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_第1页
合理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_第2页
合理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_第3页
合理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_第4页
合理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理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摘要: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品种、土壤、肥料、气候、管理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玉米的产量,其中玉米的品种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品种,合理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化学肥料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化学肥料的不合理使用依然严重,导致肥料不能被土壤充分利用,大量残留化肥对土壤造成污染,破坏土壤结构,改变土壤肥力,使土壤的组成性状发生变化,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对作物合理施肥越来越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玉米氮肥合理施用技术,提出施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关键词:玉米,合理施肥,产量EffectofReasonableFertilizationonMaizeYieldAbstract:maizeasthemainfood,feedandindustrialrawmaterials,HasbecomeChina'slargestfoodcrops.Increasingtheyieldandqualityofmaizehasalwaysbeenawiderangeofconcerns.Inthecornplantingprocess,Varieties,soils,fertilizers,climate,andmanagementmeasuresallaffectmaizeyieldstoacertainextent,Cornvarietiesofwhichistodeterminethedominantfactorincornproduction.duringproduction,Inadditiontovarieties,reasonablefertilizationisoneoftheimportantmeasurestoimprovemaizeyield.Overtheyears,chemicalfertilizersintheprotectionofChina'sfoodsecurityplayanimportantrole,buttheunreasonableuseofchemicalfertilizersisstillserious,leadingtofertilizercannotbefullyutilizedbythesoil,alargenumberofresidualfertilizeronsoilpollution,damagetosoilstructure,Soilfertilityismoreandmorewidelyconcerned.Thispapersummarizesthereasonableapplicationofmaizenitrogenfertilizer,andputsforwardtheproblemsandsolutionsintheprocessoffertilization.Theresultsshowthattheyieldandqualityofthesoilareaffectedbythechangeofthecompositionofthesoil,whichaffectsthenormalgrowthanddevelopmentofthecropandtheyieldandqualityofthecrop.Programtoprovidereferenceforimprovingmaizeyield.Keywords:MaizeReasonableFertilizationYield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粮食短缺问题需要依靠化肥的合理施用来解决。受全球粮食短缺以及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口粮食量将有所下降;我国粮食缺口加大,要在有限的土壤条件下,合理使用化肥是保证粮食供应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化肥产量、施用量以及有效灌溉面积不断增加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国人口世界第一,但平均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投入大量的化肥使用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影响土壤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自1993年以后,我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化肥消费大国。2005年,我国化肥消费量达4766×104t,占世界化肥消费总量的32%。2010年,我国化肥消费量达到5561.7×104t,为世界化肥总消费量的34%(世界化肥消费量按照IFA公布2009/2010年度1.629×108t计算),其中氮肥约为3200×104t,磷肥约为1400×104t,钾肥约为950×104t[1]。我国为了实现高产目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化肥的施用,化肥用量已经较高,加上使用不合理等问题,肥料的不科学管理已经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过度和不合理施肥破坏了土壤的自然动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并对生物和人类形成直接危害,甚至形成对有机生命的危害[2]。所以探索合理的施肥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生产的重点。陈欢等[3]对淮北砂姜黑土区长期施肥下小麦产量稳定性研究表明,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模式较不施肥明显提高了小麦产量稳定性和生产可持续性。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4]。合理的施肥制度是维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俄胜哲等[5]在河西绿洲灌漠土研究表明,氮、磷肥在不同年份或轮作周期中对小麦、玉米均具有显著增产效应,钾肥增产效果不如氮、磷肥。何萍等[6]研究表明表明不施氮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钾,不施磷对产量影响最小,施肥经济效益与产量效应略有不同,施磷肥玉米的产投比最大,施钾肥次之,施氮肥最低。高洪军等[7]研究表明不施肥和不平衡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平衡施用NPK化肥土壤有机质维持平衡,其原因可能是平衡施肥促进植物生长,从而使植物残体尤其是根茬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增加。