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福利理论1PPT课件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福利概述第二节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社会福利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
2PPT课件学习目标了解社会福利的概念、类型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掌握福利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对社会福利的理论贡献;初步了解当今社会福利的主要理论流派。
3PPT课件第一节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界定二、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三、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方法
四、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目的
4PPT课件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界定什么是福利?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看,“福利”一词常常指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包含富裕、幸福、平等等人们追求的价值理想。“福利”是一种物质的或者是货币的资源分配方式。“福利”是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帮助或者特殊服务的方式。5PPT课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是不同的。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0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社会福利是一个宽泛的和不准确的词,它经常地被定义为旨在对被认识到的社会问题作出反应,或旨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的‘有组织的活动’、‘政府干预’政策或项目……”美国学者巴克尔认为,社会福利是指“一种由社会福利计划、社会福利津贴和社会服务构成的,帮助人们满足对维持社会运转必不可少的社会需要、教育需要和健康需要的国民制度。”6PPT课件经济历史文化发展不同,各国界定也不同英国:Socialservices社会福利被确认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目的在于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免费医疗等公益服务和家庭生活补贴以提高其福利,社会福利可以包括社会保险计划、保健、福利事业和各种维护收入的计划。(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7PPT课件美国:Socialwelfare社会福利是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以保险,还为结婚生育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为抚养子女而发给的家属津贴也包括在这个定义中。(美国社会保障署-全球社会保障制度)8PPT课件日本:社会福利是指国民在生活上蒙受如失业、伤病、高龄等各种事故,而使其生活来源中断或减少,给国民生活带来困难时,通过社会福利机制,进行国民再分配,保障其最低限度的收入所得,由国家来救济国民生活之损缺的制度。9PPT课件各国定义的差别并非本质的差别是内容与实施上的差别是对福利的需求与理解的差别是各国期望的变化10PPT课件1.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
2.对象的全民性
3.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
4.非功利性和服务性
5.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现代社会福利的特征11PPT课件《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1991):“国家和社会为增进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1994):“按其字义和一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把社会福利看做与社会救助逻辑上并列的概念,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12PPT课件社会福利与其他概念辨析(一)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关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关系问题:一种观点是将社会福利广义化,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即是其中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部分。另一种观点是将社会福利狭义化,并将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13PPT课件在国外,社会福利是一个比社会保障含义更为宽泛的概念,作为主要保证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大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中国,社会福利仅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狭义的社会福利范畴。为什么会不同呢?14PPT课件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中国)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与安置15PPT课件(二)、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可以指社会福利状态,也可以指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状态是指人类社会,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社会福利制度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16PPT课件广义的社会福利体系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安全体系)公共福利地方公共福利其他社会福利体系职业福利国际捐助社会福利体系17PPT课件按福利的具体内容划分:教育福利、住房福利、卫生福利、个人生活福利、各种社会津贴按享受福利的对象划分妇婴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青少年福利、单位职工福利按福利的给付形式划分货币形式、实物形式按福利服务的形式划分中国社会福利类型和内容18PPT课件职工集体福利特殊社会福利社区社会福利服务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19PPT课件二、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历史性:发展历史构成思想的基本内容多元性:人的基本需要的多元性思想的多元性:政治、经济、社会、伦理、哲学意识形态性:流派性:20PPT课件三、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目的有助把握社会思想的发展变化有助探寻各种社会思想的区别与内在联系把握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规律(各国不同)有助正确认识社会以及个人的社会责任维护自己的社会福利权益21PPT课件四、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多角度研究思想流派的研究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22PPT课件第二节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阶段一、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15世纪-17世纪中:封建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兴起,宗教神学统治地位受到动摇,人文主义的核心地位开始确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近代史开始。17世纪中-19世纪中: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前期:西方资本主义面临新选择时期。英国采取国家干预政策,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20世纪70年代以来:改革时期。政府与市场相调节。