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知识题库_第1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知识题库_第2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知识题库_第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知识题库_第4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知识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下图是钱病鹤所作漫画《国人皆曰可杀》(1917)。该漫画可折射出当时A.民众思想的进步B.辛亥革命成果丧失C.反侵略的一致性D.对俄国革命的效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和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勋复辟帝制遭到国人反对,这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这体现出民众思想的进步,A项正确;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取得了一定成果,张勋复辟最终失败,而未能使革命成果丧失,排除B项;材料与反侵略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效仿俄国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2、20世纪20年代,体育在齐鲁大学是必修课,校园里有专业规格的运动场、网球场。在1925年举行的第十二届华北运动会上,齐鲁大学运动健儿展现了勇敢、坚韧、卫生、礼貌的精神风采。下图为齐鲁大学教师葛思德1924年编写的《群众比赛之运动会》,主张不应轻视群众性业余比赛。结合下图可知,民国时期A.山东体育教育全国领先B.强身健体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C.体育救国思想得到发展D.运动能力与体育品格受到推崇答案:D解析:由材料“20世纪20年代,体育在齐鲁大学是必修课,校园里有专业规格的运动场、网球场”“齐鲁大学运动健儿展现了勇敢、坚韧、卫生、礼貌的精神风采”“齐鲁大学教师葛思德1924年编写的《群众比赛之运动会》,主张不应轻视群众性业余比赛”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齐鲁大学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品格,体现了运动能力与体育品格受到推崇,D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山东体育教育与其他省份的比较,无法得出山东体育教育全国领先,排除A项;齐鲁大学以及华北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不能代表强身健体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集中反映的是运动能力和体育品格,与体育救国思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3、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由领土之统一”。随后,袁世凯在《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政时代再有藩属名称……而冀民族之大同。”这表明,孙中山和袁世凯都主张(

)A.国家统一B.主权完整C.中央集权D.民主共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由领土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等信息可知,孙中山和袁世凯都主张国家统一,A项正确;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大量特权,不能体现主权完整,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与中华民国的政体民主共和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罗威廉的史学著作《红雨》采用了“长时段"和小地域结合的研究方式,“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以及太平军和捻军叛乱期间,麻城都惨遭屠戮,…可麻城的共和革命却是罗曼蒂克、甚至温文尔雅的,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被推翻了。”材料中的“共和革命”应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由材料“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被推翻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共和革命”应是辛亥革命,B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并没有推翻帝制,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运动,没有推翻帝制,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此时帝制已经被推翻,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1920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