目前施肥存在的问题“施肥越多越好”的错误观念影响了很多农民,化肥的施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的。由于对化肥缺乏正确的认识,农民过高估计了化肥的作用,担心因为化肥施用量不够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进而降低了农作物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化肥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假化肥泛滥等现象的出现,也使农民对化肥的应有作用产生担忧,只能寄希望于增加化肥的施用量;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对化肥和土壤缺乏基本的了解,只是依照自己种植的经验去施用化肥。2.3、肥水结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灌溉水肥一体化能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施用水溶肥料可明显提高穗粒数,通过增加穗粒数,提高灌浆质量,从而增加了玉米产量。水分和养分既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区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因子,其对农作物既可能产生正效应,也可能产生负效应。只有水分、养分的合理施用,协调供应,才能产生明显的协调和互补作用,达到“以水调肥,以肥调水,肥水相济”的效果,表现出两种因子效果叠加的增产作用。施肥具有明显的调水作用,适量施用肥料可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18]。孙文涛等[19]通过滴灌施肥研究水肥互作效应时指出,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刘运通[20]认为,氮营养增强了作物对干旱的敏感性,使其水势相对含水量大幅度下降,蒸腾失水减少自由水含量增加,而束缚水含量减少,并使膜稳定性降低,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2.4、根外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叶面肥是通过作物叶面吸收能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其用量较少但起到较大的作用,喷施叶面肥后可以使植物较快吸收养分,有利于植物生长.胡文河[21]研究认为喷施叶面肥能够增加玉米叶面积、提高光合能力。农作物根外施肥是指在农作物叶片上喷洒液体的肥料,农作物叶面直接吸收营养物质,具有吸收快、见效快、免固定、肥效高、省工本、减污染等优点,能迅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已经使用根外肥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施肥,并且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在根外施肥的喷施部位上,对小麦、水稻、玉米等单子叶作物,一般只要将叶片正面喷匀即可,而对双子叶作物,因为叶片背面吸肥比叶片正面容易,所以在进行叶面喷肥时,要正面反面同时均匀喷雾。另外,农作物的绿色茎叶是喷肥的合理部位,特别是生长幼嫩、长势健旺的绿色功能叶,受肥效果最佳[22]。3、结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的进步离不开化肥的施用,合理施肥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施肥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条件下为某一作物或某一系列作物所采用的正确施肥措施。包括施肥的原则、肥料品种的选择、适宜的施肥量、适宜的施肥期和方法。施肥要对路,方能充分发挥肥效,要根据肥料性质用于不同的土壤和作物,采取相应的施肥方法。走出“施肥越多越增产”的施肥误区。参考文献:[1]朱兆良,金继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02):259-273.[2]周丽萍,戚瑞生.不合理施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探讨[J].甘肃农业科技,2017,(01):74-78.[3]陈欢,曹承富,孔令聪,张存岭,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长期施肥下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3):2580-2590.[4]胡乃娟,韩新忠,杨敏芳,张政文,卞新民,朱利群.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酶活性及产量的短期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02):371-377.[4]俄胜哲,杨生茂,郭永杰,索东让,杨思存,崔云玲,王成宝.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04):786-793.[6]何萍,徐新朋,仇少君,赵士诚,.我国北方玉米施肥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6).[7]高洪军,朱平,彭畅,张秀芝,李强,张卫建,.等氮条件下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对春玉米的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8]张艳,于汶加,陈其慎,刘艳飞,张艳松.化肥消费规律及中国化肥矿产需求趋势预测[J].资源科学,2015,37(05):977-987.[9]李慧,徐明岗,朱平,张文菊,张会民,李忠芳.长期培肥我国典型黑土玉米氮肥效应的演变趋势[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06):1506-1513.[10]张学林,王群,赵亚丽等.施氮水平和收获时期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2565-2572.[11]朱波.不同施肥方式对紫色土农田土壤动物主要类群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05):911-920.[12]张学林,徐钧,安婷婷,侯小畔,李潮海.不同氮肥水平下玉米根际土壤特性与产量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4):2687-2699.[13]陈浩,王平,刘淑英,张志功.施肥对河西绿洲制种玉米各器官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土壤,2014,46(02):275-280.[14]孙景玲,马忠明,杨蕊菊等.河西地区间作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动态变化分析[J].土壤通报,2010,41(04):882-885.[15]徐杰,陶洪斌,宋庆芳等.水氮配置对华北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4).[16]严寒.大田玉米高产施肥技术[J].吉林农业,2014,(22):84.[17]曾维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增产效果研究[J].南方农业,2013,7(07):17-18.[18]权金鹏,孔吉有,邱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