23PPT课件二、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15世纪-17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开始出现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出现-思想基础宗教改革加速了社会世俗化-现实基础启蒙运动自然法、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分权制衡与代议制-思想基础24PPT课件17世纪中-19世纪中:西方福利思想开始形成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快速兴起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走向顶峰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开始出现25PPT课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福利思想快速发展德国的新历史学派社会福利思想使德国成为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英国的激进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费边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促进了英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国的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新古典学派社会福利思想的出现26PPT课件20世纪前期:凯恩斯主义与瑞典学派的国家干预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发展迅速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走向顶峰法西斯主义社会福利主张在德国等国躁动一时27PPT课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成为资本主义改革的理论武器传统的国家干预主义仍有巨大影响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持续影响“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出现28PPT课件第三节社会福利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一、不同历史时期西方社会福利理念1、社会福利理念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内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既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影响,更受到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29PPT课件2、西方社会福利理念的发展变化第一阶段:自助理念-15、16世纪-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化为每个人提供了机会个人成败与否与自己的努力直接相关问题的解决是个人的责任而不是社会责任社会福利应靠个人自助而不是政府30PPT课件第二阶段:国家福利理念-19世纪末-20世纪70年代社会问题的出现不是个人原因而是社会原因社会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是社会或国家责任社会福利应靠国家保障而不是依靠个人自助31PPT课件第三个阶段:自助、互助与国家保障相结合的社会福利理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加剧,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问题解决既是政府、社会的责任,还是个人责任社会福利应依靠国家福利、社会力量及个人自助正成为主导当代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的基本理念32PPT课件二、不同时期的西方社会福利实践模式第一阶段:19世纪末以前-自助家庭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社会慈善机构的服务是重要补充家庭及慈善无法满足时,政府通过济贫法制度提供官方救助33PPT课件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70年代国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公共福利与服务制度追求建立“福利国家”34PPT课件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追求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的协调和平衡改革提高一些享受社会福利的资格要求降低一些社会福利津贴的标准提倡社会福利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推进一些社会福利项目私营化35PPT课件三、社会福利的分类依据社会福利的作用方式社会福利资源提供方式社会福利资源分配方式影响社会福利服务的特定人群类别残补型社会福利;制度型社会福利。现金给付型社会福利;实物给付型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型社会福利。选择性社会福利;全民性社会福利。老年人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妇女儿童社会福利36PPT课件蒂特马斯的三种模型剩余型社会福利:认为家庭和市场是满足个人福利需求的自然渠道,只有当家庭解体或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或个人发生意外时,社会才承担向个人提供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福利责任。工业成就型福利:福利设施充当的只是经济的附属品,福利提供的依据在于个人的工作表现和生产成果。具有激励和对勤奋予以报偿的经济作用,也具有满足阶级或群体归属的社会心理作用。制度化的再分配型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的制度结构中必需的、永久性的组成部分,是在家庭和市场机制之外的利益再分配机制,将福利对象从弱势群体扩展到全体公民。37PPT课件1.剩余型社会福利(产业革命之前)
2.制度型社会福利(产业革命之后)
3.福利国家(二战后)
4.福利多元化和发展型社会福利(20世纪80年代之后)38PPT课件福利模式的类型1.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提供的市场为主、国家为辅助原则,待遇给付上实行保基本的原则,资格审核比较严格,“非商品化”程度最低。主要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实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在社会福利的待遇给付上,这一模式实行补救式或者说剩余式的提供方式,带有济贫性质,国家提供少量的普惠式转移支付或有限的社会保险计划,主要提供给那些收入较低、极端贫困的人员。即算国家提供一定的普救式待遇,其水平也是十分低下的,而且需要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甚至采取一些羞辱性的审查方式。注:非商品化就是指个人福利相对地既独立于其收入之外又不受其购买力影响的保障程度。39PPT课件2.欧洲大陆模式主要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这一模式的国家受保守主义或者说合作主义的影响较大,强调国家、社会、雇主、个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结合,国家与市场相结合,与就业相关联,非商品化的程度适中,比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要高,但比斯堪的纳维亚模式要低。这些国家主要采取社会保险型的福利模式,出于合作与整合的目的,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福利制度,以满足不同群体差异化的福利需求,造成了福利制度的严重碎片化。40PPT课件3.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指处于或邻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些国家的福利模式,主要包括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国。在意识形态上实行社会民主主义,强调平等地位的原则,尊重公民的社会权利,非商品化程度较高,社会福利实行普惠制原则,覆盖所有阶层。斯堪的纳维亚模式表现为高度的非商品化原则与普惠制原则,合乎不同阶层的需求,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逐步享受有与白领或公务员同等的福利权利,所有的阶层都被纳入到一个普惠型的福利体系中。非商品化程度最高,全体公民的社会权利消除了地位特权和市场的影响。41PPT课件4.东亚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东亚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尤其是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印度等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东亚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福利模式,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经济的快速增长、福利制度的相对落后、政治体制的集权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等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福利与就业相关联,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制度安排,与公民权利的结合不紧密,非商品化的程度较低,大量的非正规就业人员不能享受社会福利的权益。目前东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国民的社会福利不足为代价的。42PPT课件无论几个模式,都很难以将全球所有国家的福利制度包括进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只体现出单一的特点,往往具有多面性。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不同时期内各国的福利模式也会有所调整和变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可能主要体现社会民主主义的特点,但也并不完全排除自由主义的因素。