚴淋巴系统阻塞是引发丝虫病慢性体征主要原因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6页试验诊疗1.病原诊疗⑴血检微丝蚴:取血时间9PM—2AM。1)首选厚血膜法:取末梢血60µl(3大滴)涂成厚片,干后溶血镜检。2)新鲜血滴法:取末梢血1大滴于载玻片上生理盐水中,加盖片后马上镜检,观察微丝蚴活动情况。适合用于教学及卫生宣传。3)浓集法:取静脉血1~2ml,溶血后离心沉淀,取沉渣镜检4)海群生白天诱出法⑵体液和尿液检验微丝蚴⑶成虫检验法2.免疫诊疗可用作辅助诊疗。⑴皮内试验:不用作确诊病人依据,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⑵检测抗体⑶检测抗原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7页2.流行步骤及影响原因⑴传染源:血中有微丝蚴带虫者及病人是丝虫病传染源。⑵传输媒介:我国传输丝虫病蚊媒有10各种。班氏丝虫主要传输媒介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次要媒介有中华按蚊。马来丝虫主要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⑶易感人群:男女老少均可感染。流行区微丝蚴感染率高峰多在21~30岁。⑷影响流行原因:自然原因主要为温度、湿度、雨量、地理环境等。这些原因既影响蚊虫孳生、繁殖和吸血活动,也影响丝虫幼虫在蚊体内发育。班氏丝虫病世界流行,马来丝虫病分布在亚洲。丝虫病流行于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台湾和海南仅有班氏丝虫病流行。人体寄生虫学丝虫第18页防治标准1.普查普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