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A.表明文学革命取得重大突破B.反映了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决心C.揭开了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D.说明新文化运动已得到社会集体认同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文学革命,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因此根据材料“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可知当时文学革命取得重大突破,A项正确;材料与维护民主共和制无关,排除B项;在此之前就已经揭开了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项。小提示:6、有学者研究指出,袁世凯当政期间,中央政府对南方各省缺乏实际支配力。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日益倾向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的总统,主持着一个事实上的联邦政府。为重新塑造中央权威(亦有个人野心的因素),袁世凯决定回归帝制。据此可知A.民主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恢复帝制基于当时的现实需求C.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D.近代中国国家政治转型的艰难答案:D解析:当时的背景之下确实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由于受到个人的视野、思想观念与野心等影响,袁世凯把加强中央集权和恢复帝制两件事划上了等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从侧面体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民主共和是当时的发展潮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袁世凯时期中央集权式微,其恢复帝制,有强化中央权威的目的。但恢复帝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中央政府缺乏对南方各省的实际支配力,不能体现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7、下表是1912-1949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表(分时段),根据下表可知,1912-1936年时期增长率时期增长率1912—1949年5.61912—1920年13.41912—1936年9.41912—1942年8.41923—1936年8.71926—1936年8.31928—1936年8.41928—1942年6.71931—1936年9.31931—1942年6.7A.民族工业企业迅速发展B.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成效不佳D.我国民族工业基础薄弱落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2-1936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为9.4%,高于大多数其他时段的增长速度,说明此时民族工业企业迅速发展,A项正确;1912-1949年各时段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呈现正增长,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国民政府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8、有学者认为:蔡元培、胡适理想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批评、扬弃了传统文化的正统东西,他们又选择了清代朴学方法、白话文、古典小说、戏曲,他们研究先秦诸子,发掘墨子的思想价值。该认识意在强调新文化运动A.改变了绝对化的倾向性B.是民主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C.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断裂D.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答案:C解析:根据“新文化运动批评、扬弃了传统文化的正统东西,他们又选择了清代朴学方法、白话文、古典小说、戏曲,他们研究先秦诸子,发掘墨子的思想价值。”可得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选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内容,因此新文化运动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断裂,C项正确;材料中的认识并不能改变绝对化的倾向,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新文化经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君主专制已经被推翻,排除D项。故选C项。9、下表是1903年袁世凯创办的直隶工艺总局部分部门的设置情况。据表可知,该局的设立旨在部门概况高等工业学堂设化学、机器、绘图等科,外员讲授劝工陈列所陈列中外工业产品,研究工艺、包装、成本、销售等各环节问题教育品制造所陈列中外各种教育书籍、仪器、标本、模型等,以供咨询应用A.完善近代教育体系B.振兴民族工商实业C.学习西方自然科学D.重塑北洋政府形象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袁世凯创办工艺总局部门有高等工业学堂、劝工陈列所和教育品制造所,学习西方机械制造、化学、工艺等内容,是为了振兴民族工商业,故选B项;袁世凯的做法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但不是他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内容涉及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部分,但不是目的,排除C项;材料与塑造北洋政府形象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1902年6月,天津《大公报》和上海《中外日报》相继刊载了一则征婚广告,此后社会各界名人、知识分子流行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此征婚方式反映了当时A.传统婚姻方式已被摒弃B.广告征婚已成为社会主流C.新式婚姻成为社会风尚D.婚姻方式呈现近代化趋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利用广告进行征婚,冲击了传统的婚姻观念,反映了婚姻方式呈现近代化趋势,D项正确;A项已被摒弃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社会主流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是征婚广告,不是新式婚姻成为社会风尚,排除C项。故选D项。11、结合下侧《辛亥革命形势图》,对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评述,正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完成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C.充分发动了全国各地群众的力量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任务,也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更没有解决矛盾,排除BCD项。故选A项。小提示:12、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改良到革命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答案:B解析:据材料“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改良到革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也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改良到革命”的变化,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向西方学习深化”的原因,而不是“西学东渐”的深入,排除A项;据材料“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改良到革命的变化”的原因,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据材料“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改良到革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而不是“思想解放的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13、“晚清怪杰”辜鸿铭在《春秋大义》中把中国人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此书一出,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这表明A.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二战严重冲击了西方文明C.西方工业文明已经彻底破产D.种族之间存在着优劣之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辜鸿铭认为中国人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种族之间不存在着优劣之分,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图为对近代某历史事件影响的叙述。该事件是◎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导致了文艺领域的变革,形成广泛的文艺革新运动打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结构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冲击陈旧腐朽的旧文化”“文艺革新”“打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是在政治领域的变革,而非文化,排除A、B、C项。故选D项。15、陈独秀1916年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他主张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发动工农群众运动C.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提高国民思想觉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知,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后,虽然名义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但是共和、立宪均未能得到较好贯彻,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乃是促使民众觉悟,进行思想文化上的革新,D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916年”可知,此时清朝已被推翻,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工农群众运动,排除B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属于文学革命,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填空题16、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________之路(1)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________。(2)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________年为________元年。答案:

帝制

君主立宪

1916

洪宪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帝制之路。(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7、袁世凯______(1)准备①1912年3月10日,在______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②1913年11月,解散______。③1914年5月,公布《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④1914年底,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______年,可连选连任。⑤1915年5月,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在日本胁迫下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由《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及其附件与《关于______之条约》及其附件组成,是袁世凯政府与日方因“二十一条”多次谈判最终确定的修正案。(2)称帝: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______元年。答案:

复辟帝制

北京

国民党

中华民国约法

总统制

山东省

洪宪解析: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后一步步展开了复辟帝制的活动。(1)准备:①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②1913年11月,解散国民党。③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宪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④1914年底,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⑤1915年5月,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在日本胁迫下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由《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及其附件与《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及其附件组成,是袁世凯政府与日方因“二十一条”多次谈判最终确定的修正案。(2)称帝: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8、“府院之争”(1)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实权的________。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________,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2)1917年,继任总统的________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3)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________。答案:

国务总理

国会

黎元洪

溥仪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随后,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故①国务总理;②国会;③黎元洪;④溥仪。19、经过①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________,________为都督②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____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诞生③________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________结束④1912.2.15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颁布《________》,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地位: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是________答案:

1911

10

10

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1912

1

1

孙中山

1912年

清王朝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责任内阁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解析:根据所学,1911

年10

月10

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其他各军的士兵纷纷响应,

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

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

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3

月11

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等等。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0、________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答案:袁世凯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随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政府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清政府势力,在上海举行和谈,史称南北议和。21、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________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________”答案:

黎元洪

府院之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日争夺中国控制权的斗争。2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拥护“________”和“________”;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用________代替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高举________答案:

“德先生”

“赛先生”

白话文

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高举

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23、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1)原因①内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______民间兴办实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特别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______、提倡国货运动。②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2)表现:以荣宗敬、______兄弟的面粉厂和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3)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______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答案:

鼓励

日货

荣德生

产业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表现与影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内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特别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②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表现:表现: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面粉厂和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24、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答案:《青年杂志》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2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其中,_______和_______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答案:

面粉业

纺织业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小提示: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评价,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即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民族民主革命全民革命,前两种观点是主流观点,也是传统观点,它受到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认识的影响。全民革命则是台湾学者提出的观点。——摘编自孟国祥《辛亥革命解读的新视角》材料二

事实上,革命的发生和革命的结果从较长时段来观察,其如何演进都不是人为的任意选择,评价一场革命也不能仅仅从当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孤立的判断,而是要以更开阔的视野,跨越历史时空,从更长的历史进程来进行审视。笔者认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应跳出成功或失败的二元论调,应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形势和世界历史进程去理解辛亥革命的价值,从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反侵略、求民主、近代化的进程中来评估这场革命的意义。这就需要运用时空观念,将辛亥革命置于具体的时空语境下进行考察,建构辛亥革命中重大事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建立对这场革命结果的科学评价。——摘编自马维林《时空观念在辛亥革命评价中的运用》(1)你认为辛亥革命属于什么性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时空观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答案:(1)示例一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理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此次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同盟会的纲领,即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纲领;其创立民国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此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资本经济的发展。示例二性质:民族民主革命。理由: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中国人民摆脱外国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创立民国的主张反映了中国人民结束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示例三性质:全民革命。理由: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尚未形成,革命党人来自各个阶层,参与者的身份是多样的,同盟会的纲领也并非资产阶级的纲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2)历史意义:辛亥革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稳定了社会秩序;对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解析:(1)性质及理由:这是开放性设问,学生可选取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的一种观点,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闸述,学生在回答本问时,一定要选取能解读所选观点的材料进行分析。比如可以选择这一观点,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理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此次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同盟会的纲领,即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纲领;其创立民国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此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资本经济的发展。还可以选择其他观点进行阐述。(2)意义:学生注意“时空观念”限定词,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进行评价,具体分析可得辛亥革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稳定了社会秩序;对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7、儒学是古代中国主流政治思想,也广泛且深刻地影响着古老中国的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儒学发展示意图材料二

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

陈独秀作《复辟与尊孔》:“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据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按历史时间简述儒学在中国古代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儒学在“b”段和“d”段出现高峰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关于孔子的形象,有两点认识可以提供选择讨论:①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分析康有为对孔子所持态度的原因;②新文化运动的人士提出“打到孔家店”的主张,分析孔子这一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请你选择其中之一进行阐释答案:(1)儒学发展趋势: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产生形成;汉代,儒学地位逐渐上升,并确立正统地位;三国两晋南北朝,儒学地位受到冲击;宋明时期,儒学地位再次上升,再次确立正统地位。原因:“b”段——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d”段——宋明理学的出现和成熟,重新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2)观点①原因: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守旧势力强大,利用孔子名义,可减少改革阻力。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关系。观点②背景:辛亥后封建思想仍根深蒂固;袁世凯独裁专制、复辟帝制;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解析:(1)儒学发展趋势:据图片“儒学发展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产生形成;秦代儒学受封杀,陷入谷底;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地位逐渐上升,并确立正统地位;三国两晋南北朝,由于战乱,道教、佛教广泛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宋明时期,尤其是宋代由于统治者提倡“重文轻武”的政策,儒学地位再次上升,正统地位得到巩固。原因:“b”段——据所学可知,此段应该是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d”段——宋明时期,尤其是宋代由于统治者提倡“重文轻武”的政策,儒学地位再次上升,正统地位得到巩固。(2)观点①原因:据材料“孔子为教主,为神明圣王,配天地、育万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围于孔子大道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皆孔子改制之事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康有为宣传变法因为守旧势力强大,利用孔子名义改革,可减少改革阻力;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关系。观点②背景:据材料“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仍根深蒂固;但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而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实行独裁专制、复辟帝制;据所学可知,1912年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小提示: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答案:意义: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思想解放);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解析:由材料“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可知,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由材料“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及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2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一文,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钱玄同将汉字改革作为“文化改革的急先锋”。他认为中国的文字,历来都是专用于发挥“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的。“所以二千年来用汉字写的书籍,无论那(哪)一部,打开一看,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因此,“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虽然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总体而言,反对声远远高于支持声。——摘编自卢翠琬《从钱玄同看近代中国汉字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玄同废除汉字主张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答案:(1)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将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汉字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工具;等等。(任答三点即可)(2)简评: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钱玄同基于维护民主共和,抨击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的需要,主张废除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但是其主张全盘废除汉字的观点,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利于树立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解析:(1)综合材料内容可知,钱玄同提出废除汉字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所以相关背景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将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汉字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工具;等等。(2)对于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可从抨击封建专制统治、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和忽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钱玄同基于维护民主共和,抨击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思想的需要,主张废除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