同样,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也不是纯粹的,例如美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具有再分配和强制的性质,而远非保险精算式的,至少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当代斯堪的纳维亚的社会民主主义具有相似之处。欧洲的保守主义制度也具有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成分。在过去几十年中,欧洲国家日益变得既非合作主义、亦非极权主义。43PPT课件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第二章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渊源44PPT课件第一节古希腊的社会福利思想一柏拉图的社会福利思想1.《理想国》的主要内容(1)社会阶级结构(2)“共产”制度(3)共妻制2.小结:整体幸福的福利观45PPT课件灵魂或人性划分阶级划分天赋和职能对应金属(上天造人加入)理性统治阶级以才智管理国家黄金意志武士阶级勇敢善战、保卫国家白银情欲劳动者阶级安分守己地为自己为国家进行生产劳动铁和铜46PPT课件执掌政权,治理国家执行法律、捍卫国家和从事对外扩张为社会提供生产资料47PPT课件柏拉图不同意将国家权力交给哪怕是少数统治阶级,他认为最高统治权必须由一人专权,而这个人就是哲学王。因为他有很高的“善性”,他好学、会学、敏于学,强于记,有胜人之胆量、阔大之胸襟、远大之目光、高尚之人格,以将国家和个人引向至善为已任,关于运用“公道”、“节制”诸善德,关心培养正义和理性。48PPT课件(2)“共产”制度柏拉图认为,国家一切灾难的主要祸根是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之存在,它使人民意见分歧,使奴隶主阶级内部“党争”频繁,这不符合“正义公道”社会的要求。在他看来,一个社会是否合乎正义与公道,衡量标准之一,就是看它对贫富悬殊是否过大。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在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实行“共产制”:即除开必需的生活用品外,任何人不许拥有私人财产;任何人不得拥有私人的、不让他人随便进入的住所或储藏室;人们享受同样的饮食标准,其数量正好够一年食用,并且要在一起食用,不得私家开伙;不得私有金银,因为他们本身是神用金银做的,不需要人间的金银,而人间的金银是引起人间许多坏事的根源。49PPT课件(3)共妻制财产上的共产,婚姻上的共妻,是柏拉图社会思想的一大特点。他认为财产私有是造成“党争”的根源,故需共产;财产私有以是家室妻儿累赘所致辞,故需共妻。另外他认为,婚姻是社会的事情,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人们应当为未来的子女着想,为国家和社会福利着想;婚姻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追求财富、权力和地位,而在于造就身心健康的儿童,为国家提供优质的后代。婚姻是社会所必需的,是神圣的,所以要取消家庭,实行共妻制。50PPT课件
1.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1)社会观
(2)对柏拉图共产主义的看法(3)关于社会阶级(4)关于婚姻(5)关于教育
2.小结:以公民幸福为目的的社会福利观二亚里士多德的社会福利思想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51PPT课件人的善业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良好的道德城邦(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公民:是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52PPT课件一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统治正宗君主政体(王制)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53PPT课件两种社会模式之比较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比较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社会阶级结构统治者政体财产家庭男女平等教育等级森严并世袭哲学王君主专制的人治统治阶级内部财产共有取消家庭完全平等贵族教育等级松散中产阶级民主立法的法治财产私有保留家庭不完全平等公办、平等教育54PPT课件随着奴隶制经济的逐渐衰落,出现了早期基督教的经济社会思想。在公元1世纪内,奴隶举行的几次起义都被血腥镇压,他们对在物质上解放已彻底绝望,因而转身寻找精神安慰。约在第1世纪20至30年代,原始基督教出现于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中,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信众视后被彼拉多处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为领袖,延续其传道运动。第二节基督教的福利思想55PPT课件原始基督教亦有泛指于耶稣被钉死后到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之间,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基督宗教。与其后的罗马国教及现今的基督宗教不尽相同,分别尤其可见于其体系和系统化教义等。早期基督教社团实行财产公有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社团内部还未分化出僧侣贵族。56PPT课件与后期基督教相比,具有4个特征:成员和骨干大都出自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弱小民族犹太以及散居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犹太人下层群众;虽已开始萌发世界化倾向,但仍保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神学、定型化的礼仪和体制化的组织,宗教形式大体上还与当时犹太教内一些非正统的下层派别相近;具有强烈的反民族压迫和社会压迫的倾向。57PPT课件一原始基督教的主要思想
1.抗议现实的苦难,幻想美满的天国
2.建立理想的“千年王国”
3.宣扬“信徒因基督的牺牲而得救”小结:平等禁欲互助普遍幸福二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公元313年颁布的米兰敕令,罗马帝国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4世纪,狄奥多西皇帝将其确定为国教。圣经中的慈爱与行善思想原罪救赎忍受苦难追求来世58PPT课件三奥古斯丁的福利思想《上帝之城》
提出两种对立的幸福观
自私的爱地上之城人的世界世俗的幸福爱主的爱上帝之城神的世界神圣的幸福四托马斯・阿奎那的福利思想《神学大全》个人幸福服从公共幸福的整体性原则人的世俗幸福与对神的信仰相一致
59PPT课件中国人注重亲情、注重家族、注重孝道,不仅是感情上的依托,中国历史上的仓储后备、以工代赈、优待抚恤等措施,迄今仍在被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所采用。第二节中国古代早期的社会福利思想60PPT课件一思想渊源我国社会救助的思想自古就很普遍。因为在古代,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的一统和安定,皇帝在他所颁发的具有法的性质的诏书中常常涉及朴素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思想。而且由于儒家思想是处于正统地位的,所以它对中国济贫制度的影响很深。国家的积极介入是中国古代济贫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61PPT课件历史演进路线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间:前170万年——前21世纪——前221年至1911年社会结构:群居(原始群、氏族公社、血缘、亲缘、禅让制、尧舜禹、中国原始社会部落民主推选首领制)——国家、政权、夏商周——稳定的王朝世袭制、家天下、封建制度62PPT课件1、原始社会的福利思想在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主要是各种自然灾害和野兽的袭击,而氏族社会的共产共用制为氏族成员提供了一定的生存保障。氏族公社内部实行财产的平均分配、负担均摊、必要时“损有余而补不足”,强调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丧失劳动能力者的保障、对因战因病致残者提供生活保障是氏族成员的共同责任。63PPT课件补充资料:《古代社会》古代社会美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1818-1881),长期研究印第安人的社会制度,对人类的婚姻、亲属制度、氏族制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1851年出版的《易洛魁联盟》是世界上最早的印第安人民族学著作。1877年出版了《古代社会: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一书,指出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细胞,继而提出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阶段。