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单元检测:第四章检测(B)_第1页
高中物理1单元检测:第四章检测(B)_第2页
高中物理1单元检测:第四章检测(B)_第3页
高中物理1单元检测:第四章检测(B)_第4页
高中物理1单元检测:第四章检测(B)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四章检测(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析:当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斜面上升的最高位置依次升高。对比三次实验结果,根据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可知,当斜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小球能够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故最直接的结论是选项A;B、C、D中的结论从题目中不可以直接得出,故排除。答案:A2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解析:因木板均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两次所受合力F1均为零,即合力F1不变。设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平衡条件得2F2cosθ=mg,解得F2=mg2cosθ,可知两绳各剪去一段后,θ角会变大,所以答案:A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甲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甲对绳的拉力和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错误;由于不计冰面的摩擦力,甲、乙两人在大小相同的拉力F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x=12at2和a=Fm得t=2xmF,若m甲〉m乙,则t甲〉t乙,即乙先到达中间分界线,故甲赢得胜利,选项C答案:C4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不计的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0=15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猴子从绳的另一端沿绳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取10m/s2)()A.25m/s2 B.5m/s2C。10m/s2 D。15m/s2解析:以猴子为研究对象,其受向上的拉力F'和重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a,而F'=F,故有F-mg=ma,所以最大加速度为a=5m/s2。答案:B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2m的小球上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则此时两球间的距离为()A.解析:先以两个小球和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水平面光滑,故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3ma可得a=F3m;再以质量为m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弹簧弹力的作用,故F弹=kx=ma=F3,故弹簧的形变量x=F答案:C6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解析:力F推动斜面的过程中,小球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知,支持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所受重力始终等大反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三力关系图如图所示,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的过程中,细绳的拉力由开始方向向水平方向变化,由图可判断,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B、C错误,D正确。答案:D7如图所示,一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则()A。物块立即做减速运动B.物块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仍做加速运动C。当弹簧的弹力等于恒力F时,物块静止D。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块的加速度最大解析:物块与弹簧接触后,物块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推力F和向右的弹力kx作用,当F〉kx时,物块向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F=kx时,物块向左的速度达到最大;F<kx时,物块向左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此时加速度最大,故选项B、D正确,A、C错误。答案:BD8“跳水”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为某运动员从跳板上被竖直向上弹起,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B.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设运动员被跳板弹起后又落回到跳板上,则运动员从刚离开跳板到刚接触跳板这一过程,上升和下降所用的时间相等D。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解析: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只受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运动员被跳板弹起后又落回到跳板上,从刚离开跳板到刚接触跳板这一过程,运动员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降所用的时间相等,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运动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BC9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长方体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水平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分别与A、B相连接,两弹簧的原长相同,与A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与B相连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开始时,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B一起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A、B无相对滑动,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撤去这个力后()A。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与连接它的弹簧的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B。物块A受到的合力总大于弹簧对B的弹力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相同D.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对它的弹力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解析:A、B一起移动到最右端时没有发生相对滑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弹簧对A的弹力,根据胡克定律得FA=kAx,FB=kBx,根据题意可知,kA<kB,所以FA<FB。撤去拉力后整体保持相对静止,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A+FB=2ma;a=(kA+kB)x2m,故a与x成正比,故A正确;因kA〈kB,故FA<ma,所以撤去拉力后A的弹力不足以提供加速度a;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A+Ff=ma,A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与弹簧弹力的方向相同;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B—Ff=ma,所以A受到的合力小于弹簧对B的弹力,故答案:AC10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F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以判断()A。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aM=—g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FTN=mg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D。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T-mg=ma,故得a=FTm-g,当FT=0时,a=-g,选项A正确;当a=0时,FT=mg,选项B正确答案:ABD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6分)右图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之一,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aA。实验前必须先平衡摩擦力B。必须保证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C。两小车都必须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大小可以认为是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大小解析: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x=12at2,所以a=2xt2;当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时间t相同时,a1a2=x1x2,故选项B、答案:BC甲12(10分)如图甲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细线对小车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1)(多选)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对实验结果会产生误差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D.木板D的左端被垫高后,图中细线应保持与木板表面平行(2)图乙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加速度a的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乙(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表:次数12345小车的加速度a/(m·s—2)1。251。000.800.500。40小车的质量m/kg0.4000.5000。6251。0001.250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2.502。001.601.000。80利用表中数据,在丙图坐标纸中选择合适物理量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作出直观反映a与m关系的图象。丙从图线可得到的结论是。

解析:(1)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不仅使小车获得加速度,也使砝码和小桶自身获得加速度,故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所以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对实验结果会产生误差,A对;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需要先平衡摩擦力,具体方法是将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B对;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错;细线与木板表面平行时,可以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全部用来使小车获得加速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D对。(2)用逐差法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2=0。50m/s2。(3)要想作出直观反映a与m关系的图象,需要作出a-1m图象从图线可得:在合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答案:(1)ABD(2)0.50(3)见解析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10分)ABS系统是一种能防止车轮被抱死而导致车身失去控制的安全装置,全称防抱死刹车系统。它既能保持足够的制动力,又能维持车轮缓慢转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上。有一汽车没有安装ABS系统,急刹车后,车轮抱死,在路面上滑动。(1)若车轮与干燥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7,汽车以14m/s的速度行驶,急刹车后,滑行多远才停下?(2)若车轮与湿滑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汽车急刹车后的滑行距离不超过18m,刹车前的最大速度是多少?(g取10m/s2)解析:(1)汽车加速度a1=-μ1由0-v012=2a1x得(2)汽车加速度a2=-μ2g=-1m/s2根据0-v02=-2a2x2答案:(1)14m(2)6m/s14(10分)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的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1kg,斜面倾角α=30°,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光滑斜面体的质量m0=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g取10m/s2)求:(1)细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F=mg,FTcos30°=得FT=12mg甲乙(2)以小球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因为系统静止,所以Ff=FTsin30°=1033×答案:(1)15(12分)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圆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圆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圆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取sin53°=0.8,cos53°=0.6)解析:令Fsin53°—mg=0,解得F=5当F<54N时,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cosθ-μFN=maFN+Fsinθ=mg由此得F=m(a+μg当F>54N时,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cosθ—μFN’=maFsinθ=FN'+mg由此得F=m(a-μg)答案:1N或9N16(12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甲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解析:(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0。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m0)g=(m+m0)a1①由题图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的速度v1=4m/s,由运动学公式得v1=v0+a1t1②x0=v0t1+式中,t1=1s,x0=4.5m是木板碰前的位移,v0是小物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