人类自脱离了原始杂交状态之后,经历了顺序相承的婚姻、家庭形态:血缘(婚)家庭、普那路亚(婚)家庭、对偶(婚)家庭、父权制家庭(特殊形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64PPT课件《古代社会》分四编:第一编“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概括地叙述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认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第二编“政治观念的发展”,指出人类社会有两种组织方式,原始时代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的氏族制度社会组织,文明时代的阶级社会是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即国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途径。第三编“家族观念的发展”。人类自脱离了原始杂交状态之后,经历了顺序相承的婚姻、家庭形态:血缘(婚)家庭、普那路亚(婚)家庭、对偶(婚)家庭、父权制家庭(特殊形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第四编“财产观念的发展”,指出是私有财产导致奴隶制和国家的产生。65PPT课件2、先秦以后的社会福利思想流派(1)先秦时期的“民本、保民”思想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必须重视保护小农,提出先民后神、敬天保民的思想。学术界普遍认为,对民的重视是从周朝代商开始的。66PPT课件在商朝开国之主成汤时对民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商代统治者一再强调尊崇上帝、“恪谨天命”,从而采取了不同于夏桀的利民、保民之策;商代中兴时期的君王盘庚,指出要顺民之欲、施德于民,“罔不惟民之承”、“式敷民德”;周文王奉行惠民、保民之策,力行仁政,“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得到民众拥护,从而国力日趋强盛,为武王翦灭商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的民本主张,“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67PPT课件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建立以后,历代皇帝在贩贫恤患方面未尝有所懈怠,这以历代会要的记载中可以观知。如:汉文帝时,“赐天下孤寡布帛絮”。汉武帝时,“遣渴者存问至赐,鳏寡孤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南朝梁武帝时,诏“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咸加振恤。”虽然近世以前的这些救济未曾作为一项制度、一种政策固定下来而带有临时救济的性质,但已经形成一种传统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并且在宋代以后终于成为国家的一种制度。68PPT课件(2)儒家的“仁政、忠孝”思想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即“仁者爱人”。尽管孔子的“仁者爱人”不能等同于西方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博爱,但普通社会公民未必不包括在内。在很多场合,孔子强调“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养民也惠”。他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行为,应称为“圣”,即便先贤圣王尧、舜也很难做到。因此在孔子的心目中,“博施济众”应是有着为仁、为圣理想的帝王们最终的追求。69PPT课件孔子表述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篇)。他认为,只有调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他认为,西汉中叶官僚地主对百姓的疯狂掠夺造成了贫富悬殊和民不乐生,这是当时社会“难治”的根本原因。要使社会“易治”,就必须实行调均。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70PPT课件(3)墨家的“兼爱、尚同”思想墨子尖锐的揭露与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主张建立一个“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理想社会,“使民之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墨子提出人们相互之间应“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就要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一国之君应该对老百姓“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埋葬之,”使“老而无妻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依放,以长其身”。“交相利”,就是要“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71PPT课件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人,崇尚自力更生,从事农业劳动。并在劳动中总结经验,钻研学习,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儒家人,崇尚道德,但却拒绝劳作。所以孔子有“君子远庖厨”的话流传至今。儒家起源于春秋,而墨家起源于战国,二者相比,儒家在前。如果儒家的思想暂且归纳为:让世界充满爱,所以会结盟,会团结很多人成为一个团体。而墨家追求的是“独善其身”,所以大多都喜欢单打独斗。72PPT课件(4)道家的“小国寡民”和平均思想在《老子》第八十章中,描绘了一种“小国寡民”的理想化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针对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实,《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主义原则,“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主义,反映的是公平优先的社会保障制度奉行的朴素原则。73PPT课件道教思想中也不乏劝善去恶的嘉言,如《老子》一书中有“施恩布德,世代荣昌”、“人行善恶,各有罪福,如影之随形,呼之应声”等。主张行善积德,以仁爱恻隐之心利物济人的慈善行为。它劝导富有者要“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济人之急,救人之危”。74PPT课件(5)《管子》和《周礼》中的社会保障思想管仲认为管理社会首先要“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即划定当时存在的社会四大阶层——士、农、工、商——的各自区域,世代相袭,不得更改,并奖勤罚懒。《管子》把恤民和赈穷作为施政纲领中的重要一目,提出要施行善政,扶危救困等;并提出荒政主张,建立从灾前预防到灾后救助整套机制,并最早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救助方式。75PPT课件《周礼》是我国记载典章制度的一部书籍,是“一个最重要而又最精密的政府组织的计划”。《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防止百姓离散):一曰散利(发放救济物资),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放宽力役),五曰舍禁(取消山泽的禁令),六曰去几(停收关市之税),七曰眚礼(省去吉礼的礼数),八曰杀哀(省去凶礼的礼数),九曰蕃乐(收藏乐器,停止演奏),十曰多婚,十有一曰索鬼神(向鬼神祈祷),十有二曰除盗贼。”76PPT课件《周礼》一书中涉及的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有:首先,政府通过设立官职,专门负责社会保障的事务;其次,通过建立荒政制度,实现灾民救助;再次,提出“保息”六政,通过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等措施,对民众给予普遍的社会救助。77PPT课件(6)佛教的慈悲观念与因果报应说公元一世纪,佛教传人中国。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逐渐由宫廷流布民间。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频繁的战争动乱使佛教教义迎合了人民的心理,逐渐形成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因果报应学说是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主张布施。布施一般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78PPT课件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50年-1864年),历时长达14年。1850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定都于此。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洪秀全之子兼继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虏。补充:太平天国的社会保障思想79PPT课件《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在定都天京之时,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80PPT课件A、分给生产者以生产资料《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地,按其产量的多寡,分为九等好坏平均搭配,然后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全份,15岁以下分半份。其目的是要达到天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国。这种规定既否定了豪富绅衿的大地产,也没有保留北魏或唐初“均田制”中官吏“俸田百顷”的旧例。而是“普天下皆一式”的平均主义方案。81PPT课件B、分配劳动产品《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即一切劳动产品,包括鸡和狗的食物,一切地面的收获和货币,都为天父所有,官员们可以给人们留下必要的食物,多余的则要交还国库。82PPT课件C、组织公共生活《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以25家为基层单位,组成生活保障小组,称为“两”。两个“两”,设“两司马”主持。每5家设“伍长”一人。每家出1人当兵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一切多余的产品要交给高度组织政府。太平天国的家庭小级有一些村社的职能:文化、教育、互助。太平天国社会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行政的,也就是国库和牢事性的。二十五家是一个军事单位,也就是一个排,因为每一户都必须派出一人到军队服役。83PPT课件D、社会福利与生产《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鳏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国库"开支抚养。农民除耕种外,还要利用农闲时间饲养猪、鸡、蚕,从事纺织、缝衣、制作陶器、木活、打石等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在起义的最初阶段,起义者们采用公共食堂组织供养。84PPT课件太平天国的将领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85PPT课件二几种主要的社会保障思想一、天命主义禳弭论
禳(ráng)祈祷消除灾殃
;弭(mǐ)安抚,安定。中国古代一种原始的救荒思想。它认为人间的一切灾难,都是天帝有意安排的。天帝主宰万物的兴衰、自然灾害的发生、农业生产的丰歉等。人类想要免除灾难,非向天帝祷禳以求宽恕不可。86PPT课件禳弭论主要是通过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祈求,来减少、消除灾害。其祈求方式主要是各种祭祀山林川泽丘陵、风雨神的活动。最早见于卜辞(商代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受到朴素的自然观的冲击,至秦汉以后逐渐衰落,对于灾害发生的解释,用比较复杂的阴阳五行说。但至今在一些落后地区仍有残留。87PPT课件据相关记载,秦汉以来,在天旱之时开始举行祭祀苍龙祷求下降霈霖,龙成为官方祭祀的神;入宋以后,则正式祭龙求雨并陆续册封龙神为王。据今存《宋会要》记载,从宋神宗至宋孝宗,宋廷册封各地洞、潭、渊、池为龙女、龙子、龙王及公、侯和为祠庙赐扁额多达成协178次。88PPT课件朱熹的禳弭学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以安民、恤民为主旨的救荒思想的是中国古代荒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了感召和气、以致辞丰穰的学说。对传说中的“龙行雨、蜥蜴造雹”深信不疑,认为只龙行时,能与阳气交蒸,而成雨;蜥蜴形状如龙,属阴,与阳气交感,能成雹。朱熹将天人感应观念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皆可影响自然的秩序,导致天象的变化,而自然的一切变化也都对应着人世间的所有活动。据此,他主张劝谕皇帝畏天敬诚弭灾以达到“正君心”和“为政以德”的目的,同时,以弭灾直言朝政阙失,希望改革弊政以召和气。89PPT课件二、大同社会论大同社会思想大约产生于春秋末期至秦汉之际,其思想影响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影响极为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90PPT课件汉代以后,大同思想亦不断出现。例如:东晋时斯的《抱朴子》一书中记述鲍敬言的话“无君无臣,不竞不营,无荣无辱……”,其描绘的确就是无阶级、无君臣、没有压迫的社会;同一时期的陶潜在《桃花源记》一书中,亦描绘一个大家共同劳动、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宋代康与之的《昨梦录》一书中,也描绘了一个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91PPT课件1、大同社会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强调“天下为公”,这是“大同社会”的核心,也是它与小康社会“天下为家”的根本区别。在公有制社会里,人们对生产成果和社会财富十分珍惜,从不浪费,更不会暴珍天物。“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在公有制社会里,财富天下公有,是否爱护财富,是衡量人们道德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92PPT课件第二,强调人人劳动,各尽其力,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如此,当然没有剥削、压迫,人与人的关系不但亲密而且平等。同时,强调进行劳动分工,按性别、年龄、能力及社会需要进行分工,使人人都有用武之地,“男有分,女有归”,男子狩猎,耕种,女子收割庄稼,管理家务。以生理条件为前提进行自然分工,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与作用。93PPT课件第三,在政治制度上要求实现选贤举能,实现所谓尧舜的禅让制度,不以天下私于一家。第四,社会财富为全体民众所有,人人都可以享有这些财富,人人都享有切实的社会保障。“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大同社会所包含的最重要的社会保障思想和指导原则。94PPT课件2、大同社会与“理想国”的区别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思想,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所谓“理想国”,大致在同一历史时期提出,但它们之间有两个区别:柏拉图的所谓“共产主义”只适用于三个社会阶级中的二个上层的社会阶级,并不适用于第三阶级的工与商,更不用提广大的奴隶群众。而在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中,其幸福则是全社会的任何人都能享受的。柏拉图坚持“公妻”制,他认为这样才可以消除人们之间的争夺与嫉妒,并且便于控制和改良人口;而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则把男女各享其家庭幸福作为必要条件之一。95PPT课件3、大同社会思想的意义作为一种理想社会的主张,大同社会思想包含着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精神,这就是天下一体,互助共济。尽管大同社会思想本身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但它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仍然是指引人类社会向着光明方向前进的灯塔。在众多的古代社会理想中,大同社会思想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进步意义。96PPT课件三、社会互助论社会互助论与大同社会论都属于儒家的重要思想,但就其内容而言,大同社会论强调的是整个社会的“大同”,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梦;而社会互助论则强调社会成员间的互助,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思想。它是社会成员之间互助互济,是有余力余财的社会成员帮助无劳动能力或贫困或遭灾的社会成员避免生存危机的社会思想。97PPT课件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主主张“兼爱交利”提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以实现人民老有所养、孤幼有所依、无饥无寒和安居乐业的理想。孟子亦主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98PPT课件在汉代,于吉撰著的《太平经》一书中认为“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然智者当包养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强者当养力弱者,反欺之,二逆孔;后生者当养老者,反欺之,三逆也”,其劝人互助的思想显而易见。在宋代,学者张载主张“救灾恤患,敦本抑末”,同时提出敬老、慈幼、扶困、济贫的愿望,等等。99PPT课件四、仓储后备论在实施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同时,实行仓储后备制度也是历代有为君主预防灾荒的重要举措。仓储后备的核心是建立仓储以备万一,古人知道农业经济的脆弱性,丰收年与灾凶年的交替出现,乃是自然规律的反映,在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里,没有仓储后备思想是短视的。仓储后备论就是建立谷物积蓄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思想。具体办法是由进行朝廷官吏把百姓手中的余粮收集起来就地建立仓库储存,荒年再行开仓赈济。100PPT课件各个朝代不仅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建国库,在各地还建有政府府库――太仓、常平仓――供应政府支出,调济物资流通,平抑物价,备灾、备荒。即这些仓库不仅担负满足国家机构生存和履行管理社会职能的需要,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也担负救济灾民的责任。“钱过北斗,米烂陈仓”,是一个王朝富裕繁荣的理想图景。101PPT课件图:丰图义仓,坐落在陕西省大荔县,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曾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102PPT课件早在夏朝,国家就非常重视粮食的积蓄,以防水旱之灾。如:《礼记·王制》中就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逸周书·文传篇》中说“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103PPT课件汉代大臣贾谊上汉文帝疏中说:“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宋代大臣余靖上疏亦指出“天下无常丰之岁,倘有缓急,不可无备”。明朝汪文义说“能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者,或御水旱之来,当患而为之备,即灾而为之捍者,可免游离之苦”。104PPT课件农本主义管子是重农主义的代表,他说:“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富国”。汉代晃错认为“人性一日不再食则饥,岁终不制衣则寒。帮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富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梁朝刘勰说:“衣食足知荣辱,仓廪足知礼义……谷之所以不积者,在于游食者多,而农人少。”可以说,仓储后备的社会保障思想与重农思想密不可分。105PPT课件自然条件改良论水灾、旱灾和蝗虫被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因灾致乱的例子不胜枚举。历代明达之士除主张仓储备灾外,还不乏主张兴修水利以防水旱灾害和提倡除蝗以防蝗泛滥者。如:历史上著名的都江堰、郑国渠、白渠、秦渠、汉渠以及黄河堤、长江堤等在当时均起到抑制水旱灾害发生的巨大作用;唐代姚崇提供治蝗最为积极,并取提过除害安民的巨大成就。106PPT课件五、社会救济论历史上的社会救济论的主要目的是让灾民感激统治者的皇恩浩荡,这类学说可概括为:赈济说调粟说养恤说安辑说放贷说107PPT课件1、赈济说在总结各种救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指用实物(主要是粮食和衣服布帛)和货币救济遭受灾害的百姓和生活极端困难无以生存的人们,以保障其最低限度生活需要的一种思想。分政府和民间两种,都是以无偿散发粮食、衣物或散碎银钱等以救济灾民或老幼残病、极贫者,称赈谷、赈衣、赈银。也有用灾民劳动修建某种工程,给灾民钱或粮,不再让灾民承担无偿劳役,称工赈。108PPT课件2、调粟说调粟思想的实质是移民就食、移食就民和平籴,即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对丰收和遭灾的不同地域间进行粮食的调拨或移民,使灾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在春秋时期孟子就主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109PPT课件战国时魏国政治家李悝认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穷,故善平粜者,必谨视岁”,同时,提出了将丰收的粮食积聚起来运往灾区的具体措施。汉代以后,调粟之说日益系统化,但其基本思想仍只是孟子和李悝上述主张的发挥而已。调粟说直到今天仍可为我们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所利用。110PPT课件3、养恤说养恤说是国家如何安置灾民或贫苦流民的思想学说,主要有施粥(即设粥锅放粥)、居养(即临时收容)、赎子(即政府出资为饥民赎回因灾饥所迫卖出子女)、发放寒衣、提供医药帮助等内容。中国古代有“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为恤民的根本原则之说。111PPT课件《诗经•豳风》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援衣”之事,即: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九月份来临的时候,快到到冬天了,于是开始分发棉衣以作御寒的准备。《周礼》中说:疾医,凡民有疾病者分治之;司救,凡有天患民病,则以王命施惠。”即逢凶荒之年,给予药物救治。宋代程明道、司马光、司马康等大臣均论述过居养、施粥等养恤学说。明清以后,又被林希元、席书、陆会禹等人发挥,并发挥了一定的安定社会的作用。
112PPT课件4、安辑说每经灾荒,大批灾民为了生存,常被迫离乡外流,非但不利生产,而且每致暴动起义,危及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便产生了安辑之说。实质上就是主张对因灾荒离村的农民进行诱导并给予一定的扶助,以达到安置灾民、稳定社会的目的。其主要内容为:(1)给复——通过减赋或复赋,诱导流民还乡复业;(2)给田——给流民以闲田,并免除租赋,使流民不再流徙;(3)归送——通过官府的力量,遣送外流农民回乡,并给以适当扶助。113PPT课件5、放贷说实际上有偿补救灾民和贫民的学说,通过放贷粮食和银钱,实行有偿救灾,有官府和民间两种。管子说“民之无本者,贷之圃疆”“无食者予以之陈,无种者贷之新”。宋代,放贷说有了发展,成为帮助灾民或贫民恢复生产的专门主张。刘敞上疏主张放贷救灾:“仓廪量留三年军粮外,贷与贫下百姓,命逐县结保,等第支借,候岁熟曰,准数还官。一则接济困乏,免管逃散;二则以新换陈,不管军储;三则流布恩惠,固结民心”。宋元明清等历代常有关于放贷救灾的主张,并为统治者不断采用,放贷救灾成为古时补救灾民、贫民、恢复灾后简单再生产的政策之一。114PPT课件6、节约通过节约达到渡荒目的,历代都有这方面的规定。如禁止以粮酿酒、禁止厚葬、节约费用等。《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述了孔子对齐景公所讲的话:“凶年则乘驽马,驰道不修,祈以币王,祭祀不悬,祀以下牲,此贤君自贬以救民之礼。夫人君遭灾,尚务抑损,况庶民乎!宜常念艰苦之时,爱惜物力。”到了后世,节约不仅成功之路灾荒之年的时议,而且发展成为平时崇俭固本的理论。115PPT课件六、优待抚恤论就是主张对军人实行政治、物质上的优待和抚恤的思想。周文王死后,姜子牙继续辅佐武王从政治军,他针对前朝优抚军人的做法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指出:“凡行军吏士有伤亡者,给其丧具,使归而葬,此坚军全国之道也;军人被创即给医药,使谨视之,医不即治,鞭之”。战国时期,吴起主张“申明法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同一时期的墨子、韩非、商鞅、荀子等均对优待抚恤问题有过专门底座,有的甚至变成为当时的法律。116PPT课件中西古代社会福利思想比较中国西方具备农业社会的特点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缺乏理论的完整性概念、判断、推理逻辑的一致性面向过去面向未来重直觉重理性世俗性超越性117PPT课件综合评价1、思想内容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总体特色;2、充当维护封建帝王及地主阶级统治秩序的工具是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政治特色;3、局限于治标之术是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特色;4、实践效果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是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特色。118PPT课件第三章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出现第一节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兴起119PPT课件黑暗时代
18世纪左右开始使用的一个名词,指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历史;最初是指从罗马帝国的灭亡到文艺复兴的开始整个一段时期。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西欧进入一个所谓的黑暗时代。因为大部份的罗马文明在这段期间受到破坏,并且被蛮族文化所取代。120PPT课件黑暗时代的概念是由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在1330年代提出的,原本是为了大力批评当时的拉丁语文学。之后的史学家把这个名词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古典罗马时期和中世纪盛期之间,这段时间表现为拉丁语文学的式微,同时代可靠历史的缺乏,人口的统计结果普遍下降,以及普遍的建筑工程以及物质文化成就都相当少。121PPT课件一文艺复兴的出现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122PPT课件1、文艺复兴出现的基本原因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封建农奴制度解体,工商业地位上升。2、特殊原因物质基础: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文化基础: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人才优势: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地理位置:意大利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印刷术)。导火索:黑死病在欧洲流行。直接原因: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激起资产阶级与平民的不满123PPT课件欧洲大瘟疫
14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刻。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这场大瘟疫起源于中亚,1347年由十字军带回欧洲,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再到俄罗斯……124PPT课件二、人文主义的兴起与特点1、人文主义(humanism)1808年德国教育家尼特哈迈用德文创造的,“强调古希腊和罗马人的著作中人的价值。”2、人文主义的特点提倡以人为核心、探讨人的本性、歌颂人的美、促进人的幸福、培养完整的人格。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享受尘世生活。提倡理性,崇尚知识,反对迷信,强调修养。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125PPT课件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意: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哲学家:伊拉斯谟、马基雅维利;作家:薄伽丘画家:乔托、波提切利、列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提香;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法:拉伯雷,蒙台涅英:莎士比亚其人文主义思想实质是个人主义、放任主义和享乐主义1)反对教会权威,强调人的理性
2)反对封建等级桎梏,要求个性自由和平等
3)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世俗伦理126PPT课件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1、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关注现实生活的幸福,反对寄希望于来世天堂。认同对财富民金钱的追求: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一个人应该有三种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房子、土地和商店。歌颂爱情:彼得拉克《歌集》127PPT课件2、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世俗生活的文明化:高雅的举止、整洁的服装。宗教生活的世俗化128PPT课件3、文艺复兴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人的生活及其幸福。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第一次思想解放。人文主义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129PPT课件文艺复兴的影响: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迅速发展促进了思想的发展。人性理性130PPT课件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须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131PPT课件第二节宗教改革及其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一、宗教改革的原因天主教会的弊端:赎罪券、生活奢靡教会权力经济特权扩大世俗财政来源MARTINLUTHER132PPT课件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3、主张:“因信称义”核心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建立廉俭教会,简化教义教规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背景建立民族教会信徒皆为祭司133PPT课件(1)根本原因: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统一(2)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阻挠德国统一(3)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4)思想因素:人文主义的熏陶。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的原因134PPT课件4、改革的结果: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1555年,德皇被迫签订了《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5、影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的斗争形成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路德教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6、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及思想改革运动135PPT课件
马丁·路德观点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
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136PPT课件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天主教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要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复杂的圣礼,做“善功”“赎罪”。为了聚敛钱财,教会发明了出售“赎罪券”的方法。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本人的善行得到拯救。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天主教的“因行称义”路德教的“因信称义”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受到严重打击。137PPT课件二、卡尔文的宗教改革1、主张:1)信奉因信称义,认为《圣经》至高无上。2)思想核心------“先定论”。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4)主张建立民主教会2、特点比路德更加激进,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传播到西欧(法国、今荷兰、英国等国家)138PPT课件延伸:比较卡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卡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③主张建立廉俭教会;不同:①卡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正如恩格斯所言:“卡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139PPT课件1、原因:
①英国较早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控制;②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③文艺复兴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亨利八世三.英国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140PPT课件三.英国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开始: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进行宗教改革。2、内容:
1)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
2)教规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
3)建立英国民族教会——英国国教;
4)教区按照行政区划分3、结果:①英国民族教会产生,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一定程度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②出现了要求进一步清除天主教残余的清教运动。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实质:反映了王权与教权的斗争141PPT课件思考: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1)改革方式:依靠王权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新教内容: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改革不彻底。(主要是教会行政方面,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实质性变化)142PPT课件四.尼德兰宗教改革;1、原因;
1)经济上:
2)政治上:较早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16世纪初,尼德兰受西班牙统治和宗教迫害;2、过程:爱国贵族(请愿)——破坏圣像运动(起义)——全境爆发(民族独立)尼德兰是荷兰文“低地”一词的直译,指莱茵河、马斯河、些尔德河下游和北海沿岸一带地势低洼的地区,约当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东北部。143PPT课件3、性质;
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把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的)4、结果: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四.尼德兰宗教改革;144PPT课件五.天主教会的改革;1、背景;
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2)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严厉抨击教会内部的腐败,纷纷倡议实行改革。
2、内容;3、效果:暂时摆脱了危机。
145PPT课件1)政治上: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②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国家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③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2)经济上: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六.改革冲击波——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146PPT课件
3)文化上:①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六.改革冲击波——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147PPT课件欧洲宗教改革核心知识
1)时间:16世纪
2)地点:发源于德意志,发展到整个西欧。
3)领域:宗教和政治。
4)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5)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
6)主体:资产阶级及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基督教徒,封建领主,农民群众等。148PPT课件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节启蒙运动与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出现149PPT课件封建制度对新兴资本主义的束缚使思想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荷兰:格老修斯(HugoGrotius)、斯宾诺莎(BaruchSpinoza)英国:霍布斯(ThomasHobbes)、洛克(JohnLocke)法国:伏尔泰(ArouetdeVoltaire)、孟德斯鸠(Montesquieu)、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50PPT课件1、条件: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根本原因):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荷兰、法国、德国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哲学培根笛卡尔151PPT课件启蒙时代的学者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1)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2)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152PPT课件2、性质:继文艺复兴运动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必然反映。153PPT课件3、核心思想:集中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追求:号召消灭:崇尚4、特点:理性5、范围:西欧欧洲世界154PPT课件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集中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权利政治观)哲学基础: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启蒙思想家大都是法学家,注重法律。(自然法思想)155PPT课件6、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1)霍布斯——(ThomasHobbes)代表作:《利维坦》人民按契约建立国家,契约一旦建立便不能废止。“现代人之父”认为主权必须有全盘控制公民、军事、司法、和教会的权力。在利维坦中,霍布斯明确的指出主权拥有改变人民信仰和理念的权威,如果人民不这样做便会引起混乱。霍布斯也呈现了自己的宗教理论,但宣称他会愿意服从主权的命令改变信仰。
156PPT课件(2)洛克——(JohnLocke)①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的财产;②赞成君主立宪制,提出分权思想。(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代表作:《政府论》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来反对“君权神授”思想。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认为财产权是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并把它们说成是天赋人权。157PPT课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7、法国的启蒙运动158PPT课件伏尔泰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③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159PPT课件孟德斯鸠1、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主张人身自由、财产自由、信仰自由。
《论法的精神》160PPT课件3、特别强调法的功能:认为决定法的精神和法的内容是每个国家至关重要的。
4、提出三权分立学说2、倡导天赋人权学说161PPT课件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划分了三种政体:共和政体(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并分别考察了各类政体的性质。他用是否守法来划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明确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提倡君主受法律约束。三类正常的政体原则是孟德斯鸠政体理论的核心内容。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品德指爱祖国、爱平等、受法律约束的政治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以政治品德为基础的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荣誉是每个人和每个阶层的成见,要使它和法律的力量结合,鼓舞最优美的行动,达成政府的目的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即要求人们绝对服从孟德斯鸠讨论了政体原则腐化的问题,认为各种政体的腐化总是由原则的腐化开始的。162PPT课件三权分立学说明确提出分权思想: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政治力量,又能使它们彼此调节配合并相互制约的制度。保证法治的手段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均衡。主张进行社会改革,建立以“开明君主”为首的君主制即君主立宪制,用三权分立的办法来限制君主的权力,剥夺君主及其政府干预司法事务的权力,以保障人民的政治自由和生命财产的安全。163PPT课件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①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②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③革命合法性164PPT课件④社会契约论:人们在缔定社会契约时,每个人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由于任何一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给别人的同样权利,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并且以更大的力量来促使自己的所有;人民是主权者,就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165PPT课件⑤人民主权学说:主权权力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警官学院《工程结构抗震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化工新产品开发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JavaScript与jQuery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故事片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海洋大学《测绘工程案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材料成形数值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世界历史文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八年级物理《电功率和用电安全》课件
- 赣南医学院《音乐剧表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倪海厦《天纪》讲义
- DB44∕T 1379-2014 化妆刷-行业标准
- 幼儿专注力训练-运笔练习-连线练习-可打印(共26页)
-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课设报告——内蒙古工业大学
- 3.2熔化和凝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21张PPT)pptx
- 2017衢州新城吾悦广场开业安保方案
- 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价表.doc
- 公司宣传品管理办法1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三年级起点)
- 工作分析案例
- 现代CMOS工艺基本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